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二级安全交底_第1页
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二级安全交底_第2页
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二级安全交底_第3页
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二级安全交底_第4页
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二级安全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底目的:1、了解本班组施工内容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2、了解班组基本安全生产制度;3、掌握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知识及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基础知识;4、掌握现场危险源及主要应对措施;5、了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案;6、掌握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一、班组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劳务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劳务作业人员不得上岗。2、持证上岗制度从事技术工种的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对上岗人员进行监督检查。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电气焊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在现场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班前安全活动制度每天必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5、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技术负责人就工程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和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书面技术交底资料要归类存档备查。工程施工前,领工员和工班长对工班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6、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向劳务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7、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班组安全员必须坚持每日巡回检查制度,检查应当目的明确、内容具体,记录完整,确保起到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促进作用。当发现安全隐患和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和施工方法,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工班整改,做定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做好复查。8、三检查一交接制度工班班长负责组织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如无法解决应立即上报。二、作业入员行为基本规定1、所有施工八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交底。2、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正确地佩戴好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否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3、所有施工入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衣着整齐,禁止赤膊、赤脚、穿拖鞋等情况出现。4、严禁酒后上岗作业。5、严禁在施工现场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6、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者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及时向项日领导或现场管理人员汇报,同时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域,严禁冒险作业。五、路床水泥稳定土安全施工措施(一)上士安全1、大型机械进场前,应查清所通过便道的净宽、道路限速标志、警示标牌是否足够,否则应先进行拓宽和安装。2、车辆会车时应轻车让重车。通过窄路、十字路口、交通繁忙地段及转弯时,应注意来往行人及车辆。重车运行,前后两车间距大于5m;下坡时,间距不小于10m,并严禁车上乘人。车辆通行便道定期进行维修。3、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驾机人员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4、机械在边坡、边沟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使轮胎(履带)压在坚实的地面上。5、在施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严禁超速、超车行驶。6、严禁挖掘机在电线杆与电线揽旁边作业。7、严禁装土车在电线杆及电线揽旁边倒土堆放。9、挖掘机作业(1)发动机启动后,铲斗内、臂杆、履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2)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工作前履带应制动,车身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3)严禁铲斗从运土车的驾驶室顶上越过。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铲斗运转范围内,严禁站人。10、装载机作业(1)起步前应将铲斗提升到离地面0.5m左右。作业时应使用低速档。用高速档行驶时,不得进行升降和翻转铲斗,严禁铲斗载人。(2)行驶道路应平坦,不得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地上作业,运送距离不宜过大。铲斗满载运送时,铲斗应保持在低位。(3)在松散不平的场地作业,可将铲臂放在浮动位置,使铲斗平稳地推进。如推进阻力过大,可稍稍提升铲臂,装料时铲斗应从正面低速插入,防止铲斗单边受力。(4)向运输车辆上卸土时应缓慢,铲斗应处在合适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车厢。(5)应经常注意机件运转声响,发现异响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当发动机不能运转需要牵引时,应使各转向油缸能自由动作。11、汽车运输作业(1)必须按规定的吨位装载,不得超载、超高,不得人货混载,驾驶室内不得超额坐人。(2)车辆装土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当用机械装土时,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闸,装载均匀,不得偏载。(3)在陡坡、高坡、坑边或填方边坡处卸土时,停卸地点必须平整坚实,地面宜有反坡,与边缘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在危险地段卸土,应有专人指挥。(4)发动机启动后应检查起翻装置,确保良好;严禁在驾驶室外进行操作,翻斗内严禁载人。(5)当装载高度超过车厢拦板时,应平稳行驶,不得猛力加速,不得紧急制动。(6)卸料起斗时,应检视上空有无电线光缆,防止挂断。12、压路机作业(1)必须在压路机前后、左右无障碍物和人员时才能启动。(2)变换压路机前进后退方向应待滚轮停止后进行。严禁利用换向离合器作制动用。(3)压路机靠近便道路基边缘作业时,应根据需要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上坡时变速应在制动后进行,下坡时严禁脱档滑行。(4)起振和停振必须在压路机行走时进行;在坚硬路面行走,严禁振动。(5)碾压底层的过程中,应先在不振动情况下碾压1-2遍,然后再振动碾压;碾压过程中需要安全专人指挥。(6)换向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调整,必须在主离合器脱开后进行,不得在急转弯时用快速档,严禁在尚未起振情况下调节振动频率。(二)水泥运输、撒布安全1、水泥运输安全(1)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标志标牌,以提醒社会车辆减速慢行,按规定速度通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2)材料运输车上必须要有明显标志,严禁运输车载人、载物。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做好人和车辆的安全防护,确保运输安全。(3)道路水马、反光锥等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不得随意挪动。2、粉料机撒布安全(1)检查各操作部位是否灵活,各阀门工作应可靠,指示仪表应完好,示值正常。(2)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松动现象。(3)罐内帆布透气层应完好,进料口应设置滤网,密封圈应完好,出料口应无堵塞结块。(4)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轮胎应完好。(5)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气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出气路是否畅通,有无漏气现象。(6)使用液压倾卸装置的粉料运输车,要检查液压油路系统及倾卸油缸是否完好,有无漏油及卡阻现象。(7)装料前打开卸压阀,使罐内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同。(8)装料时车辆应停放平稳,各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9)装料完毕后清扫进料口,闭紧装料口盖,插上插销。(10)行驶中,应将排气阀门打开,保证罐内压力不高于外界压力。(11)卸料时应选择平地,以保证车身没有明显倾卸。