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水环境监测与治理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水利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水土保持与水环境 资源库访问地址http:///shjjcyzl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持人王周锁 申请日期二○一六年六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
联合建设院校:联合建设企业:1.落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1.高等教育出版社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北控水务集团公司3.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3.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4.太平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有限公司5.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6.河北环境工程学院6.南通市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7.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7.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8.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8.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9.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9.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院10.南宁能迪科技有限公司11.山东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1.深圳中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2.天津市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3.四川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13.天津市宏源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有限公司14.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14.湖南永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5.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5.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6.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16.开封浦华紫光水业有限公司17.深圳工业生态与环境检测中心18.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9.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西安创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2.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单位: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全国环境保护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PAGE引言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监督管理日益加强,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要求更加严格。一方面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急需全面提高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建设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在提升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企业节能减排技术需要,开展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水资源保护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是校内重点建设专业。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全国19所优秀高职院校、18家知名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企业,形成较完善的专业资源库建设团队。经过前期多次校内研讨、行业专家咨询等途径初步确定了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将搭建一个资源优化的自主学习平台,努力为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优质专业学习资源,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企业提供丰富职工培训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提供继续教育资源,为环保志愿者、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宣传提供科普教育资源。本项目建设的特色资源:1.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由于受到场地、设备以及时间等问题的限制,水环境监测现实实训中无法安排某些实训项目,所以我们开发了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把在现实实训中有困难的项目虚拟化,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可以不受场地、设备以及时间的限制,可以反复进行,从而实现学生全面掌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技术的目的。2.虚拟水净化中心当前我国在“三废”治理中涉及行业最广、产生量最大、污染处理任务最重,对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大的就是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我们拟建设“虚拟水净化中心”,可以在虚拟实训系统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工艺设计、工艺运行管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运行、水质检验、污水厂厂长)进行模拟实训。设计为分析检验、工艺运行、技术管理、场站站长四个角色,学生在练习中可以通过完成设定任务进行升级,也可以选择学习模式、练习模式和考核模式进行学习、操作练习和自我考核,从而实现学生全面掌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技术的目的。3.大型监测仪器使用与维护中心水环境监测中常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这些仪器结构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而且各院校拥有这类仪器的台件数也较少。所以这类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掌握这些大型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技术,特别开发本模块资源,通过视频和动画展示这些仪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使用与维护技术。4.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科普站贯彻“水污染事件零容忍、实现污水零排放”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精神,按照“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育进校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服务进企业、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宣传进社区”的建设思路,特别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科普展”专题版块,开展多样化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宣传教育与技术推广。通过多样化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活动宣传和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咨询与活动,促进广大民众提升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意识与环保素养,将选择绿色环保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作为自觉行动。目录一、项目建设背景 1(一)行业产业发展背景 1(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 2(三)资源库建设政策背景 3二、建设基础与成效 3(一)建设基础 3(二)建设成效 7三、建设目标 8(一)总体目标 8(二)具体目标 9四、建设规划 11(一)调研分析,顶层设计 11(二)细化方案,制定标准 11(三)校企合作,开发资源 11(四)开放共享,构建平台 12(五)完善机制,持续更新 12五、建设内容 15(一)专业资源 15(二)课程资源 17(三)实训资源 21(四)培训资源 23(五)行业动态资源 26(六)名企名家资源 27(七)科普教育资源 28六、项目共享方案 28(一)依托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28(二)坚持日常维护,资源持续更新 28(三)做好广泛宣传,提高使用效果 29七、建设步骤 29八、项目预算 30九、保障措施 39(一)技术保障 39(二)组织保障 39(三)制度保障 40(四)资金保障 40十、预期成效 40(一)在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站 41(二)教师教学的辅助站和自我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的促进站 41(三)行业技术的推广站、企业员工的培训站 41(四)社会大众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科普站 4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PAGE13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依据《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6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6]61号)、《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国务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要求,制定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背景(一)行业产业发展背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领域的产业是当前绿色产业的主力军,也是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朝阳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修复的需求量巨大,城镇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费约为4300亿元,垃圾处理费约为2636亿元,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修复工程投资约为399亿元,重点流域水污染整治项目1385亿元,农村环保惠民工程约为739亿元。