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目录第一部分总体概念 2第二部分设计应对的三大问题与挑战 2第三部分方案特色及对策 23.1.1:定位: 23.1.2:服务设施: 23.2.1:选址: 33.2.2:风格: 33.2.3:能耗: 33.2.4:生态保护: 33.3.1:保护: 43.3.2:旅游: 4第四部分项目背景研究 44.1项目概况 44.2项目区域背景分析 44.2.1自然景观特征 45.2.3人文景观特征 54.3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 74.3.1优势(Strength) 74.3.2劣势(Weakness) 84.3.3机遇(Opportunity) 84.3.4挑战(Threat) 84.4用地适宜性分析 8第五部分规划设计方案 95.1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及目标 95.1.1规划设计依据 95.1.2规划原则 105.2功能定位及使用者主体 105.2.1功能定位 105.2.2使用者主体 105.3规划设计理念 115.4规划布局 115.5功能结构 115.6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25.7景观结构规划 135.8游憩系统与景点布局规划 135.9水系统规划 145.10绿地结构 145.10.1“三明治”基质 155.10.2多节点斑块 155.11水净化系统规划 155.12安保系统规划 155.13分期建设规划 165.13技术经济指标 16附录:同类项目研究 25设计说明篇第一部分总体概念和谐共融发展第二部分设计应对的三大问题与挑战一、生态问题――如何协调场地内生态要素和生态园建设的关系,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和谐?二、场地故事问题――如何通过设计显现地方特色保留场所精神,使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和谐?三、社会问题――通过社会调查,提出地块合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如何分析需求差异性,给予不同层次需求定位,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地方发展与社会大发展和谐?第三部分方案特色及对策3.1方案特色一:项目定位为老年生态园,关注社会,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达到和谐多赢的局面。3.1.1:定位: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生态园的建立社会意义重大。3.1.2:服务设施:社区应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必需的服务设施。3.2方案特色二:突出自然和生态主题,强化“山、水、林、田”景观格局绿色和蓝色为养老生态园的景观基底,各类服务设施“镶嵌”于其中,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在总体景观格局中进一步调整和细化“山、水、林、田”的景观格局,突出本区生态、野趣的景观特色,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融合。3.2.1:选址:此处本为风水佳穴,环境好、风景优,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和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是本次选址的基本依据。3.2.2:风格:建筑采用低层、低密度的开发模式,建筑风格朴实宜人,整体景观格局自然和谐,与环境融为一体。3.2.3:能耗:沿用国际高端路线,实现居住的生态化、每栋建筑均有效利用绿色能源,实现系统雨水收集、生活污水自净处理等,不仅避免对周边环境及易水的污染,而且提高周边的生态品质。3.2.4:生态保护:在易水两岸建立生态保护廊道,维护易水的自然风貌和水土保持。场地内根据地表径流,恢复贯穿区域内水系统,并利用客土法在非地表径流区尽量多植树,这不仅有利于排水,减少地质灾害的产生,而且将对场地的生态环境品质有很大的提高。3.3方案特色三:传承场地精神和文脉,抒浓郁人本情怀,创建独特的人文环境。用“保护”来强化遗产,用“旅游”来张显文化。3.3.1:保护:协调荆柯塔与易水的关系,控制好遗产廊道与视线通廊。3.3.2:旅游: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游览娱乐体系,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山地休闲公园,展现场地故事。第四部分项目背景研究4.1项目概况乾荣养老生态园总体暨修建性详细规划位于河北省易县,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5平方公里内建设用地”范围指5平方公里用地范围内,去除保留山体、保留绿地、保留水系等,剩余用于开发建设的用地。)4.2项目区域背景分析易县,古称易州。易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北端东麓,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地处东经114°51′05″-115°38′12″,北纬39°02′30″-39°35′50″。