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某铜矿年产1万吨铜矿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云南某某铜矿年产1万吨铜矿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云南某某铜矿年产1万吨铜矿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云南某某铜矿年产1万吨铜矿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云南某某铜矿年产1万吨铜矿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PAGE1目录1.总论 11.1任务的由来 11.2编制依据 11.2.1项目委托文件及相关材料 11.2.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1.2.3技术规范 31.3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31.3.1评价目的 31.3.2评价原则 31.4评价方法与程序 41.5环境评价标准 71.5.1环境质量标准 131.5.2排放标准 141.6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和评价范围 161.6.1评价内容 161.6.2评价重点 161.6.3评价范围 161.7评价等级、评价因子选择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 171.7.1评价等级 171.7.2评价因子选择 181.7.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82原有工程概况 202.1原有工程名称 20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202.2.1规模确定 202.2.2产品方案 202.3工作制度和职工人数 202.4原有公用工程设施 202.5原有项目矿山基本情况及主要设备 212.6原有项目建设情况 212.7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因素 222.7.1废水 222.7.2废气 222.7.3噪声 232.7.4固废 232.8原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建议 233.拟建项目概况 253.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 253.2建设地点 253.2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 253.4总图布置 273.5工程制度及职工人数 283.6服务年限 293.7建设投资 293.8技术经济指标 293.工程分析 313.1开采方式选择 313.2矿区地质与矿床地质 323.2.1矿区地质 323.2.2矿床地质 333.3矿山开采的技术条件 353.3.1水文地质 353.3.2工程地质 383.3.3环境地质 403.4开拓运输 403.4.1开拓运输方案的确定 403.4.2开拓运输方案系统 403.5采矿方法 433.5.1采矿方法的选择 433.5.2采矿方法简述 443.6供电、供水、供气系统 463.6.1供电 463.6.2供水 463.6.3供气 463.7土建 463.7.1地面总土建工程量 463.7.2地表建筑选择的标准 473.7.3地表建筑的防震及防雷 473.8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473.8.1固体废弃物 473.8.2噪声 483.8.3粉(烟)尘和废气 493..8.4废水 503.8.5水平衡 513.8.6产物及排污情况 533.8.7废污染生态影响 533.8.8闭矿后的影响 543.9污染治理措施和生活恢复方案评述 543.9.1粉尘治理 543.9.2生产废水与生活废水治理 553.9.3固体废物处置 553.9.4噪声治理 563.9.5生态恢复方案 563.10“以新带老”及“三本帐” 563.10.1“以新带老” 563.10.2改扩建项目完成后“三本帐”核算 573.11工程分析结论 574.区域环境概况 594.1自然环境概况 594.1.1地理位置与交通 594.1.2地形、地貌及地质 594.1.3气候 624.1.4水文 624.1.5矿产资源 624.1.6壤及植被概况 634.1.7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 634.2社会环境概况 634.2.1人口区划 634.2.2经济 645.环境质量现状及分析 655.1现有污染源情况 655.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655.3水环境质量现状 655.4声环境质量现状 685.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685.6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结论 686.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696.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96.1.1施工期 696.1.2运营期 696.1.3环境空气影响小结 716.2废水 716.2.1施工期 716.2.2营运期 726.2.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26.3噪声 736.3.1施工期 736.3.2运营期 746.3.3声环境影响结论 766.4固体废弃物 776.4.1施工期 776.4.2营运期 776.4.3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结论 786.5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86.6对景观的影响 796.7闭矿后生态恢复措施 796.5.6小结 796.8矿山及废土石场、工业场地环境可行性分析 806.9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806.10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分析 817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827.1施工期 827.2运行期 82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827.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837.5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 837.6、水保方案应达到的效果 848.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858.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858.1.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858.1.2不良地质现象 858.1.3其它环境地质问题 878.1.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878.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878.2.1矿业活动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威胁对象 878.2.2矿山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908.2.3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918.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928.3.