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药业研究报告业绩拐点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_第1页
基石药业研究报告业绩拐点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_第2页
基石药业研究报告业绩拐点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_第3页
基石药业研究报告业绩拐点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_第4页
基石药业研究报告业绩拐点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石药业研究报告-业绩拐点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1基石药业:业绩拐点已现,精准治疗领域的隐形冠军1.1四款上市创新品种,多款药物处于关键性临床四款上市创新药品种,多项药物处于关键性临床或注册阶段。基石药业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的制药企业。公司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一条15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四款创新药的十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多项后期候选药物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或注册阶段。1.2收入大幅攀升,商业化超预期收入大幅攀升,2022年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140%。公司四款创新药放量提速,2022年收入预计不少于4.75亿元,同比增长95.4%;商业化收入达3.9亿元,同比增长140%。2022年度亏损预期不超过8亿元,较2021年16.9亿元的亏损大幅减少。账上现金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预计超过人民币13亿元。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创新品种的逐步落地,收入大幅攀升,考虑到产品正处于导入期,未来增速有望持续。2普拉替尼:国内首款RET抑制剂,一线适应症落地在即2.1RET:国内双足鼎立,普拉替尼先发优势明显看似占比低,实际人数不少,RET融合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癌新发人数约5万人。RET属于原癌基因,其编码的RET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该蛋白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ET相关肿瘤发病机制主要有RET基因改变和野生型RET基因的表达异常,其中RET基因改变形式有两种:RET融合及RET突变。RET融合突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最常见的肿瘤谱为非小细胞肺癌(2%)和甲状腺癌(10%-20%)。我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国,根据《2022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非小细胞肺癌新发人数约70万人,即使仅2%的发病率,每年新发RET阳性NSCLC患者约1.5万人。我国甲状腺癌新发人数约20万人,以15%的发病率计算,RET融合突变甲状腺癌新发人数约3万人,合计5万人。基石药业的普拉替尼先发优势明显,较塞普替尼上市时间快一年半。目前,国内仅两款RET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为基石药业的普拉替尼和礼来的塞普替尼,其中,普拉替尼于2021年3月获批上市,较塞普替尼上市时间快1年半,先发优势明显。2.2普拉替尼:一线RET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有望于2023年上市一线适应症有望于2023年获批上市,用药人群进一步扩大。普拉替尼(Pralsetinib)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高效和高选择性RET抑制剂。目前已获批两个适应症,一线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已经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3年上半年获批上市。这一适应症将是普拉替尼的关键适应症,获批后有望大幅提升普拉替尼的销售额。(1)2021年3月普拉替尼在国内首次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成为国内首个批准上市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2)2022年3月普拉替尼再次获批新适应症,用于需要系统性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MTC)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治疗,以及需要系统性治疗且放射性碘难治的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患者的治疗。(3)2022年10月13日,普拉替尼新适应症申报上市,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制药巨头罗氏高度青睐普拉替尼,于2020年以6.8亿首付款、17亿美元获得普拉替尼权益。普拉替尼由Blueprint研发,2020年7月,罗氏与Blueprint签订一项首付款6.8亿美元,17亿美元总金额的许可及合作协议,获得普拉替尼在美国以外地区(不包括大中华区)的独家权利、美国市场的联合商业化权利。在2018年,基石药业与Blueprint签订独家合作及授权许可协议,以首付款4000万美元、总金额3.9亿美元获得普拉替尼单药或联合治疗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权利。普拉替尼一线和二线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疗效显著。普拉替尼二线RET融合阳性NSCLC的获批基于ARROW研究,普拉替尼针对含铂化疗经治人群的ORR和DCR分别为63.1%和91%,中位PFS16.5个月,DoR为22.3个月。此外,普拉替尼对合并脑转移的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颅内ORR达到56%。针对未经系统性治疗的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一线),普拉替尼实现了79%的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率(CR)为6%,10%患者的靶病灶完全消失,74%的患者为部分缓解

(PR),mPFS为13.4个月。针对甲状腺髓样癌(MTC),普拉替尼在先前使用凡德他尼治疗的55名RET突变转移性MTC患者中,ORR为60%,其中1.8%的患者完全缓解,58%的患者部分缓解。在62名初治RET突变晚期MTC患者中,ORR为71.6%。2.3普拉替尼空间测算普拉替尼关键假设:

