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优质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1.3技术依托单位:某某大学生物科学系1.1.4项目负责人:1.1.5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年繁育优质育珠池蝶蚌幼蚌1亿只、1龄后备亲蚌150万只、2龄后备亲蚌50万只、3龄后备亲蚌10万只,采收优质高档珍珠43.86吨,年加工珍珠能力100吨。每年向社会推广池蝶蚌育珠面积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1、优质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以南城县徐家乡白州池蝶蚌繁育基地为基础,改扩建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占地527.6亩,其中培育养殖池500亩。幼蚌培育池115.2亩亲蚌养殖池105亩后备亲蚌培育池252亩寄生鱼培育池21.6亩寄生鱼暂养池6.0亩混凝土预制块(厚8cm)护坡5.13万m2蚌苗繁育车间2000m2蓄水池2口9亩科研业务办公培训用房800m2手术接种车间100m2生活用房400m2生产用房500m2工具及饲料、肥料仓库等200m2值班看护房600m21.2m×1.5m引水干渠800mU型(0.5m×0.4m)进水渠5705m1.0m×1.5m排水干渠1500m0.8m×1.0m排水明渠300m配电线1500m6.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进场主干道300m3m宽泥结碎石路面场区道路2600m科研、办公、生活区(占地3.5亩)绿地面积816m2硬质地面780m2水井、水塔、水泵房及供水系统一套购置仪器设备139台(套、件)2、池蝶蚌良种繁育基地拟建设洪门、龙湖、鹏溪等5处优质育珠池蝶蚌繁育基地,总占地843亩,其中培育池面积800亩,幼蚌培育池800亩养殖池开挖土方42.67万m3混凝土预制块(厚8cm)护坡9.99万m2蚌苗繁育车间5处,总面积3000m2蓄水池10口45亩手术接种车间5处,总面积300m2生活用房5处,总面积500m2生产用房5处,总面积500m2工具及饲料、肥料仓库等200m2,值班看护房300m2。U型(0.5m×0.4m)进水渠9128m0.8m×1.0m排水明渠480m配电线6000m3m宽泥结碎石路面场区道路4160m购置仪器设备280台(套、件)3、大水面标准化池蝶蚌育珠示范基地利用抚州市廖坊水库库汊建设标准化池蝶蚌养殖育珠示范基地6000亩。手术接种车间600m2配套生活设施900m2值班看护用房450m2库汊护岸、道路、低压输电线路浆砌石护岸1.2万m34.5m宽泥结碎石道路9.6km低压输电线路15km购置生产设备工具等285台(套件)4、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在龙湖、徐家、天井源、上塘、株良等六处水库(或库汊)建设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地2560亩。畜禽栏舍六处,总建筑面积3600m2手术接种车间300m2生活设施600m2值班看护用房720m2库汊护岸、道路、低压输电线路水库或库汊岸边维修或码头修建等浆砌石0.2万m34.5m宽泥结碎石道路4.5km低压输电线路7.8km生产设备工具等132台(套件)5、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体系拟在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和福建等省及本省的进贤、都昌、丰城、万年、新建、上高、临川和黎川等县市区设立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5—20个。负责各阶段质量监控检测和池蝶蚌育珠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的传授与指导工作。每年向社会推广池蝶蚌育珠面积8万亩。6、珍珠加工厂在抚州市工业园区,建设年加工100吨的珍珠加工厂一座。漂白车间450m2分拣车间600m2加工(打孔、串珠)车间800m2包装车间250m2办公、检测综合楼900m2仓库350m2锅炉房80m2倒班宿舍1200m2食堂300m2公厕、配电间、门卫等辅助用房220m2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照明、绿化、围墙等设施购置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526台套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434.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915.93万元,其他费用1179.88万元,预备费用354.79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09.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74.71万元。资金筹措:申请国家补助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2400万元,向银行申请建设投资贷款5000万元,企业自筹2034.81万元。1.1.7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三年,2005年8月--2007年12月1.1.8项目主要效益预测项目完成后,一方面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水产养殖结构,增加养殖户收入,另一方面又能培育高档优质珍珠,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和人们的需求。每年可向社会推广育珠池蝶蚌养殖面积8万亩,农民育珠收入约3.84亿元,平均每亩收入4800元,比纯养鱼效益高1600元/亩。社会效益显著。同时,项目单位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正常年份年收入22007.84万元、年利润2166.88万元、总投资利润率20.77%、盈亏平衡点36.78%,财务内部收益率19.59%,贷款偿还期4.85年(含建设期3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十分必要。1.2资金申请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04年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化专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4)557号〕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继续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5)166号〕2、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1.5)3、农业部《淡水养殖鱼类原良种场建设要点》4、农业部《主要养殖鱼类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江西省水产种苗管理条例》6、《抚州市农业发展“十五”规划》;7、委托本单位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的咨询合同。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正常年份)表1-1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良种繁育中心(占地527.6亩)个11.1幼蚌培育池亩115.21.2亲蚌养殖池亩1051.3后备亲蚌培育池亩2521.4寄生鱼培育池亩21.61.5寄生鱼暂养池亩6.01.6蚌苗繁育车间m220001.7科研、检测等用房m218002良种繁育基地亩8003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亩60004综合养殖开发基地亩25605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个206珍珠加工厂座17蚌苗万只1000081龄后备亲蚌万只15092龄后备亲蚌万只50103龄后备亲蚌万只1011有核珍珠公斤1205312无核珍珠公斤3180613串珠吨10014总投资万元10434.8115年销售收入万元22007.8416年总成本万元17674.1317年经营成本万元16928.7718年销售税金万元1099.5619年利润总额万元3234.1520年所得税万元1067.2721年利润万元2166.8822投资利润率%20.7723财务内部收益率%19.5924财务净现值万元5325.8225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4.8526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年4.6127盈亏平衡点%36.78

