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_第1页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_第2页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_第3页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_第4页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第三章 选址与校园规划 (3)第四章 面积指标 (6)第五章 建筑与建筑设备 (8)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o"CurrentDocument"附录一普通中小学校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 (12)\o"CurrentDocument"非完全小学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 (12)\o"CurrentDocument"完全小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 (13)\o"CurrentDocument"九年制学校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 (15)\o"CurrentDocument"初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 (17)高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 (19)\o"CurrentDocument"附录二 普通中小学校选配校舍用房面积及指标 (21)附录三 本标准用词说明 (22)附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23)附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促进城乡普通中小学校教育设施的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校设施标准化建设,适应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加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中小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的依据,也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第四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首先保证师生安全。在抗御重大意外自然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的紧急避难疏散场所。第五条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符合城乡及城镇化建设规划,先规划后建设。结合本地区的人口及生源实际情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校园。第六条本建设标准将普通中小学校的校舍用房,分为必配用房和选配用房两类,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建设的需要。分期建设的学校,首期建成校舍的建筑面积应符合必配用房的建筑面积。第七条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八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按批准的办学规模和相应的建筑面积指标及选配校舍用房的建筑面积确定。建设规模按学校类别和不同的办学规模分类。第九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应根据居住人口及出生率确定。第十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班额如下:一、非完全小学:4班、每班20人。二、完全小学:6班、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45人。三、九年制学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学部每班45人,初中部每班50人。四、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50人。五、高级中学:18班、24班、30班、36班、48班,每班50人。第十一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建筑设施设备和场地三部分构成。第十二条普通中小学校房屋建筑,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后勤及生活用房。其中:一、必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相应的辅助用房。.教室:包括普通教室、机动教室、选修课教室。.专用教室:包括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劳动教室、技术教室及相应的辅助用房。.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教室及辅房、合班教室、图书室(馆)、学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体质测试室、室内体育用房、体育器材室及辅助用房。(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包括行政管理用房、教研室、网络控制室、安防监控室、广播社团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会议接待室等。(三)后勤及生活用房:包括食堂、总务用房、传达值宿室、配电房、厕所等。二、选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史地教室(小学)、综合实验室(中学)、演示实验室(中学)、远程教育室、微格教室、舞蹈教室、心理活动室、室内游泳池及相应的辅助用房。(二)后勤生活用房:包括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学生浴室、单身教师宿舍、教工值班宿舍、室外厕所、地上地下停车库。第十三条建筑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建筑给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电梯及弱电系统、校园道路、围墙(栏)、护(坎)坡等。第十四条普通中小学校场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地、集中绿化用地和停车场地等。第三章选址与校园规划第十五条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建设,应根据城乡及城镇化建设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生源分布、市政交通、周边环境、地形地貌等综合条件确定,合理布点。第十六条普通中小学校服务范围,应以小学、初中就近入学、高中相对集中为原则,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方便学生就读等因素确定。山区及人口稀少的地区,宜规划建设相应办学规模的寄宿制学校。第十七条普通中小学校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具备提供市政基础设施和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的条件。二、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现行国家防护标准的有关规定。三、应远离殡仪馆、医院的传染病房及太平间等建筑。与易燃易爆场所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四、严禁高压电线、长输燃气管道、输油管道及通航河道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五、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六、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的限值。七、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与学校毗邻的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学生安全跨越。第十八条普通中小学校应按照必配用房和选配用房进行校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应按照“功能分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校园”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校园总平面应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二、教学区的教室、图书室(馆)、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安静区域,教室应有良好的建筑朝向。三、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距。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其纵轴宜南北方向布置。四、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等有关规定。五、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有利于人流疏散,不宜紧靠交通主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场地并设置警示标志。有条件的宜在校门口设置临时停车场地。六、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人流、车流和消防要求布置,路线应便捷、通畅。校园道路不应穿越体育活动场地。七、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建筑形式和风格应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校园绿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八、校园内室外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网路等地下管线,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变配电系统应独立设置。九、校园内应设置独立的旗杆、旗台,位置宜在主要运动场区或校园中心广场的显要位置。十、校园应设围墙、校门、门卫传达室,并设置安防设施。第十九条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首层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的通道和小型活动场地,房前屋后零星绿地等。建筑用地根据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间距等因素确定。第二十条体育活动场地包括环形运动场地、球类场地、固定体育器械场地,以及小学生游戏场地。体育活动场地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体育活动场地配置表 单位:片、m2

