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及科技基础与实务-第5-7章_第1页
科技小制作及科技基础与实务-第5-7章_第2页
科技小制作及科技基础与实务-第5-7章_第3页
科技小制作及科技基础与实务-第5-7章_第4页
科技小制作及科技基础与实务-第5-7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小制作编辑词条科技小制作1、自制壁挂花篮折叠材料与工具折叠两个雪碧饮料瓶、胶水、刻刀、剪刀、钉子一枚。制作方法:折叠1.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自制壁挂花篮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2.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3.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4.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5.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6.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2、自制热气球折叠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做成一个气球。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床上。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下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3、自制手电筒折叠材料:折叠1.废弃的易拉罐2.厚瓦楞纸3.两节5号电池4.塑料盖2个5.灯泡1个6.导线与易拉罐相对立的一段制作方法:

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自制手电筒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5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导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这样子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用法折叠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4、自制太阳灶折叠首先要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后再用硬质泡沫塑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出一个细孔,穿入一根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成90°的直角,之后各留5厘米。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板上。然后再将一根细竹签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它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过一会儿,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5、自制指南针折叠指南针简介折叠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做法折叠1.取三合板一块,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2.在一张素描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3.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4.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5.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6.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的!!!6、自制会武功的小人折叠制作方法折叠材料和工具:旧毛笔杆、彩色电光纸、黑纽扣、红毛线、尼龙线、三合板或马粪纸、颜料、浆糊、锯、钻子、剪刀、钳子。1.找一两枝废旧的毛笔杆,用锯切成8段,各为1.5厘米长的小竹节。2.再找一根粗一点的笔杆,锯成3厘米长的一段,并在三分之一处钻两个小孔。3.把这几段小竹节都糊上彩色电光纸,在粗节的上端三分之一处画小人的脸。4.用两个黑纽扣作小人的脚;再用一个大纽扣或用硬纸剪一圆片粘在粗节顶端作帽子,帽顶中间粘一点红色毛线作帽缨。5.把一根铁丝一端弯成小圆圈,作右手和长枪;再用铁丝单弯一个小圆圈作左手。6.用一条尼龙线把这些竹节按步骤3的样子穿在一起。玩法折叠找一块三合板或马粪纸,在板(竖着横着都可以)中间开一条长缝,把它放在桌子缝处,把小人下边的线套穿入板缝,从下面用双手操纵尼龙线,这个小人就可以活动起来。两手拉住线一松一紧,小人就可以一起一伏、举手弯腰;左右拉动,小人就可以横向移动。你如果操纵得法,这个练武功的小人就会使出各种花样,让你欣赏他“高超”的武艺。备注折叠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旧毛笔杆,也可以用别的有孔套管代替,或者用牛皮纸条涂满浆糊卷在铁丝上自制硬纸管。7.自制小天平折叠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2.在B的底端开口。C、D的中间开口。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4.将A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标板,并标上刻度。6.再裁一小条用万能胶水固定在A上,如图。7.裁两个圆片,大小相等。8.在上边各扎四个小孔。9.在A的两边各切一个小槽。10.用细线栓住圆片,天平就做成了。制作小台灯:准备步骤:一:一个废旧的纸盒子,不要太破,把它周身围上绿色的防滑纸,可以舒缓眼睛。二:一把剪刀,胶水若干,一个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器材店都可以买到)。三:一个开关(器材店也可以买到)四:一个废旧瓶子。绿色。雪碧的那种;一个软管。开始:把盒子打开,把开关安在顶端。开关下面用导线连接。把连接开关的那根导线露出金属丝,拧结在另一根导线上(拧金属丝),连上电池,再连上灯泡,不够长可以用第三根导线。防止它在颠,在里面塞上海绵,但注意不要碰导线。二:把灯泡用金属丝竖的高一些,高出盒子,(在盒子上面打一个洞,小一些,足够让灯泡钻出来的。把金属丝用那节长长的软管穿进去,软管就覆盖着金属丝不被碰到了。用剪刀把雪碧瓶子剪下一半少一些,修剪成你喜欢的形状。把瓶盖拧开扔掉,那一节剪的瓶子用胶水粘在软管上方,就可以让灯泡露出来了,像太阳花的形状,花心就是灯泡。三:现在把绿色防滑纸贴在盒子四周,画一些可爱的图案,作最后的装饰。现在看看,按一下开关,灯泡亮不亮,不亮就是底下连接不好或者是有问题,或是你安的不对。第五章科研不端行为与科研诚信建设科学事业是以诚实为基础的事业,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交流是以科学家的诚信为基础的,然而,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当代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诚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科研不端行为越来越多的出现,损害了科学研究的严肃性,降低了科学的权威,淡化了对科学家的信任与崇敬。本章概述了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背景、概念、调查及处理程序,介绍了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科研组织加强诚信建设的策略及科技人员保持科研诚信的基本要求。第一节科研不端行为与科研诚信的理论概述科研不端行为与科研诚信是一对矛盾,必须深入分析两者的概念以及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科研不端行为的严峻性以及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才能更好地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增强科研诚信建设。一、科研不端行为(一)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背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对科技的投入显著增加,科学体制化、科研职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科学研究的规模和科研人员队伍的扩大,不可避免地在资源和职位上出现竞争,在利益驱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近年来,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已经引起联合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为了加强对科学道德的正面引导,对不端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遏制,世界科学联盟于1996年建立了“科学道德与责任常设委员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建立了“科学知识与技术的道德世界委员会”。。我国对科研诚信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自1981年起,中国科技界多次自发讨论科研诚信问题,表明科技界已经清楚意识到,科研诚信是关系科学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和科研不端等问题,一些有违科研诚信规范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有效防范。(二)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科研不端行为,我国科技管理机构从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相关定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05年3月印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科研不端行为是指违背科学道德或违反科学基金管理规章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申请书中假冒签名、提供虚假信息、抄袭他人申请书、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科学数据、伪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出具的证明等行为。科技部在2006年11月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科研不端行为是指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其他科研不端行为。