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1页
路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2页
路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3页
路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4页
路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1 前言 11.1 背景 11.2 环境影响评价 11.3 评价依据 21.4 评价内容及重点 31.5 评价范围 41.6 环境功能区划 41.7 评价标准 41.8 评价等级 51.9 评价时段 51.10 环境保护目标 51.11 评价原则 62 ****凤凰片现状概况 72.1 凤凰片规划范围 72.2 凤凰片现状概况 73 项目概况 83.1 项目组成 83.2 项目规模 83.3 项目投资 93.4 工程进度 93.5 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93.6 道路工程建设内容 103.7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93.8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214 环境概况 224.1 自然环境简况 224.2 社会环境概况 244.3 ****凤凰片总体规划情况 26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95.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95.2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305.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315.4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26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56.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56.2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6.3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43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446.5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466.6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476.7 移民安置的影响分析 477 污染防治措施 487.1 生态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487.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497.3 水污染防治措施 497.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517.5 占地拆迁影响的缓解措施 517.6 社会影响缓解措施 528 公众参与 538.1 公众参与方式 538.2 公众参与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 558.3 公众参与与调查结果分析 55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79.1 环保投资 579.2 经济效益 579.3 社会效益 599.4 环境效益 5910 环境机构设置和环境监控计划 6010.1 环境管理、监督机构 6010.2 环境机构设置要求及职责 6010.3 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6010.4 环境监测计划 6110.5 人员培训 6310.6 环境监测报告 6411 结论与建议 6611.1 结论 6611.2 建议 67PAGE前言背景****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自古以来就是贯穿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和商埠要津,处在安徽省发展的第一方阵。特别是近几年来,****委、区政府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发展战略和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积极呼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立足第一方阵,争当崛起先锋”的总体要求,实现头两年翻一番,后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GDP达100亿元的发展目标。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就必须增加发展空间,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工业,实现工业强区,工业兴区的发展思路。随着2005年区划调整,****面积由1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35.5万平方公里,给****凤凰片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目前上海、江苏一带的加工业有向内地转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倾向投资内陆省份。但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知名度不高、外向带动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了众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也制约了****凤凰片的发展。因此加快****凤凰片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扩大发展规模,提高****凤凰片的档次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建设****凤凰片呼应了****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战略要求,同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凤凰片的建设必将成为一个更大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于2005年9月11日委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凤凰片所在区域进行了环境状况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根据区域的特点,对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制约因素进行了初步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出本报告书,呈报****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编制的目的是:在对“****凤凰片路网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并针对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以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该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做好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既能建设好凤凰片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又能保护好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评价依据环保法规和技术性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最新修订版,2000年9月10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0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8)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国家环保总局14号令: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2002年10月13日;(10)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监(2002)46号文:《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2002年4月10日;(11)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1993年9月;(12)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95),1995年10月;(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2003年8月11日。