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目录TOC\o"1-3"\h\u27914引言 120016一、资料与方法 11304(一)一般资料 114662(二)方法 16719(三)观察指标 29786(四)统计分析 216198二、结果 28222(一)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24304(二)患者的性别、年龄与ADR之间的关系 232630(三)不良反应的时间分布 316896(四)给药途径 37393(五)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431470三、讨论 521031(一)常见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 5181.消化系统受损 511502.骨髓抑制 545713.过敏反应 526404.神经系统反应 611774(二)抗肿瘤药物诱发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640331.CINV的防治措施 6266932.过敏反应的防治 6309123.肾毒性的防治 6324944.心脏毒性的防治 7298155.骨髓抑制的防治 711986(三)临床加强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的对策 7218361.强化医院软件系统的审核 7117562.强化处方的审核工作 766103.提高临床药师的查房意识及处方权限意识 799804.强化不良反应的收集 8139165.预防措施 810069结论 827663参考文献 9引言在医学上,\t"/item/%E7%99%8C%E7%97%87/_blank"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而在一般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以及遗传的种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恶性肿瘤是引起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有着较大的威胁。但是,近年来,肿瘤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医疗技术不断的提高,更有一些全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研发上市,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方案也不断改善,药物治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肿瘤患者的预后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最常见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细胞毒性药物、新型的分子靶向药物。由于细胞毒性药物不具备选择性,其在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对正常的组织器官产生一定的损伤。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所具有的毒副作用要小于细胞毒性药物,但是该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ADR)也十分严重。由于患者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免疫功能和耐受力,再由于长期的肿瘤治疗会结合各种化疗药物,导致抗肿瘤药物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导致药物的使用剂量受到阻碍、治疗出现中断等。因此,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重点监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显著提升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本文针对抗肿瘤药物所导致的消化系统受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髓抑制及泌尿系统等系统反应进行分析,并讨论其防治措施,以便临床医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度,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预防,并进行密切关注。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某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使用抗肿瘤药物,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对所选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53例(66.25%)和27例(33.75%),其中大多年龄处于45-76岁。纳入标准:(1)无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史;(2)了解本次研究,并签订同意书;(3)年龄大于40。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者;(2)配合度较差的患者;(3)伴随心、肾等重要器官重大疾病者。(二)方法患者在刚刚入院之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各个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掌握患者的病情,记录患者治疗阶段的不良反应,并针对不良反应的实际状况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需要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患者的健康受到影响。(三)观察指标对本此研究中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四)统计分析采取SPSS20.0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利用(%),计量资料利用x±s,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显著性。二、结果(一)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本次研究中,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0例,其中血液系统、肝脏受损、过敏、消化道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例、9例、15例和53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75%、11.25%、18.75%和18.75%。见表1表SEQ表\*ARABIC\s11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例数比例血液系统33.75%肝脏受损911.25%过敏1518.75%消化道5318.75%(二)患者的性别、年龄与ADR之间的关系在80例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分别为53:27,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各年龄组的发生率差异也很大。其中,39-49中间的发生率最高。