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殷商己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己族是殷商时期重要的族氏之一。殷商甲骨卜辞和及铜器铭文中都可以发现关于己族的相关古文字资料。学界对己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诸如己族的族源、地理等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运用古文字材料并参照传世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考察,不揣漏薄,撰成此文以乞正于学界。殷商甲骨卜辞中,“己”除了作干支和祖先日名外,亦可以作族长名、族氏名、侯国名。卜辞中习见己”为贞人的卜辞。丁亥卜,己贞:于商妾,冥不其嘉。(《甲骨文合集》14036)贞人在商代具有很高的地位。张秉权先生指出:“至于贞人,并非全为卜官,……他们是一群贵族,大概近于经传中所说的宗伯、宗人、族长一类的人物,也可能与王室有着亲戚关系。”⑴饶宗颐先生指出:“按卜人己为武丁时人……当是子姓之族。”因甲骨卜辞族长名、族氏名、侯国名是一致的,“己”所代表的是一个族氏名或侯国名。在殷商金文族徽铭文中也习见“己”族徽铭文:(《殷周金文集成》11791,以下简称《集成》)、《集成》11792、《集成》11808这些铜器时代均在殷商时期,这说明殷商时期已经有己”方国或族氏的存在,可与甲骨卜辞互证。西周金文中,也可以找到有关“己”族的铭文:己侯乍宝钟。《集成》00014己侯乍宝尊彝。《集成》02025己侯乍姜繁簋,其孙子永宝。《集成》03772己侯乍铸壶,事小臣汲,永宝用。《集成》09632铭文中的“己侯”即是文献中的“纪侯”,《史记•齐太公世家》:“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已”即为“纪”。张秉权先生认为:"'己'字可能就是纪的本字。”邑这是正确的。魏■张揖《广雅■释言》:“己,纪也。”。《广雅•释名》亦同。另外,商周时期。妇名常以国名或族氏名称谓妇女,如《集成》03230、03977均有“己姜”,“己姜”即己族的姜姓女子。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十:“姜姓,炎帝之后封纪,为其所灭,以国为姓。”因此,“己”为方国名或族氏名为确证。对于殷商时期己族的历史及其的主要活动区域的考察,有学者进行了考察。王献唐先生认为纪当为商代旧国,周代重封。但是由于文献和出土材料的不足,对此问题一直缺乏有力的论证。1983年,在山东寿光“古益都侯”城古城村发现一铜器窖藏出土铜器64件其中有铭铜器19件单铭“己”字的见于两件锛上,“己立立”复合族徽见于16件青铜礼器上,此窖藏的年代为商代晚期,发掘简报认为'己”即“纪”,这批器物是纪国之器。[4]寿光为春秋时期纪国国都所在,《括地志》云:“蓄州县也,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纪国。”《寿光县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也。”因此,发掘报告对这批铜器族属的判断当可信。另外,1951年在山东黄县东南的南埠一座春秋早期墓葬中出土一批青铜器,有盘2、甗1、鼎1等,共8件,其中前6件有铭,从铭文可知为纪国嫁女的媵器。此地在莱国国都遗址灰城范围内,说明纪、莱两国是通婚的。1969年在山东烟台南郊的上夼发现一座春秋早期墓葬,青铜器有鼎2、壶2、匜1、甬钟1、戈2、鱼钩1、共9件,两件鼎上有铭文,器主为纪侯之弟。烟台远离纪国而近于莱国,墓主人可能是由纪国迁到莱国。己族的起源可能与纺织有关,“己”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本义为丝的头绪。龙山文化时期,寿光地区的先民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后胡营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骨针,火山埠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陶碗底部有清晰的布纹)。寿光古己族很可能是纺织即布的发明者,因此他们以“己”为本族的族徽。从文献考察古己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妭为妃,至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兴焉。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或分掌四岳”,《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之妃西陵氏(嫘祖)生“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索隐》引《国语》胥臣云十二姓:“姬、西、祁、己、媵、箴、任、酋、僖、姑、嬛、衣是也'。商王朝建立后,在商王朝的早期、中期、晚期均发动了对东夷地区的战争。《后汉书?东夷传》概括汤六世孙仲丁后商夷战争:“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判,三百余年”。前期的仲丁、河甲以近交远攻策略,远征蓝夷,正是在此次战争中,商王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在古伯益族的旧地、己诸侯国上游建立了子姓薄姑国。今寿光纪台纪国故城遗址,清乾隆年间于纪台下出土了西周中后期时代的“纪侯钟”、“纪侯簋”等青铜器。周初东征时纪国为东部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家,面对商亡周兴的大趋势,纪国采取了臣服周王朝的明智政策,因此被封为异姓诸侯国,纪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有“纪侯”,正反映出纪国臣服周王朝后的历史。西周所封异姓诸侯国纪国国都当由伯益族旧地(今古城村“己”地)迁于伯益族的祖地、薄姑国国都旧址附近,为“纪侯国”历史的开始。