假设1:适应症及获批年份:目前已获批两个适应症,一线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已经递交上市申请,假设于2023年上半年获批上市。假设2:患者人数:我国非小细胞肺癌2022年新发人数83.6万人,根据《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假设2023-2030年增长率为2.8%,RET融合阳性突变占比2%,我国2022年RET融合阳性NSCLC新发人数为1.7万人,到2030年RET融合阳性NSCLC新发人数为2.1万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测算,我国甲状腺癌2022年新发人数约20.6万人,其中MTC占比6%,晚期比例达70%,RET突变占比70%,2022年RET阳性甲状腺癌新发人数约0.6万人。假设3:价格及年治疗费用:普拉替尼目前年治疗费用30万元,假设2024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纳入医保后的价格参考Met抑制剂纳入医保后的价格,约18万元/年。3艾伏尼布:2022全球收入达2.7亿美元,一线适应症落地静待花开3.1IDH1抑制剂:巨头青睐,艾伏尼布全球商业化于2022年逐步兑现AML患者中有6%-10%会发生IDH1突变,胆管癌中IDH突变率约1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主要累及老年人(中位年龄68岁),老年患者和无法耐受强化诱导化疗的患者

(所谓的unfit患者)可接受低强度的非治愈性方案(例如低剂量阿糖胞苷和去甲基化药物),而在unfit且突变状态未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阿扎胞苷联合维奈托克可改善总生存期。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一进展,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仍较差。IDH的全称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dehydrogenase),IDH1突变会催化D-2-羟基戊二酸生成,导致细胞代谢和表观遗传调控破坏,有助于肿瘤发生。尽管IDH1突变在实体瘤中发生率较低,但在AML中发病率较高,根据《急性髓性白血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AML患者中有6%-10%发生IDH1突变,胆管癌中IDH1突变率约13%,发病率较高。艾伏尼布是国内唯一一款上市的IDH1抑制剂,先发优势明显。目前,全球仅两款IDH1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为艾伏尼布和olutasidenib,但olutasidenib在我国未申报临床。除了艾伏尼布外,和黄医药、华润三九、正大天晴也布局了IDH1抑制剂,相关药物均处于临床Ⅰ期。施维雅和诺和诺德分别以20亿和11亿美元收购IDH1抑制剂标的,看好IDH1未来的发展前景。施维雅于2021年以18亿美元首付款和2亿美元的里程碑收购Agios的肿瘤学产品。2022年10月,Agios将艾伏尼布净销售额5%的特许权出售给Sagard,Sagard将一次性支付1.32亿美元。艾伏尼布2022年海外销售额达2.7亿元,同比增长180%。随着艾伏尼布一线AML适应症于2022年6月获FDA批准上市,以及二线AML和胆管癌的持续放量,艾伏尼布2022年销售额大幅增长。施维雅于2021年下半年取得艾伏尼布美国的销售权后,将销售重心聚焦艾伏尼布,艾伏尼布2022年实现收入2.7亿美元,同比增长180%,已成为施维雅集团2022年增速最快的品种。3.2艾伏尼布:一线AML和胆管癌适应症仍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有望通过桥接试验国内快速上市艾伏尼布是国内首款IDH1抑制剂,目前获批二线AML适应症。艾伏尼布于2022年2月9号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IDH1易感突变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R/RAML)患者。除了二线适应症外,艾伏尼布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AML的适应症目前处于临床Ⅲ期。艾伏尼布目前在国内获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获批上市基于一项中国注册桥接研究CS3010-101。研究结果显示,艾伏尼布在治疗携带易感IDH1突变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患者中,表现出优异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在30名可评估患者中,主要疗效终点——完全缓解和伴部分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h)率为36.7%

