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关键词】:^p句的感悟、品味,小英情感变化。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对待自己。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英情感的变化,体会两次“掌声”的内涵。三、教学过程导入今天又许多叔叔阿姨到我们班听课,我们该怎样欢送?来了那么多的叔叔阿姨,老师很紧张,同学们该怎样鼓励老师?听课文范读,你也可以小声跟读,回忆全文感受小英性格情感变化,学习重点段和重点语句。1.画出描写小英情感,心态动作变化的句子,并轻声读一读。2.反应提炼关键语句,并学习。同学们,刚刚读得很认真,下面请把你画出的句子站起来读读。A: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坐一角,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指明把红色的句子读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说明了小英是偶然这样还是经常这样?“默默地”说明了什么?她为什么会自卑?B: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即把头低了下去。她为什么会把头低下?为什么她会觉得上讲台就是出丑,出洋相呢?小结:所以说,那时候的她是很不自信,很自卑的。过渡:这样自卑的她愿意参加演讲吗?你怎么知道的?自由默读课文,找出答案。指名答复。C: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从哪些词中看出她不太愿意参加演讲呢?用“——”划出来。理解:犹豫说明小英决定站起来时,心理怎么样?“慢吞吞”说明了什么?“眼圈儿红了”说明了小英此时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过度:小英第一次面对同学表现的很紧张,面对小英的紧张、犹豫、担忧、害怕,同学们是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语句。C: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留下了眼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单元习作教学目的: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根底上,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父母分享快乐。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课余生活,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妙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学习作者怎样观察和写出民族学校的特点,写出自己对学校的喜欢之情的。组织、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学《金色的草地》一课,体会得意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给“我”带来了探究发现的喜悦,体验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乐趣。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和详细写事的。教学《爬天都峰》一课,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制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写一件事的,是如何观察和写出人物的对话把事情写详细的。略读《槐乡的孩子》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理解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体会作者劳动的快乐,学习课文是怎样详细写事的。交流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记录和资料,做《语文天地》的展示台活动,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我们的课余生活》口语交际活动中,说说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说说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根底上,选择内容,学习课文的观察、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完以后读给父母听,和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出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存、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络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1、认写生字。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老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1、师引入课题。问:通过预习,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那么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理解。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局部主要讲的什么?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考虑、交流。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一〕、齐读一段,提问考虑。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考虑。2、有了这些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理解和收获。〔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1、师引入: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决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非常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化。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1〕、重点词语理解: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说明孔子求知假设渴的急迫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非常遥远,因此用终于。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谦虚礼貌〕〔3〕、比照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通过比照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②多谢老师等候。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那么不表示迎接的意思。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理解?“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三〕、齐读三段。1、学词“毫无保存”、“传授”。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好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四、再读全文,再感受。第二课时一、学习生字。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迎yiacute;ng等děng品pǐn2、组词竞赛。3、学字。重点指导: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没有一撇,或一横。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境:右边是“竟”。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5、练习。二、交流名言。1、书上的名言。〔1〕读一读。〔2〕背一背。2、组交流搜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3、小组推代表交流。第三课时〔综合性学习〕一、老师激情导入。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2、生举手汇报。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二、自学综合性学习。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三、确定目的,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1〕、学生说一说。〔2〕、老师建议。2、组成活动小组。〔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2〕、确定活动目的。〔3〕、拟定活动方案:A、确定内容B、确定活动方式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局部D、设计出活动方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学习目的: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创造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才能,增强创造意识。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创造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老师生动地讲故事〕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展。