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影像诊断讲诉_第1页
耳部影像诊断讲诉_第2页
耳部影像诊断讲诉_第3页
耳部影像诊断讲诉_第4页
耳部影像诊断讲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部影像诊断讲诉第一页,共72页。第四节耳部第二页,共72页。一、耳系统解剖

(一)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软骨部(1/3)骨部(2/3)第三页,共72页。第四页,共72页。一、耳系统解剖

(二)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第五页,共72页。鼓室1、六个壁上盖壁下颈静脉壁前颈动脉壁后乳突壁外鼓膜壁内迷路壁2、听小骨

malleusincusstapes3、听小骨肌第六页,共72页。外内第七页,共72页。骨迷路膜迷路一、耳系统解剖

(三)内耳(迷路)第八页,共72页。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前后外)耳蜗第九页,共72页。二、正常耳CT表现

(一)横断层面第十页,共72页。第十一页,共72页。颈动脉管层面颈动脉管咽鼓管颈静脉窝鼓室外耳道颞颌关节第十二页,共72页。第十三页,共72页。<1cm为乙状窦前位第十四页,共72页。蜗窗层面蜗窗面神经管(乳突段)第十五页,共72页。耳蜗层面cochlea锤骨颈匙突砧骨长脚pyramidaleminencetympanicsinus(pymidalrecess)facialrecess面神经后膝第十六页,共72页。前庭窗层面锤骨头砧骨体内耳道vestibule前庭窗镫骨底板窦入口mastoidantrumpetrosquamosalseptum(Kornerseptum)第十七页,共72页。内听道内结构面神经(前上)耳蜗神经(前下)前庭神经(后上和后下)第十八页,共72页。外半规管层面外半规管内耳道(4-6mm)面神经管(迷路段)第十九页,共72页。上半规管层面上半规管岩乳管第二十页,共72页。第二十一页,共72页。面神经迷路段:耳蜗外上,达膝状神经节,长4-5毫米后转100度鼓室段:外半规管下、鼓室内侧壁,长约1厘米乳突段:中耳后壁内转向下,近垂直下达茎乳孔,长厘米出颅后入腮腺内第二十二页,共72页。面神经走行第二十三页,共72页。第二十四页,共72页。二、正常耳CT表现

(二)冠状层面第二十五页,共72页。岩尖层面颈动脉管耳蜗前部第二十六页,共72页。耳蜗层面Cochlea面神经膝部Malleusprussak间隙岩骨盾板颈动脉管第二十七页,共72页。第二十八页,共72页。前庭窗层面vestibule上半规管外半规管前庭窗内耳道砧骨、镫骨颈动脉管岩鳞隔第二十九页,共72页。锥隆起和鼓室窦第三十页,共72页。总脚层面总脚pyramidaleminence鼓室窦颈静脉窝第三十一页,共72页。第三十二页,共72页。后半规管层面后半规管面神经管乳突段第三十三页,共72页。第三十四页,共72页。一、正常影像学表现(X线)⒈岩骨侧位(Schüller

)⒉岩骨轴位(Mayer

)⒊岩骨斜位(Stenvers

)⒋岩骨额枕位(Towne)第三十五页,共72页。Schüllerprojection第三十六页,共72页。Mayerprojection第三十七页,共72页。一、正常影像学表现(CT)轴位基线:上眶耳线范围:外耳孔中心向上15mm层厚及层距:FOV:距阵:512×512窗宽/窗位:4000Hu/600~800Hu冠状位基线:与上颌窦后壁平行或垂直于听眦线范围:外耳孔为中心前后共12mm层厚及层距:FOV:距阵:512×512窗宽/窗位:4000Hu/600~800Hu颞骨扫描定位及常用技术第三十八页,共72页。耳大体解剖图第三十九页,共72页。CT

轴位图第四十页,共72页。CT

轴位图第四十一页,共72页。C.耳蜗2F.面神经管鼓室段M.锤骨头IAC.内听道U.砧骨A.乳突骨V.前庭ESC.半规管EAM.外耳道PFL.颈静脉孔区WA.鼓室外壁颞骨CT解剖第四十二页,共72页。冠状面颞骨正常CT解剖第四十三页,共72页。听小骨