有关文件(1)****发展计划委员会观发计[2005]27号文:《关于****市****凤凰片路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05年7月18日;(2)****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5年9月11日。技术资料(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凤凰片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3)****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评价内容及重点评价内容(1)收集和监测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分析项目建设期对地表水、空气、生态、声环境、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利影响。(3)预测与分析项目运行对社会环境和居住可能产生的不利、有利影响因素,对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减缓、控制措施。(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拟定环境管理、监控及培训计划。(6)收集公众意见。评价重点(1)建设期环境的影响。(2)噪声对环境的影响。(3)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措施。评价范围基本评价范围与工程项目的建设范围相同,即****凤凰片,面积1.56平方公里的范围。环境功能区划(1)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范围内水体均为Ⅲ类水质功能区。(2)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均为二类功能区。(3)声环境功能区划:主干道声环境功能区划为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标准适用区,其余地段声环境功能区划为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适用区。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长江****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1。表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CODNH3-NBOD5石油类标准值6~96201.040.05(2)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1-2。表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因子浓度限值(mg/Nm3)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NO20.240.120.08TSP/0.300.20PM10/0.15(3)声环境靠近主干道一侧声环境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标准,其等效声级昼间为70dB(A),夜间为55dB(A)。其余地段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其等效声级昼间为60dB(A),夜间为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新扩改标准,具体详见表1-3。表1-3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项目pHBOD5NH3-NCODCr标准值6~92015100(2)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评价等级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为三级,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进行影响分析。评价时段(1)建设期:从施工开始至工程竣工为止(约3.5年)。(2)运行期:工程完工投入运行。环境保护目标(1)工程影响范围内地表水体水质不低于现有水平。(2)水土保持状况不劣于现状。(3)改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4)施工期尽量不扰民(包括噪声、交通、开挖、堆渣)。评价原则1、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以主要环境要素和影响因子为评价对象,突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评价。2、采取收集资料、类比调查、资料分析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公众参与采用座谈会、调查表的方式收集公众意见。3、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从环境保护角度作出结论,提出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并力求使环保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为项目审批部门的决策、设计部门的设计和建设单位的施工、管理提供依据。****凤凰片现状概况凤凰片规划范围****凤凰片路网工程位于****市西部****内,南为黄土坑路,西临石门湖,北为规划中的勇进路,东为高压走廊,规划总用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具体位置详见图2-1。凤凰片现状概况****市****凤凰片现状用地属****管辖,用地在凤凰村内,用地西临石门湖,水面被围成若干部分,如东风圩等,作为村内的水产养殖场。用地西北侧紧临市公墓用地,南为郊区十里乡渔民、袁柏村用地。用地东部和北部有220KV~110KV高压线穿过。用地地形为岗冲相间,高低不平,起伏较大。最高高程为60米左右(黄海高程,下同),最低高程为18米左右。现状地质构造属扬子古生代褶带的长江冲积平原。境内地势起伏,自东往西逐渐增高,呈三级阶梯。用地除南部的一条16米左右的黄土坑路和内部几条土路外,基本没有道路和,黄土坑路为混凝土路面,是我市与西部县市联系的一条重要干道,随着皖河大桥的通车,它的重要性越显突出。现状用地基本为松树林,其间分布着一些水塘,中部还零星分布着凤凰村的一些居民用房。****凤凰片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已入住大多数工业项目均为无污染项目,只有少数几家有轻度污染,而且都有防治措施,其周围规划区内均为荒山和荒地,环境条件较好。凤凰片现状土地利用情况详见图2-2。项目概况 项目组成1、道路工程:需完成道路总长12190米,道路布置详见图3-1。2、排水工程:拟铺设排水管道16915米,毫米,雨水排水管径600~1500毫米,污水排水管径300~600毫米。排水管与城市主要管网接通。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分别见图3-2和图3-3。3、绿地工程:需建****凤凰片内各主、次干道的绿化设施,在重点区域建设一些有特色的绿化区、人文景观和小品。形成****凤凰片的绿地系统。4、消防工程:建立119火灾报警系统,建立消防与“城市生命线”有关的专线通讯。道路按120米间隔设一消防栓。200米间隔设一消防通道。项目规模依据总体规划及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用地和本次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确定****凤凰片路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详见表3-1。表4-1项目建设规模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估算投资(万元)一道路长(m)*宽(m)5056.22勇进路1270*60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1268.98霞虹路1600*40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1111.68黄土坑西路1700*32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830.96经一路北段1020*16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213.38经一路南段1100*16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230.12经二路1960*25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660.52经三路1850*16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387.02纬一路750*16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156.90纬二路770*16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161.08纬三路170*16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35.56二雨水工程雨水管网9250m882.86三污水工程污水管网7855m324.15四路基土方工程3000.00五其他设施3212.90合计12476.11项目投资****市****凤凰片路网工程12.19公里,投资30045.53万元。