中国科学院在2007年2月颁布的《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规定,科学不端行为是指科研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二、科研诚信(一)科研诚信建设的背景20世纪60至70年代,一些在科学活动中的欺诈行为被曝光,起初人们普遍认为捏造和剽窃是因为某些研究者精神异常而发生的极少数事件,与大部分科研人员没有关系。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在世界各国科学界陆续披露出各种科研不端行为,人们原有的那种看法开始变化,科研诚信建设逐渐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在巨大的竞争压力、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和多方面诱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个人品德有缺陷的科研人员利用科学体制的各种漏洞铤而走险,在行为上背离了基本的科学道德,科研诚信建设应时而行。(二)科研诚信的概念科研诚信也可以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5项基本的价值观。一般来说,科研诚信涉及4个不同层面的问题:①防治科研不端行为(伪造、篡改和剽窃),同时重视和治理科研中的不当行为;②制订与落实一般科研活动的行为规范准则以及与生命伦理学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指南;③规避和控制科研中由于商业化引起的利益冲突,同时注意来自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压力对科研的影响;④既强调与科研人员的品质和伦理责任相关的个人自律,也关注科研机构的自律、制度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问题①。三、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现状(一)国外科研诚信建设国外科研诚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在科研诚信的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机构设置较为健全。为了维护科研诚信,防治科研不端行为,世界主要国家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做法。美国、丹麦、芬兰、挪威和波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官方管理机构;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韩国则由学术机构或基金会设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科研诚信问题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因涉及科研不端行为案例的相继曝光,美国联邦政府在“廉洁与效益总统委员会”下设了“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随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为促进各政府机构落实《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成立了部门间协调小组,推动制定落实措施。一些联邦机构也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如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等部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一些非官方机构如美国科学院也依照上述联邦政策设立了“科学职责及科研行为检查署”。一些大学和国家实验室也成立了相关办公室,专职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但多数大学没有常设机构,而是发生投诉时,再组成专门机构调查取证。在芬兰,根据总统和教育科学部长签署的政府令,该国成立了“国家研究道德委员会”,致力于解决科研道德不端问题,并帮助公众了解和参与讨论;在丹麦,“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是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最高官方机构,现归属于丹麦科技与创新部领导。委员会下设三个分委会,涵盖了科技、卫生、经济和社会等全部学术领域。丹麦政府认为,将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和监管集中到一个独立的外部机构,能够克服研究机构自查可能带来的弊端,对于确保丹麦科研诚信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北欧国家如挪威也都紧随丹麦模式建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初审工作则下放给各研究机构①。2.法规制度比较完善。各国都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预防和惩治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德、美、英等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法规,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责任、调查程序、惩治方式等作了详细规定,如德国在1998年就颁布了《关于提倡良好科学实践和处理涉嫌学术不端案件的指南》,美国在2000年12月颁布了《关于科研不端行为联邦政策》,英国2004年发布了《科学家通用伦理准则》。另外,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也发布了关于规范科研行为,防止科研不端的政策和法案。在这些法规中,既有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如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公布的《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又有各联邦部门科研不端行为管理机构根据联邦政策制定的实施细则,同时也有学术界制定的科学家道德准则。这些法规较详细地规定了科研不端行为的认定、调查、研究和处理方式,明确了政府科技部门和研究单位负有的责任,以及公正、—及时的处理原则,形成了相对健全的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的法规体系。有些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尽管未制定专门的政策规定,但在审计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中都包含对科研不端行为及其处理的规定。3.对科研不端行为处理比较严厉。在德国,严重不良学术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后果包括:第一,公务员法:罚款、减薪、调职、开除公职、减少或取消退休金;第二,劳动法:记人人事档案、解雇;第三,高校法:取消学位、学衔;第四,民法:禁止出入某些场所、交出剽窃的资料、返还各类奖学金科研资助费、交纳赔偿;第五,刑法:《德国刑法法典》所涉及的各种惩罚条款。.在英国,涉及不良学术行为不仅信誉扫地,而且为此结束学术生涯。如发生在1996年英国的“子宫外孕重新植入论文舞弊案”,这起造假案处理的结果是:造假论文被撤回,以前发表的论文也遭怀疑,第一作者被解职,并被全英职业医师注册委员会除名,第二作者被迫辞去皇家妇产科学院院长等一系列职务。在美国,对科研不端者决不姑息。不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其他名人,一旦被发现涉嫌有不良研究行为,就会遵循评估、查询或调查、裁决和上诉等程序展开调查,一旦确认违规,则严肃处理。对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4.重视科研道德教育。真实是科学的基础。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和科研人员的科学道德教育,防微杜渐。尤其重视对青年科研人员和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科学道德教育,把科研人员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许多国家的大学学术诚信教育已有长期的历史,而且非常普遍,涉及到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群体,采用的教育手段多样并且紧随时代变化而调整。例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及其他数千个学术团体作为职业道德的监管人,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伦理道德氛围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二)国内科研诚信状况1.科研诚信建设稳步发展。(1)逐步完善组织建设。2007年,科学技术部牵头成立了由十部委(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卫生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通过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密切合作、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有效约束。同时,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大力推进科技界科研诚信建设。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行业和项目主管单位,针对各自情况,成立了专门组织,明确了职责和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①。、(2)法规制度建设不断丰富。2002年以来,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逐步加强科研诚信的法制建设。科学技术部陆续制定了《关于改进科技评价工作的决定》、《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等文件,以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并于2006年11月颁发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将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并对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处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于2005年3月发布了《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维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公正性,保障了科学工作者的权益,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了院士科研道德自律行为准则,制定了违背科研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这些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3)加大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科技部建立健全科研活动承诺制度和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制度,使科研活动处在社会的监督之下,国家各部委、科研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与惩处力度。