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_第1页
(完整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_第2页
(完整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_第3页
(完整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_第4页
(完整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的《》。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后期的代表诗作是《》。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他的代表诗作是《》。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和。

8、阮籍,字。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他的代表作是《》。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和,“两潘”即和,“一左”即。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的《》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他的代表作是《》。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和,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和。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

2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

26、诸葛亮的散文名作是《》。

27、王羲之的散文名作是《》。

28、《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29、曹植的《》在构思与手法上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30、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二、选择

1、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

A、[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B、[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C、[魏]曹丕的《典论•论文》D、[西晋]陆机的《文赋》

2、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

A、[南朝梁]萧统的《文选》B、[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3、曹操诗歌创作的风格是

A、古直悲凉B、便娟婉约C、文采气骨兼备D、以上都对

4、中国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D、阮籍

5、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

A、五言诗B、七言诗C、四言诗D、杂言诗

6、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的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

7、开创中国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新路的诗人是

A、左思B、陆机C、潘岳D、刘琨

8、现存南北朝民歌的大部分保存在

A、[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B、[南朝梁]沈约的《宋书乐志》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9、中国诗歌史上,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诗人是

A、谢灵运B、曹操C、陶渊明D、谢朓

10、在世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

A、鲍照B、谢灵运C、颜延之D、\

11、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是

A、鲍照B、谢灵运C、谢朓D、庾信

12、南朝创作新体诗最有成就的诗人是

A、谢朓B、沈约C、王融D、何逊

13、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理论的是

A、萧纲B、萧子良C、萧衍D、萧统

14、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是

A、庾信B、王褒C、张皋D、徐陵

15、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A、陶渊明B、支遁C、慧远D、谢灵运

16、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

A、田园诗B、咏怀诗C、咏史诗D、行役诗

17、鲁迅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改革文章的祖师”是指

A、曹操B、曹丕C、曹植D、孔融

18、《与吴质书》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操C、曹植D、孔融

19、曹植写《洛神赋》的意旨是

A、抒写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B、描绘洛神的追求与幻灭的过程

C、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D、讽喻君王不可贪恋美色

20、王粲《登楼赋

A、描绘了登楼所见到的美景B、抒发了去国思乡之情

C、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恨D、以上都对

21、南北朝骈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庾信B、鲍照C、孔稚珪D、江淹

22、鲍照有感于广陵历遭兵火而作的骈赋是

A、《芜城赋》B、《哀江南赋》C、《恨赋》D、《别赋》

2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

A、发明神道之不诬B、意在自神其教

C、人鬼乃皆实有D、以上都对

2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一部是

A、干宝的《搜神记》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D、颜之推的《冤魂志》

25、《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出自

A、干宝的《搜神记》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D、颜之推的《冤魂志》

26、较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志人小说是

A、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B、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C、东晋裴启的《语林》D、南朝宋沈约的《俗说》

三、解释

1、建安风骨2、邺下文人集团

3、建安七子4、竹林七贤

5、左思风力6、游仙诗

7、玄言诗8、山水诗

9、永明体10、竟陵八友

11、徐庾体12、北地(北朝)三才

13、田园诗14、骈文

15骈赋16、志怪小说

17、志人(轶事)小说

四、简述

1、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进入了自觉的时代。文学的自觉有哪三个重要的标志?

2、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特征。

3、简述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

4、简述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文学。

5、“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是什么?

6、简述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与艺术。

7、曹丕与曹操在诗歌创作上有何异同?

8、曹植前后期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有何不同?

9、曹植文学创作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10、简述蔡琰五言体《悲愤诗》的内容与艺术。

11、正始诗歌与建安诗歌相比有何变化?

12、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征是什么?

13、简述西晋诗坛创作的情况。

14、左思的《咏史》8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征。

15、谈谈你对游仙诗的认识。

16、玄言诗是怎样生成的?

17、谈谈你对玄言诗的认识。

18、谈谈南朝民歌生成的原因。

19、简述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

20、谈谈《西洲曲》艺术。

21、简述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

22、谈谈《木兰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23、陶渊明与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有何异同?

24、山水诗是怎样生成的?

25、七言诗是怎样生成的?

26、鲍照《拟行路难》18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7、谢朓诗歌创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28、宫体诗是怎样生成的?

