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以让管理变得更简洁高效为己任,为此,我们细心编撰了以下工程测量试验报告文章,盼望您撰写工程测量,试验,报告相关文章时,为您供应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篇1:工程测量试验报告
工程测量与GPS实习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名目
第1章
实习目的3第2章
实习仪器3第3章
实习内容3第4章
实习要求4第5章
实习过程4第6章
物探网设计及放样数据分析7第7章
留意事项11第8章
心得体会121、
一、实习目的:
测量学是一门对实践阅历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平常的课程大都是理论学问的讲解,同学们不能够很好的把握仪器的使用。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使同学在把握测绘的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的学问、提高操作技能,是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在短期的实习当中,同学们可以通过掌握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图形的绘制来完成动手操作部分,熟识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有利于提高同学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力量和理论学问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力量。全站仪的练习在之后的实习中也能用到,要娴熟把握。
二、实习仪器:
全站仪及配套脚架、单棱镜及对中杆一套、1+5中海达V8RTK一套(含整套配件,1+5中纬Zenith25RTK一套(含整套配件采纳电台通讯)、手持GPS接收机、三脚架
您正在扫瞄的文章由www.glwk8.om()整理,版权归原、原出处全部。
三、实习内容:
1.把握RTK及手持GPS接收机动态测量方法,学会利用手持机和基站的搭配使用测得划定区域中各个标点坐标
2.了解全站仪的构造,熟识全站仪各部件功能及使用。学习并把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把握测点和放样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学会利用测得数据进行绘图,学会整理和分析数据
四、实习要求:
1.实习开头之前,应当仔细阅读书本有关内容巩固实习过程当中需要用到学问,明白实习的详细要求和详细的操作步骤。
2.实习开头时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自己,乐观参加到实习中,与其他组员乐观协作,尽可能多的学习一些学问。
3.每个小组都应当爱护好自己的仪器,同时在外出的时候,留意自己的财产平安和生命平安。
4.在实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需仔细、认真的进行实地操作,培育独立工作的力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相互协作的精神。
5.实习结束后,应按时并高质量的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日记、放样成果及放样进度表等成果资料。
5、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内页和外业两个部分,内也是物探网的设计和后期数据的分析处理,外业是完成放样和测量数据的采集。两个部分都很重要,需要同学们的做好分工合作,从而高质量的完成这次实习任务。
实习的开头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内业部分的物探网设计,只是后面要进行的外业工作的基础,由于没有物探网是无法完成放样。物探网设计需要用到CAD+CAss软件,并通过对已知划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边界轮廓的系列数据的汇总,进而设计出本组在该区域的全部放样点集。
(1)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
仪器将事先输入的测站点及放样点坐标反算出距离和方位角,依据水平度盘显示的方位角先进性角度放样,得到放样点所在的方位角的直线,在此直线上剑魂水平距离放样,即可在实地表示出该放样点。
(2)坐标放样步骤
测站点、后视定向及仪器高和目标高设置与坐标测量中的设置是相同的。设置好之后,进行按"1.点放样',进行点位坐标放样,界面如下图所示,。
A、输入或从坐标文件调用放样点坐标
B、输入目标高(假如目标高有变化才输入更改)
C、计算出放样点的平距和方位角
D、选择距离放样或坐标放样
E、距离放样即极坐标放样,界面如下图所示,dHR为当前点与放样点方位角之差,水平转动照准部,直到dHR=0,此时,放样点位于正确的方位上,仪器不能再水平转动;按"测量'键进行距离测量,显示的dHD为当前平距-放样平距,如dHD不等于0,则视线方向上移动棱镜并测量,直到dHD=0,即可得到放样点位。
假如选择坐标放样,按"测量'键后,则显示方位角差及当前点与放样点的坐标差,如下图所示,移动对中杆,直到坐标差dN、dE为0,即为放样点位。按"下点',可连续进行下一个点的放样。