(11/30,11名患者都达到了完全缓解);中位达CR+CRh的时间为3.68个月,12个月的CR+CRh的持续缓解率为90.9%。艾伏尼布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一线IDH1突变急性AML的药物。艾伏尼布于2022年6月在美国获批一线IDH1突变急性AML适应症。研究纳入146例患者,其中72例分配至艾伏尼布+阿扎胞苷组(中位年龄76.0岁),74例分配至安慰剂+阿扎胞苷组(中位年龄75.5岁)。两组的ORR分别为62%和19%,CR为47%和15%,mOS为24m和7.9m。目前,艾伏尼布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一线IDH1突变急性AML的药物。艾伏尼布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二线IDH1突变胆管癌的药物。艾伏尼布胆管癌适应症的获批基于ClarIDHy试验的积极结果,入组患者是先前接受过一种或两种系统疗法后出现疾病进展的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试验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艾伏尼布(500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治疗。与安慰剂相比,艾伏尼布使IDH1突变型胆管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3%(2.7个月VS1.4个月),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显著改善的主要终点。此外,艾伏尼布也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艾伏尼布治疗组中位OS为10.3个月,安慰剂组中位OS为7.5个月。鉴于这一数据的结果,艾伏尼布获批二线胆管癌。3.3艾伏尼布空间测算艾伏尼布关键假设:

假设1:适应症及获批年份:艾伏尼布于2022年获批二线IDH突变AML,假设一线AML于2023年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4年获批上市。假设二线胆管癌于2024年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5年获批上市。假设2:患者人数:根据《CSCO白血病诊疗指南》,2022年我国白血病新发人数约4.9万人,假设AML占比约60%,IDH1突变率8%,则一线IDH1突变AML新发人数约2352人,考虑AML存量人数与新发人数相当,IDH1突变AML新发和存量人数合计4704人。根据《胆管癌诊疗指南》,我国胆管癌发病率为3人/10万人,2022年新发人数约4.3万人。假设3:价格及年治疗费用:艾伏尼布目前定价约7万/月,年治疗费用约42万。假设2028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纳入医保后价格为16.8万/年。4阿伐替尼:SM潜力适应症,2023年5月即将迎来关键催化4.1KIT/PDGFRA:伊马替尼对于D842V突变患者疗效不佳,临床需求亟待满足我国胃肠道间质瘤新发患者约2-3万人。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和DOG1阳性。约90%的GIST患者携带KIT或PDGFRA突变,其中KIT突变最常见,达80%,GIST对放化疗均不敏感,靶向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2022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GIST的年发病率约为10-15/100万,中国每年发病人数约为2-3万例。美国每年新诊患者超过5000例。50%以上的原发性、局限性和可切除性GIST可单独通过手术治疗。但是大约25%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发生转移,约40%的患者在初次外科手术后复发。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临床常使用伊马替尼作为GIST的一线辅助治疗药物,以预防患者复发,指南也建议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接受至少3年的辅助治疗。根据《2022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尽管伊马替尼的应用给GIST临床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但约有5%~10%的病例由PDGFRAD842V基因突变导致,伊马替尼对于这部分GIST患者效果不佳,阿伐替尼是国内唯一一款用于一线治疗PDGFRAD842V基因突变GIST的药物。4.2SM:阿伐替尼获中国首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疗指南”

推荐为一线用药阿伐替尼获中国首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疗指南”推荐。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SM)是侵袭性肥大细胞在真皮组织以外的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克隆性增殖,并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根据组织学标准、临床参数和器官受累情况,SM分为骨髓肥大细胞增多症(BMM)、惰性SM(ISM)、冒烟型SM(SSM)和晚期SM(AdvSM)。AdvSM细分为伴其他克隆性血液病的SM(SM-AHN)、侵袭性SM(ASM)和肥大细胞白血病(MCL)。根据《成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晚期SM首选阿伐替尼或米哚妥林靶向治疗,有症状惰性BMM/ISM/SSM评估治疗反应不充分、反应丧失或进展为AdvSM者,也可参照AdvSM的治疗。与目前治疗手段米哚妥林相比,阿伐替尼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对AdvSM,阿伐替尼的Ⅰ期EXPLORER试验表明,48例可评估的AdvSM患者的总反应率(ORR)为77%,其中85%的肿瘤患者骨髓肥大细胞被清除,92%的患者KITD816V突变水平降低≥50%。Ⅱ期PATHFINDER试验的中期分析包括32例可评价的AdvSM患者,ORR为75%,同时患者的肥大细胞疾病负荷客观指标也显著降低。除了AdvSM外,阿伐替尼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同样展现出优异的疗效,这一适应症已于2022年11月向FDA递交了上市申请,PDUFA日期为2023年5月22日。4.3阿伐替尼:国内首款一线治疗PDGFRAEXON18基因突变GIST的药物阿伐替尼是国内首款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型胃肠道间质瘤的精准治疗药物。阿伐替尼是一款高特异性KIT和PDGFRA激酶抑制剂,于2021年3月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D842V突变)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阿伐替尼是国内首个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型胃肠道间质瘤的精准治疗药物。阿伐替尼一线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胃肠道间质瘤展现出卓越的效果。阿伐替尼一线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胃肠道间质瘤的上市基于Ⅰ/Ⅱ期研究NAVIGATOR,65例患者接受至少一剂阿伐替尼治疗(I期研究12例,II期研究53例),IRRC评估的ORR为75%;临床获益率(CBR)均为86%。IRRC评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12个月时的OS率为92%。阿伐替尼在四线或后线无PDGFRAD842V突变GIST患者中疗效良好。除了一线适应症外,阿伐替尼在四线或后线无PDGFRAD842V突变GIST患者中的疗效良好,IRRC和研究者评估的ORR分别为22%和35%,中位PFS均为5.6个月。未来阿伐替尼在GIST四线治疗中有望发挥重要的作用。除了GIST适应症外,阿伐替尼在美国获批AdvancedSM适应症,该适应症在国内处于关键性试验。我国尚未统计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发病率,晚期SM中D816V突变检出率达95%。阿伐替尼于2021年6月和2022年2月在美国和欧盟获批携带D816V突变的晚期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advancedSM),包括侵袭性SM(ASM)、伴有血液肿瘤的SM

