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编号: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含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及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二〇一七年七月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单位: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审核: 签发:制定日期:二〇一七年七月编制说明一、编制过程概述本预案严格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编制依据进行编制。编制过程中调查了厂区及周边自然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本方案。二、重点内容说明1、《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内容主要是:①根据企业的概况、经营特点以及生产工艺,分析企业的主要环境风险源;②根据风险源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小组、制定应急措施以及建立应急物资库;③制定事故时的应急监测方案和制定应急演练方案。2、《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重点内容主要是:①分析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②经过对企业现状踏勘和风险源识别,提出需要整改的环境风险内容;③经过对企业风险源的敏感性分析,判断其风险等级。3、《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重点内容主要是:本企业的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主要是调查企业现有应急物资、周围应急单位和社会应急力量的联系方式。三、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为了不断增完善本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本园区在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审查,采取咨询相关机构及召开园区内部讨论会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力求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改中体现。在对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及重复研究的基础上,我园区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充分吸收和采纳了各方面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主要内容有:完善编制依据、提高应急对策措施的经济可行性、完善应急组织机构等。另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还根据征集的意见和建议,在文字规范方面做了相应修改和完善。
四、评审情况说明本预案已经进行专家组评审,并进行了修改。摘要为了加强我园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尽力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园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保护环境,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并对存在风险源的单元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故提出应急措施以及善后处理措施。本预案经过对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的现状及周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属于一般环境风险等级;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事故源是天然气管道、锅炉、企业污水处理系统、企业危险废物暂存间、企业喷漆车间、病死猪、汽油罐、柴油罐、污水处理系统,事故风险是天然气泄漏事故、粉尘废气超标排放、油品泄漏事故、污废水泄漏事故、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消防废液泄漏事故。园区主要的环境敏感点是清塘小河和大气环境,环境保护内容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根据污染物的特性、泄漏量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本预案确立了园区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了各应急小组职责,细化了应急响应程序。针对各风险源可能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园区建立了环境应急指挥办公室及应急救援小组。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抢险救援组主要负责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抢险及救援;通讯联络组主要负责通讯联络工作;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工作;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根据泄漏情况及抢险进程立即向黄平县政府应急救援办公室及黄平县环保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园区每年举行一次环保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对各级领导、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培训内容由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两部分组成。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侧重于设施、设备和器材等的使用、操作和维护;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理论及操作并重,经过理论培训和模拟演习提高管理和应对能力。目录1总则 154\h41.1编制目的 155\h41.2编制依据 156\h41.3事故分级 157\h51.4适用范围 158\h61.5工作原则 159\h61.6应急预案体系 160\h72环境污染事故源 161\h72.1企业基本信息及周边自然环境 162\h72.2周边保护目标 163\h82.3环境污染事故源 164\h92.3.1已入驻企业生产工艺 165\h92.3.2拟入驻企业排污简介 166\h132.3.3规划入驻企业排污简介 167\h142.4潜在的环境风险源分析 168\h162.4.1天然气泄漏事故 169\h172.4.2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 170\h172.4.3粉尘废气超标排放事故 171\h172.4.4油品泄漏事故 172\h172.4.5疫情事故 173\h172.4.6污废水泄漏事故及消防废液泄漏事故 174\h182.4.7火灾爆炸事故 175\h183组织指挥与职责 176\h193.1职责 177\h193.2应急组织人员及联系方式 178\h214预防和预警 179\h214.1预防工作 180\h214.1.1培训 181\h224.1.2建立事故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 182\h224.2预警 183\h224.2.1预警行动 184\h224.2.2预警方式 185\h224.2.3预警措施 186\h234.2.4预警调整及解除 187\h235应急响应 188\h245.1应急响应程序 189\h245.2信息报送与处理 190\h255.2.