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I目录概述 11.项目背景及概况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13.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问题 24.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情况 2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21总则 131.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131.2编制依据 141.3评价因子与标准 181.4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241.5评价内容、评价重点与评价时段 291.6环境保护目标 301.7评价工作程序 31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22.1拟建项目概况 322.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38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83.1自然环境现状 783.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803.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1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96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964.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025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1745.1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1745.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180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II5.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及其可行性分析 1855.4固废处理处置措施分析 1865.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885.6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936环境风险评价 1956.1风险调查 1956.2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1966.3环境风险识别 2016.4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2136.5风险预测与评价 2216.6环境风险管理 2576.7小结 282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857.1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2857.2主要环节效益经济损益指标分析 2877.3社会效益分析 2887.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 289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908.1环境管理 2908.2污染物排放管理 2918.3环境监测计划 2958.4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2969评价结论 2989.1项目概况 2989.2环境质量现状 2989.3主要环境影响 2999.4环境风险评价 301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3029.6环境保护措施 302III9.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03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049.9结论 304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1概述1.项目背景及概况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1300MA2TY5PU0H)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由安徽东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安徽东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手性氨基酸多肽、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消毒剂、洗涤剂、水处理剂、清洗剂、健康营养品、功能植物提取物的工艺研发、生产和技术合作的专业化公司,致力于高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2000万元在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泰六路与金江六路交口东北侧建设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该项目于2019年8月12日经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以宿开经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20120年10月26日,安徽润安达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受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的现场进行了踏勘,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呈报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020年10月26日,安徽润安达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受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上发布项目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2020年11月,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项目课题组根据分工进行各专题编写、汇总,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论证其可行性,得出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在本项目环评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完成后,在企业网站(安徽东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发布项目征求意见稿全本公示。次报纸公开。◆2021年1月上旬,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入安徽润安达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审程序,经校核、审核、审定后定稿。3.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产排污情况,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下:(1)结合项目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项目采取的废气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拟采取工艺废气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估算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预测项目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现状,从环境影响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对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产生的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源,分别按规范要求,明确其处理处置措施;对项目运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明确其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4.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情况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相符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即不属于“淘汰类”、亦不属于“限制类”,可以视为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1)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相符性根据《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化工、鞋帽服装、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禁止准入及限制准入的环境负面清单如下:①禁止入区的项目:1、国家明令禁止建设或投资的、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3导目录》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进入开发区;规模效益差、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项目的进入开发区。②限制入区的项目:限制发展能源、资源消耗量或排污量较大但效益相对较好的企业发展;物流业禁止贮存和输送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危险品;装备制造行业不得引入产能过剩的项目;严格限制新建印染、酿造以及零散的电镀等项目或者其他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该类项目的,必须事先征得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根据《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发区入园行业参考建议一览表如下:表1开发区入园行业参考建议一览表行业门类行业名称入区建议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农业产业、生物制造优先选择性入区鞋帽服装产业时尚女鞋、女装、高档休闲、运动鞋服、各种面料、辅料优先选择性入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特种专用车、特种设备优先选择性入区新能源和新材料业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设备制造、生物质发电及其集中供热、高分子新材料、新型材料优先选择性入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淘汰类项目禁止入园;建材行业中水泥行业禁止入园,其他行业选择性入园;自行建设燃煤锅炉的企业禁止入园;涉及铜、铅、镍等有色金属的冶炼行业禁止入园本项目属于医药化工行业,项目产品和生产工艺,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有关条款,属于允许类。