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_第1页
纺织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_第2页
纺织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_第3页
纺织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_第4页
纺织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2021年8月目录一、纺织服装核心特点:劳动密集&重污染、能耗较大 6(一)劳动密集型 7(二)配额制与贸易保护 9(三)重污染 10(四)产业的各要素与环节 12(五)纺服行业需求端变化及特点 121.5.1总量增长,结构变化 121.5.2库存处理要求高,供应链需快速反应 14二、申洲国际 15(一)顺应时势,瞄准运动方向 15(二)多方位呵护员工,减轻工作负担,技改提效 17(三)用正确的方式,做高标准的产品,长期价值的创造者 19三、化妆品生产 21四、化妆品代工的探讨 24(一)海外为什么没有诞生大的化妆品代工厂商 24(二)贴片面膜领域代工可能更有优势 26五、市场提示 273图表目录图表1 产业链迁移与分工 6图表2 发展中及发达国家的服装业 6图表3 历史上主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的出口占比 7图表4 纺织服装行业工业经济比重与工人数占比 8图表5 化学行业工业经济比重占比与工人数占比 8图表6 全社会(右轴)及纺织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 8图表7 纺织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图表8 纺服和化妆品行业各公司职工人数 9图表9 纺服和化妆品行业各公司人均产出(万元/人) 9图表10 耐克供应商数量 10图表11 adidas供应商数量 10图表12 纺织行业各主要细分行业产生污水水质 10图表13 2010、2015年纺织工业污水及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11图表14 2006~2015年纺织业污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总量变化情况.11图表15 我国纺织工业水污染排放物标准与国外标准对比表 11图表16 纺服产业各要素 12图表17 纺服产业各环节及其特点 12图表18 全球及英、美、日鞋服&运动鞋服增速 13图表19 我国大陆及港台地区鞋服&运动鞋服增速 13图表20 全球及各大国家/地区鞋服规模(十亿美元) 13图表21 全球及各大国家/地区鞋服增速 13图表22 全球及各大国家/地区运动鞋服占比 13图表23 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规模及增速 14图表24 我国服装行业出口规模及增速 14图表25 欧莱雅、雅诗兰黛库存/收入 14图表26 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和李宁的库存/收入 14图表27 申洲和化妆品代工厂的库存/收入 15图表28 主要几个代工行业产品特点及规模(2019年数据) 15图表29 申洲国际收入构成及相应增速(亿元) 16图表30 申洲国际收入构成 16图表31 纺服产业迁移与申洲国际发展 16图表32 申洲国际员工人数及成本占比 174图表33 申洲国际人均人工成本及其增速 17图表34 申洲国际员工流失率 17图表35 设备投入情况 18图表36 人均产出(万元/人) 18图表37 申洲国际不断进行设备升级,以机器换人并持续加大环保投入 18图表38 2005-2023年申洲环保投入 19图表39 申洲资源消耗同比变化 20图表40 申洲三废排放同比变化 20图表41 申洲收入(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20图表42 申洲各生产环节衔接顺畅 21图表43 申洲国际、诺斯贝尔、科丝美诗人均创收(万元/人) 21图表44 棉、化纤印染精加工行业产排污系数表 22图表45 化妆品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 22图表46 化妆品公司固定资产/总资产 23图表47 化妆品公司研发费用率 23图表48 每亿元固定资产对应收入 23图表49 耐克和阿迪达斯发展历程 24图表50 90年代开始化妆品品牌商和代工厂收入规模(亿元人民币) 24图表51 三大化妆品集团库存周转天数 25图表52 国内几家代表性化妆品企业库存周转天数 25图表53 国内几家代表性化妆品企业库存中成品占比 25图表54 渠道商库存周转情况 25图表55 东亚人种和高加索人种面部对比 26图表56 全球面膜体量/销售额(usdmillion) 26图表57 面膜中高档占比 26图表58 面膜在bpc中的比例 26图表59 我国bpc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人民币) 27图表60 我国面膜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人民币) 275一、纺织服装核心特点:劳动密集&重污染、能耗较大纺织工业发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英国最早将蒸汽机用在了棉纺织业),是全球工业化初期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此后纺织业也凭借进入壁垒低、从业人员的技术门槛要求低而成为诸多地区最早期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是劳动密集型(2007年我国纺服上下游产业链共吸纳1.7亿人就业),在经济发展早期,一国或地区可借助人口红利而仅靠较少投资就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带动就业,并解决民生问题——穿衣需求。