东西跨距67.7公里,南北跨距61.7公里,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县城易州东北距北京110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169.2公里,南距保定60公里,东南与定兴县,南与徐水县,西南与满城县、顺平县,西与涞源县,北与涞水县相邻。4.2.1自然景观特征(1)气象气候易县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度的悬殊形成平原半干旱和山区半湿润气候特点,日照充足,温度适宜。全县年均气温11.9℃,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冬春干旱少雨。年均日照时数为2630小时,无霜期186天,山区无霜期160天,全县≥10℃有效积温为4625℃左右,境内气候从总体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地质地貌县境地貌形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演变而成。太古代和早元时代,境内为下沉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阜平、五台、吕梁运动,中部以西地区地面裸露上升。晚元古代,西部隆起,东部沉降形成地槽,狼牙山、云蒙山、洪崖山一带为浅海沉积岩地层;古生代时强烈的蓟县运动影响使境内地层全部上升,海水东退,东部呈现浅海沉积岩地层。古生代晚期,全境高出海平面,呈丘陵地貌;中生代,西部大规模断裂,形成紫荆关、营安以西的大形杂岩及岩脉;新生代,受喜玛拉雅运动的影响,县境西部继续上升,东部下沉,逐渐形成流井、金坡、高村、界安以西的山地地貌。大约经过40多亿年的地质演变发展成现今境内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类型。从西向东南由山势陡峻逐趋平缓,境内深山区和浅山区,在海拔300-1813米之间,约占872平方公里;平原区,在海拔30-100米之间,约占438平方公里。规划场地内丘陵较多,集中在场地西南部,多为缓坡。(3)水文条件易县境内有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漕河和拒马河五条主要河流,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4座,总库容量4.57亿立方米。规划场地内部知有若干星星点点的水塘,场地北侧有著名的易水河流经,场地东部为南水北调渠。5.2.3人文景观特征(1)义文化荆轲塔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坐落于易县城西南2公里处的荆轲山上,是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始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历经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及解放后的1985、1986年多次修葺,现塔高24米,八角十三层,砖石结构,下有莲花仰托,上有舍利子封顶。塔每层之八隅均悬风铎,经风吹动,清脆悦耳,音传四野。而荆轲山位于场地南部。荆轲塔葬的是荆轲的衣冠。当年燕太子丹易水河畔诀别荆轲,知其西向刺秦有去无还,便收其衣冠造土山埋入。在衣冠冢之上建塔已是一千多年后辽代的事情,明清时又建起了寺院,供奉起田光、荆轲、樊於期三义士像,四时享祭。荆轲和燕太子丹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为什么舍命去刺秦王?“义”使然。古人对“义”的理解在今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人们尊崇这种义,弘扬这种义,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想来令人汗颜。太子丹与田光商量刺秦大计,门外分别,只习惯性地嘱咐了句国家大事,注意保密之类的话,田光竟拔剑自刎以死明志;秦国流亡将领樊於期,为使荆轲取得秦王信任,拔剑自刎其喉,以头相献;本是一文弱之士的高渐离,在秦亡燕后,自毁面容,更名改姓,取得秦王信任后,沉铅于筑并举筑扑秦王,终成大义。黑塔白塔也是在这块地方,荆轲刺秦四百年前,发生了一个舍命全交的故事。易州名士左伯桃与羊角哀结成莫逆,二人投奔贤德楚王,途宿枯桑洞冻饿不支,左伯桃解衣并粮羊角哀,冻死自己保全义弟,“舍命存知己,生死轻鸿毛”,左伯桃义举千古传颂。左伯桃的黑塔,位于城南八里庄西北山上,建于元代。羊角哀的白塔位于县城南西市村西山上,高13米,建于元代。黑塔于1996年大雨倒塌,现尚未修复。但羊左友谊,千古传颂。在场地里能很清楚地看到白塔,甚至很多时候比荆轲塔还要显眼。(2)古燕文化燕下都易州古燕文化与邯郸赵文化共同构成闻名全国的“燕赵文化”。燕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都遗址至今清晰可辨,而“黄金台”的故事则伴随着悠悠易水千古传诵。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城东南,西距太行山5公里,北临易水,南靠中易水,是燕国故都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下都经多年考古钻探和发掘,都城的布局基本了解。都城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4~6公里。中部有运粮河纵贯南北,河东侧有隔墙一道,将城分为东西两城。运粮河以西称西城,是为加强东城的安全而设的防御附城;运粮河以东称东城,是当时人们聚居和生活中心。