教育部将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引入评奖、晋升的过程,中国科学院要求原属科研单位设立科研道德组织,负责对本单位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检查与处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项目的申请、评审、事实和成果验收等进行过程管理,建立信誉档案管理体系,对确认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行了学术期刊黑名单制度,地方各部门也在不断b口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与惩处。(4)加强了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科研诚信建设在重视组织建设、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应当重视科研诚信理念建设。加强科研诚信的宣传与教育,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做好科研诚信理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为科技界科研道德建设提出了方向与目标。另外,科技部还组织编撰了《科研诚信指南》和《科研诚信知识读本》,为科技界建立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以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逐步完善。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组织编撰了反映院士风采的文集,以弘扬科研精神。部分高校如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门开设了科研道德课程,为将来负责任地开展科研实践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2.科研诚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实用主义科研思想较为浓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变化,实用主义思维比较盛行,讲求效率与经济性,“短平快”的项目受到欢迎,急功近利、浮躁的科研风气较为浓厚。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科技工作者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得到结果,导致部分科研环节存在不严谨的现象。科技工作者为尽快得到自己预设的结果而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和资料,伪造创新点和研究进展,玷污了科学研究的严肃性。(2)科研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科研动机逐利化。占有充足的科研资源是保证科研组织有序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科技工作者能否做到科技不断创新的显著因子。因此,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工作者都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源。随着科技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动机也呈现出逐利化的特征,有些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成果验收等活动中采取短期行动甚至是弄虚作假。在面临激烈的科研资源竞争的情况下,鼓励科技人员在研究工作中高度地保持个人的诚信,是较为严峻的挑战。(3)科研诚信教育滞后。伴随着科学发展和科研队伍的壮大,科学诚信教育滞后的问题凸现,科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被广泛认同,但是对科学精神实质的理解和吸收普遍不足,科学文化传统和精神实质尚未深入人心,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与科学实践长期脱节,科学的道德规范没有完全内化为科技机构及科研人员的管理文化及内在价值追求和习惯性的行为取向。(4)科研组织对诚信氛围建设的重视不够。组织的结构与运行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诚信文化是科研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科研组织及其个人是否具有诚信精神的重要指标。我国各级科研机构诚信文化氛围不太浓厚,科研机构的领导及管理人员没有将恪守道德标准放在首位,对科研诚信政策的宣传不够,对科研道德问题讨论的公开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科研组织诚信文化氛围的全面建立,也导致科研人员个人的诚信意识不强。(5)科研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当今科研评价存在的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简单量化评价,论文、著作的数量及科研经费的多少被当作衡量科研人员水平的尺度、职称评定的条件、年度考核乃至岗位竞聘的重要指标。科技研究成果的数量与科研人员的切身经济利益紧紧挂钩,导致科研人员在申报课题、求职、申请职务晋升,提供有关学术经历、论著发表情况、专家鉴定或其他学术能力证据时捏造虚假信息。科研评价结果使用不当,是制约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环节。(6)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科研活动的秩序依靠明确的知识产权作为保障,科研人员要遵守科研规范,特别是在面临各种压力或诱惑的情况下不做出违规行为,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然而,我国科研人员遵守知识产权的意识不高,在专著或论文中抄袭、剽窃他人的文字或学术思想,通过将职务发明非职务化,以个人名义申报专利或成果鉴定及隐藏职务成果,私下转让或作为“跳槽”资本的方式侵占单位知识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7)科研档案归档工作不规范。首先,原始数据的收集工作很不完善。收集到的科研项目(尤其是理工科科研项目)档案中,往往最有价值的实验结果、技术材料、数据、表格、分析报告等核心材料没有完全归档。个人将原始技术数据材料作为技术秘密自我保存,在科技成果归档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监督科研人员及时、完整地将科研档案进行归档。因此,科研人员一旦遇到职务调动,原始资料会随人而走,由此产生不少知识产权纠纷;其次,科技档案的开放工作不透明。现行建档工作只是通过计算机对科研档案进行卷宗目录管理,没有密级的科技档案,内容一般只有纸质形式,而且独此一份,通过网络对其查阅非常困难。因此,多数人做研究前一般只会查阅公开发表的文献,科研档案不在查新之列,这是我国科技界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档案归档工作的不规范,科技档案查阅不便捷,为滋生科研不端行为提供了方便。第二节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与处理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被曝光,科研不端行为引起了科技界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科研诚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政府部门、科技界普遍要求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切实维护科学的纯洁性。一、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政策法规依据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和科技界都普遍重视对科研不端行为责任者的惩戒,然而,调查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绝不能随意、鲁莽,必须有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依据。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政府针对调查活动颁布了《联邦调查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一般标准和定性标准两个部分。一般标准用于调查者及调查机构,指标有三个:一是资格。即要求承担调查任务的个人具备精通业务的资格,包括所受教育、阅历、个性、体能、年龄、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岗培训、法规培训、职业发展等;二是独立性。即要求调查机构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独立性,在行为上保持独立风格,包括排除个人的干扰、外部的干扰、机构的干扰;三是专业性。即要求调查机构在调查和准备报告过程中保持专业性,包括全面、合法、恰当的技术手段,公正、客观、合乎道德规范、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等。我国调查与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2月修订通过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2007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罚规定均以“法律责任”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在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法规方面,科技部2007年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于调查和处理机构、调查与处理权限、处罚措施、处理程序、申诉和复查等都做出了原则规定,其中规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主持机关和科技部应当根据各自的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处罚。二、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则与要求(一)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则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处理法定原则,即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必须严格依据法规或规定进行,科研人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惩处。