工业革命以来的100多年内曾经出现多次产业链转移(英国→美国→日本),在全球化过程中产业链上国际化分工逐步深化:品牌、设计、销售留在欧美和日本,加工板块继续流向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图表1产业链迁移与分工产业链迁移与分工时间20世纪初期20世纪1990s20世纪21世纪初60、70s90年代末国家欧洲美国日本亚洲中国东南亚四小龙核心优势环节品牌/面品牌/化纤维/面面料/成面料/成成衣料/印染纤/面料料衣/鞋衣特点及代技术高超英威达/东丽/帝裕元/儒申洲/鲁中低端制但规模较人/伊藤表型企业杜邦鸿泰造小忠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注:品牌、面料等领域高壁垒,而成衣制造门槛较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随着劳动力成本而迁移全球服装出口市场早期一直由发达国家支配,但生产的劳动密集属性使得低附加值的生产逐渐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八十年代后期发展中国家生产服装市占率超过发达国家,该变化也明显显示出产业在空间上的迁移过程。图表2 发展中及发达国家的服装业资料来源:申洲国际招股说明书1980-1990年间,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纺织品出口占比均从3%左右提升至8-10%附近,香港服装出口占比一度上升至15%以上(1993年达到峰值,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量的16.3%),6而后纺服产业链逐步迁移至我国大陆——我国2000年加入WTO,2005年配额制取消,中国制造在纺服领域发挥地淋漓尽致。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倚靠我国巨大的内需和出口市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踏上高速发展通道。2019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比分别为39.15%和30.7%(后者在2013年最高峰时也曾达39.2%),前者依然在增长,而成衣环节仍然在向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区域迁移。图表3 历史上主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的出口占比50%纺织品出口占比1980-1990s,台湾和香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540%港的出口占比从3%提年后配额制取消,中国发展高到8%-10%迅速30%20%越南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10%出口占比略有提升0%ChinaEuropeanUnionIndiaGermanyUnitedStatesofAmericaVietNamChineseTaipeiHongKong,ChinaUnitedKingdom50%服装出口占比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540%年后配额制取消,中国发展迅速30%20%10%0%ChinaEuropeanUnionBangladeshVietNamHongKong,ChinaUnitedKingdomUnitedStatesofAmericaChineseTaipei资料来源:WTO,市场研究部(一)劳动密集型我国工业统计起始较晚,而且早期的统计数据不尽完善。参考有限的资料数据,截止到1895年纺织工业的累计投资额仅占工业总投资的4.3%,投资比重虽小但吸纳就业工人数占比约53.5%,1913年两者对应的比例分别上升至9.8%和58.0%;1920年分别为16.5%和64.2%。人数比重增加情况低于投资比重,纺织业自动化、动力化程度在提升。1927年我国纺织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5.6%,居各行业之首。1947年全国经济调查委员会调查显示,纺织工业吸纳工人数占比达52.5%(在全部68.24万工人中有35.8万人从事纺织工业)。7图表4 纺织服装行业工业经济比重与工人数占比 图表5 化学行业工业经济比重占比与工人数占比资料来源:赵明远《纺织工业在近代工业中地位的一些资料》,资料来源:赵明远《纺织工业在近代工业中地位的一些资料》,wind,市场研究部;注:上述以投资额比重(1895、1913、1920、1946wind,市场研究部;注:化学行业包含化妆品细分行业但是后者仅占年)、总产值比重(1933、2000、2010、2019年)、资本比重(1942很小比例;上述以投资额比重(1895、1913、1920年)、总产值年)作为工业经济比重参考;2000年以后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企比重(1933、2000、2010年)、资本比重(1942年)作为工业经业数据 济比重参考;2000年以后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改革开放后纺织服装行业也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00年代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还在提升,2005年为1.4%。2007年我国纺服上下游产业链共吸纳1.7亿人就业。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及人工成本提升、环保趋严等变化,纺服产业迁移,但在我国依然占有一定比例。2019年我国纺织业及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6641.05和4990.3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计固定资产投资(为705077亿元)的0.94%和0.71%。纺服业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也绝大多数为地方民营资本投入。