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生产-羊的饲养管理(动物生产技术)_第1页
牛羊生产-羊的饲养管理(动物生产技术)_第2页
牛羊生产-羊的饲养管理(动物生产技术)_第3页
牛羊生产-羊的饲养管理(动物生产技术)_第4页
牛羊生产-羊的饲养管理(动物生产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二

产羔母羊及初生羔羊的护理一.产羔母羊的护理二.初生羔羊的护理

主要内容

①产羔母羊应注意保暖、防潮,给母羊带上护腹带,要保持分娩圈舍干燥、清洁和安静,避免伤风、感冒,并使母羊安静休息。②产羔后1h左右,应给母羊饮1-1.5L温水或麸皮盐水或1:5:(10-20)配比的红糖麸皮水。水温25~30℃,切忌喝冷水。

③为了避免引起乳房炎,在母羊产羔期间可稍减饲料喂量,只喂给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前3d尽量不喂精饲料,3d以后,随着羔羊吃初乳的结束,再逐渐增喂精料、多汁饲料和青贮饲料,经7~8天后恢复到正常饲养水平。④母羊分娩后,羔羊吃奶前,应剪去母羊乳房周围的长毛,并用温水洗净、擦干后,挤出一些初乳,帮助羔羊吸乳。⑤注意母羊恶露排除情况,一般在7~10d排尽恶露。⑥检查母羊乳房有无异常或硬块。一、产羔母羊的护理二、初生羔羊的护理羔羊出生后,体质较弱,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容易发病。初生羔羊护理做到三防四勤防冻防饿防潮勤检查勤喂奶勤治疗勤消毒

哺乳期羔羊体温调节机能很不完善,不能很好保持恒温,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特别是生后几小时内更为明显。肠道的适应性较差,各种辅助消化酶也不健全,易患消化不良和腹泻,所以要保暖、防潮。在高寒地区,天冷时还应给羔羊带上护腹带。若羔羊产在牧地上,吃完初乳后用接羔袋背回。(1)注意防寒保暖二、初生羔羊的护理

羔羊出生后,必须给予充足营养,使羔羊能尽快吃到初乳(母羊产后1~3d所分泌的乳)。在哺乳期,羔羊发育很快,若乳不够吃,不仅影响羔羊的发育,而且易于染病死亡。对缺乳的羔羊,应找保姆羊。保姆羊一般是死掉羔羊的或有余乳的母羊。由于羊嗅觉灵敏,所以应先将母羊胎液或羊乳涂在待哺羔羊身上,使它难以辨认。对保姆羊与待哺羔羊,要勤检查,最初几天需人工辅助,必要时强制授乳。对弱羔、双羔、孤羔,一般用新鲜牛乳进行人工哺喂,但对初生羔羊必须先吃到初乳。牛乳必须加温消毒,并要求定温(38~39℃)、定量(初生重的1/5)、定时、定质。可以用乳瓶哺乳,一般多采用少量多次的喂法。(2)给羔羊充足的营养二、初生羔羊的护理

羔羊应尽早放牧或多运动,增强其体质。初生羔饲养5~7d后可以将羔羊赶到日光充足的地方自由活动,3周后可随母羊放牧,开始走近些,选择平坦、背风向阳、牧草好的地方放牧。30日龄后,羔羊可编群游牧,不要去低湿、松软的牧地放牧。放牧时,注意从小就训练羔羊听从口令。(3)羔羊尽早运动二、初生羔羊的护理

要做到勤检查,早发现,及时治疗,特殊护理。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打针、投药要按时进行。羔痢的发生多在产羔开始10d后增多,原因就在于此时棚圈污染程度加重。此时应认真作好脐带清毒,哺乳和清洁用具的消毒,严重病羔要隔离,死羔和胎衣要集中处理。一般体弱腹泻羔羊,要做好保温工作及消毒工作,患肺炎羔羊,住处不宜大热,积乳羔羊,不宜多吃乳;24h后仍不见胎粪排出,应采取灌肠措施;胎粪黏稠,堵塞肛门,造成排粪困难,应注意及时擦拭干净。二、初生羔羊的护理(4)精心护理病羔

为便于管理和进行各项记录,对留作种用的羔羊要编号,一般佩带耳标,耳标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多为塑料耳标。二、初生羔羊的护理(5)及时给羔羊编号

提早补饲有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由于羔羊提早反刍,使瘤胃机能尽早得到锻炼,促使肠胃容积增大,前胃和咀嚼肌发达。青粗饲料还能使羔羊唾液腺、胃腺、肠腺和胰腺增加分泌,提高消化能力。因此,在羔羊出生10d后,开始训练采食幼嫩的青干草,15~20d时适量补饲含蛋白质18%~20%的精料,并加入1%食盐和骨粉以及铜、铁等微量元素添加剂,同时,圈内要放置水盆盛上清洁水,供羔羊饮用。饲料搭配要多样,少喂勤添,并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促进羔羊提早断乳。二、初生羔羊的护理

(6)羔羊早期补饲任务一羔羊产前准备及接产技术

主要内容1.产前的准备2.接产技术3.难产的一般处理4.假死羔羊的处理一、产羔前的准备1接产棚舍的准备饲草饲料的准备药品器械的准备接产人员的准备234症状1症状2症状3症状4预产期推算方法:“月加五,日减三”(一)母羊产前症状二、接羔技术行动困难,食欲减退,起卧不安,回头看腹部,喜欢卧在墙角,有时后肢伸直。行为的变化4骨盆韧带变得柔软松弛,肷窝明显下陷,臀部肌肉也有塌陷。用手握住尾根向上抬感觉荐骨后端能上下移动骨盆的变化3临产母羊乳房开始胀大,乳头直立并能挤出黄色的初奶乳房的变化1阴门开张潮红,有时流出浓稠黏液,排尿次数增加。外阴部变化2(1)产前准备阶段是以子宫颈的扩张和子宫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为主要特征。1、产羔过程(二)产羔过程及接羔步骤从产羔的准备阶段的开始,子宫每15分钟左右便发生一次收缩,每次约20秒钟,由于是一阵一阵的收缩,故称“阵缩”。在子宫阵缩的同时,母羊的腹壁也会伴随着发生收缩,称之为“努责”。胎儿和尿囊绒毛膜随着进入骨盆入口,尿囊绒毛膜开始破裂,尿囊液流出阴门,称之为“破水”。阵缩努责破水持续时间分娩准备持续时间0.5-24h,平均2-6h,若尿囊破后超过6h仍未产出,应考虑胎儿产出是否正常,超过12h,按难产处理。(2)胎儿产出阶段:胎儿随同羊膜继续向骨盆出口移动,同时引起膈肌和腹肌反射性收缩,使胎儿通过产道产出。2、产羔过程及接羔步骤1、产羔过程胎儿产出期

母羊正常分娩时,羊膜破后几分钟至30min左右,羔羊即可产出。产双羔先后间隔5-30min,但也偶有长达数小时以上的。如果分娩时间过长,则可能是胎儿产出不正常形成难产。分娩过程中接产人员要注意观察,要技术处理一些假死羔羊,并对难产羊进行急救。

(1)母羊乳房、外阴部清洗、消毒接羔步骤(2)接羔:注意顺产、双羔和难产

(3)羔羊产出后的处理:清洗羔羊口腔、鼻腔,防止吞入羊水而导致窒息或异物性肺炎;断脐带并消毒;防止母羊食入胎盘。2、接产步骤2.胎儿口、鼻和两肢已露出阴门,但仍不能顺利产出时,先将胎膜撕破,擦净胎儿鼻口部羊水,掏出口腔内粘液,然后在阴门外隔阴唇用手握住胎儿头额后部,用劲向外挤压,将头和两蹄全部挤出阴门,随母羊努责将胎儿顺势拉出。