其中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投资估算12476.11万元,道路沿线征地、拆迁及其他投资估算为17569.42万元。工程进度工程建设期为4年,2005-2008年。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片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市为依托,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及人才、技术优势,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积极迎合****市的产业、资金及人才技术的辐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把****凤凰片建成为一个以商贸和工业为主导,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片区建设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长远利益为主,近、远期相结合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化原则,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工程建设内容道路等级的确定道路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其在路网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和适应的远景交通量确定。根据《****市总体规划》和《****市****凤凰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勇进路、霞虹路、黄土坑西路为片区主干道,经二路、为片区次干路。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经一路、经三路为片区支路。通行能力分析及新建道路车道数的确定本次通行能力分析,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1)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析1、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交通条件下,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以小客车为标准)Np:Np=3600/t。t: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由此可计算对不同设计时速时一条机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见下表3-2。表3-2一条机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计算行车速度(km/h)605030可能通行能力(pcu/h)1640155010502、设计通行能力不受平面交犹影响的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m:Nm=ac.Np其中:ac为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对主干路ac取0.85,一般道路ac取0.9。故本项目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计算行车速度V=60km/h时Nm=1312pcu/h计算行车速度V=50km/h时Nm=1318pcu/h计算行车速度V=30km/h时Nm=945pcu/h3、道路的单向设计通行能力对于城市道路,车道的通行能力受到车道数和交叉口的影响。对于单向二车道,车道折减系统取1.8,单向三车道,车道折减系数取2.64,单向四车道,车道折减系数取3.25,交叉口折减系数取0.85,由此计算出道路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见下表3-3。表3-3道路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设计车速(km/h)605030单向一车道11851186803(2)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析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取一条自行车道线的设计通行能力为:800-1000辆/小时。(3)建设规模片区所含道路全长12190米,建设规模见表3-4。表3-4片区道路建设规模道路名称道路红宽度(m)建设规模(宽×长)m主要建设内容经一路(南段)1616×1100路基、机、非混行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经一路(北段)1616×1020路基、机、非混行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纬一路纬二路1616×75016x770路基、机、非混行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纬三路经三路1616×17016×1850路基、机、非混行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勇进路6060×1270路基、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霞虹路黄土坑西路403240×160032X1700路基、机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经二路2525×1960路基、机、非混行车道及人行道、绿化、照明工程主要技术标准根据已确定的道路等级,本项目道路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5。表3-5主要技术指标指标名称单位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60505030路幅宽度m60402516平曲线最小半径m500100竖曲线最小半径凸m500050005000400凹m300030003000400最小纵坡%0.30.30.30.3最大纵坡%2.52.52.52.5工程内容(1)道路设计1、设计依据根据《****市总体规划》和《****市****凤凰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以及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执行。2、道路平面:(1)平面设计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轴线进行。(2)注意新建道路与老路衔接,保证新、老之间连接平顺。(3)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结合,符合有关技术标准。(4)处理好道路直线段与平面线段的连接,平曲线半径必须满足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的要求。(5)既要满足近期要求,又要兼顾远期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3、道路纵断面(1)****凤凰片地势起伏,冲圩相间,以圩冲地形为主,属典型的丘陵地区,道路自然坡度一般较大,地面雨水能迅速排除,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道路纵断面最小纵坡要求。(2)道路设计高程兼顾与现有建筑的衔接及考虑远期两侧的开发。(3)充分考虑上方平衡,尽量做到经济合理。(4)纵坡设计利于管道埋设,保证覆土厚度。4、道路横断面横断面布置遵照以下原则:(1)满足道路交通功能;(2)兼顾两侧现有建筑,尽量减少拆迁量;(3)符合管线布置要求。其中各类道路分幅如下:60m宽道路分幅:24m(机动车车道)+2×2.0m(绿化带)+2×6.0m(非机动车道)+2×10.0m(人行道及绿化带)。40m宽道路分幅:16m(机动车车道)+2×1.5m(绿化带)+2×5.5m(非机动车道)+2×5.0m(人行道及绿化带)。25m宽道路分幅:15m(机、非混行车道)+2×5.0m(人行道及绿化带)。16m宽道路分幅:8m(机、非混行车道)+2×4.0m(人行道及绿化带)。5、道路路面结构(1)水泥砼路面结构机动车道:22cm厚C35砼面层。30cm厚二灰碎石基层(1:2:3)。素土整实、压实度≥95%非机动车道:18cm厚C30水泥砼。20cm厚二灰碎石基层(1:2:3)。素土整实、压实度≥93%人行道:预制25×25×5cmC30砼人行道板。2cm厚1:4水泥砂浆垫层15cm厚二灰碎石基层(1:2:3)。素土整实、压实度≥90%(2)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机动车道:8厘米厚沥青混凝土+6厘米厚沥青贯入碎石。35厘米厚二灰碎石(1:2:3)。素土整实、压实度≥95%非机动车道:2厘米厚沥青混凝土+6厘米厚沥表贯入碎石。25厘米厚二灰碎石基层(1:2:3)。