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_第1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_第2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_第3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_第4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实施计划)汇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O一三年七月

目录TOC\o"1-1"\f\h1137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职)课程标准 1298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职)课程标准 118855《实用英语》课程课程标准 241212《应用数学》(高职)课程标准 5323231《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课程标准 6720436《应用文写作》(高职)课程标准 791514《大学生安全教育》(高职)课程标准 842959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课程标准 8919151《大学生就业指导》(高职)课程标准 1001325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高职)课程标准 10832504《汽车认知》(高职)课程标准 14822028《汽车专业英语》(高职)课程标准 1571526《机械识图》(高职)课程标准 16531031《电工电子技术》(高职)课程标准 17628458《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课程标准 18721538《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课程标准 19928403《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高职)课程标准 207992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高职)课程标准 21930279《汽车底盘电控技术》(高职)课程标准 23113269《汽车维护与保养》(高职)课程标准 2461015《汽车性能与检测》(高职)课程标准 2554510《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高职)课程标准 26325904《汽车维修工、电工(中级)》(高职)课程标准 27920694《整车专项检修实训》(高职)课程标准 2861789《汽车维修电工(高级)》(高职)课程标准 30313489《汽车整形与涂装》(高职)课程标准 31118639《汽车机械基础》(高职)课程标准 32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职)课程标准课程代码A0000051课程性质必修参考学时48理论32实践16学分3作业次数3实验实训报告次数 1适用专业全院大一年级开设单位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开课学期大一第一学期先修课程《语文》参考教材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者教材编写课题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考核方式过程评价20%+理论考试50%+实践考核30%修订人裴直日期2013.1.21审核人肖瑶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院大一年级新生的一门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由思想、道德、法律等内容构成,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课程内容与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是:以岗位(岗位群)任职的基本需求为尺度,在体系结构上,进行优化编排;在内容取舍上,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应用性与针对性。本课程分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基础三个教学模块。(1)思想教育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等。(2)道德教育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等。(3)法律基础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等。二、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如何继承爱国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我国的实体、程序法律制度,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必备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中道德法律知识和规范。(2)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并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正确性。(3)在“理论实践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中,接触和体验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和法律现象,发现和挖掘生活中值得提倡的道德法律观念、行为和品质。(4)形成正确的道德法律思维方式。社会能力目标。教学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之策划、准备和组织,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2)通过参加访问或开展道德、法律现象的调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法律道德认知和法律道德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并使在其法律实践中不断增强把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行为的能力。(4)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获得合作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方法目标。“理论实践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生活、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在探究、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三、考核与评价方式理论含实践课程过程考核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期未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成绩、教师评价和期终考试等。实践考核成绩包括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实践报告的完成情况等。过程评价权重为20%,期未理论考核权重为50%,实训考核权重为30%。四、课程实施计划章节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学时分配备注第一次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1.适应人生新阶段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2.肩负历史新使命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1.认识大学生活新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优良学风;2.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3.能树立新的学习、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重点:1.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3.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4.大学生的成才目标。难点:1.大学的内涵;2.国家建设与人才需求与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与成才目标。2讨论:大学新生存在哪些不适应现象。结合案例及视频进行讲解。第二次课绪论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1.合理规划自己大学生活,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2.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及科学内涵。3.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4.能找出大学生活的新变化,适应集体生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践行。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第三次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1.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2.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相互关系;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4.科学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5.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6.能表述出理想、信念和信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7.能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区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8.能初步树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4.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难点:1.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区别;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2先讨论:有没有理想,理想是否更改过?按观点分节讲解配合案例分析。第四次课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1.认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认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3.认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重点:1.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内涵;2.培育爱国主义热情。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是民主精神的核心。2在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要求中,补充知识:钓鱼岛的问题的由来。第五次课第二章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与弘扬民主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2.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自觉维护国家利益;3.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4.能讲述时代精神的内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5.能把握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6.在新时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重点:1.