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生育率研究人口在每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育率是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之一。研究中国人口数量未来走势,重点是研究生育率的未来走势。对生育率的准确预判,有利于对国家制定合理的生育政策。为更准确、全面的探究经济、社会、文化和政策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我们对数据的准确度进行讨论,并对世界面板数据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从世界各国层面看,经济增长与女性受教育程度可能与生育率存“U”型关系;1981-2015年间,鼓励或限制生育的政策未能起到相应效果。从中国各省层面看,经济、政策和人口结构因素对生育率波动作用较为显著。与世界面板回归模型相比,经济和政策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我国经济上看,房价和居民负债的上升会到导致生育孩子效用的减少,从而导致生育率的下降。政策上看,由于二十世纪计划生育的实施直接抑制了生育率的提高,导致颁布“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对生育率均有显著的正向效用,释放了居民被压抑的生育意愿。从人口结构上看,人口老龄化和结婚率均对生育率产生显著影响。结婚率的下降和居民杠杆的上升趋势相似,共同导致了近年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因此,为缓解生育率下滑,提高我国生育意愿,应从经济激励和加强社会福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有偏差;数据提取不及时;人口生育率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作者分析师蒋飞分析师李相龙联系人贺昕煜联系人仝垚炜压力缓解,核心通胀仍显韧性》2023-3、《通缩只差一步,降息或将至—4月通胀数据点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2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内容目录 图表目录 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1.递进总和生育率和内在总和生育率人口在每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育率是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之一。研究中国人口数量未来走势,重点是研究生育率的未来走势。对生育率的准确预判,有1.1统计局抽样误差问题提的共识,但诸多的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使得学界对于生育率具体水平有着较大分歧。学者崔红艳,徐岚,李睿(2013年)对分年龄的人口比例基于留存率假设提出质疑,并提出“六普”生育率不足以代表中国真实生育率水平,并推测真实生育率在1.50-1.64之间,与世界银行结果相近。高爽、陈卫(2013)提出了测算内在总和生育率的方法,陈卫、段媛媛(2019)给出了对于近1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更精准的估计。率表示假设妇女度过整个生育期并按当期年龄别生育率生育的孩子数,由于其计算简单,代表性较强,因此被用于衡量一国生育水平。总体生育率(totalfertilityFTR=∑(各年龄段的年生育率*5年*该年龄阶段育龄妇女占比)率率走势与世界银行生育率走势较为一致,但波动幅度更大。误差可能是计算总和生育率图表1:各统计口径中国总体生育率世界银行中国统计局(抽样)中国统计局(抽样)MA5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法的差异造成的数据口径不一、执行计划生育时的瞒报行为和国内行业变化等可能原因导致的统计错误。图表2:各年份年龄层人口普查与抽样结果调查方式年份15-1920-24-段(-435-4041-4445-50普查.14.13.16.18.15.1112抽样.15.110.12.16.18.1612普查.13.170.14.13.16.1710抽样.10.130.18.14.13.1617普查.10.110.14.19.15.14171.2递进总和生育率与内在总和生育率新指标递进总和生育率和内在总和生育率能消除总和生育率中的进度效应,真实反映关注,例如,总和生育率可能会由于人口结构和生育进度的变化而产生波动,为去除这两种效应的影响,Rallu与Laurent(1994)通过控制年龄结构、胎次结构和胎次间隔,构建胎次别、年龄别和间隔别的总和生育率;McDonald和Kippen(2007年)提出了内在总和生育率指标。陈卫,段媛媛(2019)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育率。图表3:世界银行和学界所作内在总和生育率世界银行分孩次内在总和生育率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内在总生育率(IntrinsicTotalFertilityRate,ITFR)通过控制和分解胎次别、年龄生育率保持不变时所经历的总生育率,由各胎次年龄别、间隔别构成。递进总和生育率通过控制胎次别和年龄别消除了生育的部分进度效应,使存在总和生育率中推迟或提前由2017年抽样数据构建的各年内在总和生育率与世界银行趋势、数值大小均相似。实际上,世界银行给出的总体生育率基于抽样、普查原数据,经过一系列数据补空、模型处理过程得到,不是由公式简单得出的生育率,与学界的测算数据相似说明该生育率也世界银行给出的总体生育率来自于《2022RevisionofWorldPopulationProspects》,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5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其中中国的数据来自各年人口抽样调查、1990、2000、2010、2020年的人口普查和年人口与健康调查中的妇女和前12个月出生对的数据,按照母亲胎次别和年龄别得出世界银行的测算方法除了使用多年份的普查数据外,还使用了人口抽样数据、医疗数据和教育数据作为补充验证数据,能够及时调整由单一年份计算得出的递进总和生育算,其“S”型曲线能较好的反映增长规律。因此世界银行给出的生育率数据经过多样本数我们在接下来的生育率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是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3调查总和生育率反映的生育规律由于无法得到的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我们只能根据一些研究学者的成贺丹(2018)等发布的论文或报告,(1)从递进生育率的趋势看,一孩生育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导致一孩生育水平下降的图表4:2006-2017年中国一孩总和生育率和一孩递进总和图表5: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年龄别生育率生育率(2)生育政策的开放对生育率影响显著,但并不改变生育趋势。