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4.4诫子书基础闯关全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夫君子之( ) 淫慢则不能励(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君子之 以养 非宁静无致远 慢则不能励 险躁则不治性 多接世 (1)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填空。《诫子书》选自,作者时蜀家家。曾隐,后来蜀汉 。能力提升全练1.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2.用课文原句填空。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表“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3.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1)—(3)题。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解释下列加粗词。诫子书诫 ②非学无广才 广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 选用原文词语填空。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和“□调获得成就取决于“□三年模拟全练1(9江苏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第二次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凌乱的岩石“强壮的臂弯”中“凌乱“强壮”是形容词“岩石“臂弯”是名词。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骄傲“进步“落后互为反义词C.谦辞是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如愚兄、拙作、高见、斧正、寒舍等。D.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等。29北京海淀期末,★★☆)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C.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D3.(2019四川达州中学期中,8-12)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④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⑤,广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⑧⑨⑩矣!——《诫外甥书》[注] 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淫慢则不能励精(懈怠)去(丧失)C远(远大广咨问(广泛)(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 [例句] 使庶之志A,夫君子之行B.下车引之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学而时习之(3)(★★☆)下列对两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C“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4)(★★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译文:译文:(5)(★★☆)存高远”的人。: 五年中考全练181)题。(1)(★★☆)()A.甲骨文B.篆书C.隶书D.草书(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两幅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8湖北潜江等中考,★★☆)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前后衔最恰当一项(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A.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B.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C.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D388)—题。与子俨等疏①(节选)[东晋]陶渊明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④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⑤,家人无怨色ft⑥仰止,景行⑦虽不能尔,至心其慎哉,吾复何言。(选自《陶渊明集》)[注] 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③役:从事。④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⑥高ft:比喻崇高道德。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⑧至心:至诚之心。(1)(★★☆)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①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 ②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不正的一项( )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4)(★★☆)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答:(5)(★★★)答:核心素养全练(2018黑龙江龙东中考改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0个字)答: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答:请你拟写三条家规。答:答:4.4基础闯关全练答案fúyín解析注意据义定音的原则。答案(1)有才德的人 (2)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达到远大目标 (4)懈(5)修养性情 (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词语意思的积累。答案不宁静专一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悔恨)解析注意对重点字词的准确翻译。答案诸葛亮集·文集 三国 政治 军事 隆中 丞解析积累文学常识主要靠记忆,填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能力提升全练正确的节奏划分应该是:静/以修身。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险躁则不能治性解析首先要根据对文章的理解选对句子,然后注意“险躁答案(1)①告诫、劝勉 ②增长(2)不恬淡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无法达到远大目标(3)静 俭 静 躁解析(1)①“诫”可采用组词法,理解为“告诫②“广”是形容词,此处为使动用法,可理解为“增长仔细审题,根据题中的“修身养德的方法三年模拟全练2.C 第三幅是篆书,其特点是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3.答案(1)C(2)A(3)C①不能淡泊自守,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②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5)(示例)要以先贤为榜样,排除一切外界干扰,恬淡寡欲,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抱定自己的志向,持之以恒地努力追求。解析(1)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大目标。AD是代词,分别指代陈元方、学问和事业、知识。“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C项不正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有“明(明确(达到(追慕(制(去除。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乙]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的境遇,摆脱琐碎事务和情感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中,不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息的人。五年中考全练1.答案(1)C (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解析(1)本题考查辨析书法字体的能力。甲骨文是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笔画多为直线;定规律将字的点画连接,结构简省,偏旁假借。由此判断题中书法作品的字体为隶书。(2)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抄写时,注意从书法作品的右边的字开始写。要做到书写正确,大小适中。题中涉及几个繁体字和书法书写中的变体,可根据语境推断字形。相关,故排除D项“避免说一套,做一套”与“切合实际”无关;根据横线后的句子“要做好AB两项“借鉴外地经验,所以选择C项。3.答案(1)①无猜:没有猜疑,没有猜忌。②没齿:终身,一辈子。(2)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3)C希望兄弟五人能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同心同德,团结友爱。反复交代他们要相亲相爱,所以他又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父亲。解析(1)①“两小无猜”指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由此可知“无猜”指没有猜疑,没有猜忌。②“没齿难忘”指一辈子也忘不了:由此可知“没齿”指终身,一辈子。虚词“何”之前应有断句“家贫”结构相近,所以在“家贫”后应断句。“然汝等虽不同生”的后半句是“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通读全文,明确作者列举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即“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逢通读全文,了解文意,找到相关语句分析。对于孩子们的劳役之苦和将来的生计问题,他“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可见陶渊明的爱子之情,他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父亲。【参考译文]没有怨怒的脸色(我们)什么话好说呢。核心素养全练答案(1)(示例)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2)(示例)曾子杀猪、岳母刺字、陆游示儿、诸葛亮诫子等。(3)(示例)①定期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②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