第二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2.1国内外现状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工培育珍珠最早的国家。宋代《文昌杂录》详细地记载了中国人在距今1500年前就已经人工育成珍珠。国外人工育珠的最早记录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e),他在1761年才获得有柄珍珠,古代产珍珠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埃及、波斯王国、古希腊和印度,但由于天然蚌的出珠率很低(仅万分之一),因此产量十分稀少。到19世纪,中国的珍珠文化于清末传入日本。20世纪40年代,日本珍珠业开始发展,70年代初日本成为世界珍珠生产大国。中国淡水珍珠自1980年繁蚌技术突破后迅速发展,珍珠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产量之首,并连续20多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珍珠王国。珍珠的种类包括:珠母贝珠(和珠)、南洋珍珠、大岛珠母珍珠、黑蝶珍珠、淡水珍珠。珍珠分海水珠和淡水珠,所谓“河蚌海贝”是指产海水珠的称“贝”,产淡水珠的为“蚌”,但珍珠生产的过程都一样,即贝(蚌)苗培育成大贝(蚌)后植入圆核(淡水蚌植入薄片),母贝受刺激分泌碳酸钙形成珍珠,一般而言,养殖时间越长,分泌的珠层越厚,珍珠质量越好。现在世界淡水珍珠养殖的主要有中国、日本、美国、越南等;海水珍珠养殖的有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波利尼西亚及南美一些国家。我国有淡水蚌100多种,但适合养殖珍珠的蚌仅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目前生产上用得最广的河蚌为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珍珠的人工培育技术,是人们在采捕天然珍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人工培育珍珠的生产技术。70年代末以后,我国育珠技术有了突破和进步:(1)河蚌人工繁殖成功。我国的育珠是采捕天然水域中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天然河蚌源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为此,我国进行了河蚌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获得突破,这为淡水育珠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确立了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在育珠中的地位:我国淡水育珠蚌有十几种,经反复育珠试验,从产珠的光泽、颜色、洁度、形状、大小、产量以及手术操作方便程度等多因素考虑,确认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淡水育珠的最佳蚌种。(3)建立了“三小”嫁接技术体系,探索出了一套早繁殖、快速培育小蚌的方法;手术操作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规范了手术工艺和操作规程;确立了插低龄、中蚌、中片精品养法。改进了养殖方式:改吊养为笼养;改粗养为精养;改深养为浅养等。80年代至今,我国珍珠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整个育珠生产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全面进展。其中包括制片植片技术及操作工具的改进,快速育蚌新技术,大型海水珠、黑珍珠培育技术更趋成熟,淡水有核珠的试验成功和保核率不断提高,淡水珠蚌制片采用新的撕膜法,植片改排片法移植为卷片移植的新工艺,一些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开始直接用于生产。与此同时,我国珍珠成分的研究和珍珠临床的研究、珍珠粉的药效试验、珍珠临床应用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珍珠粉的医药应用提供了全面、科学的依据。池蝶蚌(Hyriopsisschligili)是日本特有蚌种,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是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一股东――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在全国首次引种成功。通过近几年的驯养、繁育和育珠性能研究,证实了池蝶蚌性能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它具有壳宽大、个体重、外套膜和贝壳珍珠层厚、晶杆粗长等特点。经与三角帆蚌进行育珠对比试验,成活率比三角帆蚌高6.8%,分泌珍珠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优质珍珠比例是三角帆蚌的2倍,且抗病性远优于三角帆蚌。2005年1月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优良新品种审定。2003年2月25日,由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一股东――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主持完成的省科技计划“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由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先生为主任委员以及国内知名水产、贝类共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成果鉴定,肯定了池蝶蚌是一种优良的育珠蚌源,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2技术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淡水珍珠技术和质量都落后于日本。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育蚌珠源密切相关。国内珍珠产业发展已经受到优质淡水蚌源短缺的影响。由于三角帆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的蚌源;人工繁殖、培育的蚌,在开始几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时间长了,由于近亲繁殖,品质退化,手术蚌的成活率和珍珠品质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我国大部分淡水珍珠养殖地区,三角帆蚌种质退化十分严重,许多养殖者急功近利,不重视技术进步,忽视蚌种质量,繁殖亲蚌多为同一水体来源,亲蚌个体小,质量差,其结果是仔蚌生长速度慢,个体差异大,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低,使培育的珍珠质量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使我国珍珠养殖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解决育珠蚌源物种单一性,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中一股东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四冬龄池蝶蚌原种108只作为繁殖用亲蚌,进行了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1998年人工繁育获得成功。通过7年来与三角帆蚌育珠性能比较研究,全面掌握了池蝶蚌的形态、结构、生态、繁殖习性及育珠性能,证明了池蝶蚌的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利用池蝶蚌良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可大大地提高珍珠产品质量,提升我国珍珠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高科技成果,体现了当今育蚌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优质淡水珍珠养殖提供了一个新的蚌源,为实现优质育珠池蝶蚌的快速繁育,为抚州、全省甚至全国提供充足、优质、高产的育珠蚌苗,全面提高养蚌育珠生产的成活率和珍珠质量,实现优质淡水珍珠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2.2.1育种①雌雄鉴别根据外观和鳃丝的特征,同龄的雌蚌个体比雄蚌略大,雌蚌生长线稍宽、壳宽较大、后端较园、外鳃丝间距较密。雄蚌壳宽较小、蚌体较长,后端略尖、外鳃丝间距较。②性腺成熟年龄引进的种蚌为4岁龄,故1998年该蚌进入繁殖盛期,与有关资料介绍相符。但1998年繁育的小蚌,2000年5月已有部分成熟,并可排出钩介幼虫。只是数量较少,质量不高,通过观察,池蝶蚌在第3龄就开始性成熟,4冬龄进入繁殖盛期,到6冬龄仍保持旺盛的繁育率。③池蝶蚌繁育季节为5~7月,比三角帆蚌晚7d左右。④繁殖习性多次排卵,分段成熟、成熟一批释放一批,分批排尽,一只母蚌在繁殖可排卵4~5次。⑤钩介幼虫的成熟标志是,已脱离卵膜,足丝和钩具有附着力。⑥寄主鱼:黄颡鱼。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黄颡鱼作寄生鱼。黄颡鱼具有耐低氧、生活力强、不易死亡、外鳃大,寄生率高,性情温和,操作方便,容易管理等优点。⑦技术要点:蓄水池面积要求大,水深适中,控制肥水浓度。蓄水池在繁殖前必须干塘,用生石灰浆遍泼洒后晒塘5~7d,再灌注新水。繁育池规格也1×1×0.2m3用塑料管引水入池,进出水口都要用细网拦好。寄主鱼黄颡鱼须先喂饱育壮,增强体质,在寄生前2~3d经防病处理后入池进行适应性锻炼。采用流水采苗法。2.2.2养殖①池蝶蚌的小蚌养殖采用了0.4×0.4×0.1m3的小网框养殖小蚌。分箱时,将5cm以下的小蚌继续留在箱中养殖。当箱中的小蚌长至7cm左右时,可用于无核珍珠的手术接种。②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的培育当圆网袋内的小蚌长到10cm时,用长网袋腹缘向上吊养,当预备蚌长至13cm时,即可用作手术。③池蝶蚌有核珍珠的手术接种将13cm以上的的预备蚌进行了有核珍珠手术,手术用核为7~8mm园球核,每蚌插6~10粒,手术后一个月,成活率为95%,固核率平均80%。2.2.3管理=1\*GB3①施肥管理育珠蚌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中的藻类,通过给水体施肥来培育藻类。有机肥和无机肥均可。有机肥以家畜、家禽粪肥为好;无机肥常用氮肥、磷肥及氮磷复合肥;最好能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起来使用。