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会展业发展透视_第1页
中国影视会展业发展透视_第2页
中国影视会展业发展透视_第3页
中国影视会展业发展透视_第4页
中国影视会展业发展透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武汉广电杯”征文“鸡肋耶?蛋糕耶?”——中国广播影视会展业发展透视山东教育电视台白龙飞近二十年来,国内广播影视会展业(以下简称会展)已形成以“上海电视节”、“北京电视周”、“四川电视节”、“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和“中国广播影视博览会”为主的10多个大型活动,构成传媒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它像一面镜子,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折射出产业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它又像一扇窗,给业内人士带来了域外来风。尽管主办方最后的新闻稿总是少不了“成功举办”、“盛况空前”、“交易额突破……”等溢美之词,然而,近几年,会展似乎已失去往日的风采,人们已不再趋之若鹜了,许多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承办方的招展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广播影视会展,是鸡肋?还是蛋糕?本文把会展“链条”放在产业背景中加以审视,试图从“会展历史”、“市场细分”、“‘展’之心态”和“域外来风”四个角度为略呈“疲态”的会展业“把脉问诊”。一、会展历史:从“三家店”到“群英会”每一个会展活动都有历史的变迁,只有深入考察,才能对其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1986——会展业“元年”80年代中期,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电视业获得快速的发展,电视市场已初显规模,仅电视剧一项,年产量已达4300多部。富有国际视野的上海广播电视局,在改革进程中把目光转向了世界,开始运筹全方位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中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介绍到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宏伟计划:组织中国首个国际性电视节。经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批准,1986年12月10日,第一届上海电视节(称为“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诞生了,从第二届起决定逢双年举办。从2004年起,上海电影节与电视节合并,由前九届每两年举办一次,改为每年6月上旬举办,至2005年已经是第11届了。2、市场——催生多个“兄弟”按照功能,国内的会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另一类是专业性的。目前,综合性的会展主要有:上海电视节、北京国际电视周、四川电视节、长春电影节、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和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在上海电视节成功举办两届之后,1989年,北京国际电视周拉开了序幕,其后每年一届,一直到2002年,2003年因“非典”等原因取消。1991年四川电视节隆重推出,逢单年举行,以便与上海电视节从举办时间上错开,2005年已是第八届了。1992年,经原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在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长春电影节诞生。逢双年举行,2004年也是第八届了。2000年,始于1983年的电视“金鹰奖”改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并固定在长沙每年举行一届。俗话说,“店多隆市”,实际上,直到2002年以前,尽管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在媒体上“非常火爆”,长春电影节增加了影视节目交易,但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国内的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上海、北京、四川各具特色的“三家店”之势,牢牢控制着会展市场。3、2003——会展拐点凸现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改变了众多事物的运行轨迹。每年5月举办的北京国际电视周遭遇了春天里的“寒流”,“非典”导致活动必须推迟举行,但是推迟到何时?已经成功举办11届的承办方北京广电集团处境十分尴尬。此时,首届“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已决定8月在北京举行,并进入招展准备阶段。北京如何能够在同一时期支撑两个同类大型活动?以北京市的资源与“博览会”似乎难以抗衡,况且,参展商很难同时参加两个活动,还有11月份的四川电视节,显然,只有放弃才是唯一的选择。同时,上海拟定影视合一的“双节”也被因“非典”而取消。