(SM-AHN)和肥大细胞白血病(MCL)等亚型。SM的获批基于EXPLORER和PATHFINDER研究,共53例患者接受了Ayvakit每日一次治疗,包括既往接受过治疗或未治疗的患者。数据显示,Ⅰ期EXPLORER试验表明,48例可评估的AdvSM患者的总反应率(ORR)为77%,其中85%的肿瘤患者骨髓肥大细胞被清除,92%的患者KITD816V突变水平降低≥50%。Ⅱ期PATHFINDER试验的中期分析包括32例可评价的AdvSM患者,ORR为75%,同时患者的肥大细胞疾病负荷客观指标也显著降低。ISM适应症已于2022年11月向FDA递交了NDA申请,ISM存在较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除了AdvancedSM适应症外,BlueprintMedicines于2022年11月22日向FDA递交了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ISM)成人患者的上市申请。在治疗ISM症患者2期临床试验PIONEER中,阿伐替尼显著减轻了肥大细胞负荷,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症状显著改善。ISM是SM的最常见类型,占SM病例的绝大多数。考虑到ISM全球尚无药物治疗,这一适应症的获批有望为ISM患者提供治疗手段。4.4阿伐替尼空间测算阿伐替尼关键假设:

假设1:适应症及获批年份:阿伐替尼的一线PDGFRAD842V突变型GIST适应症于2021年5月获批上市,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目前正在探索桥接试验。假设2:患者人数:2022年胃癌新发患者约49.5万人,假设晚期比例50%,GIST占比3%,D842V突变率10%,一线PDGFRAD842V突变型GIST人数约700人。胃癌新发患者增速为2.6%,2030年一线PDGFRAD842V突变型GIST人数约900人。根据《成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我国AdvSM于2024年新发人数约1000人,ISM的发病人数约AdvSM的5-10倍,新发人数约5000-10000人。假设3:价格及年治疗费用:阿伐替尼一线治疗PDGFRAD842V突变型GISTmPFS达34个月,考虑到赠药计划后,年治疗费用约29万。5舒格利单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市场严重被低估,竞争蓝海5.1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用药极少,市场存在严重认知差Ⅲ期NSCLC仍处于缺医少药的局面。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诊治中最为困难和最具挑战性的,在过去30年,尽管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长足进展,如近年来一批TKI、PD-1单抗等相继获批NSCLC适应症,但这些适应症大多为Ⅳ期NSCLC,并非Ⅲ期NSCLC。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的治疗进展极其缓慢,标准治疗仅推荐同步放化疗,但标准治疗中位生存期仅20.3-28.7个月。总的来看,Ⅲ期NSCLC仍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Ⅲ期肺癌患者比例达22%,免疫疗法仅度伐利尤单抗和舒格利单抗。从发病人数的角度,根据《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版)》,16%患者诊断时为Ⅰ/Ⅱ期,22%为Ⅲ期,57%为Ⅳ期。Ⅲ期肺癌分为可手术切除和不可手术切除两类,其中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约占Ⅲ期肺癌患者人群总数的30%。目前,针对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肺癌患者,除了化疗方案外,免疫疗法仅度伐利尤单抗和舒格利单抗。Ⅲ期NSCLC亦不同,度伐利尤单抗仅可用于同步放疗后的巩固治疗,但70%的患者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舒格利单抗优效克服了这一瓶颈。2021年,基于PACIFIC研究,度伐利尤单抗获批上市,用于同步放化疗后疾病未进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成为首款用于治疗不可手术ⅢA、ⅢB、ⅢC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疗法,但度伐利尤单抗仅获批用于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尚未批准用于序贯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根据公开数据,仅以中国为例,同步放化疗患者只有30%不到,其他均是序贯放化疗患者,这意味着经序贯放化疗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虽然占比七成,但没有PD-(L)1抗体可用。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是首个可用于同步或序贯放疗后无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一线疗法,具有里程碑意义。5.2ENKTL:小适应症的潜力市场,目前治疗手段极其有限ENKTL占所有外周T淋巴细胞瘤的40%-50%,我国ENKTL每年新发人数约1.1万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属于成熟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亚型,患者在接受含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标准方案后疾病发生进展,缺乏有效的挽救治疗手段,通常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临床医生对于这类患者常常束手无策,因恶性程度高且侵袭性强,疾病凶险,进展迅速,生存期极短。此型淋巴瘤在亚洲较欧美常见,是中国最常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类型,占所有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40%~50%。根据测算,我国ENKTL每年新发人数约1.1万人。ENKTL目前治疗手段十分有限,约20%-30%的ENKTL患者为晚期,Ⅲ/Ⅳ期或R/R疾病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在中国获批的靶向单药治疗客观缓解率有限,一线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患者正面临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PD-1/PD-L1在以天冬酰胺酶为基础的治疗失败的ENKTL中显示出良好的单药治疗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但尚无相关药物获批上市,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临床进展居前,已率先递交NDA。5.3舒格利单抗:在同质化的PD-(L)1市场中另辟蹊径,首款切入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和ENKTL的国产免疫疗法舒格利单抗两项适应症已获批上市,2项适应症处于NDA阶段,多项适应症处于关键性试验。择捷美(舒格利单抗注射液)是由基石药业开发的在研抗PD-L1单克隆抗体,是一款全人源全长抗天然G型免疫球蛋白4(IgG4)单抗药物。鉴于此,择捷美在患者体内产生免疫原性及相关毒性的风险更低,使择捷美与同类药物相比具有独特优势。目前,舒格利单抗在国内已获批两项适应症,ENKTL适应症递交上市申请,一线胃癌和一线食管癌适应症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提交上市申请,在英国递交四期NSCLC适应症,在欧洲计划于2023年Q1递交Ⅳ期NSCLC上市申请。携手辉瑞和EQRx,加速舒格利单抗研发和商业化进程。2020年9月30日,基石药业

与辉瑞达成战略合作,包括舒格利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辉瑞将购入价值2亿美元的基石药业股份,并从基石药业获得其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肿瘤产品舒格利单抗