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色及透明度的变化进行施肥,做到肥、活、嫩、爽,利于育珠蚌的恢复和生长。养蚌的水体经常使用生石灰,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淡水水体中的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左右。整个养殖过程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用有机肥,或无机肥,或生石灰等,调节水质和肥度。②蚌病防治蚌病发生原因:一是环境因素变化超过蚌体的耐受限度。水温过高或温差变化剧烈,会使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失调;酸碱度太低太高,育珠蚌也无法适应;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和健康;有毒物的污染对蚌体造成伤害;施肥不当也会影响蚌体的健康,严重时会由此得病。二是育珠蚌的健康状况下降。如因插片手术、运输不当,暂养堆积等原因造成育珠蚌体下降进而感染疾病。三是水体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寄生蠕虫;各类致病生物之间可相互诱发,如寄生虫的侵入会为细菌感染打开缺口、创造条件。蚌病的种类:一为细菌性蚌病,是养蚌的多发病,主要有烂鳃炎、烂斧足病、胃肠炎等。此类病发病率高、传染快,处理不及时易引起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二为寄生性蚌病,以原虫、线虫为主。一些小型原生动物往往侵入蚌的外套腔、鳃组织中,虽然不会直接引起蚌的死亡,但为细菌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常见并发各种细菌性疾病。三为病毒性疾病。蚌病防治技术措施。首先对养蚌水体进行严格消毒,包括暂养池消毒,手术过程消毒,育珠水体清塘消毒。其次要查明病原,对症下药。常用的给药方式有水体泼洒药物和豆浆药饵给药两种。2.3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池蝶蚌的驯养、繁殖、培育的方式进行探索,并在小蚌繁育、培育、育蚌珠手术接种、水质管理、生态防病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某某,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池蝶蚌繁育技术,制定了《池蝶蚌育珠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全国首家《池蝶蚌种质标准(企业标准)》,为池蝶蚌在我国育珠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池蝶蚌在抚州引进驯化与育珠成功,为我国的河蚌育珠和珍珠生产开辟了新蚌源和高质量珍珠产品。这项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为解决国内因三角帆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品质退化而带来的蚌源问题,为提高国内淡水珍珠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2.4产业关联度分析我国是珍珠生产大国,珍珠产量占世界95%,但珍珠产值仅占世界的10%。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育珠蚌——三角帆蚌过渡开发利用,种质退化严重,抗病力下降,培育的珍珠产品质量较差,养殖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淡水珍珠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池蝶蚌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培育的淡水珍珠享誉全球。本项目立足于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池蝶蚌繁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和育珠产业化经营,带动和促进池蝶蚌育珠良种良法大面积生产应用,推动抚州市乃至全省优质淡水珍珠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的产业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1高新技术成果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项目拟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技术,已通过了由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等国内水产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省级成果鉴定。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经过7年时间的池蝶蚌驯养、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技术。池蝶蚌引种并繁育、育珠成功,在全国属首家,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是我省水产界第一个直接从国外引进并驯养、繁育成功的优良品种。项目应用的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它具有个体大、双壳鼓、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厚实,分泌珍珠质能力强,所产珍珠圆、光、大,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合在我国淡水水域养殖,为优质淡水珍珠养殖及产业化示范提供了良好的品种资源。2.4.2五项某某技术措施可提高淡水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主要技术为“池蝶蚌繁育及育珠养殖技术”,包括亲蚌培育、繁殖、蚌苗培育、生物防治、无核与有核珍珠插片和育蚌培育等技术。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根据三角帆育珠生产技术,对池蝶蚌的繁殖、培育、育珠及水质管理进行探索和某某。五项某某技术措施是:=1\*GB3①寄生鱼寄苗放养、脱苗某某;=2\*GB3②流水挂框加泥法培育小蚌某某;=3\*GB3③提前钻孔单吊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培育某某;=4\*GB3④手术蚌二次插片技术某某;=5\*GB3⑤生态防病某某。在满足社会对池蝶蚌良种需求的同时传递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本项目通过池蝶蚌的产业化开发,可使淡水珍珠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大提高,从而提高农民淡水珍珠养殖的积极性,增加农业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创建和谐平安社会。2.4.3新蚌源为实现生态养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用种平台长期以来,由于育珠蚌源的品种单一、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以及育珠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国的淡水珍珠产业不稳定,珍珠质量上不去,养殖效益不高。目前国内三角帆蚌发病率高达30—50%,极大地影响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蚌源,来解决这项核心问题,让我国的三角帆蚌自然种群得到休养生息,重建新的种群优势,池蝶蚌具有极大的抗病毒性能,具育珠性能好,是理想的育珠蚌源。江西是我国水产品生产的重点省份,生态环境优、水质好、污染轻,具有发展“绿色+特色”优质水产品的天然优势,做大做强江西“绿色+特色”水产业和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本项目提供了发展空间。本项目建设可为本省及周边省份提供良种幼蚌和后备亲蚌约1亿只。2.4.4珍珠串起的产业链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珍珠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宝,它光彩夺目,晶莹美丽,是珍贵的装饰品和药材,也是我国名优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珍珠的应用十分广泛,珍珠系列产品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珍珠是卫生部批准的20余种可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之一。从目前市场需求看,低档珍珠主要用于医药、食品保健、美容化妆等方面,高档珍珠用于装饰和工艺。主要产品有:=1\*GB3①珍珠饰品与工艺品(珍珠项链、耳环、戒指、吊坠、珍珠塔等);=2\*GB3②珍珠美容品(珍珠霜、洗面奶、爽身粉、香波、牙膏、肥皂等);=3\*GB3③珍珠药物(珍珠明目液、珍珠降压灵、六神丸等);=4\*GB3④珍珠营养保健品(珍珠口服液、珍珠含片、珍珠蜂皇浆、珍珠茶等);=5\*GB3⑤珍珠食品添加剂(珍珠酒、珍珠纯净水、珍珠酸奶、珍珠醋等)=6\*GB3⑥纯珍珠粉(普通珍珠粉、超微珍珠粉、可溶珍珠粉等)。