29、谈谈你对宫体诗的认识。

30、简述北魏文学创作的情况。

31、庾信前后期的创作有何变异?

32、简述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与文学的交融过程。

33、试述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34、试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艺术。

35、谈谈你对骈体文学的认识。

36、谈谈中国小说的起源。

37、中国古代小说为什么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兴盛?

3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反映了哪些思想内容?

39、《世说新语》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0、谈谈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曹操短歌行2、曹丕燕歌行

3、曹植建安之英

4、曹操死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5、王粲七哀诗6、蔡琰悲愤诗

7、阮籍嵇康8、嗣宗阮部兵咏怀诗

9、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

10、古诗十九首11、潘岳悼亡诗

12、郭璞抒怀13、孙绰许询

14、情歌15、木兰词

16、敕勒歌17、谢灵运登池上楼

18、谢灵运颜延年谢灵运谢眺

19、记游写景说理

20、拟行路难21、羁留北方

22、拟咏怀23、陶渊明

24、骈赋25、山涛

26、出师表27、兰亭集序

28、颜之推29、高唐赋

30、哀江南赋

二、选择题

1~5、AAADA6~10、AAAAB11~15、AAAAA

16~20、AAAAD21~26、AADAAA1建安七子: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列举了七位当时领导文坛的人物: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称为建安七子。

2.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世称竹林七贤。

3.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是A

A、庾信B、王褒C、张皋D、徐陵

4.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A

A、陶渊明B、支遁C、慧远D、谢灵运

5‘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A

A、田园诗B、咏怀诗C、咏史诗D、行役诗

6、鲁迅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改革文章的祖师”是指B

A、曹操B、曹丕C、曹植D、孔融

7、《与吴质书》的作者是A

A、曹丕B、曹操C、曹植D、孔融

8、曹植写《洛神赋》的意旨是A

A、抒写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B、描绘洛神的追求与幻灭的过程

C、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D、讽喻君王不可贪恋美色

9、王粲《登楼赋>>D

A、描绘了登楼所见到的美景B、抒发了去国思乡之情

C、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恨D、以上都对

10、南北朝骈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

A、庾信B、鲍照C、孔稚珪D、江淹

11、鲍照有感于广陵历遭兵火而作的骈赋是A

A、《芜城赋》B、《哀江南赋》C、《恨赋》D、《别赋》

1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D

A、发明神道之不诬B、意在自神其教

C、人鬼乃皆实有D、以上都对

1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一部是A

A、干宝的《搜神记》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D、颜之推的《冤魂志》

14、《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出自A

A、干宝的《搜神记》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D、颜之推的《冤魂志》

15、较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志人小说是A

A、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C、东晋裴启的《语林》

D、南朝宋沈约的《俗说》

16、“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出自(A);

a.《饮马長城窟行》b.《兵车行》

c.《古诗十九首》d.《七哀诗》

此诗作者是()。

a.陈琳b.杜甫c.无名氏d.王粲

17•“采缛於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B)。

a.永明体b.太康诗風c.元嘉诗歌d.宮体詩

18•“元嘉三大家”指(D)。

a.谢混、谢灵运、谢朓b.谢灵运、谢朓、谢庄c.左思、陶渊明、鲍照d.顔延之、谢灵运、鲍照

19以下成語中,出自《世说新語》的是(A)。

a.乘兴而行,兴尽而返b.三人行,必有我師

c.青出於篮而胜于蓝d.好读书不求甚解

20。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所作七言诗。

21“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的典故出处是(A)。

a.晋陶侃武昌种柳事b.唐人灞桥折柳习俗

c.乐府《折楊柳》曲名d.“羌笛何須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門关”

22•“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中“空林色”应理解为(C)。

a.林中空空,什么花草也沒有b.林中花草的顔色很单调

c.兰若的秀色空绝群芳d.树林內很空旷

23.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1

①孟德②孟起③子桓④子建

24.《咏怀诗》的作者是:1

①阮籍②嵇康③何晏④山涛

25.建安诗风的特点是1

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

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26.《洛神赋》的作者是3

①曹操②曹丕③曹植④曹彰

27.西晋诗风的特点是3

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

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28.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2