〕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方,“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4、比拟“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可以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三、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2、他玩的是什么?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四、作业:生字组词第二课时一、在充分朗读的根底上理解课文的内容。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从三个方面:〔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创造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防止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兴趣性和可感性。〕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7、拓展练习联络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本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创造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理解它的机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二、小练笔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板书设计: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教学目的:1、认读13个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5、联络《龙》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进展爱国教育。6、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才能。7、学习写景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宏伟壮观。文本分析^p:课文介绍两处长城,分别用了小标题的形式。都写长城,但是介绍的方式不同:写司马台长城的时候是用介绍、说明性的文字,比拟直观。而在写八达岭长城时,是由写旅游道路引出的。在介绍司马台长城时,课文的整体构造要让学生把握,即“总——分——总”。全文围绕着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险、密、全、巧、奇”来写的,每个自然段介绍一个特点,但是详略得当。详细介绍的是“险”“全”,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比拟准确地介绍了其特点。教学预设:1.学生生活经历少,可以给学生补充丰富的长城图片和视频资料。2.引导学生交流体会两处长城的特点,学生交流不起来。所以老师可以参与学生结合感受深化的地方带着学生一起想象、分析^p。共1课时预计第6周教学目的:1.能读懂课文,认读生字。2.自读课文,可以根据提示自学课文。3.理解长城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长城及特点。教学难点:比照长城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屏幕“长城”,交流资料,说说见过的长城是什么样的?2.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详细理解一下。二、初读课文1、快速的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2、自由再读读课文,考虑作者是怎样写长城的?(出示幻灯片)3、指名说一说。(哪段讲长?高大巩固?联想?地位?)三、全班交流1、远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宏伟气势——长而壮观。从那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宏伟气势。)(可以出示图片,加强朗读)(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是长城的终点,“一万三千多里”这一详细数字突出了长城的长。)(3)指导朗读试着读出长城的“长”和“壮观”?2、近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高大巩固。(1)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为例,详细介绍了长城的构造建筑材料是宏大的条石和城砖,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平整而宽阔;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台,用于屯兵和传递消息。(2)画出示意图说一说长城的构造。3、小结过渡长城以它宏伟壮观的气势,高大巩固的构造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的呢?4、产生的联想(1)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所以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实感情。(2)从哪里看出修长城的困难?以条石为例,说明了修筑长城的艰辛“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当时设备的简陋,“陡峭的山岭”说明工程的艰巨“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说明条件的艰辛,更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3)创设情境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指导朗读读出劳动的'艰辛和由衷的赞叹…4、欣赏长城的影片,说说看到后的体会?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的“伟大的奇迹”?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是没有的,长城的气势宏伟、高大巩固,令世人无不赞叹,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的建筑物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四、总结全篇1、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爱国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谈谈学习感受和收获2、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中心。四、布置作业:积累课后拓展:积累:刀削斧劈蜿蜒曲折惊险无比不寒而栗技艺精湛步步为营山峦重叠苍松翠柏上下起伏极目远眺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2、认识17个生字,学会写8个字;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他的意思,读好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教学方法:1、分小组合作学习2、互相提问前置作业:1、好词我会读: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一字不错2、积累“一……不……”的词语一声不响一字不错一〔〕不〔〕一〔〕不〔〕一〔〕不〔〕一〔〕不〔〕我选一个造句:一〔〕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积累短语认真地背诵〔〕地背诵主动地问(〕地问〔〕地听〔〕地听〔〕地说〔〕地说〔〕地读书〔〕地读书〔〕地〔〕〔〕地〔〕4、我把课文中跟“好习惯”有关的句子画出来。5、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么做的?用直线在书上画出来6、答复: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教学过程:一、故事启动1、老师讲孙文故事《中国人不可辱》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____家孙中山先生。3、简介孙中山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2、读完之后评议。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3、你对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比拟喜欢或者有感想就读这几个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根底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三、积累运用1、比拟句子,理解词语。-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很安静。比拟这两句话,哪句好?好在哪里?“摇头晃脑”说明他们读得很认真。“顿时”说明同学们安静下来的速度快。“鸦雀无声”说明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假如去掉这几个词句子就不详细、不生动了。以后我们在写话时,要尽量将句子写详细、写生动。2、照“一字不错”也写几个“一〔?〕不〔?〕”的词。一声不响一字不错一言不发一尘不染一成不变一毛不拔一窍不通一丝不苟一丝不挂一文不值选一个词造句3、积累短语认真地背诵〔〕地背诵主动地问(〕地问〔〕地听〔〕地听〔〕地说〔〕地说〔〕地读书〔〕地读书〔〕地〔〕〔〕地〔〕四、小组研读1、课文中跟“好习惯”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出示〕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你能这两句话加上标点吗?