正确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2.理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3.掌握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难点: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2.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扩充知识:资源型国家与我国的差距,强调改革创新的紧迫性。举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主题演讲比赛。第六次课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心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1.认识观与人生观,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2.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在实践中协调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4.人的本质及其社会性;5.人生目的及其对人生实践的重要性;6.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及其表现;7.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8.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9.能按照人的本质的要求,做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10.判断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观是否是正确的人生观;11.分析当事人的人生目的及意义12.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领成长重点:1.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2.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3.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4.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与方法以及实现的条件与方法,促进自我身心和谐的基本方法。难点:1.如何在实践中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豁达开朗进取的心态面对人生?2.如何在实践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案例与视频相结合,学生讨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课堂活动:人生价值的拍卖。目的:通过人生价值的拍卖,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的去向。第七次课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功能与作用、历史发展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认识道德的起源及发展;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3.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认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5.理解道德的定义、本质、功能和作用;6.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7.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8.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9.拥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态度,并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10.能自觉地弘扬优良道德传统;11.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能反对两种错误思潮。重点: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3.社会主义荣辱观;4.大学生与诚信道德。难点:1.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何意义?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3.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2讨论:大学生诚信与考试作弊。第八次课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社会生活中有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2.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3.《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4.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懂得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升自身文明形象;5.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特征、主要内容、规范;6.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7.道德与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两者相互补充而又相辅相成;8.《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9.公共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基本特征;10.分析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提高分析判断能力;11.从身边做起,提高自身素质。重点:1.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性;2.社会公德的含义、特征及主要内容;3.践行社会公德规范;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难点:1.如何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维护校园秩序、网络秩序和公共秩序?2.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如何在实践中饯行相关法律规范,提高自身素质和文明形象?2视频案例相结合。第九次课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一节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1.认识职业与道德和法律;2.认识职业的本质内涵;3.认识《劳动法》、《公务员法》、《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4.认识正确的择业观、职业定位、职业倾向的相关知识;5.理解道德与法律规范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6.理解当前就业形势;7.能懂得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正确的创业观的基本内容;8.能懂得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必要性。重点: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劳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3.正确的创业观的基本要求。难点:1.如何在实践中真正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2.如何在实践中践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培育高尚的职业精神?2列举爱岗敬业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讨论:如何面对低薪甚至零薪就业的尴尬?第十次课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1.爱情与人生2.婚姻与家庭3.家庭美德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1.理解爱情的本质;2.认识和把握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作用;3.能以恋爱婚姻道德要求,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来要求自己;4.正确理解婚姻法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1.大学生应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2.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难点:如何在实践中践行恋爱婚姻道德要求及家庭美德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和文明形象?2讨论主题是:大学期间是否该谈恋爱,其利与弊。第十一次课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1.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2.认识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3.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和运行机制;4.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5.能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重点: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机制;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难点:在实践中如何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2讨论:谁有立法权?第十二次课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1.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认识国家安全问题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2.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3.理解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的内容;4.能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5.能在实际中运用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重点:1.国家安全问题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2.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思维。难点:1.如何理解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2讨论:网络安全。第十三次课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1.宪法的特征和原则2.我国的国家制度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我国的国家机构1.认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2.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国体和政体的含义;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理解宪法的特征和原则;5.在实践中运用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重点:1.