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20日-1118)_第1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20日-1118)_第2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20日-1118)_第3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20日-1118)_第4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20日-11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12月20日-1118)1:自我掌握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转变技术。()

推断题

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肯定的教学目的,完成肯定的教学任务而实行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3:认知—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见()。

单项选择题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觉法

D、争论法

4:让同学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5:心理卫生教育最相宜的时期是()。

单项选择题

A、幼儿阶段

B、学校阶段

C、学校阶段

D、高中阶段

6: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单项选择题

A、单维性

B、不行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规律性

7: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

单项选择题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8: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外倾型

B、理智型

C、心情型

D、意志型

9:课堂教学活动是老师职业的最基本的活动。()

推断题

10:感性学问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推断题

11:班级规模越大,老师的态度、同学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推断题

12: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3: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推断题

14:()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单项选择题

A、领悟

B、应用

C、学问

D、分析

15: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加涅

D、巴甫洛夫

16:把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推理式

B、算法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17: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对学习时间作出总支配,并列出学习日程支配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8:尽管各种不同的讨论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制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制造性。()

推断题

19: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全都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所构成。()

推断题

20: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进展阶段理论,2~7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依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单项选择题

A、自我预期

B、成败阅历

C、自我归因

D、期盼

2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阅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这是()

单项选择题

A、学习迁移

B、水平迁移

C、垂直迁移

D、详细迁移

23: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是问题解决。()

推断题

24:信度是指测验的()。

单项选择题

A、正确性

B、牢靠性

C、真实性

D、适合性

25:以个人好恶、爱好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剧烈情感颜色的群体是()

单项选择题

A、联合群体

B、松散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2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进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推断题

27: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

多项选择题

A、活动过多

B、留意力不集中

C、冲动行为

D、交往困难

28:发散思维是制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之一是()

单项选择题

A、流畅性

B、精确性

C、系统性

D、抽象性

29:惩处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处措施也可适当运用。()

推断题

30: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

推断题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自我掌握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身行为改善,强调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感。

2:答案B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肯定的教学目的,完成肯定的教学任务而实行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B.教学方法(本解析由梅子供应)

3:答案C

解析布鲁纳是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见采纳发觉法。

4:答案A

解析

5:答案B

解析学龄期儿童是心身进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学校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相宜的时期。

6:答案B

解析可逆性指转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C,D

解析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心情型和意志型。

9:答案正确

解析课堂教学活动是老师职业的最基本的活动。

10:答案错误

解析理性学问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11:答案正确

解析略。

12:答案B

解析B布卢姆等人对教育目标分类进行了讨论并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3:答案错误

解析

14:答案C

解析学问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详细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5:答案B

解析加里培林从20世纪50年月开头从事心智动作形成的讨论,并于1959年正式系统总结了有关的讨论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正确

解析略。

19:答案正确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0:答案B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进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o~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详细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ll、12~15、16岁。

21:答案B

解析依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阅历。

22:答案A

解析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阅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3:答案错误

解析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单一的认知活动不是问题解决,因此,题干错。

24:答案B

解析略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遗忘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马上开头,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