12111170021812117610241221118533013211246136133119238181211761027132112461361331192384514412025612111169021812111129324122111703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

3013211236136133119138高级中学1812111129324122111703301321123613613311913848144120206第二十一条集中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地、小学自然科学园地或中学生物园地。学校绿地率为35%,其中集中绿地率为15%。第二十二条停车场地包括机动车停车场地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机动车停车场地(包括地上、地下)按教职工编制数的50%配置,每个停车位面积25m2。非机动车停车场地,按教职工编制数的30%设置;中学生按学生数的60%设置。每个车位面积为m2。第二十三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容积率:完全小学宜为;九年制学校宜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宜为。

第四章面积指标第二十四条普通中小学校必配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如下表。学校类别项目内容办学规模及面积指标4班6班12班18班24班27班30班36班45班48班1.教学及辅助用房3402.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80非完全小学3.后勤及生活用房130使用面积合计550建筑面积合计(K=786生均建筑面积

完全小学1.教学及辅助用房1270268236524705563365162.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1593153834815566433.后勤及生活用房2464226017929731154使用面枳合计167534194636597871628313建筑面积合计(K=27925698772799631193713855生均建筑面积九年制学校1.教学及辅助用房42505660734186332.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4255787198553.后勤及生活用63292212071495

房使用面枳合计53347160926710983建筑面积合计(K=8890119331544518305生均建筑面积初级中学1.教学及辅助用房365546466020715180452.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3795236357498733.后勤及生活用房47368389911111321使用面积合计450758527554901110239建筑面积合计(K=751297531259015018178652.各项必配校舍用房及面积指标宜按附录一配置。第二十五条学生生活用房根据需要宜按下表生均指标配置。学生生活用房生均使用面积指标单位:m?^^^房名称^面积指标学生餐厅小学生宿舍中学生宿舍学生浴室室外厕所生均使用面枳〜注:以上用房均为使用面积,其使用面积系数(K值),室外厕所为,其它均为。第二十六条单身教师宿舍、教工值班宿舍,根据需要宜按人均使用面积10m配置。第二十七条各类普通中小学校选配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可参考附录二配置。第五章建筑与建筑设备第二十八条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校舍建筑设计应符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要求。第二十九条普通中小学校各类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宜设计成多层建筑,小学的普通教室宜在四层以下(含四层),中学的普通教室宜在五层以下(含五层)。第三十条学校各类教学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宜根据其空间大小与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应符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规定。第三十一条学校各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第三十二条建筑设计在平面空间布置和立面设计等方面应符合国家结构安全及抗震设防有关规范的规定。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律系,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自然灾害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满足学校建筑本质安全的需要,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当地重点设防类。第三十三条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型号、规格、质量等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第三十四条校园内的道路、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交通、厕所,相关教学用房及场地等均应有无障碍设施,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第三十五条门厅、走廊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每栋建筑的门厅宜适度宽敞,有利于人流通行、集散和短暂停留。二、各种形式走廊的净宽度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三、门厅和走廊的楼地面不宜设置台阶,走廊的楼地面、走廊与房间的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防滑坡道;高差较大必须设置台阶时,踏步不得少于三级。第三十六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以确保师生安全,栏杆的高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第三十七条楼梯的数量,宽度,位置、形式和规格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每栋多层建筑楼梯不得少于二座。二、教学用房的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第三十八条校舍的建筑节能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九条建筑内外墙粉刷材料应选用适用耐久、绿色环保材料,外墙粉刷必须采用能防止雨水渗透的材料。第四十条各功能用房的楼地面宜采用防尘、防滑、易清洁的环保安全材料。第四十一条屋面均应有可靠的防水、隔热、保温措施。第四十二条学生厕所、教工厕所的使用面积、形式、坑位数、设施等应符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的规定。第四十三条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保证主要教学用房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采光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规定。严禁采用有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二、室内装修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三、接收听障学生的学校,教室宜做吸音处理。第四十四条建筑设施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各类用房的照度和功率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要求,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二、教学实验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宿舍、食堂等照明线路应分幢分层控制。三、各类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化学实验室及毒气柜、药品柜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四、网络系统采用综合布线,教学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生活用房等均安装网络终端。五、教室前墙应设黑板(白板)和投影布及显示屏,室内应设置讲台、清洁柜、广播音箱、电源插座、网络终端、有线电视等。六、实验室应根据功能要求和可能条件设置给排水、电、燃气、通风等管线和设备。七、教学实验用房宜根据需要设置电梯。八、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学校,应配置安全的采暖设施,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应配置降温设施。九、建筑防雷装置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十、校园及楼宇内应根据消防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和设备。十一、根据安全要求,校园内湖河岸边、引桥等处应设置安全设施或警示标志,在适当地段配置应急照明设备及疏散指示标志。第四十五条学校安全防范设施系统应按照《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执行。第四十六条校园应设置安全、美观的围墙,设置安保监控系统。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四十七条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本章所列指标,可用为评估或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并根据工程实际内容及价格变化的情况,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调整。第四十八条各类普通中小学校投资估算指标可参照表7控制。表7各类普通中小学校投资估算指标一览表(II类地区)类型规模建筑面积(m?)投资估算指标(元/m?)非完全小学4班7863000完全小学6班(270人)2780350012班(540人)5698350018班(810人)7727350024班(1080人)9963340030班(1350人)11937340036班(1620人)138553300九年制学校18班(840人)88903500