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 928.3.2地质灾害危害性综合评估 928.3.3小结 938.4评估区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948.4.1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948.4.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948.4.3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方案及措施 958.4.4废石场运行和管理措施 968.5结论 969风险评价 999.1风险识别 999.2评价等级 999.3地下开采系统的风险分析 1009.3.1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因素 1009.3.2对策措施 1009.3.3紧急应急预案 1029.4废石场环境风险分析 1069.4.1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因素 1069.4.2对策措施 1079.5危险物品管理及运输措施 1079.6结论 10810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0910.1产业政策 10910.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0910.2.1清洁生产的原则 10910.2.2清洁生产指标选择 10910.2.3评价方法 11010.2.3.4清洁生产评价结论与对策措施 11211.公众参与意见调查及分析 11411.1调查目的 11411.2调查对象 11411.3调查方法 11411.4个人调查部分 11511.4.1公众参与意见调查及分析 11511.4.2居民部分调查 11511.4.3调查对象 11511.4.4调查方法 11511.4.5调查参与内容 11511.4.6调查结果及分析 11711.5社会团体部分调查 11911.5.1调查对象 11911.5.2调查内容 12011.5.3调查结果 120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212.1项目投资和环保投资 12212.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312.2.1.经济效益 12312.2.2社会效益 12312.2.3环境效益 12313.总量控制分析 12414.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2514.1.1管理机构 12514.1.2管理计划 12614.2环境监测计划 12814.2.1目的及原则 12814.2.2监测计划 12814.2.3监测报告制度 12914.2.4环境监测机构及监测费用 13015.矿山闭矿后的影响分析及生态恢复计划 13115.1矿山闭矿后的影响 13115.2矿山生态恢复计划及闭矿措施 13116.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13216.1大气环境 13216.1.1施工期 13216.1.2营运期 13216.2水环境 13216.2.1施工期 13216.2.2营运期 13216.3声环境 13316.4固体废物处置 13316.5水土保持 13416.6地质灾害 13416.7污染治理措施表 13617.结论 13817.1符合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 13817.2符合清洁生产 13817.3工程分析结论 13917.4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3917.5环境影响评价 14017.6公众参与 14217.7建议 14217.8总结论 1421.总论1.1任务的由来铜及其合金在文字出现前就为人类所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展性与延性,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铜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仅次于钢铁,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国防工业、建筑材料、热工冷却装置等民用设施中。**产铜历史悠久,素有“天南铜都”之称,是云南省已经探明储量较大的有色金属原矿基地。已探明地矿段、点151个,探明铜金属储量346.25万吨,占全省铜储量的33%。其分布在因民矿区、滥泥坪矿区、落雪矿区、汤丹矿区的多个矿段。采矿权人昆明市**区汤丹镇##铜矿(以下简称“##铜矿”),于2021年11月取得采矿权的小型矿山,采矿许可证号:5301130010005,有效期4年,自2021年9月至2021年9月。根据昆明市**区国土资源局2021年12月19日出具的情况说明,该矿山属矿业治理整顿后保留的矿山,故矿山需要办理采矿权延续有关手续,为了采矿许可证延续,为了矿山开采能正常运营,并根据**区国土资源局和环保局的有关规定,减少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规范合理化开采,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昆明东海矿业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方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环保局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编制了《**区汤丹镇##铜矿3万t/a铜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供建设项目上报审批。1.2编制依据1.2.1项目委托文件及相关材料(1)“云南省昆明市**区汤丹镇##铜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昆明富麟矿业编制的《云南省昆明市**区汤丹镇##铜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昆明富麟矿业编制的《昆明市**区汤丹镇##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4)昆明市**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编制的《昆明东海矿业##矿区2910中段铜矿开采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5)国土资地质灾评资字第(202112253)号云南省**区汤丹镇##铜矿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2.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0)《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4)国务院发(1996)31号文《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问题的若干意见》;(15)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21)109号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6)云南省人民政府令(2021)第71号《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17)《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18)云南省人民政府令(2021)第105号《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9)《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划价格[2021]125号文《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1)国家环保局2021年2月14日颁布的环发[2021]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2)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21-2021年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3)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1.2.3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97;(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21。