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1页
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2页
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3页
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4页
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坚持安全发展核电的原则,加大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沿海核电项目建设。建成三门、海阳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福建福清、广西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CAP1400示范工程等一批新的沿海核电工程。深入开展内陆核电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火电机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均力争下降50%以上。30万千瓦级以上具备条件的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煤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865克/千瓦时左右。火电厂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100%。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6.5%以内。电力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电网建设也取得巨大的成就。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大电网运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特高压方面,截至2020年,国家电网已投运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35,868公里、累计变电(换流)容量41,267万千伏安(千瓦),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送电超过20,764.13亿千瓦时,实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智能电网方面,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张北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已开工建设,世界首个基于柔性变电站的交直流配电网已投入运行。在大电网运行控制方面,我国电网已成为全球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为强大、全球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电网,同时也是全球安全运行水平最高的电网之一。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业务的日趋复杂多样,提高电力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需求日益迫切,对电力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的配套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企业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行业的专业性、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原则(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各类电源建设,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全社会综合用电成本。统筹电源基地开发、外送通道建设和消纳市场,促进网源荷储一体协同发展。(二)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坚持发展非煤能源发电与煤电清洁高效有序利用并举,坚持节能减排。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天然气利用比例。(三)优化布局,安全发展坚持经济合理,调整电源布局,优化电网结构。坚守安全底线,科学推进远距离、大容量电力外送,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高电力抗灾和应急保障能力。(四)智能高效,创新发展加强发输配用交互响应能力建设,构建互联网+智能电网。加强系统集成优化,改进调度运行方式,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大力推进科技装备创新,探索管理运营新模式,促进转型升级。(五)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电价改革,提高运营效率,构建有效竞争、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市场。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市场主导,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六)保障民生,共享发展围绕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以解决电网薄弱问题为重点,提高城乡供电质量,提升人均用电和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电力精准扶贫。电力行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一)电力行业面临的机遇1、双碳战略对电力行业长期发展有利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发展目标,电力供给和消费是影响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背景下,电力供给和消费模式和规模变化有利于促进行业电力咨询设计业务的发展。在电力消费端,根据国家电网2021年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未来将加快电能替代,支持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电能替代,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预计2025、203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30%、35%以上。电网连接电力生产与消费,是重要的网络平台,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电能消费占比提升将促进配电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电力生产及消费规模、电网投资规模未来将会持续扩大:国家电网层面,在终端消费领域实施电能替代方面,国家电网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战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约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层面,十四五期间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2、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潜能在计划经济阶段,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形成了明显的条块分割和地区分割的市场格局。此前各省级电力设计院均归属于省电网企业,从事本省的电力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行业性垄断。根据电力体制改革文件精神,2011年国家推动了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省级(区域)电网企业所属设计企业、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等辅业单位成建制剥离,组建了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两家设计施工业务一体化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进行改造,进入市场参与竞争。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本轮电力体制改革以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机制为主要目标,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逐步打破垄断,改变电网企业统购统销电力的状况,推动市场主体直接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批具备技术优势和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民营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电力咨询设计与新技术的融合加速2019年3月,国家电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为了完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实际业务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国家电网2019年重点开展6项创新研究,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共享应用已排在6项创新研究第二位。对于勘测设计而言,测绘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地表三维建模能力、无人机应用水平、水文气象专业的三维场景应用、岩土专业的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与电力工程的融合持续加速,从而为具备3DGIS技术的电力咨询设计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4、数字经济促进地理信息智慧应用需求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提升社会治理和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国家不断重视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的应用,国家和各类工商业企业对基于3D可视化技术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相关平台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地理信息智慧应用业务的下游需求增加。(二)电力行业面临的风险1、电力行业融资渠道有限,资金实力不足属于轻资产服务型的电力专业技术服务行业融资渠道单一,且电力工程项目前期都需要一定的资金铺垫,加上智慧电力、综合能源管理服务领域对企业技术研发具有较大的投入需求,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2、电力行业综合性高级人才获取难度加大随着以3DGIS应用模块+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电力咨询设计行业的融合,在技术研发与项目实施等方面,对技术人才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电力咨询设计行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激烈的竞争现状可能使企业面临高级电力咨询设计人才获取难度的加大。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有序开发风光电。加快中东部及南方等消纳能力较强地区的风电开发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支持光热发电。调整三北风电消纳困难及弃水严重地区的风电建设节奏,提高风电就近消纳能力,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加大消纳能力较强或负荷中心区风电开发力度,力争中东部及南方区域风电占全国新增规模的一半。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因地制宜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重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在中东部地区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以及农业、林业、渔业综合利用等适度建设光伏电站项目。推进光热发电试点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投产0.79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0.68亿千瓦以上。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存量优先。积极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能源就近高效利用加快分布式电源建设。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推广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鼓励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自身条件,投资建设屋顶式太阳能、风能等各类分布式电源。鼓励在有条件的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商业中心、机场、交通枢纽及数据存储中心和医院等推广建设分布式能源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分布式中低温地热发电、沼气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等项目。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建设余热、余压、余气、瓦斯发电项目。发展目标(一)供应能力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电力电量需求,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考虑到为了避免出现电力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电力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在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按照2000亿千瓦时预留电力储备,以满足经济社会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需要。(二)电源结构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约39%,提高4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三)电网发展合理布局能源富集地区外送,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电网主网架进一步优化,省间联络线进一步加强,形成规模合理的同步电网。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全国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2万公里,变电容量9.2亿千伏安。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7%;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79%;乡村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低电压,供电可靠率达到99.7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为电采暖、港口岸电、充电基础设施等电能替代提供有力支撑。(四)综合调节能力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新增约1700万千瓦,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单循环调峰气电新增规模50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和常规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8600万千瓦左右。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五)节能减排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火电机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均力争下降50%以上。30万千瓦级以上具备条件的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煤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865克/千瓦时左右。火电厂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100%。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6.5%以内。(六)民生用电保障2020年,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逐步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供热小锅炉。完成全国小城镇和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贫困村通动力电,实现平原地区机井用电全覆盖,东部地区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中西部地区城乡供电服务差距大幅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