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 191\h255.2.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192\h255.3指挥和协调 193\h265.3.1指挥和协调机制 194\h265.3.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195\h266应急处理措施 196\h276.1污水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197\h276.2粉尘废气超标排放事故应急措施 198\h276.3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199\h276.4非甲烷总烃事故排放事故应急措施 200\h286.5猪疫病事故应急措施 201\h286.6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202\h296.7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203\h306.9应急监测 204\h306.9.1监测布点原则 205\h306.9.2监测方法 206\h316.9.3应急监测管理制度 207\h316.10信息发布 208\h316.11安全防护 209\h316.11.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210\h316.11.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211\h316.12应急终止 212\h326.12.1应急终止的条件 213\h326.12.2应急终止的程序 214\h326.12.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215\h327后期处理 216\h328应急保障 217\h338.1资金保障 218\h338.2装备保障 219\h338.3通信保障 220\h338.4人力资源保障 221\h348.5技术保障 222\h348.6宣传、培训与演练 223\h348.6.1公众宣传教育 224\h348.6.2培训 225\h348.6.3演练 226\h358.7应急能力评价 227\h379附则 228\h379.1名词术语定义 229\h379.2预案管理与更新 230\h379.3地方沟通与协作 231\h379.4奖励与责任追究 232\h389.4.1奖励 233\h389.4.2责任追究 234\h389.5预案实施时间 235\h38附件一应急求援部门及联系电话 236\h39附件二应急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237\h42附件三交通位置图 238\h43附件四园区总体规划图 239\h44附件五水系图 240\h45附件六企业分布图 241\h46附件七事故废水排放示意图 242\h47附件八污水管网规划图 243\h48附件九雨水管网规划图 244\h49附件十道路系统规划图 245\h50附件十一道路系统规划图 246\h51附件十二格式文件 247\h52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加强我园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尽力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1.2编制依据(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月(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3)《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197号)(4)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34号)(5)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4号)(6)《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中和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2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8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月28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月1日(10)《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1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二级(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15)《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等十部门第5号令)(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5258-及其修改单(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1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黔东南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黄平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1)《黄平县槐花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22)《黄平县槐花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1.3事故分级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Ⅳ级)(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1.4适用范围适用于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天然气泄漏事故、粉尘废气超标排放、油品泄漏事故、污废水泄漏事故、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消防废液泄漏事故。1.5工作原则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1.6应急预案体系企业本应急预案为企业内部应急预案,若响应升级,则启动黄平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环境污染事故源2.1企业基本信息及周边自然环境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新洲镇,东至下坝、牛尾巴、台子上、老草坪一线,南至舞阳水泥厂一带,西至窝田、马鞍山、罗郎一线,北至川洞水库、后山水库一带,总面积约16.45km2。该园区定位为:生态型现代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支撑,规划产业定位为:贵州省门类、厨用五金生产基地,黔东南地区主要的陆、空物流基地,黔东南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黄平贵州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门类、厨用五金生产基地黔东南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黔东南地区主要的陆、空物流基地地表水:园区涉及的主要河流为翁口河,翁口河发源于罗朗乡马鞍山,河源海拔950m,河口海拔640m,河长17km,流域面积34km2,多年平均流量为0.97m3/s,枯水期流量为0.63m3/s。