费用;2.表中投资估算指标参照现行的2012《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一一预算定额》及相应的取费费率标准计算。第四十九条各类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工期可按表8控制。表8各类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工期(II类地区)类型规模建筑面积(m?)施工建设工期(工日)非完全小学4班786200完全小学6班(270人)278022012班(540人)569825018班(810人)772727024班(1080人)996332530班(1350人)1193735036班(1620人)13855350九年制学校18班(840人)889032527班(1260人)11933350

结构类型、II类地区计算。.表中所列工期以破土动工统计,不包括非正常停工。.每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第五十条普通中小学校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规定进行经济评价。附录一普通中小学校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非完全小学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表1-1 非完全小学校舍配置标准及使用面积 单位:面用房名称4班80人面积小计一、教学及辅助用房340普通教室160多功能教室及辅房100图书室40学生活动室40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80行政管理用房15

教研室30网络安防监控室20少先队活动室15三、后勤及生活用房130厨房及教工餐厅62总务仓库20传达值宿室20厕所28表1-2非完全小学校舍用房生均建筑面积指标校舍面积使用面积K值建筑面积合计550786

生均面积完全小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表1-3 完全小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使用面积单位:m?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办学规模与使用面枳6班270人12班540人18班810人24班1080人30班1350人36班162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一、教学及辅助用房1270268236524705563365161、教室639012780191235261690322080392535普通教室6563901278018117024156030195036234

机动教室651652130213031952、专用教室595833928133215461855科学教室95195195195219021903285科学教室辅房1244848959595音乐教室951951952190219021902190音乐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248美术教室9519519519519521902190美术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248248书法教室9519519519521902190计算机教室95195195195219021903285计算机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248

语言教室951951951951952190语言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248劳动教室95195195195219021902190劳动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2483、公共教学用房28510691489168320072126多功能教室1951951135117012051240多功能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124合班教室95195195195图书室78122189219265315学生活动室40487296120144心理咨询室244848484848

德育展示室50150150150150150体质测试室4242424242室内体育用房6108998991118111体育器材室1243030404050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159315383481556643行政管理用房308498112126140教研室45110160215270325网络控制室24124124124124124安防监控室2424124124124124124广播社团活动室151822263240

卫生保健室1515115115230230230会议接待室304040505060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办学规模与使用面积6班270人12班540人18班810人24班1080人30班1350人36班162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三、后勤及生活用房246422601792973115厨房及教工餐121202296402503604总务用房302035455055

传达值宿室20122122122122122配电房1818242424厕所150225299374449表1-4完全小学必配校舍用房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单位:壮面积名称使用面积系数(K)办学规模与建筑面积指标6班270人12班540人18班810人24班1080人30班1350人36班1620人使用面积167534194636597871628313建筑面积27925698772799631193713855生均指标

九年制学校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表1-5九年制学校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使用面积 单位:面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办学规模与使用面积18班840人27班1260人36班1680人45班210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一、教学及辅助用房42505660734186331.教室191425292175392925493675普通教室75181350272025362700453375机动教室751752150322543002.专用教室1301160122632487科学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

科学教室辅房24124124248248理化生实验室2225222533253325实验室辅房108108198198音乐教室1001100220022002200音乐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美术教室1001100220022002200美术教室辅房24124124248248书法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史地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史地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计算机教室1001100220022003300计算机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

语言教室1001100110011002200语言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劳动技术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劳动技术教室辅房241241242482483.公共教学用房1524188421532471多功能教室1130190250315多功能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合班教室110011001150图书馆218294359438学生活动室7296120144心理咨询室48484848德育展示室150150160160

