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海带、葫芦薛和肾蕨归为篇一: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海带、葫芦薛和肾蕨归为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海带、葫芦薛和肾蕨归为一类,将莲、柏树和小麦归为另一类.他划分的依据主要是A.是否有真正的根B.能否产生种子C.是否有输导组织D.是水生还是陆生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考点:考点名称:植物的分类分类的依据: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等级单位:以玉米、水稻、大豆三种植物为例说明植物的分类:由此可见,玉米与水稻同科不同属,共同特征多;玉米与大豆同门不同纲,共同特征少。误认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叶和根的特征:被子植物的叶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器官,同一株植物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根生长在土壤中,不易观察,挖掘时易损伤,而且受土质影响,容易发生变态。只有花、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的一生中出现得较晚,也不易发生变异,相对较为稳定,所以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考点名称:种子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具保护胚与胚乳的功能。胚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发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胚的各部分结构和将来的发育情况: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比较内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不同点子叶数目2片1片胚乳大多数没有胚乳绝大多数有胚乳营养物质存储部位子叶胚乳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辨析:大多数双子叶柑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它们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的。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的结构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⑧向切开的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上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上滴加碘液会变蓝,因为里面含有营养物质。篇二: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分类学-历史和发展植物分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分门别类一直鉴别到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人们认识和利用植物。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上升,科学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学者在指出18世纪前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的漏洞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反映自然界客观植物类群的分类方法,从多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分类系统称为自然系统。植物的分类_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它的意义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人类生存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健康长寿的需要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植物分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资源清查植物志的编写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探讨植物的起源和演化:A、物种的实质及形成机制B、各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他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学环境植物学园林植物学药用植物学资源植物学它的思想和方法一植物分类学思想植物分类学思想的三次飞跃: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分类3种不同的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自然系统,系统发育系统分类学史3个时期:人为分类系统时期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系统发育系统时期4个最引人注目的系统:Cronquist系统Takhtajan系统Hutchison系统田村道夫系统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草本支和木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比较进化,,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进化,起源于毛茛目。代表着被子植物起源学说中的真花学派。二植物分类学方法经典的方法:标本室核对,文献资料,形态解剖学一一形态学分类现代实验分类学方法栽培观察试验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3.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直接可见物质植物本身的产物初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带信息分子proteintaxonomy①Serology细胞色素CDNA、RNA分子杂交数量分类学Numericaltaxonomy:应用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生物分类学问题的边沿学科。