见表2表SEQ表\*ARABIC\s12患者的性别、年龄与ADR之间的关系年龄男女合计 构成比(%)<20岁2133.7520-29岁4267.530-39岁731012.539-49岁1692531.2549-59岁106162059-69岁941316.25>70岁5278.75合计532780100%(三)不良反应的时间分布抗肿瘤药的ADR发生在给药后1d内的有30例(37.5%),2~7d的有35例(43.75%),8~30d的共12例(15%),大于30d的共3例(3.75%),见表3表SEQ表\*ARABIC3ADR的的时间分布情况发生时间(d)例数(n)构成比(%)≤13037.52~73543.758~301215>3033.75合计80100(四)给药途径我院80例抗肿瘤药物的ADR中,患者的给药途径共有6种,其中静脉滴注占主要途径,共47例(58.75%),见表4表SEQ表\*ARABIC\s14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用药途径 例数 构成比动脉给药56.25肌内注射33.75静脉滴注4758.75静脉注射911.25口服1012.5胸腔内注射67.5合计80100%(五)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80例不良反应按其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分类,其中消化系统、神经紊乱、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在累及的系统/器官中居于前几位。具体分布情况见表6。表SEQ表\*ARABIC\s16ADR累及系统器官与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例数构成比(%)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皮疹、皮肤红肿、瘙痒、荨麻疹1215全身性损害寒战、发热、过敏性休克、四肢无力、疼痛1316.25消化系统损害恶心、腹泻、呕吐、胃部不适2531.2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头痛、头晕、震颤、抽搐、意识模糊33.75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心悸、口干、舌燥56.25神经紊乱胸闷,心慌,情绪不稳定1417.5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紫绀11.25呼吸系统损害呼吸困难、咳嗽、咽喉肿痛45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白细胞减少11.25其他心脏停搏、色素沉着22.5合计8080100%三、讨论(一)常见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根据发生的时间,可将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为三类,急性期、近期和远期,其中最为常见有急性期和近期两种。消化系统受损、肝脏受损等为许多抗肿瘤药物所共有的不良反应,但是一些不良反应是少数药物所独有的,例如蒽醌类药物对心脏造成的毒性、分子靶向药物对皮肤产生的毒性等。1.消化系统受损抗肿瘤药物对消化系统产生的损伤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因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腹泻(CID)等。CINV是最常见的一种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尽管不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但是却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可诱发食欲衰退、脱水等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了恐惧,甚至对化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根据发生的时间,可将CINV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急性、预防期、延迟期、爆发期、难治性;根据呕吐的发生概率,可将CINV的程度分为四类:第一,大于90%为高度;第二,30%-90%为中度;第三,小于30%、大于10%为低度;第四,小于10%为轻微。目前,对于CINV风险而言,其等级高度的药物主要有顺铂、表柔比星等,中度的药物主要有卡铂、伊立替康等,低度的药物主要有阿帕替尼、依托泊苷等,轻微风险的药物主要有贝伐单抗等。另外,CID是抗肿瘤药物的另一种常见消化道反应,CID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导致患者的水机电解质出现紊乱,更有甚者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最常见的导致CID药物就是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等。2.骨髓抑制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都会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就是骨髓抑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持续降低,其次就是血小板的数量持续减少,更严重的将会导致血红蛋白不断降低。对于这类不良反应而言,其最强的一种药物就是抑制DNA类药物,其次就是抑制RNA类药物,最后就是合成蛋白类药物。3.过敏反应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都会发生过敏反应,最主要的临床反应就是低血压、荨麻疹等。而可诱发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蒽醌类药物、博来霉素等。4.神经系统反应因化疗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抗肿瘤药物中出现最多的一种不良反应,可导致中枢、听觉、自主等神经系统的受损,导致意识出现紊乱、失聪等现象。根据受损位置的不同,可将CIPN分为三类,分别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机感受器三部分的毒性反应,最核心就是周围系统的毒性。而造成该类反应的最常见药物就是奥沙利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类药物等。(二)抗肿瘤药物诱发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从临床上讲,抗肿瘤药物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定期监测,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应依据下列几点原则来采取措施:(1)明确不良反应是否是因抗肿瘤药物所导致;(2)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抗肿瘤药物的剂量;(3)针对症状来进行处理,并采取有些的抢救措施。1.CINV的防治措施首先,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依据呕吐的级别来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如果采用了高度及中度的CINV风险药物,则需要事先给予一定的止呕吐性药物。其次,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有效控制呕吐,使用5-羟色胺-3-拮抗剂与地塞米松相结合使用来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因外周神经元及迷走神经兴奋而出现呕吐;最后,利用心理疏导、催眠等行为来对预期性呕吐进行控制,必要之时可以利用苯二氮卓类药物。2.过敏反应的防治对于一些易过敏的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可使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在出现过敏现象的时候,可以针对具体症状来使用沙丁胺醇、肾上腺素。3.肾毒性的防治为了降低肾毒性的产生,在利用顺铂进行化疗的时候不能同时使用其他可致肾脏受损的药物,并对水化利尿进行充分的利用,从用药之后持续三天,每天要给予患者一定的静脉补液,并给予氯化钾、20%甘露醇以及呋塞米,维持24h的尿量。与泌尿系统保护剂进行联合使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肾毒性,利用氨磷汀来对肾脏进行相应的保护;给予患者美司钠、4-OH-环磷酰胺或4-OH-异环磷酰胺,可将毒性排出体外,避免患者出现膀胱炎。4.心脏毒性的防治在进行化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避免年迈患者利用一些心脏毒性过大的药物。