1.阴道狭窄或胎儿过大,羊膜已破,羊水流失时,用凡士林或石腊油涂抹阴道使阴道滑润后,用手将胎儿拉出。

3.遇有头颈侧弯或下弯者,将手伸进阴道将胎儿推回到子宫腔内将头纠正。使鼻、唇、和两前肢摆正并送入软产道,慢慢将胎儿拉出。4.前肢弯曲,只出一只蹄,或有肩部前置情况时,都要将胎儿推回到子宫腔,纠顺成正常状态(即两前肢托口唇的状态)后再慢慢顺势产出。5.遇有子宫扭转、子宫颈扩张不全及骨盆腔狭窄等胎儿不能产出时,要立即进行破腹产手术,保胎儿顺利产出。三、难产的一般处理假死:羔羊产出后,身体发育正常,心脏仍有跳动,但不呼吸的这种情况四、假死羔羊的处理假死的原因分娩时间过长子宫内缺氧受凉羔羊过早地呼吸而吸入羊水

1.提起羔羊两后肢,使羔羊悬空同时拍及其背、胸部,或向口内猛吹几口气。假死的处理方法四、假死羔羊的处理2.使羔羊卧平,用两手有节律的推压羔羊胸部两侧。暂时假死的羔羊,经过这种处理后即能复苏。3.因受凉造成的假死,应立即移入暖室进行温水浴,水温由38℃开始,逐渐升温到45℃。注意羊头露出水面,严防呛水,同时结合腰部按摩,浸20-30min,待羔羊复苏后擦干全身。项目七肉用羊的育肥任务三成年羊育肥一、成年羊育肥原理进入成年期的羊是机能活动最旺盛、生产性能最好的时期,能量代谢水平稳定,虽然绝对增重达到高峰,但在饲料丰富的条件下,仍能迅速沉积脂肪。补偿生长现象是由于羊在某些时期或某一生长发育阶段饲草饲料摄入不足而造成的,若此后恢复较高的饲养水平,羊只便有较高的生长速度,直至达到正常体重或良好膘情。二、成年羊育肥要点成年羊育肥特点:增加脂肪,改善肉质成年羊育肥的饲养管理要点:育肥羊只的选择育肥期的确定育肥期饲养管理

1.育肥羊只的选择

用淘汰的老、弱、乏、瘦已失去繁殖机能的羊进行育肥,还有少量去势公羊进行育肥。羊要挑选个体高大,精神、无病、灵活、毛色光亮的进行育肥。2.育肥期的确定育肥50天即可出栏。3.育肥期饲养管理

驱虫、健胃。采用舍饲(每只羊不超过1.5㎡),圈舍要干燥通风,防止寒风侵袭羊只。羊舍采光要好。一般日喂精料0.7kg左右,平均日增重达250g左右。1.选羊与分群膘情中等、身体健康、牙齿好按体重大小和体质状况分群淘汰膘情很好和极差的2.入圈前准备对待育肥羊只注射肠毒血症三联苗和驱虫设置足够的水槽料槽,并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3.配制日粮选好日粮配方后严格按比例称量配制日粮充分利用天然牧草、秸秆、农副产品等,扩大饲料来源合理利用尿素及添加剂4.合理饲喂成年羊只日粮的日喂量依配方不同而有差异每天投料两次,日喂量的分配与调整以饲槽内基本不剩为标准合理扩大饲料来源,能提高效益3.育肥期饲养管理

成年羊整个育肥期可划分为预饲期(15d)、正式育肥期(30d~60d)、出栏期三个阶段。3.育肥期饲养管理

第一分阶段1~3天,只喂干草,让羔羊适应新的环境。第二阶段3~10天,从第3天起逐步用第二阶段日粮,第7天换完喂到第10天,此阶段日粮含蛋白质13%,钙0.78%,磷0.24%,精饲料占36%,粗饲料占64%。第三阶段10~14天,从第11天起逐步用第三阶段日粮,第15天结束后。预饲期:15天出栏期:育肥50天以上3.育肥期饲养管理

第15天结束后,转入正式育肥期,日粮中含蛋白质12.2%,钙0.62%,磷0.26%,精粗比1:1。正式育肥期:30-60天

育肥50天以后,根据体重和市场价格适时出栏。任务三初生羔羊品质鉴定初生羔羊鉴定指标

根据羔羊的初生重(第一次吃初乳前测定)、体型、毛色、毛质及生长发育、健康情况等特征做初生鉴定,品质低劣不宜留种的公羔去势。符合本品种特征,体质坚实,体大或中等,毛全白同质或有很少犬毛,初生体重在3.5kg以上,体躯及四肢无杂色。符合本品种特征,体质坚实,体大,毛色全白无犬毛,被毛同质,初生体重在4kg以上,体躯及四肢无杂色斑点。符合本品种特征,体质坚实,体格中等或略小,毛全白、同型,犬毛稍多或四肢次要部位有小的有色斑点,初生体重在3.0kg以上。其他项目虽略同于以上各级,但羊毛混型或身躯主要部位有粗毛,或毛质略同于以上各级而体格特小、体质特差者均属劣级。优良中劣鉴定方法项目五羊的饲养管理任务五

繁殖母羊饲养管理对于繁殖母羊,要求一直保持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一、繁殖母羊饲养管理的任务配种妊娠哺乳提高生产性能繁殖母羊任务空怀期妊娠期:前期(3个月)、后期(2个月哺乳期:前期(2个月)、后期(2个月)二、繁殖母羊阶段划分繁殖母羊的饲养是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根据不同时期生理特点,一年之中分为三个阶段:

饲养管理重点: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共约4个月。1、空怀期三、各阶段繁殖母羊饲养管理(1)定义:空怀期指羔羊断奶到配种受胎时期,约为3个月。产冬羔:空怀期为5~7月产春羔:空怀期为8~10月1、空怀期三、各阶段繁殖母羊饲养管理(2)饲养管理:对母羊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贮备足够的营养,以确保较高的受胎率和产羔率。空怀期母羊正处在青草季节,不配种也不怀孕,营养需要量低。只要抓紧时间搞好放牧,即可满足母羊的营养需要。母羊体况较差或草场植被欠缺,应在配种前1~1.5个月对母羊加强营养,进行短期优饲。月龄体重(千克)风干料(千克)消化能(兆焦)可消化粗蛋白(克)钙(克)磷(克)食盐(克)胡萝卜素(毫克)4-66-88-1010-1212-1825-3030-3636-4237-4542-501.21.31.41.51.610.9-13.412.6-14.614.6-16.714.6-17.214.6-17.270-9072-9573-9575-10075-953.0-4.04.0-5.24.5-5.55.2-6.05.5-6.52.0-3.02.8-3.23.0-3.53.2-3.63.2-3.65-86-97-108-118-115-86-86-87-97-9短期优饲方法:延长放牧时间放牧+适当补饲精料舍饲时,按空怀母羊饲养标准,制定配合日粮进行饲养空怀母羊的饲养标准表1、空怀期2、妊娠期三、各阶段繁殖母羊饲养管理(1)定义:母羊受胎怀孕至分娩的一段时期,分为妊娠前期(3个月)、后期(2个月)。(2)中心任务:保胎忌吃霜冻草或发霉饲料不饮冰茬水严防惊吓、拥挤、跳沟和疾病发生羊群出放、归牧、饮水、补饲时,要慢而稳羊舍保持温暖、干燥、通风良好2、妊娠期三、各阶段繁殖母羊饲养管理(3)饲养管理妊娠前期:因胎儿生长发育缓慢,营养需要与空怀期差不多。放牧饲养,只要牧地条件良好,加强放牧即可满足营养需要。只是在枯草季节,放牧效果不好时,按照饲养标准酌情补给粗饲料或少量的精饲料。妊娠后期(后2个月):胎儿生长迅速,羔羊初生重的80%~90%的体是此时生长的,营养需要量很大。应给予补饲,使母羊增重7kg~8kg。在妊娠的最后5~6周内的营养需要,怀单羔母羊可在维持饲养基础上增加12%,怀双羔母羊则增加25%。一般在放牧条件下,每天补饲混合料0.4kg~0.5kg,优质青干草1kg~1.5kg,胡萝卜0.5kg,食盐10g~15g。3、泌乳期三、各阶段繁殖母羊饲养管理(1)定义:母羊分娩到断奶所持续时间,一般90-120天,分为泌乳前期和后期。泌乳前期(羔羊生后2个月):因泌乳旺盛,营养需要量大,羔羊每增重1千克需耗母乳5~6千克,为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提高母羊的营养水平,所以,以补饲为主,放牧为辅。产单羔的母羊,每日补饲混合精料0.3kg~0.5kg,优质青干草(豆科牧草)1kg~1.5kg,多汁饲料1.5kg。泌乳后期(羔羊2月龄后):泌乳下降,羔羊对母乳的依赖性降低,对哺乳后期的母羊,应以放牧为主,逐渐取消补饲。若处于枯草期可适当补喂青干草。2、妊娠期三、各阶段繁殖母羊饲养管理(2)饲养管理哺乳母羊应注意安全断奶:断奶前1周要减少母羊的精料、多汁料和青贮料,以防乳房炎的发生。产后1周内:母子群应舍饲或就近放牧,1周后逐渐延长放牧距离和时间,并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暴风雪对母子的伤害。舍内保持清洁,以防羔羊食入生病。肉羊的饲养管理任务13-16肉羊饲养管理一、羊的生物学特性1、羊的生活习性①合群性强②食物谱广③喜干厌湿④嗅觉灵敏⑤善于游走⑥性情温顺、胆小易惊⑦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耐粗、耐渴、耐热、耐寒、抗病、抗灾渡荒等方面的表现。2、消化机能特点(1)羊消化器官的特点

