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视频接口——DVI1.0
摘要:介绍了新型数字视频接口的发展背景和技术优势,详细分析了DVI1.0的通信协议、T.M.D.S.的链路构成、信号特性、编码及解码算法,特别针对实际应用,分析了DVI接口的时钟构成,最后就显示相关的DDC、EDID、HPD等协议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数字视频接口最小变换差分信号信号编码锁相环
1背景介绍
二十一世纪刚刚显现第一缕曙光,正当人们享受着以摩尔定律递增的高速微处理器时,一种新型的视频接口技术将带给人们更加绚丽多彩的视觉感受。这就是业界刚刚发展起来的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技术。随着以LCD为代表的数字平板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DVI必将迅速成为计算机显示的标准视频接口。
随着对绿色显示观念的倡导,CRT显示已由球面发展到柱面,又从柱面发展到纯平显示,人们对屏幕刷新率和图像几何失真要求愈来愈高,传统模拟VGA视频接口+CRT或LCD显示器的图像显示能力越来越捉襟见肘。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使LCD等平板显示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的CRT显示器成为PC机显示器的主流。由于要与传统的VGA模拟接口兼容,其内部不得不内置一级ADC数模转换及PLL锁相环电路,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再进行显示,还要进一步针对CRT显示的值进行校正,得到适合LCD象素特性的灰度信号。这样一系列中间环节的转换,加上模拟传输环节中难以抑制的噪声干扰问题,使得此类平板显示的图像信息丢失,并随着分辨率和场频的提高而加重。以LCD、PDP、LED、OLED等为代表的平板显示的蓬勃发展,对数字视频接口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
DVI数字视频接口就是在这种趋势下产生的。DVI由Intel、SiliconImage、Compaq、FujitsuLimited、Hewlett-PackardCompany、IBM、NEC合作提出的一种数字视频接口标准,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还兼容了传统的VGA接口,是目前极具发展前途的一种PC机视频接口标准。本文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迅速掌握DVI的通信协议,从接口提取视频信息,摆脱对计算机内部复杂的硬件原理的研究,使DVI接口的高质量数字视频信息可以按用户的要求进行开发利用。
2DVI接口构成
DVI接口利用最小变换差分信号—T.M.D.S.Transition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作为基本电气链接信号。T.M.D.S.链路主要用于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显示器。DVI接口协议允许使用双T.M.D.S.链路结构,从而可以支持超大分辨率的显示设备。T.M.D.S.通过先进的编码算法将8bit的象素数据转换成10bit的最小变换信号,削弱了传输电缆中交叉电磁干扰EMI,并且这种直流平衡的编码信号更有利于光纤传输。另外这种先进的编码算法可以为接收端提供时钟恢复信号,并允许在较远距离传输时信号有较大的抖动误差。
2.1DVI体系结构要求
DVI作为一种面向计算机开发的视频接口,要与现有的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兼容,还要与以前的接口标准保持一定的兼容性。图1是DVI接口T.M.D.S.的逻辑链路结构。DVI支持即插即用功能。在系统启动时,DVI提供最低分辨率VGA640×480模式系统通过DDC2B协议访问显示器,获得显示器对象素格式的支持情况,通过EDID数据获得关于显示器型号和现实能力的信息。这些内容都是显示器制造商在显示器内部固化的一段数据,通过DDCDisplayDataChannel向主机系统提供自身信息。