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刺激环境保护设备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治污服务业等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4572亿增至2013年的3万亿,2014年注册的环保企业数量已经增至50734个,职工由2006年的20多万人,增加至300多万人。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t"/analyst/detail/220/_blank"2015~2020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市场容量达到24.57亿元,污染源水质监测市场容量达到7.30亿元,整个水质监测市场容量达到31.87亿元。而且未来我国水质监测市场容量的增速将在20%以上,到2020年,我国水质监测市场容量有望超过95亿元。另外,2015年4月发布的“水十条”,使环保产业有4~5万亿元,近3年有2万亿元的产业发展前景。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十三五”期间环保市场总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加速了环保从业人员需求,给环保类从业者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对从业者的技术能力带来了挑战。这种机遇与挑战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领域更为明显,因为该领域的小规模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2%以上,企业数量多,从业人员数量相对短缺,而且专业技能相对较差。高素质技术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在职从业人员技术的提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已成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类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是面向水利、环保、市政行业和涉水企业一线岗位,培养从事水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水环境监测服务人员和环境治理服务人员的支柱性专业。如何培养更加适合行业发展需求、企业需要的一线高素质从业人员,迎接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相比,积淀的时间短,底子相对薄弱。为了推进高职院校建设,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满意的专业人才,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先后遴选了100所示范院校和100所骨干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在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类专业在许多高职院校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得到了有力发展。经过数年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碎片,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仅仅依靠一个学校的优质资源成果和力量显然不行,亟需一个能将这些资源碎片整合在一起的平台,便于各个学校进行资源交流、共享、探讨,共同推动与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资源教学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一个可以共建共享的资源整合、应用平台,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因为,网上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一种有效和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理论学习、实践练习、自我检测等教学形式都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要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有大量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已有的优质资源碎片远远不足,还需大量挖掘专业相关资源,尤其是视频、动漫类优质资源,使网络教学资源形成系统性,实现“能学辅教”作用。(三)资源库建设政策背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简称资源库)建设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范围和形式;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指出,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在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专业领域建立国家级资源库。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是一个布点多、学生数量大、相关企业数量多的专业。全国开设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多,许多院校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办了此类专业,并将继续开展此类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因此,结合资源库建设相关政策,建设一个数字化、优质化、开放性、共享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服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产业发展,提升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公民水资源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二、建设基础与成效(一)建设基础2015年10月,在杨凌召开“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第一次研讨会,正式组建了建设团队,研讨了本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整体设计、建设的目标与意义、建设思路与原则、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划、建设步骤、保障措施,启动资源库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2016年1月9日在南通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完成了资源库建设任务的分解,明确子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制作子项目任务书,签订子项目建设协议,明确了建设时间。2016年3月4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三次研讨会,讨论了各种资源的验收标准,进行了阶段建设成果的审核验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下一步建设计划。进行了平台使用、资源上传、微课搭建、课程搭建与管理等培训。通过几次会议,强化了建设团队、建设目标、建设思路,达成许多共识,为本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建院校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覆盖面广项目建设主持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院校之一,具有80多年办学历史。近年来,学院实施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等十大工程,办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多样化适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3名,省级教学名师11名,省级职教名师16名。主持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始建于2006年,拥有一支较强教学团队,是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该专业与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西安市环境监测站、陕西谷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北石桥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开展多项技术服务,积累了行业先进技术资源。参与该项目建设的19所高职院校,有国家示范校8所、国家骨干院校2所,省级示范校2所,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5个,具有较强的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联合院校建有国家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其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合作院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底蕴深厚、团队实力强、校企合作良好、教学条件优良、教学改革成果显著、教学资源丰富,从而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联合院校在全国分布广泛,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联合院校分布图如图2-1所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图2-1联合申报院校分布图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2.