宪法的特征和原则;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难点:在实践中如何树立宪法权威;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2列图表说明国家机构。第十四次课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1.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2.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3、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4.我国刑事法律制度1.认识实体法律制度及其构成;2.认识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3.理解民法的要素;4.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5.行政复议的运用;6.能运用民事主体制度和民事权利制度。重点:1.我国实体法的构成;2.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3.民事主体制度、权利制度;4.民事责任制度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难点:1.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2.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民事诉讼的相关案例及视频。第十五次课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三节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1.民事诉讼法律制度2.行政诉讼法律制度3.刑事诉讼法律制度4.仲裁和调解制度1.认识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认识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3.理解刑罚体系和犯罪的种类;4.理解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我国仲裁法律制度;5.能判断犯罪的概念和特征。重点:1.民事诉讼时效制度;2.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构成、形态;3.民事刑事诉讼程序。难点: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程序;调解仲裁的程序。2列举案例,讲解犯罪,排除犯罪的事由,播放“庭审现场”的相关视频。第十六次课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第一节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第二节总复习立志做四有新人的要求;对课程做全面复习,适当做习题并讲解。2做习题。实践课1“爱我中华知我中华”演讲比赛演讲比赛赛程:先通过班内初赛,再进行全年级复赛,最后选出20名学生参加总决赛,尽量从赛程上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公平公正。通过举办演讲比赛,不仅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在课堂外让他们对于爱国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激情昂扬,豪情奔放,抒发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激励着广大学子的爱国热情,使大家更加热爱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难点在于比赛过程的组织,尽量从赛程上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公平公正。4实践课2“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讨论会通过学生对“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这个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对“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等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帮助他们从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难点在于一方面要使同学们能畅所欲言表达各自的观点,同时也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正确的引导他们。2实践课3“法律讲堂”邀请法律专家做法律知识方面的讲座,通过此次讲座,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法律知识的学习面,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制度,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好习惯等。难点在于无法让所有学生参与听讲座,只能派代表来听,各小组代表传达给各个组员。2实践课4“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活动社会调查,先让学生以小组名义拟出各自的调查题目,调查对象、目的及分工,跟各班任课教师商讨调查能否实施,在老师的同意和指导下,各小组按照调查实施步奏分开调查,调查时间是四周,最后提交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所写报告加以评比,给出实践分数,让学生自主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范围要受到限制,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不能调查距学校较远的项目,只能在学校周边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因此覆盖面很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够。8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期未理论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课堂和课后)、教员评价、参与课堂活动情况、课堂讲课情况、到课率以及违纪情况等。过程评价权重为20%,实践课为30%,期未理论考核权重为5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职)课程标准课程代码A0000061课程性质必修参考学时48理论32实践16学分3作业次数4实验实训报告次数1适用专业全院大一年级学生开设单位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开课学期大一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参考教材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者教材编写课题组参考教材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核方式过程评价20%+理论考试50%+实践考核30%修订人裴直日期2013.1.21修订人裴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院大一年级全体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由课程总论,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组成,是研究当代社会主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发展道路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是一门最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课程。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是:以岗位(岗位群)任职的基本需求为尺度,在体系结构上,进行优化编排;在内容取舍上,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应用性与针对性。本课程分为课程总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调查实践5个教学模块。(1)课程总论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等。(2)毛泽东思想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3)邓小平理论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5)学生实践活动。本课程实践活动一共有四个项目。一是“读书活动”,本着教育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以期达到如下三个目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政治,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其中坚持每天睡觉前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二是“听报告听讲座写体会”,通过此次讲座,让学生对党的光荣历史和党的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深感受到党的光荣伟大,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并能在以后的大学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奋发成才。三是“看电影,谈体会”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引发学生思考,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人物、案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并提升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感知力与鉴赏力。四是社会调查,先让学生以小组名义拟出各自的调查题目,调查对象、目的及分工,跟各班任课教师商讨调查能否实施,在老师的同意和指导下,各小组按照调查实施步奏分开调查,调查时间是四周,最后提交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所写报告加以评比,给出实践分数,让学生自主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课程目标知识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主题,懂得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懂得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正确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和特点。能力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三、考核与评价方式理论含实践课程过程考核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期未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成绩、教师评价和期终考试等。实践考核成绩包括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实践报告的完成情况等。过程评价权重为20%,期未理论考核权重为50%,实训考核权重为30%。四、课程实施计划章节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学时分配备注第一次课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2.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3.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4.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难点:1.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精神实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3.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2宣布实践课的目的和具体的实践内容安排。