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1.2.3.1控制测量一、首级平面控制测量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苏州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简称苏州CORS)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GNSSRTK一级点的技术要求(见表1)进行控制点测设,也可以采用GPS静态测量方式,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GNSS网一级点的技术要求(见表2)进行控制点测设。控制点以每条高等级公路为单位进行布设,每条公路布设不少于2个首级控制点。1、主要技术要求(1)GNSSRTK测量主要技术应符合表1要求表1GNSSRTK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点间平均边长/m点位中误差cm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观测次数一级500≤±51/200004备注:困难地区相邻点间的距离缩短至表中的2/3,边长较差不应大于2cm。(2)GNSS网测量主要技术应符合表2要求表2GNSS网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a(mm)b(1×10-6)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1≤10≤51/20000特殊困难地区最大边长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cm。2、控制点标石埋设控制点标石埋设按《城市测量规范》附录C图C.2.3或图C.3.1执行。3、控制点命名GPS点名选用高等级公路名称加流水号表示,点号为公路汉语拼音首个字母加流水号表示,如:苏嘉杭高速第二个GPS点,点名为:苏嘉杭2,点号为:SJH2。在本项目测区范围内不允许出现重号。4、点之记绘制首级控制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格式见附录一。5、观测要求(1)GNS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必须满足表3的规定。表3GNSS测量作业观测要求等级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观测时段数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PDOP一级15≥4≥15≥1.6≥4515<6GNSS测量其他要求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第5.3、5.4章节执行。(2)GNSSRTK测量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第6.3.2条~6.3.11条执行。二、高程控制测量基础控制网布设四等水准网,据此发展图根水准。各等水准路线不专门埋设水准点,均应就近设计联测平地GPS四等网点和一、二级控制网点。1、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分别按《城市测量规范》相关要求和技术指标执行。表4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mm)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MΔ全中误差M⊿平地、丘陵地山地四等5.010.0±20EQ\R(,L)±25EQ\R(,L)±30EQ\R(,Li)注:上表中L为水准附合路线长度或环线周长,Li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km。表5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技术要求等级路线长度km视距长度m前后视距差m视线高度m前后视距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高差之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mm四等15≤100≤5.0三丝能读数≤10.03.05.05.02、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1)四等水准观测采用S3以上的水准仪,优先使用精密数字水准仪。观测前应按规范要求将水准仪、标尺送专门机构进行检定,并提交检定合格证明材料。(2)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天检校一次i角。(3)四等水准观测按照“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单程施测。(4)观测时立尺员必须做到尺垫稳固,并且采取防滑措施,采用支架固定标尺,标尺气泡必须居中,尤其在高差起伏较大的地方,测段观测结束后,应将数据及时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检查和备份。(5)水准观测记录宜采用电子记簿方式。自动检核各项限差,自动完成测站高差计算、测段高差累计等工作。3、水准网平差计算(1)外业观测结束后,需进行四等水准网概算,包括水准标尺名义米长改正与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2)编制外业高差表时应加入相应改正。(3)观测高差在加上相应改正后,需计算对附合路线的闭合差W。(4)上述各项合限后,按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计算。(5)四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进行平差。1.2.3.2图根控制测量一、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苏州CORS网络RTK或一、二级光电测距图根导线进行布设,局部困难区域也可采用在高一级控制点上直接利用全站仪测出图根点坐标的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必须有校核条件)。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在测区首级控制测量基础上进行加密,图根导线布设的形式为附合导线和结点导线网,个别导线无法贯通的地区,采用支导线形式补充。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准。1、图根导线布设基本要求1)GNSSRTK平面测量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第6.3.2条~6.3.11条执行,同时应符合表6规定。表6GNSSRTK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相邻点间平均边长/m点位中误差cm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观测次数一级图根200≤±51/60003二级图根100≤±51/400022)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图根级别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距中误差(mm)测角测回数测距测回数