10/43117587.5751396070.4562022/4,,396070.4562,3117587.5751,020/43117587.5751396060.4562022/4,,396060.4562,3117587.5751,030/43117587.5751396050.4562030/4,,396050.4562,3117587.5751,040/43117587.5751396040.4562040/4,,396040.4562,3117587.5751,050/43117587.5751396030.4562050/4,,396030.4562,3117587.5751,060/43117587.5751396020.4562060/4,,396020.4562,3117587.5751,070/43117587.5751396010.4562070/4,,396010.4562,3117587.5751,080/43117587.5751396000.4562080/4,,396000.4562,3117587.5751,090/43117587.5751395990.4562090/4,,395990.4562,3117587.5751,0100/43117587.5751395980.45620220/4,,395980.4562,3117587.5751,0110/43117587.5751395970.45620220/4,,395970.4562,3117587.5751,0120/43117587.5751395960.45620220/4,,395960.4562,3117587.5751,0130/43117587.5751395950.45620220/4,,395950.4562,3117587.5751,0140/43117587.5751395940.45620220/4,,395940.4562,3117587.5751,0150/43117587.5751395930.45620220/4,,395930.4562,3117587.5751,0六、物探网设计及放样数据分析:
10/73117527.5751396070.4562022/7,,396070.4562,3117527.5751,020/73117527.5751396060.4562022/7,,396060.4562,3117527.5751,030/73117527.5751396050.4562030/7,,396050.4562,3117527.5751,040/73117527.5751396040.4562040/7,,396040.4562,3117527.5751,050/73117527.5751396030.4562050/7,,396030.4562,3117527.5751,060/73117527.5751396020.4562060/7,,396020.4562,3117527.5751,070/73117527.5751396010.4562070/7,,396010.4562,3117527.5751,080/73117527.5751396000.4562080/7,,396000.4562,3117527.5751,090/73117527.5751395990.4562090/7,,395990.4562,3117527.5751,0100/73117527.5751395980.45620220/7,,395980.4562,3117527.5751,0110/73117527.5751395970.45620220/7,,395970.4562,3117527.5751,0120/73117527.5751395960.45620220/7,,395960.4562,3117527.5751,0130/73117527.5751395950.45620220/7,,395950.4562,3117527.5751,0物探网设计网
全站仪放样
测线
测点
*坐标
Y坐标
Z坐标
10/43117587.573396070.4526135.05820/43117587.579396060.4764135.04230/43117587.571396050.4916134.97240/43117587.578396040.4978135.09150/43117587.574396030.4246135.29860/43117587.577396020.4899135.55570/43117587.576396010.4486135.73180/43117587.579396000.4767135.76790/43117587.570395990.4731134.486100/43117587.575395980.4555134.899110/43117587.577395970.4298135.246120/43117587.573395960.4091134.978130/43117587.571395950.4972134.916140/43117587.572395940.4042134.764150/43117587.576395930.4058134.826测线
测点
*坐标
Y坐标
Z坐标
10/73117527.571396070.4512134.76720/73117527.575396060.4421134.85130/73117527.576396050.4354134.77040/73117527.572396040.4645135.09350/73117527.576396030.4935135.11360/73117527.576396020.4446135.15170/73117527.579396010.4419135.49180/73117527.575396000.4151135.44690/73117527.576395990.4113134.935100/73117527.569395980.4093134.645110/73117527.572395970.4577134.354120/73117527.573395960.4851134.421130/73117527.576395950.4767134.512RTK放样
测线
测点
*坐标
Y坐标
Z坐标
10/43117587.573396070.4526135.05820/43117587.579396060.4764135.04230/43117587.571396050.4916134.97240/43117587.578396040.4978135.09150/43117587.574396030.4246135.29860/43117587.577396020.4899135.55570/43117587.576396010.4486135.73180/43117587.579396000.4767135.76790/43117587.570395990.4731134.486100/43117587.575395980.4555134.899110/43117587.577395970.4298135.246120/43117587.573395960.4091134.978130/43117587.571395950.4972134.916140/43117587.572395940.4042134.764150/43117587.576395930.4058134.826测线
测点
*坐标
Y坐标
Z坐标