〔出示〕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如今开场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2〕用“一……就……”练习说话2、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么做的?用直线在书上画出来。〔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刚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3、答复: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4、讨论:你从课文中还能发现孙中山在学习上有什么好习惯?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拓展延伸1、出示格言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擅长提问。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那么灵,不用那么废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费事。2、课后读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板书设计:不懂就问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学习目的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宏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巩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珍贵、遗产“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局部。3、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指导学生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开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19、赵州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2、生读文,解决生字,老师巡视。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纯熟度。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来识记。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构造: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如今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出名。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宏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三、合作写字: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2、“设”的右上角的第____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知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老师个别辅导)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这座桥世界出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出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学生默读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拟,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宏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3、理解“创举”: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老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巩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3、赵州桥的美观表达在哪些地方?主要表达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图案有几种?〔三种〕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四、结尾升华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宏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设计人是谁?〔隋朝、李春。〕2、一个普普统统的石匠,他和广阔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出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六、课后拓展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学习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局部。2、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学习难点: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二、看图议桥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确实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三、合作交流,细读比拟:1、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赵州桥的特点:巩固、美观。〔板书“赵州桥”〕2、全班齐读。四、小组展示,深化理解读一读:答一答: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理解到了哪些信息?从“一千三百多年”这个数字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历史悠久”、“巩固”〕赵州桥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仍如此巩固,让我们带着对赵州桥的感慨之情再一次朗读第一自然段。1、赵州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饱经风雨的洗礼,至今仍能安然无恙地屹立在世人的眼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学习下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是哪一句?〔第一句〕2、课件出示: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在建桥是一个创举?〔1〕文中的哪些语句、词语表达了宏伟的特点?〔第二句和横跨这个词〕〔通过图片,讲解理解横跨的意思〕〔板书“宏伟”〕〔2〕赵州桥设计上有哪两个特点?〔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没有桥墩,大桥洞顶上有两个拱形小桥洞。〕〔看图指出大小桥洞的位置〕这种设计的好处?〔第2段第5句〕这种设计的优点?〔第2段最后一句〕〔3〕不容易被大水冲毁说明了桥的什么特点?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能设计这样举世出名的桥说明了什么?〕谁能用“既……又……”关联词写一句话。〔4〕如此巩固的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让我们带着感情再一次朗读第2自然段。3、创设情境,升华感情:第三段的第一句话的写法好在哪里呢?〔既总结了上文赵州桥的特点,又提示下文将要写赵州桥美观的特点,是个过渡句。〕课件展示:这座桥不但巩固,而且美观。这座桥怎样巩固?赵州桥美在哪里?文中是怎么样描写的?栏板上雕刻了哪几种形态的龙?〔看图理解文中“缠绕”、“抵着”等词,直观地理解龙的各种形态〕〔1〕如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些龙都是什么样的形态,他们都在做些什么?看了作者的文字,让我感觉那些雕刻在栏板上的龙仿佛都在游动,都动起来了,作者描写得真是栩栩如生。雕刻这么美的图案需要什么呢?说明了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都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你们知道为什么栏板上雕刻的是龙的图案而不是别的图案吗?〔介绍有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丰富课文的内容,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么美的图案,这么有智慧的劳动人民,让我们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和对赵州桥的喜欢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4、学习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说赵州桥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谁能总结得说一说?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搜集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举办小小展览会。〔夸一夸赵州桥〕如此宏伟、巩固,而且美观的赵州桥到20xx年11月3日,它已经走过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一天,世界各界人士齐聚赵县,共同为赵州桥庆贺1400岁生日,在这次庆贺会上,他们会怎样赞叹赵州桥呢?