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③〈咏怀诗〉④〈游仙诗〉

29.下列作品作者为刘义庆的是1

①〈世说新语〉②〈搜神记〉③〈笑林〉④〈郭子〉

30.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3

①曹操的〈短歌行〉②曹操的〈蒿里行〉③曹丕的〈燕歌行〉④曹植的〈升天行〉

31.左思的代表作是1

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

32.郭璞的代表作是3

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

33.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1

①左思②刘琨③陆机④潘岳

34.干宝的志怪小说是2

①〈世说新语〉②〈搜神记〉③〈笑林〉④〈郭子〉

35.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2

①〈五柳先生传〉②〈桃花源记〉③〈归园田居〉④〈饮酒〉

36.下列小说属于志人小说的有4

①〈拾遗记〉②〈搜神记〉③〈西京杂记〉④〈郭子〉⑤〈笑林〉

37.南朝民歌大多收入郭茂倩〈乐府诗集〉的2

①郊庙歌辞②清商杂曲③杂曲歌辞④杂歌谣辞⑤梁鼓角横吹曲

38.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的作者是——————。曹丕

39.〈哀江南赋〉的作者是————————。庾信

40.〈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阮籍

41.“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嵇康

42.北朝诗人庾信的字是——————。子山

43.建安“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44.西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嵇康。

45.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发生在——————。晋宋

46.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鲍照。

47.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是————庾信。

48.背诵曹操的两首诗歌。<短歌行><观沧海>

4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会了怎样的理想社会?有什么意义?

人人平等劳动,没有剥削,自给自足,和谐原始的社会.

反抗黑暗政治追求自由平等.

50.谢灵活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大为后人称赞,试分析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平实生动

不用华丽字眼却传神而富有情趣和生机.基本知识

1.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

2.建安时期,为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3.建安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NB75B、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5.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6.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7.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

8.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的。

9.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10.曹丕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他的《燕歌行》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11.曹植(192—232),字子建。

12.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13.曹植前期诗歌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就是通过写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

14.《白马篇》名句: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曹植后期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其代表作为《赠白马王彪》。此外还有《野田黄雀行》、《吁嗟篇》。

16.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17.谢灵运称誉曹植诗“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18.“建安七子”之说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19.建安七子中散文成就较高者为孔融,诗歌成就高者为王粲。

20.王粲代表作为《七哀诗》三首。

2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句出刘桢《赠从弟》诗。

22.陈琳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其名句为“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

23.阮蠫的咏史诗改变了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的面貌,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24.被钟惺《古诗归》评为“婉笃有十九首风骨”的是徐干的《室思》。

25.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作《悲愤诗》反映汉末苦难的动乱的年代,艺术地再现了诗人悲惨的人生经

引用:

您的等级为游客,目前仅能浏览本帖的部分内容,请注册或登录以便浏览本帖内容,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共享天下考研论坛提供一个供广大考友学习,交流和共享的免费平台,且所有资料也由广大网友无偿提供,热心的会员为您精心收集,论坛提供免费下载。如果您认为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此查看举报,如果属实,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谢谢。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您要的资料,得到会员的热心帮助,如果您有兴趣参与论坛建设,在这里您可以得到真挚的友情,有缘份的话还能成就一段美妙的爱情。

UID307389精华0积分1997贡献值0存款11金元宝0两阅读权限50查看详细资料TOP忧国则学优,敬请关注时寒冰学者忧国博客caoxu5级-小学四年级帖子379好评4共享币159在线时间79小时注册时间2007-2-5最后登录2009-3-19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2#宣传本贴大中小发表于2007-7-519:07只看该作者很多人还是不会下载,请大家认真看此帖,正确使用迅雷下载本站附件的必要设置

-

历。其史诗般的效果,后人如杜甫的《北征》等诗均受其影响。

26.玄言诗表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27.阮籍诗歌的成就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28.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阮蠫之子。

29.阮籍以才高自居,登广武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30.阮籍的诗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

31.阮籍的《咏怀》诗,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32.嵇康,字叔夜,“人以为龙章凤姿”,“拜中散大夫”。

33.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遂正直招祸。

34.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

35.太康诗风在内容上的特点之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36.潘岳的《悼亡诗》,婉转?恻,悲不自胜。

37.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38.陆机,字士衡。祖父陆逊是东吴名将。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39.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