1957年诞生,索卡尔和斯尼斯《数量分类学原理》为标志。分支分类学:以谱系学,即系统发育的分支式样为基础,旨在建立生物种系发生的谱系关系。内类群比较法外类群比较法分支图法数量分支分类法植物分类的等级1.基本等级界、门、纲1867年的巴黎会议由A.P.Decandono等拟定1930年在英国召开的国际植物学会议修订1975年列宁格勒第十二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一第九版首创。RivinusHooetTseng属名种加词种名命名人变种缩写变种加词变种命名人PanaxPseudo-ginsengWall.Var.notoginsengHooetTsengEt:合发表:CathayaargyrophyllaChunetKung郑万钧和匡可任作者多于2人可用etalComb.nov.新组合.;桃:AmygdaluspersicaL.后由Batsch.重新组合入李属.Prunus:成.PrunuspersicaBatsch.现有的书仍用林奈的命名.而将后者作为异名.AmygdaluspersicaL.ex:代发表:Thhaloctrumsquarrosumsteph.exwilld.歧序唐松草此种根据Willenow发表文章为准3.法规要点..并且是按”法规”正确命名的.方为合用名称..1个植物合法有效的拉丁学名,必须为有效发表的拉丁文描写。.对于科或科以下各级新类群的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的模式种.新种一模式标本。.保留名是不合命名法规的名称.按理应不通用通行.但由于历史上已习惯用久了.经公议可以保留.但这一部分数量不大.如一些非-aceae结尾的科名:UmbelliferaeLabiataeCruciferaeLeguminosaeGrramineaePalmaeCompositce[Gutliferae基本异名.:为异名之一.即一植物的属名已改.种加词不改时,原来的拉丁学名为〜如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Regel的基本异名为AneminechinensisBge.4.模式标本.模式标本:即将种拉丁学名与1个或1个以上选定植物标本相联系,这种选定的标本作为发表新种的依据,就叫〜。为与全模式标本同一号码的标本.采集时同一号采有几枝同种植物.装订成几张标本.其中1-2张为主模式标本,其余的为〜3..合用模式标本.syntype当命名人末指定模式标本时,或者有2号以上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时,原来发表的文章或着作中,没有肯定哪一号标本为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丢失.或换切时.以后学者在原始材料中选用一号标本为命名模式标本..合法名.是指符合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有关发表方面所有规则的名称.为某个分类群的可接受的名称,是正确的名称,.为了合法名称必须:1)合格发表即有效发表.印成材料.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在植物学界公开,2)遵照名称形成有关规则.3)附有拉丁文特征摘要或引证前人有效发表的特征摘要,拉丁文标准不适用于化石植物,但化石和藻类另外需要附以一幅说明其特征的图.4)标出命名模式.5)明确指出它们所建属的等级.当某一作者采用另一作者创立但尚未有效发表名称时,2个作者的名字都出现在作者引证内,较先作者名+ex+较后作者名.完整引证还需把所发表的地方引证在作者引证后.如.RanuncuhusacrisL.,Speciesplantarum,P554新描述分类群名称通常标以SP.nov.;gennovcimb.nov.1个新名称,即根据以前描述的分类群来定名.但所有的名称不同时,用.nomnov..合格发表通常或是通过新分类群的描述.或者通过引证同一分类群以前曾合格发表的名称,而到达目的.6优先律原则.采用人为最早的有效发表合法名称,.不能早于林奈的〉有几百种.xGisleaL.植物检索表编制和使用〜是鉴定植物的工具。常是运用植物形态比较方法,按划分类群的标准.和显着特征.选用一对明显不同的特征.将未知植物.一一区分开来,最后分出其科、属、种来。类型:一、提纲式检索表:以简明的最少量识别特征对分类群作出排列,其排列顺序反映了它们假设的亲缘关系。是所有的识别特征可能是隐蔽的或者难于确定的,这种纲要编写成的检索表形式。人为检索表1)单道或连续性检索表B.平行检索表2)多道检索表刀仞穿孔检索表主体穿孔检索表.表格式检索表侧面检索表.编制和使用:二歧分类法: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根据〜可将自然界植物列成分类检索表.又名拉马克式二歧分类法中首次应用).定距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每一组特征写在右边一定的距离处,前有号码1.2.....与之相对的一组特征写在同样距离处,每分歧下一级一组相对性状则在上一级的稍后处开始,如此继续下去,描写愈来愈短。直到检索出某类或某种植物的名称为止。优点:对照区别清楚,使用便当缺点:种类较多时,左边空白太浪费篇幅,每组对句两边部分难翻书寻找。.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与上共同之处在于每组相对特征紧紧相连易于比较在一组特征叙述后,为一数字或名称。.连续平行式检索表将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用2个不同的项号表示,其中后一项号加括弧,以表示它们是相对比的项目。植物的分类_植物分类学-历史和发展公认自然界有40万种左右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结构差别大,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这些植物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不断进化而形成的。为了认识并更好地利用植物,必须对植物进行分类。对植物进行分类与人类认识和利用植物的历史一样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对植物分类的出发点和方法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分类学家C.Jeffery在《植物分类学入门》一书中,将植物分类的历史划分为3个时期。人为分类法自远古时期至1830年左右,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是从用、食、药开始,给植物以俗名,这一阶段称为民间分类学或本草学阶段。在我国,公元200年左右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已记载了植物药36五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营养的和常服的药,共1二十种;中品为一般药,共1二十种,下品为专攻病、毒的药,共1二十五种。这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书。