素土整实、压实度≥93%人行道:预制:25×25×25cm砼人行道板。2厘米厚1:4水泥砂浆垫层。15厘米厚二灰碎石基层(1:2:3)。素土整实≥90%。两种路面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厚度较小,路面无接缝,施工工期较短,行车舒适,养护维修简单,开放交通早,目前在高等级公路上普遍采用,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较复杂,投入施工机械设备较多,其路面结构抗水损害能力较差,较易出现龟裂,坑槽、泛油等。从材料来源看,沥青混凝土必须采用进口或国产优质沥青,工程造价较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水泥混凝土使用寿命长,路面防滑性能好,施工工艺简便,材料来源丰富,而且道路不必经常养护,从整个使用过程考虑,其修建和养护费用比沥青路面低。通过上述分析,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霞虹路、勇进路采用沥青路面。经二路、黄土坑路、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经一路、经三路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5.6.2绿化工程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在考虑道路交通功能和景观效果有机结合的前提下,从提高绿化品位,丰富道路景观,增加绿化层次,体现绿化建设水平出发,充分利用道路绿化带。将每一条道路都建成展现园林城市风貌的园林景观路。****凤凰片区道路两边各预留55米宽绿线,并为将来道路提级提供弹性空间。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设计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在不同的路段树种进行变化,空间层次感强,色彩搭配丰富,这样景观层次多,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应性强,便于养护管理,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当地的绿化特点和绿化水平。(3)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绿化设计要符合行车视线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一般设计要求为:绿化布局形式为对称规整式,人行道绿化带以大乔木为主,结合花灌木、球类、地被,快慢车道分车岛布置行道树,下面满栽灌木,中央分车岛绿化由低矮整形灌木,花灌木,少量地被组成。根据不同的路段,选用不同树种。5.6.3****凤凰片路网照明工程道路照明的主要目的是:当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夜间行驶和行走在道路上时,将必要的视觉信息传递给驾车者和行人,事先防止由于视觉信息不足而出现的交通事故,同时,可以增加和保证夜间道路交通的全面安全以及舒适感.1、供电电源一般道路的照明系统的供电采用AC380/220V三相五线制.考虑到电缆敷设的施工以及穿管条件,一般采用4x25+1x25的五芯电缆作为照明灯具的配电电缆是合适的.由于供电电压降限制在±10%Ue左右,经过计算,这种低压供电方式的供电半径大约在500~600m左右,也就是说在道路照明供电系统设计中,一般每隔1000m到1200m要设置一座10kV/0.4kV变电站.可以是固定式变电站,也可以采用环网供电的箱式变电站.考虑到道路照明长距离供电的需求,可以采用中压供配电的方式输送电能到照明负荷处;再采用小型高防护等级(一般为IP68)的埋地式变压器,降压到灯具的使用电压AC220V.中压供电的电压等级可以是5.5kV、6.0kV、10kV.这种供电方式可以省去每隔1000m到1200m所设的变电站,但是增加了中压馈电电缆.一般一个中压变配电站馈电范围达20km.2、照明灯具采用一般灯杆照明方式布设道路照明时,道路照明的配光,是在对照明器设置场所的情况(道路周围的明暗)、路面亮度的均匀度以及眩光等进行分析之后决定的.通常使用截光型和半截光型高压钠灯.(1)照明器的安装高度(Hf):灯杆高度应以10~15m为经济,加大照明器的安装高度可以减少眩光,增加整个照明设施的舒适感.同时也会增加灯杆的成本,同时溢向路面以外的光也会增加形成总效率的减低,所以要根据道路性质,宽度等而定.(2)有效悬挑长度(Or):在干燥路面的情况下,如加大有效悬挑长度,可以使路面平均亮度增高,雨天道路湿润的时候,路面两侧(路肩)的亮度将是十分低的,有效悬挑长度大小不同而会引起雨天路面亮度分布的不同.(3)照明器的安装角度(θf):一般控制在50~150范围内.(4)照明器的布置和排列:照明器的布置和排列基本有单侧布灯、交错布灯、对称布灯、中央布灯等几种,这可以根据道路宽度、结构情况的不同,独立的或成组的使用它们.3、道路照明的监视与控制道路照明的监视与控制是现代化城市管所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设备管理与节能.道路照明按区域划分以后,主要根据该区域的活动时间或照度来决定路灯的开启与关闭.也可设置智能控制器,按照设置的程序进行控制.对于和广场或景观结合的道路照明可以根据需要分时分段地控制开闭,或输入彩等灯程序控制.(2)对道路照明整个系统的监视与控制必须建立若干控制子区,每个子区设置对灯具状态的监视与照明的开闭程序.整个道路照明工程设置完整的信号采集与设备监视控制系统.能够完成智能化区域控制的所有功能,还能完全的掌握该系统所管辖范围内灯具的状态.为完成系统监控所必须建立的通信系统在城市可以利用公共有线网,也可以建立无线专网。5.6.5排水工程5.6.6.1雨水管道设计根据项目区基础配套工程雨水管网工程中确定的管道走向、管径大小,结合道路工程的实施进行雨水管道铺设。项目区道路宽度大于或等于40米时,雨水管双侧布置,40米以下道路单侧布管;雨水管起始管段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雨水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道基础根据管道不同的埋设深度,采用对应的混凝土基础。5.6.5.2污水管道设计根据项目区基础配套工程-污管网工程中确定的管道走向、管径大小,结合道路工程的实施进行污水管道铺设。项目区污水管道采用单侧布置;污水管起始管段覆土深度不小于1.0米。污水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胶圈接口;管道基础根据管道不同的埋设深度,采用对应的砂石基础。5.6.6排水管网工程5.6.6排水管网工程1、雨水管网工程(1)排水现状及体制项目区目前建成道路下均埋设了雨水管,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由于现状道路系统尚未完善,整个项目区雨水排放系统也尚未完善,部分道路的雨水管出水口均为临时出水口。(2)雨水排向:经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项目区内及周边相邻水体。(3)雨水量计算项目区雨水量计算采用****市暴雨强度公式:q=t=t1+t2Q=F*q0q0=¢*q式中Q管段服务区域的设计流量¢--服务区域径流系数取0.5~0.7q0—单位面积径流量P--暴雨重现期取1年F—管段服务区域面积t1—雨水的地面集水时间取10mint2—管道内雨水的流行时间2、雨水管网工程实施依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及所选参数计算出不同道路下的雨水管所收集的雨水量,根据雨水量及管道流速要求查水力计算表得出不同道路下所需埋设的管道管径。管网实施过程中,对于现状排水系统,在铺设新建管网时应尽可能连接、利用现状道路下的主要雨水管,使整个项目区的雨水排放系统完善、统一。雨水管网工程量见下表3、污水管网工程(1)排水现状及体制项目区目前建成道路下均埋设了污水管,项目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由于现状道路系统尚未完善,整个项目区污水排放系统也尚未完善,部分道路的污水管利用率较低。(2)污水排向:本项目区道路下埋设污水管道收集项目区内的污水,污水经管网收集后汇入****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3)污水量计算污水量计算根据用水量的折减系数及污水管网收集率计算。用水量转化为污水量的折减系数取0.85,管网的截污率为排污量的90%(远期)。Q=0.78x0.88x0.9=0.6万吨/天,日变化系数取1.3。4、污水管网工程实施a.污水管道布置项目区地形特点: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根据项目区地形特点,按照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布管。项目区污水次干管沿环城西路、经一路、黄土坑西路布置,主干管沿环湖南路布置。项目区的污水管网在建设时应与道路建设同步,并严格按照污水管网布置的原则走向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实施。污水管网工程量见下表。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施工期(1)噪声本公路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搅拌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m处的噪声可高达90~98分贝.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产生不利影响.(2)大气本公路施工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扬尘污染。