1.3评价的目的和原则1.3.1评价目的本环评的目的是针对铜矿开采行业的排污特点,查清建设项目的污染源情况和排污量,并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环境现状、项目特点等分析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生态影响和污染影响;对项目建设方案中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实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生态防范、恢复以及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最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并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对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政府有关部门作出决策以及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2评价原则根据项目的规模、建设内容、施工、运行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贯穿以下原则:(1)符合产业政策的原则;(2)符合当地规划的原则;(3)符合生态保护的原则;(4)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5)符合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6)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7)符合不改变当地环境功能的原则。1.4评价方法与程序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接受业主委托,收集相关项目文件和环保法规,进行初步调查和工程分析,准备编制报告书;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制定环境影响减免措施、监测计划及管理计划,得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并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编制报告。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1.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它文件准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因子确定评价范围、重点、保护目标和选用的环境保护标准社会与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文、气象资料收集1.污染物排放量计算2.工程因素分析3.环保措施评述1.大气环境现状2.水环境现状3.声环境现状4.生态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及标准环境保护目标功能要求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1.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2.给出结论3.报告书的编制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1-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图1.5环境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1。表1-1环境空气评价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PM10TSP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年平均0.100.20日平均0.150.30小时平均0.450.90(注:标准中对TSP、PM10的小时浓度没有规定,本环评按日均值浓度的三倍考核。)2、水环境地表水评价区水系为金沙江干流的小江支流的**城区—四级电站河段,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该河段的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执行GB3838-20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表1-2地表水执行标准表单位:mg/L项目pHCODcr氨氮CuZnⅢ类标准6-9≤30≤1.5≤1.0≤2.0项目As硫化物PbBOD5石油类Ⅲ类标准≤0.1≤0.5≤0.05≤6≤0.5地下水项目区域地下水按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标准执行。表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氨氮AsPbZnCuⅢ类标准≤0.2≤0.05≤0.05≤1.0≤1.0项目总钙度硫酸盐细菌总数大肠杆菌Ⅲ类标准≤450≤250≤100≤3.03、声环境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21)2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表1-4声环境执行标准单位:Leq[dB(A)]白天夜间2类区标准60501.5.2排放标准1、废水废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1及表4二级标准。表1-5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pH无量纲)单位:mg/L项目pHCODcr氨氮总铜总锌SSⅢ类标准6-9150251.05.0300项目总砷硫化物总铅BOD5石油类Ⅲ类标准0.51.01.030102、废气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中无组织排放颗粒物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执行的排放标准见表1-6。表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Nm3)颗粒物120周围外浓度最高点1.03、噪声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2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7。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其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1-8。