此后各个朝代都有本草书出版,但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著名,该书共收集药物189两种,将119五种植物药分成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每部又分成若干类,如草部分成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和杂草。清代吴其浚的着作《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记载了我国17十四种植物,分为谷、蔬、山草、湿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十二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应用角度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出发,没有考虑到从植物自然形态特征的异同来划分种类,更看不到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在这一阶段,西方人同样采用适用的、本草学的思路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如亚历士多德的学生Theophrastus在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285年着有《植物的历史》等书,记载了480种植物,并根据形状特征分为乔、灌、半灌、草本4类,并知道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离瓣花和合瓣花之分,并注意到了子房的位置,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认识,后人称他为“植物学之父”。希腊军医Dioscorides在公元1世纪写成了《医学材料》一书,描述了近600种植物,被认为是最早的本草学书。13世纪,日耳曼人A.Magnus注意到了子叶的数目,创造了单子叶和双子叶2大类的分类法。15〜16世纪,人为分类法取得快速发展,本草学者O.Brunfels第1个以花之有无将植物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2大类。C.Gesner指出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花和果的特征,其次才是茎叶,并提出了“属”的见解。另一位学者C.deI’Eluse最初提出了“种”的见解。人为分类法的特点是从人类需要和实用角度出发,通俗易懂,简单实用,便于指导生产。自然分类法机械分类阶段自17世纪以来,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逐渐被认识并被作为分类的依据。在《物种起源》发表以前,人们认为物种是不变的,物种间不存在亲缘关系,当时的分类标准只考虑某种表面现象。英国植物学家J.Ray在《植物的历史》一书中,首先认识到胚中有一片子叶和两片子叶之分,但没有认识到其分类意义,只将其放到次要的地位。他在着作《植物的分类方法》中,认为所有的形状对植物分类都是有用的,以一复杂的系统处理了18000种植物。瑞典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基于对大量植物的研究,于1735年写成《自然系统》一书,根据雄蕊的数目和离合情况将植物分为24纲,分别称为一雄蕊类、二雄蕊类等,结果将水稻和白菜定为同一纲植物,实际上水稻和白菜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此后又写成了《植物种志》和《植物属志》,将约7700种植物归入110五个属,并首次使用了双名法。由于林奈对植物分类学的卓越贡献,后人称他为“分类学之父”。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本草学向分类学过渡,但停留在植物的1〜两个先定的形状,使用机械的思维方法。自然分类阶段从18世纪末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为自然分类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上升,科学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学者在指出18世纪前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的漏洞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反映自然界客观植物类群的分类方法,从多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分类系统称为自然系统。法国植物学家A.L.Jussien于1789年在《植物属志》中发表了1个比较自然的系统,成为现代系统的奠基人,他将植物分成无子叶、单子叶、双子叶3大类,并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比较有名的还有瑞士植物学家A.P.deCandolle的系统以及英国的Bentham和Hooker的系统。后者虽然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后,并支持达尔文的学说,但该系统和前2个系统具有继承性,总体上没有大的改变,仍归入自然系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从林奈的性系统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诞生,植物学家的分类原则已经开始转向以植物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决定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排列,有了自然的因素。系统发育分类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物种起源》上发表了之后,植物学家提出来植物分类要考虑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分类基于这样1种思想:现代的植物都是从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的,彼此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关系越近,则相似性越多,它能够较彻底地说明植物界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进化上的顺序性。但是,由于古代植物早已灭绝,化石资料残缺不全,新的物种不断被发现等原因,使自然分类法里面也带进了不少人为因素。从具体操作来说,目前采用的通常是比较形态分类,即通过比较组成植物的各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区分。花的特征是最主要的区分标志。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出现了数10个植物分类系统,比较著名的有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分别代表“假花”学派和真花学派。