珍珠串起的产业链条,涉及养殖业、首饰加工业、医药、食品等数十个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珍珠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必将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大力发展珍珠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对促进农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出口创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2.5市场分析2.5.1国内市场1、珍珠作为珍珠盛产地的中国,淡水珍珠年产量占到了世界珍珠产量的95%之多,在国际珠宝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珍珠市场分布较广,但重点是浙江、江苏、广西、广东四个地区。浙江珍珠市场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是诸暨市,2001年诸暨市投资1亿元,新创建了一个“中国珍珠城”,年成交额均保持在30亿元以上。广西是我国海珠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产量占全国海产珠的45%。国际市场将世界珍珠分为三大类,即西珠、东珠和南珠,西珠产于西欧(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东珠产于日本,南珠即产于中国南海北部湾沿岸的浅海地带。国际市场上盛传“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南珠也被誉为“世界珍珠之王”。南珠是广西在世界享有声誉的特色经济产品。北海市建立有规模宏伟的“中国南珠城”,经营面积达7500m2,近年来已举办多次“国际珍珠节”,广西珍珠系列产品的产值超过2亿元。江西省1996年产珠虽仅55吨,但近年来珍珠养殖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规模的新的特色。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首饰在我国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近几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珍珠珠宝消费的升温,势必引起国内珍珠珠宝消费的增长,珍珠珠宝市场的前景看好,国内珍珠珠宝需求量每年都在以10%的幅度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市场的消费已摆脱传统纯粹金银的消费习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品味化的需求。在国外,珍珠已成为这种消费观念的代表。目前国内消费主要是以珍珠原料和饰品为主,其他还有另一广阔的珍珠美容品、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市场。随着珍珠加工业的发展,珍珠的附加值与精加工及相关产品开发,珍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终端产品市场的开拓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国内的珍珠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2、育珠池蝶蚌种苗2003年我国淡水珍珠产量1200吨,2004年继续保持了较大的增长速度。这些产量几乎全部是用三角帆蚌等淡水蚌类进行育珠生产的,目前,国内池蝶蚌育珠仍未形成产量。我国正处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急需更多的优良新品种进入生产中。品种结构调整在淡水珍珠养殖上显得尤为突出。池蝶蚌具有优异的育珠和繁育性能,是解决我国目前淡水珍珠养殖存在诸多问题的优质新蚌源,可使我国的淡水珍珠质量和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珍珠产业得到跨跃式的发展。全国有内陆养殖面积546.99万公顷,大部分水域可以用于培养珍珠,市场对优质淡水珍珠种苗的需求量极大,为池蝶蚌的种苗提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就国内市场而言,国内有淡水珍珠养殖面积100多万亩(根据中国宝石协会提供的数据,江浙是中国淡水珍珠的主产地;湖南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产地,集中在洞庭湖周边的常德、益阳、岳阳3市2004年养殖面积超过50万亩;江西、安徽淡水珍珠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年需求蚌苗20亿只,而国内池蝶蚌供应量不足400万只(目前国内蚌源以三角帆蚌为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江西省现有可养水面550万亩,宜养珍珠的面积达300余万亩,如果按10%的开发利用率,亩吊养育珠蚌1000个计算,就需要育珠蚌3亿只,需蚌苗6亿只。随着我国为全面提升淡水珍珠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而带动珍珠品种的升级换代,优质淡水珍珠种苗需求量会大幅上升,市场容量更大,而国内池蝶蚌的供应量又一时难以跟上,这就为抚州市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国内淡水珍珠养殖正处于全面更换蚌源的时期,以优质池蝶蚌替代三角帆蚌,是解决新世纪我国珍珠产业发展蚌源问题关键所在,是国内淡水珍珠养殖企业必然选择。池蝶蚌种蚌需求市场大,可供数量少,3—5年内供需紧张状况还会持续下去,市场空间是巨大的,谁把握住先机,谁就能赢得市场。抚州市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成功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珍珠生产大省相继前来购买蚌种和蚌苗,这一广阔区域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抚州市计划到“十一五”期末池蝶蚌育珠养殖面积5万亩,需要池蝶蚌苗1亿只;江西省五年内以池蝶蚌取代三角帆蚌如达到60%,需要池蝶蚌苗4亿只;全国三年之内取代比例达到30%,需要池蝶蚌苗6亿只。目前国内仅有抚州市某某公司能提供极少量的池蝶蚌苗,尽管国内有不少企业(特别是传统养殖地区的企业)都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趋势,但因缺乏核心技术而无法在短期内跟进。抚州市在建立“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的同时,将在省内的都昌、丰城、万年、新建、上高、进贤等县市建立繁育基地,在国内主要产区地安徽、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苏建立繁育基地,在3—5年内迅速发展并抢占制高点,成为全国最大的池蝶蚌良种供应基地,占据国内一定的市场份额是完全可能的。2.5.2国际市场淡水珍珠是我国传统的创汇渔业。我国珍珠出口始于1972年,主要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印度以及中亚、中东地区等。我国淡水珍珠年产量占到了世界珍珠产量的90%之多,在国际珠宝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94年,就远远超过号称“珍珠王国”的日本而位居世界首位,海水珍珠的年产量亦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必须清醒看到:2003年全球珍珠产品销售额约50亿美元,中国却只有不到5亿美元;中国珍珠的世界贸易中的交易额却只有10%的份额,未能建立起来市场优势。国内低档珍珠多,而“大、光、圆、艳”的优质珍珠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宝石级珍珠出口较少,不到出口总量的5%。而80%的珍珠以原料形式出口,未经深加工就流向海外,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在产品层次上,所售卖的珍珠仅仅处于工艺品阶段,尚未成为真正的珠宝首饰。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优质淡水珍珠品种、加工技术水平偏低,缺乏知名品牌。2003年,中国出口珍珠771吨,销售额8719万美元,每公斤均价113美元,与国际上每公斤均价1万美元差距太大。珍珠产业在养殖技术、加工、流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珍珠的产值与产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高产低收”使中国珍珠的“珍宝”形象难以实至名归。日本是利用池蝶蚌进行珍珠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由于近年来日本国内池蝶蚌的主要养殖水域――琵琶湖等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不适宜进行大规模池蝶蚌育珠生产,至使池蝶蚌淡水育珠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产量大幅削减。世界海水珍珠生产国生存空间会被中国淡水珍珠进一步压缩,10年内世界珍珠市场将由中国人“说了算”。因此,我国池蝶蚌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展,其产品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随着国内池蝶蚌育珠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市场也将得到持续发展。再从珍珠及其加工品的国际需求市场进行分析,目前国际市场上高档珍珠饰品需求量大,价格稳中有升,并呈供不应求状态,如:7mm以上的中高档珠每公斤1万美元,10mm以上圆形珠每粒50美元以上。随着我国加入WTO,珍珠及其工艺品的出口将会更加便捷通畅,出口量也会有一个新的增长,这给抚州市珍珠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综上所述,本项目产品具有可观的国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前景也较理想。