纪台村纪国故城的考古发掘证实了这一点。考古发现,纪台纪国故城东西长1500米、南北长1200米,分外郭与内城两部分。在今纪台村东隆起高地上发现石柱础和鹅卵石,以及春秋至汉的陶片、瓦片,为纪侯和上层人居住的内城。城郭外为墓区,近城有8座高达20米的墓冢,当是纪侯贵族墓葬。纪国故城自西周初臣服周王室而封侯国始,至鲁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纪灭于齐,共历910年。由上所知,纪国应是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到春秋时代。国君为姜姓,国都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的今寿光市。上文提到的1983年山东寿光纪国故城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己、立立复合族徽还见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1952年安阳殷墟出土了一件青铜爵(见《集成》8898),上铸有“己立立”复合族徽。在安阳殷墟出土商代纪族的铜器,一种可能是该氏族成员有在王室任职者,另外还有可能是为死者送葬的赗赙制度。[5]赠赙制度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助葬制度,在贵族死后,由王、诸侯或者其他方国的首领赠送车马、衣物以及钱财等随葬之物以帮助埋葬死者时使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以下简称《近出》)回0208、0209铜器上也铸有“己过复合族徽,可见“己过'为一个独立的族徽铭文。“立立”在商代铜器上也是一种族徽,立立族也为商代族氏之一。目前所见,如”族徽有10器11拓铭文,其中,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有2器,《立立母戊爵》(《近出》0893),此铜器1980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蔡家坡;另外一件是《立立觚》(《集成》06579),出土于河南新乡,先藏河南新乡市博物馆。另外还有《立立卣》(《集成》04733)、《父心立立觚》(《集成》07142)o关于“立立”族徽,丁山先生认为:“虽不尽武丁时代所制,谓皆商代立立氏之族徽识,则无疑也。”[7]关于“立立”的地望,彭邦炯先生认为:“商代立立氏故地在今山西省中部一带。”回李伯谦先生也同意此观点也。因目前尚无有明确地点的成组的“立立”族墓葬的出土因此还无法确认立立族的地望。立立在殷墟卜辞中,可用作名词,为族长名。在宾组、出组历组卜辞中均见,时代从武丁至祖甲,如:己巳[卜],翌丙[午],立立侑[于]丁。(《合集》4391)甲戌卜,宾贞:翌乙亥,立立告王其出于……(《合集》4388)己亥卜,贞:吏立立令省在南鄙。(《合集》9639)……卜,祝贞:二示祟王遣立立?十月。(《合集》24412)丁巳卜,贞:王令立立伐商?(《合集》33065)乙亥卜,贞:王令立立伐?(《合集》33113)庚申卜,兄贞:令立立众卫?十二月(《合集》40911)庚寅,贞,王令立立伐商?(《小屯南地甲骨》2907)另外,卜辞中立立还可作国邑名。......吉,王永于立立?(《合集》4387)立立入十?(《合集》9247)戊戌,匕庚,在立立。(《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53)从卜辞中可知,立立应该是商代中前期一个重要的方国,同商王室关系紧密,担负着勤王征讨等重要任务。另外卜辞《合集》4391应属宾组晚期期卜辞,当已经进入祖庚时代,“丁”似为祖庚之父武丁。在先秦时代只有同姓族人才能祭祀本族先祖,这在典籍中有明确记载。《论语•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郑玄注:“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秋谄求福。”。《礼记■曲礼》:“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因此,可以推知立立族应为商王朝的同姓亲族。因此立立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应该在王畿的中央地区,位置似应在安阳殷墟或周边地区一带。目前所见“立立”族徽均属商代器物,西周时期不见。周原卜辞中有有关立立方国的记载:曰:立立▲克事。“克”《尔雅注疏》:克,亦胜也。疑此卜辞即是记载立立方国灭于西周的刻辞。从上论述可知,己族和立立族都是商代重要族氏,那么己族和立立族合署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把这种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族氏名号组合而成的族徽称谓复合族徽,又称复合氏名。在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的研究领域中,复合氏名的研究一直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复合族氏的含义、性质,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关于复合族徽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常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为“结合说”,即认为复合族徽是几个族相结合而构成的族的标识,其代表是日本学者白川静[10];另一种观点为“分支说”,即认为复合族徽表示的是一个族的分支,指该分支将其氏名附于自身所从出的族名下以别之。持这种观点以林巳奈夫[11]、张政烺[12]、李学勤[13]、朱凤瀚[14]等先生。复合族徽究竟是一个族的分支?还是几个族的结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的问题。