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16年第一批338座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宣城市2016年第一批338座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宣城市2016年第一批338座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宣城市2016年第一批338座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宣城市2016年第一批338座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日期:二〇一六年九月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作一个汉字)。。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三、环境质量状况 32四、评价适用标准 39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0六、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51七、环境影响分析 52 图一览表本次评价基站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原有电磁辐射源分布情况果及监测最大值对应敏感点情况一览表射功率计算一览表点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核实一览表本次评价基站周边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内敏感点功率密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基本情况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宣城市分公xxxx60xxxx00128号安徽移动[2016]140号安徽移动[2016]132号路交叉口xxxx80安徽联通[2015]144号xxxx1025号215号216号213号改(万元)(万元)(%)2016年求,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宣城市分公司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MobileCommunicationsCorporationCMCC)及多媒体3州区、宁国市、广德县、郎溪县、泾县、旌德县、绩溪县等7个区(市县)。本次评价基站杆塔建设及机房(机柜)、供电、制冷、除湿等辅助工程的建基站主设备的安装及天线的挂设由各运营商分别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安徽省环保厅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宣城市2016负责,5月,我公司对项目根据本次评价抽测原则选取的119座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准》等有关规范和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现交由宣城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查。日前),本次评价基站均未开通,其中天线未挂基站61座,天线已挂未开通基4徽电信徽有限公司宣城络通信有限公司宣城市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商5M(F)WCDMA7(座)5域(套)计(套)量(座)本次评价基站总数比例(%)MTDLTEFWCDMADD6DDM3TDLTEFWCDMA2DD52DDMTDLTEFWCDMA6D7D6M2TDLTEFWCDMA5D5D2M6TDLTEFWCDMA2DD2DD3M4TDLTEFDD4DD5M8TDLTEFWCDMA2DD22DD886(1)主体工程览表(m)数量(座)(%)14243方柱~3574空调15水桶16水箱~3937.689~344~3148(2)辅助工程柜7投资(万元)1、环评、验收等23复、硬化4体宣传等3(3)基站系统分布情况站系统分布情况见表1-7。8数量(座)占本次评价基站总数比例(%)122套系统基站73站4套系统基站7518(4)基站分类情况,多运营商共址共塔基站80座,本次评价按照基站系统类型分(座)站总数比例(%)12345697电信98情况见表1-9。9(座)站总数比例(%)1M1234WCDMA516371892A940.3SMWCDMA2(联通)241970.6D3(电信)(电信)2230.6D(电信)3D(电信)、CDMA1(电信)2(座)站总数比例(%)10.60.6211(F)(移动)、LTE-FDD(电信)2(电信)、LTE-FDD(联通)1F(电信)18(5)基站共址共塔情况型系1XUC-广德第二中学LTE-FDD(L联通)、类型系1WCDMATDLTEFWCDMA2WCDMATDLTEFWCDMA3MTDLTEFM4TD-LTE(F)、LTE-FDD(电信)TDLTEF类型系5站SMLTE-FDD(电信)MWCDMA6WCDMATDLTEFWCDMA7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8TD-LTE(F)、LTE-FDD(联通)TDLTEF9东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东MTDLTEFM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TD-LTE(F)、LTE-FDD(联通)TDLTEFGSM900、LTE-FDD(电信)MTDLTEFWCDMAMTDLTEFM厂TDLTEFLTE-FDD(联GSM00TDLTEFMMTDLTEFMMTDLTEFMMTDLTEFM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类型系LTE-FDD(电GSM00TDLTEFM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LTE-FDD(电LTE-FDD(联通)TDLTEFWCDMATDLTEF信)、LTE-FDD(联通)、CDMA(万村)LTE-FDD(联FDD(电信)、WCDMAWCDMALTEFLTE-FDD(联通)TDLTEFMWCDMATDLTEFGSM900、LTE-FDD(电信)WCDMAM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SMLTE-FDD(电MTDLTEFLTE-FDD(联FDD(电信)MWCDMATDLTEFM类型系DMALTE-FDD(联FDD(电信)WCDMALTE-FDD(电FDD(联通)、WCDMAWCDMAMTDLTEFMWCDMATDLTEFWCDMA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MTDLTEFM湾组MTDLTEFMMTDLTEFMLTE-FDD(电信)WCDMAXUC-宣城碧信)、LTE-FDD(联通)、TD-LTE(F)TDLTEFDMALTE-FDD(电FDD(联通)WCDMALTE-FDD(联DMATDLTEFWCDMA4S店WCDMATDLTEFTD-LTE(F)、LTE-FDD(联通)TDLTEFMTDLTEFMXUC宾馆MA类型系号LTE-FDD(电GSM00TDLTEFM城TD-LTE(F)、LTE-FDD(联通)TDLTEFTD-LTE(F)、LTE-FDD(电信)TDLTEFTDLTEFTD-LTE(F)、TDLTEFTD-LTE(F)、LTE-FDD(联通)TDLTEFLTE-FDD(联WCDMATDLTEFWCDMAMTDLTEFMMTDLTEFM信)、CDMATDLTEFWCDMATDLTEFWCDMATD-LTE(F)、LTE-FDD(电信)TDLTEFTD-LTE(F)、LTE-FDD(联通)TDLTEF店LTEFLTE-FDD(联FDD(电信)TDLTEFMTDLTEFMMTDLTEFM类型系TD-LTE(F)、LTE-FDD(电信)TDLTEFTD-LTE(F)、LTE-FDD(电信)TDLTEF村LTE-FDD(联通)WCDMASMWCDMAMWCDMA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DMAWCDMA镇部MTDLTEFMMTDLTEFMMTDLTEFMMTDLTEFM村MTDLTEFMMTDLTEFM区LTEFGSM900、LTE-FDD(联通)TDLTEFM街室TD-LTE(F)、LTE-FDD(联通)TDLTEFMTDLTEFM区MTDLTEFMMTDLTEFM类型系MTDLTEFMLTEFLTE-FDD(联通)TDLTEFWCDMA路口MTDLTEFMMTDLTEFMMTDLTEFMMTDLTEFMMTDLTEFMTD-LTE(F)、LTE-FDD(电信)TDLTEF大酒店TD-LTE(F)、LTE-FDD(联通)TDLTEFDMAWCDMATD-LTE(F)、LTE-FDD(联通)TDLTEFGSM900、LTE-FDD(电信)MMTDLTEFM楼TDLTEFLTEFLTE-FDD(联通)TDLTEFWCDMATD-LTE(F)、LTE-FDD(电信)TDLTEF类型系TD-LTE(F)、LTE-FDD(联通)TDLTEFMTDLTEFMMTDLTEFMMTDLTEFMSMWCDMAMWCDMAMTDLTEFMMTDLTEFMLTE-FDD(电MTDLTEFM28-高家村GSM900、LTE-FDD(电信)MGSM900、LTE-FDD(电信)M家田TD-LTE(F)、LTE-FDD(联通)TDLTEF路TD-LTE(F)、LTE-FDD(联通)TDLTEF乡TD-LTE(F)、LTE-FDD(联通)TDLTEF站LTEFLTE-FDD(联FDD(电信)TDLTEF乡MTDLTEFMTD-LTE(F)、LTE-FDD(电信)TDLTEFMTDLTEFM类型系MATDLTEFMWCDMATDLTEFMTDLTEFMMTDLTEFM馆LTE-FDD(联FDDTDLTEFLTEFGSM900、LTE-FDD(电信)TDLTEFMMTDLTEFMDMATD-LTE(F)、LTE-FDD(电信)WCDMATDLTEFGSM900、LTE-FDD(联通)M依次往下各平台系统分布,(6)基站工作频段表MMHzMHz54MHz5MHz~2635MHzWCDMA0MHz~2145HzMHzHz、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33号令,20153(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7)《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2)《关于印发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安徽省环保厅,环法〔2010〕193号,2010年12月31日);(3)《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导则及行业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HJ/T10.2-1996);(5)《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6)《关于安徽省无线通信基站单址多套环境影响评价暂行标准的函》(安2009〕474号);(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2009)。资料(1)项目委托函;(2)项目相关立项批复;(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价范围z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场强度(V/m);P表示功率密度(μW/cm2)。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1)发射机功率P≤100kW时,评价范围为以天线为中心、半径为0.5km(1)工程分析;(2)基站电磁环境影响现状分析评价;(3)基站主、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计算及核实;(4)主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内各敏感点电磁环境影响预测;(5)基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1)通过对基站周边环境敏感点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掌握基站建设前的(2)通过对典型基站的详细分析,掌握其对周边环境电磁环境影响的分布(3)针对项目特点和污染特征,分析基站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4)为基站的电磁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不符合项目评价标(5)通过对基站的预测,分析项目可行性,掌握基站可能对周边电磁环境(6)从电磁环境保护角度为本次评价基站提供科学依据。(1)天线主瓣、天线副瓣等相关定义含-3dB)范围外的水平区域。。(2)天线ρ角和ρ'角的定义(3)天线α角、β角的定义β角为监测点位和基站天线的水平距离(d)与监测点位和基站天线的直线距离(L)比值的反余弦函数,即β=arccos。(4)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定义(5)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的判别根据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基站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基(6)敏感点功率密度的预测改。(7)预测过程中天线增益归一化取值原则①若敏感点相对天线水平夹角对应点的水平波瓣增益归一化值大于天线最 ;②若敏感点相对天线水平夹角对应点的水平波瓣增益归一化值小于天线最测(图1-5中蓝色区域)。。核实,截止本期项目环评监测结束(2016年5月10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概况.1.1地理位置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跨北纬29°57’~31°19’、东经117°58’~119°40’。