文基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至70年代的外交梁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文基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至70年代的外交梁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文基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至70年代的外交梁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文基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至70年代的外交梁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文基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至70年代的外交梁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基(历史)复习:新中国早期至70年代外交

梁哲

(5月7日)第1页第1页

[应掌握知识点]1、新中国早期外交方针和重大外交活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4、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第2页第2页[课内导学要求]1、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就拟定了三大外交方针,成功地改变了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并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外交方针是什么?(2)、结合P76地图指出,这一时期与中国建交主要是什么性质国家?(3)、回答P79《自我测评》第1小题。2、“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主要办法,而编写“历史大事年表”是“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有效办法。请同窗们参考给出例子,依据书本P78—82内容,编写“50年代——70年代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大事年表。(例子:19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第3页第3页[课内探究与拓展](可任选一个解答)1、有些人说:“弱国无外交”,积贫积弱旧中国外交史证实了这个观点。但是新中国早期百废待兴,并不是富强之国,却取得如此巨大外交成就,这是为何呢?请你简明分析一下。2、为何将“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说是新中国外交关系“突破”?3、在这一课内,同窗们尚有其它疑问和疑难问题吗?请说出来我们一起探究处理。第4页第4页[课内练习与讲评]《导学大课堂》P12:(1)《知识清单》之一、二;(2)《闯关训练》之①——⑧小题。第5页第5页[下一课导学要求]1、自习《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2、整理本大专项知识结构。3、完毕《闯关训练》剩余题目。4、提出自己疑问。第6页第6页书本P79《自我测评》题1参考答案1、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2、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不认可政策。3、苏联认可和支持。4、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第7页第7页50——70年代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大事年表1、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进同印度等周围国家关系。2、1954年,周恩来总理带领代表团初次以大国身份参与日内瓦国际会议。3、1955年,周恩来总理带领代表团参与有亚非国家参与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4、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5、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6、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7、1979年1月,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第8页第8页“突破”:走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国家范围,与资本主义国家改进了关系,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或者说“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了。又或者说“我们朋友遍天下”了)。第9页第9页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原因:1、新中国政治上独立自主(前提条件)2、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与统一(软实力)3、两大阵营对峙国际形势(时机)4、毛泽东英明决议第10页第10页历史图片解读看图说史:史料证据按照获取路径和保留状态能够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历史图片属于实物证据,隐含丰富历史信息。第11页第11页

一九五五年四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万隆召开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增进了会议圆满成功。第12页第12页《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1971年11月15日早晨10点。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玻璃”。

为何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大笑?图片有着如何背景?.第13页第13页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饰演了“破冰者”角色。庄则栋则是“乒乓外交”中关键人物。第14页第14页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公告震惊了整个世界。尼克松后往返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新闻之一。第15页第15页“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