指导团队水平高,建设团队能力强、经验丰富本项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佩成老师担任首席顾问。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于德弘教授等来自高校、行业协会(学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共12人作为本项目指导团队,具体成员名单见表2-1.表2-1指导团队成员名单序号姓名所在单位及部门职务性别出生年月专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备注1于德弘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男1949.04课程建设教授、博导高校教师组长2张永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男1969.05经济管理教授高校教师副组长3彭建明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男1956.12职业教育研究员注册工程师副组长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李倦生中国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委员男1957.02环境监测教授、博导高级工程师全国环境保护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李瑛陕西省水利学会秘书长女1968.06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陕西省水利厅合作与科技处处长6张振文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男1962.12环境工程二级研究员环评工程师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7夏四清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男1965.03环境工程教授、博导高校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安屹立北控水务集团公司西部区域总工程师男1968.12给水排水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9范青如太平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总工男1965.11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10朱来松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男1974.01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11袁瑞民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男1958.09工程管理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12王峰青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男1964.05城市给排水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师本项目建设团队由主持院校、联合申报院校、联合申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按照20个一级子项目联合组建建设团队。项目建设团队主要成员(含一级子项目负责人)详见表2-2。项目建设团队核心成员以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为主,其中有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32人,组成合理,个人素质高,能满足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高水平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通过团队成员的协调工作,取长补短,一定能够保证项目建设内容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表2-2项目建设团队组成主要成员序号所在单位及部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项目分工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王周锁男1964.04院长教授高校教师高职教育研究项目主持规划统筹2南通职业技术学院顾卫兵男1962.10副院长教授高校教师环境微生物项目主持规划统筹3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陈晓耘女1965.03副院长副教授高校教师环境微生物项目主持规划统筹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苏少林男1974.09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水环境监测工高级考评员环境工程项目技术总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5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周博男1976.10分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考评员环境科学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6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李静男1969.11系主任教授水环境监测工程师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7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王虎男1975.12骨干教师副教授水环境监测工高级考评员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8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宝军男1963.11副院长教授高校教师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技术,分散污废水在线处理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9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王春梅女1972.03骨干教师副教授高级考评员环境科学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0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高红武女1962.12院长教授环境影响评价员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1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崔迎女1979.02系主任教授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相会强男1974.10骨干教师教授高级技师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张宝安男1961.03系主任教授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秋利女1979.12骨干教师副教授水监测工高级考评员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5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谢武女1974.10骨干教师高级工程师清洁生产审核师环境工程、清洁生产审核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6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李莉女1977.08教研室主任讲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7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马承荣男1978.06系副主任工程师考评员、建造师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8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刘晓冰男1968.12副院长高级讲师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科学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19通科技职业学院乔启成男1983.10副处长副教授高校教师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2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敏娟女1978.10骨干教师副教授水环境监测工高级考评员环境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21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乔鹏男1981.07骨干教师讲师水质检验工二级技师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建设及推广2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朱海波男1981.05骨干教师讲师水环境监测工高级考评员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2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周伟男1980.02骨干教师讲师水环境监测工高级考评员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24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蔡文良男1980.04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地下水评价工程师环境工程子项目规划与统筹25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刘俊红女1967.05市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水环境监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26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白晓龙男1981.03系书记讲师化学检验技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建设及推广27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焕春女1979.02骨干教师副教授中级考评员环境工程环境监测资源建设及推广28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