羊属于反刍类家畜,具有复胃,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室。(2)羊消化生理特点

①反刍②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肉用羊饲养管理技术二、母羊的饲养管理

对于养殖场内的能繁母羊群,要求一直保持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完成配种、妊娠、哺乳和提高生产性能等任务。母羊的饲养管理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1)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空怀期是指羔羊断奶到配种受胎时期。这个时期的母羊主要是尽快恢复体况。此期的营养好坏可直接影响到体况恢复、配种和后期的妊娠状况。为此,应在配种前1个月按饲养标准配制日粮进行短期优饲。优饲日粮应逐渐减少,如果受精卵着床期间营养水平骤然下降,会导致胚胎死亡。但也要注意,不能造成母羊营养过剩,容易造成母羊的发情推迟或者怀孕困难。(2)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母羊妊娠期良好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其繁殖力和生产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母羊的妊娠期平均为150天,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妊娠前期90天,妊娠后期60天。妊娠前期胎儿绝对生长速度较慢,所增加的体重只占羔羊出生重的10%。所以这个时期母羊所需的营养少,但要避免吃霉烂变质的饲料,不要让羊猛跑,不饮冰茬水,以防早期隐性流产。妊娠后期是妊娠的最后两个月,此期胎儿生长迅速,90%的初生重在此期完成。此期的营养水平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胎儿发育,羔羊初生重,母羊产后泌乳力,羔羊出生后生长发育速度及母羊下一繁殖周期。因此在该期热代谢水平比空怀高17%~25%,蛋白质的需要量也要增加。(3)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大约90天,一般将哺乳期划分为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哺乳前期是羔羊生后前两个月,其营养来源主要靠母乳。测定表明,羔羊每增重1千克需耗母乳5~6千克,为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提高母羊的营养水平,提高泌乳量。饲料应尽可能多提供优质干草、青贮料及多汁饲料,饮水要充足。母羊泌乳量一般在产后30~40天达到最高峰,50~60天后开始下降,同时羔羊采食能力增强,对母乳的依赖性降低。因此,应逐渐减少母羊的日粮给量,逐步过度到空怀母羊日粮标准。(四)育成羊的饲养管理育成羊是指断奶后至第一次配种前的幼龄羊。羔羊断奶后的前3—4个月生长发育块,增重强度大,对饲养条件要求高,当营养条件良好时,日增重可达200—300g左右。8月龄后,羔羊的生长发育强度逐渐下降,到1.5岁时生长基本趋于成熟。因此,在生产中一般将育成羊分育成前期(4—8月龄)和育成后期(8~18月龄)两个阶段进行饲养。(1)育成前期育成前期尤其是刚断奶不长时间的羔羊,生长发育快,瘤胃容积有限且机能不完善,对粗料的利用能力差。(2)育成后期育成后期羊的瘤胃消化机能趋于完善,可以采食大量的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三、肉羊标准化育肥技术1、羔羊早期育肥技术包括1.5月龄羔羊断奶全精料育肥和哺乳羔羊育肥两种方法。2、成年羊育肥技术待育肥的成年羊来源主要为淘汰公、母羊及瘦弱羊。目前主要的育肥方式是混合育肥。羔羊育肥技术

1.早期断奶羔羊育肥育肥时间与体重:1.5月龄断奶羔羊,育肥50—60d,4月龄前W达到25—27kg出栏上市,活重达不到标准者留群继续饲养。特点:生长发育快,胴体部分的增加>非胴体部分。脂肪沉积少,饲料利用能力强,此时育肥羔羊既能获得较高屠宰率,又能得到最大饲料报酬。育肥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育肥后期,W与品种类型和育肥初重有关,因此合适的屠宰W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断奶后的羔羊育肥:断奶选留后的羊,育肥到18月龄出售。对W小或体况差的进行较长时间的适度肥育,实行代偿生长。对W大或体况好的进行短期强度肥育,再发挥生长潜力。精料型日粮:仅适于W较大的健壮羔羊育肥用,如初重35kg左右经40~55d的强度肥育,出栏W达48~50kg。粗料型日粮:日量中的干草应以豆科牧草为主,其cp>14%,每只每天喂量15kg,每天投料一次。青贮料型日粮:以玉米青贮料为主,可占到日粮67.5~87.5%,用于育肥期在80d以上的小羔羊。开始应喂预饲期日粮10~14d再转用青贮料型日粮。严格按日粮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尤其是石灰石粉不可缺少,要达到预期日增重110~160g,羔羊每天进食量不能低于2.3kg。

羔羊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对进行羔羊肉生产的育肥羔羊,适合采用能量较高、保持一定蛋白质水平和矿物质含量的混合精料来进行育肥。育肥期可分预饲期(10-15d)、正式育肥期(30-60d)和出栏三个阶段。成年羊育肥技术1.育肥羊的选择成年羊育肥应挑选好羊只,一般来讲,凡不做种用的公、母羊和淘汰的老弱病残羊均可用来育肥,但为了提高肥育效益,要求用来育肥的羊体型大,增重快,健康无病,最好是肉用性能突出的品种,年龄在1.5~2岁左右。