系统启动后会自动加载图形显示控制器的驱动程序。根据用户提出的显示要求,即屏幕的分辨率、色深、刷新率,结合由DDC获得关于显示器的信息,确定T.M.D.S.的启用情况。DVI的单T.M.D.S.只提供24bit色深,当用户要求的色深超过24bit时,并且系统已经确认显卡和显示器都支持双链路T.M.D.S.。此时系统会启动双T.M.D.S.链路,链路0数据通道0~2传输24bit信息,其它颜色信息由链路1传输;当用户的分辨率和刷新率要求超出单T.M.D.S.链路的传输能力时单T.M.D.S.链路的最高象素传输频率为165MHz,系统会启动链路1,链路0用来传输奇数象素信息,链路1用来传输偶数象素信息,并定义显示器上每一行的第一个象素为象素1,奇数象素。由于双T.M.D.S.链路共用一条时钟回路,所以双链路工作时,链路的时钟频率为象素数据带宽的一半。
当然,DVI接口同样也支持热插拔和显示器电源管理等技术还有对传统的模拟VGA的兼容等问题。这些只是DVI作为一种接口标准必须做到的兼容性问题,并不代表DVI本质的先进性。有关这些体系要求问题可参阅参考文献1~3。
2.2T.M.D.S.协议详解
DVI接口的先进性体现在它可以将海量的显示信息高速地传送到显示器中去,T.M.D.S.先进的编码算法是其强大能力得以实现的根本。下面将详细解释T.M.D.S.协议中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几个问题。为了便于理解作以下规定:输入到编码器或由解码器输出的象素数据称为象素数据PixelData;由发送器送出的或输入到接收器的编码数据称为码元Character。
请注意:在DVI接口协议中并没有规定输入或输出的象素数据是串行的还是并行的,输入输出的数据格式留给芯片制造厂商灵活掌握,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芯片型号。
2.2.1链路结构
T.M.D.S.链路结构见图2。图3是单链路T.M.D.S.结构图。双链路结构与单链路很相似。每个链路的发送器中包含三个完全相同编码器(E
ncoder),每个编码器驱动一条串行T.M.D.S.通道。输入到每个编码器的数据包括8bit象素数据和2bit控制信号。
在DE信号的控制下,编码器在任何合法时钟驱动下,分别将象素数据和控制数据编码并由发送器将编码后的码元串行发送到T.M.D.S.链路上。在DE有效期间对象素数据进行编码发送,在DE无效期间对控制数据进行编码发送。无论是对二者中的哪一项进行编码,由编码器输出的都是串行的10bit码元,并且最低有效位先送出。
2.2.2时钟与同步问题
时钟与同步是DVI信号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以显卡中图形处理器提供的象素时钟为参考时钟,在整个信号收发过程中,会存在三组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这三组时钟信号通过锁相环电路进行同步控制。
从图3可知,以象素时钟的速度输入到编码器的8bit象素数据被变换成10bit的T.M.D.S.码元,在T.M.D.S.通道内串行传输。所以T.M.D.S.码元要以10倍象素的时钟频率进行码元传输。在接收端,若要正确判断所接收的码元就需要用高于码时钟CharacterClock的频率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所以又存在一个采样时钟SamplingClock。例如:TI公司提供的DVI接收芯片6采用4倍过采样技术对输入信号采样,在XGA分辨率、60Hz刷新率的情况下,象素时钟为65MHz,则T.M.D.S.码元时钟将为650MHz,采样时钟将达到2.6GHz。
T.M.D.S.的先进编码算法使得串行输出的码元流中包含了码元同步信息,利用PLL技术使接收器和解码器可以在串行的码元流中正确测定码元边界、解码象素数据。在T.M.D.S.输出的编码中,代表象素数据的编码包含了5次或5次以下的变化信息,而代表控制信号的编码包含了7次以上的变换信息。这些含有高变化信息的编码在显示的消隐时期内被送出。解码器可以唯一确定地识别这些高变换码,PLL可以利用这些确定的信号作为相位校正的参考信号。
2.2.3T.M.D.S.编码与解码算法
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并实现这些先进的算法是芯片制造厂商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以实用为原则对编码及解码算法进行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实际应用时最关心的行同步、场同步信号作为控制信息在蓝基色Blue70被编码器编码发送;其他通道的控制信号CTL03或CTL09都应接逻辑0,其中CTL0可以提供用户使用,但有严格使用条件,非不得不用的情况下推荐接逻辑0。
