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1页
历史6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2页
历史6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3页
历史6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4页
历史6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课宋明理学一、选择题

2018年题组201·天津文综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B.C.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朱熹强调的是社稷应该为民而立、国家应该以民为本,这与孔想,故BA项属于程朱理学,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程朱理学推动儒家思想新发展的表现是其提出“理气关系等项错误,排除。【答案】B

2017年题组1.20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考点】宋明理学】孔子提出的是“克己复”而朱熹是从“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克己”的,这显然与孔子的原意有所不同,故D项正确;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故A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答案】D2.201()A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考点】儒家思想的内涵。【解析】材料的大致含义是:研究事物原理而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而后意念诚实,意念诚AB项的核心思想是心怀天下,心怀百姓,排除。【答案】A

2016年题组1201·上海单科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这与孔孟仁政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这与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这与两汉经学无关,故C项错误;这首说理诗是朱熹的作品,符合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2201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考点】宋明理学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

2015年题组1201·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B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2201·北京文综1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选项正确的(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朝鲜来华使者认为“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求理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在内心中领悟,故②错误;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朱熹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③正确;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叛逆,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浙江文综1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故①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故②正确;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014年题组1201·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考点】唐代三教合一潮流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故B项错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答案】C2201·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考点】宋明理学【解析】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A项错误;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故CD项正确。【答案】D3201·浙江文综1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张【解析】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与材料的主张不符,故①错误;题目中的“放纵自己南宋理学家朱熹和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故②③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4201·全国大纲卷1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考点】宋明理学“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人伦”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故C项正确;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带有森严的等级色彩,但是材料并未体现等级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201·江苏单科212分: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合,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3分),(9分)(要求;;;;280)【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地理信息作答。第2)问,材料一中宋明理学融合的对象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力料【答案】(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3(9分)2201·ft东文综3(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 材料二生活与观念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6分)【考点】(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宋明理学——程朱理学(2)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10可知,反映的是宋代二中的“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以及“衣冠更易”可以得出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因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击以及在唐朝出现的三教合流作答即可。(1)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10分)(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2分)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201·江苏单科21(节选6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4分)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2分)【考点】(2)宋明理学(3)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第一小问作用,据材料二中“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汉”“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得出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据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得出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结合所学,从内外两个角度概括回答。(3)据材料一“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尊重传统“它以儒家的礼法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得出兼收并(与时俱进结合所学,从传统、发展等角度概括回答。(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2分)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2分)(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2分)4201·广东文综38(节选(6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1904年颁布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取消读经讲经课1912—1913年颁布壬戊学制修身课改为公民课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考点】(2)宋明理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八股取士)(2)第一小问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或理学)因,结合所学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这个角度阐述即可。【答案】(2)学派:儒家。(2分)原因: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