(CS1001,PD-L1抗体)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授权。基石药业有权获得最高可达2.8亿美元的舒格利单抗里程碑付款及额外的特许权使用费。2020年10月,基石药业与EQRx达成战略合作。基石药业将独家授权EQRx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舒格利单抗(CS1001,抗PD-L1单抗)及CS1003(抗PD-1单抗)这两款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EQRx将获得舒格利单抗和CS1003在大中华区以外全球市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根据协议条款,基石药业将获得1.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可达1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额外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1)中国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021年12月21日,舒格利单抗获批上市,适应症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该适应症的获批基于一项名为GEMSTONE-302的Ⅲ期试验,研究纳入381例患者,舒格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委员会(BICR)评估的mPFS分别是9.0个月和4.9个月。在鳞癌预设亚组中,mPFS分别是8.3个月和4.8个月。(2)中国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022年6月,舒格利单抗获批上市,适应症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的获批基于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研究共纳入来自50家中心的381例患者,舒格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委员会(BICR)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和6.2个月,试验前接受序贯放化疗的患者,两组中位PFS为8.1个月vs4.1个月。中位OS数据尚未成熟,但舒格利单抗组已经显示出明显的获益趋势;舒格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12个月OS率为89%vs76%,18个月OS率为82%vs60%。(3)英国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022年12月,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受理。舒格利单抗该项MAA申请是由基石药业全球战略合作伙伴EQRx公司提交。舒格利单抗是国内第一波在欧洲市场提交NDA的PD-(L)1。一旦该药物完成从英国至欧盟的获批,三五年内有望达到十亿美元销售,基石药业则有可能获得千万美金级别的上市许可里程碑付款和每年上亿美元销售分成。(4)中国二线ENKTL:2022年9月,舒格利单抗治疗R/RENKTL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R/RENKTL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此次舒格利单抗治疗R/RENKTL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是基于GEMSTONE-201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舒格利单抗作为单药治疗成人R/RENKT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22年1月,GEMSTONE-201研究经IRRC评估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历史对照,舒格利单抗显著提高了客观缓释率(ORR);在78例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IRRC评估的ORR为46.2%,其中完全缓解率(CR)达到37.2%。(5)中国一线胃癌:2022年11月,基石药业宣布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PD-L1表达≥5%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GEMSTONE-303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之一:无进展生存期。舒格利单抗组中位PFS为7.6个月,安慰剂组为6.1个月。舒格利单抗组中位OS为14.6个月,安慰剂组为12.5个月。(6)中国一线食管鳞癌:2023年1月3号,基石药业发布公告,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GEMSTONE-304)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明显改善盲态独立中心审阅委员会(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意义。5.4舒格利单抗空间测算舒格利单抗关键假设:

假设1:适应症及获批年份:舒格利单抗多项适应症进入收获期,Ⅲ期和Ⅳ期NSCLC已经获批上市,中国ENTKL于2022年9月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3年获批上市;英国Ⅳ期NSCLC于2022年12月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3年获批上市。中国一线胃癌、一线食管鳞癌、欧洲Ⅳ期NSCLC有望于2023年上半年递交上市申请,一线胃癌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获批上市,一线食管鳞癌和欧洲Ⅳ期NSCLC预计于2024年获批上市。假设2:患者人数:根据《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版)》,16%患者诊断时为Ⅰ/Ⅱ期,22%为Ⅲ期,57%为Ⅳ期。假设2024年我国新发非小细胞肺癌人数约75万人,Ⅲ期NSCLC患者约16.5万人,Ⅳ期约42.7万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达49.7万人,增长率为2.6%,到2030年新发人数达61.4万人。假设3:价格及年治疗费用:舒格利单抗目前年治疗费用约10万元,国内由辉瑞负责销售。海外有EQRx负责销售,假设年治疗费用为7万美元。6洛拉替尼:三代ALK/ROS1抑制剂,首款ROS1阳性晚期NSCLC药物6.1ROS1:发病率低,但中国发病人数不低RO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占比约1%-2%,我国2023年新发人数约1.5万人。ROS1(c-rosOncogene1Kinase)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结构相似。ROS1融合基因,最初发现于1987年,后于2007年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发现。融合(重排)是ROS1基因的主要变异类型,目前至少有55种ROS1融合形式在成人和儿童的多种癌症类型中被发现。根据《2022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尽管ROS1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占比仅为1%-2%,但考虑到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于2023年新发人数达73万人,因此ROS1基因融合的NSCLC新发人数达1.5万人。洛拉替尼是NCCN指南唯一一款ROS1融合NSCLC二线靶向用药。目前的医学指南和共识支持晚期或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接受靶向治疗,不支持任何可手术的肺癌患者(I期/II期/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手术)接受靶向治疗。Ⅳ期ROS1阳性的NSCLC患者的一线靶向药物包括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但一线治疗进展后用药选择十分有限,目前仍没有有效的TKI药物获批,2022CSCO指南仍推荐参加ROS1抑制剂临床研究。最新NCCN指南建议一线用药进展后使用洛拉替尼或其他系统治疗手段。6.2洛拉替尼:三代ALK/ROS1抑制剂,有望成为全球首款ROS1抑制剂耐药的二线药物洛拉替尼二线ALKNSCLC适应症国内上市,二线ROS1NSCLC处于关键性试验。洛拉替尼(lorlatinib,曾用名:劳拉替尼)是一种具有强效和选择性抑制活性的第三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并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凭借其优异的临床数据,洛拉替尼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成人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2022年底,洛拉替尼国内首个适应症,单药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携手辉瑞,加速洛拉替尼落地。2021年6月,基石药业与辉瑞宣布,双方将在大中华地区共同开发洛拉替尼,开展针对ROS1阳性NSCLC的研究。2022年1月4日,基石药业宣布,洛拉替尼针对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这是全球首个洛拉替尼治疗ROS1阳性NSCLC的关键性研究。洛拉替尼针对ALK阳性NSCLC患者疗效卓越,凸显“脑保护”软实力。洛拉替尼在一线、二线和三线ALK阳性NSCLC中均展现出强大的功效。针对一线ALK阳性NSCLC,Ⅲ期CRWON研究显示,洛拉替尼与克唑替尼相比,ORR为77.2%和58.5%,mPFS为NR和9.3m。此外,针对脑转移患者,洛拉替尼和克唑替尼相比,ORR为82%和23%,表明洛拉替尼对于ALK阳性NSCLC患者的展现“脑保护”软实力。洛拉替尼作为新一代ROS1抑制剂,对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2019年10月,《柳叶刀》杂志公布了洛拉替尼治疗ROS1阳性NSCLC的1/2期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69例ROS1阳性NSCLC患者。其中21例(30%)初次接受靶向治疗,40例(58%)以前曾接受克唑替尼作为他们唯一的TKI,8例(12%)先前曾接受过不止一种的非克唑替尼ROS1TKI治疗。针对未接受过TKI的患者,ORR达到62%,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为21个月。在11例脑转移患者中,颅内ORR为64%。针对40例既往只接受过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的患者中,ORR为35%,中位PFS为8.5个月。24例脑转移患者中,颅内ORR为50%。针对8例多次服用非克唑替尼的ROS1-TKI受试者中,一名患有软脑膜疾病的受试者,达到了整体PR且颅内完全缓解的情况。6.3洛拉替尼空间测算洛拉替尼关键假设:

假设1:适应症及获批年份:洛拉替尼目前国内处于关键性试验,假设洛拉替尼于2024年递交上市申请,2025年获批上市。假设2:患者人数:根据《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版)》,16%患者诊断时为Ⅰ/Ⅱ期,22%为Ⅲ期,57%为Ⅳ期。假设2024年我国新发非小细胞肺癌人数约75万人,Ⅳ期占比57%,ROS1突变率为2%,2024年ROS1突变Ⅳ期NSCLC患者人数约8550人。假设3:价格及年治疗费用:参考恩曲替尼价格,恩曲替尼200mg价格为411元,每天须服用3片,年治疗费用约44万元。假设洛拉替尼上市时年治疗费用44万元,2022年纳入医保后降价60%,年治疗费用为17.6万元。7CS1003:一线肝癌潜在BIC药物7.1CS1003:数据亮眼,有望成为一线肝癌的BICCS1003已于2022年3月完成Ⅲ期患者入组,预计于2023年公布Ⅲ期结果。Nofazinlimab(CS1003)是一款靶向PD-1的人源化重组IgG4单克隆抗体,具有同时识别人和小鼠的PD-1的独特优势,可在同源肿瘤模型中评估疗效,尤其是与小分子药物的联合疗法。目前,CS1003联合仑伐替尼治疗1L肝细胞癌的全球Ⅲ期正在进行中,该试验已于2022年3月完成患者入组,预计于2023年公布Ⅲ期结果。2020年,基石药业与EQRx达成战略合作,将舒格利单抗和CS1003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EQRx。CS1003的Ⅰb期数据亮眼,有望成为一线HCC的BIC药物。在2022年6月,在ASCO年会上发表了CS1003联合仑伐替尼的一线治疗不可切除HCC的Ⅰb期研究结果,nofazinlimab(CS1003)联合仑伐替尼初步展示了一线治疗在中国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中的优异疗效和良好安全性,20例患者被纳入有效性分析集,ORR达到45%,中位PFS为10.4月,且没有患者发生4级及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目前,CS1003处于Ⅲ期临床,试验设计为CS1003联合仑伐替尼与仑伐替尼头对头,与市场普遍与索拉非尼头对头不同,CS1003是继K药后首款敢于挑战仑伐替尼一线肝癌的药物,一旦成药,预计将成为一线肝癌的BIC药物。7.2CS1003空间测算CS1003关键假设:

假设1:适应症及获批年份:目前CS1003处于临床Ⅲ期,患者入组已经完成,假设CS1003于2024年递交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