2013年的“单独二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6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6:2007年-2016年中国二孩总和生育率、二孩递进图表7:2006-2016年分孩次平均生育年龄总和生育率、二孩内在生育率2.基于国内外生育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1基于世界生育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生育率呈总体下降趋势。特别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总速发展后,生育率也出现显著下降。目前国外已有较多探究生育率影响因素及实证文AboulghasemPourreza21)梳理影响总和生育率的证研究的因子。国内学者对于生育率长期变化和准确性更为关注。实证方面,冀福俊(2014)基于各国数据对总和生育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和总和生育率间存在“U”型关系;张孝栋等(2021)对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经济、社会、家庭、制度和文化五方面对我国低生育率做出解释。人口预测方面,陈卫(2022)给出了对于未来总人口、劳动力人口和老龄化抚养比趋势的预测。我们也从上述因素分析着手,探究对图表8:2020年世界各国收入与总和生育率关系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7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在消费者理论框架中,生育孩子在居民的效用函数中存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者应和替代效应为负,生育孩子后的总效用下降,居民就会减少生育行为。当生育相对成本少生育行为。实证分析中,经济发展程度和受教育水平通常被认为是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原-2015年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印度、巴西、法国、希腊、南非、俄罗斯共10个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国家数据。除女性受教育年限数外其他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为了消除数据不平稳的情况,人均国民总值采取了对数的形式,对城镇化率进行了一阶差分,处理后变量为总和生育率,指每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量,文中用于衡量国家的生育率水平。解释变量包括影响生育率的主要经济及社会因素,包括人均国民总值lpgdp,用于衡量经济增长;育龄女性(15-45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edu,用于衡量育龄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工业化率ir和城镇化率ur用于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生育政策policy用于衡量国家是否对生育进行鼓励或限制生育。为了观察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加入了lpgdp2及edu2。式中u为固定效应,c为随机误差项,图表9:世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回归样本过于严格。因此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虽然R2较大,但不适用于该数据。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8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量的方式进行回归。方程(1)中,解释变量为lpgdp,iT,uT和edu,初步看城镇化水生育率解释力度不强。方程(3)、(4)、(5)分别加入人均GDP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平方项、鼓励生育政策和限制生育的二元变量。此时变量均在置信水平为1%的情况下显方程(3)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女性受教育程度可能与生育率存“U”型关系。经济增长线型项与总体生育率是负相关关系,人均收入的增加可能会减少生育率。为了进一步观察两者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把二次项lpgdp2加入模型,结果显示二次项系数为正且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余变量影响的情况下,人均GDP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在于女性受教育水平。方程(4)(5)纳入生育政策的二元变量,其符号与政策方向相1981-2015年间,各国家和地区鼓励或限制生育的政策均未能起到提高或降低生育率的相应效果。policy(positive)系数为负,反映颁布鼓励生育政策后生育率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升,且较低的R2增加值表明该变量对生育率走势解释程度不高。该回归结果能回升;但鼓励生育政策仍可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起到促进作用,下文对我国生育率的实2.2基于我国省级生育率的实证分析“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超低生育率水平行列,同时也表明我国正面临严峻的低生育率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经典人口理论认为生育率会由高位自然下降到更替水平(2.1)并保持稳定,而我国生育率已长期低于自然更替水平,并在2020年下降至1.3。总结已有文献研究,我国生育率波动主要受到经济、文化和政策三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研究影响我国生育率波动的因素,在上述背景下,基于我国省份面板数据(由于没化的负担程度;housepTice为地区住宅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用于衡量房价的高低;同时面二孩”和2021年的“三孩”政策。由于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处理不随个体变化但随着时间而变化的遗漏变量,更好地捕捉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变化,因此以混合OLS模型为基准模型,采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方程(6)为混合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混合效应模型回归假设个体间无异质性,该假设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9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从经济层面来看,房价和贷款余额比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二者上升会对生育政策层面上看,放开“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后,生育率均有显著提升效果,其中以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最为明显;“三孩”政策系数小于对生育率的影响。