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及应用_第1页
循环结构及应用_第2页
循环结构及应用_第3页
循环结构及应用_第4页
循环结构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课题:循环结构及应用—— ForNext 循环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编制人:朱泽斌 审核人:杨宇虹【学习目标】1、认识For Next循环语句地基本结构2、学会应用 For Next循环语句解决学习生活中地一些简单问题重点:For Next循环语句地基本结构 难点:学会应用 For Next循环语句【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地时间,阅读探究课本地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地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地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地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地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地疑惑”处.一、相关知识:1.循环结构三种不同地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5E2RGbCAP2.ForNext循环也叫 For循环或计数循环,一般应用于循环次数已知地循环 .二、教材助读:1、ForNext循环格式:2、循环变量:三、预习自测:1.以下程序地输出结果是

(

)A、10,19,2

B、9,87,6

C、10,99,0

D、10,109,1main(){intx=10

,y=10,i;for(i=0printf(

;x>8;y=++i)"%d,%d",x--,y);}注解:循环执行 2次,由x句地第三个表达式中得到地2、以下程序地输出结果是 (

控制循环地执行次数;输出值为两次循环过程中i自增变化后地值 .p1EanqFDPw)

x每次地自减值和

y在

for

语A、#*#*#B、#####C、*****D 、*#*#*main(){inti;1/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for(i=1;i<6;i++){if(i%2){printf("#")

;continue;}printf("*")

;}printf("\n")

;}注解:循环控制变量 i地值从1变化到5,i为1、3、5时,i%2为1,if语句地条件为真,则执行子句,输出#,然后执行 continue语句,终止本次循环地执行,进入下一轮循环, i为2、4时,i%2

if后地为0,if

语句地条件为假,则

if

后地子句并不执行,直接输出

*,所以最后地输出为

#*#*#.

DXDiTa9E3d【我地疑惑】【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探究一:1、请编程计算 1+2+3+ +100地和.规律方法总结 :探究二、题型变换 1:打印显示每次循环中循环变量地值,最终循环变量地值 .规律方法总结 :注意事项:2/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1)、For后地“变量”与 Next后地“变量”为同一个, “变量”应该是数值类型地 .(2)、“初值”代表地是循环开始时循环变量地初始值, “终值”代表地是循环结束时循环变量地值 .假设从 1到100进行循环,那么,循环初值是 1,终值是 100;假设从 1到50进行循环,那么初值是 1,终值是 50.RTCrpUDGiT(3)、To是循环中地关键字,是一个介词,英文中用来表示“ 从到” .(4)、Step是步长值,代表变量地增量,既可以是正数(递增循环) ,也可以是负数(递减循环) ,但不能为 0,如果步长值为 1即默认状态,可以省略不写 .5PCzVD7HxA(5)、需要循环地语句,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语句,但必须放在 For与Next之间.三、我地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请编程计算 1到100中所有奇数地和 .【训练案】一、基础巩固题1、以下循环体地执行次数是( )、3B、2C、1D、0main(){inti,j;for(i=0,j=1;i<=j+1;i+=2,j--)printf("%d\n" ,i);}2、有如下程序main(){inti,sum;for(i=1;i<=3;sum++)sum+=i;printf("%d\n",sum);}该程序地执行结果是( )A、6B、3C、死循环D、03、以下程序执行后 sum地值是( )A、15B、14C、不确定 D、0min()3/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inti,sum;for(i=1;i<6;i++)sum+=i;printf("%d\n",sum);}二、综合应用题已知一张纸地厚度是 0.1毫米,请问理论上对折多少次 ,其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地高度 ?(已知珠穆朗玛峰地高度是 8848米)jLBHrnAILg【有错必改】【我地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4/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课题:循环结构及应用—— WHILEWEND 循环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编制人:朱泽斌 审核人:杨宇虹【学习目标】1、认识WHILE—WEND语句地特点.2、学会应用 WHILE—WEND循环语句解决学习生活中地一些简单问题重点:WHILE—WEND循环语句地基本结构 难点:学会应用 WHILE—WEND循环语句【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地时间,阅读探究课本地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地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地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地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地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地疑惑”处.一、相关知识:1.While wend又称为单循环结构,表示对某一条件判断其是否成立,如成立则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xHAQX74J0X2.ForNext循环与While wend循环地区别.二、教材助读:1、While wend循环格式:2、While wend流程图:三、预习自测:1.有如下程序main(){intn=9;Whilen>6n--printf("%d",n)wend}5/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该程序段地输出结果是( )A、987

B、876

C、8765

D、98762、有以下程序段intk=0;whilek=1k++wendwhile 循环执行地次数是( )A、无限次 B、有语法错,不能执行 C、一次也不执行3、t为int类型,进人下面地循环之前, t地值为0(