2.6与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目标等相关联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高新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通过与高新技术的交融、更新和拓展,农业科学在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都获得了飞速发展。国家“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加强技术某某和体制某某,培育某某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的渗透、扩散作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竞争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把重点建设以现代技术支撑的种业工程、现代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等作为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推广应用价值大,适宜产业化发展。通过项目建设,建成池蝶蚌国家级良种场,彻底解决困扰我国养殖珍珠贝种质退化问题,构建优质淡水珍珠产业链,培育珍珠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要求。2.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国是世界淡水珍珠生产大国,养殖水面、从业人员和珍珠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育蚌珠源问题,致使我国的淡水珍珠技术和质量都受到制约。必须寻找新的蚌源来弥补三角帆蚌的缺陷,从而使我国珍珠养殖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将扩大池蝶蚌繁殖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淡水育珠生产中推广应用,通过池蝶蚌产业化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7.1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池蝶蚌是世界公认优质淡水珍珠育蚌。1997年抚州市在全国率先引育获得成功,需尽快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调整水产品结构、优化水产养殖品种、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抚州市水产生产发展目标。抚州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清新、水域资源丰富,全市可养水面49万亩,适宜珍珠养殖水面近10万亩,传统的珍珠养殖也有一定基础,同时,抚州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为池蝶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产业主体,辐射和带动全市发展池蝶蚌生产,做强做大该产业,使之成为抚州市又一新的农业支柱产业。2.7.2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需要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池蝶蚌产业,可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随着池蝶蚌产业的壮大发展,农民的收入必将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单位——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建设池蝶蚌生产基地,培育优质珍珠生产的蚌源,并形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和引导池蝶蚌珍珠生产,从而提高珍珠产品质量,实现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的。2.7.3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珍珠品质,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珠产品已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珍珠装饰品和工艺品消费需求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就当前国际市场看,淡水珍珠产品主要来自中国,但产值所占的比重低,主要原因为珍珠品位不高,价格低廉。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珍珠及其工艺品的国内需求量和出口国外数量都会有一个新的增长,这给珍珠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大力推广应用优质育珠源—池蝶蚌,培育壮大珍珠产业,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珍珠品质,增强抚州市农业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2.7.4是保护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重建优势种群,使我国淡水珍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源,但由于近年来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普遍使用的育珠蚌源为人工繁殖、培育的蚌,这就造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严重,抗病力低,育珠性能下降,并且呈逐年加剧之势,必须寻找新的优质蚌源。池蝶蚌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替代三角帆蚌进行育珠生产,让三角帆蚌自然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重建优势种群。到时,两种优质蚌可交替使用,确保我国淡水珍珠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第三章项目的技术基础3.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项目技术来源于已完成的2001年度江西省科技计划“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由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一股东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独立承担,聘请某某大家生物系洪一江博士(教授)为技术顾问。2003年2月25日江西省科技厅组织国内曹文宣院士、国家水产原良种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思发教授、中国淡水贝类学权威刘月英等专家评审,其核心技术通过成果鉴定;培育的池蝶蚌良种于2005年1月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审定。该些成果知识产权全部归该公司所有,该公司对本项目产品的品种、繁育、育珠、工艺等拥有独立支配权。该公司已授权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实施“优质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无知识产权纠纷。3.2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该品种的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池蝶蚌的繁殖季节、性腺成熟年龄、繁殖习性,繁殖技术以及名年龄阶段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引进的池蝶蚌及其所繁殖的子代能够正确繁殖,并健康生长发育。研发工作已经完成。2003年通过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005年1月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良新品种。研究的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增添了一个新的、优质育珠蚌源;并证实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三角帆蚌,引进的池蝶蚌及其繁殖的子代能正常发育、繁殖、生长。为我国淡水育珠生产开辟了新的蚌源和高质量珍珠产品。拟通过本项目将其产业化。3.3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中所具的优势3.3.1品种选育技术特点及优势江西省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以池蝶蚌的引种为契机,参照三角帆蚌育珠生产技术,对池蝶蚌的繁殖、培育、育珠及水质管理进行探索和某某,引进的池蝶蚌及其子代能够正常繁殖,并健康生产发育,同时,已研究一套较成熟的池蝶蚌繁育技术。与三角帆蚌比较,优质育珠池蝶蚌良种繁育项目的六个某某点为:(1)提供了一种优质新蚌源池蝶蚌是一种品质优于三角蚌的蚌源。该蚌双壳鼓、贝壳厚、分泌珍珠质能力强,利于手术操作和提升珍珠品质。(2)寄生鱼寄苗放养、脱苗某某常规寄苗脱苗方法,容易使寄苗鱼在小池内不适应而乱蹦乱跳,造成受伤死亡的现象。为使寄生鱼脱苗提高成活率,又出苗整齐,规格一至。该公司创造性将同批寄生鱼寄苗后集中放养在蓄水池或大水池中,待到脱苗前1—2天再分池放养脱苗,使寄生鱼的脱苗成活率平均达到78%,最高达到95%,现时又节约了繁殖池和水源,达到同批繁殖的小蚌规格和密度相对一致。(3)流水挂框加泥法培育小蚌某某过去脱苗后的幼蚌一直养到出池,容易造成规格小的蚌苗被规格大的幼蚌挤压而死的状况。某某性把达到出池规格的幼蚌分批筛选出池,进入小网框培育,防止敌害侵袭;当小蚌长至5厘米后,撕去薄膜去泥,大大加快了幼蚌的生长。(4)提前钻孔单吊有枋珍珠手术预备蚌培育某某过去用长网袋或圆网袋吊养容易造成因网线嵌入蚌内而出现畸形。某某性将小蚌培育到7—8厘米时,采取钻孔单吊,使预备蚌提前半年达到手术规格,即加快生长速度,培育的预备蚌肥壮、健康。(5)手术蚌二次插片技术某某过去一次插片,吐核率高,成活率低。创造出将有核珍珠手术蚌二次插片。一次使用为当预备蚌长到12厘米后,进行插直径为8毫米圆形扁片(或8×8毫米正方形扁片)有核手术,养殖一年后,取出扁片珍珠,再在珍珠内插9—10毫米的圆球核,既可提高固核率,又可避免尾巴珍珠的产生,培育出大规格优质圆形珍珠。(6)生态防病技术某某在养蚌池内,放养部分吃食性鱼类,可起搅动池水的作用,其排泄物可作为天然有机肥,草鱼可以舐食蚌壳上各类藻类,少量猛鱼类(鱼)吞食对蚌类有害的小杂鱼,减少斧足病的发生,放养的目的不在渔获量,而是利用生物方法防治蚌病的发生。