南北有古河道和城壕沟通两水。东城又可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古墓葬和古河道五大部分。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共三组建筑群组成。以武阳台为中心,东北有“小平台”,东南有“路家台”,西南有“老爷庙台”。与宫殿区相关的有“武阳台”、“望景台”、“黄金台”、“老姆台”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老姆台”建在都城外。还有些台建在城墙体上,是为宫殿区的安全而建的,如练台、岗子、朱家台。手工业作坊区围绕宫殿区,分布在由西北到东南的弧线上,如制兵器、冶铁、铸币及制玉、骨器和陶器等作坊。居住区在东城的西南、中、东和东北各部。作坊和居住遗址发现30余处。墓葬区设在西城和东城西北角,东城有“九女台”和“虚粮冢”两个墓区。西城有辛庄头墓区,共计33座。这些墓皆有高大封土,属王侯墓;东城南墙外是贫民墓和“景观遗址”(即丛葬墓)。古河道和城壕有五条。可见当时城内河网交织,碧水萦回,波光潋漪,保障了城的安全、交通和排水的便利。燕下都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现在地面上可见城墙、台基和墓葬封土。通过近些年的考古工作,燕下都的基本面貌已清楚,是一处反映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代表性城址。4.3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4.3.1优势(Strength)(1)易县地处京、津、保“金三角”地带,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便利;(2)本规划项目位于易县城郊,东邻南水北调水渠,南倚荆轲山,易水从场地北部穿过,远处荆轲塔及白塔清晰可见,众多的人文景观使本案极具历史文化内涵;(3)场地现状自然景观丰富,河流、林地、农田、丘陵交错。4.3.2劣势(Weakness)(1)易县地区生产总值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一般,本项目属于高端产品,建成后的销售和推广是个问题;(2)场地现状大片地势较平坦区域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可建设用地多为山坡及山头地,需经过场地平整后才能用于建设,提高了投资成本。4.3.3机遇(Opportunity)(1)易县地处北京西南,传统上是北京的物资供应地,现阶段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北京息息相关,京石高速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易县与北京的时间距离,使易县在环北京的35个县市中脱颖而出,与北京的联系愈加紧密;(2)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北京人新的养老观念开始形成,中上收入家庭对多功能养老机构需求增加;(3)本案易县老年生态园项目定位明晰,场地人文与自然景观丰富,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有建成国内一流退休人员居住、度假、旅游、休闲胜地的可能。4.3.4挑战(Threat)(1)规划项目定位于老年人居住、生活、休闲、游憩,以北京为主要客源市场,而易县距离北京120公里,如何有效吸引目标人群成为一道难题,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充分挖掘场地内涵,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的生态度假园区。(2)场地现状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内部有若干星星点点的水塘和林地,规划建设时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并加以利用,项目建成后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妥善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4.4用地适宜性分析01位于场地内主要道路及112国道旁边的这一地块,交通优势明显,可设置商业服务设施。02易水北岸这一地块完整集中、地势平坦,适宜作为居住疗养用地;但北临112国道,较易受交通环境干扰,因此在其北部设置绿化隔离带。03位于易水两岸的河漫滩,不适宜大量开发建设。同时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通廊,应当满足防洪等功能,可结合易水典故设计滨水文化公园,使生态性与文化性相结合。04紧邻易水南岸山脚下的这一地块,地势平坦、地块完整,环境质量较好,但现状村落较为密集,适宜作为中档疗养用地。05北面易水,南倚丘陵地形,被自然元素环绕,景观环境好,适宜作为滨水公园,亦可设置少量度假休闲用地。06场地中部,易水南岸的这一地块,位于场地东部的向阳坡,被农田及林地围合,交通可达性及自然环境好,可作为老年疗养用地。07位于场地西侧山脚下的这一地块,丘陵起伏、树木葱郁,景观环境好,宜设置品质较高的居住疗养用地。08该地块位于场地中央,紧邻主要道路,交通及环境条件好,可设计综合学校及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于场地内各个疗养片区。09场地中部地块现状为农田及林地,作为整个片区的生态廊道,规划以保育为主,可安排少量旅游服务设施。