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肿瘤课件_第1页
泌尿系统肿瘤课件_第2页
泌尿系统肿瘤课件_第3页
泌尿系统肿瘤课件_第4页
泌尿系统肿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泌尿系统的胚胎来源及发育

分泌系统

引流系统

二、尿路上皮(Urothelium)肿瘤

概念及上皮性肿瘤特点

三、非尿路上皮性肿瘤四、发病率(上皮性肿瘤)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8位

男1.9/103女0.7/103

城市>农村

最常见为膀胱癌

肾盂肿瘤为膀胱的1/10

输尿管为肾盂的1/2

特点:多发性、多病灶性、

多器官性、易复发五、病因和发病机制

化工工业、甜味剂、

吸烟、药物、欧州蕨、

埃吸血吸虫、巴尔干肾病。

遗传、癌基因(0ncogens)、

主长因子、抑制因子、

侵袭与转移、肿瘤标记物、

肿瘤兔疫、化疗与抗药性(mdr

基因)六、增生、化生与癌前病变

单纯性增生、局部性粘膜凹陷(Brunn)、囊性膀胱炎、腺性

膀胱炎、鳞状化生、腺瘤样化

生等.

肾肿瘤(Tumor

ofkidney)

多为恶性肿瘤

占全身恶性肿瘤中男1.6%,女1%.

死亡率1/10万人口

成人:肾癌,肾盏、肾盂癌.

小儿:肾母细胞瘤(Willim”stumor)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

肾癌

(Renalcellcarcinoma)

(一)病理:

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

透明细胞癌(70-80%,VHL基因)、

颗粒细胞癌、棱形细胞癌、乳头状癌

(10-15%)、嫌色细胞癌(5%)。

双侧占1一2%,多病灶15%

假性包膜,出血坏死,囊性,癌栓

自然转归:3年生存4.4%、5年生存1.7%

(二)临床表现:

“三联症”与病程(10%)

血尿(61.2%),疼痛(51.5%),

肿块(33..6%)

全身症状:发热(45.5%),高血

压(20~40%)

贫血:(1/3-1/2),血沉快

肝功能异常(15~20%),高血钙

红细胞增多症,精索静脉曲张

(三)诊断

早期诊断的困难与进步

偶发癌

中晚期癌

1.超声扫描:

>1cm肿块,低回声,边界不

清,囊性变。

2.KUB+IVP3.CT:

平扫:不均匀实质占位,CT值

30-50HU

增强:CT值质增强明显不如正常

肾实质(120HU)。

肾包膜、脂肪,淋巴结(≥

1cm),肾静脉>0.5cm、

腔静脉>2.7cm:T77.8%,

N95.6%,V85.7%。4.MRI,MRA,MRU

5.肾动脉造影

6、同位素检查

7.肾静脉造影

(四)分期

1.Robson分期(1968年)

I——IV期

2.TNM分期(1987年)

T0——T4

N0——N3

M0——M1

Robson分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

Ⅱ期:肿瘤穿破肾包膜侵犯肾周

围脂肪,但局限在肾周围以内、

肾静脉和局部淋巴结无浸润。

Ⅲ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局部

淋巴结,有或无下腔静脉、

肾周围脂肪受累。

Ⅳ期: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脏器。

以上是简化的Robson分期,便

于应用,其缺点是其Ⅱ、Ⅲ期

的预后一样,因此近年亦主张

TNM分期,将静脉和淋巴结转

移分开1987年国际抗癌协会提

出的TNM分期如下:T0:无原发肿瘤。

T1:肿瘤最大径≤2.5cm局限在肾内。

微小肾癌(<1.5--2.5cm)

T2:肿瘤最大径>5cm局限在肾内。T3:肿瘤侵犯大血管、肾上腺和肾

周围组织,局限在肾周围筋膜内

T3a:侵犯肾周围脂肪组织或肾上腺

T3b:肉眼可见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T4:侵犯肾周围筋膜以外。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单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

≤2cm。

N2:多个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单个淋

巴结最大径2~5cm

N3:局部转移淋巴结最大径超过5cm。M1: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

(五)治疗:

1.根治性肾切除术(主要方法)

2.微创手术(热疗,冷冻)

3.放疗、化疗(不敏感)

4.肾动脉栓塞治疗

5.内分泌治疗(甲地孕酮)

6.免疫治疗:

小剂量IL-2治疗大剂量IL-2治疗IL-2+INFa或5-FU,TNFaTIL,DC,LAKmAbG250,VEGF抗体,mAbavB37.基因治疗:

基因载体,基因片断,基因转染

4.几个特殊问题

①保留肾组织的肾癌(34%)

②下腔静脉癌栓(26%)

③局部扩散,侵犯邻近组织

④转移灶

(六)预后:

5年生存率35-40%

10年生存率17-30%

20-30年还可出现转移病灶

膀胱癌(BTCC)

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一)病理

1.组织类型:

上皮性>95%

2.分化程度:

WH0:G1、G2、G3三级

3.主长方式:原位癌(Tis)、

乳头状癌、浸润癌

4.浸润深度:Tis~Ta~T1~

T2~T3~T4

5.好发部位:后壁,侧壁,

三角区6.转移:淋巴,直接浸润,

血流

(二)膀胱癌的分期:

1、Jewett(1952年)

A,B1,B2,C,D

2、Marshall(1952年)

0,A,B1,B2,C,D1,D2

3.