气候、气象:年平均气温14.7℃,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7月平均气温最高,历年平均为24.9℃,一月平均气温为最低,历年平均为3.6℃,极端最低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36.1℃。无霜期267-282天;年相对湿度81%,以1~3月最高,为83%,7月最低,为79%,相对湿度大,气候湿润;平均年降雨量1098.9mm,雨季集中在4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本区域按照Ⅵ度地震烈度区域做地震设防。2.2周边保护目标表3园区周边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保护目标方位与距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一生态环境1项目周围的耕地、山体植被项目周围(项目区外)及项目内保留山体禁止破坏二地表水1曹冲铺水库园区西南面边界GB3838-中Ⅲ类标准2罗朗河穿过园区3川洞水库园区西北面边界4后山水库园区东北面边界5白沙河穿过园区东北面三环境空气1柿花村居民点(约343户)园区西北面约1500mGB3095-中二级标准2罗朗村居民点(约197户)部分位于园区内3槐花村居民点(约245户)部分位于园区内4窝田村居民点(约441户)部分位于园区内5白塘村居民点(约484户)园区东北面1500m6罗朗小学(约500人)园区内西部7曹冲铺小学(约300人)园区内西南部四声环境1罗朗小学(约500人)园区内西部GB3096-中2类标准2罗朗村居民点(约197户)部分位于园区内3槐花村居民点(约245户)部分位于园区内4窝田村居民点(约441户)部分位于园区内5曹冲铺小学(约300人)园区内西南部2.3环境污染事故源2.3.1已入驻企业生产工艺本预案仅对生产企业进行工艺描述,对社会区域内项目(如移民安置点、学校、看守所、驾校等)不进行工艺介绍。2.3.1.1黄平鑫元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车辆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加油站1、汽油卸油工艺流程工艺简述:本站采用油罐车经连通软管与油罐卸油孔连通卸油的方式卸油。装满汽油的油罐车到达加油站罐区后,在油罐附近停稳熄火,静置15分钟,接好静电接地装置,将连通软管与油罐车的卸油口、储罐的卸油口连接好,同时将卸油口处的储油罐油气回收接口与油罐车顶端油气回收管线采用胶管联通,关闭储罐区汽油储罐通气管口上的卸油油气回收阀门。开始卸油。开启油罐车卸油阀门,汽油经过卸油连通软管和进油管进入汽油储油罐。油品卸完后,拆除连通软管,人工封闭好油罐卸油口和罐车卸油口,拆除油气回收管线并关闭对应的阀门,再拆除静电接地装置,发动油品罐车缓慢离开罐区,开启储油罐通气管上的卸油油气回收阀。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油气回收油气回收汽油油罐车卸油管接口卸油连通软管进油管汽油储油罐图2-1汽油卸油工艺流程图2、柴油卸油工艺流程工艺简述:本站采用油罐车经连通软管与油罐卸油孔连通卸油的方式卸油。油罐车到达加油站罐区后,在油罐附近停稳熄火,静止15分钟,接好静电接地装置。将连通软管与油罐车的卸油口、储罐的卸油口连接好,开启卸油阀门,柴油经过卸油连通软管和进油管进入柴油储油罐。油品卸完后,拆除连通软管,人工封闭好油罐卸油口和罐车卸油口,再拆除静电接地装置,发动油品罐车缓慢离开罐区。柴油油罐车柴油油罐车卸油阀门连通软管快速接头油罐进油管道埋地油罐图2-2柴油卸油工艺流程图3、汽油加油工艺流程汽油加油工艺简述:提起加油枪,加油机主控板接收到加油枪的加油信号,将显示清零,而后发出一控制信号,送到配电盘的潜泵控制盒,启动潜泵,经过潜泵工作产生的压力,将油品送至加油机,流经精油滤、电磁阀,单向阀进入各自流量计。然后经过输油胶管,由加油枪对外供油。加油容器内的油气经加油枪油气吸收孔,在加油机内油气回收真空泵抽吸形成负压经将油气吸收入回收装置,汇集后经过油气回收管道连接油罐人孔盖上的油气回收管,进入埋地油罐。加油站加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汽油汽油储油罐潜油泵出油管道加油机加油油气回收加油枪车辆受油容器注:虚线为加油油气回收工艺。图2-3汽油加油工艺流程图示意图4、柴油加油工艺流程柴油加油工艺简述:提起加油枪,加油机主控板接收到加油枪的加油信号,将显示清零,同时启动油泵,将油品送至加油机,流经精油滤、单向阀进入各自流量计。然后经过输油胶管,由加油枪对外供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柴油柴油储油罐潜油泵出油管道加油机加油枪车辆受油容器图图2-4柴油加油工艺流程图示意公司污染物主要如下:=1\*GB3①废气:储油罐呼吸、加油、卸油工序挥发的非甲烷总烃,均为无组织排放。=2\*GB3②废水:主要为地坪冲洗废水、生活污水。=3\*GB3③固废:公司固废主要为废油泥、废油布、生活垃圾。风险源:柴油罐及附属设施、汽油罐及附属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2.3.1.2黄平贵州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是对大米进行砻谷、分级后包装工序,主要污染物为砻谷工序及分级工序产生的颗粒物,颗粒物经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经过15m排气筒外排。投料→清理→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分级→抛光→筛选→抛光→分级→包装图2-5黄平贵州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污染物主要如下:=1\*GB3①废气:砻谷工序及分级工序产生的粉尘,=2\*GB3②废水:生产过程无工艺废水排放,公司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3\*GB3③固废:公司固废主要为谷壳、收尘、生活垃圾、废机油。风险源:砻谷工序、分级工序、危险废物暂存间2.3.1.3摩托车组装公司公司将外购后的车架和零部件人工组装后进行调试,不涉及焊接、喷涂、电镀等工艺,不制造生产任何零部件。本项目产品不涉及包装工序,包装工序由销售厂家进行包装。本项目仅对组装好的摩托车进行抽样调试,抽样数量约5台/d,调试时间约为5min/台,调试过程中有少量废气产生。在营运过程中,对摩托车设备进行润滑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图2-6运营期工艺流程污染物主要如下:=1\*GB3①废气:调试工序产生的少量尾气。=2\*GB3②废水:生产过程无工艺废水排放,公司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3\*GB3③固废:公司固废主要为废包装袋,废机油、生活垃圾。风险源:危险废物暂存间。2.3.1.4车辆检测站该车辆检测站主要是核对发动机号与行驶证是否一致,对外观、车况进行检查,同时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检测量约20台/d。该检测站污染物主要为少量汽车尾气无组织排放。2.3.2拟入驻企业排污简介入驻企业由于工艺均还处于设计初期,预案参照类似企业对该类企业排污情况进行说明。2.3.2.1养猪厂养猪厂污染物主要如下:1)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洗消毒废水、猪尿液、堆肥渗滤液、员工生活污水(含餐饮废水)。养猪厂需设置污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处理。2)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为猪舍恶臭、猪粪堆场恶臭、污水处理站恶臭、食堂油烟。猪舍恶臭、猪粪堆场恶臭、污水处理站恶臭均为少量无组织排放。3)固废本项目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有:猪粪、饲料残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及病死猪、胎盘、医疗废物、废机油。其中猪粪、粪渣、沼渣、饲料残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属于一般工业固废;病死猪、胎盘、医疗废物、废机油属于危险固废。风险源:生产废水、污水处理站、危险废物暂存间、病死猪。