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3年04月18日-6329)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3年04月18日-6329)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3年04月18日-6329)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3年04月18日-6329)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3年04月18日-63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3年04月18日-6329)1:一般说来,假如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水平。

单项选择题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2: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意结合教育实际,注意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单项选择题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3:采纳把握学习进行教学,同学的成果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为依据的。()

推断题

4: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方法包括()

多项选择题

A、短期训练法

B、课堂争论法

C、人格进展法

D、学业课程法

E、价值观辨析法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陶行知于1924年编写的。()

推断题

6: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状况的恐惊,如怕蛇,怕狗,可怕开车,可怕医院,可怕死亡等,这种恐惊症属于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广场恐惊症

B、社会恐惊症

C、特别恐惊症

D、一般恐惊症

7: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同学的()。

单项选择题

A、对象不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同学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8:态度转变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是()

多项选择题

A、认同

B、内化

C、质疑

D、服从

E、理解

9: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心情状态,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心理状态

B、心理气氛

C、群体规范

D、群体舆论

10: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有凹凸层次之分。()

推断题

11: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时记忆

12:预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单项选择题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13:()打算个体是否情愿完成某些任务,即打算行为的选择。

单项选择题

A、力量

B、道德

C、态度

D、心情

14:以下不属于PQ4R阅读策略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预览

B、反思

C、背诵

D、回忆

15:依据不同归因过程和归因的作用,说明归因的各种原理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冯特的归因理论

B、海德的归因理论

C、韦纳的归因理论

D、弗洛伊德的归因理论

E、凯利的归因理论

16: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单项选择题

A、发觉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把握学习

1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单项选择题

A、派生类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8: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核心问题。()

推断题

19: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多项选择题

A、强化原则

B、联想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联结原则

E、社会交往原则

2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讨论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讨论和教学设计讨论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21: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进展阶段的肯定关系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和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年龄分别是()。

单项选择题

A、10岁以前、18岁以后

B、3岁以前、10岁以后

C、9岁以前、20岁以后

D、10岁以前、20岁以后

22: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简单程度,学问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单项选择题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3:信度是指测验的()

单项选择题

A、有效性

B、牢靠性

C、正确性

D、难易性

24:稳定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

A、从众

B、听从

C、认同

D、内化

25: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6:同学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7: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学问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支配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28:罗夏墨迹测验的记分要素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反应的部位

B、反应的正确率

C、反应的内容

D、反应的状态

E、反应的速度

29:__________在1908年做盼“水下打靶”试验是阅历概括说的经典试验。()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班杜拉

30: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时间管理策略

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31: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单项选择题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32:教学设计的开头环节为()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分析

C、学习目标编写

D、学习需要分析

33:学习者利用原有的概念来理解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概念学习方式叫做()。

单项选择题

A、概念同化

B、概念分析

C、概念形成

D、观念转变

34:元认知结构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元认知学问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策略

D、元认知监控

35: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认知测验

B、力量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36: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制造性的培育。()

推断题

37:能引起感觉持续肯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叫做()

单项选择题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肯定阚限

D、差别阈限

3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物质、外显、绽开

B、观念、内潜、简缩

C、物质、外显、简缩

D、观念、内潜、绽开

39:聚合思维是制造性思维的核心。()

推断题

40:某同学非常喜爱某位老师,就会自愿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与老师的要求保持全都。此时同学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个阶段()

单项选择题

A、服从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41:下列哪一项不是优秀老师的人格特征的主要表现?()

单项选择题

A、处事热忱

B、心情稳定

C、待人亲切

D、才思灵敏

42: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具有“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表明教学目标具有()

单项选择题

A、聚会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启动功能

43:__________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讨论心理现象的方法。()

单项选择题

A、调查法

B、临床法

C、个案法

D、测验法

44:培育自尊心的先决条件是重要感、成就感和()

单项选择题

A、需要感

B、有力感

C、平安感

D、信任感

45: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单项选择题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46: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进展论,儿童思维进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思维阶段

B、思维预备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感觉动作阶段

47:依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E、水平迁移

48: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多项选择题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49:提出“最近进展区”概念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50: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推断题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90到110之间,而智力进展水平特别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2: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学成熟期,人本主义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3:答案错误

解析采纳这种方法,同学的成果是以胜利完成内容单元所需时间为依据的。

4:答案A,B,C,D,E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8:答案A,B,D

解析

9:答案B

解析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心情状态。(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0:答案正确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D

解析PQ4R包括预览、提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等六个步骤。

15:答案B,C,E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A,C,D

解析

20:答案C

解析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影响着同学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进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讨论的重要范畴。(本解析由安宝蓝供应)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B

解析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简单程度,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D

解析略。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A,C,E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B,C,D

解析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D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C

解析董奇(1989)认为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元认知学问、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也有人认为元认知结构只包括元认知学问和元认知掌握两部分。元认知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结构的内容,所以选择C。(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35:答案A

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特别力量测验、制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36:答案正确

解析略。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发散思维是制造性思维的核心。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D

解析才思灵敏强调的是老师先天的素养,而前三项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的。作为一名优秀老师,是每一位老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D

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晰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46:答案A

解析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进展论,儿童思维进展的阶段依次是:感觉运动阶段、思维预备阶段、思维阶段、抽象思维阶段。(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47:答案C,E

解析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即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又叫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又叫纵向迁移)。(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48:答案A,B,C,D,E

解析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