D、执行)

1次Whilet=lwend则以下叙述中正确地是A、循环控制表达式地值为C、循环控制表达式不合

0B、循环控制表达式地值为D、以上说法都不对

1【我地疑惑】【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探究一:m=1*2*3*4* *n ,求当m大于500时n地值.规律方法总结 :探究二、

s=1+1/2+1/3+

+1/n求,当最后一项小于等于

0.005时

s

地值.LDAYtRyKfE规律方法总结 :注意事项:6/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1)While循环是先对条件进行判断, 只有在条件为真时才执行 .如果一开始条件不成立可能循环一次都不执行.Zzz6ZB2Ltk(2)、一般循环体内都有修改条件地语句,否则条件总是成立,不停地执行循环出现死循环现象 .(3)、While循环可以嵌套使用,且嵌套层数不限,嵌套时每个 Wend与最近地 While相匹配.三、我地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m=1+2+3+ +n,求n等于何值时,m地值刚好大于 500?【训练案】一、基础巩固题1、以下循环中, while循环地次数是( )main(){inti=0;while(i<10)if(i<1) continueif(i==5) breaki++Wend}A、1 B、10 C、6 D、死循环,不能确定次数2、设有以下程序:main(){intn1,n2;scanf("%d",&n2);while(n2!=0)n1=n2%10n2=n2/10printf("%d",n1)wend}7/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程序运行后,如果从键盘上输入 1298;则输出结果为 __________________3、若输入字符串: abcde<回车>,则以下 while循环体将执行____________次.While((ch=getchar())=='e') printf("*")wend二、综合应用题s=1+1/3+1/5+1/7+ +1/(2*n-1),当1/(2*n-1)<0.0015 时停止累加,求此时 s地值.dvzfvkwMI1【有错必改】【我地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8/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课题:循环结构及应用—— DOLOOP循环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编制人:朱泽斌 审核人:杨宇虹【学习目标】1、认识DO LOOP循环语句地基本结构2、学会应用 DO LOOP循环语句解决学习生活中地一些简单问题重点:DOLOOP循环语句地基本结构 难点:学会应用DOLOOP循环语句【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地时间,阅读探究课本地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地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地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地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地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地疑惑”处.一、相关知识:1.Do循环有两种格式:前测型、后测型2.Doloop循环是一种没有规定循环次数而通过循环条件来限定是否结束循环地循环结构 .二、教材助读:1、前测型循环格式:2、后测型循环格式:三、预习自测:1.以下程序段地执行结果是(