TNMUICC(1978年)

(三)临床表现

1.年龄:50-70岁,

性别:男:女为4:1

2.无痛性肉眼血尿(间歇性)80%

3.膀胱刺激症状,10%

4、其它

(四)诊断:

1.膀胱镜检+组织活检:

目前最可靠的方法

2.尿脱落细胞学检查,30-40%

3.X线检查:IVP,CT,M

4.超声检查:1-0.5cm肿瘤,

经腹,经膀胱镜。

5.肿瘤标记物:P53,NMP22,

BTA,端粒酶,AB0(H)抗原。6、流式细胞计(FCM)

(五)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开放手术,腔

内手术辅以化疗、放疗、免疫治疗

肿瘤复发:2年内>50%,10-l5%

恶性程度增加

术后随诊及反复多次治疗(>2年)

1.表浅膀胱癌的治疗

1)经尿道电切除(TURBt)

2)膀胱部分切除术3)膀胱灌注治疗:

1961年噻替哌,5-FU,丝裂霉素C

,表阿霉素,卡铂,顺铂,喜树碱,

,米托蒽琨,吡柔吡星。

1976年BCG,BCG+IL-2,INF

MDR,MRP,P-gp(P-170)4)激光治疗:Nd:YAG激光

5)光动力学治疗(PDT):

HPD(血卜啉衍主物)氩激光

ALA(5--氨基果糖酸)6)热疗及冷冻治疗

2.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1)膀胱部分切除术:适应症

禁忌症

2)膀胱全切除术:适应症

术前处理(动脉化疗和放疗)

尿道处理,尿流改道。

3)放射治疗

4)化学治疗

(六)预后:

与分期,分级及

治疗方法相关。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Malereproductivetumor)

·男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组织学

外生殖:阴茎、阴囊

内生殖:睾丸(Testis)

曲细精管

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Serto1i)

间质和间质细胞

(Leydig)

生殖道:直细精管、睾丸网、

附睾、输精管、射精管

附性腺:前列腺、精襄腺、

尿道球腺

·睾丸肿瘤(Testictumor)

一、流行病学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10万

(中国)多见于20-40岁

二、组织和病理分类

全能生殖细胞……

1.原发性肿瘤

1/生殖细胞瘤(90-95%多为恶性)

精原细胞瘤(40%)

胚胎癌(15-20%)

畸胎瘤

绒毛膜上皮癌

卵黄囊肿瘤2/非生殖细胞肿瘤(5-10%多

为良性)

2.继发性肿瘤

3.睾丸旁肿瘤

三、临床表现:

1.无痛性睾丸肿大

2.急性痛性睾丸肿大

3.隐睾病人出现腹部或腹股沟肿块

4.乳房肿大,疼痛(5-7%)

5.晚期症状:骨痛等

四、诊断

1.病史和临床表现

2.B超:

3、X线检查:

CT、胸片、淋巴造影

4.瘤标:(tumormarker)

AFP:绒毛膜上皮癌和精原细胞瘤正常

卵黄囊肿瘤和胚胎癌升高(75-90%)

β-HCG:绒毛膜上皮癌升高(100%)

胚胎癌升高(40-60%)

纯精原细胞癌升高(5-10%)

可作为肿瘤复发和预后判断的

指标之一。

五、鉴别诊断:

1.附睾炎、睾丸炎

2.鞘膜积液

3.精液囊肿

4.附睾结核

5.腹股沟疝

6.睾丸血肿

7.睾丸梅毒六、临床分期

(一)TNM分期

(二)临床分期:

l期:肿瘤局限在睾丸内

11期:肿瘤转移至腹膜后

111期:肿瘤有远处转移

七、治疗:

综合治疗,有效率90%以上。

1.手术治疗: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腹膜后淋巴结清除(RPLND)

肺转移灶切除术

2.放射治疗:

精原细胞瘤极敏感

绒毛膜上皮癌极不敏感

3.化学治疗:

目前主张联合化疗

如:顺铂(DDP)、卡铂(CBDCA)环磷酰胺(CTX)、

博莱霉素(BLM)表阿霉素等。

前列腺癌(ProstaticCarcinoma)

一、流行病学

在欧美是占第二位的男性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死亡率),30~150人/10万。亚洲低于10人/10万,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潜伏癌:80岁以上占40%,

15%临床癌

偶发癌:占BPH手术的8-22%

我国为4.9%

近年有增长趋势。

二、病因和病理:

与多种因素相关98%为腺癌,发生于前列腺外周带转移途径:淋巴:盆腔淋巴结,血运:肺、骨,局部侵润,Gleason分级及评分。

三、临床表现:

1.早期无临床症状

2.排尿异常症状

3.转移灶症状

四、诊断:

1.病史与年龄

2.直肠指检(DRE):

前列腺节结如石样硬。

3.B超:(经直肠超声检查)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正常:PSA<0.4ug/L

异常:>0.6~0.8ug/L

PSAD、FPSA、TPSA/

FPSA(0.15)、PSAt

PSA与年龄的关系:

酸性磷酸酶

5.X线检查:胸片、骨髂片、CT

等,无特异性。

6.经直肠前列腺针吸细胞学

经会阴前列腺穿剌活检

B超引导下标准6针穿刺活检

(阳性预测率达95%)

7.MRI

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优于CT,能

清晰显示病灶及与前列腺包膜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8.全身核素骨扫描五、临床分期

1.Jewett---Whitmore---prout

(ABCD)系统

A期:潜伏癌或偶发癌(A1、A2)

B期: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B1、B2)

C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C1、C2)

D期:肿瘤有区域、远处淋巴结或

远处脏器转移(D1、D2)

2.TNM分期系统

六、治疗:

1.等待治疗:A期

2.根洽性前列腺切除术(A、

B1期)保留神经的根治性

前列腺切除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