彭莉女1985.02骨干教师工程师高校教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29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杨春和男1963.12系主任教授高校教师农业环保课程开发、资源开发30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郑轶荣女1966.12骨干教师教授高校教师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建设及应用3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蒯圣龙男1981.08骨干教师副教授高校教师水污染治理、水质分析资源建设及推广32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杨绍平男1963.12系主任副教授工程师地下水资源建设及推广3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冉治霖男1980.12骨干教师副教授高校教师环境微生物资源建设及推广34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张晓辉男1980.12系主任副教授高校教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35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闫生荣男1982.05骨干教师副教授高校教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36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张杰男1983.12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工程师水利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37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周小林男1971.12高校教师副教授高校教师微生物资源建设及推广38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潘琼女1978.02骨干教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高级考评员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39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全玉莲女1974.09骨干教师副教授水监测考评员环境监测资源建设及推广40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唐菠男1986.11系副主任讲师高校教师给水排水工程子项目负责、资源建设及推广41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区雪连女1986.07骨干教师讲师高校教师给水排水工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建设及推广42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邹渝男1979.06系副主任讲师工程师环境监测环境评价资源建设及推广43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熊鹰女1983.08教研室主任讲师高校教师水环境监测资源建设及推广44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王雪平女1978.01骨干教师讲师清洁审核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45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董金华男1982.09骨干教师讲师环保工程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46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尹程男1985.07骨干教师讲师高校教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47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李玉静女1979.10骨干教师讲师高校教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48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刘斌男1985.06骨干教师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49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齐世华男1982.07骨干教师讲师高校教师给排水工程资源建设及推广50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纪丁愈女1985.02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环境评价资源建设及推广51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种秀灵女1979.05骨干教师讲师工程师环境评价资源建设及推广52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尹雪娇女1990.04骨干教师助教会计从业资格环境分析资源建设及推广53北控水务(集团)公司安屹立男1968.12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给排水技术指导54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袁瑞民男1958.09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工程管理技术指导55高等教育出版社沈洁女1982.04助理工程师编审教育研究资源共享与服务56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尹建男1967.09副站长教授高级工程师环境监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57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黄晓燕女1970.12总编助理副编审责任编辑编辑图书出版58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峰青男1964.05水质监测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水污染控制条件支持资源建设59天津市宏源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有限公司万寿路男1966.09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设计及研究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0深圳中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乔铁军男1976.09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环境工程给水排水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1天津市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王春女1984.04助理工艺工程师工程师膜及膜分离技术及工艺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2湖南永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柯艳春女1984.05副总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环境工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3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蒋晓云女1979.05副总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环境工程技术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4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何胜男1970.01董事长工程师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5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陈克军男1978.11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环境工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6重庆市渝西水务有限公司柳顺海男1976.05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环境工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7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常明庆男1982.10科研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水污染控制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8南宁能迪科技有限公司罗庆柏男1983.03总经理工程师工程师环境工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69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业生态与环境检测中心陶益男1980.06科员工程师工程师水环境修复条件支持、资源建设70开封浦华紫光水业有限公司王淑红女1978.02技术部部长工程师工程师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条件支持、资源建设71南通海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赵锦辉男1980.03助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给排水工程条件支持、资源建设72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徐宏飞男1986.02技术研发部经理电气工程师工程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条件支持、资源建设73北京欧倍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贺香文女1985.3经理工程师工程师计算机技术虚拟资源建设74西安创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符馨女1987.6经理工程师工程师动漫设计动漫制作3.