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施工方案建筑施工_第1页
交叉口施工方案建筑施工_第2页
交叉口施工方案建筑施工_第3页
交叉口施工方案建筑施工_第4页
交叉口施工方案建筑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轨道施工总承包项目ST1-GS-01标交叉口道床施工方案中国中铁编制: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 1号线轨道施工总承包项目 ST1-GS-01标项目经理部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3三、技术标准.................................................................................3四、人员及设备组织......................................................................5五、工艺流程...................................................................................5六、施工方法及步骤........................................................................61.施工准备.................................................................................62.轨排拼装及架设....................................................................73轨排精调:..............................................................................94.钢筋加工及绑扎....................................................................115.钢筋焊接...............................................................................136模板支立................................................................................137道床混凝土浇筑.....................................................................148道床养护................................................................................15七、施工注意事项..........................................................................16八、安全注意事项..........................................................................17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交叉口道床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起点为龙安路站,终点为苏州乐园站。走向为太湖大道—建林路—华山路—湘江路—何山路—珠江路—金山路—苏州乐园。全线长约18.172km;交叉口地段为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及难点,主要体现在交通疏解难、钢轨弯曲半径小、一体成型道床宽度大、道床钢筋绑扎复杂等一系列重难点上。交叉口道床宽度在原有标准8m道床宽度基础上,向两边各延伸3.5m,总道床宽度为15m。钢筋绑扎在原有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基础上加绑一层纵横筋进行加固。全线共有交叉口双线合计1071.8m,具体分布见表一;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

表一交叉口分布及里程交叉口分布及里程里程SDK0+326.212~SDK0+402.212SDK0+798.170~SDK0+898.170SDK2+660.000~SDK2+767.500SDK3+395.000~SDK3+440.000SDK4+293.700~SDK4+380.000SDK10+593.000~SDK10+666.000SDK11+100.000~SDK11+180.000SDK12+540.000~SDK12+580.000SDK13+340.000~SDK13+400.000SDK14+120.000~SDK14+200.000SDK15+020.000~SDK15+104.000SDK15+760.000~SDK15+840.000SDK16+540.000~SDK16+620.000SDK16+920.000~SDK17+000.000