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二次课第一章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能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2.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3.能正确分析对毛泽东个人的评价;4.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它们的指导意义。重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难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第三次课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科学发展观形成5.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6.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不同背景;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不同,以及提出这两种思想的原因;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4.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理论飞跃;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不同背景,对现实和理论的指导意义。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两次飞跃。2列举大量的国际国内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由学生总结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紧迫性。第四次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认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2.认识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3.认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4.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5.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6.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实践相结合。重点: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难点: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四个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五次课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认识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4.认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5.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依据、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6.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7.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感情,重点:1.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难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发展之特殊性、规律性的关联把握;2.对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必然性、正确性的分析。2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六次课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2.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3.认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过程;5.理解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6.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7.能正确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8.能准确掌握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重点:1.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难点:1.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2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七次课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提出过程;2.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形成过程;3.认识我党关于发展的思想;4.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特点;5.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6.能在准确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具体分析问题。重点: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难点:1.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2.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理解;3.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发展现实、发展阶段的联系;4.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第八次课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3.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意义;5.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6.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7.理解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8.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思想;9.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特征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表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要意义;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新阶段国情特征对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的发展条件和提出的发展要求。2根据课程体系,用图表的方法总结前面5章的内容,启发学生为后面的学习内容做总结。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九次课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能够说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3.理解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4.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理解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并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怎样对外开放,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重点: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2.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三个有利于”标准;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5.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难点: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由3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的阶段性特征。2课题引入:身边发现改革带来的变化。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第十次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明白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3.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4.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5.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6.充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7.正确认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8.能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坚持这一基本制度的客观必然性。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6.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现实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联性把握;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4.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课堂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比。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十一次课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能够说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2.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内容和原则,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3.理解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含义;4.充分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充分明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6.能够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4.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难点:1.政治体制改革;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3.对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人权是理解;4.我国基本政治国情及其特殊性在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国民政治素质方面的主要表现。