10/73117527.571396070.4512134.76720/73117527.575396060.4421134.85130/73117527.576396050.4354134.77040/73117527.572396040.4645135.09350/73117527.576396030.4935135.11360/73117527.576396020.4446135.15170/73117527.579396010.4419135.49180/73117527.575396000.4151135.44690/73117527.576395990.4113134.935100/73117527.569395980.4093134.645110/73117527.572395970.4577134.354120/73117527.573395960.4851134.421130/73117527.576395950.4767134.512RTK检测图
七、留意事项;
1)试验课前,应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和预习《工程测量与GPS试验试验指导书》中相应项目。了解学习的内容、方法和留意事项。
2)在试验中仔细的观看指导老师进行的示范操作,在使用仪器时严格按操作规章进行。
3)仪器的携带测绘信息网
携带仪器前,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拉手和背带是否坚固。
4)仪器的安装
(1)安放仪器的三脚架必需稳固牢靠,特殊留意伸缩腿稳固。
(2)从仪器箱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用双手握住仪器支架或基座,放到三脚架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直至拧紧。
(3)仪器取出后,应关好箱盖,不准在箱上坐人。
5)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之后,无论是否观测,观测者必需守护仪器。
(2)应撑伞,给仪器遮阳。雨天禁止使用仪器。
(3)仪器镜头上的灰尘、污痕,只能用软毛刷和镜头纸轻轻擦去。不能用手指或其他物品擦,以免磨坏镜面。
(4)旋转仪器各部分螺旋要有手感。制动螺旋不要拧得太紧,微动螺旋不要旋转至终点。
6)仪器的搬迁
(1)珍贵仪器或搬站距离较远时,必需把仪器装箱后再搬。
(2)近距离搬站,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旋紧,松开各制动螺旋,收拢三脚架,一手握住仪器基座或照准部﹐一手抱住脚架,稳步前进。
7)仪器的装箱
(1)从三脚架取下仪器时,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一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一手拧松连接螺旋,双手从架头上取下装箱。
(2)在箱内将仪器正确就位后,拧紧各制动螺旋,关箱扣紧。
8)观测数据按规定的表格现场记录。记录应采纳2H或3H硬度的铅笔。记录者听到观测数据后应复诵一遍记录的数字,避开记错。
9)记录者记录完一个测站的数据后,当场应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观测者才能搬站。
10)对错误的原始记录数据,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掉,应用横线划去错误数字,把正确的数字写在原数字的上方,并在备注栏说明缘由。
11)免棱镜型HTS220放射光是激光,使用时不能对准眼睛直射。
八、心得体会
本次的工程测量实习与我们以往所做过的一些认知实习是不同的,以往的实习都更注意于课堂学问的巩固,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工程操作是很少的;我们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充分接触到了测绘工作中所要用到的RTK、GPS手持机、全站仪等重要仪器,对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本次试验老师都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去操作,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仪器,加深每个人的印象,每个人在试验之后都知道该怎么去操作,没人在水试验。我信任这对我们之后的实习有很大关心,重点是熟识RTK和全站仪的使用。
分组很重要,团队很重要,我们需要分工协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有的人确定点,拿好仪器,有的人记录数据,有的人操作仪器,确保团队运作,相互答疑,不懂就问,有问题当场解决,在一次试验中磨合。
同时对个人来说,我们需要负起责任,学好理论,确保自己不出错,试验前做好预备,机会是留给又预备的人。
测绘也是一门阅历性的学科,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绝不是一两次试验能说清晰的,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这一门课。
总之,仔细急躁总是没错的。
篇2:永线一级大路第三标工程测量技术报告
一、标段概况
1、项目背景
省道十永线起点位于汉阳区汉阳大道与龙阳大道的交汇处十里铺,在汉阳区愉快岭上跨武汉市中环线(K4+310,长丰桥互通式立体交叉),在新天(K7+710)进入蔡甸区,在蔡甸区境内经铁铺墩、新农集、蔡甸城关后与G318相接于永安镇。
十永线十里铺到长丰桥段已按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Ⅰ级标准进行了改造并已经通车,长丰桥至蔡甸城关段(分为汉阳区和蔡甸区两段)列为湖北省"十一五'方案建设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本项目路段为十永线蔡甸段,起点位于汉阳区与蔡甸区相接部的新天村,终点接正在建设的的汉蔡高速大路朱家湾互通式立体连接线,全长12.19公里。
省道十永线是联系武汉主城区和蔡甸区的主要通道,从整个城市区位来看,该项目位于武汉市主城区西北部,在城市三环线的西面,绕城大路的东面,是联系武汉市中心城区和蔡甸城区的交通性干道,同时也是现状汉阳地区东西向唯一出口道路。道路沿线分别与十升路、水仙路、郭琴西路、三环线、汉蔡路、京珠高速大路等道路相交,也是连接城市二环线、三环线、外环线绕城大路的一条重要放射路。