双线长度(m)76100107.54586.3738040608084808080合计1071.8二、编制依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50299-2003)(整体道床部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站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3-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0-8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0-88)《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参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49-92)《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招标文件》(ST1-GS-0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三、技术标准3.1线路1)交叉口平面曲线最小半径:正线 R=40m、辅助线R=50m;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2)交叉口竖曲线最小半径:正线 R=3000m、辅助线R=2000m;3)线路最大纵坡:正线区间 i=50‰;联络线及出场线 i=50‰。3.2轨道1)轨道中心线:距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 2mm2)轨距:交叉口轨距为1435mm,轨距均不加宽,不设轨底坡。允许偏差-1~+2mm,变化率不应大于 1‰。3)轨道方向:直线用 10m弦量,允许偏差 1mm,曲线段用20m弦量正矢,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表二轨道曲线正矢调整允许偏差值(mm)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正矢与圆曲线正矢连续圆曲线正矢最大计算正矢差最小差值25——6023460——200123200——450123>4501234)轨顶水平及超高:高程允许偏差± 1mm,左右股钢轨轨距水平允许偏差1mm,在延长18m的距离范围内无大于 1mm的三角坑。曲线最大超高采用120mm;当线路穿越道路,平交道口时曲线地段应按道路要求综合确定。欠超高允许值一般为 61mm、困难情况下为 75mm。实设超高均采用“外轨抬高超高值”的方法设置。为防止反超高施工时可以在不设超高的曲线加 5mm超高。5)轨顶高低差:用 10m弦量不大于1mm6)钢轨接头:轨面、轨头内侧应平直,允许偏差为 0.5mm3.3钢轨交叉口均采用60R2、U75V型槽型轨,不设轨底坡。3.4扣件全线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一般段铺设1680对/km,;小半径地段加密至 1760/km,扣件位置偏差为±5mm。道床及道床排水交叉路口段均为混合路权,采用沥青铺装;3.6钢筋连接道床内钢筋间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要求进行焊接,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要相互错开。钢筋搭接长度 HPB300单面焊≥8d,HRB335单面焊≥10d。整体道床纵向钢筋在伸缩缝处断开。钢轨接头与伸缩缝位置应错开0.5m以上。四、人员及设备组织交叉口一个施工作业面人员及设备组织见表三表三一个施工作业面人员、设备组织表序人工作内容主控部门主要机具号员1场地移交3工管部、(监理)2中线、限界复核3测量队全站仪3铺轨基标及CP35测量队全站仪1台、电钻1台、轨检小车1台测设4钢轨弯曲及轨排10液压直轨器1台、吊车2台、调工管部、作业队轨支撑架50个架设512钢筋切断机1台,钢筋弯曲机1钢筋加工及绑扎工管部、作业队台6防迷流及伸缩缝5电焊机2台、手提式切割机1台设置作业队712插入式振动器2台、移动泵送车混凝土浇筑工管部、作业队1辆(租赁)五、工艺流程交叉口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无施工条场地移交、复测件有施工条件铺轨基标测设进场钢筋原材料检测合格钢筋加工不合格十字交叉口合格返厂、重新发货轨排架设钢筋绑扎防迷流及伸缩缝设置混凝土浇筑道床养护、进入下一道工序

交通疏改方案实施转弯交叉口钢轨弯曲实验六、施工方法及步骤1.施工准备1.1由于交叉路口位置特殊,线路纵横交叉、车流量大,因此在交叉口处需对交通进行疏导且进行临时围蔽。鉴于土建施工交叉口时,需对现场进行围蔽,我部在施工过程中可尽量利用土建单位现有围挡,交通疏导方案尽量利用土建现有方案,若土建单位路口围蔽时间较短,我部可申请延长围蔽时间,以满足我部铺轨工作。具体方案见《交叉口交通疏导及临时围蔽施工方案》。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图一 何山路与湘江路转弯交叉口1.2交叉口部分路段处于转弯位置且转弯半径较小,因此钢轨需要在架设前用液压直轨器进行钢轨半径弯曲,弯曲到规定半径后再进行轨排架设。液压直轨器在首次使用前,需进行弯轨试验以掌握各项弯轨参数,确保在正线施工中顺利进行。图二 液压直轨器2. 轨排拼装及架设(1)由于交叉路口段道床形式特殊,故轨排架设均采用人工散铺。轨排拼装前先将钢轨、扣配件及相关轨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为方便现场钢轨架设,钢轨在装车时按照施工现场的钢轨摆放顺序(护轮槽一侧相对摆放)装车。在卸车时用吊车按顺序摆放到位,切记不可将位置摆放反。(2)根据交叉口现场情况,在小半径转弯曲线上用液压直轨器对钢轨进行规定半径弯曲,弯曲完成后再进行轨排架设;(3)钢轨摆放到位后,用三脚架葫芦将钢轨掉起直至可以垫承轨架为止;图三 承轨架 图四 轨排架设(3)完成钢轨支撑后,根据轨枕间距(一般地段 595mm、加密地段568mm)用石笔在钢轨上确定出轨枕位置,以便确认支撑架安装位置;(4)钢轨支撑架(或承轨工装)每3.5米安装一根,用钢轨支撑架方法时可直接用支撑架控制轨距,在小半径(R≤400)转弯曲线段每2.5m安装一根绝缘轨矩拉杆(包含缓和曲线段),作为永久固定用;(5)扣配件间距按1680对/km扣件间距595mm,(加密地段按1760对/扣件间距568mm)进行拼装,轨距块统一使用 12号标准轨距块,拼装时扣件底板必须与钢轨垂直,允许误差范围为± 5mm。