用面积18班840人27班1260人36班1680人45班210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三、后勤及生活用房63292212071495厨房及教工餐厅320478638799总务用房40506070传达值宿室22122122122122配电房18242424厕所232348463580表1-6九年制学校必配校舍用房生均建筑面积指标面积名称使用面办学规模与建筑面积指标

积系数(K)18班840人27班126036班168045班2100人使用面枳53347160926710983建筑面积8890119331544518305生均指标

初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表1-7初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使用面积 单位:面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办学规模与使用面积12班600人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一、教学及辅助用房365546466020715180451、教室12900191425261950322400392925普通教室7512900181350241800302250362700机动教室751752150215032252、专用教室13551367189123392563

理化生实验室33253325442555256625实验室辅房186198198222222音乐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2200音乐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美术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2200美术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248书法教室10011001100110022002200史地教室10011001100110022002200史地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计算机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3300计算机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语言教室10011001100110022002200

语言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技术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2200技术教室辅房241241242482482483、公共教学用房14001854217924122557多功能教室11001135118012251270多功能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合班教室100110011001100图书室(馆)148243289353419学生活动室487296120144心理咨询室4848484848德育展示室150150150150160体质测试室4242424242

室内体育用房9001200130014001400体育器材室140140150150150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379523635749873行政管理用房98126154182210教研室160245325405485网络控制室24124124124124124安防监控室24124124124124124广播社团活动室118124128134140卫生保健室115230230230230会议接待室140150150150160用房名称每间办学规模与使用面枳

使用面积12班600人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三、后勤及生活用房47368389911111321厨房及教工餐厅238355473592710总务用房3040506070传达值宿室22122122122122122配电房1818242424厕所165248330413495表1-8初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单

面积名称使用面积系数(K)办学规模与建筑面积指标12班600人18班90024班120030班150036班1800使用面枳450758527554901110239建筑面积75129753125901501817065生均指标

高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面积指标表1-9高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配置标准及使用面积 单位:面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办学规模与使用面积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一、教学及辅助用房4780603670588065103811、教室191425261950322400392925523900普通教室7518135024180030250362700483600选修课教室7517521502150322543002、专用教室13671867219125293207

理化生实验室33254425552566258825实验室辅房198198222264318音乐教室10011002200220022002200音乐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美术教室10011002200220022002200美术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书法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2200史地教室10011001100220022003300史地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248计算机教室10011002200220022003300计算机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语言教室10011001100110022003300

语言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技术教室10011002200220022003300技术教室辅房241241241242482483、公共教学用房19882219246726113274多功能教室11401180122512701360多功能教室辅房24124124124124124合班教室10011001100110011002200图书室(馆)272329398473622学生活动室7296120144192心理咨询室4848484872德育展示室150160160160180体质测试室4242424264

室内体育用房12001300140014001600体育器材室140140150150160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5666948129281176行政管理用房146168190210252教研室270360450540720网络控制室24124124124124124安防监控室24124124124124124广播社团活动室122128134140146卫生保健室15230230230230230会议接待室150160160160180用房名称每间办学规模与使用面枳

使用面积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间数面积小计三、后勤及生活用房699922113813541777厨房及教工餐厅367490612734979总务用房4050607080传达值宿室22122122122122122配电房1824242424厕所252336420504672表1-10高级中学必配校舍用房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单位:m?面积名称使用面办学规模与建筑面积指标