40.左思,字太冲。曾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

41.左思《咏史》其二以比兴手法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极其强烈的批判。

42.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

43.刘琨今存诗以《扶风歌》与《重赠卢谌》最为优秀。

44.沈德潜评刘琨诗:“越石英雄失路,万绪悲凉。”(《古诗源》)。

45.元好问评刘琨诗“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论诗绝句》)。

46.郭璞十首《游仙诗》最为著名。

47.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

48.陶渊明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开千古平淡之宗”。

49.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又号靖节先生。四十一岁那年,彻底结束了时宦时隐的生涯,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

50.陶渊明《归园田居》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51.建安诗歌具有慷慨悲凉之美,西晋诗歌有绮丽之美,陶渊明则开拓了以冲淡为美的天地。

52.《五柳先生传》传神地写了一个高洁脱俗安贫乐道的隐者,乃陶渊明夫子自道。

53.《归去来兮辞》为陶渊明彭泽桂冠时所作。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高唱“归去来”而归隐田园。

54.自刘裕代晋,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南朝诗歌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

55.元嘉诗歌包括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

56.元嘉诗风的变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

57.“元嘉三大家”在艺术上各有追求:谢灵运追求清水芙蓉之美,颜延之追求典丽华赡之美,鲍照追求热烈浓艳之美。

58.谢灵运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

59.谢灵运(385—433),小字客儿,袭封康乐公。

60.杜甫赞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鲍参军即鲍照。6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

62.谢罣追求诗歌的清新明丽之美,所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63.谢罣的诗歌之美,李白称为“清发”,沈德潜评为“清俊”,黄子云评为“清丽”。

64.梁武帝萧衍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即指谢罣诗。

65.徐陵编《玉台新咏》,是宫体诗的高峰期。

66.“北地三才”为温子升、邢劭和魏收。

67.庾信(513—581),字子山。其诗歌创作依四十二岁留仕西魏为界分前后期。

68.南朝乐府民歌大多辑入《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多首。

69.吴歌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南京)一带江南地区,西曲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

70.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采用“钩句”手法。71.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72.北朝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是《敕勒川》。

73.北朝民歌具有“天然”的质朴和苍凉豪迈的“英雄气”。

74.北朝民歌中叙事长诗为《木兰诗》。它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75.建安赋作由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的创作原则。

76.王粲的《登楼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77.曹植的《洛神赋》叙写眷恋之情,辞采绚烂清冷。

78.“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为《洛神赋》中描写神女之名句。

79.两晋赋家艺术形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用事、辞藻和音律三个方面。

80.用事又叫用典,即采取引用典故的手法,使文章简练而更有说服力。81.左思《白发赋》:“甘罗乘轸,子奇剖符。英英终贾,高论云衢。”十六个字连用四典,即年少得志的甘罗、子奇、终军、贾谊四人。

82.鲁褒《钱神论》对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浇薄世俗予以抨击。

83.晋代山水赋作家郭璞作《江赋》,被称为“辞赋为中兴之冠”。

84.鲍照《芜城赋》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

85.表现南朝骈赋的美文丰采的是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86.由南入北的北朝赋作家庾信,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南赋》。

87.经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

88.北朝创作了如《水经注》、《洛阳伽兰记》这样的散文名著。

89.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他还“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

90.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令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91.阮籍《大人先生传》中,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92.骈文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9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明记》等。

94.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西京杂记》等。

95.《博物志》十卷,是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

96.《世说新语》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门类共三十八篇。

97.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标志了我国文学批评的繁荣和成就。

98.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99.《典论•论文》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

100.从曹丕开始,才把“气”引入文论中。

101.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102.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之人,他认为文学创造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

103.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书论、铭诔、诗赋。陆机却分为诗、赋、碑、诔、铭等十项。

104.缘情绮靡说是在传统的诗教“温柔敦厚”说后由陆机提出的另一重要诗论。

105.《文心雕龙》为作文论文制定了情、风、事、义、体、文的辨别法则,即六义。

106.《文心雕龙》中《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是“文之枢纽”。

107.钟嵘《诗品》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简答题

1什么是建安风骨?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1)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建安文学指从建安元年(196)至魏初(241)大约四十五年间文学,其