2003年,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在北京隆重登场,直接由国家广电部门举办,改写了以往会展都是由地方广电部门承办的历史,并以“北展”、“国展”等多个展场的系列活动牢牢控制了北京“地盘”,大有取代北京国际电视周之势。2004年,尽管北京电视周使出浑身解数,创设了“广播影视传媒人才招聘会”等八大活动,展场仍然非常冷清。2003年的“非典”成为一个转折点,使北京电视周一蹶不振,虽有报道说开始“扭亏增盈”,但细雨中的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屈身中华世纪坛,昔日风光难再,显露出疲惫之态,2005年只得宣布停办。中国会展业“三家店”之一黯然退场,能否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新的专业性会展正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开始酝酿了。4、2004/2005——“群英”登场亮相2004年是中国影视产业会展的“大会战”,共有大型活动10个(见表1),成为会展骤然升温的一年。5月,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6月,上海电视节;8月,首届中国青少年动漫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9月,中国横店影视博览会、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周、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10月,中国国际动漫影视博览会;11月,长春电影节;12月,广州2、奖励纪录片工作者的作品和工作。

3、建立成功的纪录片投资、制作、销售之间交流机会和交易市场。

4、推广中国纪录片产品和制作人。特色活动将包括:波兰纪录片展、德国纪录片展、加拿大纪录片展、中国纪录片展和2005广州纪录片大会入围奖纪录片展,部分活动主持将由国际会展业重量级人物加拿大班夫电视节组委会主席PatFerns担任。在所有的动漫会展活动中,2005年的杭州动漫节,成为“综合性”的专业性会展。在“评奖”、“展示”、“研讨”三大主题下,组合了: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国际动画及数字媒体艺术评奖、中国国际动漫游戏产业论坛、经典动画影视周、动漫卡通形象巡游、中日韩时尚动漫盛典、动漫原创作品征集评选、动漫人才招聘大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一系列活动,而参与的人员则涉及动画制作、衍生产品制作、互动娱乐、传媒、出版发行、电信运营、移动增值服务、金融投资等广阔领域。尽管综合性会展每年仍能出新,但无论是参展商数量、参展商规模等级、参会人员数量,下滑之势难以阻挡,“日渐冷清”成为与会人员传递的关键词。专业性会展则上升势头强劲。专业性会展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市场定位准确,借鉴传统综合性会展中“展示、交流、交易”主要功能,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开拓;2)举行比赛、展映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面向普通市民开放展场,迅速搅热了市场,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综合性会展往往只是“圈内人”参与的新动向;3)更为重要的是“招商”活动的安排,真正使会展成为产业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会展纳入资本运作环节,恰恰是综合性会展所缺乏的。三、“展”之心态:从“务虚”到“务实”的流变会展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产业市场发育到较为成熟阶段的产物。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会展的。广播影视产业虽然没有完全开放,但节目市场尤其是电视剧、动画等品种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配置。通俗地讲,会展主办方是“搭台的”,参展商和参会者是“唱戏的”。会展成功与否,是三者互动的结果,任何一方出现不平衡都会影响最后的结局。主办方提供的服务项目不足、不到位,会影响另外两方的参与;参展商数量过少、项目单一,参与者会感觉“来的不值”;主办方和参展商都做得很好,参会者少,会浪费双方大量资源。因此,各方参与其中都有一定的风险。1、各方的动机何在?1)主办方:为什么办会展?归纳起来,办会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动因:A市场驱动:节目生产领域有了过剩的产品——节目,或者是专门为市场需要生产节目,有进行交易的需求。B相互协作:业内外/国内外人士通过面对面交流,能够更好地协调各区域市场之间的合作关系,许多协作组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C信息沟通:开展业务研讨,互通信息,提升节目生产和业务管理水平。D形象展示:主办方将承办会展作为展示自身实力和形象的窗口。尤其是一些地方城市作为主办方往往把会展与城市的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城市名片来规划,有时会呈现“政绩”工程的痕迹。2)参展商:为什么租展位?A节目交易:将生产的节目进行出售/出租,以获取利润,进行扩大再生产。B展示形象:在上级领导和同行面前,展示成果和实力。尤其是各特装展台动辄数十万元或数百万元,如是单纯为了交易实不合算。C信息沟通:了解同行发展动态信息,吸收先进生产与管理理念,寻求新的发展机会。