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第二,处理公正、公平原则。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涉及利益冲突时必须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严格杜绝以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为借口实施打击报复;第三,处罚相适应原则,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应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第四,惩处和教育相结合原则,达到教育本人和教育他人的效果;第五,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合法权益原则。这一原则要贯穿调查和处理的全过程,在做出调查结论前必须严格保密,对于涉及私人领域的信息,在有了调查结论后也应保密。对于错告或诬告的,必须在调查完成后采取适当措施澄清事实,为当事人正名①。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分为初步调查和正式调查。初步调查主要用于判断事实的初步迹象及严重程度,一般不涉及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和同事,有时甚至不联系被调查者本人。正式调查是通过多种方式对调查取证,合理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诚实的错误还是蓄意的不端行为,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二)认定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在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处理和归档过程中,应当保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事实清楚即要求调查报告清晰描述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事实经历,包括明晰与不端行为相关的基本信息;证据确凿即要求判定科研不端行为必须有充足的准确的依据;定性准确即对科研不端行为违反法规或规范的程度、影响和危害的定性描述必须准确;处理恰当即对科学不端行为主体的处理必须与其行为的轻重程度相一致;手续完备即要求调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有文件化的记录,调查处理完毕必须归档,以备事后查阅。一般在调查过程中应当听取被举报人的申辩,使其承认有确凿证据的事实;程序合法即要求调查和处理遵循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有关当事人怀疑程序不合法,可以提出申诉,有关部门对认定违反有关调查与处理程序的做法,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三、调查与处理机构科学技术部、行业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级科技行政部门(以下简称项目主持机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称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机构,根据其职责和权限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查处。科学技术部负责查处影响重大的科研不端行为。必要时,科学技术部会同其他部门联合进行查处。科学技术部成立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负责科研诚信建设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接受、转送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协调项目主持机关和项目承担单位的调查处理工作;向被处理人或实名举报人送达科学技术部的查处决定;推动项目主持机关、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诚信建设;研究提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建议;科技部交办的其他事项。项目主持机关负责对其推荐、主持、受委托管理的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应当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体系。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科研诚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四、调查与处理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科学技术部、项目主持机关、项目承担单位举报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与处理必须遵从法定程序:(一)举报登记调查机构接到举报后,应进行登记。(二)审核是否受理如果被举报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科研不端行为,事实基本清楚,并属于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予以受理;不属于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转送有关机构处理;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实名举报人。(三)组织专家取证,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机构应当成立专家组进行调查,专家组包括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法律专家、道德伦理专家。项目承担单位为调查机构的,可由其科研诚信管理机构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专家组成员或调查人员与举报人、被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2.在有关举报未被查实前,调查机构和参与调查的人员不得公开有关情况,确需公开的,应当严格限定公开范围。3.被调查人、有关单位及个人有义务协助提供必要证据,说明事实真相。4.调查工作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核实、审阅原始记录,多方面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第二,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说明事实情况;第三,形成初步调查意见,并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第四,形成调查报告。5.听证制度。科研不端行为影响重大或争议较大的,可以举行听证会。需经过科学试验予以验证的,应当进行科学试验。听证会和科学试验由调查机构组织。6.提交调查结果。专家组完成调查工作后,向调查机构提交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过程、主要事实与证据、处理意见。7.做出处理决定。调查机构根据专家组的调查报告,做出处理决定。8.送达处理决定。调查机构应在做出处理决定后10日内将处理决定送被处理人、实名举报人。9.处理决定存档。项目主持机关、项目承担单位为调查机构的,应当在做出处理决定后10日内将处理决定送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备案。科学技术部将处理决定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信用信息管理体系,作为科技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参考。五、处罚措施我国在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和政策方面实行宽严相济的原则,规定了应该从轻、从重或减轻、加重处罚的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如下处罚:1.警告。2.通报批评。3.责令其接受项目承担单位的定期审查。4.禁止其一定期限内参与项目承担单位承担或组织的科研活动。5.记过。6.降职。7.解职。8.解聘、辞退或开除等。项目主持机关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如下处罚:1.警告。、.2.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3.记过。4.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项目主持机关主持的国家刚茹伐:j项目。5.解聘、开除等。科学技术部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如下处罚:1.警告。2.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3.中止项目,并责令限期改正。’4.终止项目,收缴剩余项目经费,追缴已拨付项目经费。5.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轻处罚:1.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配合调查的。2.经批评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3.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科研不端行为不良影响的。4.其他应从轻处罚的情形。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1.藏匿、伪造、销毁证据的。2.干扰、妨碍调查工作的。3.打击、报复举报人的。4.同时涉及多种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人捏造事实、故意陷害他人的,一经查实,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科研不端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有关机关处理。六、申诉与复审有罚则就需要有救济,被处理人或实名举报人对调查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向调查机构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科学技术部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为调查机构的,申诉应向调查机构提出;收到申诉的机构经审查,认为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正确的,应当进行复查。复查机构应另行组成专家组进行调查,收到申诉的机构决定不予复查的,应书面通知申诉人;申诉人对复查决定仍然不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申诉的,不予受理。被处理人对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复议。第三节科研诚信的具体表现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为了顺利开展研究,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保持诚信,不仅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题、设计研究方案等;还要在科研成果发表与评价中,保证引证、作者等信息的真实性。将诚信内化到科学研究的实施、成果发表与评价过程当中,是科研诚信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一、科学研究实施中保持诚信(一)实事求是地制定研究计划1.研究选题。为保证正确而恰当的选题,研究选题时必须做好文献研究,只有对前人的工作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总结,客观准确地说明已有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反映出自己选题的价值。选题过程中科研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求真务实。选题首先要有真实可靠的依据,无论是理论根据还是事实根据,都不能违背经验事实及规律。(2)符合伦理规范。科研人员在选题中应对研究活动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保持敏感性,应当预先了解与选题相关的伦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准则等,自觉地进行伦理评估,涉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可能导致重大伦理、冲突和道德抉择的研究,更应当审慎行事。(3)有创新性。判断科研成果质量的最重要标准是“创新”,创新性选题既要具有学术意义,又要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指的是那些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预期经过研究可获得一定价值的新成果的课题。选题报告应全面系统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研究的现状,客观说明研究的具体内容、意义和价值,不能回避、隐瞒最新研究进展。要特别谨慎使用“世界一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领先、填补空白、零的突破”等词汇。(4)具有可行性。科研人员必须基于现有的条件和已有的研究基础,客观地考量自己的研究能力,以保证选题具有可行性。2.设计研究方案。在确定选题之后,研究人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条件、预期成果等做出具体的计划部署。研究方案的设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合适的研究条件。离开了必要的研究条件,研究是无法进行的,在研究方案设计阶段,科研人员应当实事求是地对设备、物质材料、经费、人员研究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提供合适、完备的研究条件,在保证科研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上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2)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步骤。研究方案要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所要完成的研究工作作出具体细致的安排。科研人员应明确研究工作的每个步骤、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具体要求和需要的时间,以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开展,有利于课题管理单位对研究过程展开有效的监督与管理。(3)恰当地选用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创新是科学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人员应对选用的研究方法的原理、流程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不能片面地只求方法上的创新,而故弄玄虚。?(4)合理的预期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案中对研究成果进行预期可以为整个研究提供有效、实际的努力目标。由于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预期结果与最终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预期成果可以有适当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预期成果的设计总体上应当是合理、,哈当的。3.课题申请材料。随着科学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科研资源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获取科研经费已经成为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研经费一般通过“申请——评审”的方式来分配,因此,申请材料的真实可靠是保证公正、公平分配科研资源的基本条件。科研人员在保证申请材料真实性上应注意几个关键问题:(1)客观说明所申请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诚实地表述研究方案及实施计划,不能虚构或者夸大。(2)清晰准确地表达和评价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明确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工作。(3)确保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个人信息的真实性,预先征求并获得课题申请书中所列合作人员的书面同意。(4)对课题申请中所列的实验设备、材料等,必须预先获得相关所有者的使用许可。对尚缺少的研究设备,应如实地说明拟解决的途径。4.相关事项的预先协议。为避免课题申请获得通过后在实施阶段可能出现各种纠纷,合作者有必要在课题申请时就一些相关事宜达成预先协议。预先协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题组成员组成及排名,经费分配,人员分工,设备使用,成果归属、论文署名、专利权等。申请人在课题申请过程中,应对上述各项内容做出适当安排,同时征得该课题组的所有合作申请者的知情同意,并以正式协议的方式加以确定。(二)合理使用研究资源1.恰当分配工作时间。科研人员对于其工作时间的分配必须考虑自己的工作隶属关系及所签署的各项合同或协议要求,科研人员没有充足、有效的时间直接参与到实际研究过程中是难以产生良好的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在工作时间分配上应当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科研人员在时间安排上应注意几点:?(1)尊重和遵守任职机构的相关规定。基于诚信的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对其任职机构负责,保证有充分的工作时间履行工作职责。有兼职工作在身,必须有任职机构的批准,并严格遵守任职机构的相关规定。(2)避免同时负责多项重大项目。承担多个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将使科研人员难于保证项目所承诺的工作时间,难于按时完成工作内容,影响项目质量。(3)保证用于教育、培训、指导的时间。教育、培训、指导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的责任,为了保证培养的质量,科研人员不应当以任何理由压缩本应用于教育、培训、指导上的时间,不应以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完全替代直接的教学培养和研究指导。2.设备、材料、经费的使用。科学研究的高成本,使研究工作的开展通常需要相当规模的设备、材料、经费等作为支撑,随着研究资料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这些资料的使用和分配上时有不端行为发生。科研人员违背科研资源使用的相关规定,可能会面临学术和行政处罚,甚至法律制裁。为了保证科研资源合理有效的使用,科研人员应当了解有关规定和诚信规范,并将其内化于科学研究实践中。(1)课题经费的使用。课题经费的使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策相符性。符合国家财务政策和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制度;第二,目标相关性。经费使用应以课题的任务目标为依据,支出应与课题任务紧密相关,经费的总量、强度与结构须符合研究任务的规律和特点;第三,经济合理性。课题经费应与同类科研活动的支出水平相匹配,在考虑技术创新风险和不影响课题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必须预先征求所有者的意见,并获得书面同意,在研究成果发表时应当予以注明或致谢。不能把任职机构的设备、材料擅自用于外部咨询、研究等活动,或者与学术无关的其他活动;不能将用公共资金购买的设备、材料用于私人目的的研究;不能将设备、材料私自用于未被批准的研究或者已经被禁止的研究。(三)精确地收集、使用数据1、数据收集与保存。数据收集和保存是科学研究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后续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据的收集和保存一旦出现失误或错误,研究工作将无法保持真实。目前,有关数据收集和保存的科研不端行为明显增多。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及可靠性,科研人员必须主动了解、掌握和遵守有关数据收集、记录和保存的诚信规范。(1)数据收集。首先,科研人员应保证获得数据的方式是诚实的。科研人员应当通过实施科学实验进行数据的收集、保存。科研数据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际观察真实获得,必须确保数据收集过程的严肃性和所收集数据的原始性,无中生有的虚构、编造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人为地加工及篡改是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其次,确保实验收集到的数据是完整的。科研人员应当完整地收集和保存研究全过程各个步骤的所有原始数据,数据收集的完整性一方面便于其他研究者进行重复实验,另一方面,一旦有投诉,完整的数据科研作为证据,保护科研人员的利益及荣誉;第三,特殊数据收集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或者约定。特殊数据包括:通过特殊材料获得的数据,如人体或者动物受试,危险的材料与生物等。(2)数据记录。数据i己录应与数据收集同步进行,科研人员应诚实并精准地以书面的形式或者借助计算机记录数据,做好编辑,做好备注,确保日后他人对实验日期、数据收集的Jt匝存、获得结果等数据内容产生怀疑。(3)数据保存。