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_第1页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_第2页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_第3页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_第4页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页第二节

2一职业生理学

workphysiology劳动生理学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器官和系统功效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页第二节

3职业生理学(一)体力劳动过程生理改变与适应体力劳动时能量代谢体力劳动时机体调整与适应(二)脑力劳动过程生理改变与适应脑力劳动内容与生理特点脑力劳动职业卫生要求(三)劳动负荷评价劳动和作业类型划分劳动负荷评价(四)作业能力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动态作业能力主要影响原因及其改进办法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页第二节

4(一)体力劳动过程生理改变与适应1.体力劳动时能量消耗2.劳动强度等级划分3.体力劳动时机体调整与适应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页第二节

5体力劳动时能量消耗1.体力劳动时能量代谢(1)活动能量来自ATP(三磷酸腺苷),肌肉活动时,首先有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快速分解提供.ATP+H2OADP+Pi+29.3KJ能量,不过,ATP在人体中储备是有限,补充路径有:ATP-CP系列:只能维持肌肉大强度活动几秒钟;需氧系列:中等强度下,糖和脂肪氧化磷酸合成;乳酸系列:大劳动强度下,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方式提供ATPToseetable1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页第二节

6能量产生和消耗能够从人体消耗氧量上反应出来,它们之间关系普通有一下三种情况(2)作业时人体氧消耗动态氧需oxygendemand:劳动1min所需氧量氧债oxygendebt: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量叫氧债最大摄氧量maximumoxygenuptake:血液在1min内能供给最大氧量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页第二节

7普通劳动氧时间稳定状态休息作业恢复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7页第二节

8静态作业氧消耗动态平静作业恢复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8页第二节

9(3)作业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划分体力劳动为主作业分为三级中等强度作业大强度作业极大强度作业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9页第二节

10能量代谢量图基础代谢量维持体位所增加代谢量作业所增加代谢量安静代谢量

能量代谢量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0页第二节

11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1页第二节

1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大于25420-25315-202小于等于151劳动强度指数劳动强度等级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2页第二节

13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1)神经系统调整与适应作业时每一个有目标动作,既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调整作用(主观能动性),又取决于机体内外感受器所传入各种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内进行综合分析,调整各器官适应作业活动需要,维持机体与环境平衡。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3页第二节

14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动力定型(也称习惯定型):长久在同一环境中从事同一项作业活动,经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步形成该项作业操作自觉习惯逻辑平衡意识。始动调整作用:从开始一项作业时起,机体各器官去适应该项作业需要。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4页第二节

15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二者之间关系动力定型:在建立时较困难,但一经建立对提升作业能力极为有利。建立动力定型应循序渐进,注意节律性与重复性。若改变动力定型,也就意味着要破坏已建立动力定型,这对大脑皮层细胞是一个很大负担,若转变过急,可能造成高级神经活动紊乱。始动调整作用能使各器官在一项作业过程中相互配合得更协调,反应愈加快速,能量消耗更经济。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5页第二节

16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2)心血管系统调整与适应①心率作业开始30-40s内快速增加,然后迟缓上升,普通经过5min到达与劳动强度相适应稳定水平。停顿作业后,15s内快速降低,然后再迟缓降低至正常水平。平静时:40-70ml/每搏,3-5l/min大强度作业:150ml/每搏,15-25l/min只要心率不超出平静状态时40次/min,能够胜任所做作业。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6页第二节

17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2)心血管系统调整与适应②血压作业开始时,脉压增加。脉压逐步增加或连续不变,是体力劳动能够连续有效进行标志。若脉压小于其最大值二分之一时。表示作业机体已经疲劳或糖原贮备靠近耗竭。作业停顿后,血压快速下降,5min内能恢复正常,但大强度劳动则不然。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7页第二节

18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2)心血管系统调整与适应③血液成份血糖含量:平静时,机体血糖含量为5.6mmol/L轻度作业时,血糖可保持稳定水平;中等强度作业条件下,开始血糖稍有降低,但很快会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直至作业停顿后一段时间;作业强度较大或连续时间较长,或肝糖贮备,则可出现血糖降低现象。血糖降至正常含量二分之一时,表明不能继续作业。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8页第二节