共建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门类齐全参与建设的18家行业企业,业务涵盖冶金、化工、制药等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大的行业,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先进,设备精良,门类齐全,支撑了专业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接触氧化等处理设备,可开发废水单元操作设备操作资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等监测仪器设备,可开发环境监测仪器使用资源;系统化的三级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艺等可开发综合实训资源。另外,参与建设的3家信息技术企业拥有先进的教学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虚拟工厂资源建设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企业,既可以与合作院校共同开发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多种案例资源,又可以与合作院校共同开发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监测、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实际工程和技术服务的视频、动画等资源。4.前期投入充裕,建设成效显著、特色明显为了高质量、高标准的建成本资源库,我们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建设工作,投入资金180多万,主要用于调研、研讨、管理办法制定、资源开发、平台搭建等基础性工作。组织项目专项调研,有效完成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调研,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调研的基础上,召开资源库建设方案研讨会。随后,召开了资源建设内容研讨与培训会。又根据资源库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管理办公室、指导小组,推进资源库建设各项工作。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建立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细则》。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搭建资源库平台。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二)建设成效截止2016年6月,取得了以下阶段性成果:(1)完成了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前期调研、顶层设计和建设方案,签订了各类项目合作协议,成立组织机构,组成了专业资源库建设指导团队和建设团队。(2)建成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资源库运行平台(9/portalproject/themes/default/u-jhalwl1jvba41yocnrxg/sta_page/index.html?projectId=u-jhalwl1jvba41yocnrxg),满足资源库对外开放和运行的相关功能、技术与管理要求,已经实现对外交流与服务。(3)建成并上传资源总量达到6030个,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合理,文本类和图形(图像)类资源数量占比小于50%,其中PPT演示文稿类801个、电子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文本类2275个、图形/图像类725个、视频类1960个、动画类279个。同时,上传课程考核试题4317道,能够支持资源库课程教学模块的自学检测。(4)利用建成资源已搭建10门专业学历课程、3门培训课程和183门微课。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记录、教学评价、自主学习等功能完备。(5)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学习者四类注册用户已达3800多人,从2016年4月已经开始使用建成资源。(6)专业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明确,共建共享,管理规范,运转良好。通过前期建设,形成了一支校企融合、优势互补,能代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领域全国一流水平,且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执行力强的建设队伍;摸索出了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资源库的网络运行;掌握了资源库的功能、技术与管理要求;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库建设经验,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资源库的进一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以服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联合全国院校专业优势、校企深度合作、信息化手段为途径,通过科学的“一体化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合作开发管理、网络开放运行、持续有序更新”的方式,借鉴国际经验和标准,建设代表国家水平、高职教育理念突出、实用开放、能学辅教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涵盖国内外水处理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成就,使之成为在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站、教师教学的辅助站、自我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的促进站、行业技术的推广站、企业员工的培训站、社会大众的科普站,实现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升,并向全社会开放,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人才质量和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发展水平做贡献。(二)具体目标1.建设1个专业资源版块,建成140个专业建设资源专业资源包含专业概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中高职以及与本科衔接等方面的文本、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源。为提高全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优质资源,促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快速协调发展。2.建设1个课程资源版块,包含1个微课中心和1个课程中心,建成10000个课程教学资源(1)建成10000个课程知识点及能力要素资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梳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开发水环境监测、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水处理运行与管理、水处理微生物以及水生态修复技术等14门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培养教学资源包。基于每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发一套学习指南、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辅助动画、音频、电子挂图、操作演示视频、试题等教学资源,建成资源累计不少于10000个。(2)组建1个微课中心根据开发建设的知识和能力要素教学资源,以及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培训、社会学习者以及教师)的学习需求,选取其中比较典型,学习有难度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搭建微课不少于210门。(3)组建1个课程中心根据开发建设的知识和能力要素教学资源包,以及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示范高职院校、普通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培训)的学习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系统地搭建高职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平台以及专业核心课程14门。通过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质共享,推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信息化水平,并满足中高职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具备在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网上交互、自主学习、在线练习与考试的功能,使不低于10000名中、高职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直接受益。3.建设1个实训资源版块,包含1个虚拟水净化中心和1个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建成100个实训资源开发完成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及模拟仿真等实训项目的任务书、报告书、指导书、操作演示视频等实训专项资源100个,企业案例100个;建成“虚拟水净化中心”1个,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1个。4.建设1个培训资源版块,包含1个大型监测仪器使用与维护中心,建成300个培训资源,搭建4门培训课程面向企业员工、师生及社会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开发职业资格标准包、企业培训包、学生竞赛培训包、师资培训包等四类培训资源300个,1个“大型监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中心”,建成满足终身学习需要,多层次、多种类、适用性强的培训资源,搭建《水环境监测工》、《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能大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及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4门培训课程,使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中高职师生和全国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企业员工直接受益。5.建设1个行业动态资源版块,资源量不少于110个组成以多家国内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知名企业和冶金、制药等大型工业生产企业专家为主的行业资源建设团队,设计开发行业概况、行业发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业协会等行业资源110个以上,使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企业和学校直接受益。