东临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南倚黄山市,西和西北与池州.1.2地形地貌位于扬子准地台地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1.3气候气象2.1.4水文地质。青龙湖位于宁国市,是水阳江上游港口湾水库,面积32.8平方公大的人2.1.5植被及动植物资源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2.2社会环境简况2.2.1行政区划分及人口总人2.2.2社会经济结构2015年,全年生产总值(GDP)97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2.2.3文化教育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生态环境等)本次评价的基站主要涉及到的环境影响为对站址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影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次评价基站周边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我公司技术人员范围内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3.1.1监测目的3.1.2监测因子场强度作为主要监测因子,功率密度由换算得到。3.1.3抽测基站的选取原则取基站进行现场监测。(1)位于城市市区、县城城区周边评价范围内有敏感点的基站;(2)周边有其它大型电磁辐射源的基站;(3)市、县(区、县级市)环保局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环保投诉的基站。选择原则(1)位于工业区、乡镇、农村等区域的基站。线型号和架设方式等。抽测基站比例根据基站及周边敏感点分布的实际情况确3.1.4抽测基站代表性分析(1)抽测基站行政区域分布情况分析基站数量(座)抽测数量(座)测比例(%)7.09985.1测的基站符合本次评价的选取原则。(2)抽测基站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分析基站数量(座)抽测数量(座)抽测比例(%)9085.1(3)抽测基站周边环境性质分布分析基站数量(座)抽测数量(座)测比例(%)办公228铁路沿938.1(4)抽测基站天线架设方式分布情况分析数量(座)抽测数量(座)比例(%)4343方柱77空调11水桶水箱33.784285.1(5)抽测基站系统分布情况分析基站数量(座)抽测数量(座)站抽测比例(%)22套系统基站.0站.4套系统基站71118.2(6)抽测基站分类情况分析基站数量(座)抽测数量(座)抽测比例(%)94.4969585.1盖了分类情况,所选基站代表性较好。本次评价未抽测18座第二类型(联通)3.1.5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方法(1)监测布点原则法》(HJ/T10.2-1996)及《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2)监测方法测量仪器探头(天线)尖端距地面(或立足点)1.7m,可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调整探头离地高度;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0.5m。线距离3.1.6监测方法及仪器析仪NBM-520NardaFV/m~450V/mm期XDdj016-03943.1.7监测时间及天气情况告。3.1.8质量保证(1)监测单位通过了计量认证;针对性,各监测点位布设合理,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同时重点对距离天线较近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重点监(3)监测仪器(包括仪器和探头)均经过了有资质的计量部门的定期校准,;(4)监测仪器与监测对象在频段、量程等方面相吻合,保证获得真实可靠(6)现状监测时尽量避开高压线、树木、建筑物及金属结构等的影响;(7)监测时段气象条件符合相关标准条件,测量记录表注明温度、相对湿(8)监测期间评价系统均未开通;(9)严格实施质量保证的三级审核制度。3.1.9电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1)抽测基站环境现状分析结论监测值在(≤0.20~0.95)V/m之间,换算成功率密度在(≤0.011~0.24)μW/cm2监测值在(≤0.20~0.85)V/m之间,换算成功率密度在(≤0.011~0.192)μW/cm2量。(2)未抽测基站环境现状分析结论(3)本次评价基站环境现状分析结论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33号令)中的规环境质量标准 (MHz)(V/m)(A/m)密度(μW/cm2)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T值》(GB8702-2014)的要求。 GB评价时,对于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场强的要求,取《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场强限值的1/,或功率密度电场强度(V/m)功率密度(μW/cm2)站8站0工程分析1基站的工作原理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统(中国电信)、TD-SCDMA系统(中国移动)、WCDMA系统(中国联通)、联通)。、多址方式、载频配置、系统损耗、天线类型与增益等)。5.1.1移动通信信号传输主要流程1.2GSM系统概述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的简GSM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移动网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四部分组成。GSM无线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1WCDMA统概述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是一种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看,WCDMA系统可以划分为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络(UTRAN)以及终端用户设备(UE)三大部分。