2.3.2.2木材加工厂木材加工厂一般采用如下工艺:将外购的木板放入烘干房内烘干作去虫保护处理后经过带锯、刨平、组装后得到产品。木材加工厂污染物主要如下:1)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是烘干工序产生的少量烟尘、SO2、NO2,带锯、刨平工序产生少量的粉尘废气;参照同类型企业,对于带锯、刨平工序产生少量的粉尘均设置有吸尘设施,对烘干工序产生的少量烟尘、SO2、NO2采取水式除尘设施进行降尘处理后无组织排放。2)废水:本项目废水为员工生活污水。3)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烘干工序产生的沉渣和炉渣,带锯、刨平工序产生的锯末边角料及尘渣,废机油。风险源:带锯、刨平工序,烘干工序及附属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2.3.2.2家具厂家具厂污染物主要如下:1)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是烘干工序产生的少量烟尘、SO2、NO2,带锯、刨平工序产生少量的粉尘废气;喷涂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参照同类型企业,对于带锯、刨平工序产生少量的粉尘均设置有吸尘设施,对烘干工序产生的少量烟尘、SO2、NO2采取水式除尘设施进行降尘处理后无组织排放。喷涂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采用漆雾吸附+活性炭吸附处理方式。2)废水:本项目废水为员工生活污水。3)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烘干工序产生的沉渣和炉渣,带锯、刨平工序产生的锯末边角料及尘渣,机修产生的废机油。风险源:带锯、刨平工序,烘干工序,喷涂工序,危险废物暂存间。2.3.3规划入驻企业排污简介2.3.3.1门类、厨用五金生产企业排污情况参照2.3.2.2家具厂排污情况。2.3.3.2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废气:废气主要是粉尘。2)废水:该类企业可能涉及到发酵工序,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发酵废液、员工生活污水。3)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废包装袋、机修产生的废机油。风险源:生产废水,危险废物暂存间。2.3.3.3陆、空物流基地该类企业主要污染物为汽车尾气无组织排放、机修产生的废机油。风险源:危险废物暂存间。2.3.4风险分析表4园区排污分析一览表入驻情况企业名称或类型废气生产废水固废已入驻企业黄平鑫元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车辆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加油站非甲烷总烃CODSS石油类BOD废油泥、废油布、生活垃圾黄平贵州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粉尘—谷壳、收尘、生活垃圾、废机油摩托车组装公司摩托车尾气—废包装袋,废机油、生活垃圾。车辆检测站汽车尾气—拟入驻企业养猪厂恶臭CODSS动植物油BOD氨氮TP粪大肠菌群猪粪、饲料残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及病死猪、胎盘、医疗废物、废机油木材加工厂粉尘SO2NO2—沉渣和炉渣,锯末边角料,尘渣,废机油家具厂粉尘SO2NO2烟尘非甲烷总烃—烘干工序产生的沉渣和炉渣,带锯、刨平工序产生的锯末边角料及尘渣,机修产生的废机油规划拟入驻企业门类、厨用五金生产企业粉尘SO2NO2烟尘非甲烷总烃—烘干工序产生的沉渣和炉渣,带锯、刨平工序产生的锯末边角料及尘渣,机修产生的废机油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粉尘CODSS氨氮BOD废包装袋、废机油陆、空物流基地汽车尾气—废机油表5园区风险源分析一览表入驻情况企业名称或类型可能诱发环境事故的物质热源或可能使用的热源或设施可能诱发的环境事故已入驻企业黄平鑫元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车辆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加油站汽油、柴油—油品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黄平贵州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粉尘—粉尘超标排放事故摩托车组装公司废机油—油品泄露事故车辆检测站废机油—油品泄露事故拟入驻企业养猪厂生产废水电、锅炉、天然气污废水泄露事故病死猪天然气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疫情事故木材加工厂粉尘废机油烘干炉、电、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天然气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粉尘超标排放事故油品泄露事故家具厂粉尘非甲烷总烃废机油烘干炉、电、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天然气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粉尘超标排放事故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油品泄露事故规划拟入驻企业门类、厨用五金生产企业粉尘非甲烷总烃废机油—火灾爆炸事故、粉尘超标排放事故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油品泄露事故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粉尘生产废水废机油锅炉、电、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天然气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粉尘超标排放事故污废水泄露事故油品泄露事故陆、空物流基地废机油—油品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黄平工业园区槐花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事故源是天然气管道、锅炉、企业污水处理系统、企业危险废物暂存间、企业喷漆车间、病死猪、汽油罐、柴油罐、污水处理系统,事故风险是天然气泄漏事故、粉尘废气超标排放、油品泄漏事故、污废水泄漏事故、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消防废液泄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源特点是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污染较大,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由黄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事故环境进行布点监测。2.4潜在的环境风险源分析潜在环境事故有:天然气泄漏事故、粉尘废气超标排放、油品泄漏事故、污废水泄漏事故、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消防废液泄漏事故。2.4.1天然气泄漏事故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及硫化氢。天然气成分中大部分气体为可燃气体,若遇明火会引起火灾事故及爆炸事故(达到爆炸极限时)的发生。天然气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人窒息,它在本质上是对人体无害的,但天然气处于高浓度的状态,并使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维持生命的话,还是会致人死亡。2.4.2非甲烷总烃超标排放事故非甲烷总烃主要为家具厂、门类、厨用五金生产企业喷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非甲烷总烃的主要成分为有机废气,未经处理的有机废气经呼吸道吸入能引起人眩晕、头痛和恶心等症状,对眼和鼻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气喘、神志不清、呕吐和支气管炎等。