图表6全社会(右轴)及纺织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图表7纺织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占比80008000001.60%70007000001.40%60006000001.20%50005000001.00%40004000000.80%30003000000.60%20002000000.40%10001000000.20%000.00%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业总计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业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市场研究部注:2004年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此前口径不一,采用修订后注:此处采用当年未修订数据的口径;其余三项均采用当年披露数据未修订据不完全统计数据,现阶段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吸纳约900余人的就业,而纺织和服装业分别可吸纳约2000人和4000人。纺织服装行业有极其明显的劳动密集属性。近代纺织工业中投资额增长明显快于工人增长,产业开始用技术手段降低劳工成本。8图表8 纺服和化妆品行业各公司职工人数 图表9 纺服和化妆品行业各公司人均产出(万元/人)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注:科丝美诗官网:在8个国家,有5000多名科丝美诗人,,2019和2020年以此计算人均产出纺织服装行业早期从业者很多是没有其他技艺的操作工,因此也在全球产业链转移过程中曾引起贸易纠纷——产业链转移之后原来的工人失业,借助工会等的力量对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或地区的纺服出口进行限制——配额制和关税。(二)配额制与贸易保护1974年多边纤维协定(MFA)生效(这一协议最早可以追溯至1956年美国纺织界对日本纺织品的进攻。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企业向美国借款购买美国设备生产棉纺织品,出口所得外汇偿还债务,美国同时推销了过剩的棉花。但朝鲜战争结束后需求骤减,因此日本开始以1美元的低廉价格向美国销售衬衫,冲击当地供给市场,掀起了后来第一阶段的贸易战。美国施压下日本纺织业1956.1起实行出口自主限制),全球服装业的发展一直受其推行的配额制支配;1995年纺织品及成衣协定(ATC)取代多边纤维协定,进口国通过配额的分配归管出口国对其的服装出口数量来保护自身服装制造业利益不被出口国同业损害。配额制下服装行业格局分散,制造商分布于众多不同的国家,生产基地大部分设于有配额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或落后国家。(服装零售商和品牌服装制造商一般需广泛采购不同类别的服装,而大部分制造商缺乏足够配额,加上为达到规模效应而集中生产少数类别服装,因此一般仅能生产有限的服装类别,因此生产端行业格局极为分散)。2005.1.1纺服领域完全纳入正常的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则中,特别是配额制被取消。行业进入整合期,服装零售商和品牌服装制造商为减轻行政成本、充分利用大型制造商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节约而纷纷减少采购对象的数量,行业开始走向集中,近年来nike、adidas等供应商数量依然在收缩。(制造商可以通过自身增长或并购而扩大生产,无需再受配额限制,一方面是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也扩充品类,争取更多业务)。此后美国和欧盟分别和中国签订谅解备忘录,对部分类别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重新实行配额制。但后来的配额制基本是按照规模来分得额度,因此规模效应显著,龙头愈来愈强。9图表10耐克供应商数量图表11adidas供应商数量70094%140060093%92%120050091%100090%40089%80030088%20087%60010086%85%400084%2002016201720182019goldsilverbronze0yellowrednorating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bronze占比Asia/个Americas/个EMEA/个合计供应商数量/个资料来源:耐克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adidas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三)重污染除了劳动密集,隶属于轻工业的纺织服装行业还有污染重的特点,其中染整环节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染整过程用到大量化工原料,包括退浆、精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整理等多道工序,产生废水量大且难以处理。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阐述,生产一件棉衬衫和牛仔裤分别需要用水2700L和7500L,而人均年饮水量大约在1000L左右。目前纺服行业也是全球第二大耗水行业,每年产生废水量占比在20%左右。