10该处现状为军事用地,宜主要考虑林木保育的功能。11地块内有荆轲塔及郁密的林地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宜设计以荆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满足旅游文化休闲需要。12保留并改造荆轲塔山脚下的村落,结合旅游进行商业开发。第五部分规划设计方案5.1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及目标5.1.1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4、《城市绿化条例》5、《森林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待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992年7、《防洪标准》(GB50201-94)8、《易县志》,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9、电子版现状地形图(DWG格式)10、现场踏勘拍摄的场地现状照片5.1.2规划原则生态性原则:设计源于自然,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增强环境吸引力。
地方特色原则:尊重场地的历史和文化,结合景观和旅游开发的设计充分体现“义文化”。
便捷性原则:道路系统规划实行人车分流、就近停车,高效安全的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在不同的规划部分内采用某些近似的设计手法和语言,创造出既独特,同时又具有识别性的景观空间。
经济性原则:重视用地的使用价值,考虑开发建设的可行性和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减少工程的土方量,在不降低质量、美观的要求下,控制造价。5.2功能定位及使用者主体5.2.1功能定位本项目的建设将构建出一个面对北京市场,复合功能的,独具特色的新型大型老年疗养区。5.2.2使用者主体特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人际关系决定了易县的发展必须依靠北京、服务北京、面向北京、利用北京。5.3规划设计理念易县养老生态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为:以自然为“底”,以人文为“图”。“底”:自然和生态是景观基调,大量使用乡土植物,节省建设和养护费用。“图”:在绿色基底上,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故事,创造人文景观,传达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5.4规划布局项目选址位于易县县城西侧,北易水南岸,原为河滩地。基于场地的自然特征,易县养老生态园采用开放空间的规划结构,各类建筑按功能与造型的差异进行归类和集中,形成五个主要的组团,以岛式布局的手法散布于基地的大片绿地当中。经过规划布局,绿地、水体、居住组团相互分隔,包绕,穿插,空间元素呈现相互开放的结构形态,这种空间结构保证了充沛的阳光,流通温润的小气候环境,以及良好的视觉景观。为了保证人与阳光。空气、水体、绿地尽可能地亲和,易县养老生态园采用低密度开发的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生态景观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开放空间的规划结构。5.5功能结构场地由生活休闲轴和旅游度假轴两条轴线贯穿全区:生活休闲轴作为养老生态园的主要交通联系轴,联系了场地内主要的几大生活片区;旅游休闲轴是文化休闲旅游的联系路线,它避开了区内的主要交通性干道,隐匿与山林之中,串接了散布于场地内的主要景观节点。根据场地的生态环境及功能定位和场地的自然条件,确定地块的功能结构,并根据地形特点和环境优势划分出四个等级的养老生态园区(老年公寓、银色度假村、夕阳红度假村、乐龄休闲活动度假村)、一个疗养度假村、综合区和四条生态隔离带。首先各组团以穿插包绕组团的水体和绿地作为景观组织的核心:有的组团以自然流畅的水面为中心,建筑顺应池岸自由排放;有的组团以规整的水系为景观轴线,形成几何化的空间;有的组团贴临运动绿地线性布局,全部建筑向绿地开放。各个组团独特的空间形态强化了组团的可识别性,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景观主题。5.6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地块内交通人车分流,专门组织了机动车流线,电瓶车流线,和人行旅游流线三种交通体系。行车流线既便捷又实现了就近泊车的停车系统,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做到交通组织的高效与合理有序;电瓶车流线组织了区内景点的联系,增强旅游点的可达性;人行旅游流线贯穿与场地内的自然景观,形成林间步道,惬意舒适。在主要的交通节点,如小区的出入口、公共活动区域等设置人流集散场地。1、外部道路(城市主干道、城市外环线)依托城市道路,同时加强周边建设用地与景观带之间的交通联系。现状宽度为30米,道路线形自然流畅。路面材料为沥青或者水泥路面。2、内部道路(1)区内主干道:作为生活性的联系交通,道路宽12米,主要提供区内的机动车交通,加强各个片区的联系。