引导:此时站在赵州桥上,人们还会很自然地想起它的设计者李春以及参加建造的劳动人民,人们还会怎样赞叹他们?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妙。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一、导入新课1、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夏天到处是异常茂盛的绿树,冬天遍地纷纷扬扬的雪花,那么秋天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预设:1:秋天硕果累累;2:秋天瓜果飘香;3:秋天天高云淡;4:秋天庄稼大丰收,农民伯伯可快乐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世界,去听听秋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这是一首现代诗,谁来读课题?生:听听,秋的声音。师: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生:秋的声音师:听听,谁的声音?生:秋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三、初读,听秋声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秋的声音吧!翻开语文书第46页,1.初读。要求: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在每一小节前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这首诗很美吧,诗人运用的词语也很美。让我们读一读吧。〔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手臂刷刷蟋蟀振动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大厅绽开匆匆3、通过初读课文,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生说,师随机板书。〕板书:黄叶刷刷蟋蟀口瞿口瞿大雁叮咛秋风歌吟〔学生都会说到这四种可以用耳朵听到的声音,而不可闻但可感觉的声音在第5段〕师:秋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藏在哪儿了?〔引导读第5节〕板书: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师:前四种声音是我们可以用耳朵详细听见,后面的声音是我们听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是秋天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妙感觉。四、品读,说秋景。那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声音呢?为什么?〔预设:1、我喜欢“蛐蛐’的声音,因为蟋蟀的叫声想唱歌一样好听。2、我喜欢刷刷的落叶声,这告诉我们秋天来了。〕说得好!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1至4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1。读的很认真,谁先来读第一节?〔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和大树在道别时,他们说了些什么话?〔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大树说:黄叶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会想你的。〕〔黄叶说:大树,你不要伤心了,我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肥料,到时你会长得更茁壮,我也会更茂盛。〕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小节时,一方面要读出他们道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黄叶的赞美之情。学生齐读第一节诗。?2、在黄叶和大树辞别的同时,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第二节。学生: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辞别的歌韵。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学生:我仿佛听见蟋蟀说:再见了,阳台,我明年春天还回来唱歌给你听。“歌韵”在这里指什么?〔学生1:歌声、歌曲。〕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善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常知名的歌唱家,它的叫声非常动听,好似在唱歌。“歌韵”在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声。看,秋天多美妙,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我们一起来当当得意的小蟋蟀吧!〔男女生赛读〕要读出它对秋天的留恋,喜欢之情。3、这时大雁来了,它又在和谁辞别呢?谁来读一读。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学生1:白云,再见了,我要去南方过冬。她还要“叮咛”几句什么?——学生2:天凉了,要加衣裳,别着凉。这就是“暖暖的叮咛”。白云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谁来读一读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么?——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1。“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2、玉米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采收吧。3、大豆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收割吧。〕这真是一片丰收的美景啊!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吧!生分两组比赛读课文第三节。4、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分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妙啊,让我们把这美妙的一切读出来吧!全班朗读。五、续写,写秋声1、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其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苹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扑嗵”声。小溪流水的“哗哗”声。收割机的“隆隆”声。青蛙的叫声“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哈哈”是农民伯伯收割时的欢声笑语。“哗哗”是秋风和落叶跳舞的声音。〕2、老师:大家听到这么多声音!老师这里也有几幅秋天的画面,想不想看看啊?看了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呢?3、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模拟诗的1、2、3小节,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每人写一小段。〔听听,秋的声音,黄叶纷纷落下,“呼呼”,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降临。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沙沙”,弹奏出动人的琴声。听听,秋的声音,蜜蜂翩翩起舞,“嗡嗡’,是它收获甜蜜的欢歌。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哈哈”,美丽的籽儿撒下阵阵欢笑。听听,秋的声音,小朋友们在郊外玩耍,“哈哈”是他们欢笑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田野里一片金黄,“咔嚓”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六、课堂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学生有感情齐读全文。板书: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刷刷蟋蟀曲曲大雁叮咛秋风歌吟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设计1、本次作业设计采用分层次设计的方法。2、分层方法: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分层根据:1—3年级历次语文成绩平均分前5名为A类学生,后5名为C类学生,其余为B类。这是当前最简单又较为合理的分层方法。3、作业内容朗读训练写作训练兴趣练习A背诵课文仿照这首诗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要求整首诗仿写。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这首诗前两节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为自己的句子配上插图设计意图体验朗读、表演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收获乐趣4、作业评价①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的,记1分。②超标准完成任务的,记2分。③按第一层要求完成任务的,记0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一、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3.