项目废水经处理后达标后进入宿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气经有效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项目产品不属于过剩产能,不属于建材行业中水泥生产等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定位要求。2)用地规划相符性项目选址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不属于《限制用止类,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用地规划。3)与园区规划环评审批意见相符性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皖环函〔2016〕622号),本项目与之相符性分析见表2。4表2本项目与皖环函〔2016〕622号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序号《宿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拟建项目相符性1严禁建设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拟建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一般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2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污染严重的项目入园。本项目不属于高耗能高耗水行业,配套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控。符合3做好基础设施与规划项目实施进度的衔接工作,环保基础设施(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危废处置、集中供热等)应先行建设。园区内化工产业专用110万千伏双回路电源、污水处理、蒸汽、燃气等基础设施齐全,雨水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符合4园区应设置1000米的防护距离,对规划区域及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逐步实施搬迁,合理布置居民安置区,并确保搬迁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不降低根据现场调查,化工园内居民已基本搬迁至园区外3km处的沱河小区。符合5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位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鞋帽服装产业,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延伸产业为商贸物流业,配套产业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本项目为医药中间体制造项目,属于规划产业之一,与化工园区总体产业定位基本一致。符合由表2可知,拟建项目符合《宿州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中的相关要求。宿州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详见附件、宿州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图详见图3、与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2]57号)、《“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本项目的政策相符性分析汇总见表3。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5表3项目实施的政策相符性分析一览表政策名称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分析结果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1)新建化工项目,原则上在省政府确定的基地和专业化工园布局;引导现有化工企业搬迁至园区,重点推动不符合城市规划、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的企业实施搬迁坚持联合布局。(2)严格审核化工项目建设用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划或布局要求的建设,一律不得批准用地;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化工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暂停污染减排任务未完成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化工项目审批。(3)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化工重大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4)新建项目鼓励采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严禁使用各类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及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水平。(1)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省级开发区,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2)本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用地属于工业用地,本项目为医药化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宿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布局符合开发区功能区布局;(3)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评已批复,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函〔2016〕622号文出具了《关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通过了对园区总体规划环评的审查;(4)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符合“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提高VOCs排放重点行业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重点地区要严格限制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高VOCs排放建设项目。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要入园区。(2)严格涉VOCs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区域内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减替代,并将替代方案落实到企业排污许可证中,纳入环境执法管理。新、改、扩建涉VOCs排放项目,应从源头加强控制,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加强废气收集,安装高效治理设施。(3)加大制药、农药、煤化工(含现代煤化工、炼焦、合成氨等)、日用化工等化工行业VOCs治理力度,逐步推广LDAR工作。加强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含VOCs物料的储存、输送、投料、卸料,涉及VOCs物料的生产及含VOCs产品分装等过程应密闭操作。(1)安徽属于“方案”中确定的16个重点地区之一。拟建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属于省级开发区。(2)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从涉VOCs物料的储存、转运、投料、生产等各环节的无组织废气收集要求。在设计上合理布置生产布局,各工序中物料中转采用重力流,少量在封闭式管道中通过机械泵转移;其次,反应釜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采用导管贴壁给料,投料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不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设置密闭区域,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高位槽、滴加罐均进行了密闭,且高位槽置换废气经收集送至尾气处理系统。(3)针对生产装置无组织废气,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符合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6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政策要求:VOC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未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的替代产品或(1)采取预防为主、清洁生产的方针,采用先进生产工艺,选用密封性能好的生产设备和清洁原料,加强生产管理、确保设备的密闭性。评价建议生产工序中固态物质的投料工序采用密闭投料器进行投加,杜绝固体晶体物料投加过程粉尘的产生。同时,生产装置采取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的生产方式,物料的输送、混合、反应等生产过程均在密闭的设备和管道中进行,源头控制无组织产生。(2)对反应釜等废气的捕集率做到100%以避免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同时应安装机械排风扇,增加换气次数。(3)加强操作工的培训和管理,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程进行,以减少人为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4)各工艺操作应尽可能减少敞开式操作,投料系统应采用加盖密闭的设备,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采用管道输送。缩短进料时间,尽量减少液态挥发性物料在计量槽内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以减少投料过程无组织排放。(5)本项目采用的阀门、连接件、泄压设备等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减少装置的跑、冒、滴、漏;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本项目建成后,全厂继续定期开展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6)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从涉VOCs物料的储存、转运、投料、生产等各环节的无组织废气收集要求。