(2)区内次干道:作为游览性的联系交通,道路宽6米,主要供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必要时可供救护车、消防车、市政养护车辆等通行;同时还是景观区与周边建设用地的“边界”,兼顾建设用地的交通出行功能;(3)景观小路(步行道):主要分布在山林地带之间,同时与区内次干道相连通,为步行者使用,禁止车辆通行,小路宽2米。(4)栈桥与亲水平台:在滨水地带和湿地区设置栈桥和亲水平台。栈桥宽1.5——2米。(5)停车场停车场:将机动车停车场设置片区入口处,方便游人,并保证行人的安全。5.7景观结构规划规划根据场地沟壑纵横,地貌变化丰富的特点,结合场地不同功能,形成高低有序,特色鲜明的景观主题。整个场地分为:花园景观区;滨水景观区;沟壑景观区;农田景观;自然地景区五大特色景观。组团内部空间配合各自景观主题配种富有特色的植物,精心设计邻里庭院、室外小品以及步行系统,形成视觉丰富,由公共领域向私密空间逐级过渡的景观体系。同时,在各个景观间内根据服务半径和场地特色点缀着三大区域景观节点,分别以水景、地景、山景展现风貌。每一个景观区按照功能的差异被赋予相对独立的外观形象,并通过绿地水体空间形态、植物配置等强调各自的视觉特性,形成良好的空间导向性。在每个景观区内,也安排了场地景观节点,服务区内人群。5.8游憩系统与景点布局规划游憩系统共分三级:机动车游憩系统、电瓶车游憩系统、步行游憩系统,分别满足生态园内便捷的交通联系,舒适的景区联系和宜人的景点联系等不同需求。针对场地的特点及人群定位,分别设计了如下景点:1入口景观2滨水景观3垂钓区景观4儿童游乐景观5泛舟景观6高尔夫7集会空间景观8林间漫步景观9农田景观10跑马场11棋牌休闲点景观12山顶景观13生态教育景观14眺望台景观15阳光草坪景观16野营区景观5.9水系统规划在规划中,按照生态基础设施确定的地表径流恢复水系,形成贯穿于整个场地的景观水系。在汇水面积较大的沟壑出口处形成湿地或季节性湿地,开展垂钓等水上活动项目。易县生态园结合原有地形,把低势地面围成湖,保留大片绿地加以种植改造,绿化和水体不仅是景观要素也是环境优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统包括雨水管理、废水处理系统、植物调节改善气候条件、通过水体创造舒适小气候及洁净能源的作用。将水体设计了丰富各异的形态;当水体融合在社区内时,呈规整的水系,流畅的湖岸、铺装和种植方式;当水体在开放的空间中,呈自由的水岸线,活泼流畅、植物配置也富有不同特色。有亲水型的,人们可以靠近它在岸边漫步;有观景型的,如叠水、喷泉……置身于缤纷各异的自然景观环境中对贻养老人之心情、增进身心健康提供了环境保障。5.10绿地结构绿地系统突出镶嵌式“三明治”基质+多节点斑块的种植结构。整体以点、线、面的模式规划。5.10.1“三明治”基质层次分明,有连续性,因地制宜,尊重生态适应性规律,为生物创造最适合的生态生产环境条件。以各个沟壑为单位,沿地形高低、坡度大小形成湿地植物区、乔木林带、灌木林带、农田四个镶嵌式景观种植带。在湿地或季节性湿地,以湿生植物栽植为主,展示湿地植物多样性;在谷底土壤层较为深厚,以景观型乔木成片栽植,形成大气植物景观的同时为游人提供林下休憩与游览空间;在陡峭的沟坡种植灌木以保持水土;坡顶或台地地势平坦但严重缺水,种植干草原和耐旱乔木。5.10.2多节点斑块在“三明治”的植被基质框架下,结合场地点缀了突出种类植物展示如:湿生园、乔木园、农田、草原斑块以及沿道路多处设置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小节点等。5.11水净化系统规划选用目前在德国较为普遍的适用于村庄雨污混合的生活污水土壤过滤生物净化处理。通过设计湿地和河道来达到净化目的。在湿地设计上主要利用挺水、浮水和沉水三类水生植物,分成“多种生物过滤区”、“生物吸附区”和“生物净化水汇集区”三类功能区,按河段进行净化。5.12安保系统规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被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制约着。在这些因素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了,养老生态园作为新型的高档疗养社区,理应在这一方面加强管理。安保系统共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在组团内规划保安巡逻路线,其次在度假村周边建立马道,作为安全巡逻和游憩双重用途。最后,根据服务半径,在道路的拐角处、小区入口处设置电子监控点,从全方位保证区内安全。5.13分期建设规划按照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的原则,山体绿化、水土保持、修坝蓄水先行;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其次;场地整理第三;根据投资情况和重要度确定配套建筑和设施的建设顺序如图所示。5.13技术经济指标一期用地平衡表(乐龄休闲活动度假村)总建设规划用地30.96hm2100%住宅用地18.8hm260.7%公建用地――――公共绿地(含水体)10.09hm232.6%道路用地2.07hm26.7%一期规划经济技术指标(乐龄休闲活动度假村)项目数值备注规划用地总面积30.96hm2464.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82800m21.住宅建筑总面积82800m22.公建建筑总面积 ――建筑密度8.4%容积率0.27绿地率63%户数207户停车位――二期用地平衡表(综合服务区)总建设规划用地27.36hm2100%住宅用地7.4hm227.1%公建用地7.7hm228.1%公共绿地(含水体)10.97hm240.1%道路用地1.29hm24.7%二期规划经济技术指标(综合服务区)项目数值备注规划用地总面积27.36hm2410.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96414.4m21.