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开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一〕老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二〕提醒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根底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展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A出示填空:海上的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就〔〕……就〔〕……就〔〕……B考虑: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B指名朗读、评议: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五、拓展活动:搜集有关大海的诗文,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第二课时〔略〕教学内容:1.复习会认字。2.学习会写字。〔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方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老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比照、区分。〔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老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构造〕〔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才能,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老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展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合作精神及评价别人的才能。]3.检查背诵情况。板书设计1.大海的歌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2、《帽子和鸟窝》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欢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保护.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帽”和“窝”:1.板书:帽子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2.板书:鸟窝学习“窝”:引导学生考虑:“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考虑: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胜巴依的故事,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过程一、引题1、出示:阿凡提的头像,问:“这是谁?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与他的故事?2、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饭钱。板书:饭钱二、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考虑〔1〕故事中写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写了阿凡提的一件事?板书:阿凡提卡子穷人巴依2、交流,自由读课文。3、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内容划出来,标上小结。〔一〕学习1——4节1、填空:穷人〔〕阿凡提帮助,阿凡提〔〕地容许了。2、交流:“恳求”、“爽快”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容许〕3、指导读出“恳求”和“爽快”的口气。4、那么穷人遇到了什么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5、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1——4节6、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二〕学习5——9节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饭钱的?同桌分读。2、〔1〕联络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为哪几步?〔2〕联络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快乐地交谈着。问:巴依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谈着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快乐?3、想象表演4、巴依是怎样用智慧战胜他们的呢?通过朗读,读出语气。5、阿凡提拉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后,巴依会怎么想?三、做个聪明人假如你是阿凡提,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穷人呢?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4、选用内容:学惯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好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理论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得意、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理论活动。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进步学生器乐的演奏才能。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二:新课学习:〔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2、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拟小兔跳。再随音乐模拟乌龟爬。3、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4、板书:快慢《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拟。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展比照,引出“中速”并板书。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56三个音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355356533663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缺乏之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2、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谊、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等人文精神。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谊。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根底上的。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播放媒体课件)欢快的音乐声中,一只美丽的小鸟围着一棵大树,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跳舞,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师:看了这一幕,你感受到什么?生:这只美丽的小鸟和它的树朋友之间,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师:看了这一幕,你感受到什么?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板书课题,齐读。师:好了,如今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看看读后会有哪些收获?师:谁能说说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生:树为什么要锯掉?生:我的收获是知道了树和鸟是一对好朋友。生:我发现了它是一只非常守信的鸟。、、、师: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的收获,那么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你发现了吗?是以什么为主的?生:是以对话为主的?师:对了,它是以对话为主的,如今就请你们再次的读一读课文,数一数一共有几组对话?生:有四组。师:哪四组?谁来数一数?生:小鸟和大树;小鸟和树根;小鸟和大门;小鸟和小女孩;(师随机板书)师:那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同学们,冬天快要到了,大树的好朋友小鸟要到南方过冬了,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大树对小鸟说:(生齐读)再见了,明年请你再回来,让我听你的歌声吧。师:鸟儿说:(生齐读)好啊,你等着吧。师:此时此刻,假设你就是那只小鸟,你要走了,你的心情怎样?生:难过。师:为什么?生:要失去朋友,分开朋友了。生:舍不得。师:是啊,分开朋友时的心情一定会难过,会舍不得,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小鸟和大树的对话,体会朋友那种离别时的不舍。(生读)师:它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期望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它着急的找了又找,问了又问,那你们想知道它找到了谁?