19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2)心血管系统调整与适应④乳酸含量平静时,血液中乳酸含量1mmol/L中等强度作业,血液中乳酸含量2.3mmol/L较大作业强度时,血液中乳酸含量可增加到15mmol/L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19页第二节

20(3)呼吸系统:呼吸频率随作业强度增加而增加,正常约20次/分,重强度作业时约30次/分,极大作业强度时可达60次/分,但恢复较快。(4)排泄系统:正常1.0-1.8l/24h,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尿量降低约50%-90%,视出汗情况和环境原因等。(5)体温:略有上升,但劳动强度再大,体温上升不能超出1度2.体力劳动时人体调整与适应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0页第二节

21二脑力劳动时生理改变与适应1.脑力劳动内容与生理特点与体力劳动相比较而言,脑力劳动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处理信息(information),有时要交付出新信息。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1页第二节

22信息加工系统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2页第二节

23(二)脑力劳动过程生理改变与适应脑氧代谢量较其它器官高脑力劳动时心率减慢,但尤其担心,因而心跳加紧,血压上升,呼吸频率提升,脑部充血,其它部位及器官血液降低。其它:血糖、尿量、排汗等均无改变,只是在极度担心脑力劳动时,尿中磷酸盐含量才有所增加。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3页第二节

24脑力劳动职业卫生劳动者劳开工具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组织信息友好性:信息显示、控制性活动或系统应答要与操作者所预期保持一致信息剩下度:表示信号所携带实际信息量低于它可能携带最大信息量程度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4页第二节

25(三)劳动负荷评价劳动(work):人为了一定目标而从事一切活动。劳动负荷评价(workloadevaluation)目标在于把负荷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方便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损害健康。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5页第二节

261劳动和作业类型划分

(1)劳动类型:

能量性劳动(肌力式,感觉运动式,反应式)

信息性劳动(综合式,创造式)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6页第二节

27

(2)作业类型依据肌肉收缩情况,参加劳动肌肉量多少以及是否做功可将作业分为几个类型静力作业(staticwork):主要靠肌肉等长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作业

特点:能消耗水平不高,氧需通常不超出1L/min,但很轻易疲劳.动力作业(dynamicwork):是靠肌肉等张收缩来完成作业动作动力作业重动力作业特点:能量消耗高重复性作业特点:频繁活动小肌群能耗不高却易疲劳甚至受损1劳动和作业类型划分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7页第二节

28静力作业能够维持时间取决于当初肌肉收缩力占最大随意收缩力百分比体力劳动中也包含静力作业,如坐位或立位观察仪表、支持重物、把握工具、压紧加工物件等。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8页第二节

292.劳动负荷评价评价目标并不是消除劳动负荷而是把它维持在一个适宜水平,有时也称负荷安全限制或安全范围基础概念

负荷stress:劳动系统对机体生理心理总需求所产生压力,强调外界原因和状态。

应激strain:是负荷对详细个人影响,他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生物过程和反应。人特征:年纪、性别等适宜水平: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劳动8小时,不至于疲劳,长久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卫生限制.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29页第二节

30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0页第二节

31方法与指标客观方法

体力劳动

劳动能量代谢率心率肌电图生化指标脑力劳动

生理心理测试指标如瞳孔测量术心率变异性脑电图主观方法Borg量表体力

Cooper-Harper量表脑力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1页第二节

32“柏格(borg)度量表”在医学界己广泛应用了快要四十年,运动生理学家和医生们在为病人做运动测验时,都利用这个量表与病人保持沟通,受测者能够马上描述出当初主观上感觉吃力程度。体能教练在指导学员时也能够采取这个方法,它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和测量

心跳频率方法同时使用,以监测运动强度是否适当。

柏格自觉吃力程度量表内容:

0级——没什么感觉这是你在休息时感觉,你丝毫不觉疲惫,你呼吸完全平缓,在整个运动期间你完全不会有此感觉。

1级——很弱这是你在桌前工作或阅读时感觉,你丝毫不觉疲惫,而且呼吸平缓。

2级——弱这是你在穿衣服时可能出现感觉,你稍感疲惫或毫无疲惫感,你呼吸平缓,运动时极少会休验到这种程度感觉。

3级——温和这是你慢慢走过房间打开电视,机时可能出现感觉,你稍感疲惫,你可能轻微地觉察到你呼吸,"但气息迟缓而自然,在运动过程早期你可能会有此感觉。

4级——稍强这是你在户外迟缓步行时可能产生感觉,你感到轻微疲惫,呼吸微微上扬但依然自在。在热身早期阶段可能会有此感觉;