6.建设1个名企名家资源版块,资源量不少于95个按照“以企业案例为引导、推广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思路进行建设,主要建设:名企风采、企业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岗位设置、典型案例、校企合作、企业招聘等资源95个以上,架起学校和企业的桥梁。7.建设1个科普教育资源版块,建成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科普资源不少于70个为了向广大社会普通群众普及水污染及治理等相关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来,本项目特建设不少于70个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的普及教育资源。四、建设规划(一)调研分析,顶层设计深入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对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资源库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如图4-1。按照满足“学生、企业员工、教师、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需求,采用“一个门户(专业资源库)、七大版块(专业资源版块、课程资源版块、实训资源版块、培训资源版块、行业动态资源版块、名企名家资源版块、科普教育资源版块)”的顶层架构设计,共设计专业资源建设、实训资源建设、培训资源建设、各门课程资源建设、名企名家等20个一级子项目。(二)细化方案,制定标准根据顶层设计,细化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资源库建设方案,制定能够满足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普适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指导我国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建设。为了确保建设方案高质量落实,制定资源建设相关标准,规范专业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培训包开发、素材采集等资源建设内容,为资源验收提供依据。(三)校企合作,开发资源联合开设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和水环境行业相关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根据建设方案和资源开发标准,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资源建设总体设计框架见图4-2。具体内容如下:(1)专业资源版块:主要包括专业概况、专业建设、友情链接等。(2)课程资源版块:主要包括4门专业基础课、10门专业核心课等。(3)实训资源版块:主要包括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仿真模拟等。(4)培训资源版块:主要包括职业鉴定、企业培训、技能竞赛、培训等。(5)行业动态资源版块:主要包括行业概况、行业发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业协会等。(6)名企名家资源版块:主要包括名企风采、典型案例、名家风采等。(7)科普教育资源版块:主要包括专业术语、污染事件、水资源保护等。(四)开放共享,构建平台按照边建设边使用的原则,依托高教出版社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搭建能满足万人同时在线访问的资源共享平台,上传优质专业建设资源,满足学校师生、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人员的浏览与学习,实现专业资源的互通性和共享性。平台建成后,坚持日常维护,既要确保其准确、可靠、稳定的运行,又要确保知识点的交叉访问、检索、在线学习等功能。(五)完善机制,持续更新在边用边改、不断完善,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面向院校、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开展深度推广工作,扩大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建立管理员制与会员制相结合的资源持续更新机制,扩展资源来源渠道,提高资源增量,实现资源的不断优化与持续更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需求1:学校需求(主要用户:教师、学生)1-1专业建设1-2课程建设1-3职业技能鉴定1-4中高职本科衔接1-5继续教育需求2:企业需求(主要用户:员工)2-1入职培训2-2岗位培训2-3职业技能鉴定2-4人才招聘需求3:社会需求(主要用户:社会学习者)3-1职业准备培训3-2自主学习3-3继续教育3-4行业动态需求4:行业动态(主要用户:企业、学生、教师)4-1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育进校园4-2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服务进企业4-3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宣传进社区学校教学资源:1.专业建设资源2.课程建设资源3.实习实训资源4.学生大赛培训5.师资培训企业学习资源:1.入职培训2.岗位培训3.行业标准规范4.新技术5.高端论坛共用资源: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自主学习指南继续教育分类素材库:文本、图片、动画、仿真、视频等服务与管理:站点导航、资源检索、信息发布课程资源版块资源库使用指南社区合作项目开发潜在合作项目开发协作主体扩展资源维护与更新实训资源版块行业资源版块专业建设版块培训资源版块名企名家版块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科普站图4-1资源库总体设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PAGE19教师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学习者课程中心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核心课(10门)微课180门实训中心课程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仿真模拟虚拟工厂实习资源成果展示行业动态行业概况行业发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业协会知名人物名企名家名企风采典型案例名家风采校企合作科普站专业术语污染事件水资源水环境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培训中心职业鉴定企业培训技能竞赛师资培训平台用户资源库结构及内容门户后台项目管理员子项目负责人专业园地专业概况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友情链接资源类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仿真…… 图4-2资源建设整体设计框架图4-2资源建设整体设计框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五、建设内容本专业资源库建设内容主要由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实训资源、培训资源、行业动态资源、名企名家资源和科普教育资源七大部分组成。(一)专业资源本项目发挥联合院校专业建设优势,面向全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需求,除提供专业概述资源外,还按照“专业需求调研→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细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考核与评价→反馈与调整”专业建设路径,集成涵盖专业开发与建设完整流程的过程资源、模板工具、院校案例,为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类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优质的专业建设资源。专业建设资源有以下内容:1.专业概述资源专业概述资源重点介绍全国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提供专门的专业建设指南,为职业院校专业开发与建设,提供参照流程与过程规范;提供专业概述综合资源,内容包括:专业介绍、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职业标准等。2.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内容有专业建设指南、专业调研资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资源、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资源、专业教学条件资源。专业建设指南: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专业建设路径资源。专业调研资源:重点提供环保行业规划、环保行业发展分析、专业调研报告模板、联合院校专业调研报告实例等资源,为全国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开展专业调研、撰写专业调研报告、实现专业准确定位提供参考。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资源:重点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建设流程、课程开发过程资料及模板、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及联合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源,为职业院校开设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提供支持。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资源:本项目邀请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参加资源库建设,旨在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等资源。专业教学条件资源:重点为全国高职院校开设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提供配置师资条件、课程教学条件、实验实训条件、实习顶岗条件建议方案等资源。3.质量评估资源主要内容有管理制度资源、质量监控资源、质量报告资源。管理制度资源:重点提供行业企业调研规范、专业设置规范、专业建设体系文件、教学运行管理文件、校企合作、教师考核文件等资源。质量监控资源:重点提供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方案、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与考核文件、奖惩制度等资源。质量报告资源:重点提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模板及部分优秀高职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质量报告等资源。