积系数(K)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使用面枳6045765290081034713334建筑面积1007512753150131724522223生均指标附录二 普通中小学校选配校舍用房面积及指标普通中小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选配面积参考表 单位:m?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枳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枳史地教室(小学)95微格教室50史地教室辅房24微格教室辅房24综合实验室(中学)146舞蹈教室135〜157综合实验室辅房24舞蹈教室辅房24演示实验室(中学)72心理活动室47〜51远程教育室50室内游泳池及辅房900〜1630附录三一、在执行本表准条文严格程度的不同用词,说明如下:(一)、表示和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该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指定的标准和其他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的规定(或要求)”。附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TOC\o"1-5"\h\z则 (25)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6)第三章选址与校园规划 (32)第四章面积指标 (34)第五章建筑与建筑设备 (35)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6)附表表,一附表表,一(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说明了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本标准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发展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城乡基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对校园、校舍的条件和环境提出了新要求,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建设标准,使学校的规划设计、校舍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三条规定了本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改建、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现有用地、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等现状和具体情况,参照本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实验性、示范校及有特殊要求的中小学校,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用地和校舍面积,并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第四条规定了中小学校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小学校校舍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应确保校舍建筑与师生生命安全;要体现学校建筑特点、美观大方及适用性,方便师生学习和生活;坚持勤俭建校,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节约建设投资。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自然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第五条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校园规划设计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现状及周边环境等条件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地进行。应注重节约资源及环境保护,构建绿色校园。第六条新建中小学校的各类用房分为必配用房和选配用房。必配用房是每所学校为满足课程标准设置方案和完成教学计划所必配的用房;选配用房是学校根据办学特点、学科拓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及设施现代化的水平和生活需要而选择配置的用房。其中,学生餐厅、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应按学生就餐人数、学生住宿人数的多少配置。第七条本建设标准是根据中小学校的建设管理、校园规划和建设特点制定的。各类用房的配置、校舍建筑面积和建设用地等有关内容,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因此,中小学校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要特别强调校舍的的建筑结构、平立面形态、消防疏散、楼梯走廊、安全防范措施等,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设计和建设,确保师生安全。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八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与学校类别和办学规模密切相关,学校类别和办学规模不同,其建设规模也不同。学校的建设规模由必配校舍用房的建筑面积和选配校舍用房的建筑面积构成。如有寄宿生的学校,应增加相应的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的建筑面积。建设规模按非完全小学、完全小学、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不同的办学规模,可分成许多类。第九条中小学校设点规划与办学规模,既要考虑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要考虑使学校形成适当的规模,实行“最佳规模”办学,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应避免规模过小,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应避免规模过大,带来管理的困难。结合城镇化规划,新建、扩建、改建城镇居民住宅区时,城乡规划、开发单位等有关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根据规划住宅区的建设规模、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测算拟建学校的办学规模,选择合适地段,按本标准规定的建设用地要求和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小学校。第十条各类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应根据生源情况及学校招生服务范围规划确定。