3.3.2技术或工艺特点及优势池蝶蚌选育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如图)排出钩介幼虫排出钩介幼虫选母蚌寄生脱苗分养管理出池幼蚌培育手术预备蚌培育插片珍珠蚌培育出珠暂养销售选育亲蚌系列产品加工池蝶蚌育珠生产流程网络图:挑选成熟母蚌挑选成熟母蚌排放钩介幼虫寄生暂养分养脱苗捞鱼管理小蚌培育出池预备蚌培育蚌蚌培育插片珍珠培育出珠珍珠珍珠加工3.3.3本项目技术成果与同类产品质量性能比较项目三角帆蚌池蝶蚌壳间距小大,易育大规格珍珠外套膜薄厚,手术易成活宜培育珍珠宜培育中、小型珠宜培育大型珠珍珠质量比三角帆蚌厚出的珍珠珠层厚、品质高边缘膜、中央膜分别比三角帆蚌1/3、2倍,分泌珍珠能力强贝壳比三角蚌厚50%,利于加工珍珠粉闭壳肌直径比三角帆蚌大20%,利于手术操作3.3.4本项目技术成果与同类产品技术性能比较项目三角帆蚌池蝶蚌亲蚌驯化方法模拟自然生态模拟自然生态孵化方法常规静水采苗法寄生鱼寄苗后放养方法直接分池放养先集中、再分池放养幼蚌培育方法同时出池分批筛选出池小蚌培育方法大网箱或小网袋培育40×40×10cm的小网框培育预备蚌培育方法长网袋或圆网袋吊养钻孔吊养水质管理施用鸡、猪粪、无机肥施用鸭粪、增施豆浆繁殖成活率76%85%小蚌成活率90%95%手术蚌成活率90%95%育珠周期常规缩短一年产品标准达标率低达标率高3.4该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本项目拟进行产业化生产池蝶蚌繁育及育珠技术为通过省级审定,2005年1月,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良新品种。建设单位拥有该项目成果知识产权。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增添了一个新的优质育珠蚌源,改善我国育珠蚌源品种单一,性能退化的状况,提高珍珠品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建立高规格的池蝶蚌良种场,形成全国最大的池蝶蚌良种供应基地,以满足广大淡水珍珠养殖的需求;形成以抚州某某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立珍珠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以池蝶蚌为依托,为产业化各环节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带动本市并辐射周边省、市农民发展珍珠养殖的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池蝶蚌在抚州市引进驯化与育珠成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河蚌育珠和珍珠生产开辟了新蚌源和高质量珍珠产品,对推动全国优质淡水珍珠养殖业技术进步和某某,提高珍珠产品质量,增强出口创汇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建设方案4.1项目的产能规模年繁育优质育珠池蝶蚌幼蚌1亿只、1龄后备亲蚌150万只、2龄后备亲蚌50万只、3龄后备亲蚌10万只,采收优质高档珍珠43.86吨,年加工珍珠能力100吨。4.2建设的主要内容4.2.1优质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以南城县徐家乡白州池蝶蚌繁育基地为基础,改扩建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占地527.6亩,其中培育养殖池500亩。1、幼蚌培育池115.2亩建设40m×60m×1.8m幼蚌培育池32口,总面积115.2亩。2、亲蚌养殖池105亩建设40m×175m×1.8m亲蚌培育池10口,总面积105亩。3、后备亲蚌培育池252亩建设40m×175m×1.8m后备亲蚌培育池24口,总面积252亩。4、寄生鱼培育池21.6亩建设40m×60m×1.8m寄生鱼培育池6口,总面积21.6亩。5、寄生鱼暂养池6.0亩建设40m×20m×1.8m寄生鱼暂养池5口,总面积6.0亩。上述养殖池开挖土方26.65万m3,混凝土预制块(厚8cm)护坡5.13万m2(22820m×2.25m)。6、建设蚌苗繁育车间2000m2内设:1m×1m繁育池1000个,0.8m×20m×1.5m进水槽10条,Ф75PVC进水管960m,U型(0.5m×0.4m)进水渠120m,0.8m×1.0m排水渠(盖板)168m。7、50m×60m×2.0m蓄水池2个,面积9亩8、科研业务办公培训用房800m2砖混结构,三层,内设:实验室、资料档案室、展示室、办公室及技术培训用房等。9、手术接种车间100m2砖混结构,一层,全空调、无菌、全封闭手术接种车间100m2。10、生活用房400m2砖混结构,二层,内设:值班宿舍、厨房、餐厅等。11、生产用房500m2工具及饲料、肥料仓库等200m2,值班看护房600m2。12、配套的水电路绿化1.2m×1.5m引水干渠800m,U型(0.5m×0.4m)进水渠5705m,1.0m×1.5m排水干渠1500m,0.8m×1.0m排水明渠300m;配电线1500m,6.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进场主干道300m,3m宽泥结碎石路面场区道路2600m,科研、办公、生活区(占地3.5亩)绿地面积816m2、硬质地面780m2。水井、水塔、水泵房及供水系统一套。13、仪器设备购置显微镜、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微量移器、多功能水质测试仪、PCR仪、采样车、繁殖设备、手术接种工具等仪器设备139台(套、件)。具体见4.4.1仪器设备选型14、网络设计(1)网络需要实现的功能在互联网注册建立中国抚州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网站,在知名网络作站点联结,设立电子信箱,随时发布产品介绍、价格行情、市场发展动态及内部管理、信息传递实现电子化。与省内外各主要淡水珍珠养殖基地、珍珠加工企业及国内外主要珠宝市场或经销商实现数据交换。(2)主干网方案主干网采用CiSCO2950作为中心交换机。(3)区域网方案要求相关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及信息采纳点上报和查询各种网上信息,包括淡水珍珠、池蝶蚌等的报价、需求信息等,在线路上,拟通过宽带或拨号方式访问中心的服务器。(4)服务器系统①WEB在web服务器上建立主页,利用web在网上发布淡水珍珠、池蝶蚌等产品价格和需求信息,并把它作为各种服务界面。采用NetServerLH3服务器。②E-mail服务器选择NetServerLH3服务器,安装微软公司的Exchang5.5软件。在实现对外网收发E-mail的同时,能够与公文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后,成为与各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及信息采纳点交流信息,实现无缝化信息传输平台。③DNS服务器选择NetServerLH3服务器,在Windows2000环境下构建DNS。(5)数据平台采用可迅速提供下一代可扩展电子商务、各种业务和数据仓库解决方案的数据库软件。(6)网络安全①网络数据备份及系统灾难恢复。采用美国CA公司的数据备份软件ARCServeforwindows2000及DisasterRecovery软件。②网络防端正毒。CA公司的InoculateIT是网络环境的首选防病毒解决方案,有单越的病毒检测和实时杀毒功能。③防火墙技术。选用北京三融信公司的“网络卫士”防火墙产品。(7)设备配置及费用估算网络建设所需设备配置及经费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及配置单价数量金额1Cisco2610路由器2.212.22Cisco2950交换机0.9810.983HpLH3000服务器4.328.64联想开天4600计算机0.825205联想K66-Coex笔记本1.511.56东芝TLP-550投影仪3.511.57EPSON1200phto扫描仪0.34510.3458HP-lj5000激光打印机1.311.39三洋28传真机0.210.210索尼S-70数码相机0.6810.6811布线系统11112Windows2000server11113Exchang20001.511.514MicrosoftSQLserver20001.511.515网络卫士防火墙81816数据备分软件ARCServer7.0017.0017网络防病毒软件CAloculaeIT3.5013.5018机房配套(音响系统等)21219人员培训222系统集成费823小计4372.804.2.2池蝶蚌良种繁育基地拟建设洪门、龙湖、鹏溪等5处优质育珠池蝶蚌繁育基地,总占地843亩,其中培育池面积800亩,具体分布如下表:序号基地名称建设地点占地面积(亩)幼蚌培育池面积(亩)1洪门繁育基地南城县洪门镇1051002龙湖繁育基地南城县龙湖镇2112003上塘繁育基地南城县上塘镇1261204鹏溪繁育基地临川区湖南乡2422305裘坊繁育基地黎川县裘坊乡158150合计8438001、幼蚌培育池800亩建设40m×60m×1.8m幼蚌培育池222口,总面积800亩。养殖池开挖土方42.67万m3,混凝土预制块(厚8cm)护坡9.99万m2(44400m×2.25m)。