筑路材料在运输、装卸、搅拌过程中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空气环境中;筑路材料在堆放期间由于受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3)废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水污染。另外还包括建筑泥浆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及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渣土、弃土,在工程正常排水或一定的强降雨作用下,随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悬浮颗粒物,流到附近水体。(4)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基填挖使沿线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农田被侵占,临时取弃土场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表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局部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影响局部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运期(1)交通噪声源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源为非稳态源。公路投入营运后,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另外,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驶中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2)环境空气污染源本项目建成后,汽车尾气是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比例地增加,且和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工况有关。汽车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而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和几乎全部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都来源于排气管。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1、在****凤凰片建设初期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对入区的项目进行评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严重污染的项目坚持不准入区,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并按照功能分区进行,经过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设区的环境状况没有大的变化,符合建区条件。2、功能区划分明确:****凤凰片按功能明确地划分,以道路及林木分隔,以防互相污染或干扰。同时为保护区域环境,沿片区主干路布置无污染或轻污染的工业企业,总的原则是禁止污染企业入驻本区。3、污水集中处理:工业污水和雨水排放实行分流制。对于生产污水要求各厂进行预先处理,水质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三级标准后,再排放集中至污水处理厂,与区内生活污水一并进行处理。4、加强绿化:片区内重视绿化工程建设,一可美化环境.二可防治污染。重点是搞好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和小区内的绿地建设,使区内的绿地率超过38%,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环境概况自然环境简况地理位置****市是雄踞长江中下游北岸的一座历史名城,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凤凰片位于安徽省****市西北郊九里十八湾地区的丘陵地带,地处北纬30°55′,东经117°02′,南踞长江中下游北岸,东离****市大湖、菱湖各约1.5~2.5公里。具体位置详见地理位置图(图4-1)。地质地貌****市地层属扬子地层****地层小区。地质基层为中生带白垩系浦口砂砾岩。北部和西北部九里十八湾地区属大别山皖山余脉,属新生界下更新流****组地层,岩性为陆相冲积型砾石层夹砂层。****凤凰片地貌为零星的三级阶地,海拔标高在20~30米左右,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地震烈度为六度。气候及气象****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136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609.4毫米,蒸发量略大于降水量。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4.7℃,极端最低温度-12.5℃,最大冻土深度13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达245天,日照2030小时。本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占全年的52%,其次为西南风,约占全年的24%,静风频率占15%。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其主要气象参数为: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月平均气温29.2℃最低月平均气温3.2℃年平均湿度77%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9.9%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4.6%年平均气压101100Pa夏季平均气压99930Pa冬季平均气压102080Pa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12、1、2月)夏季主导风向6、8月东北风,7月西南风夏季平均风速2.8m/s冬季平均风速3.6m/s夏季最大风速18m/s冬季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风速3.2m/s静风频率15%风载荷(地面上10米处)35kg/m2年平均降雨量1368mm年最大降雨量2294.2mm最大积雪深度310mm年平均蒸发量1609.4mm最大冻土深度130mm无霜期245天日照时数2030小时/年水文长江****段长约40公里,江岸平直,水面宽阔,平水期江面平均宽度约2000米,全断面平均水深14米。多年平均流量约2.8万立方米/秒,流速为0.7米/秒。历年最大流量约9万立方米/秒左右。多年平均水位10.16米,历年最高水位18.94米,最低水位3.56米。最高水温35.1℃,最低水温1.1℃。长江为****市区民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水质状况良好。评价区境内水面辽阔,湖塘棋布,湖泊水面11万亩。地面径流自西北向东南,全部汇入****市郊菱湖、大湖等内湖水系。土壤与植被****市西北部低丘岗地带多为砾质红壤性土及黄红壤,pH呈酸性或微酸性,小部分为粘盘黄棕壤及潴育性稻土,pH近中性。东北部夹杂有部分沼泽化土壤,西南部与东南部多为壤质灰潮土。****市西北部丘岗地带主要分布着次生的、人工营造的针叶松和宽叶林,主要种类有黑松、马尾松、杉树、枫香、化香、榆、刺槐、油桐等。****城区绿化覆盖率为10%。社会环境概况行政区划****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辖一市七县三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七个县以及大观、迎江、宣秀三个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万。其中市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人口约54万。****是****市的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濒长江,北接206、318国道,西以皖河口大桥与赣鄂湘远通。全区土地面积235.5平方公里,人口27.68万。辖区7个街道和3个乡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及周边地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处在国家级风景名胜的几何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城****的始源地和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交通****市位于上海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区之间,是长江黄金水道沿岸的重要城市之一。