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传感网技术建立与发展主要内容一、物联网的起源与简介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介绍与发展物联网一、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定义
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to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toThing,H2T),人与人(HumantoHuman,H2H)之间的互联。与此同时,物联网的提出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实现智慧城市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物联网一、物联网
实质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一、物联网起源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在“圆桌会议”上IBMCEO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到了高潮。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物联网一、物联网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二、物联网关键领域
RFID传感网M2M(Machine-To-Machine)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的简称M2M重点在于机器对机器的无线通信,存以下三种方式机器对机器机器对移动电话(如用户远程监视)移动电话对机器(如用户远程控制)远距离连接技术:GSM/GPRS/UMTS近距离连接技术:802.11b/g、BlueTooth、Zigbee、RFID和UWB。机器数量至少是人类数量的4倍,因此M2M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M2M平台M2M业务支撑平台物联网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市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物联网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检测、个人医疗等各种领域。预计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5000多亿元。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物联网行业现状行业现状就像互联网是解决最后1公里的问题,物联网其实需要解决的是最后100米的问题,在最后100米可连接设备的密度远远超过最后1公里。技术解决方案:ZigBee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技术由于相比现有的WIFI、蓝牙、433/315M等无线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其组网能力强、具备网络自愈能力并且功耗更低,ZigBee的这些特点与物联网的发展要求非常贴近,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后100米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物联网技术及架构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各种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等感知终端。网络层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组成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
WSN,wirelesssensornetworks)
无线传感网是一种集传感器、控制器、计算能力、通信能力于一身的嵌入式设备。WSN是由一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特点
1、硬件资源有限2、电源容量有限3、无中心4、自组织5、多跳(Multi-hop)路由6、动态拓扑7、节点数量众多,分布密集8、传输能力的有限性9、安全性的问题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优点
WSN与传统传感器和测控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采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无线连接,大大减少了电缆成本,在传感器节点端即合并了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处理和网络通信功能,节点具有自检功能,系统性能与可靠性明显提升而成本明显缩减。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需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内通信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内正常通信联系中,信号可能被一些障碍物或其他电子信号干扰而受到影响,怎么安全有效的进行通信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2.成本问题。在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里面,需要使用数量庞大的微型传感器,这样的话成本会制约其发展。3.系统能量供应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有:使用高能电池;降低传感功率;此外还有传感器网络的自我能量收集技术和电池无线充电技术。其中后两者备受关注。4.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是组织无线传感器的成网技术,有多种形态和方式,合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在这里面,还包括网络安全协议问题和大规模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移动性管理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应用现状
1.环境监测和保护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2.医疗护理3.军事领域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密集型、随机分布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包括侦察敌情、监控兵力、装备和物资,判断生物化学攻击等多方面用途。4.商业化用途比如一些危险的工业环境如井矿、核电厂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它来实施安全监测。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网络体系结构
无线电管理中国无线电管理局ISM频段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Band
是由ITU-R(ITURadiocommunicationSector,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义的。此频段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属于FreeLicense,无需授权许可,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2.4GHz频段为各国共同的ISM频段。因此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等无线网络,均可工作在2.4GHz频段上。ISM频段频率范围(Hz)中心频率(Hz)可行性6.765–6.795MHz6.780MHz取决于当地13.553–13.567MHz13.560MHz
26.957–27.283MHz27.120MHz
40.66–40.70MHz40.68MHz
433.05–434.79MHz433.92MHz
902–928MHz915MHzRegion2only
2.420–2.4835GHz2.450GHz
5.725–5.875GHz5.800GHz
24–24.25GHz24.125GHz
61–61.5GHz61.25GHz取决于当地122–123GHz122.5GHz取决于当地244–246GHz245GHz
近距离连接技术近距离连接技术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频段,数据速率为1Mbps,全双工传输,使用IEEE802.15协议。Bluetooth无线技术是在两个设备间进行无线短距离通信的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它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可以无线连接手机、便携式计算机、汽车、立体声耳机、MP3播放器等多种设备。近距离连接技术ZigBee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国际标准规定,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又称紫蜂协议)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近距离连接技术ZigBeeIEEE802.15.4标准设计用于开发可以靠电池运行1到5年的紧凑型低功率廉价嵌入式设备(如传感器)。该标准使用工作在2.4GHz频段的无线电收发器传送信息,使用的频带与Wi-Fi相同,但其射频发射功率大约只有Wi-Fi的1%。这限制了IEEE802.15.4设备的传输距离,因此,多台设备必须一起工作才能在更长的距离上逐跳传送信息和绕过障碍物。近距离连接技术ZigBee特点1、低功耗2、低成本
ZigBee免协议专利费3、低速率
20kbps~250kbps4、近距离5、短时延6、高容量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型网络7、高安全8、免执照频段,2.4GHzZigBeeZigBee协议结构ZigBeeZigBee物理层载波调制ZigBeeZigBee拓扑结构ZigBee网络时钟同步原因网络时钟同步技术a.基于接收者-接收者交互的同步第三方节点广播若干次同步信令,广播域内各节点利用本地时钟记录信令的到达时刻,然后各接收节点之间交互时间记录,进而两两校准时钟。两个广播域的交界节点充当时钟转换网关节点。代表算法有RBS。b.基于发送者-接收者交互的同步。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待同步节点向基准节点发送同步请求包,基准节点回馈同步回应包。待同步节点估计时延差,进而校准时钟。代表算法有TPSN。ZigBee网络时钟同步技术c.基于发送者的同步基准节点广播包含当前时钟读数的同步信令,广播域内的节点接收到同步信令后,估算时延等参数,调整自己的逻辑时钟值,以和基准点达成同步。其代表算法有DMTS。ZigBee网络安全技术节点的处理能力和能量都很有限,不需要高度的安全机制,ZigBee芯片硬件上支持IEEE802.15.4MAC层的安全操作。节省加密解密的消耗时间,减少CPU负担,从而节省网络能量。ZigBee应用近距离连接技术6LoWPAN将IP协议引入无线通信网络一直被认为是不现实的(不是完全不可能)。迄今为止,无线网只采用专用协议,因为IP协议对内存和带宽要求较高,要降低它的运行环境要求以适应微控制器及低功率无线连接很困难。基于IEEE802.15.4实现IPv6通信的IETF6LoWPAN[1]草案标准的发布有望改变这一局面。6LoWPAN所具有的低功率运行的潜力使它很适合应用在从手持机到仪器的设备中,而其对AES-128加密的内置支持为强健的认证和安全性打下了基础。IETF6LoWPAN工作组的任务是定义在如何利用IEEE802.15.4链路支持基于IP的通信的同时,遵守开放标准以及保证与其他IP设备的互操作性。近距离连接技术6LoWPAN现状随着IPv4地址的耗尽,IPv6是大势所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IPv6的部署与应用。IETF6LoWPAN技术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扫黑除恶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恐怖主义法课件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财务大模型:实践探索、现实障碍与发展进路
- 安全培训国家标准课件
- 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课件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廉洁自律课件教学
- 六盘水舒鑫再生资源塑料颗粒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庆学教育安全培训课件
- 低温杜瓦瓶安全操作规程(4篇)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水库白蚁防治施工方案设计
-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指南 第2部分:道路运输》
- 《套餐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物业费收缴培训
- 2024版风力发电站智能运维与远程监控合同3篇
- 操作系统原理 习题及答案(机工孟庆昌第2版)
-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 军用无人机课件
- 30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