表1-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白昼夜间2类标准6050表1-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4、水土流失强度评价标准执行国家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21),其具体标准限制详见表1-9。表1-9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级别侵蚀模数(t/km2.a)轻微侵蚀(无明显侵蚀)<200,<500,<1000轻度侵蚀200,500,1000~2500中度侵蚀2500~5000强度侵蚀5000~8000极强度侵蚀8000~15000剧烈侵蚀>150005、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根据GB50853-202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判别其是够属于危险废物。若不属于危险废物,而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则执行GB18599-20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表1-10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单位:mg/L序号项目浸出液最高允许浓度,mg/L1pH≥12.5或≤2.0(无量纲)2铅(以总铅计)33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504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505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1.5固体废弃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表1-10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固体废弃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1.6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和评价范围1.6.1评价内容通过对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水、噪声进行污染源状况调查,综合分析评价该区域的环境现状。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该项目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以及排放量。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清洁生产为目标,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该项目的可行性、污染治理措施和生态恢复方案作出可靠性和可行性评述。1.6.2评价重点该建设项目的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处置分析。1.6.3评价范围·生态评价范围:矿山开采境界范围和废土石场及周边200m。·大气环境评价范围:该项目无高架污染源,只有少量无组织排放粉尘(粉尘比重大),影响范围较小。本报告以矿井工业广场为中心,主导风向上风向0.5km,主导风向下风向1.0km,侧风向0.5km为评价范围,评价范围面积为1.5km2。·地表水评价范围:地表水评价范围:该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也不外排;只针对矿区生活区附近的老龙沟支流进行评价,从源头到汇入老龙沟前100m。·噪声评价范围:工业场地场界外100m。·固体废弃物评价范围:废土石场。 1.7评价等级、评价因子选择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1.7.1评价等级(1)生态环境该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区域主要为矿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其矿区面积0.1135km2远小于20km2,项目实施后生物量减少小于50%,物种多样性减少小于50%,主要物种不减少,水和土地理化性质改变有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要求,生态环境评价级别达不到三级。但由于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矿体开采后有可能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开采沉陷等地质灾害对地表土地、植被的危害等以及对景观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本项目的重点,因此,生态环境评价级别按三级考虑,评价的广度和深度有所调整。(2)水环境项目区水系为金沙江水系,矿区北部有小江,小江年均流量386m3(3)大气环境该建设项目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粉尘,污染物单一,等标排放量远小于2.5×108,且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因此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大气环境影响做一般影响分析。(4)声环境该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2类功能区,该项目属于小型项目,项目建设前后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则对声环境作一般影响分析。(5)固体废弃物矿山排出的废土石主要是在剥离、掘进中采出的废土石,需要较大的场地堆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作重点评价。(6)环境风险评价矿区现有炸药库和雷管库建于矿权外,距各种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直线距离均超过300m,位于安全允许范围之外,矿山炸药库面积约为20m2表1-11爆炸性物质及其临界量爆炸性物质炸药库实际储存量(t)《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临界量(t)硝酸铵2250项目区设有一废土石场,堆放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出的废土石,废土石堆场存在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环境风险,特别是在最大暴雨时,因此对废土石堆场进行环境风险分析。1.7.2评价因子选择·大气环境分析:TSP、PM10;·地表水环境分析:PH、CODcr、氨氮、Cu、As、Zn、BOD5、Pb、石油类、硫化物;·地下水环境分析:氨氮、As、Pb、Zn、Cu、总钙度、硫酸盐、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噪声分析:Leq[dB](A);·固体废弃物分析:矿山废土石;·生态环境评价:矿区植被、动植物、土地利用、水土流失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开采沉陷等地质灾害。1.7.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矿山生活区、大地坡村·地表水环境:老龙沟·声环境:矿山生活区、大地坡村·生态环境:矿区附近的植被、动植物和土壤、水土流失、地灾。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2。