随着****市长江大桥的落成以及皖河大桥、皖狮路的建成通车,作为****市北大门和西大门的****凤凰片其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西进可上溯汉渝,东出可直抵宁沪杭,南下通粤闽,北上达京津,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进北上的桥头堡和理想的中继站。****凤凰片紧靠大型国有企业****石化总厂,是****市西部工业组团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业用地的拓展区域,距市中心仅5公里左右,与老城区联系紧密,是****市与西部各县市联系的重要节点,也是****市西大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市交通设施发展较快,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立体交通体系,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本规划区域距机场8公里,距火车货站4公里,距港口6公里,通往机场、火车场、港口均很便利。****凤凰片域南侧规划有32米的黄土坑路,向西可通往九江,向东可与市区主干道相连;西侧规划有40米的环城西路,向北可直通****火车站货站,对外运输便利;北侧规划有60米的勇进路,可与206国道直接相连。整个区域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对内与市区联系方便。社会经济简况****市是雄踞长江中下游北岸的一座历史名城,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市是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是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唯一的北岸城市。地处黄山、庐山、九华山、石钟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几何中心,境内人文、自然景观众多,有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的振风塔等。并蕴藏着丰富优质的大理石、石灰石和石英砂及其它如铜、铁、铅、磷、石棉、明矾、重石晶等矿藏。据2003年统计资料,****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5.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3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5.9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94.19亿元,增长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31元,比上年增加342元。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委的正确领导下,****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全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呈现争先奋进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完成3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第二产业总产值9.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第三产业营销额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l8.7%;财政收入63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圆满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一年来,****抢抓政策机遇,克服体制性困难,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奋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为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的****凤凰片,申报省级开发区取得阶段性进展。先后完成了凤凰科技工业园、集贤机械工业园一期土地征用、报批和房屋拆迁工作,凤凰科技工业园一期499.23亩“五通一平”建设全部完成,集贤机械工业园一期383.78亩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茅岭兴利达纺织服装工业园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片区建设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通过政府投入、银行融资、BT项目合作等方式,“一区三园”全年完成投资近8000万元。成功举办了****招商项目签约暨片区企业入园奠基仪式,广东许氏三彩等企业正式开工建设。****管理体制、运作机制逐步建立,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凤凰片总体规划情况规划范围****凤凰片位于****市西部****内,南为黄土坑路,西临石门湖,北为规划中的勇进路,东为高压走廊,规划总用地面积1.56平方公里。性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工业化模式,结合建设项目的意向,确定****凤凰片的性质为:以高科技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功能分区****凤凰片是****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石化组团的一部分,与城市西部工业区紧密联系,依据总体规划,结合用地将凤凰片分成四大功能区,分别是工业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和生态绿化区。工业区:考虑工业区所处的石化工业区的大环境,要求工业园内布置二类以上的工业。仓储区:可为园区工业企业提供仓储服务。综合服务区:主要安排片区内行政管理、对内对外的商贸金融服务等综合设施。生态绿化区:片区内地势有高有低,周边绿地环境较好,西临石门湖,湖水污染较小,水面清澈,规划通过建设园区集中绿地、景观大道将片内绿化区与周边的绿化和水面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规划为生态绿化区。用地布局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将用地分为: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等五大类,各类用地综合安排如下:(1)工业用地作为****高科技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区,园区内主要发展2类以上工业,严禁用水量大、排水量大、重污染的企业进入工业园区。依据总体规划和****市城市道路网规划所确定的道路系统,结合用地现状,规划道路将各个地块分成9公顷左右大小不等的地块,各地块可分可合,使土地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根据生产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而变化,实际建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78.1公顷,占整个片区面积的50.06%。(2)仓储用地鉴于片区内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考虑到片区建设的需要,在片区北部12号和14号地块安排了两块仓储用地建设商业仓库,可作为片区内工业企业的中转仓库,规划用地面积为19.42公顷,占片区用地的12.45%。(3)公共设施用地为片区提供商业、金融等综合服务,反映主干道的城市景观,发挥主要道路两侧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规划在环城西路和霞虹路交汇处两侧,即片区西部7、8、10、11号地块,沿街安排一些公共设施用地,可根据具体的建设项目安排综合楼、行政办公楼等,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97公顷,占片区用地的6.39%。(4)道路广场用地依据总体规划和****市城市道路网规划所确定的主次干道,本规划安排了60米、40米、32米、25米、16米的道路,并安排一处社会停车场地,规划道路停车场总用地面积为25.87公顷,占片区用地的16.58%。(5)绿地结合用地现状和现有水面,规划在片区内建设生态绿化区。规划在片区中部霞虹路两侧适当安排20米的绿化带,形成工业园区内东西向的绿化景观带。并在东部1号和4号地块内安排集中绿地,建设成为片区公园。在片区西部结合水面建设水边广场和小公园,为居民提供公共开放的游憩场地,作为****市西大门的重要景点。高压线走廊下布置低矮绿化,作为公共绿地,规划绿地面积为34.55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12.1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动植物资源受人为活动影响较明显,评价范围内野生动物稀少。植物主要是以松树、杉树为主的杂木林。土壤****凤凰片西面地貌单元应属丘陵岗地,东部单元应属二级阶地。该区域范围内没有断裂带。