5级——强这是你轻快地走向商店时可能出现感觉,你感到轻微疲惫,你觉察到自己呼吸,气息比第4级还急促一些,你在热身结尾时会有此感觉。"

6级——中强这是你聚会迟到急忙赶去时可能出现感觉,你感到疲惫,但你知道你能够维持这么步调,你呼吸急促,而且能够觉察得到。从暖身转向运动阶段期间;以及在学习怎样到达第7级和第8级早期里,你都可能有此感觉。

7级——很强这是你激烈运动时可能出现感觉,你势必感到疲惫,但你能够确定自己能够维持到运动结束,你呼吸急促这你绝对会感觉到,你能够与人对话,但你可能宁愿不说话,这是你维持运动训练底线。

8级——非常强这是你做非常猛烈运动时可能出现感觉,你势必感到极度疲惫,而你认为自己能够维持这么步调直到运动结束,只是你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你呼吸非常急促,你还是能够与人对话,但你不想这么做。这个阶段只适合用于你己能自在地到达第7级,并准备好做更激烈训练。这一级会让你产生快速效果,但你必须学习怎样维持,对许多人而言,这么猛烈运动不轻易做到。

9级——超强这是极度猛烈运动下所出现感觉,你势必体验到极度疲惫,假如你自问是否能连续到运动结束,你答案可能是否定。你呼吸非常吃力,而且无法与人交谈,你可能在试图到达第8级片刻,会有此感觉。这是许多专业运动员训练级数,对他们而言,要到达这个级数也非常困难,你例行运动不应该到达第9级,而当你到达第九级时,你应该让自己慢下来。

10级——极强你不应该经历第10级,在这一级里你将体会到彻底精疲力竭,这一级你无法持久,就算持久了对你也没什么好处。

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2页第二节

33(四)

作业能力及作业疲劳1.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动态分析2.作业能力主要影响原因3.作业疲劳及其测定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3页第二节

341.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动态分析(1)体力劳动作业能力动态改变

作业能力是指作业者完成某项作业所具备生理、心理特征,综合表达个体所蕴藏内部潜力。能够从作业者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产量和质量间接表达出来实际中,生产结果(产量和质量)除受作业能力影响之外,还受到作业动机原因影响。公式以下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4页第二节

35生产结果=f(作业能力*作业动机)看成业动机一定时,生产结果波动,主要反应了作业能力改变。假设,一个人在一天内作业动机不变。那么,作业者单位时间内所生产产品产量变动,反应作业能力状态。下页图反应是“白班或中等强度”作业,在一天内劳动生产率改变,也同时反应了作业能力改变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5页第二节

36作业能力曲线图12312340123401234劳动生产率工作小时(H)午休作业能力均值1:入门期;2:稳定时;3:疲劳期;4:终末激发期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6页第二节

372.作业能力主要影响原因及其改进办法(1)社会原因与心理原因a.社会原因社会原因中对作业能力影响最大是社会制度其次是劳动贡献大小与个人利益是否真正表达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标准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群众关系等b.心理原因:主要指劳动者对工作态度、情绪和意志(2)个体原因:(3)环境原因:(4)工作条件和性质:生产设备与工具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5)疲劳和休息(下一页)(6)锻炼和练习锻炼:是经过重复使用而改进劳动者先天固有能力练习:经过重复来改进那些后天学得技能。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7页第二节

38

(5)疲劳和休息作业疲劳极其特点与分类定义: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显著下降,有时并伴有疲惫感等主观症状现象。特点突出在两个方面:疲劳不但是生理反应,而且还包含大量心理原因、环境原因等;心理上某种不适应或不满有会提前加速疲劳出现。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8页第二节

39三个阶段:

疲劳发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疲惫感轻微,作业能力不受影响或稍下降。②第二阶段:作业能力下降趋势显著,但仅包括生产质量,对产量影响不大。③第三阶段:疲惫感强烈,作业能力急剧下降或有起伏,最终感到精疲力竭、操作发生紊乱而无法继续工作。依据中心器官还是外周器官功效发生改变,疲劳可分为中心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39页第二节

40(2)休息普通是指工间休息(break),它包括人体功效从疲劳至正常状态恢复过程、另外,还有操作者自发或生产过程决定休息性停顿及社会对劳动和休息时间要求。怎样安排工间休息以预防疲劳和提升作业能力,是劳动生理和工效学研究主要内容之一。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0页第二节

41二职业心理学OccupationalPsychology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1页第二节

42基础概念

研究职业群体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职业对象、同事、上级等)之间心理互动关系。

定义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2页第二节

43研究包括到职业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以及角色负荷、角色冲突、角色模式、社会支持和责任感等概念。职业挑战性与职业动机个体对职业情感体验职业担心所致疲劳及职业性损伤失业所致情绪问题和社会问题

职业心理学研究内容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3页第二节

44

人类工效学人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职业社会心理学职业心理卫生学职业担心与应激神经行为学职业心理测验相关学科和领域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4页第二节

45(一)与职业相关心理原因1.作业方式单调作业夜班作业2.职业接触物理原因接触噪声高温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接触3.脑力作业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5页第二节

46(二)职业担心职业担心概念职业担心模式职业担心源及分类职业担心倾向职业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6页第二节

47

职业生活处于前所未有急剧变革时代,其特征是节奏不停加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如日益频繁技术和知识更新、产业结构调整编制紧缩、吞并、下岗等原因威胁以及连续革新与不停适应挑战等。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7页第二节

48表示方式

occupationalstress、workstress详细含义

个体特征与职业原因相互作用,造成工作需求超出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担心反应。1.职业担心概念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8页第二节

49

第四届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网络会议提议,将职业担心控制列为21世纪职业卫生研究优先领域。然而,与职业卫生其它领域相比,对职业担心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探索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49页第二节

502.职业担心模式理想职业担心模式:从理论和因果关系上说明产生担心源头、易感者和影响应激反应原因间交互作用、过程及担心效应后果。

NIOSH模式生态学模式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0页第二节

51NIOSH模式

将职业担心视为作业条件或综合作业环境所存应激源与个体特征交互作用,并考虑在相关制约原因影响下,所造成心理或生理学自稳状态失衡和扰乱。如长此以往,这些急性反应或心理、生理状态失衡可造成一系列与担心相关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酗酒、心理障碍等(图1-11)。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1页第二节

52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2页第二节

53

利用“人类生态学”理论,着眼于人类发展所需要微观和宏观环境,探讨个体或群体对作业环境生态学生理、心理、人文和社会需求与适应,来说明职业担心组成生态学模式。即担心源-应激反应-健康效应职业担心生态学模式,为作业场所“担心控制”健康促进规程综合干预办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图1-12)生态学模式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3页第二节

54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4页第二节

553.劳动过程中担心源(担心原因)个人特征:A型特征、性别、支配感应对能力:职业原因:角色特征:工作负荷、任务冲突工作特征:进度、重复、轮班、属性人际关系:个体间、上下级间资源管理:培训、业务发展、工资待遇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5页第二节

564.职业担心反应表现(1)心理反应(2)生理反应(3)行为反应(4)精疲反应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6页第二节

57(1)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

焦虑、攻击行为、冷漠、厌烦、忧郁、疲劳、失意、愧疚感、易激怒和睥气急躁、孤独、缺乏判断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经常遗忘、个体应对能力下降等情感和认知方面异常。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7页第二节

58(2)生理反应

躯体不适、血压升高、心率加紧、血凝加速、皮肤电生理反应增强、血和尿中化学物资增多(如儿茶酚胺、17-羟类固醇、尿酸等)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8页第二节

59

(3)行为表现个体表现:事故倾向、滥用药品、情感暴发、饮食过分或食欲不振、过分饮酒或吸烟、易激动、冲动行为、语言障碍、痴笑、不安、震颤等。组织表现:缺勤、缺乏团体精神、低生产力、高事故率、高流动性、不良劳动组织气氛、低气质、反抗情绪、对工作不满等。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59页第二节