2、蚌苗繁育车间5处,总面积3000m2内设:1m×1m繁育池3000个,0.8m×20m×1.5m进水槽30条,Ф75PVC进水管2880m,U型(0.5m×0.4m)进水渠360m,0.8m×1.0m排水渠(盖板)504m。3、50m×60m×2.0m蓄水池10口4、手术接种车间5处,总面积300m2砖混结构,一层,手术接种车间300m2。5、生活用房5处,总面积500m2砖混结构,二层,内设:值班宿舍、厨房、餐厅等。6、生产用房5处,总面积500m2工具及饲料、肥料仓库等200m2,值班看护房300m2。7、配套的水电路U型(0.5m×0.4m)进水渠9128m,0.8m×1.0m排水明渠480m;配电线6000m,8、仪器设备购置显微镜、体视镜、电子天平、酸度(PH)计、低温冰箱、繁殖设备、增氧机等仪器设备280台(套、件)。具体见4.4.24.2.3大水面标准化池蝶蚌育珠示范基地利用抚州市廖坊水库库汊建设标准化池蝶蚌养殖育珠示范基地6000亩,具体分布如下表:序号基地名称建设地点养殖面积(亩)1潭江示范基地南城县万坊乡16002南坑示范基地南城县万坊乡32003贺家示范基地南城县徐家乡1200合计60001、建设潭江、南坑、贺家三座拦库湾土坝,工程量估算见下表:序号基地名称坝顶长(m)坝顶宽(m)坝底长(m)坝底宽(m)坝高(m)土方量(m3)护坡(m2)1潭江拦库湾土坝120340198968024892南坑拦库湾土坝1803601981452037333贺家拦库湾土坝803302712122402308合计3644085292、手术接种车间600m2砖混结构,一层,接种车间600m23、生活设施900m2砖混结构,一层,生活用房900m2。4、值班看护用房450m2砖混结构,一层,值班看护用房450m2。5、库汊护岸、道路、低压输电线路浆砌石护岸1.2万m3,4.5m宽泥结碎石道路9.6km,低压输电线路15km。6、生产设备购置机动船、巡逻艇、生产作业小船、工具车等生产设备、工具285台(套件),具体见4.4.34.2.4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在龙湖、徐家、天井源、上塘、株良等六处水库(或库汊)建设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地2560亩。具体分布如下表:序号基地名称建设地点养殖面积(亩)1王坪库汊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南城县龙湖镇4002严和库汊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南城县龙湖镇4003石溪水库汊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南城县徐家乡4004康坑水库汊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南城县天井源乡4005李敖库汊汊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南城县上塘镇3606下坊水库汊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南城县株良镇600合计2560综合养殖模式有鱼蚌混养、鱼蚌水禽(或猪)立体养殖等;开展水面养鸭鹅等水禽(或岸边养猪)、水中养蚌、水底养鱼(草、鳊、鳜鱼等)的试验示范,起到搅动池水、天然施肥、清除蚌壳上有害澡类和水中野杂鱼等作用,进行生态培肥水质、生物防止蚌病的探索;取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由于是试验、探索,因此,为简便起见,既不计算这方面的成本、也暂不予以考虑计算效益。1、畜禽栏舍3600m2砖木结构,一层,总建筑面积3600m2。2、手术接种车间及配套生活设施900m2砖混结构,一层,接种车间300m2,生活用房600m2。3、值班看护用房720m2砖混结构,一层,值班看护用房720m2。4、库汊岸边维修等、道路、低压输电线路水库或库汊岸边维修或码头修建等浆砌石0.2万m3,4.5m宽泥结碎石道路4.5km,低压输电线路7.8km。5、生产设备购置生产作业小船、手术接种工具等132台(套件),具体见4.4.44.2.5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体系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池蝶蚌市场的拓展,关系到育珠池蝶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因此,拟在周边淡水珍珠的主要生产地设立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负责各阶段质量监控检测和池蝶蚌育珠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的传授与指导工作。拟在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和福建等省设立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6—12个,在本省的进贤、都昌、丰城、万年、新建、上高、临川和黎川等县市区设立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8—10个。每年向社会推广池蝶蚌育珠面积8万亩。4.2.6珍珠加工厂在抚州市工业园区,建设年加工100吨的珍珠加工厂一座。占地30亩,建设:漂白车间450m2,分拣车间600m2,加工(打孔、串珠)车间800m2,包装车间250m2,办公、检测综合楼900m2,仓库350m2,锅炉房80m2,倒班宿舍1200m2,食堂300m2,公厕、配电间、门卫等辅助用房220m2;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照明、绿化、围墙等设施,购置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526台套。4.3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4.3.1工艺技术路线1、小蚌繁殖(1)准备工作(此工作必须在4月份以前完成)①上年年底前搞好繁殖基地建设:包括蓄水池、繁殖池和各种培育池,并消毒、施基肥。②挑选雌雄亲蚌,按此例搭配吊养,并强化培育。③购置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具。④收购寄生鱼(黄颡鱼)(2)工艺流程:挑选成熟母蚌挑选成熟母蚌排出钩介幼虫寄生暂养分养脱苗捞鱼管理出池(3)技术要点:①根据外观和鳃丝的特征,同龄的雌蚌个体比雄蚌略大,雌蚌生产线稍宽、壳宽较大,后端较圆,外鳃丝间距较密。雄蚌壳宽较小,蚌体较长,后端略尖,外鳃丝间距较疏。②钩介幼虫的成熟标志是,已脱离卵膜、足丝和钩具有附着力。鉴别时,用开口器打开蚌,看到外鳃饱满,呈黄色(比三角帆蚌的颜色稍淡),用针刺入外鳃,能带出一条连续不断的细丝,细丝越长,表明成熟度越好。③繁殖池规格为1×1×0.2(或1.5×1×0.2m),用塑料客引水入池,进出水口都要用细网拦好,防止敌害随水入池,细网和塑料管要经常清洗,保持水流畅通。④采苗方法。采用静水采苗法:即把钩介幼虫发育成熟的母蚌,用阴干或日晒刺激后,放入大盆内,盆内水刚好淹没蚌壳,不久,即见母蚌排出状似一团团棉絮物,待母蚌基本排完后,立即放放适量的寄主鱼,用于静静搅动盆内水,以增加钩介幼虫与鱼体的接触机会,提高着苗率,并不断观察鱼体上的着苗情况,当每尾鱼体上了附着钩介幼虫(白点)200~300个时,将寄主鱼移入流水池内。刚放放池时,密度可稍大,到脱苗前2d再根据每个池培育蚌苗的数量分放寄主鱼,这样即可节省成本,又能使每个繁殖池内的蚌苗数相近,均匀分布。当看到寄主鱼的鳃、鳍条上没有白点时及时捞出寄主鱼,否则会吃掉蚌苗。⑤蚌苗培育:寄主鱼捞出后,繁殖池要继续保持不断流水,前期较慢,随着蚌苗的长大而逐渐加快,以保证池内蚌苗的营养和氧气。为防止敌害的侵袭,可在池底放一定厚度的泥沙,使蚌苗潜入泥沙中。为了防止蚌苗在泥沙中闷死,每天上午必须洗池一次,具体做法是:先关掉进水管,用手搅动水,使泥沙泛起,稍等几分钟后,再放开进水管,使流水带走淤泥。随着蚌苗的不断增长,须根据情况及时向蓄水池中注入肥水,并适当向池中撒些营养土,保证蚌苗的成活率。当种苗长至1~2cm时,可分筛出池,转入小蚌养殖。2、手术预备蚌培育:(1)准备阶段:①水面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肥沃(自然肥度达到养殖要求肥度的50%),日照时间长,无污染,面积为50-100亩的水面。②购置网框、网袋、浮子、绳子等生产设备。挑选无核手术预备蚌出池小蚌挑选无核手术预备蚌出池小蚌小网框培育分框稀放钻孔单吊水质管理挑选有核手术预备蚌(3)技术要点:①养殖方式:A、7cm以前:采用40×40×10cm3网框,框底铺泥,每框放养小蚌150只,每亩水面放养0.4—0.5万只。B、7—10cm:撕去框底薄膜,除去框底淤泥。每框80—100只,每亩水面放养0.3万只左右。C、10cm以上:钻孔单吊,每亩水面放养0.2万只左右。②水质管理A、小蚌入框后,在框内投喂豆浆,水域施用发酵后的有机肥,且随着蚌的生长,逐渐加大施肥数量,培肥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满足小蚌生长所需的营养。B、每半月施用生石灰一次,用量15公斤/亩·次,使pH值保持在6.9—7.2之间。C、养殖水域长期保持微流水(每半月换水50cm左右),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D、水域内每亩投入草鱼、鳊鱼备战30属左右,起生物施肥作用,每亩另放少量鳜鱼等凶猛经济鱼类,起吞食小杂鱼,避免鱼蚌争食。③日常管理在养殖水域进排水口设置拦鱼设施。日常管理做到勤观察,勤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3、手术接种(1)准备阶段:①预备蚌选择:A、切片蚌的选择:细胞小片是培育珍珠的根本,切片蚌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珍珠囊的形成和珍珠质的分泌能力。因此,切片蚌必须选好,要求蚌体完整无残,健壮无病,闭壳肌有力,腹缘新生边明显,外套膜色白细嫩,蚌龄2龄以下。B、育珠蚌的选择:育珠蚌是育珠生产的基础。要求蚌体完整无残,健壮无病,闭壳肌关闭迅速,喷水有力,腹缘新生边明显,鳃和外套膜完整无伤。如发现有水肿、烂鳃、外套膜发黑、闭壳肌无力等病症,都必须淘汰。②预备蚌暂养:把半日使用的手术预备蚌集中放养,保持流水,以保证蚌排出粪便,以及使外套膜增厚。③工具消毒:A、换肠、换水源:a.所有接触手术蚌的大工具,必须用石灰水浸泡半小时后,用井水或用与手术蚌同水源的水清洗干净,以后只能接触井水或水源的水,禁止与另外的水接触。b.小工具。用水煮沸半小时,以后同样不能接触另外的水。B、每天下班后,小工具用酒精消毒。C、手术中,弯头镊、创口针(钩针),送片针每次使用前在清水或药水中洗一次,切片工具每切完一只蚌后同上。(2)制取细胞小片:①方法:撕膜法。②工艺流程:剖蚌剖蚌剪下边缘膜条分离内外表皮取外表皮切除色线修整切在规格小片滴加药液③技术要点:A、色线和外套缘肌必须切除干净。B、小片必须保持四角为直角,有核珠小片规模为2×2