根据钻孔揭露,场地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四层:①新填土:黄褐色、松散、稍湿,夹杂块石等,主要以开山碎石土组成。②粉质粘土:灰褐色、很湿、可塑状态,包含腐植质和植物根系等。③黄土:黄色、湿、硬软塑状态,包含钙质结核和砂粒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④花岗岩:强风化、灰白、中密、稍湿,包含铁、锰结核等,该层强风化花岗岩是燕山晚期生成的花岗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凤凰片为丘陵岗地大,水土流失严重,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的“重点治理区”,故需引起重视。(1)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园区成土母质以砂页岩、安山岩类风化物和洪积物为主,显酸性至微酸性反应,沿湖圩田表现为潜育现象。山地土壤质地泡松,多为中度侵蚀型,土质偏酸。而且地处季风盛行区,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359mm。降雨集中,多在5~9月(约占全年的60%以上)。因此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时间短,强度大,这无疑是侵蚀坡面的强大动力。综上所述,本地区可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将给保护水土资源带来不利影响。(2)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凤凰片区内有植被覆盖的地段,土壤侵蚀强度中等,平均侵蚀模数约30t/(hm2·a)。其他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地段,水土流失现状较为严重,主要侵蚀类型为面蚀。区域水土流失的评价标准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标准值见表5-6。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统计见表5-7。表5-6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hm2·a))微度侵蚀<5轻度侵蚀5~25中度侵蚀25~50强度侵蚀50~80极强度侵蚀80~150剧烈侵蚀>150表5-7新区土壤侵蚀现状统计土壤侵蚀类别面积(km2)占评价区域(%)中度侵蚀区[25~50t/(hm2·a)]4.5783.5剧烈侵蚀区[>150t/(hm2·a)]0.9116.5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区所属多数区域属中度侵蚀区,但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布点在凤凰村排阳村民组设一个噪声监测点。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方法与频率按照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有关规定进行。测2天,分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监测方法测量方法按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监测仪器监测仪器选用AWA6218噪声自动分析仪,其性能符合GB3783的要求。监测结果2005年9月5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监测点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其等效声级昼间为52dB(A),夜间为40dB(A),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状况良好。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项目根据拟建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选择SO2、TSP、NO2、PM10为监测因子。监测点布设设一个监测点,在****凤凰片内。监测时段和频率监测期为一期,连续监测5天,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规范进行采样。同步观测气象参数。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详见表5-3。表5-3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来源NO2Saltzman法GB/T15435-1995TSP重量法GB/T15432-95SO2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GB/T9801-88PM10重量法GB6921-86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5年9月12~16日对该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采样分析,详见表3-1。表3-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3-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项目样品数检出率一小时平均浓度各日平均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范围(mg/m3)超标率(%)NO2201000.030~0.03900.010~0.0130TSP20100//0.252~0.2940SO2201000.262~0.34900.092~0.1340PM1020100//0.052~0.0940(5)评价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功能定位,本次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之二级标准,具体详见表1-2。由表3-2知,监测点各监测项目中SO2、NO2等污染物,无论是1小时平均浓度还是日平均浓度,均低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浓度限值,TSP和PM10的日平均浓度均达标,表明该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考虑到评价时间较短,此次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采用例行监测资料。例行监测断面设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长江****段共设置了四个例行监测断面,即皖河口(对照断面)、车渡口(控制断面)、石化总排口(削减断面)、前江口,皖河口距车渡口7km,距石化总排口12.8km。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具体详见表1-1。例行监测数据表6-1列出了2004年的长江****段的例行水质监测数据。表6-1长江****段2004年例行水质监测数据单位:mg/l(pH除外)水期断面pHCODMnBOD5NH3-N石油类丰皖河口7.632.531.170.142<0.004车渡口7.652.451.280.143<0.004石化总排口7.662.170.580.142<0.004前江口7.671.930.540.144<0.004平皖河口7.592.831.240.199<0.004车渡口7.672.971.210.195<0.004石化总排口7.652.811.210.209<0.004前江口7.502.741.220.200<0.004枯皖河口7.852.530.880.221<0.004车渡口7.862.480.950.228<0.004石化总排口7.862.470.920.223<0.004前江口7.872.470.900.222<0.004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超标倍数法进行评价。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计算式:Si=Ci/Cs式中:Si某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Ci某项水质参数的实测浓度,mg/L;Cs某项水质参数的评价标准,mg/L。pH值标准指数计算式:式中SpH,j单项水质参数pH的标准指数;pHjpH值实测值;pHsd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当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上述评价标准,采用单项指数超标倍数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列于表6-2中。表6-2地表水例行监测数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水期断面pHCODMnBOD5NH3-N石油类丰皖河口0.310.420.290.14车渡口0.320.410.320.14石化总排口0.330.360.140.14前江口0.340.320.130.14平皖河口0.290.470.310.20车渡口0.340.490.300.19石化总排口0.320.470300.21前江口0.250.460.300.20枯皖河口0.420.420.220.22车渡口0.430.410.240.23石化总排口0.430.410.230.22前江口0.440.410.220.22由表6-2可以看出,长江****段各例行监测断面水体各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均低于1,可见长江****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功能要求。