2.育肥期的饲养管理成年羊的整个育肥期可划分为预饲期(15d)、正式育肥期(30~60d)、出栏三个阶段。预饲期的主要任务是让羊只适应新的环境、饲料、饲养方式的转变,完成健康检查、注射疫苗、驱虫、称重、分群、灭癣、修蹄等生产环节。正式育肥期:精饲料的比例可提高到60%。补饲用混合精料的配方比例可大致为:玉米、大麦、燕麦等能量籽实类饲料占80%左右,蚕豆、豌豆、饼粕类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占20%左右,食盐、矿物质和添加剂的比例可占到混合精料的1%~2%。大羊育肥在年龄上可划分为1~1.5岁羊和2岁以上的成年羊(多数为老龄羊),并按膘情好坏、年龄、性别、品种、体重、外貌等进行必要的挑选,然后进行育肥。主要目的是为了短期内增加羊的膘度,使其迅速达到上市的良好育肥状态。依据生产条件,可选择使用放牧育肥、舍饲育肥、混合育肥的方式,但以混合育肥和舍饲育肥的方式较多。1、放牧育肥(1)选好放牧草场,分区合理利用(2)加强放牧管理,提高育肥效果合理分群保证足够采食量讲究一个“稳”字(3)合理安排母羊产羔舍饲育肥羊舍——简易舍饲育肥羊舍——楼式舍饲育肥羊舍——内部结构舍饲育肥舍饲育肥舍饲育肥混合育肥是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育肥方式。放牧兼补饲的育肥可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整个育肥期,自始至终每天均放牧并补饲一定数量的混合精料和其他饲料。一种是前期安排在牧草生长旺季全天放牧,后期进入秋末冬初转入舍饲催肥。补饲——固定补料棚补饲——可移动料槽放牧羊的补饲农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利用农副产品资源,推广秸秆养羊引进良种,开展经济杂交安排母羊密集产羔,开展肥羔生产推广公司加农户的养羊模式,建立综合服务体系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应充分利用农闲地牧草种植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人工草地的养护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南方牧场推广秸秆养羊

推广秸秆养羊安排母羊密集产羔,开展肥羔生产

安排母羊密集产羔,打破羊只的季节繁殖特性,使母羊一年四季发情,全年均衡产羔,最大限度地提供羔羊数,这样可做到全年均衡供应羊肉上市,缩短资金周转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何种体系,应根据地理、生态、品种资源、繁殖特性、管理能力、饲料资源、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诸因素,认真分析,综合确定。

推广公司加农户的养羊模式,建立综合服务体系

全面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实行订单生产,使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各级政府加大对肉羊这一优势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建立综合服务体系,实行全程服务体系

任务五

羔羊的培育

一.羔羊生长发育特点二.羔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三.羔羊的断奶技术

主要内容1.生长发育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多,特别对蛋白质的要求更高。2.适应能力差,此阶段羔羊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尚未健全,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完善,皮肤保护机能差,神经反射迟钝,消化道容易受细菌的侵袭而引起消化道疾病。3.消化能力弱,胃缺乏分泌反射,瘤胃容积小,微生物区系尚未形成。4.可塑性强,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引起羔羊机体相应的变化,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对羔羊的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羔羊生长发育特点二、羔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羔羊各部位生长发育成熟的早晚不同,头、四肢、皮肤早期发育快;胸腔、腰部、骨盆、肌肉组织等后期发育快。发育良好的羔羊要求体大、宽广、胸深,各位不匀称。

羔羊生长发育可塑性很大,饲养好坏直接影响体型、体重及生产性能,是羊群面貌能否迅速转变的关键。羔羊饲养管理要做好”三早“

1.早吃初乳,哺好常乳;2.早补饲;3.早运动。1.早吃初乳,哺好常乳

初乳的营养特性:初乳是母羊分娩3-5天内分泌的乳汁,颜色微黄,浓稠,营养成分浓度高,蛋白质17%-23%,脂肪9%-16%,含有大量抗体、矿物质及维生素;初乳对羔羊具有营养、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胎粪排出的作用。早吃初乳的原因:

1.初乳中的抗体随分娩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2.羔羊胃肠道对抗体的吸收能力迅速下降,出生后36h就不能再吸收完整的带抗体的大蛋白分子。

羔羊生长快(日增重200~300g),平均日增重,公羔>160g,母羔>140g,乳是主要营养来源,每增重1kg需奶4.3~5kg。整个泌乳期每个羔羊约需奶80kg,精饲料15kg。羔羊哺乳的次数因日龄不同而有所区别,1~7日龄每天自由哺乳,7~15日龄饲喂6~7次,15~30日龄4~5次,30~60日龄3次,60日龄至断乳1~2次。每次哺乳应保证羔羊吃足吃饱,吃饱奶的羔羊表现为:精神状态良好、背腰直、毛色光亮、生长快。缺乳的羔羊则表现为:被毛蓬松、腹部扁、精神状态差、拱腰、时时鸣叫等。哺好常乳的原因:

1.初生弱羔或母羊护仔性不强,可辅助哺乳。2.母子在产羔室可产羔栏待3~7d,促进母子亲合。3.缺奶羔羊进行人工哺乳或由其它母羊代哺乳。4.母仔分栏饲养,按羔羊强弱进行轮流哺乳。5.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促进泌乳量。管理技术要点:

1.定时:羔羊出生后每2h吃奶1次,20d后4h吃奶1次,每天哺乳时间间隔要均匀。2.定量:昼夜哺乳量,公羔不超过体重的25%,母羔不超过体重的20%。3.定温:38℃~39℃。4.定质:保证奶质量。5.定人:饲养员相对固定。人工哺乳技术要点:2.及早训练,抓好补饲

1.促进瘤胃系统发育,尽快适应采集饲料,也可促进心、肺功能健全。2.通过补饲获得营养。3.防止羔羊出现异食癖。为什么要早补饲?羔羊哺育期推荐培育方案单位:kg,g日龄日增重期末体重哺乳次数哺给全乳量嫩干草混合精料青草或块茎类一次昼夜全期昼夜全期昼夜全期昼夜全期1~7

4.5自由哺乳

8~101505.042208802.64

11~201506.54300120012.0

21~301508.04350140014.0600.6

31~401509.54400160016.0800.8500.5800.841~5015011.04350140014.01001.0800.81001.051~6015012.54350140014.01201.21201.21201.261~7015014.033009009.01401.41501.51401.471~8015015.533009009.01601.61801.81601.681~9015017.033009009.01801.82102.11801.891~10015018.523006006.02002.02402.42002.0101~11015020.022004004.02202.22702.72202.2111~12015021.512002002.02402.43003.02402.4合计

21.5

111.64

15.0

16.0

14.41.一昼夜的最高哺乳量,母羔不应超过体重的20%,公羔不应超过体重的25%。2.体重达到8kg前,哺乳量随体重的增加渐增。体重8kg~13kg后,哺乳量不变。在此期应尽量促其采食草料。体重达13kg后,哺乳量渐减,草料渐增。体重达18kg~24kg时断奶。整个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母羔不低于150g,公羔不低于200g。3.哺乳期间,如有优质的豆科牧草和比较好的精料,只要能按期完成增重指标,也可酌情减少哺乳量,缩短哺乳期。4.如以脱脂奶代替全奶,最早须从生后第二月起,日粮中如有优质精料,经常有充足的豆科牧草,不会影响增重计划。渐增恒定减少断奶羔羊生后10~15d,即可训练采食优质青干草,20日龄左右可训练采食混合精料。补饲初期随意采食,适应后每天定时分顿饲喂。补饲前期注重饲料的适口性,后期注重营养供给。进行隔栏补饲。羔羊补饲时间:3.及早运动

目的:使羔羊体质强健。管理:1.母仔在晴暖天气到户外活动。2.20~30日龄,单独组群放牧。4.羔羊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保证羊舍清洁、温度适宜、地面干燥。加强保健,预防“三炎一痢”,肺炎、脐带炎、口炎和羔羊痢疾。防止发生异食癖,异食癖发生多由于运动场偏小、缺盐或矿物质元素引起。防壮羔偷奶。三、羔羊的断奶技术