其中核心网负责处理WCDMA系统内用户的语音呼叫、数据连接及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无线21.4CDMA系统概述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允许所有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1.2288Mhz),升级版CDMA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CMDAGSM系统相类似,主要由基站主设备3AS双工方式可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按照无线链路的调制方式或多址方式主要可分为码分多址(CDMA)45.2本次评价基站主设备介绍站天线(1)方向性5(2)极化方式(3)天线增益之比,即十倍功率之比的对数值,即P2。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6(4)天线下倾角(5)智能天线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波束赋形是通过调整各天线阵元的输入端口权值(幅度、相位),使智能天束赋7。计算取值问题的复函》(环核函[2010]87号),本次评价理论预测不考虑智能天(6)多频天线DDE经核实,本次评价基站使用的多频天线运行期间均拟采用其中一个频段运基站天馈系统8图5-14分布式基站(BBU+RRU)天馈系统示意图本本次评价基站各系统天馈损耗一览表主要产污工序(1)电磁辐射源爬梯、监控(动力监控、门禁、温度监控)、地线接入等等。基站室内部分的主。9付。位置,(2)天线电磁波传播影响因素天线水平和垂直面半功率波瓣宽度(或称半功率角)、天线的增益、架设高影响因素响因素想(3)固废污染源分析常在机房内配置蓄电池组作为备用源。基站备用电源选用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 由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委托有危险废物回收资质的太和县环宇化工有限公司理协(4)其它。六、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编号)物期////期////期////期////期////期A声级期期池/≤8μW/cm2(单套)Wcm(多本次评价基站天线塔架方式主要有楼顶塔(楼顶美化天线、楼顶桅杆、楼顶抱杆等)及地面塔(地面铁塔、地面景观塔、地面单管塔、地面仿生树等)。楼顶塔(楼顶美化天线、楼顶桅杆、楼顶抱杆等)基站的建设过程中不会发地面塔(地面铁塔、地面景观塔、地面单管塔、地面仿生树等)基站需要建设地面杆塔和小型机房(机柜),将永久占用小部分土地。本次评价的各单座基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次评价基站中杆塔均已建成,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已恢复,环境影响分析详见1.1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和地面塔基站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基站周边公厕或小区配套环保措施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对于生产废水可设置简易沉淀池,经简单处通过加强对施工期的管理,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对周边水环1.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地面基站塔基开挖、回填、施工材料运输等产生的二次扬尘,在遇到大。1.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采取地面塔方式建设的基站在施工期间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施工噪声,如土建施工、建筑材料运输装卸、设备安装等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机房建设施工量不7.1.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1.5生态影响分析过程中不发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地面塔架设的基站本项目施工过程不需取土,主要挖方量在建设地面塔基站时产生,土方产生量很小。在基站施工过程中,挖方应尽量填放在基站租用土地范围内,个别难以就地种的多样性影响不大,不会对区域原有植被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建成后,通过种的多样性影响不大,不会对区域原有植被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建成后,通过塔基水泥固化情况塔基周边生态恢复情况.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2.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预测及核实(1)预测公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中列出的微波频段远场区轴向场预测模式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达标控制距离的预测公式: r=(m)式7-1cmP─基站天线口功率(W);G数);r─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m)。(2)预测参数的选取②评价标准Pd③天馈系统损耗的选取若敏感点位于天线的垂直副瓣范围内,按照保守预测的原则,取天线的最大垂预测的原则,取敏感点相对天线水平夹角对应点的水平波瓣增益归一化值和天线最(3)辐射功率计算天线口功率=机顶输出功率-天馈系统总损耗(包括1/2跳线损耗、连接头损耗等各类损耗之和)功率。辐射功率=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倍数),即天线口功率经增益后其天线发射根据上述公式及各参数选取,结合各基站使用的机顶输出功率、天线增益、天(4)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的计算及核实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然后对基站周围各敏感点至天线的直线距离是否满足安全防护进行判别。若敏感点至天线的直线距离大于基站的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则需要通过敏感点与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判别其处于基站天线的主瓣区域还是副瓣若敏感点至天线的直线距离小于基站的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且位于基站天线的主瓣区域,则基站需要整改。若敏感点至天线的直线距离小于基站的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且位于基站天线的副瓣区域,则按照基站的副瓣电磁环境达标套系统基站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为(23.7~42.2)m,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为(7.9~14.1)m。