CT重建第四十四页,共72页。一、正常影像学表现(MRI)常规MRI高分辨MRI内耳水成像第四十五页,共72页。内耳高分辨MR扫描第四十六页,共72页。内耳MR

水成像第四十七页,共72页。内耳MR水成像第四十八页,共72页。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乳突气房异常2.中耳与鼓室异常3.对称性与位置异常4.咽鼓管透明度异常5.岩骨、内耳结构异常第四十九页,共72页。三、观察、分析和诊断正常表现颞骨的组成: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外耳道:内2/3为骨部、外1/3为软骨部中耳: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内耳道基本病变表现形态异常:先天畸形骨质破坏:炎症、肿瘤骨质增生硬化:慢性炎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畸形性骨炎骨质结构不连续:骨折异常软组织密度影:炎症、肿瘤第五十页,共72页。四、不同影像学技术

临床应用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第五十一页,共72页。疾病诊断五、耳部肿瘤六、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七、先天性耳发育畸形八、颞骨骨折第五十二页,共72页。面神经瘤多发生于乳突段,其次为鼓室段,极少发生于内耳道临床症状主要为渐进性面瘫或面肌痉挛病理多为神经鞘瘤,少数为神经纤维瘤影像学表现CT:本病典型特点为面神经走行区占位病变,局部面神经管管腔扩大、骨质破坏。肿瘤边缘光滑,可突破骨轮廓,进入中颅窝。肿瘤突入鼓室或外耳道,可表现相应部位肿块。增强扫描,肿瘤强化MRI:可显示肿瘤强化及肿瘤全貌,尤其是向茎乳孔以下的蔓延优于CT第五十三页,共72页。面神经瘤(图)第五十四页,共72页。中耳癌病因: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病理:多为鳞状上皮癌临床:中老年病人,耳道溢血、疼痛、面瘫影像学表现CT:中耳鼓室软组织肿块,听骨及鼓室壁不规则破坏,肿块强化明显MRI:显示范围优于CT,可观察颅内侵犯第五十五页,共72页。左中耳鳞癌

(图)第五十六页,共72页。中耳乳突炎及胆脂瘤㈠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㈡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㈢胆脂瘤第五十七页,共72页。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中耳乳突气房黏膜的化脓性炎症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侵入途径:主要是咽鼓管,小儿咽鼓管短宽,位置低病理:中耳及乳突气房黏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渗出,炎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鼓室脓液增多,压力增高,可致鼓膜穿孔,脓液外泄第五十八页,共72页。影像学表现HRCT急性:中耳鼓室及乳突密度增高,鼓室、乳突窦气房积脓,有时可见液平,气房间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慢性:分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质瘤型单纯型:听小骨吸收、破坏,鼓室黏膜增厚,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黏膜增厚,气房间隔及周围骨质增生,表现为房间隔增粗,密度增加骨疡型(肉芽肿型):可见听骨破坏,严重者可致听骨链中断,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窦可见骨壁破坏,其中肉芽肿组织为较高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可强化第五十九页,共72页。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图)第六十页,共72页。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图)第六十一页,共72页。中耳乳突胆脂瘤继发性,脱落角化上皮、胆固醇结晶及炎性渗出物HRCT上鼓室、乳突窦或乳突入口扩大并可见软组织影听小骨移位或骨质破坏普鲁萨克间隙(Prussakpouchspace)扩大及骨质破坏鼓室盾板破坏骨质破坏以压迫吸收为主,周围有硬化缘继发改变:脑脓肿、迷路漏、自然根治第六十二页,共72页。中耳乳突胆脂瘤(图)第六十三页,共72页。左侧中耳

乳突窦

胆脂瘤

(图)第六十四页,共72页。左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图)第六十五页,共72页。颞骨骨折

以岩部骨折最常见按骨折线与岩锥长轴的关系,可分为三型:纵行、横行及混合型临床可有外耳道出血、脑脊液耳漏、面瘫、耳聋及眩晕等症状第六十六页,共72页。岩骨骨折(分类及CT表现)根据骨折线方向与颞骨锥体长轴的关系纵行:占70%~80%自颞骨鳞部开始,向前向下,通过鼓室盖、外耳道、中耳和破裂孔听小骨骨折或脱位面神经损伤脑脊液耳漏、乳突和鼓室积液横行:10~20%占颞骨骨折的垂直于岩骨长轴:横过内耳,垂直于岩锥和内听道混合型第六十七页,共72页。颞骨纵行骨折伴鼓室、乳突积液(图)第六十八页,共72页。左侧颞骨多发骨折(图)第六十九页,共72页。左侧颞骨多发骨折(图)第七十页,共72页。人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