mm,每块玻璃板的小片数量不超过10片,无核珠按规定规格制备。C、制片后必须滴加营养液,始终保持小片湿润。D、洗玻璃水每2小时换一次,水温与养蚌水接近。(3)手术接种操作:①方法:A、无核:横插法。B、有核:竖插法。②工艺流程:排蚌排蚌开壳加塞清洗外套膜创口送核、片抚平伤口小片移植整圆滴加药液拔塞、刻字有核无核③技术要点:A、开口加塞:a.开口器开口位置:在蚌后端1/3处。b.加塞位置:前塞在蚌的1/2处,后塞在蚌1/4处,(如只需一个塞,则按后塞位置)。c.加塞宽度:后塞0.8—0.9cm,不能超过1cm,前塞宽0.6—0.7cm。B、有核珠手术:a.核在插前药水浸泡,药水半天换一次,核边加边用。b.创口位置:边缘膜。c.创口大小:以刚好通过核为准。d.创口深度:为核径的1.5—2倍。e.细胞小片位置在核与内表皮之间。f.插核数量、规格按公司规定。C、无核珠手术:按具体规定操作。D、刻字一定要清,尤其是编号。E、室内暂养水的要求:a.水温与养蚌水温接近。b.水温为蚌的3倍。c.每2小时换一次新鲜水。F、装蚌:a.长袋每挂6只。b.长袋装蚌要求:腹缘向上,后端同一方向。c.装蚌时间:每满一挂装一次。d.记数时间:用“正”字法记数,即每袋一挂,在工作日记上划一下。e.如采用回收核的吊养方法,按新规定操作。G、手术蚌吊养时间为全天不停吊养。H、手术蚌质量检查方法:a.不定时检查:在手术室不定时随机抽查,当场破蚌,检查手术质量,纠正手术缺点,并将检查情况记入平时成绩。b.定时检查:每天随机抽出每位手术人员的手术蚌一挂(或袋),吊养到指定水域,一个月后,每天随机抽查2只手术蚌的质量。全月平均参考平时成绩,订出当月工资。c.定时检查人员:公司代表、手术部主任、工人代表三人组成,如因故不能参加,可由代理人替代。d.切片人员的工资的计算:片的质量每天计入平均成绩(由手术负责人记录),根据所供应片的插蚌数量,参考平时成绩和手术人员当月工资等情况,订出当月工资。4、手术蚌的吊养(1)池塘①吊养前的准备:A、干塘:在吊蚌前15—20天前干塘,用生石为按75—100kg/亩彻底消毒,曝晒2—3天后,加满新鲜水,施用经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育水质,保证在手术蚌吊养时有丰富的饵料生物。B、如不具备干塘条件的,在吊养前10—15天前行换水,换水后用生石灰按20—30kg/亩消毒。再施用经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育水质。保证吊养时有丰富的饵料生物。②吊养密度:每亩水面吊养手术蚌1000只,两浮子之间吊养2挂。③吊养深度:A、单层园袋:蚌离水面30cm。B、最底下的蚌必须离池底10cm以上。(2)水库①吊养前的准备:在吊养前重下一次生石灰。②吊养密度:每亩水面吊养手术蚌500只左右。③吊养深度:毛竹紧靠钢绳,蚌离水面15—20cm。5、手术蚌的管理(1)及时清理死蚌,保证死蚌的蚌肉不掉入水中,并回收珠核,直到手术蚌停止死亡为止。(2)半月施用一次生石灰,数量为20—25kg/亩每次。(3)平均水深不能低于1米。(4)池塘应勤施肥,做到少量多次。并创造微流流水条件,使池长期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5)勤检查网袋中的手术蚌,发现蚌不正,网破、断绳等情况,及时整理好。(6)发现手术蚌出现不正常情况,及时报告。4.3.2良种繁育及育珠技术特点与三角帆蚌比较,优质育珠池蝶蚌良种繁育项目具有六个某某点,详见3.3.1品种选育技术特点及优势。4.3.3珍珠加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原料珠→漂白→分选→扣洞→串珠→包装→出售4.4设备选型本项目主要是对优质育珠池蝶蚌进行快速繁殖、培育、育珠和加工,所需仪器设备均为通用仪器设备,具体仪器设备清单如下:4.4.1优质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1、主要研究、实验仪器设备清单表序号名称型号与参数数量(台件套)投资概算(元)用途1照相光学显微镜徕卡DMIL160000微生物实验设备2普通光学显微镜260003体视显微镜徕卡S6D14000微生物实验设备4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SUNRISE(含12片不同的滤光片)140000分析设备5全自动洗板机TBCAN96PW15000分析设备6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贝克曼ALLEGRA21R(含角转子和水平转子各一个)180000辅助设备7低速水平离心机贝克曼ALLEGRA6R(含角转子和水平转子各一个)13000处理样品8系列化培养箱2140009水浴锅1200010超低温冰箱NUAIRE6382E(—85℃)28000保存标本11冰柜130001-10UL10-40UL40-200UL12微量移器34500013塑料封口机120014病原检测盒若干3000015解剖器具若干500016电子天平1500017电子天平1100001/1000018托盘天平2100019紫外分光光度计UV—1901(带自动进样器、恒温池架、短光程样品池架、微量样品池架)16000分析设备20精密PH计11500021简易PH计360022多功能水质测试仪14000023木质检测试剂盒若干600024真空泵1200025PCR仪15000026通风柜11500027磁力搅拌器1100028无菌工作台11000029除菌过滤器1100030电热水器1500031石英电热双水器1500032恒温干燥箱1600033高压灭菌锅1200034水旒箱及配套设备若干3000035网具和采样器若干100036消毒槽2套600037实验台30米3000038实验室柜若干1000039玻璃干燥器若干300040换气扇360041空调3600042电网扇3600043电脑联想PIV2.5G(含打印机)550000辅助设备44数码照相机徕卡DC15015000实验设备45打印机1400046传真机1200047采样车1辆25000048其它小型仪器若干1500049消防仪器若干20000总计569244002、主要生产及生活机械设备清单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繁殖设备套103.1312低压配电线路km1.50.60.93125KVA变压器(含10kv引入线)台1444配电屏座20.51530KW柴油发电机组套1101061.5千瓦潜水泵(含胶管,电缆线)套100.151.573千瓦潜水泵(含胶管,电缆线)套50.21.085.5千瓦牵引式清淤机台10.80.890.8KW增氧机台270.33010电缆线及导管等km21211深水井及水泵套1181812工具车(1.25吨)辆281613养蚌作业小船艘100.252.514手术接种工具(日本产)套101.212.015手术接种车间空调等套11515合计83145.74.4.2池蝶蚌良种繁育基地1、每个基地配备的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清单表序号仪器名称及型号产地数量单价(元)金额(元)1XSP-16A生物显镜上海285017002XTL-T体视镜上海2250050003电子天平MP500B0.01g上海1430043004超低温冰箱北京1280028006解剖器械上海560030007酸度(PH)计PHB-4上海2120024008计算器上海520010009BY-I水质分析仪北京1270002700010颠倒采水器(温度计)青岛290090011联想电脑(原装)北京1100001000012打印机HP6L北品试剂PH试纸、标签纸若干300014玻璃器皿上海若干5000合计23691002、每个基地配备的主要生产机械设备清单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繁殖设备套33.19.12低压配电线路km1.20.60.72310KVA变压器(含10kv引入线)台10.60.661.5千瓦潜水泵(含7米胶管,100米电缆线)套40.150.673千瓦潜水泵(含7米胶管,100米电缆线)套20.20.485.5千瓦牵引式清淤机台10.80.890.8KW增氧机台80.32.410电缆线及导管等km11113养蚌作业小船艘70.10.714手术接种工具(含工作台)套50.040.2015工具车(1.25吨)辆188合计3324.74.4.3大水面标准化池蝶蚌育珠示范基地主要生产机械设备清单表(3个库汊合计)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低压配电线路km151.522.526匹马力柴油挂浆机船艘61.59.03巡逻艇艘34.012.04工具车(1.25吨)辆68485养蚌作业小船艘300.13.06手术接种工具(含工作台)套2400.049.6合计285104.14.2.4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地主要生产机械设备清单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低压配电线路km7.81.511.73养蚌作业小船艘300.165.04手术接种工具(含工作台)套1020.044.08合计13220.584.41、主要生产机械设备清单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日本产珍珠漂白设备套1413.5413.5珍珠钻孔机台1500.275.0打包机台100.121.2珍珠打磨机台200.7515.0珍珠抛光机台200.7515.0锅炉台11818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套12525工具车(1.25吨)辆21224.0叉车辆188.0工作台套3000.0515合计506609.72、主要化验、检测仪器设备清单表序号名称型号与参数数量(台件套)投资概算(元)用途1照相光学显微镜徕卡DMIL1600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