在设计上合理布置生产布局,各工序中物料中转采用重力流,少量在封闭式管道中通过机械泵转移;其次,反应釜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采用导管贴壁给料,投料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不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设置密闭区域,采用负压排气符合7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高位槽、滴加罐均进行了密闭,且高位槽置换废气经收集送至尾气处理系统。 (7)原料运输过程中应全封闭,防止撒落,并按作业规程装卸、搬运物料,仓库和车间地面应及时清扫。(8)储罐将尾气接入废气处理系统。(9)对贮存桶、中间储槽经常检查、检修,保持气密性良好,防止泄漏。(10)废水收集及处理措施均加盖密封,减少无组织挥(11)拟建项目大部分采用机械泵,少量采用水环真空泵。水环真空泵的水箱加盖密闭经废气收集送至车间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同时在泵前、泵后安装缓冲罐并设置冷凝装置,回收的单一溶剂套用于生产过程。(12)过滤和离心过程采用密闭的离心机,母液罐的排空口接入车间废气处理装置。安徽省新型化工基地发展纲要(2013—2020年)(1)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建设淮北临涣工业园、蚌埠精细化工集聚区、铜陵化工集聚区、阜阳化工集聚区、池州香隅化工园区。充分体现高、特、优、新4个特点,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为主导,重点发展氨基酸、生物食品添加剂、生物医药、生物化学品及生物塑料等产品。(2)坚持统一规划。各有关市、县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制定本地新型化工基地发展规划。新建化工企业要全部进入园区,严禁另行择址、分散布置,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现有化工企业通过异地搬迁技改、退城进园等途径,逐步向园区集中,加快高风险化工企业退城进园进度。严格限制园区外化工企业产能扩张,全面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1)拟建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项目属于医药化工项目。(2)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评已批复,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函〔2016〕622号文出具了《关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通过了对园区总体规划环评的审查。符合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1)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2)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拟建项目蒸汽依托园区供热,不新建锅炉。符合8《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1)优化产业布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执行国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定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2)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3)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巩固燃煤锅炉淘汰成果,全省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燃煤电厂锅炉除外)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4)实施VOCs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和油品储运销综合整治,执行泄漏检测与修复标准。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1)拟建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项目属于医药化工项目,不涉及国家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化工、鞋帽服装、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园区规划环评要求。(2)拟建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以及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1/399-2015)表1大气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3)拟建项目蒸汽依托园区供热,不新建锅炉。(4)针对生产装置无组织废气,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符合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94、与皖发〔2018〕21号文《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的相符性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2018年6月22日专题会议纪要第80号文:研究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将重点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新安江等流域要比照执行。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将着力构筑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沿江1公里范围内做到“五个达标”,5公里范围内做到“五个一律”,15公里范围内做到“五个合规”。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重点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染、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其中“禁新建”行动中,严禁1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严控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禁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合规化工园区内,严禁新批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的企业新建和扩建化工项目。本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长江、淮河、新安江等流域较远,建设内容符合相关市场准入制度,不属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选址位于已有的化工园区。本项目不配套自建锅炉,采用园区供热。因此,比照《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要求,本项目符合相关意见要求。5、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相符性1)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符合性分析如下表所示:表4本项目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符合性分析条款条例内容本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符合性分析第十三条向淮河流域水体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总量控制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量,确定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拟建项目委托评价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同时”制度并落实总量指标。符合第十八条河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本项目生产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向水体排符合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放、倾倒有毒有害液体。第二十二条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严格限制在淮河流域新建前款所列大中型目的,必须事先征得有关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本项目属于医药化工行业,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办复[2020]1188号《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符合注:摘录与企业及本项目有关的要求进行分析。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基本符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规定的相关要求。2、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分析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淮河流域水例》符合性分析如下表所示:表5本项目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符合性分析条款条例内容本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符合性分析第十三条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和印染、制革、化工、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得本项目属于医药化工行业,采用较先进的得技术及设备。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办复[2020]1188号《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宿州年产1000吨高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符合第十响评价文件的要求,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本项目生产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向水体排放、倾倒有毒有害液体。符合:(一)新建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避开饮用水水源地和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功能区;(二)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三)改建、拟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应当把水污染治理纳入项目内容。