代表人物为三曹七子。

(2)建安诗人用他们的诗篇真实地反映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所造成的残酷现实,表现他们同情民生疾苦的情怀,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情调大多慷慨悲凉,激越深沉,语言昭晰明白,风格刚健清新,即后人称誉的“建安风骨”。

(3)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4)由于汉末地主政权的濒于崩溃,儒学的传统地位也随之发生动摇。士人从经学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感情欲望,重个性表现。诗歌创作完全是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残破,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因此而形成激越深沉、刚健慷慨之风格。

2简述曹操诗的艺术成就。

(1)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也有少数自拟新题之作,如《对酒》等。借古题以写新事的,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以写汉末动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曹操的诗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如《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均写得高远阔大,气势雄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3简述曹植诗歌的内容与艺术。

(1)以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期。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之作。如《白马篇》,便是通过对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英勇卫国的精神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诗迸发着慷慨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不凡的蓬勃朝气。

(2)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代表作为《赠白马王彪》,全诗充满了悲苦之词,愤慨之音,笼罩着悲愤抑郁的气氛:“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其余《野田黄雀行》、《吁嗟篇》均是这种沉重压抑下的慷慨悲歌。

(3)曹植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形成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

4蔡琰五言《悲愤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蔡琰于东汉末年被匈奴虏至胡中十二年,并生有两个儿子,后来曹操将她接回来。《悲愤诗》即是描写汉末动乱,艺术地再现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

(2)诗是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

(3)诗歌注意细节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真实而生动,有史诗般效果。

5简析《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咏怀》诗有意蕴深沉之美。因为阮籍是以哲理思索来观照人生,因而能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深入。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2)在艺术表现方式上,阮籍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思,所以也显得意蕴深沉。他深得得意忘象之旨。

(3)它还有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阮籍只有在理想中向往一个自由之乡,那是诗人精神自由驰

6简述嵇康诗的特色。

(1)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人生。

(2)嵇康的部分诗歌还有一种峻切之语。

(3)嵇康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创造出清远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他的四言诗情调高远,语言流畅。

7简述玄言诗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1)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它的特点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抽象玄虚,淡乎寡味,背离了艺术表现的形象、情感等原则。

(2)玄言诗人孙绰等。

8简析左思《咏史》诗的艺术成就。

(1)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胸次高旷,笔力雄迈。诗中没有刻意的雕饰与艳丽的辞藻,而思想感情喷薄而出。如“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2)左思诗歌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强烈,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迸发于诗中。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3)左思诗歌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指他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

9简述游仙诗渊源及郭璞《游仙诗》。

(1)游仙诗渊源可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屈原就幻想神游天界。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

(2)游仙诗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并非以游仙为主旨,而是有所寄托。

(3)郭璞游仙诗另一内容,即采取游仙方式,创造一个浪漫神仙境界,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情绪和态度。诗中抒发感情真实,情采斐然,描写形象生动。

10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谢灵运认真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从此,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2)谢灵运山水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先叙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

(3)其第二个特点是在局部景物描写中表现情思韵味,朝着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

(4)谢灵运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注意到诗中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汤惠休评“谢诗如出水芙蓉”。

(5)谢灵运山水诗有佳句而无完篇,存在运用典故成句过多、节奏冗缓等不足之处。

11简述鲍照及其乐府诗的特点。

(1)鲍照乐府诗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他直接抒写感情,叙说遭遇,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其抒情外露、强烈、流畅而节奏急速,常常是感情突然爆发,发则滔滔不绝。

(2)鲍诗的语言自有特色。他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12简述永明体的特点。

(1)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诗歌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的新阶段。

(2)周发现了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写成《四声切韵》,沈约利用四声规律来写诗,并且还讲究汉魏以来对偶、用典手法的使用,于是一种新诗体出现了,时称“永明体”。

13简述宫体诗及其特点。

(1)一般来说,宫体是指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靡丽轻艳的文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

(2)宫体诗创作特点之一,表现为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写妇女、男女之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宫体诗人以观赏眼光去处理这方面的题材。

(3)创作特点之二是对写实技巧的追求,从咏物走向咏人,把女人当作物来描写,写她们的姿色形貌,细致入微。

14简述南朝乐府民歌及特色。

(1)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表现男女之情。内容广泛,角度多样。

(2)南朝民歌格调鲜丽明快,语言上清新流丽和多用双关语。如“莲”通“怜”,“芙蓉”通“夫容”。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3)南朝民歌艺术水平最高为《西洲曲》,情思缠绵,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联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