我国多在3~4月龄断奶。断奶常用母子隔离法,一般隔离4~5d即可断奶成功。也可用断奶不离圈,断奶不离群的方法,以减小应激。断奶后按性别、按体质强弱分群放牧。

1.时间的选择羔羊早期断奶缩短了母羊的繁殖周期,打破了传统的季节产羔,推进了密集产羔体系的发展。羔羊早期断奶的时间一般在40~60d左右进行断奶。2.操作技术(1)饲料的选择:(2)补饲方法:羔羊早期断奶技术①蛋白质不低于15%;②饲喂颗粒饲料可加大采食量,提高日增重,颗粒直径为0.4~0.6cm;③日粮中应添加维生素,每100kg日粮按4g计量。(1)饲料的选择不论是开食料,还是早期的补饲料,必须根据哺乳羔羊消化生理特点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选择好的饲料。选择标准一是饲料的适口性要好,容易消化吸收;二是营养价值高,保证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三是补饲饲料成本低,饲料形状最好以颗粒饲料为主。饲料配合时应注意

在母羊圈舍内放置一个羔羊补饲栏,栏板间距以进出一只羔羊为标准,补饲栏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天将羔羊补饲料放置其中,羔羊可自由出入,自由采食。这样,既保证羔羊在补饲栏内可采食到补饲料,又可在栏外吃到母乳,满足羔羊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加快羔羊的生长速度。早期隔栏补饲一般在羔羊出生后7~10日龄开始进行诱食,待羔羊能够习惯采食补饲料后,补饲料量可由最初的每只每天50g左右逐渐增加至2月龄的350~400g。(2)补饲方法羔羊的饲养管理任务1-5羔羊的饲养管理1.生长发育快羔羊从出生至4月龄断奶的哺乳期内,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多,特别对蛋白质的要求更高。羔羊生后1个月内生长速度较快,肉用品种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在300g以上。2.适应能力差哺乳期的羔羊由胎生到独立生活的过渡阶段,从母体环境转到自然环境中生活,其生存环境发生了更本性的改变。此阶段羔羊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如生后1~2周内羔羊调节体温的机能发育不完善,皮肤保护机能差,神经反射迟钝,特别是消化道的黏膜容易受细菌的侵袭而引起消化道疾病。3.可塑性强羔羊在哺乳阶段可塑性强。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引起羔羊机体相应的变化,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对羔羊的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羔羊生长发育特点一、羔羊生长发育特点4.消化特点:依靠真胃消化。随着日龄增长和采食植物性饲料增加,瘤胃、网胃、瓣胃体积逐渐增大,20日龄左右出现反刍,此后真胃凝乳酶分泌渐减,其他消化酶渐增,从而对草料的消化分解能力逐渐增强。5.死亡规律:从出生~40天死亡率最高,原因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寒能力差,管理不善易被冻死。机体缺乏抗体,免疫抗病力差,易感染各种疾病死亡。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饲喂不当会引起各种消化疾病而死亡。母羊孕期营养不良,产后无乳,产弱羔难以存活。护理性差造成死亡。二、羔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羔羊各部位生长发育成熟的早晚不同,头、四肢、皮肤早期发育快;胸腔、腰部、骨盆、肌肉组织等后期发育快。发育良好的羔羊要求体大、宽广、胸深,各位不匀称。

羔羊生长发育可塑性很大,饲养好坏直接影响体型、体重及生产性能,是羊群面貌能否迅速转变的关键。羔羊饲养管理要做好”三早“

1.早吃初乳,哺好常乳;2.早补饲;3.早运动。1.早吃初乳,哺好常乳

初乳的营养特性:初乳是母羊分娩3-5天内分泌的乳汁,颜色微黄,浓稠,营养成分浓度高,蛋白质17%-23%,脂肪9%-16%,含有大量抗体、矿物质及维生素;初乳对羔羊具有营养、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胎粪排出的作用。早吃初乳的原因:

1.初乳中的抗体随分娩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2.羔羊胃肠道对抗体的吸收能力迅速下降,出生后36h就不能再吸收完整的带抗体的大蛋白分子。

羔羊生长快(日增重200~300g),平均日增重,公羔>160g,母羔>140g,乳是主要营养来源,每增重1kg需奶4.3~5kg。整个泌乳期每个羔羊约需奶80kg,精饲料15kg。羔羊哺乳的次数因日龄不同而有所区别,1~7日龄每天自由哺乳,7~15日龄饲喂6~7次,15~30日龄4~5次,30~60日龄3次,60日龄至断乳1~2次。每次哺乳应保证羔羊吃足吃饱,吃饱奶的羔羊表现为:精神状态良好、背腰直、毛色光亮、生长快。缺乳的羔羊则表现为:被毛蓬松、腹部扁、精神状态差、拱腰、时时鸣叫等。哺好常乳的原因:

1.初生弱羔或母羊护仔性不强,可辅助哺乳。2.母子在产羔室可产羔栏待3~7d,促进母子亲合。3.缺奶羔羊进行人工哺乳或由其它母羊代哺乳。4.母仔分栏饲养,按羔羊强弱进行轮流哺乳。5.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促进泌乳量。管理技术要点:

1.定时:羔羊出生后每2h吃奶1次,20d后4h吃奶1次,每天哺乳时间间隔要均匀。2.定量:昼夜哺乳量,公羔不超过体重的25%,母羔不超过体重的20%。3.定温:38℃~39℃。4.定质:保证奶质量。5.定人:饲养员相对固定。人工哺乳技术要点:2.及早训练,抓好补饲

1.促进瘤胃系统发育,尽快适应采集饲料,也可促进心、肺功能健全。2.通过补饲获得营养。3.防止羔羊出现异食癖。为什么要早补饲?羔羊哺育期推荐培育方案单位:kg,g日龄日增重期末体重哺乳次数哺给全乳量嫩干草混合精料青草或块茎类一次昼夜全期昼夜全期昼夜全期昼夜全期1~7

4.5自由哺乳

8~101505.042208802.64

11~201506.54300120012.0

21~301508.04350140014.0600.6

31~401509.54400160016.0800.8500.5800.841~5015011.04350140014.01001.0800.81001.051~6015012.54350140014.01201.21201.21201.261~7015014.033009009.01401.41501.51401.471~8015015.533009009.01601.61801.81601.681~9015017.033009009.01801.82102.11801.891~10015018.523006006.02002.02402.42002.0101~11015020.022004004.02202.22702.72202.2111~12015021.512004002.02402.43003.02402.4合计

21.5

111.64

15.0

16.0

14.41.一昼夜的最高哺乳量,母羔不应超过体重的20%,公羔不应超过体重的25%。2.体重达到8kg前,哺乳量随体重的增加渐增。体重8kg~13kg后,哺乳量不变。在此期应尽量促其采食草料。体重达13kg后,哺乳量渐减,草料渐增。体重达18kg~24kg时断奶。整个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母羔不低于150g,公羔不低于200g。3.哺乳期间,如有优质的豆科牧草和比较好的精料,只要能按期完成增重指标,也可酌情减少哺乳量,缩短哺乳期。4.如以脱脂奶代替全奶,最早须从生后第二月起,日粮中如有优质精料,经常有充足的豆科牧草,不会影响增重计划。渐增恒定减少断奶羔羊生后10~15d,即可训练采食优质青干草,20日龄左右可训练采食混合精料。补饲初期随意采食,适应后每天定时分顿饲喂。补饲前期注重饲料的适口性,后期注重营养供给。进行隔栏补饲。羔羊补饲时间:3.及早运动

目的:使羔羊体质强健。管理:1.母仔在晴暖天气到户外活动。2.20~30日龄,单独组群放牧。4.羔羊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保证羊舍清洁、温度适宜、地面干燥。加强保健,预防“三炎一痢”,肺炎、脐带炎、口炎和羔羊痢疾。防止发生异食癖,异食癖发生多由于运动场偏小、缺盐或矿物质元素引起。防壮羔偷奶。三、羔羊的断奶技术