多套系统基站多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为(26.7~49.6)m,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为(7.3~15.4)m。点均控制距离内的情况,但经判定均处于天线的副瓣区域,其与天线的直线距离能够满达标基站敏感点功率密度值预测(1)预测公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P×GP=100 P×GP=100×(μW/cm2)式7-2d4×π×r2r线与预测点之间的距离(m)。PΣ=Gi(W)i系统。(2)预测参数的选取的选取对处于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外的敏感点,其对应的功率密度预测。对处于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内的敏感点,若敏感点处于天线的垂行预测;若敏感点处于天线的天线水平副瓣范围内,则按照保守预测的原则,取敏感点相对天线水平夹角对应点的水平波瓣增益归一化值和天线最大垂直副瓣增益归(3)预测结果本次评价的338座基站中有42座基站存在敏感点位于基站电磁环境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内的情况,其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结果见附表6。①单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内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值在之间(0.391~6.798)μW/cm2之间,均满足功率密度评价标准8μW/cm2的要求,预测最大值在绩溪县来苏北路和谐华庭小区东侧路旁基站西南侧和谐华庭小区31幢二单元9F楼梯窗边。②多套系统共址共塔基站在规划规模下,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之内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值在之间(1.494~9.785)μW/cm2之间,均满足功率密度评价标准20μW/cm2的要求,预测最大值在广德县东关街华清池休闲浴室基站西侧根据现场调查核实,本次评价的338座基站周边敏感点至天线直距离均满足各基站相应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要求。根据理论预测,本次评价的338座基站周边各敏感点处功率密度预测值均能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典型基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我单位根据基站周边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情况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选择本次评价基站中具有代表性的基站(即典型基站)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典型基站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可能引起的电磁环境问题及处理对策。(1)典型基站选取原则①具备环境性质代表性:典型基站应覆盖主要的环境性质,如居民区、商业区、科研及行政办公等,同时应对位于学校、医院、幼儿园及存在或可能存在投诉、纠纷的基站重点关注。②具备设备类型、技术参数的代表性:典型基站应包含主要的设备类型、天线型号及天线架设方式等。③具备区域代表性:典型基站应尽量选取位于城区、县城及乡镇等周边敏感点相对较多人口相对密集的站点。④典型基站应覆盖到本次评价基站主要的共址共塔情况。⑤典型基站应包括单套系统基站及多套系统基站周边敏感点电场强度监测值最大或较大的基站。⑥典型基站应包括单套系统基站及多套系统基站周边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值最大或较大的基站。⑦典型基站应包括投诉基站。⑧典型基站应包括典型的拟建基站。根据以上原则,本次评价在抽测119座基站中选取了宣城宾馆等12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基站进行了详细分析。(1)旌德新增12、宣城宾馆、广德流洞安置区、宁国市宁馨花园、宣州区玉山路交口国鑫宾馆东、宣州区桂花园安置区西侧基站周边为居民区,宁国杨山路与千秋路交叉口往北370米、宣城市飞彩开发区石板桥基站基站周边为商业区,宣城二中、工大学校组团二期路北01、宣城裕丰、宣城裕丰及电信自建点新宣酒基站基站周边为文教区。符合选取原则第①点;(2)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GSM900系统主设备型号为DBS3900+GRRU,TD-LTE(F)系统主设备型号为FSMF+FZHA,WCDMA系统主设备型号为DBS3900+RRU3936以及B8200+R8841,CDMA系统主设备型号为BS8800+RRU设备型号为B8200+RBB62A。天线架设方式主要为楼顶抱杆、楼顶美化天线、楼顶桅杆、地面单管塔及地面景观塔,符合选取原则第②点;(3)本次选取的典型基站均为城区及县城基站,符合选取原则第③点;L单电信基站,宁国市宁墩路宁馨花园小区、广德流洞安置区基站为移动、联通共塔基站,宣州区玉山路交口国鑫宾馆东、宣城市飞彩开发区石板桥基站为移动、电信④点;(5)单套系统基站旌德新增12基站周边电场强度现状监测最大值为0.35V/m,多套系统基站广德流洞安置区基站周边电场强度现状监测最大值为0.85V/m,符合选取原则第⑤点;(6)单套系统基站宁国杨山路与千秋路交叉口往北370米周边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最大值为6.244μW/cm2,多套系统基站宣城市飞彩开发区石板桥周边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最大值为4.770μW/cm2符合选取原则第⑥点。(7)经核实,本次评价基站不存在投诉站点。(8)经核实,本次评价基站不存在拟建基站。典型基站选取代表性详见表7-2。表7-2典型基站选取代表性序号所属区县基站名称天线架设方式基站选取的典型性分析1宣州区宣城裕丰(东梗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2宣州区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3宣州区水桶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⑥4宣州区东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5宣州区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6宣州区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7宣州区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8宣州区XUC-宣城宾馆方柱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9国市口水桶,⑥国市方柱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宣州区区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⑤宣州区符合选取原则①,②,③,④,⑤典型基站分布于主要环境功能区域,基站设备、技术参数具有代表性,涉及单移动基站、单联通基站、单电信基站、移动+联通、移动+电信、联通+电信、移动+联通+电信等所有共址共塔基站,因此,本次评价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典型基站主要技术参数表见表7-3。