图五 扣件间距确定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扣件安装注意事项根据枕木线将轨下垫板放置在底板中间。将轨距块挡板放入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凹槽中,保证轨距挡板与轨下垫板结合正确。将弹条放在轨距挡板上面的安装位置。将螺栓穿过弹条中圈环,再穿过其他部件,通过底板上的螺栓孔拧入下部套管。保证套管内没有水和杂物。用螺栓紧固弹条,为满足螺栓下边缘外尺寸为227mm以及弹条中环与轨距挡板突起部分相接触需将螺栓向外侧用适当力拉,保证扣件稳固。f. 将弹簧箍筋绑扎在螺栓套管上,并保证箍筋上边缘距底板底面 4公分距离(弹簧均在套管螺纹内即可)g.由于上下行线为一次性连续浇筑,故要求上下行线扣件必须安装在一条直线上,允许误差±5mm。3轨排精调:(1)、轨排初步就位后,按照线路基标,采用道尺(宜采用轮盘道尺) 、直角尺并通过钢轨支撑架调整轨排高低。图六 直角道尺控制轨道水平与高度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2)、直角道尺是配合施工基标使用的专用道尺,道尺顶部设有水准泡,其一端装有可水平移动的滑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可伸缩调节高度并带刻度的垂直立柱。轨排调整时,用直角道尺控制与基标同侧的钢轨,先将直角道尺的高度调节到与轨面高差相适应,并将道尺立柱底的对准器对准基标的中心,道尺的滑块架在同侧的钢轨上,同时将万能道尺紧挨直角道尺,架在两股钢轨上,控制另一侧钢轨并检查和调整轨距。(3)、首先调整临近基标的钢轨支撑架,先调水平后调中线,旋转支撑架立柱,使钢轨升高或降低,当直角道尺水准泡居中时表示同侧钢轨已调至设计标高;当万能道尺(若在曲线时内轨顶应加超高值)的水准泡居中时,表示另一侧钢轨也调至所需高度。然后旋转钢轨支撑调整架上的轨卡螺栓,先松一侧再紧另一侧,使钢轨左右滑动,先调与标桩同侧钢轨,再调另一侧钢轨,直到直角道尺水平滑块指针读数为“0”、万能道尺读数为“1435mm”(如曲线地段需加宽时按 1435+W)时,再用10m弦线量测,精确调整支撑架的立柱和轨卡螺栓,使轨道的几何尺寸达到标准。(4)、由于钢轨支撑架的位置与线路基标不在同一横截面上,以及调轨时钢轨的牵连移动,故调轨工作实际上是按趋近法进行的,需重复多次才能完善。调整就位后的轨道必须经检查达标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图七轨距调节(5)、通过基标对轨道状态进行精调后,用轨检小车对轨道状态进行复测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并进行修正;图八 轨检小车复测(6)、完成以上轨排架设及调节工作后用轨检小车进行最后一次轨道状态复测,复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图九 轨排拼装完毕4.钢筋加工及绑扎4.1钢筋加工(1)交叉口道床宽度为15m,道床高度为374mm,因此钢筋绑扎及道床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高度294mm,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第二次浇筑,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高度为80mm,道床断面见下图。374图十 交叉口道床断面图(2)道床钢筋分为横向箍筋、纵向筋及架立筋三种,横向箍筋与架立筋尺寸固定,纵向筋根据承轨台不同型号而定,具体尺寸见相关钢筋大样图;图十一 钢筋布置图4.2钢筋绑扎1)根据钢筋布置图及加工大样图,先对下层纵横向钢筋进行绑扎,再绑扎上层纵横向钢筋,最后绑扎上下层间的架立钢筋;2)支撑块钢筋中的横向与纵向筋的位置可根据预埋螺栓套管与道床宽度进行适当调节;3)在套管外增设-1mm,直径50mm的弹簧钢丝;5.钢筋焊接根据设计要求,一般路基段伸缩缝设置不得大于 12.5m,结合进场钢筋长度(12m)决定采用12m一个断面设置一道伸缩缝,在道床形式交界位置若有不满足以上长度的情况,道床块长度视现场情况而定,伸缩缝采用丁腈软木填塞;一般路基段杂散电流收集网布置:2(1)收集网的钢筋截面单线不小于 1000mm,即至少有20个纵筋与横筋的焊2接点,双线总计不小于 2000mm;(2)在结构伸缩缝两端和每间隔 4m将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全部焊接,形成一横向钢筋圈,在每根钢轨下选一根纵向筋与所有横向筋进行焊接;(3)每个伸缩缝断面处上下层钢筋之间用 14根均匀分布的HRB335B16进行焊接;(4)每处伸缩缝之间用 HRB335B16钢筋设置连接钢筋且钢筋根数不小于 14根,连接钢筋与两端钢筋可靠焊接,形成电气通路;(5)钢筋焊接时焊接长度一般不小于 10d,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 15d,如有搭接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直线上.焊接点不小于20个,伸缩缝连接钢筋均匀布置14根,上下层连接B16钢筋均匀布置 14根图十二 防迷流焊接位置示意图6模板支立(1)在十字交叉口,两边路床高度低于道床浇筑高度时,则需进行模板支立。模板统一采用1.5m×0.3m钢模板,支立必须稳固,可采用钢筋在模板外侧加固,以保证整体道床成型平整;(2)在转弯交叉口处,可利用土建左右侧高于道床浇筑高度的路床做抵挡省去模板支立工序;(3)特殊位置如手井、排水盒处需进行特殊模板加工,模板支立在保证尺寸正确前提下,还必须做到模板支立牢固、外形方正。图十三 触网处模板支立7道床混凝土浇筑(1)交叉口地段道床高度为 374mm,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高度为 294mm,剩余部分第二次浇筑。