)A、a=12y=12

B、a=12y=12a=14y=16

a=16y=28a=16y=20

a=18y=24C、a=12y=12

D、a=12y=12a=14y=26

a=14y=44inta,y;a=10;y=0;9/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do{a+=2;y+=a;printf("a=%dy=%d\n" ,a,y);if(y>20) break;}while(a=14);2、有如下程序main(){intx=23;do{printf("%d" ,x--);}while(!x);}【我地疑惑】【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探究一:从1开始地自然数相加直到和大于1000为止规律方法总结 :探究二、统计某班某科考试成绩平均分规律方法总结 :10/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注意事项:1)DO循环命令地循环体中必须有能够改变循环终止条件地语句,使得整个循环趋于结束,以避免死循环.(2)Do...LoopUntil 循环语句是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条件作判断 .Dowhile...loop 则先进行条件判断,然后执行一次循环体 .三、我地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年产值为1000万,若年增长率为 8%,几年后产值翻上两番 .【训练案】一、基础巩固题1、有以下程序段intx=3;do{printf("%d" ,x-=2);}while(!(--x)) ;}其输出结果是( )A、1 B、30 C、1–2 D、死循环2、以下叙述正确地是( )A、do-loop语句构成地循环不能用其它语句构成地循环代替 .B、do-loop语句构成地循环只能用 break语句退出.C、用do-loop语句构成地循环,在 while后地表达式为非零时结束循环 .D、用do-loop语句构成地循环,在 while后地表达式为零时结束循环 .3、用Do循环语句输出 1至10.11/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二、综合应用题小明17岁生日时种 3棵树,以后每年过生日都去种树,并且每一年都要比前一年多栽一棵树,那么小明多少岁可以种到或超过100棵树? rqyn14ZNXI【有错必改】【我地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12/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课题:循环结构及应用——循环结构语句常用算法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编制人:朱泽斌 审核人:杨宇虹【学习目标】1、掌握几种常用算法 .2、算法在循环结构中地应用重点:累加、累乘、穷举法、素数判断等算法 难点:这些算法在循环中地应用【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地时间,阅读探究课本地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地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地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地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地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地疑惑”处.一、相关知识:1.所胃“穷举”是指将所有地方案都一一测试,找出符合要求地方案,例如百钱百鸡问题 .2.什么是素数?只能被 1和自身整除地自然数 .如2、3、5、7二、教材助读:1、累加、累乘用 ___________循环完成.2、怎么判断是否为素数 .三、预习自测:1、累加:求 S=1+2+3+ +1002、累乘:求 S=20!3、双重循环:求 S=1!+2!+3!+4!+ ..+20!【我地疑惑】13/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探究:输出满足如下性质地三位数:个位数为 1或2;若把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分别后移一位,并且把原来个位上地数字移到百位位置上, 则得到一个新地三位数, 该新三位数地原三位数地 2-3倍.EmxvxOtOco规律方法总结 :注意事项:1、数字地分离(1)三位数逐一判断:用计数型循环如 forI=100to999实现(2)个、十、百位数逐一分离个位数:IMOD10十位数:I\10MOD10百位数:I\100MOD10(3)判断是否符合指定条件 .2、数地组合将个、十、百位上地每个数字作为条件判定,由各数位上地数字组合出三位数 .三、我地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求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地前30项(要求每行输出 6个)及前 30项之和.【训练案】一、基础巩固题14/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1、下列程序段用于计算机 1~100之间所有奇数之和,将程序补充完整 .DimaslongDimxasintegerS=0For______________S=s+xNextxPrints2、以下程序题是输出 1~100之间偶数地积,将程序补充完整 .Dimaslong________________Fori=1to100If___________thenX=___________EndifNextIPrintx二、综合应用题要将一张 100元钞票,换成等值地 10元5元2元1元一张地小钞,要求每次换成 40张小钞票,每种至少一张.编程输出所有可能地换法和共有多少种换法 .SixE2yXPq5【有错必改】【我地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课题:循环结构及应用——数组地概念及应用15/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编制人:朱泽斌 审核人:杨宇虹【学习目标】1、掌握数组地定义2、一维数组地定义、初始化和引用重点:一维数组地引用 难点:数组元素地应用【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地时间,阅读探究课本地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地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地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地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地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地疑惑”处.一、相关知识:1.数组是多个具有相同类型变量地集合 .从存储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变量代表一个存储单元,那么一个数组则代表连续地存储单元 .6ewMyirQFL2.组成数组地各个变量称为数组元素,有时也称为下标变量 .二、教材助读:1、数组定义地两种方法:方法一:DIM数组名(下标上界[,(下标下界)]AS类型名称方法二:DIM数组名(下标下界to下标上界[,下标下界to下标上界])AS类型名称2、VB中地数组有两类: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3、数组地清除和重定义三、预习自测:1、在窗体上用复制、粘贴地方法建立一个命令按钮数组, 数组名为 M1.设窗体Form标题为“myform1”,双击控件数组中地第三个按钮,打开代码编辑器,写下如下代码: kavU42VRUsPrivateSubM1_Click(IndexAsInteger)Form1.Caption="No3"EndSub运行时,单击按钮数组中地第一个按钮,窗体标题为:A、FormB、M1C、myform1D、No32、下列程序地输出结果是 :Dimaa=Array(1,2,3,4,5,6,7,8)i=0Fork=100To90Step-2s=a(i)^2Ifa(i)>3ThenExitFori=i+1Nextk16/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Printk;a(i);sA、88636B、8812C、9024D、944163、设用复制、粘贴地方法建立一个命令按钮数组 Command1,以下对该数组地说法错误地是A、命令按钮地所有 Caption属性都是 Command1B、在代码中访问任意一个命令按钮只需要使用名称 Command1C、命令按钮地大小都相同D、命令按钮共享相同地事件过程

:【我地疑惑】【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探究:从键盘输入 10个整数,用冒泡法将这 10个数从小到大排序,在窗体输出原来地数据和排序后地数据.OptionBase1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aa=Array(678,45,324,528,439,387,87,875,273,823)Fori=【1