儿童误服可引起胃炎,胃痛和呕吐,肠道有刺激痛和腹泻。研究表明,有机废气中含有很多能参加光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废气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会导致人体血液出问题,患上白血病等其它严重的疾病。2.4.3粉尘废气超标排放事故粉尘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粒径<10μm的进入呼吸道深处和肺部,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癌等。侵入肺组织或淋巴结,引起尘肺。园区主要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2.4.4油品泄漏事故园区油品主要涉及废机油、汽油、柴油。油品泄漏进入环境,对河流、土壤、生物造成污染。这种污染一般是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后果较为严重,达到自然环境的完全恢复需相当长的时间。对地表水的影响也是不能轻视的,地表水一旦遭到油品的污染,水生生物会遭受破坏,人畜根本无法饮用;同时也有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土壤不但会造成植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层吸附的油品还会随着下渗补充到地下水,这样尽管污染源得到及时控制,但这种污染仅靠地表雨水入渗的冲刷,含水层的自净降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达到地下水的完全恢复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同时,油品泄漏会造成一定的火灾爆炸隐患。2.4.5疫情事故养猪厂中可能会有病猪、死猪,若不及时将病死送至无害化处理单位处理,可能会使得疫情传播,甚至感染到人群。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腹泻以外,近年来还流行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其中猪瘟、猪水泡病、猪链球菌并等为人畜共患病,应加以特别区别及注意。猪疫病事故会对周边生物及人群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2.4.6污废水泄漏事故及消防废液泄漏事故园区污废水含有的污染物有SS、COD、NH3-N、TP、BOD、动植物油等;园区汽油、柴油、锅炉等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产生消防废液。以上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同时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还有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以及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硫和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若处理不当,进入生态环境,会对土壤及当地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2.4.7火灾爆炸事故本园区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汽油、柴油、锅炉等均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一旦发生,产生的烟尘等污染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火灾爆炸事故还有可能导致污水泄漏事故、粉尘泄漏事故等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二次污染。3组织指挥与职责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结构职责。3.1职责指挥部职责企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以后,指挥部全面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工作。(1)发布应急命令、信号,组织队伍实施消解、抢险行动;(2)向当地政府报告和向相关单位通报污染情况;(3)事故处理结束后,发出解除信号;(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处理经验教训,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企业突发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理工作的需要,设立五个应急救援响应小组,分别是警戒保卫组、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各小组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应急响应与处理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由林东雄兼任,副主任林庆东负责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办公地点在园区行政管理办公室。主任可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临时指派相关人员协助开展有关工作,文员负责接收记录和传达相关指令和内外部联络工作。根据指挥长及副指挥长的决定,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黄平县环境保护局详细汇报事故情况,向黄平县政府通报事故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危害性;负责抢险活动中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物资采购计划及相关费用的审核及应急物资的采购,以及应急抢险活动中指挥长、副指挥长安排的临时任务。抢险救援组职责:抢险救援组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负责应急抢险工作。(1)抢险救援组接到通知后,正确配戴好个人防护用具,迅速奔赴现场,迅速查明泄漏物种类,针对泄漏物可能引发爆炸燃烧、水体污染的影响范围,并报告指挥部,确定警戒区域。(2)抢险救援组第一时间采取封、围、堵等必要措施切断污染源,控制泄漏事故影响范围。(3)针对有毒有害物质,对污染区域进行清洗和监测,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4)对造成污染事故的设备及设施及时抢修。负责消防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消防水的正常供给;负责事故中所需的临时电源安装工作,确保抢修电源的正常供给。警戒保卫组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隔离,并设置警戒线,负责现场警戒。(2)负责道路障碍清除及标识,确保道路交通运输畅通;负责将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负责通知并组织周围居民,撤离危险地带。通讯联络组职责(1)通讯联络组在接到事故现场报告后,迅速通知应急人员现场集结待命,确保事故处理现场通讯畅通。(2)通讯联络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及时传达指挥部的指令,并与外界保持联络。(3)通讯联络组可临时指定一个手机作为调度应急通讯,并将手机号码通知应急指挥部和其它小组,保持通讯畅通。医疗救护组职责(1)熟悉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2)开展现场救护,护送伤员医院救治。(3)在事故现场对排险人员提供安全及医疗急救保障。