省道十永线同时在蔡甸区内部起着联系东西、勾通南北向交通的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进展,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已经步入快速进展阶段,本项目的建设对推动"武汉城市圈'的进展步伐、促进武汉实现大路交通现代话,促进蔡甸区及汉阳区的经济进展,提升武汉市西部出口的道路等级和舒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沿线两侧的开发、建设,还可以大力开发汉阳区、蔡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2、工程概况
十永线蔡甸区新天至蔡甸城关段按一级大路标准改建,计算行车速度80km/h。本合同段从K15+200~K19+790,全长4.59KM。考虑到项目周边经济进展状况,K15+200~K17+416.695段按城市道路断面设计路基宽50m。其中K17+416.695~K18+954.088段利用蔡甸大道罩面改造。K18+954.088~终点K19+790按大路断面实施,路基宽21.5m。全线桥涵设计荷载大路Ⅰ,桥梁与路基同宽。同步实施GBM工程(GBM工程: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路标准化、美化建设工程的简称)。
二、测量技术的分析、讨论与探讨
本合同段的测量任务只要是应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方法来掌握大路的线形外观,用水准测量加密线路施工高程掌握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放样)方法来掌握线路的纵向坡度和横向路拱坡度。从而指导施工人员顺当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以确保大路工程的质量。水准测量是确定大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简单掌握,而且易消失隐藏性错误,假如不能及早发觉,会导致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就会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近年来,全站仪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以前在学校接触全站仪的机会很少,所以当我拿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样使用,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很快就从怎样使用全站仪到能够娴熟的运用它。以下就这两方面在工程上遇到的问题绽开简洁的分析与探讨。
道路施工测量是指道路施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道路复测、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边桩和边坡放样、高程放样和沉降观测等。我们在接过资料和桩点位置后,为了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差错,必需对全线进行复测,以核实原来的资料,复测是检验原有桩点的精确 性,而不是重新测设,凡是与原来的成果或点位的差异在允许限差以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不作改动,只有经过多次复测证明与原有成果或点位确有较大差异时才能改动,而且改动尽可能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复测结果发觉,实际测量的高程结果与设计的高程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GPS23号掌握点的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差距很大,在实际测量中就不能用这个点的设计高程作为后视,假如我们在施工测量的时候没有留意这一点,就会在纵横断面施工测量进行闭合时产生很大的误差,而又找不出缘由,就又要返工,耽搁时间、铺张人力。此外,由于测量到施工往往要相隔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原有桩点难免有移动或丢失,因此,复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在施工前把这些桩点完全恢复起来。
在施工前,我们的只要工作是依据大路勘测初测水准点,在标段施工现场,结合线路实际状况加密大路施工导线点。增设施工导线点的目的是为了便利路线平面位置的放样,依据主体线路导线点分部状况,结合改路工程施工现场需要,考虑在改路现场相宜的地方增设施工导线点,其点位应设在能够通视全线路,且地点坚固又便于架设仪器的地方。一般状况下我们把水准点加密到200m以内一个点,以便施工使用。由于本项目在勘测完了以后又进行道路加宽,原来布设的掌握点都在转变设计后的道路施工范围内,在施工时会破坏这些掌握点,所以我们必需对水准点进行检查和必要的加密,破坏严峻的要重新布设,水准点布设时,应尽量靠近中线,以便利中线及施工测量;同时还应当设在估量不被后期施工或行车所破坏、高程不变、易于引测、不易风化的岩石或永久性建筑物基座等坚固凸出的地方。
在施工的时候正是夏天,武汉的温度很高,对于露天作业的我们是一个不下的挑战,我们改掉以前睡懒觉的习惯,每天五点半起床,争取在十点以前把上午该做的工程的预备工作做完,实在做不完就要架设太阳伞,由于温度太高,仪器会收到大气折光的影响,尺像会有跳动,影响读数,应避开高温的时间,阴天、有微风的天气可全天观测。还有许多因素会导致我们在测量的时候由于马虎产生测量误差,主要有: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读数误差;水准尺的前后倾斜误差;仪器下沉、水准尺下沉产生的误差。我常常犯的是视差的影响,这是最常见的误差,也是最简单忽视的误差。当存在视差时,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在K16+360-K16+440右侧雨水管开挖时,由于近距离的掌握点被破坏,转点增多并没有留意视差,导致本段返工。所以在每次读数前要把视差消退,掌握方法就是要认真且反复交替地调整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共平面,且同时都非常清楚,这时消退视差。
由于本项目是五等测量标准,用的是塔尺,塔尺只有5米,在开挖K15+660污水管的时候,由于基础标高较低,需要从地面下降10米多才到基础,经点转到开挖的其次层时,塔尺仍旧不能满意视线要求,经过商讨打算,用一个1.5米长的柱形木桩,从底部量取1米后打上两个钉子,把塔尺底部放在钉子上并用铁丝固定在木桩上,这样才满意了视线的要求。