3)参会者:为什么愿意注册与会?A节目交易:求租/购买所需节目产品,满足播出需求。B信息沟通:了解同行发展动态信息,吸收先进生产与管理理念,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无论是综合性还是专业性会展,三方心态基本适用于上述情况。2、从“务虚”到“务实”综上所述,除了节目交易属于“务实”之外,其它几个方面的目的基本是“务虚”的。近年来,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A节目交易:电视台是主要的卖方。出于对收视率的要求和堵塞“交易”黑幕的要求,各播出机构引进节目大多实行了集体审片把关制,在交易会上当场成交的可能性几乎很小,至多达成意向(这也是为何本文没有提及会展交易额的主要原因)。因此,掌握了各买家的联络人之后,寄送样片/材料也能达到目的,而不必耗费人财物参展。B信息交流:各类节目刊物、节目网络同样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并且快捷、便利,节省大量成本。当然,某些参会者的额外收获另当别论,如参会也许是单位所给的某种“待遇”,可以公费旅游、享受假期等,因此,他们还是会参会的。只不过是拿到资料就“走人”。C形象展示:许多电视台、节目制作机构对自身CI和VI理解与建设趋于理性,花费大量资源设计的展台仅仅用于给上级领导和同行展示数天,似乎并不合算,毕竟,市场主要靠观众支撑,不如把资金用于购买更好的节目;而对于主办方来说,形象展示的成本也要进行合算,政府财政难再“掏腰包”,办展没有“别人”替自己“买单”,北京电视周与金鹰电视节传出的消息与此不无关联。当然,前有所述,近几年国内影视产业发展趋缓的大环境对会展也有相当的影响,此因另当别论。如何才能让三方都有动机来会展,这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四、域外来风:特色是会展长久之计国际会展业已成为21世纪朝阳产业。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影视类国际会展进行。国际上知名的影视节在经过数几年积累之后,逐渐相对固定了自身的特色,成为“立体”的影视会展活动,吸引着大批的参展商和参会者。1、综合性会展美国的奥斯卡、艾美、北美电视节和法国戛纳电视节是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电视节。这些会展的举办每年都成为盛大的节日,受业内外人士关注。奥斯卡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影城好莱坞举行,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按照张子扬的说法,这些电视节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在选择举办地的问题上,都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上出发,都有一种大旅游文化的概念,或者叫旅游产业意识。如法国戛纳,也是利用自己的气候,利用在地中海处在最好的位置,靠电视节把它的旅游业带动起来。笔者曾访问过好莱坞,那是一种多元的体验,是一种只能亲身前往才能感受的吸引力,似乎用语言难以表达。这些电视节都有评奖,其权威性也是国际公认的,这是其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2、专业性会展笔者曾于2003年担任了NHK“日本赏”国际教育电视节目奖评委,并在2004年参加了加拿大班夫电视节。虽然这两个会展都主要为节目评奖和研讨,但安排的活动非常具有当地特色。2003年“日本赏”是30年庆典,因此格外隆重,东京NHK总部内外都装点了许多大型展板。“日本赏”奖项设置只按年龄段分为,儿童、青年、成年、专题几类和网页奖项,并未对节目形态进行规定,特设的“创意奖”很有意思,可以面向个人或组织,只要获得通过,NHK就提供拍摄资金,次年参加节目评奖。参会者不但不用交任何参评费,而且主办方还提供工作餐。这是不同于其他电视节之处,当然,是以NHK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的。评委们除了评审节目外,主办方还安排了参观NHK广播技术研究院,展示了最新的数字电视、超高清晰摄像机、超高灵敏度拾音器(能录下蜗牛的心跳声音)和超静音录音棚。我们还看到了最先进的柔性彩色液晶显示屏,可以像报纸一样卷起来。NHK总部大楼里举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展览,利用光和电形象地展示日本的电视传输网络系统、游戏机般操作简单的动画制作系统,最新的立体电视系统等,任何人购票就可以进去参观,还有彬彬有礼的服务人员为你讲解,我们看到许多家长或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这点不像国内的电视台武警把门,戒备森严。我们前往班夫真是不易,先乘飞机到达多伦多,转机飞行数小时前往卡尔加里,坐三四个小时汽车才能到达班夫。班夫是一个坐落于落基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小镇,海拔有1700多米,只有一条大街,全是古色古香的低层小楼,四层高的班夫电视主会场似乎是较高的建筑了。6月份,是班夫最美的季节,在大街上就可以看见不远处的雪山,山坡上成群野鹿,感觉像世外桃源。看到这样的情景,数小时的劳顿烟消云散。2004年是班夫电视节25周年庆典,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节目观摩”、“专题研讨”、“自由论坛”、“颁奖”、“Louise湖游览”等。主会场也有一间不大的厅作为展示之用,参展的只有数家,并没有常见的展览小隔间,而是宽大的写字台,可以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