(单程)测距一测回读数次数一级1500120≤±24±151212二级2000150≤±40±151112注:①表中n为测站数。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②一级图根导线,当导线长度短于全长的1/3时,由全长相对闭合差折算的绝对闭合差限差小于13cm时,按13cm③一级图根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④二级图根导线长度短于全长的1/3时,由全长相对闭合差折算的绝对闭合差限差小于图上0.3mm时,按图上0.3mm计。⑤1:500、l:1000测图的二级图根导线,其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宽至1.5倍,但此时的绝对闭合差最大不超过图上0.5mm。⑥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2、图根点的布设在3个一级图根导线点的基础上,采用GPS(RTK)技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两两通视的图根点以满足测图需要。为方便以后施工放样和修测的需要,应按照《规范》要求图根点标志尽量采用固定标志。位于水泥地、沥青地的普通图根点,须刻十字或用水泥钉、铆钉作其中心标志,周边用红漆绘出方框及点号。图根点埋设形式和规格如下图所示。水泥钉、铆钉图根点埋石图根点刻石规格:刻石要求正规,用红漆编上点号和测量单位3、图根点编号为了和一级图根导线点编号保持一致,本次RTK所测的二级图根点亦按照顺序号编号,前面加字母“TG”表示,如:TG001。但需在控制点成果表中区分。4、图根点的测量本次图根控制点采用GPS(RTK)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3个一级导线点进行RTK测量模型的拟合建模,求取平面四参数和高程曲面拟合参数,残差其达到规范要求后,直接进行加密控制点采集测量。拟合建模要采用GPS随机软件进行。5、GPS(RTK)测量为了便于观测,在解算转换参数时,可在本测区适当位置联测3~4个点,作为后续控制加密的检核点。测量起算点和图根点时,流动站应架设对中杆,并丈量、输入仪器高度(以便对转换参数进行检核)。每个图根点应在不同时段测量两测回,两次测量点位坐标较差≤±3cm取平均值。每次架设基准站后,均要利用测区附近已知点(包括起算点和检核点)进行坐标检测,坐标较差在3cm以下方可进行后续测量。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图根点的高程测量,可应用图根水准测量、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GPS测量方法测定。图根水准测量应起闭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控制点,可沿图根路线布设为附合路线或结点网,高级点间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不得大于8km.结点问路线长度不得大于6km.支线长度不得大于4km。使用不低于Ds级水准仪(i角不应小于20″)按中丝法读数,单程观测(支线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仪器至标尺距离不宜超过100m前后视距离宜相等。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mm)(L为路线长度km)。1.2.3.3数据采集全野外数字化测图采用RTK测图为主,全站仪极坐标法为辅的测量模式。a)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b)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1.2.4内业处理将RTK手簙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统计绿化面积。最后利用南方CASS工具“检查入库”,“输出Arc/InfoSHP格式”,将数据导出为ShapeFile文件格式。1.2.5检查方案一、检查要求(1)检查工作要以预防为主,作业过程中要进行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与纠正;(2)检查工作应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各级检查不得省略或代替,各级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和精度统计表;(3)检查后评定成果作业质量,不合格成果推倒重测。二、检查方法及数量(1)检查方法为室内检查,野外巡视检查,设站检查或量距检查;(2)作业部门对成果100%室内外检查;(3)质检部对成果进行100%室内检查,外业详查15%,5%图幅检查,对面积计算统计100%检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基础沙盘实训
- 2025版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治疗方案
- 2025版妇产科学常见月经不调症状分析及护理指导
- 2025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国家登高架设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含答案
- 精益方法与工具
- 2025版卵巢癌症状分析及护理指南
- 干扰素使用方法指导
- 灭火器安全使用考试题及答案
- 驾驶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急诊科人员配置标准及岗位职责
- 地球四季变化课件
- 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级(三级)打字员(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集团材料管理办法
- 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
- 肩关节炎护理查房
- 《社会学概论》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lng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