图表12纺织行业各主要细分行业产生污水水质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氮(mg/L)产品种类色度(倍)(mg/L)(mg/L)(mg/L)纯棉染色、印花产品10.0~400~800300~5001500~3000200~50012.0棉混纺染色、印花产品9.5~12.0400~800300~5001500~3000200~500棉及棉混纺机织物染10.0~整污水水质纯棉漂染产品300~500200~300800~1200200~40012.0棉混纺漂染产品10.0~200~300200~3001000~1500100~40012.0洗毛10.0~——6000~1200015000~300008000~1200012.0炭化后中和5.0~6.0——80~150300~5001250~4800毛纺及染整污水水质6.0~7.0100~200150~300500~1000200~500毛粗纺染色毛精纺染色6.0~7.050~8080~180350~60080~300绒线染色6.0~7.0100~20070~120300~450100~300纶(含碱减量)10.0~100~200350~7501500~3000100~300-13.0化学纤维染整污水水质涤纶(不含碱减量))8.0~10.0100~200250~350800~120050~100-腈纶5.0~6.0-240~2601000~1200-140~16纯棉产品9.0~11.5200~500200~350500~1000150~300针织棉及棉混纺织物8.5~10.5200~500200~450500~1000150~300涤棉产品染整污水水质棉为主少量腈纶9.0~11.0200~400150~300400~950150~300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市场研究部10图表13 2010、2015年纺织工业污水及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项目2010年2015年工业行业纺织工业纺织工业占比工业行业纺织工业纺织工业占比污水排放量/亿吨237.527.5511.60%199.518.49.22%化学需氧量/万吨434.835.658.20%293.520.67.02%氨氮/万吨120.31.941.61%21.71.56.91%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市场研究部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报》,该数据为纺织全行业(不包括纺织服装、服饰业)污水和污染物排放量,染整工业污水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小于该数据。十一五期间纺服行业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提升,但环保重视程度直到十二五期间才得以加强,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逐年下降。图表14 2006~2015年纺织业污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总量变化情况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市场研究部2019年9月19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了纺服行业污水排放标准,诸多排放指标甚至严于欧美日本等国。自2021.1.1起新建企业执行修订后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制,老企业也将逐步过渡至此。图表15我国纺织工业水污染排放物标准与国外标准对比表COD(化学BOD(生化TP(总国家执行分类SS(悬浮物)TN(总氮)氨氮色度硫化物铬需氧量)需氧量)磷)本标准802030150.56500.50.2(mg/L)日本(mg/L)统一标准1201201506082纺织制造和织160252021010.5德国(mg/L)物整理洗毛厂15010302欧盟(mg/L)一般地区1252535洗毛污水13810.60.1美国*BPT16322.40.14整理污水标准(kg/t)织物整理污水6050.1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市场研究部11(四)产业的各要素与环节供给端贸易(如过往的配额制)、税收(关税及企业所得税等)、环保(环保要求)、土地及人才等相关政策洼地,以及土地、人才、劳动力水平、技术、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配套、交通物流等综合影响制造商产能布局。纺织服装行业也在逐步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图表16纺服产业各要素图表17纺服产业各环节及其特点贸易区位成本天然纤维化纤资本税收政策要素成本知识资源密集纺纱环保技术密集供给土地品牌面料加工人才劳动密集产劳动业成本迁力移染整重污染技术与原材分工料裁剪、印绣、基础缝制设施交通物流细分及总体需求销售市场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鉴于劳动密集型带来的高劳动力成本和环保要求,我们总结,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革新围绕解决劳动力成本和污染两方面进行,此外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的需求变化而升级。(五)纺服行业需求端变化及特点1.5.1总量增长,结构变化全球鞋服行业目前已经进入发展的平稳期,总体缓慢增长,而结构上运动鞋服细分增速获得超过全行业的增长。鞋服领域功能性产品需求渐涨(功能性/功效性需求也不只体现在鞋服领域),美国运动鞋服在整体占比高达35%+,而目前我国仅13.3%的占比,相比全球及同为亚洲地区的日本(2020年为19.15%)也有一定空间。12图表18 全球及英、美、日鞋服&运动鞋服增速 图表19 我国大陆及港台地区鞋服&运动鞋服增速资料来源:欧睿,市场研究部 注:实线为整体规模增速,虚线为运资料来源:欧睿,市场研究部注:实线为整体规模增速,虚线为动鞋服相关 运动鞋服相关图表19 全球及各大国家/地区鞋服规模(十亿美元)400000鞋服行业规模300000每组从左到右为2006-2020年2000001000000China HongKong, Japan Taiwan USA UnitedKingdomChina资料来源:欧睿,市场研究部

