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_第1页
案例式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_第2页
案例式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_第3页
案例式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_第4页
案例式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式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大家好,今天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为例,解读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学生第一次认识有曲面的立体图形,学生学习困惑主要包括:1.底面的特殊性(是一个曲线图形)增加了学生理解侧面特征的难度。2.圆柱的高的特殊性,学生理解高的概念和无数条有难度。3.学生大多没有用曲面制作图形的经历,这给学生理解“圆柱的形成”带来了难度。4.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不足,特别是缺乏“在头脑中动态演示变化过程”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时就需要充分借助操作和想象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完成数学抽象,最终实现数学知识的建构。

为此,我采取了2.0微能力点中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辅助教学。首先通过课件演示,从实物中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一般性直观模型,体现了空间观念中“根据具体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要求。接着利用课件演示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同时渗透高有无数条,突破学生认为高只存在圆柱的表面的错误认识。利用希沃白板5里“数学画板”中,长方体的形成和长方形沿着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体动画,加深学生对圆柱体与长方体形各部分间内在关系的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一、能力点描述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是“学法指导”维度下14个微能力点之一,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师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从而实现:1.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形象化与直观化。2.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3.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关键问题。4.为学生参与知识理解和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支持。5.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6.引发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活动。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第一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的特征,积累了一定的几何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为后续认识圆锥,学习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而且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与转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中分四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层次是圆柱的认识。第二层次是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第三层次是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的关系,第四层次是“做一做”和练习二的1至4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柱的认识》之前,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圆柱。在第三学段又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等相关知识。此阶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2.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与转换,也就是感受圆柱的生成,发展空间观念。(四)教学片段

利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利用多媒体课件,探究圆柱的面,通过演示圆柱的两个底面重合,让学生明白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圆柱高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演示,首先演示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接着呈现圆柱不同位置的高,让学生体会圆柱的特征。借助希沃白板5里的数学画板中的长方体的形成,给学生展示长方体形成过程,复习点面线之间的关系。

利用希沃白板5里的数学画板中圆柱体的形成,展示长方形纸绕一条边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图形。加深学生对圆柱体与长方形各部分间内在关系的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三、工具应用过程与方法

(一)长方体的形成。

1.打开“希沃白板5中的课件”,点击“开始授课”。

2.点击“更多···”,选择“数学画板”。

3.选择“学段:小学”,“学科:数学”。

4.左侧目录选择“图形的认识”,点击“长方体和正方体”。

5.选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点击“插入画板”。

6.点击“打开在线画板”,按要求演示。

注意:数字画板需要在网络顺畅的环境才能正常使用;数字画板中的数据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改变。

(二)圆柱体的形成。操作步骤1至3完全相同,第四步左侧目录选择“图形的认识”,点击“圆柱”。第五步选择“圆柱”点击“插入画板”。第六步点击“打开在线画板”,按要求演示。同时可以改变n的值来改变圆柱的高;改变a的值,演示圆柱半径的变化。《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片段)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中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相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

经历探索圆柱特征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会主动探究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与转换,也就是感受圆柱的生成,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柱三角尺

直尺

主要能力点:A6技术支持课堂讲授

B9自评与互评互动的组织教学片段:《圆柱的认识》片段片段一:对比探究,认识圆柱的高。师:真不错,我们通过动手动脑,知道了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下面再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两个圆柱,(出示两个圆柱)说说你们的发现。生:这两个圆柱一高一矮。师: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什么有关系?生: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底面间的距离有关系。师:我们把圆柱两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高)投影演示圆柱的高。其实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就是圆柱的高,高决定圆柱的高矮。课件演示: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师:怎样测量圆柱的高?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学生演示)利用手机投屏,投屏学生的测量过程。师:测量什么地方最方便?生:测量外面的最好。【设计意图】利用B9自评与互评互动的组织,手机投屏学生演示测量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用直尺和三角尺可以比较准确、便捷地测量出圆柱的高。师:我们在圆柱的侧面找到了高。(出示课件)还能在圆柱的其他地方找到高吗?圆柱有多少条高?这些高的长度怎么样?让学生思考:圆柱的哪里也可以叫做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在圆柱的侧面可以找到高,在圆柱的内部也能找到高。课件演示:圆柱有无数条高,而且这些高都相等。【设计意图】在探究圆柱的面的特征之后,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利用借助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突出高的特征,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片段二:从静态到动态再认识圆柱(1)回顾长方体-平移运动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我们知道,平面图形经过运动可以形成立体图形。长方体就可以看成长方形经过平移运动形成。(2)想象圆柱第一步:想象提出问题:长方形向上平移形成长方体,想象一下,如果以长边为轴快速旋转,转出来是什么形状?想象一下,把一张长方形的绕着它一条边旋转一周,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第二步:关系提出问题:如果是一个圆柱,原来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第三步:学生验证拿起你事先准备的长方形小旗,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不是圆柱形状。第四步:课件演示长方形的旋转。(出示课件)【设计意图】为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师借助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多媒体环境下几何画板绘图工具,呈现圆柱体形成过程。认识到沿长方形的任意一条长或宽作为旋转轴,都可以得到圆柱,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建立空间观念作业设计1.制作一个圆柱体,在圆柱体上标注各部分名称及特征。【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后面学下侧面的和表面积做好铺垫。2.下面长方形绕着中间的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什么物体?它的直径和高分别是长方形的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避免形成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利用研究正方体展开的方法,研究圆柱体的展开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知识和方法迁移能力。为下课研究侧面积做铺垫。A6技术支持课堂讲授教学反思——以《圆柱的认识》为例一、实施效果良好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有助于丰富讲授内容以及讲授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起点差异,继而破解学生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有助于展开知识建构,引发高阶思维活动。通过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功能制作,面动成体和长方形旋转后得到圆柱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圆柱体,建立空间观念;利用多媒体呈现高的特征,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教学难点得到的突破。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立体——平面——立体”的转换过程中认识圆柱,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也符合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不仅有助于建立圆柱的表象,还为学生理解侧面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发展、更新了学生关于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二、信息技术发挥重要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在数学课堂上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展示生活的真实面目,使学生难以体验空间感。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视觉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观念。圆柱的高的认识是难点,圆柱的内部的高学生是看不到,也难于抽象出来。长方形旋转形成的实物,现实不能呈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