每所学校的办学规模,需经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班额依据教育部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教人[2002]8号)确定。其中,当村寨小学生源增加时,非完全小学的班额可增加到30人。第十二条说明了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项目的构成。一、必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1、普通教室。普通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活动空间。其面积是由教学模式、班额、课桌椅尺寸及平面布置形式等因素确定。中小学学生的课桌按单人课桌平面尺寸600mmX400mm布置,其平面布置形式和使用面积依据国家标准图集。完全小学采用标准图集中完全小学2,每间使用面积65m2,中学采用标准图集中中学1,每间使用面积75m2。教室内设学生存物柜、清洁柜。机动教室考虑生源的变化,对办学规模18班及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配置少量的机动教室;高级中学为选修课教室,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每间使用面积与普通教室相同2、专用教室1)科学教室。用于完全小学科学课的演示和实验,以及开展科学科技教育活动使用。其面积是由教学模式、班额、实验桌尺寸及平面布置形式等因素确定,实验桌平面尺寸按双人单侧实验桌1200mmX600mm布置。科学教室每间使用面积95m2。另配备辅房1间,供存放仪器、标本、药品和实验准备工作使用。2)实验室。用于中学物理、化学、生物课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演示和操作使用,其面积是由教学模式、班额、实验桌尺寸及平面布置形式等因素确定,实验桌平面尺寸按双人单侧实验桌1200mmX600mm布置。实验室每间使用面积100m2。实验室设置数量主要根据学校规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而定。根据教学改革需要还可选配演示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可分设力学、电学、光学等实验室,如学校只配置一间物理实验室时,按力学实验室每间使用面积125m2配置。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分别配备的辅助用房,包括仪器设备(药品)、储藏、实验准备、标本陈列、化学危险品、实验员室几个部分,供实验员操作以及做实验准备工作使用。理化生实验室配置数量及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可参照附表一。3)音乐教室。用于音乐课和合唱排练使用,完全小学还用于唱游课。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95m2,当配置2间音乐教室时,其中一间使用面积110m2用于唱游课。九年制学校、中学每间使用面积100m2,室内配置座椅、钢琴等大型乐器及乐器柜。另配备一间辅房,存放各种乐器。4)美术教室。用于美术课及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使用。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95m2,九年制学校、中学每间使用面积100m2。室内设置水斗,配置美术专用桌或画架。另配备辅房一间,存放石膏模型等教具。教室宜安排在北向采光。5)书法教室。用于学生练习书法基本技能,培养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室内设置水斗、配置书法桌。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95m2,九年制学校、中学每间使用面积100m2。6)史地教室(中学)。用于中学地理、历史课教学,室内陈列地理挂图、地球仪和地壳构造等模型,设置天象投影和多媒体等教具设备,每间使用面积100m2。另配置辅房一间,存放历史、地理挂图等教具。7)计算机教室。用于计算机课、上机操作使用。其面积根据班额、计算机操作台的平面尺寸确定,操作台的平面尺寸一般为750mmX650mm。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95m2,九年制学校、中学每间使用面积100m2。根据计算机教室的数量不同,另配置辅房若干间,用于存放设备、器材和资料。计算机教室与语言教室在功能上可统筹安排使用。8)语言教室。用于外语教学、语言语音练习、音像鉴赏、情景对话表演训练等。另配置辅房一间,用于存放视听资料及指导教师工作使用。9)劳动教室。用于小学生学习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每间使用面积95m2。另配辅房存放设备器材。10)技术教室。用于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与实践操作。每间使用面积1002,另配辅房存放设备器材。3、公共教学用房1)多功能教室。用于视听教学、多班上课、观摩教学和小型集会,也可兼作开展文娱活动,宜设简易小舞台。使用面积完全小学可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中学可容纳半个年级的学生。另配置辅房一间,存放电教器材、声像设备与操作。2)合班教室。用于二个班级上课、观摩教学、视听教学,也可作选修课或小型报告厅使用。3)图书室(馆)。包括藏书、阅览(学生、教师、视听阅览)和管理(含检索借阅)用房三个部分。图书室应根据藏、借、阅于一体的使用要求布置。藏书面积根据学校规模,每生配置图书册数,每平方米藏书量计算。藏书量按小学每生30册、初中每生40册、高中每生50册配置。藏书面积按400册/m2配置。学生阅览用房供学生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使用,也可用于上阅读课。阅读座位按学校学生人数的4%配置,办学规模18班及以上的学校;小学不少于45座,九年制学校、中学不少于50座。每座阅览使用面积小学m2、中学m2配置。有住校生或全寄宿的学校;可按住校学生数的5〜10增设阅览座位(全寄宿制学校可按10%增设)。视听阅览用房供师生阅读电子读物,包括资料储藏。阅览座位按学校学生人数的1%配置,每座阅览使用面积小学m2、中学m2配置。教师阅览用房供教师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示范教案、教学资料等使用。阅览座位按教师编制人数的20%配置,每座阅览使用面积m2配置。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计算机教室兼有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管理用房供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登记、整修、电脑检索、办理借阅等使用。4)学生活动室。用于学生开展科技、艺术等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使用。使用面积按学校不同规模配置,非完全小学40m,,完全小学40〜144m2、初级中学48〜144m,,九年制学校72〜144m2,高级中学72〜192m2。室内应根据活动内容设有工作台、橱柜和水电等。学校可根据活动项目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在配置的总面积内确定间数及每间使用面积。5)心理咨询室。用于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指导使用。各类中小学校使用面积48m2。6)德育展览室。