图表20 全球及各大国家/地区鞋服增速40% 鞋服行业增速20%0%ChinaHongKong,JapanTaiwanUSAUnitedWorldChinaKingdom-20%-40%每组从左到右为2007-2020年-60%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系列5系列6系列7系列8系列9系列10系列11系列12系列13系列14资料来源:欧睿,市场研究部图表21 全球及各大国家/地区运动鞋服占比资料来源:欧睿,市场研究部1983-1990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快速发展,标志性事件是1983年我国取消布票,国内消费需求释放为纺服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1985年前后我国纺服行业提出了“出口导向型”战略。13图表22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规模及增速图表23我国服装行业出口规模及增速14000050%20000080%12000040%18000070%16000060%10000030%14000050%8000020%12000040%10000030%6000010%8000020%400000%6000010%400000%20000-10%20000-10%0-20%0-20%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1.5.2库存处理要求高,供应链需快速反应纺服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潮流性(变化相对较快),对于产品设计、面料选择、审美等有较高要求,主观喜好偏差很大。服饰在需求端有几个核心特点:1)鞋服行业审美主观性强,且代言人/模特的效果与消费者自身感受偏差大;除少数功能性和休闲服饰外,时尚潮流变化很快,难以积淀畅销多年的大单品。2)由于行业加价倍率偏低,较少库存就要占据比较大的资金(耐克等鞋服品牌商的存货/收入介于10%-25%之间,欧莱雅、雅诗兰黛的存货/收入大约12%左右;而申洲的存货/收入位于20%-25%,化妆品的代工厂则仅10%-15%)。3)sku巨多以及存在尺码差别,当季商品若销售不畅容易产生大量库存,若爆款则容易断货需追单,因此对供应链快速反应要求高,服装也是最早开始柔性供应链的行业。图表24 欧莱雅、雅诗兰黛库存/收入 图表25 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和李宁的库存/收入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14图表26 申洲和化妆品代工厂的库存/收入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图表27 主要几个代工行业产品特点及规模(2019年数据)中国市场(亿元)化妆品(包含护肤护肤品膳食补充剂运动服饰吸收性卫生用品品)终端行业规模47772444167031661572未来五年行业规模80004000250045002000增长空间67%64%50%42%27%品类差异性5-10倍5-10倍3-10倍3-5倍1-2倍(加价率-估测)目前生产端规模-据加500-800250-500200-400500-800500-800价率国际大牌护肤主要自产,新锐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几乎全自产或代工的选择主要外包;部分自产,部分外包部外包,李宁2019年开部分自产,部分外包彩妆外包较多始部分自产品类特征快消品/非标/可选/产品差异较明易耗/非标/可选/产品耐用品/非标/可选/产品快消品/近乎标品/必选/产显/非精密有一定差异/非精密差异较明显/非精密品有一定程度差异/非精密资料来源:欧睿,市场研究部从这些角度看,普通服饰和鞋服与化妆品的彩妆细分行业特点相像——风潮变化快,库存处理要求高、供应链需要快速反应,审美有较大主观性,加价倍率偏低。只不过鞋服行业还面临着更高的劳工成本和环保方面的生产压力;鞋服耐耗,与护肤品相比彩妆也算耐耗品,但彩妆有保质期。定性看彩妆领域相比护肤也有较大的代工比率。二、申洲国际(一)顺应时势,瞄准运动方向申洲集团始建于1988年,1985年前后我国纺服行业提出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创始人马宝兴曾担任国企上海针织二十厂副厂长,在针织制造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技术实力并且了解日本市场,创立之初就坚定做国外中高端市场。1997年在完成优衣库20天35万件的富有挑战性的订单后获得其认可,从此开启了持续至今的长达十余年的合作。152005年前后,公司开始有意调整产品结构,瞄准了利润率更高的运动服饰领域。2010年公司的运动服饰业务占比首次超过了休闲服饰,此后运动服饰占比持续走高至2020年的72.47%。图表29申洲国际收入构成及相应增速(亿元)图表28申洲国际收入构成250700%120%600%200500%100%150400%80%300%100200%60%100%500%40%0-100%20%运动服饰产品休闲服装内衣服装/亿元0%其他针织陈品产品/亿元运动服饰产品yoy休闲服装yoy内衣服装yoy其他针织陈品产品yoy运动服饰占比休闲服装占比内衣等占比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2005年前国际纺织服装领域仍然实行配额制,为突破限额限制,加上对出口贸易政策、劳动成本考量,申洲在柬埔寨设立工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抬升,成衣生产环节南迁至东南亚或迁移至我国内陆城市,申洲也继续在柬埔寨、越南建立工厂并为Nike、Adidas、PUMA、UNIQLO等设立单独的工厂。申洲的发展是顺应产业迁移大势、瞄准需求端运动服饰的结构性方向的历程。图表29纺服产业迁移与申洲国际发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20世纪20世纪20世纪产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到20世纪初30年代50年代60-70年代80-90年代1990-19961997-20042005-20072008-201280年代末宁波北仑区1997,马建荣家族通2005,申洲国际登录2008-2009,金融危政府牵头,与上海针过MBO控股申洲国际,港交所主板机期间小企业淘汰,申洲织二十厂和外企投资同年马建荣接管公司2005,为了规避欧美收益企业洗牌,逆市商共同创建申洲制造1997,通过顺利完成对中国服装产品进口高速增长,营收增长有限公司,即申洲国一笔紧急订单,与大的配额限制,申洲国32%/26%,归母净利际前身客户优衣库建立了紧际在柬埔寨设立制衣增长72%/79%1992,专注于中高端密的合作关系工厂2009,安庆和衢州制代工的申洲国际开始1997,业务向上游面2006,Nike专用工厂衣工厂建成投产实现盈利料领域延申建成投产2012,开始承接Nike2002,开始涉足运动2007,Adidas专用工核心鞋类科技产品服饰业务厂建成投产资料来源:申洲国际公告,市场研究部Flyknit订单

