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和要领_第1页
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和要领_第2页
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和要领_第3页
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和要领_第4页
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和要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和要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语音①看声母②看韵母③看是不是是多音字2.错别字①看形似字②看同音字3.近义词辨析不同点.成语①解释成语的意思②看利用范围(对象)③看情感色彩.连贯⑴看句子结构(主谓动宾被动句把字句等)⑵看语意①承接问题回答②围绕哪个中心③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6.标点符号圈出标点符号,想一想它的用法(记清每样标点的用法是基础)7.默写呈现相关句子——书写——看有没有别字8.关联词♦修改关联词:分步实施,按句操作,圈出关联词,然后:①看搭配②看分句间的关系规范表述为:①把“xx”改成“xx”;②去掉“xx”;③把“xx”移(放)到“xx”以后(或之前);④在“xx”前(或后)加“xx”♦关联词辨析:在提供的选项中辨析是否误用、滥用、搭配、漏用这里要着重提出的是不考关联词的位置。9.语病总体思路:分步实施,按句操作,找出主干,然后:①看是否缺少成份 ②看搭配是否一致③看内容有否重复④看前后是否矛盾

③看内容有否重复④看前后是否矛盾⑤看介词是否适当⑤看介词是否适当⑥看修饰语的排列顺序规范表述为:①把“XX”改为“XX”;②去掉“XX”;③把“XX”移(放)到“XX”之后(或之前);④在“XX”前(或后)加“XX”10.仿句①看例句或前后句的结构形式(划分成分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词性)②看语意间的联系③看例句或前后句所用的修辞手法④发挥想象(联想),肯定内容仿写;仿写后修改二、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性文章阅读(小小说文化散文)总体思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揣摩语言——概括表述整体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什么人?什么事?怎么写的?为何要写?你是怎么看的?)理清思路:作者的行文思路(叙述的基本要素作者的情感转变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使用关联词揣摩语言:重点文句的剖析引领文章主旨的词、句(描述句抒情句议论句)重点虚词(如:不但……而且……因为何况可是但是因此等)概括表述:可以借助找主干的方式概括提炼关键性文字;按照自己的理解重组表达。操作程序:①通读一遍文章,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以为重点的词语、句子;②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阅读划出与题干相关的材料,截取关键性文字;③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11.①概括文章内容: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挑选材料,组合回答。示例:♦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请概括叙述我“的独特经历”。(不超过60个字)②词、句、题目的含义:确定范围,从解释本义、题面义着手,结合语境、文章内容解释特定意义。示例:♦第5段中加点的“他的意思”、“这个问题”别离指的是什么?12.理解题——主干题,能贯串全文,即概括的要点有时不限于某一段,而是全文。总体思路:看分数分点答题⑴理解内容,分析原因。可以运用如下方法:确定好范围,划出相关语句,筛选关键性文字,然后加工改造。⑵语句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①结构上(线索作用,串联全文总起,引出下文;铺垫,打下伏笔;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渲染气氛;承先启后,过渡;总结全文)②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示例:♦文章以“神仙掌”为题,并在文中多次提到,对“神仙掌”在文中的作用,你是怎么理解的?♦文章结尾大师所说的话:“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精神。”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回答。(2分)13.写作手法和作用①环境描写:渲染或衬托某种气氛或心情为故事的结局起预示性的作用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XX特征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XX特征⑤象征的作用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示例:♦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一身黑色云锦衣衫恍如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戮死难同胞的深切吊唁)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掏出他的木笛。(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14.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概括文章的主旨或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XX(言或行)表现该人物XX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示例:APPLE和藤井先生是文中的两个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价。要求从文中选出相应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一般地说,答案由两部份组成,前半部份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后半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包含着的思想意义,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露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工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陈述同意哪一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二)说明文阅读总体思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揣摩语言——概括表述♦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说明对象是谁?是事理仍是事物?有什么特征?)♦理清思路:按什么顺序说明【空间时间逻辑(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揣摩语言:重点词句的剖析◊表现对象特征的词、句◊重点虚词如: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概括表述:借助找主干的方法概括提炼关键性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组另写。