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3月21日-761)1: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
单项选择题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分散力
D、群体规范
2:依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单项选择题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3: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全都,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单项选择题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4: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多少时记忆效果较好?()
单项选择题
A、50%
B、100%
C、150%
D、200%
5:依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单项选择题
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6:练习方式有多种,依据练习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模拟练习
B、实际练习
C、集中练习
D、心理练习
7: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受的其次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9:提出最近进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0:将学业成果看作是赢得地位和敬重的根源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学习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1:对学问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有意识记
B、多种感官参加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学问
D、画线
12:计算机帮助教学的优点包括()
多项选择题
A、交互性
B、准时反馈
C、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
D、自定步调
E、低错误率
13: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推断题
对
错
14:把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算法式
B、启发式
C、综合式
D、概括式
15:福勒和布朗认为,常常考虑同学的个别差异,熟悉到不同进展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肯定适合全部同学等问题的老师,其所处的进展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同学阶段
C、关注任务阶段
D、关注自我进展阶段
16: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盼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7: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进展是一个渐渐形成的过程,必需经受八个挨次不变的阶段。6—11岁阶段的进展任务是培育()
单项选择题
A、自卑感
B、内疚感
C、勤奋感
D、主动感
18: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系统结构图
B、模型图
C、层次结构图
D、流程图
19:阅历类化理论的代表是()。
单项选择题
A、贾德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20:在1960年提出了“课程改革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布卢姆
21: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进展阶段理论,2~7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成()。
多项选择题
A、言语技能
B、操作技能
C、记忆技能
D、心智技能
E、体育技能
23:提出老师成长公式“阅历+反思=成长”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24:信度是指测验的()。
单项选择题
A、正确性
B、牢靠性
C、真实性
D、适合性
25: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推断题
对
错
26:意志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关键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酝酿阶段
B、实行打算
C、执行打算
D、检验阶段
27:依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单项选择题
A、外部行为
B、心理变化
C、目标活动
D、操作技能
28:依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缘由是()。
单项选择题
A、力量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29: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维纳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30:生成性学习是复述策略常用的学习模式。()
推断题
对
错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
2:答案B
解析依据内容完整性,练习可分为整体与部分练习。
3:答案D
解析考查内化的定义,应识记。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依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依据记忆的内容和对象可以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规律记忆、心情记忆和动作记忆。依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答案A,B,D
解析依据练习途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7:答案B
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8: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受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9:答案A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进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进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进展区。
10:答案C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学问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果。它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力量或工作力量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答案C
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学问是对学问的最好复习。
12:答案A,B,C,D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肯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14:答案A
解析算法式是问题解决的策略之一,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做法步骤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尝试,最终使问题得到一个正确的解。
15:答案B
解析在关注同学阶段,老师常常考虑同学的个别差异,熟悉到不同进展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肯定适合全部同学。能否自觉关注同学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7:答案C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进展阶段理论,在6-11岁阶段的人格进展特点是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进展的任务是培育勤奋感。(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8:答案C,D
解析双向图是从纵横两个维度排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19:答案A
解析贾德是阅历类化理论的代表。
20:答案C
解析布鲁纳提出“课程改革论”,主见结构化学习。
21:答案B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进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o~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详细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ll、12~15、16岁。
22:答案B,D
解析言语技能与体育技能属于操作技能,记忆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23:答案C
解析略。
24:答案B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牢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全都程度。
25:答案错误
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26:答案C
解析
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浙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 3.1 重力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沪教版2019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考试及答案解析
- 食品质量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昆明导游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月写作题库软件及答案解析
-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 第8课 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黔教版
- 基金从业考试押题公众号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科学探究项目拍摄创意脚本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 个人欠款协议书
-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表格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MH 5006-2015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
- FZT 62011.2-2016 布艺类产品 第2部分:餐用纺织品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收银标准化培训课件
- 高血压与气温的关系
- 微积分课件反常积分
-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对比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