科研人员应以严谨的方式保存数据,避免受到意外的损失或失窃,应当做好数据的备份,并且定期重新备份;对于实验原始数据应有研究机构及科研人员共同保存,防止丢失及私自篡改;具有保密性的数据需要特殊保存,防止泄密;项目成员就数据保存、数据使用应预先达成协议;设定数据保存的期限规定,科研人员必须遵守期限规定。2。数据使用。数据使用必须尊重和保护数据获得者及提供者的利益。数据的不同所有者的使用权限是不同的,他们一般会对数据的使用事项达成协议,并严格遵守。外部人员需要使用数据库中的一些数据,必须征得所有者的同意,并按照相关规定留有书面记录;如果数据涉及到个人隐私,必须征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后,才能用于约定范围内的研究工作;具有保密限制的数据只有得到授权许可才能够接触及使用;科研人员在发生职务变动后,使用原任职机构的数据,必须遵守原任职机构的相关规定或事先约定的协议。(四)在科研交流与合作中做到诚实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和发展科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交流包括访问、个人通信等私人交流,发表论文、专著等文献交流,召开或参与学术会议等公开交流;合作包括共同申请项目,共同参与实验、调查,共同发表论文,共同培养学生,共享实验设备、材料和数据等。在交流与合作中,科研人员应遵循相互尊重、公开性的原则,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性。相互尊重强调尊重他人的著作权,通过引证承认和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优先权,尊重他人对自己科研假说的证实及辩驳,尊重他人的能力、贡献及价值取向。公开性一直是科学共同体所强调的原则,科研交流与合作应当建立在公正、透明的程序及规则之上。第一,学术交流或争论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科技进步为目的;第二,学术交流或争论应当就学术本身及其问题而展开,不应掺杂与学术无关的话题,不能进行人身攻击;第三,学术交流提倡地位平等,参与人员不受职位、资历等因素的于扰;第四,学术交流应当诚恳相待,实事求是;第五,以协议的方式预先确定合作的相关事宜,保护合作双方的利益①。二、成果发表与评价中保持诚信科学成果的发表和评价是科学研究的必要环节,在撰写与发表著作及论文时,引证、图像数据处理、投稿、作者责任等是常被忽视的环节,这些同样需要遵从标准化的规范。在这些方面有意隐瞒或者无意忽视,都会被视为科研不端行为。(一)引证准确引证是科学研究和论著撰写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引证是对他人工作的肯定与承认。引证能够帮助读者通过对比正文及引用,清楚地看出作者的研究与已有研究的不同,准确的标识出作者的贡献。在科研与学术领域,任何作者都必须以注释、参考文献或致谢等方式恰当地引证他人的研究数据及观点。1.参考文献及注释。通常已经发表的著作或论文可以不经过该文作者的授权自行引用,但是引用未正式发表的资料,必须事先经过所有者的同意,未经所有者的许可,不得随意引用。科研人员应该注意一些看似很细小的问题,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旦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发生科研不端行为。有7种行为应当极力避免:(1)引而不注。这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一些作者把原作者的研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并当作自己的论述不标明出处。实际上,这种行为是一种剽窃行为。(2)有意漏引。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故意不去查阅一部分文献,或者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力的研究,或者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意义而不提及其他已有的研究等。(3)过度他引。作者为了给人一种阅读了大量材料、研究基础比较充分的印象,故意在论著中加人大量实际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4)不当自引。作者为了提高引用率或者扩大影响力,进行不必要的自我引用。(5)相互引用。一些作者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在小团体里采取互引的方式。’(6)模糊引注。为逃避抄袭的嫌疑,一些作者直接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引文的名称,其他引文标注全被省略。(7)转换引注。为表面上提高引文的质量,将实际上是转引、未查阅过原始出处的标注为直引,或者将引自译著的标注成引自原著。2.致谢及说明。一般来说,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包括研究经费、实验设备、材料或未公开的资料等都应该以致谢或说明的方式在著作或论文中予以承认F借口未正式发表或未进入检索系统而不予承认,是一种科研不诚实的行为。未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是科研人员实实在在的贡献,不能因此而不受承认。(二)图像和数据处理真实科研人员在撰写著作或论文时,常因篇幅限制、写作格式、分析与解释的需要对原始图像与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科研人员应当忠于原始数据和图像,确保处理后的数据与图像能够准确传递原始数据与图像的信息。为了避免图像和数据处理中不端行为的发生,科技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范:1.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作者不能随意对数据及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更不能为了特别强调或者隐去图片的某些部分而对图像进行美化处理。2.数据图像必须是原始记录的完整体现。发表的数据图像必须忠于原始信息,作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预期结果故意改动原始数据及图像。3.合理运用数据处理方法。在对照片、图表、公式等进行处理的时候,避免因方法不当而造成数据和图像的失真。刻意使用某种手段使图像及数据失真的行为是科研不端行为;4.了解图像及数据处理的标准。科研人员必须了解何种程度的数据及图像处理是可以接受的,避免发生科研不端行为。(三)署名与成果发表严谨学术著作及论文是科研人员展现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获得同行承认和优先权的依据,本部分主要对作者署名、排名、责任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进行介绍。1.署名。署名是科研诚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如何署名、作者身份如何界定,国际及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存在一些共识,即只有那些对该研究做出了重要和实质性贡献,并能够对其相应的部分负责的人,才能署名。对于作者身份如何界定,各学科领域或期刊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他们基本上遵从以下要求:(1)符合作者标准的人,除本人要求不署名或者应保密需要而不能署名,其署名权不能被剥夺。如果有署名权的作者在著作或论文撰写、投稿、评审期间丧失行为能力或去世,仍然应当被署名为作者;(2)对于不符合作者署名要求但却对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的人或组织,应当事先告知他们,并以恰当的方式在科研成果中予以说明,一般放在致谢中;(3)署名按照贡献而不受职位、职称、学历影响,任何人不得以拥有或提供了科研资料为手段,迫使那些因缺乏资源而与其合作的科技人员“自愿”出让署名权;(4)应避免虚构作者、荣誉作者、权势作者、互惠作者的出现。2.作者排名。随着科研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合作范围不断扩展,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当研究成果发表时,作者的排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作者的排名次序关系到作者获得承认的程度,排序不当意味着科研荣誉分配不公。为了防止研究成果在发表中出现权益纠纷,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对于可能涉及多位作者的研究项目,合作者之间在研究工作开始时就在研究组内公开、坦诚地讨论具体排名次序,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或著作撰写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商议,最终投稿时经全体作者共同讨论决定投稿时的作者排序。3.作者责任。作者在著作或者论文中进行署名就意味着要担负相应的责任,在投稿和发表中,作者应该承担诚信责任。首先,作者应当对署名、作者简介、受资助情况等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在投稿过程中要配合期刊的决定,不于扰其正常秩序,稿件正式发表后,当读者提出合理的交流要求时,作者应当开诚布公地予以合作;其次,作者对科研成果内容的真实性和社会影响承担责任。因失误或者欺骗而产生的责任应由全体作者共同承担;第三,谨慎处理在线发表的著作及论文,遵守电子发表刊物的相关规定。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与其他作者相比,享受较多的荣誉与承认,同时也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投稿时,第一作者负责提供以下信息,并保证这些信息真实可靠。(1)确认所有署名作者都符合署名要求,并确保为此项研究做出贡献的所有人都获得了恰当的承认;(2)保证所有作者对论文最终发表稿的一致同意,并就投稿相关事宜征得所有作者同意;(3)如果期刊或出版社要求书面说明每个作者在论文或著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应提供以获得全体作者同意的书面材料;(4)如果期刊或出版社要求作者提供有关研究中所涉及的人类受试者、实验动物或所使用的设备、材料的有关审批许可证明或相关声明等,应负责提供;(5)如果期刊或出版社要求签署关于利益冲突方面的声明,应负责提供相应的材料。4.投稿要求。作者在投稿之前,应当了解所投出版社或期刊的有关投稿和发表方面的规定,判断自己的研究是否符合。在投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尊重学术期刊首发权,在投稿后和正式发表前,应对稿件的内容保密。如果希望将已经投稿的稿件转投另一个期刊,必须经过所有作者的一致同意并正式撤回稿件,并且只有在接到原投稿期刊承认退回的书面通知书后,才能转投别处,保留撤回通知书以备查用;(2)对于允许以另一种语言发表同一著作或论文的出版社或期刊,作者应当遵守首发出版社或期刊的相关规定,获得其允许作者才能以不同的语言再次发表,并在显著的位置注明原始刊载处。不同语言发表的同一著作或论文只能计算为一项研究成果;(3)作者在投稿时应当避免拆分发表、发表不成熟的研究成果、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有失诚信的行为发生。5.版权及专利权。成果的发表还包括版权与专利权的实现,作者应对涉及版权及专利权的相关事宜预先协议。