(12)装卸料时应拉紧驻车制动。(13)保持空压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当压力表读数达到规定的数值时,开始卸料。(14)卸料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15)作业后应收回卸料软管,并清除运输车外表及出料系统中的剩余粉料。(16)检查、清洁空压机上的空气滤清器,按保修规程的规定进行例保作业。(三)水泥拌合、碾压安全1、局部人工拌合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中,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一致。(2)作业人员应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3)摊铺、拌和水泥应轻拌、轻翻,严禁扬撒。(4)五级以上风力不得施工,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向。2、机械拌合应符合下列要求:(1)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拌合现场。(2)拌合过程中,严禁机械急转弯或原地转向或倒行作业。(3)机械发生故障必须停机后方可检修。(4)拌合机运转过程中,严禁人员触摸传动机构。3、碾压施工安全:(1)作业中,应设专人指挥机械,协调各机械操作工、筑路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保持安全作业。(2)作业中,机械指挥人员应随时观察作业环境,使机械避开人员和障碍物,当人员妨碍机械作业时,必须及时疏导人员离开并撤至安全地方,机械运转时,严禁人员上下机械,严禁人员触摸机械的传动机构。(3)作业后,机械应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场地,不得停辂于临边、低洼、坡度较大处,停放后必须熄火、制动。(4)使用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在施工现场道路上行驶时,应遵守现场限速等交通标识的管理规定。三、触电事故急救措施发生触电事故后现场急救对抢救触电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员触电后不一定立即死亡,而往往是假死状态,应及时抢救。方法得当,假死状态就可以获救。因此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不得等待医务人员。为了做到及时抢救,平时就要对职工进行触电急救常识教育,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触电急救训练。1、发现有关人员触电时,首先应尽快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源;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并向医务部门呼救或报120急救中心。2、如触电者的伤害情况严重,应进行现场抢救,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则应采用人工胸部挤压法抢救。3、触电急救应尽可能就地进行,只有在条件不允许时,才可把触电者抬到可靠的地方进行救治。在送往医院途中,仍应进行抢救工作,在此过程中,不要轻易打强心针。四、防火急救措施1、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防火法规,成立义务消防队,强化消防管理,必须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和培训。2、配备必要的灭火工具及器材(灭火器、二号工具、麻袋、灭火弹等),指定专人负责,做好灭火工具及器材的保养和更换工作,并挂置在明显和易取的地方。3、建立防火制度,制订防火公约。在机房、油库、住房、食堂等处配备灭火工具和器材,在禁火区范围内树立防火警示牌,消防重要部位必须道路畅通。4、一旦发生火灾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拨打119电话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必须讲清楚发生火灾现场的详细地址、火灾情况、报警人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便于消防部门联系。报警后立即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2)立即组织疏散人员,迅速切断电源,第一救人和集中力量抢救的原则。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进行扑救。掌握四种灭火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3)掌握安全疏散和逃生的指挥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五、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措施1、现场职工发现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就地进行抢救及呼救,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工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组织进行抢救,并指示各班组立即停止作业。2、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人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现场解救不可盲目,不然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应首先观察其神智是否清醒,并观察伤员桌底的情况及伤势,做到心中有数。4、伤员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应立即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到,影响呼吸。5、将伤员口中可能脱落的牙齿和积血清除,以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6、对于无心跳和呼吸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待伤员心跳、呼吸好转后,将伤员平卧在平板上,以及送往医院抢救。7、如发现伤员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脑颅损伤,千万不可以手帕、棉布或纱布取出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加和细菌感染。8、如外伤出血,应立即用清洁布块压迫伤口止血,压迫无效时,可用布鞋带或橡皮带等在出血的肢体进入处捆绑,上肢出血扎在臂上1/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2/3处,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个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9、伤员如腰背部或下肢先着地,下肢有可能骨折,应将两上肢固定在一起,并应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上肢如果骨折,应将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躯干上,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搬动时千万注意要保持躯体平伸拉,不能让躯体扭曲,然后由3人同时将伤员平托起,即一人托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稳运送,以防骨折部位布稳定,加重伤情。10、腹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应用清洁布或毛巾等覆盖伤口,不可将脱出原物返还,以免感染。11、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六、机械伤害应急救援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后,在医护人员没有带来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2、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的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3、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4、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5、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立即以头低脚搞得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的包扎,以压迫止血,或选择弹性较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上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腿上2/3处,并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6、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定剂。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到医院治疗。在转送医院的途中,应尽早减少颠簸,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等的情况。七、中暑应急救援措施1、中暑类型(1)先兆型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往往超过37.5℃,这时候如果及时休息,离开高温环境,段时间内症状就会消失。(2)轻型凡是有先兆中暑症状并且不能继续劳动的人,属于轻度中暑,通常体温在38七以上,脸色发白、胸闷、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轻度中暑者,经过治疗,一般在4-5小时内身体可以恢复正常。(3)重型通常体温在4(rc以上,出现昏倒或痉挛,脸色发白、胸闷、皮肤灼热、恶心呕吐。重度中暑后,一般都需要经过治疗,不要寄希望于自动好转,以免耽误治疗,导致其它后果。2、中暑急救(1)迅速转移应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平卧、头部不要垫高。(2)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拭全身,直到皮肤发红,以促进散热,有条件的可在病人头部、腋下、腹沟等处放置冰袋,必要时可以将病人放入凉水中浸浴降温。降温时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