因为,它牵涉到对复合族徽性质认识以及对族氏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白川静认为,青铜器铭文中一个族的名号与其他名号相结合,是当时族氏出于壮大自身力量而与其它族氏联合以后出现的现象。对此,林巳奈夫提出异议,如果这是表示联合而成的族的名号,那么就需要自身先分离成同样数目的分支,才能与那么多的其他的族氏相联合,但这只能消弱自身力量,而与联合的目的相矛盾。林氏之说显然注意到了一个族名同时出现在几个复合族徽中的现象,然其说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复合族徽有可能是不同时期逐渐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一个族氏与其他族氏的多边联合,意即其自身并不需要将原来的族分离为若干新族氏之后再与其他族氏联合,而可以同时由该族中的某个分支与其他几个族氏进行联合。因此,林氏之说并不能动摇“联合说”的根本。朱凤瀚先生注意到了的这些问题,他补充说:“带有同一族氏的复合氏名会多到十余种,其时间亦接近,怎么然能想像一个族会在不长时期内与十余个其他的族相并合呢?”在朱先生看来,族氏的多边联合是存在的,但这种联合不可能由此构成一个独立的族组织,而复合氏名的作用则仍是用来表示作器者自己所属的一个独立的族组织的,所以它不可能是由于族氏多边性联合造成的。“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复合氏往往铭于祭器上,与表示所祭祖父批母的日名相合它所标明的只能是作器者(亦即祭者)本人的氏名,多也包括受祭者的氏名,不可能想象,在这种反映浓厚血亲关系的祭器上,会将不同宗、不同血亲关系的两个以上族氏名号捏合在一起,仅从这个角度看,联合之说是难以成立的。”四因此,朱先生是力主分支说的。具体到我们讨论的“己立立”复合族徽的情况,己族和立立族在商代的存在时间上是共时的,很难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己族是从立立族分化而来的一支。笔者更倾向于此处乃是二族的联合,因为我们在商代晚期所见复合族徽中还有己族与其他族复合的现象,比如:“己戈”、“己甲”、“己耒”、“己重”的复合族徽。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与立立族与其他族复合的现象:“单立立”、“立立并”、“木立立”、“亚泣等。族徽的复合现象是复杂的,不是能单用一种理论就可完全解释的。因为无论用那一种理论都会出现解释上的悖谬之处。对此我们同意严志斌先生的看法:“可以考虑结合族氏分支理论和氏族联合理论共同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其所体现的是族氏之间的分化或者联合的关系。也许只有这样解释,才能弥合两种解释各自存在的不足和疏漏,也才能体现商周社会中存在的宗族制和方国之间的联盟这样的史实。因为从族氏关系发展变化的逻辑来说,一个族氏的发展既在时间上有前后沿袭关系和分化关系,也有某一时期与其它族氏的联姻和联盟同时存在。”四严先生的看法是公允的。商代地理的研究一直是商代史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但也并非全无稽可寻,本文且算是这方面的尝试,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张秉权.殷墟文字丙编387考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1972.[3]于省吾.甲骨文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寿光县博物馆.山东寿光县新发现一批纪国铜器.文物1985(3).曹玮.试论西周时期的赗赙制度[A].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丁山•甲骨文中所见氏族及其制度.殷商氏族方国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回彭邦炯.立立器、立立氏与并州[J]・考古与文物,1981(2).也李伯谦.从灵石旌介商墓的发现看晋陕高原青铜文化的归属[A].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 白川静.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招聘ai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信贷考试题及答案
- 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舞蹈专业试题及答案
- 养猪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口腔专业毕业试题及答案
- 水暖专业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黑河市九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潮阳实验学校培优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含答案)
- 专业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创新大赛申报书及研究报告
- 高速公路服务区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体系
- 金属学第三章
- 人工智能训练师(5级)培训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小学科学-哪杯水热教学课件设计
- 酒店明住宿清单(水单)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 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报告1212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