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_第1页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_第2页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_第3页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_第4页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⑴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自然气,乐观进展水电,稳妥进展核电,因地制宜进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

煤炭比例下降,石油、自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⑶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_-秦山;_苏-田湾等。

建立缘由: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兴旺,能源需求大。

⑷目前能源利用紧急缘由:

①我国经济进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进展快,加剧了能源紧急;

③能源利用率低,铺张严峻;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缺少石油储藏体系。

⑸调整(措施):

①实行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

②建立石油储藏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实行,增加能源产量;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立;

⑤稳妥进展核电;

⑥因地制宜地进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省能源的意识;

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进展;

⑩利用乙醇汽油。

高二地理上册学问点2

(一)自然灾难的灾前预备

1.灾前预备的核心任务:储藏救灾物资

2.灾前预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藏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根底,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打算。

(2)救灾物资的储藏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藏地的交通状况打算,关系到灾难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救灾物资储藏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3.担当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及专业救援队。

(二)自然灾难的灾中应急

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难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马上实行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爱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削减灾难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难应急的范围:特别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实行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难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难源进展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难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难突发的状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行精确猜测的突发性灾难,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自然灾难的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难损失和增加反抗力量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治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治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治理体系。

高二地理上册学问点3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

⑴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限;

④潮湿区与半潮湿区的界限;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限;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限;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限;

⑧长_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限。

⑵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