用于校史和各种荣誉证书、奖状、奖品的陈列,以及学校开展主题教育、对外宣传、德育展览使用。使用面积50〜80m二7)体质测试室。用于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使用面积42〜64m2,室内应配置体质测试的仪器设备。8)室内体育用房。用于学生体育课、舞蹈课、锻炼身体和开展室内文体活动使用,可兼作学生集会、文娱演出等。使用面积完全小学610〜1118m2,九年制学校900〜1200m2,初级中学,900〜1400m2,高级中学1200〜1600m2。室内宜布置标准篮球场一片,学校根据需要可设置乒乓房、健身房等功能用房。并附设管理、更衣、淋浴、厕所等用房。。9)体育器材室。用于存放小型体育器材和运动衣物,按不同办学规模配置,使用面积20〜60m2。(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1、行政管理用房。用于行政管理人员使用,包括校长室、党支部、校务处、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以及财务、接待、档案、文印室等。使用面积非完全小学15m,,完全小学30〜140m,,九年制学校110〜200m2,初级中学98〜210m2,高级中学146〜252m2。管理用房的间数和每间使用面积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校长室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8m2、教研室。用于教师备课、教学研究、批改学生作业、教学答疑、师生交流。教研室可按年级组或学科教研组分设。教学编制人数配置,按教育部颁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教人【2002】8号)确定。非完全小学及完全小学每班人,初级中学每班人,高级中学每班3人,每人使用面积5m2。3、网络控制室。用于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对各类用房内的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网络控制。各类中小学校使用面积24m2。4、安防监控室。用于学校安全防卫设施的管理和监控检查。各类中小学校安防监控室使用面积24m2。5、广播社团活动室。包括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室和广播室。使用面积非完全小学15m,、完全小学15〜40m2、九年制学校24〜42m2,初级中学18〜40m2,高级中学22〜46m2。6、卫生保健室。用于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观察、简易疾病的治疗,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学校环境卫生的防疫管理等。使用面积非完全小学15m2,完全小学、初级中学15〜30m2,九年制学校、高级中学30m2。宜安排在底层,分设1〜2间。7、会议接待室。用于学校召开小型会议和接待来宾使用,兼作工会活动室。使用面积40〜80m2o(三)后勤及生活用房1、厨房(含教工)及教工餐厅。用于学生和教职工在校就餐。厨房应设有主副食品加工、烹饪、备餐、仓库、消毒、更衣、厕所、食堂工人集体宿舍、小卖部、管理及教工餐厅等功能。厨房、餐厅的设计及设施配置应符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厨房按办学规模学生数配置,生均使用面积m2。教工厨房餐厅就餐人数按教职工编制人数的80%配置,人均使用面积m2。2、总务用房。用于存放教学用品、劳防用品、常用工具、学校家具、水暖、电气设备等及小修和管理使用,室内宜配置简单的金、木、电工机具。使用面积非完全小学20m,,完全小学30〜55m2,九年制学校40〜70m2,初级中学30〜70m2,高级中学40〜80m2。3、传达值宿室。用于门卫的传达、收发和值宿。室内宜分设传达室(兼收发)和值宿室。传达室宜设置信报箱,值宿室内设厕所。使用面积20〜22m2。4、配电室。用于学校配电设备设施,各类中小学校使用面积18〜24m2。5、厕所。用于教职工及学生如厕,学生厕所按学生人数配置,男生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大便槽,每20人设1个小便斗或长小便槽。女士每13人设1个大便器或大便槽。每40〜45人设1个洗手盆或盥水槽。非完全小学男女生平均生均使用面积近,完全小学男女生平均生均使用面积近,中学男女生平均生均使用面积m2。教职工厕所按教职工编制数配置,每人使用面积m2。教职工厕所可单独设置,也可在学生厕所内附设教工专用厕位。教学楼每层应设置男女厕所,其他用房的男女厕所可分层交叉设置。教学楼学生厕所的前室宜设置盥洗设备和拖把存放设施。二、选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1、史地教室(小学)。用于小学地理、历史知识课教学,室内陈列地理和历史挂图、地球仪和地壳构造等模型,每间使用面积宜为95m2。另配备辅房一间,使用面积24m2,存放历史、地理挂图等教具。2、综合实验室(中学)。供中学开设跨学科的综合实验使用。每间使用面积宜为146m2o3、演示实验室(中学)。供中学理化生学科做演示实验使用。每间使用面积宜为72m2。4、远程教育室。用于乡镇农村中小学组织教师接受教育教学知识、收看示范教学课。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47m2,初级中学每间使用面积50m2。5、微格教室。用于地区完全小学中心校、办学规模较大中学的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形态、语言表达等进行录制和回放,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每间使用面积50m2。配置辅房一间,使用面积24m2,用于录制和回放设备,并存放教学资料。6、舞蹈教室。一般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舞蹈、体操、技巧和形体教学可在室内体育用房内进行。有舞蹈特色的中小学校可选择配置舞蹈教室,专门用于舞蹈、体操、技巧和形体的训练。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135近、中学每间使用面积157m2,各校配置二间,供一个班级的男女学生分别使用。另配置辅房二间,用于道具器材和更衣。7、心理活动室。用于学生普遍存在共同的、相似问题的心理辅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解决途径。完全小学每间使用面积47m2,九年制学校、中学每间使用面积51mo8、室内游泳池。用于学生学习游泳和训练。游泳池附设卫生间、更衣室、浴室等辅助用房。室内游泳池的规格,一般中小学校宜为25X21m,室内游泳池和辅助用房的使用面积宜为900m2。有特殊需要的中小学校,室内游泳池的规格可为25X50m,室内游泳池及辅助用房的使用面积宜为16302O(二)后勤及生活用房1、学生餐厅。用于在校学生的就餐,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学生餐厅。在校就餐学生较少的学校,学生可一次就餐。在校就餐学生较多的学校,可分批次就餐。学生餐厅的使用面积按一批次就餐学生人数配置,生均使用面积宜为〜m22、学生宿舍。用于学生在校住宿。依据国家发布的《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小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3m2,中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m2,九年制学校的住宿生,小学生生均使用面积3m2,初中生生均使用面积m2。宿舍包括居室、储藏室、阳台、盥洗室、卫生间、活动室及管理室。学生宿舍按常规住校学生数配置。