表7-3典型基站主要技术参数表(2)典型基站现状监测结果分析本次评价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4。表7-4典型基站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V/m)度(μW/cm2)(μW/1宣城裕丰(东埂WCDMA0.26~0.330.018~0.0278是2TD-LTE(F)、0.26~0.370.018~0.036是3TD-LTE(F)、0.23~0.360.027~0.034是4东TD-LTE(F)、0.28~0.380.021~0.038是5TD-LTE(F)、0.27~0.340.019~0.031是6EFDD(联通)0.23~0.340.014~0.031是7TD-LTE(F)、0.28~0.300.021~0.024是80.24~0.420.015~0.047是9口TDLTEF≤0.20~0.28≤0.011~0.0218是WCDMA0.20~0.360.011~0.034是区TD-LTE(F)、0.22~0.852是TDLTEF0.23~0.350.014~0.0328是①单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中单套系统基站现状电磁环境电场强度监测值在(≤0.20~0.35)V/m之间,换算成功率密度在(0.011~0.032)μW/cm2之间,满足单套系统功率密度8μW/cm2的评价标准限值求。②多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中的多套系统基站现状电磁环境电场强度监测值在(0.22~0.85)V/m之间,换算成功率密度在 (0.013~0.192)μW/cm2之间,满足多套系统功率密度20μW/cm2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监测数据表明,典型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均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且具有较大的电磁环境容量。(3)典型基站理论预测结果分析本次评价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核实情况见表7-5。表7-5典型基站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核实情况一览表距离(m)标控制距离(m)1宣城裕丰(东埂村).8.8是2.5.5是3石是4国是5区9.69.6是6期路是75.85.8是8XUC宣城宾馆-HNL-2.3.3是9是.5.5是置区是是①单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单套系统典型基站规划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在(29.8~31.6)m之间,规划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均为10.6m;基站周边各敏感点至天线直线距离均能满足相应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要②多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多套系统典型基站规划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在(27.5~49.6)m之间,规划副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在(9.2~15.4)m之间;基站周边各敏感点至天线直线距离均能满足相应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要求。本次评价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的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情况见表7-6。表7-6典型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情况一览表达标控制距离内度预测值(μW/cm2)(μW/cm2)1宣城裕丰(东埂村)//8是22.447~3.8782.447~3.878是3石1.858~4.7701.858~4.770是4国1.736~1.8711.736~1.871是5区//是6期路//是7//是8//是91.088~6.2441.088~6.2448是2.4782.478是置区是0.988~2.4990.988~2.4998是宣城宾馆基站周边敏感点均处于主瓣达标控制距离之外。①单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评价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中,单套典型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值在(0.988~6.244)μW/cm2之间,均能满足相应的电磁环境标准限值要求。②多套系统基站:在规划规模下,评价选取的12座典型基站中,多套典型基站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各敏感点功率密度预测值在(1.736~4.770)μW/cm2之间,均能满足相应的电磁环境标准限值要求。基站电磁环境影响类比分析(1)类比分析的目的通过选取已批复的有代表性的基站作为类比源基站,进行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环境影响分析和理论预测,了解基站建成投运后可能对周边电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此类比分析本次评价全部基站对周边的电磁环境影响。(2)基站周围敏感点调查及周边电磁辐射体分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我单位现场调查,基站周围敏感点情况及周边电磁辐射体分布情况见附表2。