(1)在科研项目的早期,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就应该讨论科研成果的版权和专利权问题,当参与人员发生变化时,应该重新讨论,以免日后引起纠纷;(2)当研究成果出版或申请专利时,所有作者或者发明者应当对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达成一致协议,并且予以遵守。版权与专利权是有一定期限的,不同学科中有关版权与专利权的转让是不同的,作者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科领域内的规范。在我国,有关著作、论文、发明等版权与专利权的使用、转让、期限等,首先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的相关规定。(四)同行客观评议解决在投稿、发表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经过审慎、公正的评议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同行评议是指由从事相同或者相近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学术水平或者价值的活动。同行评议是合理配置科研资源、评判研究质量以及科研人员公平的获取经费、奖励、职位、声望、发表机会等的制度保障①。第四节推进科研诚信建设的策略科研诚信是科学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开展科研诚信建设,不仅是防治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思想武器,更是维护科学精神,净化科研环境的关键步骤。倡导负责任的科研实践,开展负责任、高质量的科研行为成为科技人员的自觉意识,成为科研机构追求的共同目标,是推进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一、营造有利于形成科研诚信氛围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科学环境,将诚信精神融人科研环境建设中,是提升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有力措施。科研环境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类,硬环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软环境则既包括宏观的国家科技体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等科技发展政策,也包括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机构运行制度等。我国政府部门和科研管理机构在营造有利于科研诚信氛围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第一,改革与改善科技管理方面的重要制度和措施,包括科研投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促进形成有利于科研人员开展负责任研究的科研体制和管理体系;第二推动科研诚信的法规体系建设,制定预防和惩治科研不端行为的国家政策,建立受理举报并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的机构和机制,有效地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第三,激励和推进对科研诚信建设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二、加强在科研诚信方面的引导与管理科研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并符合本机构特点的科研诚信制度、规范、条例,在内部营造有利于科研诚信的环境与氛围,引导科研人员遵守学术规范,要求科研管理人员遵守相关规定,明确界定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和科研管理行为规范,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第一,加强对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科研规范方面的教育,明确并切实履行在预防科研不端行为、确保科研诚信和引导开展高质量科研活动方面的首要责任;第二,根据政府部门和资助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以及必要的组织机构,对项目进展、经费使用等隋况进行检查监督,防止出现科研不端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第三,积极开展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加强对本机构科研诚信状况的自我评价和持续监测,促进形成优良学风和诚信文化;第四,妥善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严肃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努力遏制各种类型的科研不端行为和浮躁学风。三、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科学共同体是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的具体实践者。我国许多科学组织和学术团体在促进科研诚信建设方面已经发挥出了积极作用,面向其成员颁布了许多准则和规范,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中共工程院院土科学道德行为准则自律规定》、《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科学共同体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作用,既包括促进科研人员个体自觉实现自律,也包括通过制度约束,实现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因此,有关学术团体及科研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本学科或本领域的科研行为规范,制定适合本领域特点的科研诚信守则,并对所管理的科技期刊进行科研诚信方面的指导与监督。四、强化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科研人员树立责任意识不仅仅是在自己的科技研究中做到诚信,而且对同行、科学共同体和社会都负有很大的责任。首先,科研人员要对同行和科学共同体负起责任,科学事业的发展是以每一个科学研究者所提供的知识的真实性为前提的,只有科研人员在做到自我负责的基础上,信任其他同行的研究,才能避免重复研究,才能不断推进科研的发展。同时,科研人员做好对他人的监督也是必要的,这样科研不端行为才能够减少出现;其次,科研人员要对科研事业资助者负责。只有科研人员诚实地、负责任地进行科学研究,提交有质量的科研成果,对科研事业热爱的资助者才能更愿意投入资金到科学研究中来,促进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第三,科研人员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包括社会对科研人员的支持和信任。科研人员在研究确实可靠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知识和相关技术的应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升社会对科研人员的信任,推动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第四,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示范效应,科研人员成为诚信的代表,道德的楷模将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将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五、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监督科研诚信建设需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要充分借助媒体的宣传。利用媒体宣传科研诚信建设的意义,报道科研诚信典型人物事迹,对在科研诚信建设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进行宣传,同时,对做出科研不端行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报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力量对科研诚信建设的监督作用,通过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报道,达到警示与教育科研人员诚实研究的目标。此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防止科研不端行为发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科研成果进行检测。建立公众监督科研诚信的平台,及时处理有关科研道德问题的来信来访。六、建立法律、纪律、自律相结合的约束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一些科研不端行为的斗争一度呈现为一种“严打”的架势,一些反科学的团体和人士利用一些案子展开了对科研人员的政治迫害。实践表明,企图通过法律途径“严打”的单一惩治方法不能解决科研失信的问题,而且引起了科技界的不满。因此,除非少数恶性科研不端行为案件需诉诸法律之外,一般情况下还得依靠健全的政府法规条令、科研机构的政策与指南,专业学会或科研协会的职业准则等这些纪律来约束。然而,仅仅靠法律、纪律这些硬性规定来制约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效果不尽如意,必须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自律精神的作用。科技工作者须树立与职业要求相称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品行、情操以及科学学风和科技习惯,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科研道德修养,崇尚求真务实的精神,正确处理长远发展与短期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名利的关系,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将法律、纪律与自律相结合,建立“三律”约束模式将大大提升科研诚信建设的效果与质量①。七、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原始性创新针对科研道德问题中存在的重复研究、低水平模仿、抄袭、剽窃等现象,迫切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同时,要鼓励原创性研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要建立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中的导向作用,引导科技智力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八、完善科技档案建设工作(一)科技档案应该是全程记录如果从科研准备阶段到研究实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推广应用阶段的所有材料一应俱全,并且每份都标明时间和责任人,并要求在升职称、报奖等需要提供旁证材料时,要求有归档证明,那些‘‘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的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成果据为已有、颠倒成果完成人的排名、美化自身简历、不顾知识产权、人走成果也带走”等科研不端行为就会无可乘之机。