2013-20182013,申洲国际开始在越南设立面料生产基地2016.越南面料工厂二期和成衣工厂投产;申洲国际成为Nike、Adidas、优衣库、Puma第一大服饰类供应商2018,将在柬埔寨和越南新建成衣工厂在海外布局工厂的同时,我国纺服产业有较为稳定的内需基本盘支撑,相关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在中短期内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对比台湾、香港等亚洲四小龙地方,消费市场本身比较小,产业迁移非常快)。稳定的市场和缓慢地迁移,人才和相关技术不会出现断层,企业异地扩张有基础,继续分享产业迁移的红利。申洲在国内的总部依然在为海外工厂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因留有发展后路而安心外派),从而加快异地项目爬坡期,提升效率;而很多公司则由于缺乏人才、效率低下等因素而最终异地扩张不成功限制发展。16(二)多方位呵护员工,减轻工作负担,技改提效纺服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也意味着员工人数众多,薪水与人文关怀影响着员工是否稳定。申洲2005年上市时员工人数为2.2万人(对应约20-25亿元的收入规模),十余年之后员工人数上升至2020年的8.91万人+,2020年收入为230.62亿元,人均产出显著增加。近10年公司平均每年员工工资涨幅约10-13%,2020年员工成本总额(包含行政及管理人员)占销售额的26.7%(2019年26.3%),2020年每月平均员工流动率仅3.04%(相比2019年下降1.22pct)。申洲为员工建宿舍,提供生活配套设施,开办员工食堂(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央厨房,承担宁波厂区18个分餐厅、近4万名员工的中餐、西餐和点心等各种美食)并不断优化食堂服务和提高就餐补贴,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居住和饮食条件。春节期间公司包车送员工返乡返工(2020年出资2000万元),也大幅提高了员工节后的返工率。此外还帮助解决员工子女实际就学困难。多方位的关怀和关爱,申洲员工流动率常年保持在5%左右甚至更低位。图表30 申洲国际员工人数及成本占比 图表31 申洲国际人均人工成本及其增速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32 申洲国际员工流失率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公司采用各种自动化设备,减轻对人工依赖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员工操作的复杂度。据公开资料,1997年公司刚赚到3千万元就购买了污水处理设备,1998年又投入280万美元买来意大利进口的拉毛机;2005年公司上市时募集资金9亿元现金,全部用来升级工厂设备;此后也不断升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人均产出稳定增长。17图表33 设备投入情况 图表34 人均产出(万元/人)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35 申洲国际不断进行设备升级,以机器换人并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年份 申洲设备投入和技术改进2007 增购染整设备;补充织造、印花、制衣工序;建设adidas专用工厂;集团面料ODM成果支持女性内衣高端化2008 花费1.98亿购置染整设备、1.8亿元运动服饰功能性面料的新厂房和设备、7000万元织造设备、5300万元剪裁设备2010 宁波市新建染整工厂投产,主要为新面料制造2011 推进精细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成衣增长19%,平均员工数量增长6%,单位耗水量下降11%2012 为应对扩张产能和环保,2012年开始重建燃煤锅炉;14年底9套设备已换4套20132014

宁波生产基地基础能源停止用煤,改为生物质燃料,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97%;2013年被国际品牌联合指定为全球第一家2020年纺织业环保标准试点单位建立创新中心,机器换人提高自动化,并进行新产品开发:臭氧洗水、数码印花;智能吊挂系统自动分配环节流程,提高生产效率2-3%2015 蒸汽管道改善:2015年底设立锅炉热能回收系统产生蒸汽,每年产生3.9万吨蒸汽供使用,每年节省成本80万美元;年初投资20万美元建造棉纱染色热能回收系统,每年产生6万吨蒸汽,节省成本130万美元;2016 年末完成越南特种面料工程建设及安装;2016年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共产生蒸汽2.84万吨,节省成本55.4万美元;2台天然气锅炉重建代替传统燃料,所有厂区改用LED灯;2017 科研机构合作尾气收集处理和余热回收项目;自动化包装、仓储和验布;2017年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共产生蒸汽3.06万吨,节省成本69.5万美元;越南工厂安装65条吹气台智能管理装置,一年节省6万度电;越南工厂冷凝水和冷却水回收改造;柬埔寨使用电锅炉;2018年底成立纺织研究院,聘请两位院士作为顾问,一位为新面料和新材料开发应用,另一位为减少资源占有研究环境治理和绿色环保印染技术,以达成2025零排放计划;2019 柬埔寨新工厂铺设太阳能光伏;宁波燃料车间新增50台低浴比染缸,新增一台连续式水洗设备,越南成衣厂取消燃煤锅炉,改用电蒸汽发生器;2016-2020年,在宁波和越南的面料车间投入更新了600台的低浴比染缸,水量单耗在五年内下降了35%,总投入约为1.68亿美元;在面料印花水洗工艺中投入了一台连续式水洗设备,节能节水各50%以上。