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13日-5142)1: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2:老师对同学的期望可以起一科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同学学习的进步。老师期望的这种效应是()
单项选择题
A、格式塔效应
B、艾宾浩斯效应
C、马斯洛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3: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详细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靠,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觉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肯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进展阶段中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
单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论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5: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6:由于疲惫、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不属于学习。()
推断题
对
错
7: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8:一同学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
单项选择题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9: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进展论,儿童思维进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思维阶段
B、思维预备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感觉动作阶段
10: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讨论成果总结为主动性讨论、反思性讨论、合作性讨论以及()。
单项选择题
A、社会文化讨论
B、家庭环境讨论
C、学校环境讨论
D、班级气氛讨论
11: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多项选择题
A、距离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像性
D、共性的互补及形状
E、时间的长短
12:在教育心理学的讨论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试验法
B、观看法
C、调查法
D、临床个案法
13:下面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味觉
B、嗅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
E、机体觉
1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单项选择题
A、小孩到肯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15: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变化
B、转变
C、变式
D、突出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广义课堂管理的内容()。
单项选择题
A、狭义的教学
B、评价
C、管理
D、考试
17: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单项选择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靠爱好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18:教育心理学只讨论同学的群体差异,不讨论个体差异。()
推断题
对
错
19: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同学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学问材料。()
推断题
对
错
2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同伴群体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由()构成
单项选择题
A、意识和力量
B、规章和技能
C、阅历和方法
D、认知策略
22: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同学对于教学亲密关联的详细学问和技能的把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常模参照标准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3:常规性问题和制造性问题是肯定的,不行因人而异。()
推断题
对
错
2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气是()
单项选择题
A、自我调整
B、自我熟悉
C、自我体验
D、自我意识
25: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26:在各类学习评定中,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综合性评定
2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28: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供应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碍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象
29:以下属于早期迁移理论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阅历类化理论
E、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30:在有效自编测验的三个特征中,效度的重要性要大于信度。()
推断题
对
错
31: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单项选择题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32: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其次级是()。
单项选择题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33:计算机帮助教学是将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与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形式。()
推断题
对
错
34:群体进展的最高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35:物理课学习中形成的仔细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科中的审题活动,这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
A、负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详细迁移
36:依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仿照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3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化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掌握,行为具有肯定的()
单项选择题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乐观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3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A、同学
B、老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39:任务分析必需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
单项选择题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课堂行为
C、各种子目标
D、教学阶段
40:学习者利用原有的概念来理解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概念学习方式叫做()。
单项选择题
A、概念同化
B、概念分析
C、概念形成
D、观念转变
41:刺激停止后,脑中连续保持特别清楚,鲜亮的表象是()
单项选择题
A、遗觉性
B、后象
C、表象
D、想象
42: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索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反复去做他不盼望执行的动作,这种行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B、恐怖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43:行为主义的基本主见是()。
多项选择题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觉学习
4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气是()。
单项选择题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45:同学可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忧自己会因颤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里状态是一种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46: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理论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
A、经典性条件作用
B、操作性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47: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者事例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变式
B、举例
C、范例
D、综合
48:教学技术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借以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及其科学运用
B、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阅历的物质手段和工具
C、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D、同学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的终端设备,与汁算机系统一系列的教学程序相互作用,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教学程序中获得学问与技能
49: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50:用多种感觉通道识记时效果最显著的智力类型是()
单项选择题
A、视觉型
B、听觉型
C、运动觉型
D、混合型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解析】儿童的思维进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详细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对详细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靠,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觉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肯定的概括,在皮亚杰儿童智力进展阶段中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4:答案A
解析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心理学观点讲,这些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但是,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
5:答案C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7:答案C
解析【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8: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智力缺陷(70以下)、低能边缘(70~79)、中下(80~89)、中等(90~109)、中上(110~119)、优秀(120~129)和极优秀(130以上)。因此,该同学的智商处于中上位置。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B,C,D
解析【解析】讨论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像性、共性的互补性以及形状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12:答案C
解析见“调查法”定义。
13:答案C,D,E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C
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
解析活动依旧具有个人的意义。
18: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心理学只讨论同学的群体差异,同时讨论个体差异。
19:答案正确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0:答案A,C,E
解析道德认知和态度定势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制造性的。
24:答案D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5:答案A,B,C,D,E
解析略。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A,B,C,D
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31:答案C
解析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正确
解析(P471)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C
解析依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产生的影响是乐观的,负迁移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排解A。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阅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阅历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阅历之间的相互影响,排解B。依据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以把迁移划分为一般迁移和详细迁移。一般迁移也叫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外一种详细学习的影响。详细迁移是指学习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的阅历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习得的阅历的组成要素重新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A
解析认同具有肯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40:答案A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C
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索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反复去做他不盼望执行的动作。
43:答案B,C,D
解析行为主义基本主见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