恩格勒系统认为茉荑花序类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种的原始类型,这一观点目前为许多学者所反对。恩格勒系统的使用时间长、影响较大,许多国家的大的植物标本室和植物志仍然按照恩格勒系统编排。哈钦松系统认为单性花比两性花要进化,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现在多数学者接受这一观点。但该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支和草本支2大类,这一点在现在看来是完全错误的。这2个系统的提出分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植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给植物分类学提供了更多证实亲缘关系的证据,因而出现了很多更符合自然的系统,主要有前苏联植物分类学家塔赫他间系统和美国纽约植物园前主任柯朗奎斯特系统。Cronquist系统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较前几个分类系统更为合理,科的范围较适中,有利教学,在20世纪后期的教材种较多使用。植物的分类_植物分类学-检索表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3种:第二节植物界的大类群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门。裸藻门Eugle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轮藻门Charophyta4.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藻类褐藻门Phaeophyta植物红藻门Rhodophyta隐花植物低等植物蓝藻门Cyanophyta细菌门Bacteriophyta粘菌门Myxomycophyta菌类真菌门Eumycophyta植物地衣门Lichens苔薛植物门Bryophyta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颈卵器植物高等植物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显花植物维管植物有胚植物16.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第三节Algae分类:是一群最原始的植物。35-33亿年前地球水体中首先出现原核蓝藻30000余种8门特征:一般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能独立生活的1类自养原植体植物;几微米——60M;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细胞多为单细胞,高等藻类的生殖细胞虽为多细胞,但每个细胞都直接参加生殖作用,形成孢子或配子,其外围无不孕细胞层包围;合子不发育成多细胞胚。分布:主要生长在水中,及潮湿的岩石、墙壁、树干、土壤表层;100M深的海底,南北极,积雪高山,85°C温泉。先锋植物之一繁殖:1.营养繁殖:以植物体的片段发育为新个体无性生殖:以专化细胞一孢子直接发育为新个体有性生殖:借配子体的结合而进行的生殖方式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篇三: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昆虫是自然界中最昌盛的动物类群,其种类及数量极多。据报道,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已描述的昆虫种类约110万种,约占整个已知动物种类总数的60%以上,并且每年仍以7000种的速度增加。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多样,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报道,我国的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10,按这个比率,我国昆虫种类应超过100万种,可是我国目前已记载鉴定的昆虫种类不超过8万种,还有更多的昆虫尚未被发现和开发,而且,有不少种类在未被我们认识之前就已灭绝。因此,查清自然界昆虫资源及区系是当代科学上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我国的任务尤为繁重。昆虫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分布范围之广也是惊人的,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其中有很多种类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利害关系。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不但有许多害虫和益虫要认识,而且有许多在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近似种类或易混淆的种类要区别。昆虫分类学是昆虫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科学。在数以百万计的昆虫种类中,存在着血缘的远近和亲疏关系。亲缘关系越近,其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的要求、生活习性以及发生发展规律也愈相近。而昆虫分类就是在这种亲缘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科学方法,对地质年代中的化石昆虫与现存的昆虫种类之间,现存昆虫彼此之间以及近缘生物间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种与种、类与类间的异同,反映不同类型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进而阐明昆虫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各类昆虫的系统发生,探讨种及种群的形成与变异,从而建立一个客观完整的分类系统来反映自然谱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预见性的分类系统和丰富的信息存取系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益虫,测报及控制害虫,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依据。第一节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一、分类的阶元昆虫分类的阶元和其它生物分类的阶元相同。分类学中有7个主要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为了更详细地反映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还常在这些主要阶元加上次生阶元,如“亚”“总”级阶元等。