又是怎么问的吗?师: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练习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一个角色练一练。师:(出示二组)谁来读这一组?(指名读)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生:好。师:都觉得好吗?有意见可以提出来。生: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一些。生: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些。师:活泼?哦,你觉得情感上要再焦急一点,是吗?生: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俩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假如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它们应该是悲哀的。师:从同学们的意见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把握,是这个意思吗?师:好,如今我们就重点练读小鸟问的三句话,这样吧,你们先看着屏幕练一练,感觉一下,体会一下,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那一声声急迫的询问流露出小鸟读大树无限深情,谁被这份真情感动了呢?师:这样吧,下面我来做一回小鸟,寻找它的好朋友,同学们准备好,它飞到谁的身边,谁就要做它的配角答复它的问题,明白吗?在读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师:小鸟,你找到朋友的大树了吗?生:没有。师:同学们,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此时此刻,你看到这只没有找到朋友的小鸟,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心里又怎么样?生:我的心里非常着急。生:非常紧张。生:我为小鸟而感到悲伤。生:我感到伤心。师:是啊,看到这只可怜的小鸟,我们真的感到非常伤心,同学们,那你们是不是也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朋友大树呢?你是怎么呼唤的?谁来说一说?生:大树,你在哪?生:大树,难道你忘记了咱俩的约定了吗?我还要给你唱歌呢师:真好,同学们,小鸟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忧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谊,让我们再一次深化的和课文倾心的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情,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师:读了这段话,你们又有新问题了吗?生: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呢?师:你的问题提的太好了,谁来解答这个问题?生:因为一年前,小鸟和树是好朋友,然而,到了第二年春天,小鸟却看不到大树,所以他看着灯火仿佛看到了大树的身影,就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去年的歌。生:我认为它是歌颂大树,因为它的灯光照亮了别人。师:你说的真好,不过老是想问问同学们,小鸟为什么深情的看着灯火呢?生:因为他对大树的友谊很深,而如今,火柴就要燃尽了,大树的生命快要到尽头了,所以他深情地看着灯火,很不舍。师:是啊,一年过去了,往日的朋友已变成了今天的灯火,小鸟怎么不伤心呢,它是在用目光和大树交流感情。师: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谊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谊卡吗?(屏幕播放友谊卡信纸图和音乐)师:好,那就赶紧为大树写上几句深情的话吧。(生自由写,师巡视)生:我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小鸟,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虽然都身在他乡,但是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我们永远是的朋友。师:你写出了大树的心里话,还有吗?生:啊,亲爱的小鸟,多日不见,你过得怎么样?虽然我们今生不能相见,但是这一生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我也觉得死而无憾了。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这是大树的肺腑之言,你们说出了大树的心里话,大树它就是这样来表达对小鸟的情感的,但是作为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出示课件,任选其一)对大树:对伐木人:对树根:对小鸟:对师:刚刚老师听了你们真诚肺腑的话,真得很感动,这个小小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你们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小鸟和树吗?师:下面老师给大家读几段文字请大家认真听,体会一下我们身边的鸟和树的故事。(出示课件)师: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真正的朋友是离别后的牵挂,是彼此间的珍爱,是有诺必践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进展概括的才能。3、理解文章构造,仿写诗歌。4、通过资料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并产生对太阳系进展科学探究的情趣。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太阳系进展科学探究的情趣。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1、[出示星空、星座的图片]2、图片上出示《美丽的星空》的片段学生可以读一读,背一背3、[出示:诗歌是甜美的、想象是丰富的,多读诗,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勇于表达的小诗人!]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31给星星正名[板书]齐读2“正名”什么意思?改名不可以吗?谈谈你的理解。3、再读课题过渡:这么美的星星,作者却说它们的名字错了,快读读第一小节,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二、自读自悟,第一小节1、自由读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星星的名字错了?预设:完全搞错怎样完全搞错的呢?文中运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破折号的作用有:[1、解释说明;2、表示延长;3、表示转折]在这里选用哪一个?预设:指鹿为马[故事]把马叫骆驼[图片]理解意思:名不副实3、指导朗读指名读〔读的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方法;读的不好,老师范读,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体会前两句和后四句感情上的不同,再读。三、细读第二至五小节,结合资料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读2———5小节,哪些星星名不副实?为什么?[生自由读]交流【板书:水星地球火星木星】我们先来看看水星1、水星1〕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可以用自己的理讲解;也可以根据课文说]2〕[出示:比方说太阳系中的水星,它哪有水珠一颗。热得石头都冒烟,铅、铝都熔成湖泊。]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热]3〕怎么会这么热呢?让我们理解一下水星吧![资料:水星的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摄氏度,为427摄氏度。]这样热的星球怎么可能有水呢?4〕改诗比照:[它没有水珠一颗,因为星球太热。把水星叫做火星,更加合适。]比一比哪个好?为什么?〔体会1,原文读起来更有意思;体会2,反问句强调作用〕5〕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一小节。2、地球1〕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明理由。原文中:可是我们的地球,地少,水却很多。假设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吞没。2〕概括它的特点:地少水多你对地球理解多少介绍〔如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补充资料: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假如将这些程度均分布于地球外表,相当于地球整个外表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非常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3〕看来[把地球叫做水星,绝对不会有错。]4〕去掉文中[假设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吞没。]或者换成数据,行不行?问什么?〔假设使我们通过想象,体会更加深化〕5〕再读课文。3、默读4、5小节,概括行星的特点,并说说理由〔指导学生写一写,画一画〕1〕反应:火星特点:冷企鹅:南极气温很低,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企鹅是如何耐低温的?为了保持体温〔恒温动物〕,企鹅必须大量进食,其皮下也有厚厚的脂肪层,有效保温。另外,其体表的鳞状羽毛可有效阻挡寒冷的冰水。[原因: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木星特点:没有树原因: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什么是辐射?[资料: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