操作程序:①阅读一遍文章,结合文体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②看一遍题目,确定用以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划出与题干相关的材料,截取关键性文字。③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15.词、句的指代意义或句段在文中的作用。①词、句的指代意义。一般在该词的前面筛选信息,有时可能在后面。示例:♦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些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问题?②句、段的作用。一般表述为:弓I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通过整体介绍,增强形象性和真实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6.概括说明的内容(中心)或说明对象的特征。总体思路:看分数分点答题。可以运用如下方法:确定好范围,划出相关语句,筛选关键性文字,然后加工改造。示例:♦文章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请分点作简要概括。(4分)17.说明方法及作用⑴辨析说明方法①说明方法。从记住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例如、下概念、分类别、诠释、用图表等常常使用的八种方法中检索出与文章(文段、文句)内容相关的方法。②作用:①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为:具体说明了该事物的xx特点。②列数字的作用为:具体而准确(明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③打比方的作用为: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⑵运用说明方法根听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示例:根据冬眠的特征,给冬眠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3分)冬眠是某些动物为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而减慢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少能量需要,但机体仍在安全活动的自然休眠现象。结合文章对“电子大脑”的描述,给“电子大脑”下一个定义。电子大脑是指能再现人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以电子化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的三维人造脑。◊根据文中说明的内容,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说明该对象的特征。18.①语言的准确性。题面为:“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规范:一般是“不能删去”。理由:加点字突出了该事物的xx特点,或加点的“可能”,,也许”等表示推测,删去了与乂乂实际不符合,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②内容的理解。划出与题干相关的材料,截取关键性文字;根据题干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示例:♦第3段说,新发明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冲破口”,从全文看,这么说的理由有哪些?(将帮忙医生找到神经病的本源;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菌;将帮忙解开,大头脑”的遗传之谜)三、文言文阅读19.实词释义解题思路:①呈现加点词在已学课文中的意义②看加点词有否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词法特点③推断在新语境中的意义。20.虚词释义解题思路:①呈现加点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②解释选项中出自课文的句子及加点虚词的用法,进行比较。③推断在新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21.文言句式解题思路:①呈现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I省略句(省主语、宾语、介词)②推断在新语境中句子内部的各类成分的省略,注意介词宾语和动词宾语的省略。22.翻译句子①看句式②看重点虚词③看重点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示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会稽的官吏正聚在一路饮酒,连看也没有看买臣)②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那些一贯看不起朱买臣的旧相识走到屋里看)2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主题)总体思路:整体感知(史实性——记叙的要素)问:文章写了几件事?哪几件事?主如果哪件事?文章写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有没有正反人物?文章写了主要人物的哪些行为和语言?文章通过什么手法(语言、行动描写对比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现如何的意义?四、写作24.话题作文呈现记忆库存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话题的优秀作文,结合考题和自己的实际进行写作。考场作文,必须凸显以下几个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清楚。 ②字数如实,要求逾额。③设计开头,引人入胜。 ④记叙抒情,议论点题。⑤创新样式,文体统一。 ⑥策划结尾,回归话题。作文新样式①旧记”式②“题记一分块一跋文”式③“小标题”式④“书信”式⑤“剧本”式⑥“实验报告”式⑦“病例诊断”式2021年的重点时事:①2006年1月6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宣布,16号(雌入19号(雄)从23只候选大熊猫中脱颖而出,成为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同胞的一对大熊猫。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揭晓了这对大熊猫的乳名为“团团”、“圆圆”。②“永不放弃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13日在冬奥会花腔滑冰比赛结束后,评价中国两对分获亚军、季军的花腔双人滑运动员感动世界。③2006年的禽流感疫情,在新年之初就呈蔓延的趋势,这给各国政府敲醒了警钟。在现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面对禽流感疫情敢说是绝对安全的。因此,踊跃防控禽流感,采取严厉办法隔离疫区,尽快研制禽流感疫苗,成为各国政府都必须重视的工作要点。欧洲、亚洲、非洲,禽流感的扩散区域愈来愈大,全世界防控禽流感的局势不容乐观。④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位热点人物:A、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魏青刚”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眼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刹时动作源自心里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B《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洪战辉”颁奖词:当他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