3、学生浴室。用于住校生的洗浴。依据《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中第4、3、4条的规定,每个浴位服务人数不应超过15人。淋浴龙头按男生18人一个,女生按12人一个,每个淋浴龙头平均使用面积3m2(包括更衣室),按住宿学生数生均使用面积m2配置。4、单身教师宿舍、教工值班宿舍。单身教师宿舍用于新进学校单身青年教师住宿,作为单身教师过渡周转用房。为加强学校安全和进校人员管理,单身教师宿舍宜和校园分门进出。教工值班宿舍主要用于寄宿制学校教工值班使用。5、室外厕所。用于在运动场上师生的如厕。办学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当运动场的中心位置距学校最近卫生间超过90m时,可按学校学生总人数的15%配置室外厕所,生均使用面积近。6、地上地下停车库。依据校园规划和停车需要建设停车库。为节约土地提倡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库。第十三条普通中小学校的建筑设备应满足校舍用房的正常使用和教育教学的功能。还应符合安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要求。第三章选址与校园规划第十六条学校的服务范围,要尽可能方便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就近入学,学生应避免穿越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城市主干道等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第十七条新建、迁建的中小学校,校址一定要选择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地段。二、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是指可能发生的地震、地陷、地裂、滑坡、洪涝、泥石流、雷暴、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地段及地震断裂带的部位,中小学校选址应严禁以上地段。校园周边的环境质量应以建校立项时的环境质量评估报告为依据,环评内容应包括该地段的气候特征、空气洁净度、噪音级、地质条件、雷暴记录、电磁波辐射测定、土壤污染检测值等项目。对各种污染源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三、殡仪馆、医院太平间、传染病医院可能是病源集中之处,为有利于师生健康,中小学校不得与之为邻。四、高压线、长输燃气及石油管道,存在漏电及爆炸隐患,危害性极大,故不得将校址选在这些管线的影响范围内。学校建成后也不得在校园内穿过或在上空跨越。第十八条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规模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其中,新建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包括必配校舍用房和选配的校舍用房。总体规划设计应做到: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应协调一致,与校园绿化、美化融为一体,构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以便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活动、交流的环境空间。五、为保证师生出入校门的安全,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和示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宜在校门口设置临时停车场,供家长接送学生时临时使用。八、学校宜设置独立的变配电系统,有利于管理和保证用电。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校园内室外各种管线宜直埋于地下或暗设于电缆沟内,以保证使用安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十、围墙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管理,通透式围墙有利于延伸校园景观和视野,也有利于街景市容。第十九条说明了建筑场地的构成内容及确定依据。建筑场地依据《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有关规定测算。第二十条说明了体育活动场地的构成内容及配置要求。体育活动场地是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亿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所需而设置的,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室外体育活动场地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和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测算。第二十一条绿化用地是中小学校美化校园、净化环境,开展自然常识、生物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交流、活动、休息的空间,起到陶冶情操,激发学习热情和引发联想思维的作用。学校的绿化用地包括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零星绿地和集中绿地两部分,绿地率分别为20%和15%。中小学校的绿地率依据原建设部关于《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第二十二条停车场地是近年来学校必须考虑的用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职工自备机动车和学生自行车的拥有量大量增加,学校设置停车场是停车现状和校园环境安全有序的需要。为节约用地学校可规划建设部分地下停车库。第二十三条一、容积率为学校地上总建筑面积与总建设用地的比值。二、各类中小校的建筑、体育活动、集中绿地、停车场地,分别按有关规定测算后相加,成为各类新建普通中小学校的总建设用地。用各类普通中小学校地上校舍用房总建筑面积除以各相应的总建设用地,得出各类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的容积率。三、普通中小学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置环形运动场、篮排球场及体育运动器械场地。这些体育运动场地约占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的37〜44%,体育场地所占比例是比较高的。普通中小学校按国家标准配置的体育活动场地,对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国家强调在中小学校开展足球运动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面积指标第二十四条列出了普通中小学校的面积指标,其中完全小学、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部分公共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原则上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J93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