在掌握点转点的时候,由于阅历不足,在GPS28-1号转点的时候没有留意呈Z字型布置,导致GPS28-1与GPS27-1在同一侧,不能通视,这样GPS28-1只能用于GPS28号点的后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后来又重新转点GPS28-2,废除GPS28-1号点。在转点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三脚架三棱镜测得的坐标,等施工时用的时候是用单棱镜,由于使用年时较长,根子有点弯曲,导致在对后视的时候有时会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只有将测站点与后视点的距离加长,保证所放的中桩距测点的距离小于测站距后视点的距离,这样就能保证所放中桩的精确 性。
在施工放样的时候,我最终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K15+447.825处有一道老涵接长的圆管涵,在放该处接长圆管涵左侧时,根据图纸设计的进行放样,发觉接长的部分的轴线与原管涵的轴线接不上去,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在K15+448.275处接到原管涵了,这样设计的坐标都不能用了,我们只有用CASIO
4850计算机计算出该处的坐标。在进行该处右侧雨水管检查井的时候,设计的桩号是正确的,但连接井的圆管涵不够长,只有把检查井向路中心的位置偏移20公分后才能接上,这样就要在雨水管连接时留意顺接上去。在K16+536.4处的圆管涵也消失同样的状况。放样还要留意横向小构与纵向小构的冲突关系,在进行K15+237.825-
K15+300左侧纵向雨水管施工的时候没有留意K15+280处横向的倒虹吸,在雨水管混凝土基础打好后才留意到这个问题,导致有2.4m3
的混凝土返工。经过这次的教训后,在以后的测量工作中会优先考虑此施工段有没有横向小构,从而再没有在这方面消失过错误。
在放京珠收费站公司大楼下(K16+575-K16+600左侧)线缆沟时,原设计线缆沟中桩在大楼内5米的位置,当时由于缺少放样阅历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上次把线缆沟做到K16+560处,在近距离内要把此处的线缆沟(22.26M)移至非机动车道中,只有按1:1.5的比例移至17.18M处。这样放样既影响了形状的美观又给线缆沟穿线时带来了麻烦,但又不能将前面的线缆沟返工,所以在K16+600-K16+680左侧线缆沟放样的时候,将5.08M的偏位在80M的距离中溶化,这样就是每10米向边桩偏位64公分才能顺接到K16+680处。如下图所示:
三、实习心得及总结
通过这次求真务实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学的零零碎碎的测量学问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学会了一些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以及更加娴熟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领悟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熟识了怎样施工放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学问,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实际操作力量,学会了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拓展了与社会之间的交际合作的力量。当然其中不乏师傅的教导和同事的关心。
在这不到一年的实践中,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从中学到了不少学问,也体现了有许多不足,但经过师傅的急躁讲解也算坚持了下来。另外,我们测量工作是艰苦型工作,要适合各种恶劣天气,不管在任何艰苦简单的条件下,都要保证大路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不流汗、不吃苦是做不出成就的,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必需具备肯定的专业学问和实际操作力量,能够独挡一面,独立处理大路施工中遇到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材料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有机糙米烘焙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华为产品项目开发流程规范
-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素养测评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 企业年度财务审计工作流程梳理及案例
- 二年级查字典专项训练题集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岗位人员能力评估及资格确认表范本
-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课件 第2章 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应用
- 2025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车间顶防火改造方案(3篇)
- 新技术耳石复位申请书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
- 髓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解读
- 国防动员课件模板
-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 《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大赛理论题库(540题)》
- 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