(二)科技档案要长期保存每份实验结果、技术材料、数据、表格等都标明时间、作者,不允许涂改,并且规定保存一定年限,对于没有密级要求的科技档案,实行网络公开。那些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在实验数据、图表分析中随意编造数据或有选择性地采用他人数据证明自己的论点等做法就会受到制约。(三)加强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率科技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易地查到某项研究工作前人的工作进展,避免重复申请相同课题的情况。如果在科研成果验收之时告诉评审专家,他的评审意见将被收入档案长期保存并随时供同行查考,那么作为评审者,他在为别人打分的同时,也等于在给自己甲科研水平和信誉打分,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九、改革人才管理制度积极探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方法,职称评定办法和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端正学术风气、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将科研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科技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科技人员科研道德的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其职务聘任、晋升职称、人才选拔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第六章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技巧,对一名科技人员非常重要。本章主要介绍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知识、写作格式与要求、写作步骤与方法、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及科技论文的发表等内容。第一节科技论文写作一般知识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生产、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了解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知识,是写好科技论文的基本保证。一、科技论文定义科技论文是指对科技研究开发领域中的某些现象或者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或阐述,从而揭示这些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议论形式。它要求及时总结人们在科技研究开发实践中的新创造、新发现,交流推广科技研究开发成果,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科技研究开发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①。二、科技论文的特点(一)科学性科学性是指作者提出的问题不仅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一定的科学见解,而且要用事实和理论进行严密的、符合逻辑规律的论述和说明,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根本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科技论文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地取舍素材或得出结论,它必须根据足够的和可靠的实验(或试验)数据或现象观察作为立论基础。所谓“可靠的”是指整个实验(或试验)过程是可以复核验证的。科学性体现在论文内容上真实、客观、成熟、先进、可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形式上结构严谨清晰、逻辑思维严密;语言简明确切,表述准确规范,即表述准确、明白、全面;写作态度上则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反对科学上的不诚实态度。(二)创造性创造性是科技论文写作的灵魂,创造性指文章提出的观点、方法同前人或别人相比要有新发现、新创造。创造性是衡量一篇科技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创造性越大的科技论文价值就越高,没有创造性的科技论文对科技的发展自然不会起作用,也就谈不上具有价值。(三)学术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具备的基本特征,没有学术性,就失去了科技论文的资格。科技论文侧重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叙述和论证,重视对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变化规律进行阐述。与其他类型的论文写作不同,科技论文写作不强调对事物的外部直观形态及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四)可读性可读性是指科技论文的文字必须严谨、简练、通顺、切忌难懂、语句过长。因为科技论文讨论的是复杂的、抽象的真理,用的是专门的术语,只有深入浅出的表达才能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才能达到描述科研成果的目的。三、科技论文分类(一)科技专论型科技专论型论文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它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此类论文应反映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涉及科学实验、调查研究、创造发明等。这类论文一般使用数学工具和逻辑推理来证明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成果。它研究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科学专题以及和这些专题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是数学推导、理论证明、综合分析等。这类论文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据与结论,并具有科学性。从这些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科学技术的水平。(二)科技综述型科技综述型论文是指对某一问题在纵向上不限于某一时期,在横向上不限于某一专题、专业,而且纵横交错的综合论述。其目的是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对所论述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其研究的内容是综合介绍、分析、评述某学科、专业领域里国内外的研究新成果、发展新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已做出学科发展预测,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综述论文与科技专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的内容上的创新性,但一篇好的综述型论文常常包括一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见解。这类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在科技发展上有重要价值的新发现和新设备,此类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是描述和比较,其特点是篇幅较短,一般没有复杂的论证和推理,但要求描述的精确、细致,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比较。综述型论文写法通常分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非常可观,少有评述;另一类写法则是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后发性的评价及建议。综述型论文撰写要求比较高,一般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能写出高水平的综述型论文。此类论文对所讨论的专题或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三)实验研究型实验研究型论文主要是撰写各种科技实验报告。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项科研课题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报告。实验报告有两种:一种是理工科大学生为验证某定理或其结论所进行实验而撰写的实验报告。其实验步骤和方法是事先拟定的,是重复前人的实验。另一种是创新型实验报告,它是研究者自己设计,从过程到结果都是新的实验,要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这类论文研究的对象比科技专论型论文要单一,但比科技综述型论文要复杂,它的主要特点是对实验进行观测和分析。实验报告的侧重点是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不要求在理论上进行细致的论证。实验报告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要求说明准确、言之有序。(四)、科普型科普型论文的特点是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语言,论说科学道理,从而使深奥的科技知识得以普及。第二节科技论文写作结构和要求安排好科技论文的结构才能写好科技论文,科技论文结构一定要规范、明确、逻辑严密。为此,本节重点对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结构安排、写作格式进行介绍。一、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要求(一)主题明确.中心突出主题是全文的灵魂,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十分突出,一切资料的选择、采取何种论证方式都要围绕主题展开,为主题服务。科技论文写作中不可下笔千言,不可文不对题,主题即是论点,偏离了主题,便丧失了写作的意义。(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文章的架构,只有具备严谨的结构才能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旨。一篇完整的论文结构上应具有层次性,依据严谨的段落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论述。段落之间既要有关联,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