例如在“门”下添加“亚门;“纲”下添加“亚纲七“目”下添加“亚目”及总科;“科”下添加“亚科”及族;“属”下添加“亚属”。通过分类阶元,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或一类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程度。现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为例,说明昆虫分类的一般阶元:界:动物界Animalia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目:鳞翅目Lepidoptera亚目:异角亚目Heterocera总科:蚕蛾总科Bombycoidea科: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属:松毛虫属Dendrolimus种: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从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看来,物种是由可以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组成的繁殖群体,与其它群体有着生殖隔离,占有一定生态空间,具备特有的基因遗传特征,是生物进化和分类的基本单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如属、科、目、纲等,则是代表形态、生理、生物学等相近的若干种的集合单元;也就是说集合亲缘关系相近的种为属,集合亲缘相近的属为科,再集合亲缘相近的科为目,如此类推以至更高的等级。除上述阶元外,还有“亚种”、“变种”、“变型”及“生态型”等分类阶元,这些都是属于种内阶元。亚种是指具有地理分化特征的种群,不存在生理上的生殖隔离,但有可分辨的形态特征差别。变种是与模式标本不同的个体或类型。因为这个概念非常含糊不清,现已不再采用。变型多用来指同种内外形、颜色、斑纹等差异显著的不同类型。生态型同一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产生的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不同类型。这种变异不能遗传,随着生态条件的恢复,其子代就消失了这种变异,而恢复原始性状,如飞蝗的群居型和散居型。二、昆虫的命名和命名法规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昆虫的科学名称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命名,即一种昆虫的学名由1个属名及1个种名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属名在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首字母小写,在种名之后通常还附上命名人的姓,首字母也要大写。属名和种名打印时用斜体字,手写稿时应在下面划一横线,命名人的姓用正体字排印,手写时不用划横线,如舞毒蛾Lymantriadispar。若是亚种,则采用三名法,将亚种名排在种名之后,首字母小写,亚种名也用斜体字排印,如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将命名人的姓加上括号,是因为这个种已从原来的Acrydium属移到Locusta属,这叫新组合。命名人的姓不应缩写,除非该命名人由于他的著作的重要性以及由于他的姓的缩写能被认识,如将Linnaeus缩写为L.。属名只有在前面已经提到的情况下可以缩写,如L.migratoriamanilensis;当属名首次提及时不能缩写。一种昆虫首次作为新种公开发表以后,如果没有特殊理由,不能随意更改。凡后人将该种昆虫定名为别的学名,按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规定,应作为“异名”而不被采用。因此,科学上采用最早发表的学名,这叫做“优先权”。优先权的最早有效期公认从林奈的《自然系统》第10版出版的时间,即1758年1月1日开始。在动物分类学上,对族以上的一些分类单元的字尾作了规定,如族、亚科、科及总科的字尾分别为-ini,-inae,-idae,-oidea。目以上阶元无固定字尾。首字母均应大写,正体字排印,书写时不划横线。三、模式方法为了使一个种有明确的标准,仅仅依靠文字描述,把分类对象的特点具体加以明确是不容易的,因此有必要把学名与实物标本联系起来,即用模式标本来固定一个具体种的学名,同样可用模式种和模式属来固定属和科。这种固定名称的方法,称为模式方法。记载新种用的标本叫做“模式标本”,在一批同种的新种模式标本系列中,应选出其中一个典型的作为正模,另选一个与正模不同性别的作为配模,其余的统称为副模。模式标本是建立一个新种的物质依据,它提供鉴定种的参考标准。在鉴定种类中,如对原记载发生疑问,或记载不详尽时,若能核对模式标本,可避免误定。因此,模式标本必须妥善保存,以供长期参考使用。此外,对模式标本还需用特殊的标签以显著地与其它标本相区别。一般常用的红、蓝、黄色标签,分别标注正模、配模、副模。如果可能的话,在标签上可加注有关论文的出处。过去的分类学由于受形态学的限制,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往往根据少数标本命名,以个体作为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定种时单纯采用模式标本制,故影响了分类学的质量。现代生物分类学主张,在生物体与环境辨证统一的规律指导下,将纯粹以形态作为依据,扩大到从生态学、地理学、遗传学等多方面的学科做基础,以充足的样本所代表的群体作为分类的基本单元,即以种群概念,把各地搜集的大量标本,进行种群分析,并依靠统计等方法进行分类,这样才能使分类学更近于客观实际,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节昆虫纲的分类系统昆虫纲的分类系统常因各分类学家的不同观点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煤矿职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学普高单招试卷及答案
- 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方法创新与实践报告
- 工程维修抢单方案(3篇)
- 工程项目竞赛方案(3篇)
- 2025版权转让合同模板样本
- 2025年城市土地开发与住宅销售贷款合同范本
- 2025餐饮业食材采购销售合同模板
- 2025汽车买卖合同(标准版)
- 2025药店基础培训试题及答案
- 胰腺超声标准切面
- 上饶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 妇幼信息安全课件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查房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件
- 中国大麻酚油(CBD油)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
- 图书馆培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