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抗癫痫-抗惊厥药物_第1页
08-2-抗癫痫-抗惊厥药物_第2页
08-2-抗癫痫-抗惊厥药物_第3页
08-2-抗癫痫-抗惊厥药物_第4页
08-2-抗癫痫-抗惊厥药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2--抗癫痫-抗惊厥药物第一页,共29页。

分类:单纯局限性发作:不伴有意识障碍复杂局限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小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大发作(强直-痉挛性发作):意识丧失,跌倒,肌肉强直性痉挛。癫痫持续状态(持续性大发作)第二页,共29页。常用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丙戊酸钠、氟桂利嗪、安定,奥卡西平等。电惊厥模型第三页,共29页。用药目的:抑制病灶区神经元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减少发作,但不能预防发作。需长期服药,存在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增强GABA的作用或干扰Na+、K+、Ca2+离子通道。第四页,共29页。第二节常用药物

一.苯妥英钠

(PhenytoinSodium)

又称大仑丁(Dilantin)【药理作用】对抗实验性电惊厥及癫痫大发作,降低膜兴奋性,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

降低膜对钠和钙离子通透性,产生膜稳定作用。第五页,共29页。【作用机制】1.阻断电压依赖性Na+通道,减少Na+内流,抑制神经元反复高频放电的扩散。2.阻断电压依赖性Ca2+通道。3.抑制钙调素激酶系统,抑制突触传递。4.突触前膜抑制,抑制突触后增强反应(PTP)第六页,共29页。【临床应用】1、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对小发作无效。2、外周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膜稳定作用)3、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对强心苷中毒有显著疗效。第七页,共29页。【体内过程】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达峰时间3-12hr。大发作:先用苯巴比妥快速控制,长期用药。2.不同制剂的F显著不同,血药浓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3.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故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时可作静脉注射。第八页,共29页。肝脏代谢,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密切关系。

低于10μg/ml,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血浆t1/2约6~24小时;

高于10μg/ml,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血浆t1/220~60小时,容易出现毒性反应。蛋白结合率高:90%,低蛋白血症者,作用强。第九页,共29页。ttttt血浆浓度受诸多因素影响,在临床药物监控(TDM)下给药。第十页,共29页。苯妥英钠【不良反应】>20μg/ml与剂量有关的毒性:iv过快可诱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口服过量可影响小脑-前庭功能,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过敏反应。慢性毒性反应:①齿龈增生②贫血:叶酸缺乏③低血钙和佝偻病等。致畸反应。第十一页,共29页。药物相互作用: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多种药物代谢,降低药效。如皮质激素、左旋多巴。肝药酶抑制剂可增加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如氯霉素、双香豆素、异烟肼、西米替丁等。第十二页,共29页。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又称酰胺咪嗪作用机制:阻断Na+、Ca2+通道,抑制病发灶神经放电,阻断突触传递,稳定细胞膜。有效浓度:4–12μg/ml,中毒浓度:>12μg/ml。第十三页,共29页。临床应用::各种癫痫发作均有效。单纯局限性发作、复杂局限性发作、大发作。2.抗外周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首选,优于苯妥英钠。3.抗躁狂、抗抑郁有效。首选第十四页,共29页。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好,肝药酶诱导剂。不良反应:1.用药早期: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连续用药后逐渐消失。2.大剂量:甲状腺功能低下、房室传导阻滞。3.偶见骨髓抑制(再障、粒细胞↓、血小板↓),肝损害。第十五页,共29页。三.苯巴比妥(Phenobarbitol,鲁米那)【药理作用】广谱,作用强,起效快,选择性低。

增强中枢GABA递质功能。【临床应用】用于癫痫大发作疗效最好,其他有效。对小发作无效。不良反应:中枢抑制作用强,不首选。第十六页,共29页。四.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去氧苯巴比妥【作用】广谱,作用强,选择性低。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有协同作用。【应用】对单纯局限性、大发作疗效>苯巴比妥,对复杂局限性发作<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第十七页,共29页。【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快,3–4hr达峰,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初期:恶心、眩晕、头痛、幻觉、复视。连续用药即可消失。长期用药:血小板、WBC↓,贫血,红斑狼疮,致畸。第十八页,共29页。五.乙琥胺(ethosuximide)【作用】对戊四唑、电惊厥动物模型有防止作用,选择性阻断丘脑神经元T型Ca2+通道→抑制丘脑起搏放电→减少皮层放电。【应用】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它癫痫无效。不良反应小。第十九页,共29页。七.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

广谱:各种癫痫有效。作用机制: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①抑制GABA的降解酶系,②抑制GABA的再摄取;③使GABA产生增加。口服吸收快,蛋白结合率90%,t1/2:15hr。第二十页,共29页。八.苯二氮卓类(BZs)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iv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1mg/min)。

起效快,副作用小。第二十一页,共29页。九.新型抗癫痫药:托吡酯(topiramate),1999年各种癫痫发作,难治性癫痫。拉莫三嗪(lamotrigine),1994年用于部分性发作,难治性癫痫。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2000年广谱抗癫痫,难治性癫痫。三叉神经痛。不良反应小。第二十二页,共29页。十.其它抗癫痫药氟桂利嗪:强效钙拮抗剂,对各型癫痫发作有治疗作用。抗痫灵(antiepilepsirin):

我国合成的新型广谱抗癫痫药。加巴喷丁(gabapentin):新型抗惊厥药,1993年FDA批准。中枢活性的GABA激动剂。第二十三页,共29页。第二节抗癫痫药物应用原则长期用药,要求毒性低、疗效高、广谱、价廉等优点。选药,单纯型,用一种有效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难治型或混合型者,需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个体化,不可突然停药,换药采取过度方式。长期用药,注意毒副作用,定期检查。第二十四页,共29页。发作分类治疗药物单纯局限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妥英钠复杂局限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小发作(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次选氯硝西泮肌阵挛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氯硝西泮强直-痉挛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iv),苯妥英钠第二十五页,共29页。常用药物巴比妥类: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地西泮、三唑仑硫酸镁第三节抗惊厥药物惊厥:CNS过度兴奋导致全身骨骼肌不自主强烈收缩。第二十六页,共29页。硫酸镁(magnesiumsulfate)【药理作用】

抗惊厥,扩血管→降血压。

口服:泻下、利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