2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十二次课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明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及基本方针;3.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含义及其特征;4.充分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6.明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7.能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8.能够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9.充分理解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重点: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难点:1.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提问:文化霸权现象及影响?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十三次课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科学含义。2.明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3.充分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4.充分理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5.能够叙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和主要举措。重点: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难点:1.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2.在现实实践中处理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关系。2列举我国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分析原因及畅谈解决措施。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十四次课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认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2.明白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3.充分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4.认识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学习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政策;5.能够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点: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3.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4.“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难点:1.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2.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政策;3.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之关系。2讨论:台湾问题是武力解决还是和平方式或者其他什么方式解决?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十五次课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外交政策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认识到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2.充分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理。3.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及当今国际局势的总体特征;4.充分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及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5.能够叙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6.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重点: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2.当今国际局势的总体特征;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4.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难点:1.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和谐世界”的理念;3.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2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第十六次课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认识到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2.认识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3.充分理解加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4.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5.理解新世纪、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重点:1.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及其实现;3.新世纪、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难点: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第十六次课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考验形成的;2.明白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3.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4.充分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理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点: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难点: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2.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1结合视频和案例进行课堂讲授。实践课1听报告“听报告听讲座写体会”,通过此次讲座,让学生对党的光荣历史和党的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深感受到党的光荣伟大,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并能在以后的大学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奋发成才。难点在于无法让所有学生参与听讲座,只能派代表来听,各小组代表传达给各个组员。2实践课2读好书“读书活动”,本着教育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以期达到如下三个目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政治,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其中坚持每天睡觉前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很难做到所有学生都能静下来读书,推荐给小组其他人,采取小组座谈,各自推荐一本书,并阐述推荐理由。2实践课3看电影“看电影,谈体会”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引发学生思考,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人物、案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并提升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感知力与鉴赏力。电影的题材不好找,有时代特征、教育意义的影片学生不愿意看,精彩大片可能出现不良镜头,所以在挑选影片的时候跟学生商量难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只能就一部分学生的意愿。4实践课4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先让学生以小组名义拟出各自的调查题目,调查对象、目的及分工,跟各班任课教师商讨调查能否实施,在老师的同意和指导下,各小组按照调查实施步奏分开调查,调查时间是四周,最后提交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所写报告加以评比,给出实践分数,让学生自主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范围要受到限制,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不能调查距学校较远的项目,只能在学校周边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因此覆盖面很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够。8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期未理论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课堂和课后)、教员评价、参与课堂活动情况、课堂讲课情况、到课率以及违纪情况等。过程评价权重为20%,实践课为30%,期未理论考核权重为50%。《实用英语》课程课程标准课程编号A0000071课程性质必修参考学时96学分6考核方式过程评价、理论考试适用范围本校各类专业学生开设单位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先修课程撰写人刘倩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实用英语》是我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系统而完整地对英语常用语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对语法的复习和巩固,从而使得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素养。同时课程涉及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和思想道德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道德情操。本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大学英语、职称英语等后续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本课程结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求,融入大量相关练习,将“教、学、考”有机结合,旨在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且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二、课程内容与目标1.课程内容基本要求教材以主线人物的校园生活为教学背景,课程内容从入学报到、课程选择、校园食堂、学校超市、校图书馆、课外活动、节日庆祝依次展开。