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研究报告乘用车市场有望加速突破储能打开长期空间_第1页
亿纬锂能研究报告乘用车市场有望加速突破储能打开长期空间_第2页
亿纬锂能研究报告乘用车市场有望加速突破储能打开长期空间_第3页
亿纬锂能研究报告乘用车市场有望加速突破储能打开长期空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亿纬锂能研究报告-乘用车市场有望加速突破储能打开长期空间复盘: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路径分析回顾历史,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开发流程复杂,考验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动力电池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开发流程复杂,包括产品方案设计、生产过程把控、质量检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环节,需要企业长期的know-how积累。在一些关键环节,如电池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考验电池企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产线(客户)验证阶段:验证周期长,验证通过后客户粘性强。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

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研发、生产、销售需围绕客户特定车型的具体需求进行,只有通过客户验证的产品才能装配于对应型号的车辆。电池企业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快速响应能力等都需要客户验证,验证周期较长。但通过验证后,整车厂在车型生命周期内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动力电池供应商,客户粘性较强。规模复制、资源布局阶段:满足客户需求,保障原材料供应。电池企业凭借优质的产品成功通过客户验证之后,需要相应地扩张产能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以产能规模为基础,不断开拓新客户,实现正反馈效应。规模扩张的同时,为了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原材料供应,提升盈利水平,电池企业通常会对上游资源进行布局。以宁德时代为例,深耕行业十载终成龙头。宁德时代2011年脱胎于消费电池龙头ATL动力电池部门,继承其先进电池技术;后通过宝马、宇通认证,成为其供应商,奠定快速发展的基础;2017年与上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时代上汽,后又陆续与东风、广汽、一汽、吉利成立合资工厂,成为国内龙头主机厂核心供应商;2018年公司IPO上市,在产能端和资源端加速布局;2020年成为特斯拉动力电池供应商。据SNE统计,2017年-2020年,宁德时代连续四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一,2021年1-10月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67.5GWh,市占率31%,相较于2020年提升6pcts。回顾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也大致经历了产品开发、产线(客户)验证、规模复制和供应链布局三个阶段,目前宁德时代已进入动力电池大规模放量及市占率快速提升阶段。动力电池:多年积累,有望迎来收获期类比宁德时代,回顾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公司自切入动力电池领域以来,历经产品开发、产线(客户)验证等阶段,当前时点正处于产能大规模扩张和对上游资源的一体化布局阶段。产品开发:多技术路线并行,满足丰富应用场景需求不同路线各有优劣,多元布局有利于规避技术风险。动力电池按照不同的正极材料体系可以分为三元、磷酸铁锂、钴酸锂电池等,按照不同的封装形状可以分为方形、软包和圆柱电池等。动力电池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有其优劣势,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电池企业对电池路线多元化的技术布局,有望避免单一技术路线带来的技术变革风险,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多技术路线共同发展,动力电池产品丰富。公司以锂原电池起家,后逐渐拓宽产品种类,逐渐向消费锂电池、动力及储能电池延伸。2015-2019年是公司产品开发阶段,公司不去赌博单一路线,而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多体系并行,开发产品包含方形三元、方形磷酸铁锂、软包三元及大圆柱电池,可以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提供从电芯到模组、模组到系统的完整产品解决方案,实现了车用动力电池BEV、PHEV、HEV及MHEV全系列覆盖。特斯拉引领,4680大圆柱电池有望加速导入。特斯拉于2020年9月的电池日(BatteryDay)首次发布了4680大圆柱电池,即单体电芯直径为46mm、高度为80mm的圆柱形电池。根据特斯拉电池日公告,通过采用无极耳等技术,相较于此前的2170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性能显著提升,体现在单体电芯的能量可提升5倍,续航可提升16%,输出功率可提升6倍。从当前进度来看,特斯拉4680电池产能有望于2022年开始释放,受益特斯拉示范效应,大圆柱电池有望加速导入市场。公司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明确,产品兼具安全性和经济性双重优势。亿纬锂能于2020年11月5日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亿纬动力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合同书》,拟投资建设20GWh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项目,同时据公司董事长刘金成透露,荆门大圆柱电池项目包含4680和4695两种尺寸,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先量产,配套国际一流客户。据亿纬动力战略工作部负责人桂客博士在CBIS2021峰会上透露,公司生产的大圆柱电池,通过在极柱设计、壳体设计、卷芯设计和盖板设计上的优化,使得大圆柱电池兼具安全性和经济性双重优势。2021年公司已经成功量产铁锂版的大圆柱电池,预计2022年将量产46系列的三元大圆柱电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障新产品顺利开发。为了保证多技术路线电池产品的顺利开发,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2015年到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从0.7亿元增长至7.2亿元,近5年CAGR达59%,增长显著。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近年来也呈现上升趋势,2018-2021H1分别为9.1%/7.4%/8.9%/8.8%,在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预计公司未来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加快新品开发的进程。重视人才储备,打造千人研发团队。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不断加大对锂电池业务的研发投入外,公司还努力打造千人研发团队,近年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据公司年报披露,2018-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