15简述北朝民歌及特色。

(1)北朝民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有描写北国风光的,如《敕勒川》写尽辽阔广袤的草原风光;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的,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有反映战争及其带来的苦难的,如《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反映爱情婚姻的民歌,也是快人快语。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呼天”,表现出北方民族的粗犷直率。

(3)北朝民歌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有着雄浑而深远的情思和苍凉慷慨的英雄气,如《敕勒川》和《木兰诗》。

16简述建安赋作的特色。

(1)建安赋作继承汉末抒情小赋的优良传统,具有情文并茂的特点。

(2)有一个自觉主动进行辞赋创作的作者群,他们积极创作,互相切磋,并进行理论探索,今传十八家赋作一百八十多篇。同时他们还有批评理论,如曹丕说“诗赋欲丽”。

(3)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举凡自然界的寒暑阴晴、飞禽走兽,社会的悲欢离合,征战行役,无一不可为题。

(4)建安赋作抒情性更强,真实深切表达自己情怀。

(5)建安赋辞藻流丽妍美,对仗工巧整齐,韵律和谐。

17简述南朝骈赋的形式与内容的特点。

(1)骈赋的表现形式是对偶精工,事典博赡,声韵和协,藻饰华丽。

对偶精工指赋中几乎全为对句,且对偶方式更加多样。典事博赡指用典绵密,连篇累牍。声韵和协指南朝赋作不仅押韵,而且还注意到了平仄相对。藻饰华丽指注意字句雕炼,词语尖新。

(2)南朝骈赋在内容上比较狭窄,以体物抒情小赋为主流。或应命奉召而作,或描写深闺物事,取材纤细柔弱,格调细巧尖新。

(3)南朝也有少数感情深厚、气势流畅而又精工奇隽之作,如鲍照《芜城赋》和江淹的《恨赋》、《别赋》。

18什么是骈文?简述南朝骈文发展过程。

(1)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

(2)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实际上是广义散文的一部分。齐梁时是南朝骈文成熟期,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

(3)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时。此时骈文四特征均已具备(对偶、用事、辞藻、声律)。代表作家有鲍照、范晔等。代表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等。

(4)齐梁以后是骈文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进入排偶精工、声律严整阶段。沈约、谢罣、江淹,人人皆是个中高手。代表作有《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等。

(5)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整,几乎全篇骈偶,在艺术上为骈文的巅峰,代表作有《哀江南赋》。

19北朝散文的代表作及内容形式特点是什么?

(1)北朝散文优秀名著首推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苩之《洛阳伽蓝记》。

(2)《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著作。书中记述了水道河流两岸名胜古迹,风物景象,以及神话历史传说故事等,文学价值较高,因而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散文著作。《水经注》的山水散文兼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的综合特点,记叙真实,语言准确。郦道元将评议、考证夹于描写叙述之中,使《水经注》既具山水散文特点,又具征实考证严谨风格。

(3)《洛阳伽蓝记》五卷描述洛阳城内外四十个大的佛寺建筑的盛衰,从中看出当时都城的变迁,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的今昔变化,因而此书具有史料价值。

《洛阳伽蓝记》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其语言多整齐句法,时有四六骈句、骈散兼用,风格典丽清拔。

20简述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1)志怪小说内容丰富,大概包括了:①反抗强暴势力,揭露官吏欺压百姓的罪行;②反映战乱动荡年代的灾难事件和人民的不幸遭遇;③反映了封建制度对爱情和自由婚姻的摧残以及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④赞扬了不怕妖魔鬼怪而勇敢斗争的精神。

(2)志怪小说的内容,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矛盾,表达了鲜明的爱憎,美丽的情怀,浪漫的幻想。志怪小说虽是短小故事,但一些篇章在技巧上已较为成熟。如《搜神记》,就具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像,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的生动。

21简述《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世说》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特别着重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

(2)《世说》的艺术风格在于: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辞句,又有生动口语。往往一言一行即表现人物的肖像和精神面貌。

22《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曹丕在论著中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

(2)对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

(3)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