在化疗过程中及化疗结束后需要定期进行心电监测,发生心动过速或者心律失常的时候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在用药时应避免与心脏毒性过大的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与一些降低心脏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例如维生素E等。5.骨髓抑制的防治对于造血功能较低或者以往化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白细胞数量降低的患者,应当禁止使用或谨慎使用具有骨髓抑制的抗肿瘤药物。定期开展血常规检查,若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出现严重降低,可利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等来对因子产生刺激;血小板数量急剧降低的患者,可利用人白细胞介素。(三)临床加强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的对策1.强化医院软件系统的审核随着医疗机制的不断改善,大部分医院都配置了审方的人员及设备,药学部门也需要积极完善自身的信息,与信息部门建立联系,利用电子软件来强制要求及辅助临床医师确保自身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对临床医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详细记录,从源头上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以全面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2.强化处方的审核工作首先,药学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积极提升自身对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认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知识及一线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正确应用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其次,对临床医师开具的抗肿瘤药物处方进行详细确认,确保无误之后才可以向患者发药;药学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定期到肿瘤科实施药学检查,及时掌握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状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也要依据与临床医生积极沟通,了解医生对药物的机制、配伍、禁忌等情况的掌握程度,及时掌握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创建患者的用药档案,对患者的病情、用药之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记录。3.提高临床药师的查房意识及处方权限意识临床药师需要定期按时进行查房,以充分掌握患者临床用药的真实情况,与临床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对处方、病史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议,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4.强化不良反应的收集对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收集,可显著提升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收集不良反应的病例,相关人员可以对用药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5.预防措施改革生产工艺的制造。减少空气粉尘烟雾,降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度,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已知的致癌因素。同时加强防护。注意在工作岗位中规范操作,勤换工作服,并进行洗澡、淋浴。定期测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时采取适应的措施。定期体俭。及时治疗并与致癌因素隔离。消除环境污染目的是:早期发现、诊断、治疗肿瘤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发现癌前期病变,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追随观察,实现一级预防。了解和统计一定人群中,肿瘤的患病、发病、死亡等情况。结论在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中,运用抗肿瘤药物来治疗肿瘤时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0例,其中血液系统、肝脏受损、过敏、消化道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例、9例、15例和53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75%、11.25%、18.75%和66.25%。其主要以消化道类不良反应为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合等,需要针对这些临床症状来采取地塞米松,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调节患者的机体功能,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次,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但是因各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形式不同,因此需要针对各种症状来采取科学的护理手段,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而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例如肝脏的毒性反应,尽管不具备较高的发生概率,但是所产生的影响较大,需要度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评估,选择合理的药物来进行化疗,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参考文献[1]王娜,刘建军,黄世锋,等.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家庭医药,2019(00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绝缘成型件制造工安全规程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硅晶片抛光工岗前技能实操考核试卷含答案
- 耐火成品发运工成果考核试卷含答案
- 空调器零部件制作工创新实践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扬声器号筒擀制工成果转化强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企业公文对外联络信函范本
- 课堂教学优势分析与改进建议
- 新媒体用户增长运营策略方案
- 有机农产品线上商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经典车型复古重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叶云燕老师课件
- 交通运输面试题库及答案
- 精神科分级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九江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流程
- 古树修复方案(3篇)
- 2025城管执法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影像科危急值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