我国多在3~4月龄断奶。断奶常用母子隔离法,一般隔离4~5d即可断奶成功。也可用断奶不离圈,断奶不离群的方法,以减小应激。断奶后按性别、按体质强弱分群放牧。

1.时间的选择羔羊早期断奶缩短了母羊的繁殖周期,打破了传统的季节产羔,推进了密集产羔体系的发展。羔羊早期断奶的时间一般在40~60d左右进行断奶。2.操作技术(1)饲料的选择:(2)补饲方法:(3)羔羊早期断奶方案设计;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不论是开食料,还是早期的补饲料,必须根据哺乳羔羊消化生理特点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选择好的饲料,其选择标准为:一是饲料的适口性要好,容易消化吸收;二是营养价值高,保证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三是补饲饲料成本低,饲料形状最好以颗粒饲料为主。饲料配合时应注意:①蛋白质不低于15%;②饲喂颗粒饲料可加大采食量,提高日增重,颗粒直径为0.4~0.6cm;③日粮中应添加维生素,每100kg日粮按4g计量。;(1)饲料的选择:

在母羊圈舍内放置一个羔羊补饲栏,栏板间距以进出一只羔羊为标准,补饲栏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天将羔羊补饲料放置其中,羔羊可自由出入,自由采食。这样,既保证羔羊在补饲栏内可采食到补饲料,又可在栏外吃到母乳,满足羔羊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加快羔羊的生长速度。早期隔栏补饲一般在羔羊出生后7~10日龄开始进行诱食,待羔羊能够习惯采食补饲料后,补饲料量可由最初的每只每天50g左右逐渐增加至2月龄的350~400g。(2)补饲方法:羔羊早期断奶方案设计单位:kg,g任务四羔羊断尾与去势一、羔羊断尾二、羔羊去势

主要内容一、羔羊断尾断尾时间羔羊出生后7-15d内断尾选择晴天,早上开始,不要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断尾品种断尾主要针对长瘦尾型绵羊品种,如纯种细毛羊、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断尾目的目的是保持羊体清洁卫生,保护羊毛品质和便于配种。断尾方法烙断法、刀切法、结扎法去势时间一般在1-2月龄,若天冷或体弱可适当推迟。去势多在春、秋两季气候凉爽、晴朗的时候进行。凡不宜作种用的公羔要进行去势,去势后的公羊成为羯羊,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节约饲料,肉质细嫩,膻味轻。阉割法结扎法去势钳法去势目的去势时间去势方法二、羔羊去势去势方法1.阉割法将羊保定后,用碘酒和酒精对术部消毒,术者左手紧握阴囊的上端,将睾丸压迫到阴囊的底部,右手用刀在阴囊的下端与阴囊中隔平行的位置切开,切口大小以能挤出睾丸为度。睾丸挤出后,将阴囊皮肤向上推,暴露精索,采用剪断或拧断的方法均可。在精索断端涂以碘酒消毒,在阴囊皮肤切口处撒上少量消炎粉即可。2.结扎法术者左手握紧阴囊基部,右手撑开橡皮筋将阴囊套入,反复扎紧,以阻断下部的血液流道。约经15-20d,阴囊连同睾丸自然脱落。此法较适合1月龄左右的羔羊。在结扎后,要注意检查,防止结扎效果不好或结扎部位发炎、感染。3.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睾丸则逐渐萎缩。此法因不切伤口,无失血、感染的危险。但无经验者,往往没有把精索夹断而达不到去势的目的。2.结扎法羔羊断尾后,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流血,应进行烧烙或止血处理断尾时若没有断尾铲,可改用火铲去势的最初几天,对伤口要常检查,如遇红肿发炎等现象,药剂师处理。同时,要注意去势羔羊的环境卫生,垫草要勤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感染。羔羊去势术必须多加练习,操作要娴熟,手术要规范。firstsecondthirdfourth注意问题项目七肉用羊的育肥任务二羔羊育肥一、羔羊生长发育特点羔羊从初生到3周龄左右,瘤胃、网胃、瓣胃的发育极不完善,无任何消化能力。乳汁经过食管沟和瓣胃直接进入皱胃而被消化,消化规律与单胃动物相似。(一)羔羊消化生理特点初生羔羊8日龄3周龄7周龄缺乏麦芽糖酶,不能利用淀粉;几乎没有蔗糖酶,不消化蔗糖;胰脂肪酶活力很低;瘤、网、瓣胃无任何消化能力。胰脂肪酶的活力达到最高水平,使羔羊能够利用全乳。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开始形成,内壁的乳头状突起逐渐发育,开始具有消化功能;胃肠道才能逐渐适应植物性饲料。麦芽糖酶的活性逐渐显示出来。(一)羔羊消化生理特点

羔羊生后体重变化有一定规律。4月龄前体重直线上升,以后变化速度渐缓。生产上利用这个规律确定育肥时间,以4月龄前效果最好。4月龄前生长发育最快,体重为初生的4.77倍,以后生长渐慢。

5月龄仅为初生重5.34倍,

10月龄为6.79倍。(二)羔羊体重变化特点1.育肥期及育肥强度的确定二、羔羊育肥

羔羊断乳后育肥是羊肉生产的主要方式,因为断乳后的羔羊除小部分选留到后备群外,大部分要进行出售处理。(1)早期断奶肥羔生产

从羔羊1.5月龄开始,采用强度育肥的方法,育肥期50~60d,羔羊长到4~6月龄时,体重25~27kg出栏,活重达不到标准者留群继续饲养。优点:按照羔羊的生长发育规律,4~6月龄以前的羔羊,生长速度很快,平均日增重一般可达200~300g。出栏早,屠宰率高,胴体重大,肉质好,深受市场欢迎。断奶选留后的羊,育肥到18月龄。对体重小或体况差的进行较长时间的适度肥育,实行代偿生长。对体重大或体况好的进行短期强度肥育,再发挥生长潜力。精料型日粮:适于体重较大、健壮羔羊,如初重35kg左右经40~55d的强度肥育,出栏体重达48~50kg。粗料型日粮:日粮中干草应以豆科牧草为主,其CP>14%,每只每天喂量15kg,每天投料一次。青贮料型日粮:玉米青贮料为主,占日粮67.5~87.5%,育肥期在80d以上。开始应喂预饲期日粮10~14天再转用青贮料型日粮。严格按日粮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尤其是矿物质不可缺少,预期日增重110~160g,羔羊每天进食量不能低于2.3kg。(2)断奶后肥羔生产2.羔羊育肥期饲养管理