浇筑前对钢轨扣件两边进行模板支立,该模板直至回填水泥稳定碎石后再拆除;模板支400m立两次浇筑分界线图十四 钢轨两侧模板支立示意图(2)砼浇筑时必须保证双线平行浇筑且振捣密实,保证振捣棒插点间距不的大于50cm。伸缩缝浇筑时因先用人工用铁锹斗车将砼堆至伸缩缝两边,高度达伸缩缝板的一半,用以支撑伸缩缝。(必须保证)再用振捣棒振捣,等 2分钟后在将伸缩缝两面砼平行浇筑到设计标高。(3)浇筑注意事项:浇筑时找平人员必须将混凝土表面标高控制精确 (扣件底板上方8mm或轨下30mm)a、混凝土表面将扣件四周的四个圆圈全部覆盖从扣件轨距块下方有个凹曲线用钢板尺从凹曲线的最低点往下量取 4mm即为道床设计标高。b、自制一根厚3cm的木方,卡在轨底板底面,木方的底面便是道床设计高程。找平人员每次找平至支撑架和轨距拉杆时,应把支撑架底板下的混凝土刨开至2cm的缝隙,方便支撑架和轨距拉杆的拆除。8道床养护(1)道床浇筑完毕后及时对道床进行覆盖洒水养护, 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间隔时间视温度高低适当调节,必须时刻保证土工布湿润。(2)道床养护时间为 7天,期间随时保证道床湿润。图十五 道床洒水养护9.路口恢复交通处理方案应业主要求,部分交叉口道床浇筑完毕后需即刻进行交通开放。 因此,道床浇筑完毕后,采取水泥稳定碎石对轨下126mm范围内进行回填的方案,回填至轨道顶面。回填方法有以下两种:1)为方便后期焊轨钢轨拆卸,回填前用土工布对钢轨及扣件进行覆盖保护,覆盖完毕再进行回填,回填中靠公路侧设置坡度;优点:a.水泥稳定碎石回填操作方便,能满足通行条件;b.第一次与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短,可以降低顶层钢筋保护成本;缺点:后期焊轨时破除水稳层工作难度较大,扣件及钢轨不易清理;2)钢轨左右400mm范围内不进行回填,轨顶上用钢板铺设以满足车辆通行。优点:钢轨范围内不进行回填,便于后期扣件保护及焊轨拆卸;缺点:钢板铺设对钢板有所损耗;3)回填前将钢轨、弹条、轨距挡块拆除,保留螺栓及垫板,用彩条布将垫板覆盖后再进行水稳回填;优点:回填一体成型,不用考虑钢轨保护问题;缺点:焊轨前凿除水稳层工程量大;转弯交叉口范围图十六 转弯交叉口平面示意图七、施工注意事项(1)轨排拼装过程中严格按照扣件间距进行拼装,施工现场可加工 475mm长的工装进行扣件间距控制;(2)在散铺施工中,扣配件及钢筋提前运输到施工现场时,要注意扣配件的现场保护及分类避免产生施工混乱及原材料的遗失;(3)轨排调节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调节,并定期做好检测工具的调校;(4)现场施工垃圾及时清理,不能遗留在道床范围内 ;(5)轨排精调标准按轨距 +2、-1,高程允许偏差±1执行;(6)为防止反超高施工时可以在不设超高的曲线加 5mm超高;(7)钢轨接头处轨面、轨头内侧应平直,允许偏差为 0.5mm;(8)在散铺架轨工程中,卸钢轨时注意钢轨的摆放方向,有护轮槽的一侧均朝向线路中心,切记不可摆放反;(9)钢筋加工时必须严格按照《钢筋加工大样图》上尺寸加工,不得偷工减料,不得擅自更改钢筋尺寸;(10)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按照钢筋绑扎要求;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11)道床浇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浇筑完毕后注意养护。八、安全注意事项(1)成立安全组织机构,负责项目安全管理。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杜绝施工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2)在每个工序实施前,由专职安检员、施工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交底,坚持班前施工安全讲话制度。(3)施工现场照明良好,满足施工要求。(4)在工作区内设置安全标识牌、安全工序流程图、消防专用设施等。严禁在施工区域内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5)进入施工场地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并佩带工作牌。(6)现场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金属外壳必须设置可靠的接零、接地保护装置。值班电工必须持证上岗,要熟悉作业区的配电系统。对移动机具、手持电动工具等重点部位加强检查。(7)每个作业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还必须关注周围的作业人员、工具设备。施工中各道工序应保持适当间隔,避免相互干扰的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衔接与配合。(8)根据施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法。卫生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了加强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创造一个整洁、文明、温馨的购物、办公环境,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1.2 集团公司的卫生管理部门设在企管部,并负责将集团公司的卫生区域详细划分到各部室,各分公司所辖区域卫生由分公司客服部负责划分,确保无遗漏。2 卫生标准2.1 室内卫生标准2.1.1 地面、墙面:无灰尘、无纸屑、无痰迹、无泡泡糖等粘合物、无积水,墙角无灰吊、无蜘蛛网。2.1.2 门、窗、玻璃、镜子、柱子、电梯、楼梯、灯具等,做到明亮、无灰尘、无污迹、无粘合物,特别是玻璃,要求两面明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