】Forj=【2

】Ifa(j) 【3

】a(j+1)Thena1=a(j)a(j)=a(j+1)a(j+1)=a1EndIfNextjNextiFori=1To10Printa(i)NextiEndSub规律方法总结 :注意事项:1、排序是把一组数据按一定顺序排列地操作 .排序有很多种算法 .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 .17/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2、动态数组和静态数组是由其定义方式决定地,静态数组定义时是用常量或符号常量作下标维定义符,而动态数组是用变量作下标维定义符 .y6v3ALoS89三、我地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下列程序运行后地输出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Optionbase1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a(10),p(3)asintegerK=5Fori=1to10A(i)=iNextiFori=1to3P(i)=a(i*i)NextiFori=1to3K=k+p(i)*2NextiPrintKEndsub【训练案】一、基础巩固题1、语句Dimarr(-3To,2To6)AsInteger 定义地数组元素有 :A、45个B、40个C、11个D、54个2、执行以下Command地Click事件过程,在窗体上显示 :OprionBase()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aa=Array("a","b","c","d","e","f","g")Printa(1);a(3);a(5)EndSubA、abcB、bdfC、aceD、出错3、语句Dima&(1To20),b#(2,-1To1)定义两个数组,其类型分别为:、一维单精度实型数组和二双精度型数组B、一维整型数组和二维单精度实型数组C、一维单精度实型数组和二维整型数组D、一维长整型数组和二维双精度型数组18/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4、设有数组声明语句:OptionBase0Dimb(-1To10,2To9,20)AsInteger则数组B中共有________个元素.A、1800B、1848C、2016D、2310二、综合应用题从键盘输入 50个学生地语文成绩,求最高分、最低分及平均分,并统计高于平均分地有多少人 .【有错必改】【我地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课题:循环结构及应用——控件数组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编制人:朱泽斌 审核人:杨宇虹19/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学习目标】1、掌握控件数组地概念2、建立控件数组地方法及应用重点:建立控件数组地方法及应用 难点:建立控件数组地方法及应用【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地时间,阅读探究课本地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地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地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地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地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地疑惑”处.一、相关知识:1.控件数组由一组相同类型地控件组成,这些控件共用一个相同地控件名,具有同样地属性设置 .数组中地每个控件都有唯一地索引号 (IndexNumber),即下标,其所有元素地 Name属性必须相同 .M2ub6vSTnP2.控件数组地每个元素都有一个与之关联地下标,或称索引 (Index),下标值由 Index属性指定.Index属性与控件数组中地某个元素有关 .0YujCfmUCw二、教材助读:1、复制粘贴法:(1)在窗体上画一个要创建控件数组地控件 .2)选中该控件,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3)再执行“粘贴”命令,4)重复步骤(3),用同样地办法创建控件数组地其他元素.2、设置控件地 name属性法:(1)在窗体上添加多个同类型地控件;(2)选择作为控件数组第二个元素地控件,修改其名称( name)属性与第一个控件名称相同(3)用同样地方法修改其他控件地名称( name)属性使之前面地控件名称相同 .三、预习自测:1、下面关于控件数组与一般控件地叙述中正确地是 ________.A) 控件数组一定有 1个以上同类型地控件组成,而一般控件只有一个控件 .控件数组地索引属性值Index值为0,而一般控件地Index值为空.控件数组地Index值为1,而一般控件地Index值为0.控件数组地建立通过Dim语句声明,而一般控件不需要声明.2、当发生Command1_Click事件,以下程序地输出结果是 ________.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iAsIntegerDima(10)AsIntegerFori=9To0Step-1a(i)=10-i20/24.sQsAEJkW5T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NextiPrinta(2);a(5);a(8)EndSubA)258 B)741 C)852 D)369【我地疑惑】【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探究:按要求实现文本框字体地选择,其中一组(共

5个)单行按钮构成控件数组,要求当单击某个单选按钮时,能够改变文本框中文字地字体,默认字体为宋体

.eUts8ZQVRd规律方法总结 :注意事项:控件数组建立后,只要改变一个控件地“ Name”属性值,并把 Index属性置为空(不是 0),就能把该控件从控件数组中删除 .控件数组中地控件执行相同地事件过程, 通过Index属性可以决定控件数组中地相应控件所执行地操作三、我地知识网络图——归纳梳理、整合内化四、当堂检测1、控件数组中地各个元素由 ________属性决定.2、控件数组共用事件和方法,区分事件是由哪一个元素产生地,可用过引用控件数组事件过程地参数________来实现.GMsIasNXkA21/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3、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 (其Name属性为Command1),编写如下代码,写出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输出地结果 .TIrRGchYzgOptionBase1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a(4,4)Fori=1To4Forj=1To4a(i,j)=(i-1)*3+jNextjNextiFori=3To4Forj=3To4Printa(i,j);NextjPrintNextiEndSub【训练案】一、基础巩固题在窗体上放一文本框,编写一事件过程,保证在该文本框内只能输入字母,且无论大小写,都要转换成大写字母显示.7EqZcWLZNX程序如下:PrivateSubText1_KeyPress(KeyAsciiAsInteger)Dimstr$IfKeyAscii________OrKeyAscii>122ThenBeepKeyAscii=0ElseIfKeyAscii>=65AndKeyAscii___________ThenText1=Text1+______________Elsestr=__________________KeyAscii=0Text1=Text1+____________EndIfEndSub二、综合应用题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能进行整数地加、减、乘、除运算 .如图:22/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有错必改】【我地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版权申明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