60(4)精疲力竭

因为极度和连续工作担心,所造成工作动机、满意度、责任感和效率急剧下降精神障碍结局。是职业担心一个特殊类型,也可称为“职业性厌倦”,“职业性过劳”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0页第二节

615.职业担心干预

探寻和确定担心源,从个人和组织两方面采取综合干预办法,对个体增强应对能力,对组织努力消除担心源。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1页第二节

62(1)增强个体应对能力情感支持社会支持(2)增强应对反应改变担心状态应对反应改变担心状态含义应对反应改变已发生担心后果应对反应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2页第二节

63(3)组织办法工作方式和劳动组织结构符合卫生学要求和满足心理需求提升自主性和责任感促进职业意识、发挥职业技能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3页第二节

64(4)培训和教育职业指导和就业技术培训改进人与环境协调性(5)法律保障(6)健康促进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4页第二节

65(三)心身疾病心身医学就是研究心理和社会原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学科,是一门跨各种学科边缘学科。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原因亲密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疾病。心身疾病当前包含了由情绪原因所引发,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受自主神经所支配系统或器官各种疾病。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5页第二节

66心身疾病皮肤系统肌肉骨骼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其它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6页第二节

67(二)常见心身疾病

1.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典心理特征是:支气管系统极端不稳定性;矛盾心理冲突;恐惧,能够分为两种:害怕哮喘恐惧,因人而异恐惧。所以.心身医学文件把支气管哮喘看作是各种躯体和心理原因“最终躯体反应”。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7页第二节

68

2.消化性溃疡

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反应情绪器官。试验室研究发觉心理原因可影响胃液分泌、胃粘膜血管充盈程度和胃壁蠕动改变。当心理原因与各种体质原因联合作用时,就有可能产生溃疡。心理应激造成大脑皮质功效失调,作用于下丘脑下部,促使迷走神经兴奋,引发胃酸分泌连续升高。心理应激还可经过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系统,促使消化性溃疡发生。心身疾病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8页第二节

693.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含有A型行为特征,A型行为特征可含有家族遗传特点。因为长久或强烈心理应激,重复情绪波动使大脑功效失调,对皮质下中枢不能正常调整,血管舒缩中枢受到刺激,促使外周血管长久过分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另外,因为肾小动脉连续收缩,也促使血压深入上升。在发病原因中还有内分泌等其它原因参加、但社会心理原因占有主要地位。心身疾病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69页第二节

70

4.癌症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可降低动物免疫功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显示癌症患者病前曾受到过较多精神刺激。另外,性格特点常较内向,情绪不易外露,自我抑制,轻易产生苦闷、怨恨和绝望感。发觉患了癌症以后,又易出现否定、愤恨、委屈和忧郁等情绪。这些心理状态对癌症治疗和康复不利,可能加重病情发展。心身疾病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70页第二节

71

5.甲状腺功效亢进

多年研究证实甲状腺功效亢进主要因精神刺激而诱发。病前性格为:内向、情绪不稳、担心、焦虑、抑郁、神经质、对外界刺激敏感。在心理应激条件下,引发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释放,干扰了机体正常免疫监视功效,而造成发生甲状腺功效亢进。所以在治疗上必须注意心理支持和帮助。心身疾病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71页第二节

72(四)、职业担心测试

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担心对人体生理、心理和行为功效影响,现已研制出一些测试工具。当前我国外用于研究职业担心测试工具最具代表性有以下五种: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72页第二节

73(一)职业担心特征量表

由英国曼切斯特大学Cooper教授等于1988年研制,当前已在全世界广泛使用。该表由六个个别组成:工作满意感、健康情况、行为方式、对周围事件解释、职业担心起源、担心应对方式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73页第二节

74(二)麦克林职业担心问卷

由英国Mclean教授研制。该问卷由三个量表组成:应变能力表、工作满意感量表、职业担心原因量表职业生理学专题知识讲座第74页第二节

75(三)工作内容问卷

由美国Karasek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起初主要用于职业担心与高血压、心脏病关系研究,现已广泛用于职业人群担心水平评价。它包含42个问题,共分为两个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