表1-1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类别保护目标及其基本情况保护级别水环境老龙沟,自矿区北侧流过,最终汇入小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大气环境矿区生活区,矿区东北部,6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大地坡,矿区东北部,3.6km,128户,478人;声环境矿山生活区,60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大地坡,矿区东北部,478人生态环境矿区植被、动植物、土壤、水土流失、地灾/**区##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PAGE232原有工程概况2.1原有工程名称云南省昆明市**区丹汤镇##铜矿。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2.2.1规模确定原有工程建设规模为1万t/a。2.2.2产品方案原有工程所产矿石均为外销,销售至距矿山约28km的昆明东海铜选厂进行浮选。2.3工作制度和职工人数工作制度:本企业的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项目设计职工为25人,其中:矿山生产工人20人、管理及服务人员5人。表2-1项目劳动定员表序号项目人数1矿山生产工人202管理及服务人员5合计252.4原有公用工程设施原有矿区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供水系统,其水源由矿区东北部的泉点供给,并经输水管道自流至各用水点供生产和生活使用。该泉点水资源丰富,即使是旱季,也有充足的水源供矿区使用,且矿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矿坑涌水水量较大,能满足矿山开采中所需的生产用水。目前矿区附近已有一条10kV输电线路通过,该供电线路已并入国家电网,矿区内供配电设施也均较为完善,基本可以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现有矿区已有办公室、职工宿舍及其它生活设施。2.5原有项目矿山基本情况及主要设备(1)矿山基本情况矿山自2021年11月取得采矿证以来(生产规模1万t/a),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2021年11月~2021年6月未开采,2021年6月至今为探采结合,产率较低,主采V1矿体。因矿山属小型矿山,至今未做《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平硐式开拓,地下空场法开采。据业主提供资料,可知已采矿量:2021年6月~12月0.68万t、2021年0.98万t、2021年1.12万t、2021年~2021年3月底1.38万t;截止2021年3月底,累计采出矿石量4.16万t,年均采矿1.56万t,采矿回收率85%,消耗地质资源量4.89万t。损失率15%,贫化率5%。矿山采出的矿石运往距矿山约28km的昆明东海铜选厂(100t/d)进行浮选,矿石经选厂选矿富集后销售,选矿回收率82.1%。目前矿山办公生活区、风机房、炸药库、进矿道路等都已建设完毕。(2)主要设备矿山主要设备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单位数量1凿岩机(YT-24)台220.7m3辆335吨自卸汽车辆64拖拉机辆15局扇(JK55-2N04)台26空压机(LG20-20/7)台1表2—2矿山主要设备表2.6原有项目建设情况原有项目建设情况见表2-3。表2-3现有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备注一采矿工程1共设计2955m、2940m、2925m、2910m、2895m、2880m六个平硐开采中段其中2910m平硐口已经开挖,剩下五个均为开采2废石场位于矿区的东北侧坡顶标高为2908m,坡底标高2895m,容积约为1.5万m3,为新建3矿山办公室和生活区已建设完毕4炸药库已建设完毕5空压机房已建设完毕6矿山道路全长2km,路基宽5m,路面为土石路面。二公用工程1水源生产、生活用水均由泉点引入高位水池2电力矿区附近已有一条10kV输电线路通过2.7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因素2.7.1废水原有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本项目主要的生产废水主要有矿坑涌水。矿坑水主要污染物除悬浮物外,还含有少量的重金属离子,经沉淀后用于矿区生产用水,剩余的矿坑水由隔壁的银潞大黑山铜矿选厂接走用作生产用水。原有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生活污水原有矿区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污水和浴室污水,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生活用水量按供水0.15m3/d.人,共需生活用水3.75m3/d,取排放系数为0.8,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m32.7.2废气原有工程的主要废气来源于矿山开采、爆破、矿石运输和废石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1、矿山开采采用湿式凿岩作业,其影响范围主要限于采矿和掘进作业面以及附近作业人员,下井作业人员劳保护品必须穿戴整齐,确保身体健康。2、爆破及矿岩装运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爆破后加强通风,装运前洒水灭尘。3、废石堆放:堆放废石的废石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但是由于矿山地势较高,周围无人居住,距离乡村、城镇很远,再加上采取洒水灭尘措施,可以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类比相似项目,原有工程粉尘量产生量约为:0.87kg/d,0.069t/a。2.7.3噪声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凿岩机、空压机、排风机等。由于凿岩机和局部扇风机设在井下,故噪声源只对井下工作人员有影响。地面的空压机并采用房屋墙壁隔音。地面离心风机噪声不大。2.7.4固废矿山排除的废土石主要是在掘进、采切中采出的废土石。至今为止,矿山现已开采了矿石4.16万t,年均采矿1.56万t,消耗地质资源量4.89万t。产生废土石约为0.17万m3,产生的废石堆存于2910m平硐口的斜坡上。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2.5d,3.752.8原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建议1、现有矿区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雨季,通过地表径流会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加强矿区绿化工作,制定并落实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矿山植被恢复工作,尤其是矿山的公路两侧边坡、废石场边坡和裸露地以及其它宜林地的绿化工作,切实、有效的控制矿山公路、废石场塌方、水土流失及泥石流产生。3、加快矿山引水排洪沟渠建设,形成畅通有效的排洪系统。4、现有废土石堆放场地没有任何环保和生态措施,加强废石场周边及裸露地的绿化工作和其他保护措施。5、进一步加强全矿区日常生产和环保管理,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和矿山环境。**区##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PAGE713.拟建项目概况3.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项目名称:云南省昆明市**区汤丹镇##铜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昆明东海矿业建设性质:改扩建3.2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区汤丹镇##村3.3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根据开发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