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检验科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检验科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职责】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SOPSOP室负责人、科主任。【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受检者的准备12h,24h24静脉采血51【仪器设备】TBA-FX8一、原理谷丙转氨酶催化L-丙氨酸的氨基转移,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与NADH在LDH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乳酸和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L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LT活性。ALTL-丙氨酸+a-酮戊二酸----------丙酮酸+L-谷氨酸LDHNADH+丙酮酸+H+----------L-乳酸+NAD+一、试剂1.试剂ALT下:缓冲液(PH8.5)≧10mmol/L还原型辅酶Ⅰ≥0.3mmol/L乳酸脱氢酶缓冲液(PH7.0)≧5KU/L≧10mmol/LL-丙氨酸≥1020mmol/L2-酮戊二酸≥36mmol/L组成主要成分组成主要成分浓度主要成分浓度R1R2明书提供的样本和试剂比例计算理论因数。校准频次: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2SD三、操作样品为血清或肝素/EDTAIFCCA试剂参数设置、定标操作以及样本检测常规操作,见仪器操作规程。四、计算ALT(U/L)=

ΔA/min×Vt×1000 =ΔA/min×Fe×Vs×d式中: ΔA/min——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e——摩尔吸光系数;Vt——反应液总体积ml; d——1 比色杯光cm;

1000变化因数;Vs——标本体积五、质控程序2(正常范围质控)3(病理范围质控)血清进行室内质控。间质评对实验室的运作情况进行系统评估。程中和/或结束后再次进行质控操作,以考察样本的检测全过程的在控情况六、操作性能精密度:CV≤8CV≤10%。准确度测量结果在质控血清靶值±2SD之间会存在差异,使用时请确保质控选择与试剂的方法学保持一致。灵敏度:谷丙转氨酶浓度为:(100±30)U/L的样本,将测试结果换算成浓度为100U/L的样本时,其吸光度变化率ΔA /min≧0.01。4.可报告范围:5.19-1000U/L。

340nm90%-110%范围内。5g/L600umol/L结果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结果。七、参考范围5~40U/L八、危急值或警示0.1ml0.4ml5无危急值。九、临床意义3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度增高;阻塞性黄疸、胆管炎可轻度增高。剧烈运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和毒物也可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上升。3.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测定并计算比值有助于某些疾病的鉴别,正常情况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小于1,但在传染性肝炎及其它原因引起肝脏炎症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升高;肝硬化、肝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程度高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定。附录A:参数1、参数设置混匀,37混匀,375试剂二60μL60μL60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