住宅建筑总面积43959.4m22.公建建筑总面积 52455m2其中老年大学31800m2医疗中心20655m2建筑密度8.0%容积率0.35绿地率68%户数――停车位23个三期用地平衡表(夕阳红度假村)总建设规划用地23.35hm2100%住宅用地15.85hm267.8%公建用地――――公共绿地(含水体)6.1hm226.2%道路用地1.4hm26.0%三期规划经济技术指标(夕阳红度假村)项目数值备注规划用地总面积23.35hm2350.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6865m21.住宅建筑总面积66865m2(四合院:8800m2,别墅:58065m2)2.公建建筑总面积 ――建筑密度11.3%容积率0.29绿地率60%户数169户(四合院:22户,别墅:147户)停车位――四期用地平衡表(银色度假村)总建设规划用地28.15hm2100%住宅用地15.25hm254.2%公建用地――――公共绿地(含水体)11.9hm242.3%道路用地1.0hm23.5%四期规划经济技术指标(银色度假村)项目数值备注规划用地总面积28.15hm2422.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12612m21.住宅建筑总面积112612m2(联排:86112m2,双拼:26500m2)2.公建建筑总面积 ――建筑密度16.0%容积率0.4绿地率53%户数418户停车位――五期用地平衡表(花园洋房)总建设规划用地33.36hm2100%住宅用地18.36hm255%公建用地1.0hm23.0%公共绿地(含水体)12hm236%道路用地2.0hm26.0%五期规划经济技术指标(花园洋房)项目数值备注规划用地总面积33.36hm2500.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28159.8m21.住宅建筑总面积220800m22.公建建筑总面积 7359.8m2建筑密度17.6%容积率0.68绿地率51%户数1840户停车位1491个(0.8个/户)总经济技术指标(各地块之和)项目数值备注规划用地总面积152.74hm22291.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55037.2m21.住宅建筑总面积525676.4m22.公建建筑总面积 129360.8m2其中商业建筑59329m2老年大学31800m2医疗中心20655m2会所17576.8m2建筑密度12.1%容积率0.43绿地率60%户数――停车位1750个建设区用地平衡表总建设规划用地500hm2100%建筑用地87.68hm217.5%绿化用地水体81.8hm216.4%农田71.7hm214.3%绿化233.19hm246.6%道路用地20.33hm24.1%文物古迹用地5.3hm21.1%序号项目规模单价投资(万元)1建筑一期住宅82800(m2)1500元/m212420二期住宅43959.4(m2)1500元/m26593.9公建52455(m2)1000元/m25245.5三期住宅66865(m2)1500元/m210029.8四期住宅112612(m2)1500元/m216891.8五期住宅220800(m2)1500元/m233120公建7359.8(m2)1000元/m2735.98商业59329(m2)1000元/m25932.92道路园区主干道3866.9m500元/m193.35园区次干道11858.6m400元/m474.343绿化农田71.7(hm2)——林地233.19(hm2)80元/m218655.24水体水面272666(m2)100元/m22726.665总计———113019.43总体投资估算备注:投资估算中没有包括购买土地的费用附录:同类项目研究项目名称内容海松树度假村第维斯岛度假村太阳城社区北京东方太阳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唐山市人民医院科室科研经费管理考核
- 保定市中医院神经外科麻醉准入考核
- X标段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关键地质问题研究-以淮南为例
- 赤峰市中医院言语治疗设备操作考核
- 基于CNN-BiTCN-CA和改进Transformer-TCN的车轴疲劳裂纹识别与寿命预测研究
- 冷泉沉积物中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厌氧氧化过程研究
- 朔州市人民医院透析患者用药指导考核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收益权类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以徐州交控项目为例
- 淤地坝知识培训课件
- 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徐志摩的诗课件
- 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表格式)
- GB/T 46225-2025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层压用聚氨酯泡沫规范
- 2025年日照盐粮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题文言文详解:《宋史·陈兢传》、王夫之《宋论》
- 2025年农村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江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