专业资源建设流程见图5-1所示,专业资源建设主要内容见表5-1所示,专业资源建设累计不少于140个。图5-1专业资源建设流程表5-1专业资源建设主要内容序号资源分类资源描述资源数量(个)1专业概述包括专业介绍、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职业标准库等72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指南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11专业调研报告包含行业规划、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专业调研报告模板及部分优秀高职院校水净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21人才培养方案包含专业教学标准、课程开发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流程、课程开发过程资料及模板、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及部分高职院校水净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中高职本科衔接包含中职本科专业标准、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资源11专业教学条件专业教学需具备的硬件、师资等条件43质量评估管理制度行业企业调研规范、专业设置规范、专业建设体系文件、教学运行管理文件、校企合作、教师考核文件等6质量监控质量监控体系、教学全过程管理文件、考核文件、奖惩制度等4质量报告包含质量报告模板及部分优秀高职院校环保专业质量报告204友情链接中职院校包括部分中职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链接2共建院校包括合作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链接20本科院校包括国内部分优秀本科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专业链接8国外院校包括国外部分优秀院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专业链接3合计140(二)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课程资源中心集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为专业课程提供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和自主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1.课程资源建设的理念课程资源建设体现两个方面的理念,一方面要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参照专业课程标准,分析职业岗位以及工作过程,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另一方面要定位于企业,在岗位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服务于企业实际需求,实现可持续教育;同时做好与中职的衔接。2.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按照“覆盖专业核心岗位→系统架构目标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助教、助学、助用”的建设思路,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位,系统开发各课程颗粒化教学资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习者以及不同用户个性化利用课程资源、素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设计提供支持。(如图5-2所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典型工作任务专业课程课程资源核心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课程课程资源核心岗位分析化验水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分析化验水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水环境监测》《水环境化学》课程描述、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模块(项目)水环境监测课程描述、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模块(项目)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艺技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水环境工程技术》《给排水管道技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微生物》《工业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管道技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艺技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水环境工程技术》《给排水管道技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微生物》《工业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管道技术学习项目教学项目单元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录像学习项目教学项目单元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录像试验实训应用案例《水环境工程制图》《水环境工程施工与核算》《水环境工程制图》《水环境工程施工与核算》施工组织与核算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施工组织与核算施工组织与核算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施工组织与核算《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运行管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仪表》《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水环境设施运行管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运行管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仪表》《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水环境设施运行管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单元自测试题库单元自测试题库试卷库在线测试《水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监理》技术咨询环境监理、生态修复技术服务《水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监理》技术咨询环境监理、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图5-2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及流程图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PAGE383.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面向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5个核心岗位(水环境监测、工艺设计、运行管理、施工与核算、技术推广与咨询),系统选择《水环境化学》、《仪器分析》、《水环境监测》、《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环境监理》、《水处理运行与管理》、《水处理微生物》、《水处理设备与仪表》、《环境工程制图》、《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水深度处理》、《水处理工程施工与核算》、《水生态修复技术》等14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资源库的目标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各目标课程系统提供课程分析与设计资源、课程教学与实施资源、课程考核与评价资源。课程设计资源:面向单门课程,重点提供课程定位分析、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项目教学设计等资源。课程教学资源:在进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课程学习分析,确定学习项目(模块),对照学习项目(模块),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指南、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习题测试、应用案例、单元实训等资源。在单元实训部分还重点建设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实训记录、实训报告、操作演示等资源。课程考评资源:面向学习者自主学习与测评,在课程教学资源基础上,建立自检自测评价资源,主要包括单元测试、试题库、试卷库和在线测试等资源。每一门专业课程资源内容见表5-2。课程资源累计不少于10000个。表5-2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序号资源分类资源描述资源数量(个)1课程描述每门课程的课程描述,包含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12课程标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13整体设计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程设计依据、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实施条件、课程设计特色与创新等内容14学习项目每门课程下设若干项目(含课程综合实训),项目下设任务,每个任务包含学习指南、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习题测试、应用案例、单元实训等八类资源,其中单元实训提供任务书、指导书、实训记录、实训报告、操作演示五类资源>6005试题库提供每门课程配套的习题库,以课程为单位设立题库16试卷库提供每门课程配套的试题库,为课程终结考试提供试卷和答案207素材资源按照课程,分类型组合各种素材各种资源,设置搜索引擎便于调取使用>808微课课程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微课>15合计>718(三)实训资源本项目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以服务高职学生为主、兼顾其他学习者,系统规划了“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级实训资源系统。其中:“实验”主要开发制作单元操作类实验实训资源,“技能训练”主要开发制作单一技能实训类实训资源,“综合实训”主要开发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资源,“顶岗实习”主要开发顶岗实习、企业整体案例类实训资源。