20202020年,锅炉废气方面购买了9套脱硝装置,采用SCR炉外脱硝工艺,总投资额约为人民币700万元;定型机废气项目引进了3套美国技术的定型机废气处理设备,采用纤维床过滤技术,尾气高空排放,收集效率95%,颗粒物处理效率90%,油烟处理效率80%,总投资额约为人民币495万元。2021 计划于2021年应用芬顿法及建模,在越南厂房运行反渗透法,宁波厂房进行反渗透技术评估,至2025年达到35%至40%18年份 申洲设备投入和技术改进水循环利用率。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市场研究部(三)用正确的方式,做高标准的产品,长期价值的创造者公司诞生之初就放弃做竞争激烈的中低端市场而是专注在要求较高的高端日本市场,此后又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运动服饰细分赛道,同时注重环保投入、通过技术升级与改造持续为品牌商创造长期价值,解决服装生产的核心问题。由此也让申洲“无视”行业发展的低谷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众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倒闭,而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1.92%和79.02%!)。图表362005-2023年申洲环保投入项目利于200520062009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项目效益Q1Q2Q3Q4将染整设备搬迁至新染整厂区,染整能力日加工逾200吨,新厂区建有每日处理量达60000节水、提升并使集团纵向一体化生产工吨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每日回收量效率序中的瓶颈得到解决达10000吨的中水回用系统购入全自动高温染色系统设备提高产能每天染色设备产能新增60吨扩建中水回用设施,日处理可达进一步减少水资源耗用及污15000吨/天(2019年维持此处节水减排水排放量理量)使用生物质燃料代替煤炭作为基节能减排煤的消耗总量下降73%,大础能源幅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采取新的节能减排措施,如:蒸汽管道改善、电机改善节能减排系统每日生产蒸汽130吨,设立回收锅炉热能系统自二零一六年起每年生产共39000吨蒸汽以供使用,每系统能够每年生产60000吨年初设立回收棉纱染色热能蒸汽,每年节省130万美元,较将该系统的废水降温110台染机更新节水节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节水/节能30%40台高弹面料染机更新节水节能节水/节能5%50台新染机投资节水节能节水/节能30%纱染机更新节水节能第一期第二期提高打样效率,节水节能试样车间升级节水节能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定型机更新节能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成衣水洗车间翻新节水节能节水40%冷凝/冷却水回收节水节能随着设备更新,同时进行节生物质锅炉转化到天然气锅炉节水节能提升锅炉效率,减少固废、增加余热回收能力(纱染)节能节能30%压缩空气系统升级节能节能25%废水管道重新铺设节水随着设备更新,同时进行新鲜水管道重新铺设节水防止跑冒滴漏,方便维护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能力升级节水减排回用水能力提升20%,减少新尾气处理设备(高稳定型)减排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绿色排放,降低VOC排放调节池石灰水PH自动加药减排减少污泥,提高污水处理效生化池曝气池升级减排节能节水,改善生化处理效蒸汽阀门保湿节水节能Cadira省水活性染料推广节水省水印花连续式水洗节水节能第一期第二期节水60%逐步替换高效电机节水第一期第三期节电5-10%疏水阀自动开关节水节能节约蒸汽15%天然气锅炉氨气中和氮氧化物减排减少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完成宁波新能源-风能减碳可行性研究合约第三期减碳进行中太阳能减碳可行性研究合约第三期减碳计划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市场研究部19图表39 申洲资源消耗同比变化 图表37 申洲三废排放同比变化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38 申洲收入(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发展早期,申洲就将产业链延伸至纺纱后至产品的全环节,由此不存在和上游原料、下游客户(除品牌销售外)的直接竞争,全环节的布局并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线而减少品牌商在生产方面的行政管理难度和各环节的上下游协调摩擦、物料浪费,实现高效率生产快速交期。20图表39申洲各生产环节衔接顺畅传统企业(5个月)面料生产制造产品样品确认接受订单2个月1个月发货0.5个月1个月面料生产+产品制造0.5个月申洲国际(3.5个月)1.5个月申洲国际交付期一般在45天,最短可达15天纱线厂织造染整印绣裁剪与缝纫包装•原材料检验•材料准备•模板生产•面料检验•分配原材料•试色及配缸•试样•绘图设计•原材料修正•接头子•绣花•裁剪•织造•前期处理•印花、压烫•(送交印•进行品质检•染色、脱水哄燥•绣)•验•烘干•检验缝纫坯布检验、•定型•送交缝纫•熨烫并加•配套•(特别加工)•贴标签•送交染色•检验最后检验•包装、送交•包装入库裁剪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市场研究部顺应时势、瞄准需求方向,全环节布局、高标准质量控制,奠定了申洲的核心竞争力——又快又好地响应客户需求,且不断提升技术含量、解决生产的劳动密集和污染重、能耗大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这是申洲国际长期创造价值的核心。三、化妆品生产化妆品行业在生产端与纺服行业有本质的不同——自动化程度高、劳工依赖度小,上述申洲2020年8.9万人对应约230亿元收入,人均产出约25.84万元;而化妆品行业诺斯贝尔、科丝美诗员工人数分别约为4455人和约5000人,对应2020年收入分别26.70亿元和79.6亿元,人均产出为58.62万元/人和159.20万元/人。