3.2应急组织人员及联系方式序号应急机构职务姓名园区内行政职务联系电话1指挥长潘红灯管委会副主任2副指挥长杨吉民公共事务局局长应急办公室主任王强国土分局副局长3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潘兴元办公室副主任4警戒保卫组组长李忠良派出所所长警戒保卫组组员邓方臣股长警戒保卫组组员张应刚股长5后勤保障组组长潘昌福财政分局副局长后勤保障组组员吴宜洛股长后勤保障组组员沈春英股长6通讯联络组组长赵琪清办公室主任通讯联络组组员唐巧股长7医疗救护组组长邓澄非办公室副主任医疗救护组组员潘杨股长8抢险救援组组长王礼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抢险救援组副组长李祥公共事务局副局长抢险救援组组员赖冰梅专职纪检员抢险救援组组员张义冲股长4预防和预警4.1预防工作1、工作人员定期对园区内企业进行巡检,若发现运行故障及时通知应急指挥办公室;2、工作人员定期对园区内企业原料库房、污水处理系统、煤气站、锅炉房及应急物资库进行巡查,确保原料包装完整,检查应急物资库内应急物资的充分、有效;3、园区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维护,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4.1.1培训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4.1.2建立事故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园区建立事故预防、报警系统;采取管理综合预防措施,要求园区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避免环境危害物质意外泄漏事故发生。4.2预警4.2.1预警行动(1)一级预警:一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爆炸和大面积泄漏事故,泄漏已流入水域或扩散到周边社区、企业;造成的泄漏园区已无能力进行控制,以及恐怖袭击已发生的事故或事件。(2)二级预警:二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和泄漏,在极短时间内可处理控制,未对周边企业产生影响的事故以及获悉恐怖袭击事件即将发生信息时。(3)三级预警:设备、设施严重故障,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火灾迹象的;遇雷雨、洪涝等恶劣气候;接到恐怖袭击恐吓电话或政府发布预防恐怖袭击通知时;其它异常现象。4.2.2预警方式预警方式依据初步判断的预警级别,采用以下报告程序:(1)一级预警现场人员报告值班干部,值班人员核实情况后立即报告园区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园区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启动预案,依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通知相关机构协助应急救援。(2)二级预警现场人员或值班干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上报事故情况,园区应急指挥部宣布启动预案。(3)三级预警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和值班干部并通知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部门负责人或当班干部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理,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理,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以上预警信息报告通知,遇非工作日时,通知值班干部,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和有关人员。4.2.3预警措施①现场人员根据现场条件、设备特性及事故发生的情况,采取现场应急措施。②按照园区应急办公室的指示,应急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③根据污染状况、人员伤亡情况、污染趋势等,确认判断是否需要疏散人群、是否需要向下游提出污染警告,并对预警级别确认;④应急办公室根据反馈的事件预警级别确认信息,报园区应急指挥部指挥长;⑤园区应急指挥部宣布启动预案;⑥根据预警级别,园区应急指挥部调集园区应急组织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参与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的准备。4.2.4预警调整及解除根据事态的发展,园区应急指挥部按照有关规定适时报请应急办公室调整预警级别,及时更新发布预警信息。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及时报请应急办公室终止预警,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5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求援部门及联系电话序号部门联系电话1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室0855524695472县环境保护局0855524310013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855524357594县公安分局0855524321275环境监测中心站0855524310016县环境监察大队0855524310017火警电话1198县(市)急救中心1209县(市)人民医院08555243216510黔东南州环境监测站11黄平县应急办公室5.2信息报送与处理5.2.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园区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黄平县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能够越级上报。5.2.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经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5.3指挥和协调5.3.1指挥和协调机制根据需要,园区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各应急小组接到事故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理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理行动。应急状态时,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理;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发生环境事故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5.3.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2)派出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7)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6应急处理措施6.1污水泄漏事故应急措施污水泄漏事故主要为:企业污水处理站水池防渗层破损生产废水事故排放,煤气、锅炉火灾爆炸导致园区内企业循环水池或污水处理站破损致使污废水外排。①值班人员发现园区内企业污水收纳设施破损导致污水发生泄漏,立即汇报环境应急指挥办、联系事故企业环境应急指挥办;②若污水泄漏进入地表水体,通讯联络组根据泄漏情况及抢险进程立即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事故情况,并申请救援;由县环境监测站对泄漏现场及附近地下水、地表水进行取样监测,根据水体受污染情况通知水利局协调支流或下游水库调节流量,指挥部根据出水水质超标情况通知下游乡镇、地区注意人畜饮水安全,如下游乡镇饮水安全受到威胁由区城管局负责协调区公安消防大队对影响区域内居民进行饮水供应。