育肥期可分预饲期(10~15天)、正式育肥期和出栏三个阶段。羔羊到场当天,只饮水和给以少量青干草,在遮阴处休息,避免惊扰。分群。安静休息8~12小时后,逐只称重记录。按羊只体格、体重和瘦弱等进行分群,每组15~20只。接种疫苗和驱虫。驱虫药皮下注射或口服。接种疫苗(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皮下或肌肉注射。保持圈舍卫生。(1)预饲期(10-15天)饲养管理定时定量饲喂。饲料变化要逐渐过渡。精饲料的变换,应新旧搭配,逐渐加大新饲料比例,3~5天内全部换完。保证饲料品质,不喂湿、霉、变质饲料,每天采食量为其体重的3%~3.5%。饮水要安全卫生,羔羊育肥圈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清洁饮水。饮水量每只羊每天5升,冬季要饮温水。(1)预饲期(10-15天)饲养管理羔羊育肥期一般为60天左右,根据育肥计划和当地条件选择日粮类型。饲喂技术:羔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饲喂颗粒饲料或全混合日粮。每天投料两次,日给量以饲槽内基本无剩余饲料为宜。(2)正式育肥期饲养管理(1)实施早期断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羔羊早期生长快的潜能,提高出栏率;缩短生产周期到3~4个月;有助于母羊施行高效高频繁殖,让其尽可能多地生产肥育用羔羊。(2)采用经济杂交。利用早熟肉用品种进行经济杂交,是羔羊生产基本和有效的方式。多采用两个或多个品种间的经济杂交。3.羔羊育肥的关键一、茨盖羊二、罗姆尼羊三、林肯羊四、考力代羊五、边区莱斯特羊二、国外半细毛羊品种产地: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外貌特征:体格较大,公羊有螺旋形的角,母羊无角或只有角痕,胸深,背腰较宽直。被毛品质:被毛覆盖头部至眼线,前肢达腕关节,后肢达飞节。毛色纯白,但少数个体在脸部、耳及四肢有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生产性能:公羊平均体重80~90kg,成年母羊50~55kg。成年公羊剪毛量6~8kg,成年母羊3.5~4kg。毛长8~9cm,细度46~56支。净毛率50%左右。产羔率115%~120%。屠宰率50%~55%。1、茨盖羊原产于英国东南部的肯特郡,故又称肯特羊。目前主要有英国型、新西兰型和澳大利亚型等几种类型。我国1966年起引进,是参与育成青海高原半细毛羊、云南半细毛羊的主要父系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用于开发南方草山草坡资源所选择的主要羊种之一。英国型成年公羊体重90~110kg,母羊80~90kg;剪毛量成年公羊为4~6kg,母羊3~5kg;净毛率60%~65%;羊毛细度46~50支,毛长11~15cm;产羔率120%。2、罗姆尼羊原产于英国东部的林肯郡,是用莱斯特公羊改良当地的旧型林肯羊、并经过长期的选育而成的。目前以阿根廷饲养的林肯羊数量最多。成年公羊体重为80~120kg,母羊为60~80kg;剪毛量成年公羊为8~10kg,母羊5.5~6.5kg;净毛率60%~65%。我国自1966年开始分别从英国和澳大利亚引进,主要饲养在江苏、内蒙古、山东、四川、云南、吉林等省(区)。作为父系品种之一参与了内蒙古半细毛羊、凉山半细毛羊和云南半细毛羊的育成。羊毛细度36~40支,毛长20~30cm;产羔率120%左右;4月龄肥育羔羊胴体重公羔为22.0kg,母羔为20.5kg。3、林肯羊育成于20世纪初。原产于新西兰,现分布在世界各地,以阿根廷饲养的数量最多。是用英国长毛型品种(林肯羊、莱斯特羊、边区莱斯特羊、罗姆尼羊)与细毛羊杂交育成的,故称之为杂交型品种。成年公羊体重100-105kg,成年母羊46-65kg;剪毛量成年公羊10-12kg,成年母羊5-6kg,净毛率60%-65%;羊毛细度50-56支,毛长9-12cm,产羔率110-130%;早熟性好,4月龄羔羊体重可达35-40kg,但肉质中等。我国解放前就引入该品种,解放后又先后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大量引入。考力代羊在我国东部沿海各省、东北和西南等省(区)适应性表现较好,而在西北各省(区)表现较差。目前,考力代羊是培育东北细毛羊、贵州半细毛羊、山西陵川半细毛羊新类群的主要父系品种之一。4、考力代羊产地:英国。外貌特征:体质结实,体型结构良好,体躯长,背宽平,公、母羊均无角,鼻梁隆起,两耳竖立,头部及四肢无羊毛覆盖。生产性能:公羊体重90~140kg,成年母羊60~80kg。成年公羊剪毛量5~9kg,成年母羊3~5kg。净毛率65%~68%。毛长20~25cm,细度44~48支。产羔率150%~200%。该品种羊早熟性及胴体品质好,4~5月龄羔羊的胴体重20~22kg,。5、边区莱斯特羊一、无角陶赛特羊二、夏洛莱羊三、萨福克羊四、特克赛尔羊五、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六、杜泊羊三、国外肉用绵羊品种产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貌特征:体质结实,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长、宽而深,肋骨开张良好,体躯呈圆桶状,四肢粗壮,后躯丰满,肉用体型明显。被毛白色,同质,具有生长发育快、易肥育、肌肉发育良好、瘦肉率高的特点。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90~110kg,成年母羊为65~75kg。2月龄公羔平均日增重392g,母羔340g。经过肥育的4月龄公羔胴体重为22kg,母羔为19.7kg。屠宰率50%以上。1、无角陶赛特羊无角陶赛特产地:法国。外貌特征:公、母羊均无角,头部无毛,胸宽而深,肋部拱圆,背部肌肉发达,体躯呈圆桶状,后躯宽大,两后肢距离大,肌肉发达,呈“U”字形,四肢较短,肉用体型良好。被毛同质、白色。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为110~150kg,成年母羊80~100kg;6月龄公羔体重48~53kg,母羔38~43kg。4~6月龄羔羊的胴体重为20~23kg。屠宰率在55%以上。2、夏洛来羊夏洛莱羊产地:原产于英国、澳大利亚。外貌特征:体格较大,骨骼坚强,头较长,无角,耳长,胸宽,背腰和臀部长宽而平,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被毛白色,头和四肢无羊毛覆盖。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为110~150Kg,成年母羊70~100Kg,四月龄羔羊56~58Kg,繁殖率175~210%。3、萨福克羊萨福克羊产地:原产于荷兰。外貌特征:体躯较长,呈圆筒状,颈粗短,前胸宽,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后躯丰满,四肢粗壮。公、母羊均无角,眼大突出,鼻镜、眼圈部位皮肤为黑色,蹄质为黑色。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115~140kg,成年母羊75~90kg。羔羊生长快,4~5月龄羔羊体重可达40~50kg,6~7月龄时达50~60kg。屠宰率55%~60。母羊泌乳性能良好,产羔率150%~160%。4、特克赛尔羊产地:原产于德国。外貌特征:体格大,胸宽而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公、母羊均无角,颈部及体躯皆无皱褶。被毛白色,毛丛结构良好,毛较长而密,弯曲明显。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为100~140kg,成年母羊70~80kg。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多,6月龄羔羊体重达40~45kg。胴体重达19~22kg。4月龄以内羔羊日增重可达300~350g。繁殖力强,10月龄可配种,产羔率140%~175%。5、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产地:原产于南非。外貌特征:体躯呈独特的桶形,公、母羊均无角,头上有短、暗、黑或白色的毛,体躯有短而稀的浅色毛(主要在前半部),腹部有明显的干死毛。成年羊颈粗短,肩宽厚,背平直,肋骨拱圆,前胸丰满,后躯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肉用体型好。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100~120kg左右,成年母羊75~90kg左右;3.5~4月龄羔羊活重达36kg,胴体重18kg左右,肉中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多汁、色鲜、瘦肉率高,为高品质胴体,国际上誉为“钻石级肉”。6、杜泊羊东弗里生羊四、国外乳用绵羊品种产地:原产于荷兰和德国。外貌特征:体格大,体型结构良好。公、母羊均无角,头较长,被毛白色,偶有纯黑色个体出现。体躯宽长,腰部结实,肋骨拱圆,臀部略有倾斜,尾瘦长无毛。乳头大,乳房发育良好。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90㎏~120kg,成年母羊70㎏~90kg。成年公羊剪毛量5㎏~6kg,成年母羊4.5kg以上。成年公羊毛长20cm,成年母羊16㎝~20cm。羊毛同质,细度46支~56支,净毛率60%~70%。成年母羊260d~300d产奶量500㎏~810kg,乳脂率6%~6.5%。产羔率200%~230%。东弗里生羊一、澳洲美利奴羊二、德国美利奴羊三、苏联美奴羊四、波尔华斯羊五、高加索细毛羊六、考摩羊一、国外细毛羊品种产地:原产于澳大利亚。外貌特征:腿短,体宽,背部平直,后躯肌肉丰满,公羊颈部有1~3个发育完全或不完全的横皱褶,母羊有发达的纵皱褶。羊毛覆盖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至腕关节或以下,后肢至飞节或以下。被毛品质:毛被、毛丛结构良好,毛密度大,细度均匀,油汗白色,弯曲均匀、整齐而明显,光泽良好。生产性能:根据体重、羊毛长度和细度等指标的不同,澳洲美利奴羊分为超细型、细毛型、中毛型和强毛型四种类型。在中毛型和强毛型中又分无角系和有角系两种。1、澳洲美利奴羊