本项目将集中利用联合院校、联合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特点,联合开发虚实互补的实训环境、实操与仿真结合实训项目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资源在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作用。实训资源建设思路如图5-3所示。实训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如表5-3所示。图5-3实训资源建设思路表5-3实训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序号资源名称资源描述资源数量(个)1实验实训实验:实验任务、实验指导、操作演示技能训练:实训任务、实训指导、操作演示综合实训:实训任务、实训指导、操作演示顶岗实习:实训任务、实训指导、1002虚拟水净化中心建设1个虚拟水净化中心,能系统进行工艺配置与运行操作的全面训练。13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建设1个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能系统进行工艺配置与运行操作的全面训练和水质分析与检验实训。1总数1021.实验实训真实条件下的实验实训主要包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四个大的层次。每门课程不少于5个实验,10个技能训练项目,整个专业综合实训5个项目,顶岗实习5个项目,每个项目建设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操作演示不少于4类资源,资源累计不少于100个。2.“虚拟水净化中心”建设用仿真软件技术建设“虚拟水净化中心”。针对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领域覆盖面宽、现场运行操作难度大等特点,本项目开发虚拟工厂与实训项目,并首先选择污染治理任务最重、涉及行业最广、循环利用价值最高,对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艺,建设涵盖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完整流程的“虚拟水净化中心”。“虚拟水净化中心”整体布局及主要工艺流程。“虚拟水净化中心”拥有技术、设备和运行中心,能够根据水质和处理标准要求,进行不同处理工艺的组合,开展工艺分析,优化工艺选择。按照运行规范,设计工艺参数,开展工艺虚拟运行调试,虚拟操作各处理设备、进行进出水监测。虚拟处理工段包括:①进水水质监测。②泵房、鼓风机房。③格栅、前沉淀池。④过滤池。⑤曝气池。⑥后沉淀池。⑦深度处理池。⑧出水监测。总体布局及车间工段架构见图5-4。图5-4虚拟水净化中心总体布局及车间工段架构虚拟实训系统角色设计。根据现实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厂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实际,设计实训角色、实训任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分别完成实训任务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3)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建设虚拟水环境监测中心主要开发环境监测实训室认识实训、样品采集运输与保存、以及水环境监测项目。该中心虚拟现实环境监测实训室的场景与设备,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虚拟中心进行认识实训,模拟操作实训,有助于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各项操作技术。(四)培训资源本项目面向教师、学生、企业职工和社会学习者提升能力、参加竞赛、提升素质和获得职业证书的需要,联合劳动部门、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训内容,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整理与制作形成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建设内容包括职业资格标准包、企业培训包、学生竞赛培训包、师资培训包和1个“常用大型监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中心”。1.职业资格标准包职业资格培训包是按照水净化主要岗位职业任职资格要求而设置的,入库资源包括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CAD制图员和水环境监测工等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技术规范、大纲、仪器设备操作、大赛试题、评分标准、在线测试、大赛现场等资源。随着资源库的不断完善与更新,将不断增加职业资格鉴定项目。2.企业培训包企业培训包是按照行业企业员工培训要求,参照相应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选择典型企业进行设计,针对新员工、操作员、技术员、工程师等开发不同级别的培训资源。3.竞赛培训包竞赛培训包按照学生竞赛要求来设计。培训资料来自教育部和行业比武大赛的基本资源,建成大赛培训资源。主要内容包括大赛信息发布、技术文件、仪器设备操作、大赛试题、评分标准、在线测试、大赛现场等资源。4.教师培训包按照中高职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要开发设计,参照国家师资培训计划要求,包括教育能力培训、专业能力培训、教育技术培训、专业拓展等,满足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发展需要。同时建设国家环保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等培训资源,供继续教育培训使用。“常用大型监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环境监测所用的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气相色谱、液相色谱、COD测定等测定仪器的使用与故障处理等,可以为学生学习使用仪器设备以及职工岗位培训提供资源。培训资源建设思路见图5-5所示,培训资源建设内容见表5-4所示,累计不少于300个。图5-5培训资源建设思路与内容表5-4培训资源内容序号资源分类资源描述资源数量(套)1职业资格培训包包括化学检验工、CAD制图员、水环境监测工、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等职业资格相关资料1002企业培训包包括新员工岗前培训、操作员级培训、技术员级培训、工程师级培训、企业案例等1003学生竞赛培训包包括赛项介绍、培训标准、项目指导、训练教程、综合训练、赛题分析、竞赛题库604师资培训包涉及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技术培训、专业拓展能力培养的资源205常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中心包括环境监测常用的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气相色谱、液相色谱、COD测定等测定仪器的使用与故障处理等20合计300(五)行业动态资源本项目以涵盖广泛的国内环保行业知名企业和大型工业生产企业为主,资源库建设团队按照“跟踪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动态,转发行业信息,服务行业需要”的思路,建设行业资源库。行业动态资源涵盖最新国内外行业新发展、新技术、新成果、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新成就等。包括行业概况(行业概述、行业规划、专家论道等)、行业发展(国际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产业发展分析、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新技术发展、中国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产业发展分析、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产业相关政策、环境相关规划、用人需求分析等)、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业协会等版块资源,重点对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人员提供政策支持,为工业企业和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企业人员提供规范、规划支持,为各类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参考。行业资源库建设思路见图5-6所示,建设内容见表5-5所示,资源累计不少于110个。图5-6行业资源库建设思路
表5-5行业资源建设内容序号资源分类资源描述资源数量(套)1国内外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包括国际最新技术介绍,国际最新标准介绍,国内技术政策介绍、淘汰落后产能与工艺设备目录介绍,鼓励发展的产业、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介绍等。202行业概况包括国内外行业概述、行业规划、专家论道等103行业发展包括国内外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产业发展分析、相关政策、环境相关规划、人才需求分析等104政策法规包括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法规解读等305标准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万吨抗静电擦拭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中西方大学教育的异同
- 心理护理诊断与措施课件
- 大学比赛策划书1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中学化学实验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业学院《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安全主题班会流程
- 华东理工大学《数据清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东学院《玉器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非织造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市场调查预测题库+答案
- 2024年智能地锁安装与维护协议2篇
- 吉林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第1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 2024河北高考地理真题卷解析 课件
- 部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 一带一路对国际贸易影响-洞察分析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国企数字化转型解读及赋能zzw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模板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