③事故责任单位启用事故池,立即停止生产,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④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疏散现场人员;医疗救护组展开对中毒、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抢险救援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协助事故企业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附近各相关单位、企业,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注意接收指挥部的指令;⑤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污废水泄漏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6.2粉尘废气超标排放事故应急措施①如园区内企业除尘器设备破坏,要求事故企业立即关闭与产尘工序相关的设备,立即停止生产,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从上风向处进入现场,协助事故企业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并立即报告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②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疏散现场人员;医疗救护组展开对中毒、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抢险救援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协助事故企业对除尘系统进行维修;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相关单位,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注意接收指挥部的指令;③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④对预计园区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故,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申请救援;⑤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应急办报告,再向黄平县环境保护局报告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6.3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措施①若发生柴油、焦油、废机油等油品泄漏事故,警戒保卫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有序疏散,检查油品泄漏区域及周围是否存在明火或高温,如果存在迅速将其转移或降温,并设置隔离区域,严格限制出入;②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③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疏散现场人员;医疗救护组展开对中毒、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抢险救援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协助事故企业处理事故;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相关单位,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注意接收指挥部的指令;④若油品已泄漏进入厂区外地表水体,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应急办报告泄漏的污染情况并请求救援,且启动污水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⑤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污水泄漏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6.4非甲烷总烃事故排放事故应急措施①首先停止相关企业喷涂工序的运行,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从上风向处进入现场,并更换漆雾吸附设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防止事故影响进一步扩大,并立即报告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②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疏散现场人员;医疗救护组展开对中毒、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抢险救援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协助事故企业进行相关设施的维修;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相关单位,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注意接收指挥部的指令。③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④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污水泄漏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6.5猪疫病事故应急措施①立即组成防疫小组,尽快做出确切诊断,迅速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疫情。②迅速隔离病猪,对危害较严重的传染病及时划区封锁,建立封锁带,隔离事故区域,出人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严格用漂白粉等消毒药剂消毒污染环境。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在屠宰后两个潜伏期内再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全面大消毒,报上级足管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③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④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疏散现场人员;医疗救护组展开对中毒、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抢险救援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相关单位,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注意接收指挥部的指令。⑤对接触过染病猪体的工作人员进行隔离观察。⑥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应急办报告,再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报告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⑦出现重大疫情时必须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理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6.6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园区内企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启动相关消防应急措施时,指挥部应同时启动本预案的火灾爆炸事故环境应急措施。