T.M.D.S.的每一条通道都由连续输出的10bit串行编码驱动。在显示的消隐5DE=0时间段内编码器输出四个特定编码,详见图4,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可被解码器唯一确定识别的四个编码。在DE=1时编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8bit的象素数据进行最小变换生成9bit的最小变化码,其中最低有效位与象素数据的最低有效位相同,第9位为变换方式标志位:0表示对象素数据进行异或非XNOR变换,1表示进行异或XOR变换;第二阶段生成10bit的直流平衡码:如果上一次编码传输了过多的1且将要传输编码中1比0多,则将此次编码的低8位取反并在第10位置1,否则,将不作处理,直接传输。
每一条T.M.D.S.链路中含有与3个编码器对应的3个解码器。T.M.D.S.的解码算法相对简单一些。由于在消隐时间内传输了特定的四个编码,解码器可以判断DE的逻辑状态,若DE=0,则直接将对应的控制信号组合状态送出。若DE=1,则根据第10位的情况决定低8位是否进行取反,根据第9位的信息决定对编码进行的变化方式:为1,进行XOR变换为0,进行XNOR变换。在象素数据有效期间,行、场同步以及控制信息CTLX均保持恒定。通过上述解码过程,行同步和场同步信号由蓝基色通道解调出来,结合另外两个通道解调出来的绿基色和红基色,就可以进行视频信息的数字方式显示了。
图5是T.M.D.S.的链路时序关系,其中tB是对消隐信号持续时间的要求,要求tB≥128TpixelTpixel为象素时钟周期。tE和tR分别是编码和解码延迟时间,一般小于64Tpixel。
3DVI接口应用指南
DVI接口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传输率,其链路工作频率很高,所以对器件的供电电压、连接电缆的特性阻抗以及终端接插件的电气特性都有非常严格和详细的规定。这些都是DVI相关器件厂商要严格遵循的技术指标。
表1给出了实际应用最为关心的五个工作参数,其他参数的详细解释见文献。表2给出了DVI接口插头信号线的定义。其中的DDC通道用于设备制造商向主机提供产品信息,这使DVI接口应用锦上添花。制造者可以在显示设备中固化一段除设备本身特性参数以外的信息,结合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系统识别设备的特征编号,从而达到保护自己产品产权的目的。当然,如果设计者不提供DDC信息,计算机操作系统就会把当前的显示设备当成标准显示设备来驱动。
表1推荐DVI工作参能工作电压,±5%传输阻抗50Ω,±10%输入差分信号范围150mV≤Vidiff≤1200mV最大差分电压1560mV工作温度范围0℃~70℃
表2DVI接口引脚信号引脚信号引脚信号Data2-Data3+Data2+14+5V电源线Data2/4屏蔽线15地线Data4-
16热插拔探测端Data4+Data0-6DDC时钟线Data0+7DDC数据线Data0/5屏蔽线8模拟,场同步信号线Data5-Data1-Data5+Data1+Clock屏蔽线Data1/3屏蔽线Clock+Data3-Clock-C1模拟红基色C4模拟行同步信号C2模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英语冲刺语法填空热点新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 2025汽车维护保养合同模板
- 2025餐饮连锁加盟合同范本
- 2025汽车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电子合同规范
- 2025合法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法律认可的
- 2025供应商合同范本模板示例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标准合同书范例
- 卫生院的聘用合同范例
- GB/T 22235-2008液体黏度的测定
- CAD输入文字时提示“找不到主词典无法启动拼写检查程序”怎么办
- -活出心花怒放的生命 课件 心理健康
- 给水泵检修方案
- 设备出入库管理办法
- KEGG代谢通路中文翻译
- 消火栓月检查表
- GB∕T 17832-2021 银合金首饰 银含量的测定 溴化钾容量法(电位滴定法)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77页PPT课件
- 人防工程竣工资料(全套)
- 梅州市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