(3)类比源基站的选取本次评价选取了合肥市环保局已批复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2015年合肥市区(经开区除外)移动基站环境影响报告表》(合环辐审(电磁)[2016]4号,2016年2月3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庐阳区/长丰县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报告表》(合环辐审(电磁)[2016]15号,2016年6月20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包河区移动基站环境影响报告表》(合环辐审(电磁)[2016]18号,2016年7月15日)及马鞍山市环保局已批复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分公司86座基站(LTE/CDMA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马环审[2016]35号,2016年5月4日)中锦绣淮苑9号楼等18座基站作为类比源基站,进行类比分析。选取的类比源基站与本次评价基站主要技术参数、所处环境性质等均相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选取的18座类比源基站主要技术参数见专题报告表Z4-74,类比源基站分析结论见专题报告表Z4-75。由表Z4-75分析可知,本次评价选取的18座类比源基站周边各敏感点至天线直线距离均满足各基站相应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的要求,主瓣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内各敏感点规划状态下功率密度预测值均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4)类比分析的可比性未现场监测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程度相对低于典型分析基站或现场监测基站,因此,本次评价基站可以通过选取的类比源基站来进行类比分析。本次评价过程中,针对类比分析基站的实际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站进行了分类、归纳:(1)基站共址共塔情况,(2)基站机柜功率不同情况,(3)基站天线型号及天线增益不同情况,(4)基站塔架结构不同情况。本次评价根据上述分类原则,将类比分析基站的类比分析可比性汇总到专题报告表Z4-72。类比基站的类比分析可比性见专题报告表Z4-72。由类比分析可知:此次选取的类比基站与评价基站在机柜设备参数、天线型号、天线增益、天线塔架结构、环境特征等方面均类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可作为对本次评价基站的类比基站。(5)类比分析结论通过对对本次评价基站与类比源基站的类比分析可知,本次评价单套系统基站建成投运后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小于8μW/cm2,电场强度小于5.4V/m;多套系统基站建成投运后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小于20μW/cm2,电场强度小于8.5V/m。本次评价的338座基站建成投运后周边电磁环境能满足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需限定相关措施的基站根据本次评价的现场监测、理论预测以及典型基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为使本次评价基站建成投运后对周边敏感点电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出于预防拱极路交叉口南等5座基站的方向角等基本参数进行限定,各基站需要限定的参数见表7-7。1南侧2/270F住楼30/2704/270南侧5东旁2.2声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外机、散热风扇等相关设备,机房及机柜内电气本次评价的基站采用的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噪声在出厂时已符合产品标准,空调外机、散热风扇在选型时选用低噪设备,并且安装时进行合理设计,对周围室外机噪音小于55dB(A),因此只要空调安装位置合理,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有2.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基站机房内更换下来的废旧铅酸蓄电池。根据《国家的容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之前,提前对蓄电池进行更换,由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收资质的太和县环宇化工有限公司在24小时内回收废旧蓄电废旧蓄电池的收集、贮存和转运等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由于废旧蓄电池在贮存过程中不泄露废酸碱,贮存场所地面不需要冲洗,所以在废旧蓄电池贮存期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蓄电池可得到合理的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影7.2.4景观影响及协调性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迅速上升。景观美学资源就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资源。本工程建设和运行将对周围的景观环境产本次评价基站中,位于人口密度较大或人群较为密集地区(城区区域)的基站天线多采用楼顶塔的架设方式,其中美化天线多采用楼顶美化天线(排气管、方柱等)、楼顶桅杆等架设方式。美化天线支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站塔架与周3选址合理性分析生的影需求。为保障良好的通信服务质量,本次评价部分基站建设在了布局合理且距离(2)本次评价基站在站址的选择时兼顾考虑了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电磁环境影响合理性三方面。技术合理性方面是指满足了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要求,站点选址应满足了站址选择的相关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性方面是指在满足技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现状及滚动规划,综合考虑选定了站点,尤其考虑了塔架的建设、搬运的难易程度等。电磁环境影响合理性主要指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量及系统数量越来越多,对周围环境的电磁环境影响问题日益突显,基站选址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择了站址,建设在城区及人口密(4)根据调查,本次评价基站的选址不占用基本农田。线直线距离均满足各基站相应的安全控制距离要求;通过对处于主瓣安全控制距定措施。