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新区的建设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影响。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等其它敏感区域,凤凰片内的排阳村民组将予以拆迁。尽管项目的占地拆迁将对沿线部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作为所在区域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沿线群众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并认为项目改造后将大大方便群众出行,更加有助于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其对社会环境的有利影响十分明显。综合分析后本报告将重点关注项目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以及新建的道路在营运期对声环境敏感点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这些不利影响提出缓解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针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集中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道路和场地平整施工过程中,挖方、填方工程以及取弃土场的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地形、植被,几乎使地表裸露,地表性质发生改变,表土的抗蚀能力减弱,这必将增加区域水土流失发生源,加剧区域水土流失现象;②路基填筑及临时取弃土场施工,在防护工程还来不及实施前,以裸地直接接受雨水冲刷、侵蚀,这必将造成短期内公路沿线的土壤流失量大大增加;项目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地表径流,成为区域水土流失的诱导因素;水土流失面积估算根据征用土地使用类型和施工方案,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道路路基面积约为683122m2,道路边坡面积约为17977m2,道路施工的工业场地(搅拌站等)56068m2,合计757167m2。水土流失分析与评价(1)临时弃渣场水土流失量估算拟建项目施工时挖方量约等于填方量,无取弃土场,但施工过程中先挖后填,将有临时弃土场地。该临时弃土量约为1500m3,多为土质挖方。弃土的种类、堆积高度、堆放位置、坡度、占地面积和土壤的松散系数等因素将决定于水土流失量的大小,本评价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按0.5a内(道路施工期)无防护措施,初步估算临时弃渣场的水土流失量为750t。(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凤凰片路网工程的建设破坏了施工区域的微地形、植被,改变了区域地表性质。考虑到路网工程的特性,建设项目对区域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期。工程施工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施工时林地和灌丛草地的采伐,改变了施工区域植被分布状况和地表性质,进而改变了雨水落地强度,增加了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而地表则以裸露的表土直接接受雨水的冲刷、侵蚀,这必将增加区域的土壤流失量,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现象。(2)工程场地平整时,山体开挖和盆地填平,改变了施工区域的微地形,加大了地面坡度,使施工区域成为新的水土流失发生源,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现象。(3)辅助工程的施工,在改变施工区域的微地形、加大地面坡度的同时,并可能改变区域地表径流状况,增加水土流失的诱导因素,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现象。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治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为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并以工程措施为先导,植被措施为后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行之有效,将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现象控制在最小限度。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期,可采取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现象控制在最小限度。随着工程施工活动的结束,区域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同时竣工,项目营运期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不明显。而且施工区域面积仅占评价区面积的13.8%,因此对评价区整体水土流失现状影响不大,但局部引起的土壤侵蚀强度增加问题仍应引起重视,尤其是施工方法不当,植被占用过多以及植被恢复措施不足时,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不能小视。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环境噪声影响评述(1)施工设备及噪声源强工程施工机械产生高强度、无规则的噪声将在短期内对区域声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各种施工机械作业时的噪声情况见表4-4。表4-4各种施工机械噪声A声级范围15m处的声级dB(A)60708090100110内燃机驱动设备挖土压土机(碾压机)前装载机反铲挖土机拖拉机铲土机、推土机铺路机载重汽车材料加工、装卸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泵固定的泵发电机空压机冲击式设备气动扳手风镐和岩石钻冲击式打桩机其他振动机锯(2)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由于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高,采用这类施工机械必需有一个较大的施工场地以便使施工场界的噪声得以降低。施工机械作业时的噪声限值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噪声限值见表4-5。表4-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其他吊车、升降机6555道路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是各类施工机械的设备噪声和施工、运货车辆的交通噪声,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公路沿线附近的居民点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影响将随之消失。(3)施工期噪声预测施工机械噪声传播衰减公式按下式计算:Lp=Lpo-20lg(r/ro)(dB)式中:Lp—距离为r处的声级;Lpo—参考距离ro处的声级。根据各种施工机械的噪声强度,参考标准限值,计算得到施工场地边界线与施工机械作业中的距离,见表4-6。为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施工机械集中处应注意有一定的施工场地,并禁止夜间(22︰00-6︰00)打桩作业。表4-6施工场地边界线与施工机械作业中心距离施工阶段声源标准[dB(A)]距离(m)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75551681683前斗装料机75551681683挖土机75551191191打桩打桩机85禁止施工150-结构搅拌机7055119670空气压缩机7055119670混凝土泵705575423铺路机70551891062压路机7055134752其他移动式吊车65554721500门式吊车6555267844注:表中边界线距离取机械作业噪声最大值时的距离营运期环境噪声影响评价(1)预测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设计的车流量、车速等条件,选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道路交通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地面任何一点的环境噪声是线声源传至该点时的噪声能量与该点背景噪声能量叠加。(一)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