各单元分别在交际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法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和讲解。OpenYourMouth在三段对话中总结重要词汇和熟练掌握相关日常用语,独立完成课后训练。SharpenYourListening学生独立完成三段听力练习,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BroadenYourView精读PassageA,学习课文相关词汇和句法,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熟练掌握重点单词和语法。泛读PassageB,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学习相关词汇和句法。UseYourHand完成相关词汇练习,并熟记专有名词。PracticeYourGrammar深入细致复习和巩固语法,独立完成练习。必要时,课适当补充相关语法。2.能力培养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语法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和具备一定的相关语言素质。2.1听力:能够理解中等语速对话的基本内容,就对话涉及的问题能够捕捉相关信息。2.2口语:能够就一般性题材,如问候、购物、活动、住宿等进行简单交流,熟练掌握日常生活用语。2.3写作:能够撰写申请、信函、通知、备忘录等各类应用文体。2.4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具有快速阅读的能力,能够找准信息点,理解生活类、说明性等一般题材。2.5翻译:具备一定的能力较完整地翻译课文和课外段落。三、学时分配1.口语(OpenYourMouth):2学时2.听力(SharpenYourListening):2学时3.阅读(BroadenYourView):4学时4.语法练习(UseYourHand&Grammar):2学时四、说明1.教材内容相对较浅时,如五单元课文,课适当补充课外阅读练习,如自主学习用书相关课文;教材内容相对较少时,如听力部分,课加入自主学习用书的听力内容进行补充。2.本课程的检查、测试和评估:检查、测试和评估必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采取平时测验、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和出勤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肃对待教学。五、《成长英语》课程实施计划章节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学时分配备注第一单元(ANewlife,ANewbeginning)Lesson1OpenYourMouthSpeaking:Greetingpeopleandgivingresponseswhenenteringcollege.Knowingsomedetailsaboutregistration.Extensivelearningaboutsomeusefulexpressionsandwords.口语练习:1.初进大学校园,跟同学见面打招呼的日常用语。2.对话内容,即关于课程选择的细节句型的掌握和表达。3.自主组织和拓展对话,注意内容的完整和丰富性.4.重点句型和单词的用法掌握学会:Talkaboutgreetingpeopleoncampus.学会并记住校园内相互问候、招呼的常用表达。Sayinggood-byetopeople.学会并记住再见时的基本用语Listenandlearnmoreaboutcollegeregistrationprocedures.听力练习:关于注册的相关对话重点:1.Greetingpeopleandgivingresponses:Firstmeetingandmeetingagain.学会并记住跟初次见面及再次见面的人打招呼及注意对话内容完整。2.Sayinggood-byetopeople.学会并记住再见时的基本用.3.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重要单词和表达的学习:难点:1.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重要单词和表达的学习:a.Thisisthe+序数词+time+(forsb)todo…b.I’mmajoringin…/Imajorin…/Mymajoris…c.Nicetomeetyou/Gladtomeeetyou.d.registration/freshman/sophomore/major/admission/enrol/military/identitycard…2.Activity2andActivity3课后练习2教学手段:1.加入音标练习,游戏2.第一节课自我介绍,摸清学生基础和口语能力。3.中美英初次见面时文化差异。4.Activity2andActivity3学生课后自觉完成,采取课堂表演的形式验收。Lesson2SharpenYourListeningListening:1.Impromptulisteningpractice:Dialogue1-Dialogue3.2.Learnsome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3.Complementarylistening听力练习:理解听力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学习重要词汇和表达。自主学习用书听力练习及讲解学会:1.Knowrulestodolistening逐步培养听力的良好习惯。2.Whilelistening,trytograspasmanywordsastheycan.听力过程中尽量多捕获单词。3.Trytocompletetheexercisesontheirown.独立完成听力练习。4.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重要单词和短语的学习。5.Complementaryexercise.补充性听力练习及重点单词的学习。重点:1.Knowrulestodolistening逐步培养听力的良好习惯。2.Whilelistening,trytograspasmanywordsastheycan.听力过程中尽量多捕获单词。3.Trytocompletetheexercisesontheirown.独立完成听力练习。4.Complementaryexercise.补充性听力练习及重点单词的学习。5.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重要单词和短语的学习。getusedto/prefer/imagine/colorfulactivity/arrange/impression/declare/application/confidence/outweigh/prevailover…难点:1.Whilelistening,trytograspasmanywordsastheycan.听力过程中尽量多捕获单词。2.Trytocompletetheexercisesontheirown.独立完成听力练习。21.Whilelistening,trytograspasmanywordsastheycan.2.Trytocompletetheexercisesontheirown.Lesson3BroadenYourViewReading:PassageAMyFirstYearLifeinCollege阅读练习:1.阅读课文《我的大一生活》并完成课后练习。2.AnalyzePassageAand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课文分析及重要单词和表达3.Finishexercisesindependently.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学会:1.Understandthetext.读懂全文2.Translatethetext.翻译全文3.Intensivereadingandlearnusefulwords,sentencesaswellasgrammaticalpoints.精读全文学习重要单词、句型和语法点。4.Completetheexercisesafterclass.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重点:1.Understandthetext.读懂全文2.Translatethetext.翻译全文3.Intensivereadingandlearnusefulwords,sentencesaswellasgrammaticalpoints.精读全文学习重要单词、句型和语法点。emphaticsentence/befreefrom…/assume/expectation/adult/wouldliketodo../bemadeupof…/inordertodo/pursue/worthwhile/worth/worthy/to..extent/curiosity/satisfaciton…4.Completetheexercisesafterclass.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难点:1.Understandthetext.读懂全文2.Translatethetext.翻译全文3.Intensivereadingandlearnusefulwords,sentencesaswellasgrammaticalpoints.精读全文学习重要单词、句型和语法点。befreefrom…/assume/expectation/adult/wouldliketodo../bemadeupof…/inordertodo/pursue/worthwhile/worth/worthy/to..extent/curiosity/satisfaciton…2studentsarerequiredtotranslatethetextontheirown.学生需独立翻译全文。课堂的单词和短语及联系课通过早晚自习时间听写和完成。Lesson4Fastreading:PassageBUSCommunityCollges—AGatetoUSHigherEducationforInternationalStudents快速阅读:文章B《美国社区学院》1.阅读课文《美国社区学院》并翻译。2.AnalyzePassageAand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课文分析及重要单词和表达3.Finishexercisesindependently.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学会:1.Understandthetext.读懂全文2.Translatethetext.翻译全文3.Intensivereadingandlearnusefulwords,sentencesaswellasgrammaticalpoints.精读全文学习重要单词、句型和语法点。4.Completetheexercisesafterclass.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重点:1.Understandthetext.读懂全文2.Translatethetext.翻译全文3.Intensivereadingandlearnusefulwords,sentencesaswellasgrammaticalpoints.精读全文学习重要单词、难点:1.Understandthetext.读懂全文2.Translatethetext.翻译全文3.Intensivereadingandlearnusefulwords,sentencesaswellasgrammaticalpoints.精读全文学习重要单词、句型和语法点。provide/enable/transfer/accountfor/entire/attraction/realize/numerous/benefit/distinguished/quality/connect/aswellas/offer…2teachersarerequiredtocheckthestudentshomeworkanddosomedictations.Lesson51.UseYourHandsregisteringwords:knowingsomespecializedwordsrelatedtoregistration.knowinghowtofillintheregisters.2.PracticeYourGrammarreviewpresenttense,pasttenseandfuturetenseanddocorrespondingexercises.学会:1.knowingsomespecializedwordsrelatedtoregistration.knowinghowtofillintheregisters.2.reviewanddistinguishalltenses3.Doexercisesinbook.重点:1.knowingsomespecializedwordsrelatedtoregistration.knowinghowtofillintheregisters.2.reviewanddistinguishalltenses复习和区别所有时态的构成和用法。3.Doexercisesinbook.难点:reviewanddistinguishalltenses2Studentsneedtotakedownnotes.teacherstocheckstudents’notebook.本次课学生需要记笔记。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情况。Lesson6tensereviewandpractice语法:时态复习和练习学会:十六种时态的用法及掌握技巧重、难点:十六种时态的用法及掌握技巧,及练习:2teacherscheckstudent’slearningstatusbychoosingthemtoanswerthesequestions.教师课堂抽查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