建设单位已按照本次评价提出的措施对涉及基站进行了调整,城中铁四局等7座基站对周边电磁环境影响可以满足相关标准综上所述,本次评价基站的建设可实现生态、环保、健康的通信,是为了满环境风险分析4.1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基站工程的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本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存在风险的物质主要为基站机房使用的铅酸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判定,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本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的隐患主要为基站机房运4.2环境风险分析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原料是铅和硫酸,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4.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综合以上分析,在严格遵循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产生的环境7.5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环法[2010]193号),要求全省各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规划、开发期间及开发后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环境7.5.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主要内容导目录(2011年本) (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起施行)中鼓本项目无水、大气、噪声污染,能达到相应的环境功区划要求。项目运营期水、大气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项目基站天线存在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通过报告表分析可知,基站天线周边敏感点均能满足相应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要,不少居民对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范围及影响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而某些媒体的不正确宣传使得居民非常担心基站的电磁辐射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不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本次评价基站周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进行了逐一核基站相应的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的要求。通过对本次评价基站周边电磁环境的理论预测,本次评价基站周边各环境敏感点在基站建成投运后的电磁环境预测值7.5.2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建设单位应主动与基站周围群众沟通,积极宣传基站相关知识。当产生群众照国家规定履行了相关环保手续,基站建设是合法的。必要时可请政府及环保主7.5.3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结论建设单位是社会稳定风险的责任主体,应及时履行相关环保手续,并严格按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编号)无无无无无无无无备,机房空调的室内机噪声应小于8.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管理措施(1)加强了对基站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设立了专职环保人员全面负责基站的电磁环境安全管理(基站投诉、监测、环评、验收),正在制定环保管理制(2)新建的所有功率超过国家规定豁免水平的一切电磁类项目,均已向项(3)新建国家规定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类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4)存在建设项目的规模(如移动通信基站的频段、位置等)发生变化情况的站点,建设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5)加强了基站电磁环境影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公众对基站电磁环 (6)建立健全了处理公众环保问题投诉的机制,履行“谁污染,谁治理”(7)制定了必要的移动通信基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定期对基站设备进行(8)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建设计划,并执行“三同时制度”,即与主体工(9)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了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措施(1)合理选择了基站的发射功率、载频数、半功率角、方向角、下倾角及(2)提高了天线的性能,尽量实现了天线性能的有效转换。(3)在基站选址建设之前,对预选地点的电磁环境背景值进行了检测,避。4)加强了移动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基站及附属施性能,尤其。(5)尽量采用了美化塔架形式架设,减少了基站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景观影3限定措施1南侧2/270F住楼30/2704/270南侧5东旁1.3人员素质培训建设单位环保人员、基站维护人员上岗前进行了基站电磁环境影响基础知识、《环境影响评价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8号)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等方8.1.4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2)采用改变天线方位角、下倾角或增高塔架等技术措施。(1)对于楼顶塔基站,天线尽量架设在了远离周边敏感点的位置,必要时(2)天线设置了适当的方向角及下倾角,既保障了通信信号的有效覆盖,(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