爆炸事故应急措施:①通讯联络组成员立即拨打119,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灭火措施;②警戒保卫组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有序疏散,同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③医疗救护组成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现场受伤人群开展救护工作;④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⑤抢险救援组成员对相关区域进行勘察,视情况确定是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⑥同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措施,救援工作结束后,展开事故现场恢复工作,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事故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火灾事故应急措施:①通讯联络组成员立即拨打119,并在保障周边居民、设备设施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灭火措施(气体火灾事故应在控制住源头后再采取灭火措施),并通知抢险救援组用沙石、编织袋筑坝,防止消防废液流出厂外;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②警戒保卫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有序疏散,抢险救援组协助事故企业及时疏导消防废液;③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④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污水泄漏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6.7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措施①若园区内天然气输送管道破损发生天然气泄漏,立即关停天然气输送阀门、停止输送天然气,加强车间通风,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通知园区内所有企业和团体,严禁用火、停止生产。立即启动事故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②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疏散现场人员,检查泄漏区域及周围是否存在明火或高温,如果存在迅速将其转移或降温;医疗救护组展开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组协调抢险物资、材料,以及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保障救援场所电、水供应;抢险救援组负责查明事故原因,协助事故企业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维修;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相关单位,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注意接收指挥部的指令;③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黄平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及黄平县环保局汇报天然气泄漏事故污染情况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6.9应急监测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等级、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确定,由于园区暂不具备监测能力,应急监测工作由黄平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实施,环境监测部门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园区厂区周围有少量灌木次生林及少量农作物,以旱地农作物为主。突发环境事故对环境污染较大,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由黄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事故环境进行布点监测。6.9.1监测布点原则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的相关规定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现场进行布点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监测因子进行删减。(1)大气污染监测布点原则根据气象特征、保护目标、地形特征等进行大气监测布点。对大气的监测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居民住宅区或人群活动区等敏感点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过程中注意风向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监测因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粉尘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直到恢复正常;取值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范执行,浓度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中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监测要求: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二级标准;(2)水污染监测布点原则监测因子:COD、NH3-N、细菌总数、总磷、石油类、挥发酚、六价铬、总铬、pH、硫化物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监测要求:达到《地表水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钻石颜色基础知识
- 钣金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钢琴集体班课件模板
- 加盟店合同范本合作协议
- 充电桩质保合同范本模板
- 占股人合同协议模板模板
- 合伙租店铺合同协议范本
- 发货款付75%合同范本
- 企业执行保全协议书范本
- 公司知识产权保密协议书
- caac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校园安全指导》职业院校安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培训
- 宽带宣传活动方案
- 2025-2030商业航天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 电缆生产工艺全解析
- 新生儿暖箱使用操作指南
- 供应商退出管理规定
- 2025年湖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电网技术改造及检修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2020 年版答疑汇编2022
- 高中英语必背3500单词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