肉毛兼用细毛羊,体大胸深背腰平,肉丰早熟后躯大,被毛白密长而弯,♂♀无角体无褶,耐干旱耐粗饲。生产性能如下2、德国美利奴成年羊体重(kg)成年羊剪毛量羊毛细度(支)羊毛长度(cm)净毛率(%)产羔率(%)6月龄体重(kg)平均日增重(g)屠宰率(%)♂90-100♀60~65♂10-11♀4.5-560~647.5~945~52150-25045~55300-35047~49与蒙古羊、小尾寒羊杂交,可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产地:前苏联罗斯托夫省。外貌特征:头大小适中,公羊有螺旋形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多数无角。体躯长,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肢势端正。被毛品质:细毛着生稍过两眼连线,前肢至腕关节或以下,后肢至飞节或以下,腹毛浓密,呈毛丛结构,毛被闭合性良好,密度中上等。生产性能:公羊体重100~110kg,成年母羊55~58kg。成年公羊剪毛量16~18kg,成年母羊为6.5~7.0kg。公羊毛长8.5~9.0cm,母羊为8.0~8.5cm。净毛率38%~40%。3、苏联美利奴羊产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西部。外貌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背腰宽平,体形外貌近似美利奴羊,公母羊均无角,全身无皱褶。被毛品质:羊毛覆盖头部至两眼连线,腹毛着生良好。被毛呈毛丛结构,毛丛有大、中弯曲,油汗为白色或乳白色。生产性能:公羊剪毛后体重56~77kg,成年母羊45~56kg。成年公羊剪毛量5.5~9.5kg,成年母羊3.6~5.5kg。母羊泌乳性能好。产羔率为140%~160%。4、波尔华斯羊产地:产于前苏联斯达夫洛波地区。是用美国兰布列公羊与新高加索母羊杂交育成,属于毛肉兼用型品种。外貌特征:该品种羊具有良好的外形,结实的体质,体格较大,体躯长,胸宽,背平,鬐甲略高。颈部有1~3个发育良好的横皱褶,头部及四肢羊毛覆盖良好,被毛呈毛丛结构,毛密,弯曲正常。油汗呈黄色或淡黄色。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为90~100kg,成年母羊为50~55kg;成年公羊剪毛量为12~14kg,成年母羊为6.0~6.5kg。公羊毛长8cm~9cm,母羊7㎝~8cm。细度64支,净毛率40%~42%,经产母羊产羔率为120%~140%。高加索细毛羊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输入我国,是改造我国粗毛羊较为理想的细毛羊品种之一。5、高加索细毛羊产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外貌特征:体格大而丰满,体质结实,胸部宽深,颈部皱褶不太明显,四肢端正。被毛品质:被毛呈闭合型,羊毛结实柔软,光泽好。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90kg以上,成年母羊50kg以上;剪毛量成年公羊7.5kg,母羊4.5~5.0kg。羊毛品质好,毛长9~12cm,细度64支,净毛率高。母羊母性好,繁殖力高,早熟性强。6、考摩羊一、肉用山羊品种二、乳用山羊品种三、毛皮用山羊国外主要山羊品种波尔山羊一、肉用山羊品种产地:原产于南非。我国自1995年首批从德国引进以来,许多地区也先后引进,与当地羊杂交效果良好。外貌特征:鼻梁隆起,被毛短密,体躯为白色,头、耳为红色,头形优美,角向后弯曲,皮肤松软多皱褶,体态匀称结实,前躯肌肉丰满。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90~135kg,成年母羊65~90kg;生长发育快,羊肉脂肪含量适中,胴体品质好,产肉性能高,公羔初生重3.6㎏~4.2kg,母羔3.1㎏~3.6kg;100日龄公羔体重22.1~36.5kg,母羔19~29kg。羔羊胴体重平均为15.6kg。成年羊屠宰率可达56%~60%。早熟,母羊常年发情,6~7月龄即可初配,产羔率为180%~200%。波尔山羊1、萨能山羊2、吐根堡山羊3、努比亚山羊4、海森奶山羊5、阿尔卑斯奶山羊二、乳用山羊品种产地:原产于瑞士。外貌特征:体型高大,各部位轮廓清晰,结构紧凑细致,被毛白色或淡黄色。公、母羊均无角,耳长直立,母羊颈部细长,公羊颈粗而短,体躯深宽,背长而直,后躯发育良好,四肢坚实。乳房发育良好,呈明显楔形体型。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75~100kg,成年母羊50~65kg。泌乳期8~10个月,以产后2~3个月产奶量最高,年平均产奶量600~1200kg,个体最高产奶量达3498kg,乳脂率为3.2%~4.0%。产羔率160%~220%。1、萨能山羊产地:原产于瑞士。外貌特征:毛色呈浅或深褐色,分长毛和短毛两种类型。颜面两侧各有一条灰色条纹,耳呈浅灰色,沿耳根至嘴角成一块白斑,颈部到尾部有一条白色背线,四肢下部、腹部及尾部两侧灰白色,四肢上的白色和浅色乳镜是本品种的典型特征。公母羊均有须,部分无角,有的有肉垂。骨骼结实,四肢较长,乳房大而柔软,发育良好。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60~80kg,成年母羊45~60kg。泌乳期8~10个月,平均产奶量600~1200kg,乳脂率3.5%~4%。奶中的膻味较小。母羊常年发情,但多集中在秋季,1.5岁初配,平均产羔率173.4%。是较早引入我国的山羊品种。2、吐根堡山羊原产地:非洲东北部的努比亚地区及埃及、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地。外貌特征:头短小,鼻梁凸起似兔鼻,两耳宽大下垂,头颈相连处呈圆形,颈长躯干短,尻短而斜,四肢细长,♂♀羊无须无角,个别♂有螺旋形角。被毛杂色有暗红、棕红、乳白、灰色、黑色及各种斑块杂色,细短有光泽。体格小,成♀羊W40~50kg,体高66~71cm,体长66~76cm。乳房发达呈球形,泌乳期短仅5~6个月,盛期产奶2~3㎏,高产者可达4㎏以上,乳脂率高达4%~7%,鲜奶风味好,且无腥味。特点:性情温顺,繁殖力强,年可产2胎,每胎2~3羔。耐热性较前两种羊好,但对寒冷潮湿地区及不适应。3、努比亚山羊努比亚奶山羊4、海森奶山羊

原产地:德国用萨能奶山羊与当地荷士奶山羊杂交选育出来的奶山羊品种。外貌特征:母羊体型优美,头清秀,颈长,乳房向后突出明显,乳头长而前倾,乳房呈球形,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角。

生产性能:公羊体高85~90厘米,体重80~110kg;母羊体高70~75厘米,体重50~70kg。平均一个泌乳期达1000~1200kg,乳脂率为3.5%~3.9%。产羔率200%左右。5、阿尔卑斯奶山羊原产地:阿尔卑斯奶山羊是用法国地方山羊与瑞士山羊杂交而育成的。外貌特征:该品种对炎热的气候有较好的适应性。对饲料要求不严。其体格中等,毛色不一,呈棕灰色、灰白色、白色、花斑色。被毛粗短。生产性能:公羊体高80~100cm,体重80~100kg;母羊体高72~90cm,体重50~70kg。繁殖性能良好,多产双羔。平均泌乳期8~10个月,产奶量800kg左右。二、毛皮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