图表40 申洲国际、诺斯贝尔、科丝美诗人均创收(万元/人)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wind,市场研究部注:科丝美诗官网:在8个国家,有5000多名科丝美诗人21此外,化妆品生产环节本身对环境污染小,原料多是标准化成分:甘油、角鲨烷、透明质酸等等,近年来兴起的神经酰胺、烟酰胺、二裂酵母、维C、维A等上游成分也已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少量活性物成分或会是大集团自行研发/独家买断),生产过程不涉及非常复杂的化工合成和消耗,流程上多为加热/冷却、搅拌、蒸馏、萃取等。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大的化妆品集团是行业发展的先驱,在生产工艺方面积累深厚,而核心单品又是一个品牌的命门,自己生产能够更好应对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和配方保密。新闻显示,在行业并无很强环保标准的情况下,欧莱雅苏州尚美工厂在2019年已经率先实现了零碳排放,并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雅诗兰黛2020年也提及自身已实现净零碳排放标准。图表41棉、化纤印染精加工行业产排污系数表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工艺名称规模等级污染物指标单位产污系数末端治理技术名称排污系数化学+生物147.51工业废水量吨/吨-产品163.85物化+生物144.22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150.83化学+生物18,850色织棉机织物纱、线(未染染纱-浆纱-织所有规模化学需氧量克/吨-产品125,690物化+生物15,080色)造-后整理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24,4900.328——工业固体废物吨/吨-产品0.361——(污泥)0.0988——工业废水量吨/吨-产品84.12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77.39化学+生物75.71纱、线(染色)纱、线(未染染色所有规模化学需氧量克/吨-产品43,610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13,090色)化学+生物9,590工业固体废物吨/吨-产品0.031——(污泥)0.168——工业废水量吨/吨-产品49.14化学+生物44.23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45.21色织棉机织物色织坯布后整理所有规模化学需氧量克/吨-产品32,660化学+生物4,580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7,530工业固体废物吨/吨-产品0.09828——(污泥)0.025——资料来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市场研究部图表42化妆品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工艺名称规模等级污染物指标单位产污系数末端治理技术名称排污系数直排10.56吨/吨-产10.56厌氧/好氧组合生物10.56工业废水量品化妆品硬脂酸、甘油、复配工艺所有规模化学+好氧生物处理10.56香精①49,550直排克/吨-产49,550厌氧/好氧组合生物1,662化学需氧量品化学+好氧生物处理 2,24022直排 309.4克/吨-产氨氮 309.4 厌氧/好氧组合生物 20.9品化学+好氧生物处理 30.7直排 121.6克/吨-产石油类 121.6 厌氧/好氧组合生物 6.7品化学+好氧生物处理 11.1资料来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市场研究部;注:由于各种化妆品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系数表单中列举了几种常用原料,实际生产时并不局限于此。无需解决重人工、重污染问题的化妆品也在生产端的资本投入相对较小,研发对于产品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更为明显。图表43 化妆品公司固定资产/总资产 图表44 化妆品公司研发费用率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图表45 每亿元固定资产对应收入12每组从左到右分别为2014-20201086420珀莱雅 上海家化 丸美股份 欧莱雅 雅诗兰黛 资生堂 诺斯贝尔 申洲国际 Nike 阿迪达斯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23四、化妆品代工的探讨(一)海外为什么没有诞生大的化妆品代工厂商我们探讨几方面原因:1、当这些代工厂起家的时候,老牌的化妆品品牌商已经在生产端有非常成熟的积淀(我们在该系列报告第一篇《化妆品代工的β与α》中已有详细阐述全球大的化妆品代工厂的发展史),而且化妆品的生产不太具备纺服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和重污染特性,就近生产更多解决运输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非基于劳动力成本和环保要求的考量。而Nike、adidas等运动鞋服企业蓬勃发展期,纺服行业的生产尤其是成衣环节已经迁移到其他地区,自建全套工厂缓慢建立生产设施跟不上品牌发展的步伐。图表49 耐克和阿迪达斯发展历程资料来源:耐克公司官网,阿迪达斯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46 90年代开始化妆品品牌商和代工厂收入规模(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彭博,市场研究部2、从供应链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