同时应当注意,在人口结构层面,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对生育率有显著的负效应。因此应。图表10: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图表11:我国最高、最低出生率省份及统计性描述宁、黑龙江和吉林居末三位。中国发达省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平均出生率为10.87‰,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大城市,而产生的竞争效应可以导致生育水平降低,体现在海南、云南和江西的平均人均GDP、城镇化率低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海南、云南和江西的生育率高的原因是其老年抚养比低于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10P.10东北三省,体现即使有“隔代照料”的优势,照料老人的压力可能也会降低年青一代生图表12:我国最高、最低出生率省份雷达图出生率(‰)海南15.0010.0010.00份5.00 0.00 黑龙江辽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住宅,元)海南10000.00发达发达0.00吉林江西 辽宁辽宁江结婚登记(万对)海南100.00份50.00 0.00吉林江西 黑龙江辽宁老年抚养比海南发达发达0.00 江辽江人均GDP(元)海南60000.00发达省份000.00云南发达省份20000.00 0.00吉林江西 辽宁辽宁江城镇化率(%)海南100.00发达发达 辽宁辽宁江2.3实证模型得出的生育规律本文利用1981-2015年不同国家面板数据及2003-2022年中国不同省份面板数据对总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从世界各国层面看,人均GDP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非线性影响作用显著。体现出随着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各国总体生育率会出现“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这与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出现一定程度的生育率反弹吻合。因此,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生育率有所上升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跨越了随着经济和教育发展产生的生育率最低点,从而重新最低点的左端。从中国各省层面看,经济、政策和人口结构因素对生育率波动作用较为显著。与世界“三孩”政策对生育率均有显著的正向效用,释放了居民被压抑的生育意愿。但“三孩”孩意愿下降,生显著影响。结婚率的下降和居民杠杆的上升趋势相似,共同导致了近年中国生育率的与上文的调查结果相同的是,晚婚是中国整体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生育明代经济负担较重,可能对晚婚和晚育均有负面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排除了显著共线性影响,可以看出结婚率仍然对生育率有明显影响。这表明除了经济影响之外,婚恋观的改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11P.11911131517191113151719图表13:20-24岁婚姻登记比与居民杠杆关系图表14:非制造业从业人员与16-24岁失业人口0杠杆率:居民部门:中国20-24岁婚姻登记*20-24岁占总人口比例(抽样数)/中国:总人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2017-012018-022019-032020-042021-052022-06至2022年期间,我们发现我国内在总和生育率也在下降,这可能与这一期间发生的房3.提高我国生育率的政策建议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表明,教育水平、房价、负债程度、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以及结婚率的下降共同导致我国生育率的下降,而生育政策的宽松会引起生育率的影响。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贺丹、张许颖等,2019),妇女经济原因占据首位,与世界面板以及国内省级面板数据结论吻合;年龄因素则从民政局24岁结。图表15:各年份年龄层结婚登记人口分布年龄段(岁)经济研究*专题报告P.12P.12图表16:我国分年龄段抽样生育率样数:30-34岁:生育率样数:40-44岁:生育率样数:30-34岁:生育率样数:40-44岁:生育率样数:25-29岁:生育率样数:15-19岁:生育率样数:35-39岁:生育率样数:45-49岁:生育率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缓解生育率下滑,提高我国生育意愿,应从经济激励和加强社会福利两方面提高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柳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长沙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儿童创意绘画
- 硬化道路劳务合同(标准版)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员资格证考试专项技能训练试卷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应用绿色能源消费资格考核试卷
- 种植修复数字化美学比例设计的临床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模拟试卷:Python在云计算领域的应用
- 动力电池极耳材料耐腐蚀性考核试卷
- 2025年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智慧化改造推广能力考核试卷
- 抗日英雄王二小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解析)
- 单晶叶片定向凝固技术-第1篇-洞察与解读
-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题及答案
- 酒驾复议申请书
- 2025年中国低氘水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招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GB/T 12135-2025气瓶检验机构技术条件
- 销售心理培训课件
- 第2节 分式的运算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2012
- 监狱结构化面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