工程配套建设的水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产水平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评价要求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与主体工成自主验收程序。符合第十所有排污单位的污水治理设施,应当确保正常运转,达标排放。评价要求东凯公司应定期维护厂内污水处厂。符合第十七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本项目生产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向水体排放、倾倒有毒有害液体。符合第十九条禁止下列行为:(一)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 要求的技术和设备;(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评价要求东凯公司严格遵守《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不得有上述违法行为。符合注:摘录与企业及本项目有关的要求进行分析。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基本符合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规定的相关要5、与“三线一单”的相符性1)生态保护红线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宿州市范围内的生态红线区域,不违背安徽省生态红线保护相关要求。本项目与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分布图位置关系详见图1-2。2)环境质量底线公报,2019年宿州市PM10、O3、PM2.5超标,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甲醛、氯化氢、硫化氢、氨、SO2、溴化氢、硫酸雾、溴乙烷、甲醇、三乙胺、DMF、丙酮、异丙醇等废气污染物,不需要将PM2.5作为评价因子纳入本次评价二次污染物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另外,本次项目各股废气均经有效处理后达标外排,且项目实施后主要污染物均能够达标排放。根据项目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项目区域非甲烷总烃、丙酮、甲醇、甲醛、氨、硫化氢、氯化氢、硫酸雾等空气质量、地表水运粮河、区域地下水、土壤、声环境质量均具有一定容量。经预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不会降低现有环境功能。总体来说,项目选址满足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限分析建设项目用水主要为工艺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来自区域自来水管网;用电主要为生产和照明用电,来自市政电网;建设项目不设置锅炉,供热系统选用园区管道蒸汽。因此,拟建项目资源利用均在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承受范围内。4)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照根据《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化工、鞋帽服装、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拟建项目为医药化工项目,不属于开发区入园行业参考建议一览表中禁止和限制入园项目,符合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因此本项目符合环境准入条件。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要求。项目实施和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好“三同时”工作,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量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预测计算表明排放的各类污染物不会降低评价区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环境质量级别,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综上所述,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1总则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查明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核实项目排污环节、计算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进行清洁生产评述、评价项目完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尤其对敏感区的影响;分析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损益分析角度,评价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目的,为项目环境管理和环保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开展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确定环境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和评价重点;(2)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定污染源和潜在污染因素,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3)对建设项目在运营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计算出本项目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4)根据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评价的结果,对工程方案和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对本建设项目的选址合理性给出明确的结论;(5)客观公正地进行事故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单位提供依据。评价工作中将认真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坚持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原则,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的环境特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最新的环境政策与法规、标准,分析工程排放的污染物能否符合排放标准,分析拟采用的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最终提出合理、可靠、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控制规划和技术政策,以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经济合理为原则,分析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2)根据项目和区域环境特点,在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现状和深入分析工程污染源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以往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通过必要的现场监测,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的有关内容,分析该项目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本着科学、公正、全面的原则,结合地方环保规划,力求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对策建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设计、生产、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2)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环评委托书。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20年9月1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1.2.3全国性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实施);(4)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7)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8)国务院,国发〔2013〕37号《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9)国务院,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10)国务院,国发[2016]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11)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1年12月17日;(12)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13)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59号《关于发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14)环境保护部环办〔2013〕10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15)国函〔2011〕119号《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2011(16)安委办〔2008〕26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17)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54号《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6年11月24日;(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20)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坚行动方案》的通知,2020年10月30日;(2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1.2.4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安徽省环境(2)安徽省环保厅,皖环发〔2013〕91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3〕8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4)皖政办秘〔2013〕20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6)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7)皖环函〔2013〕1533号,《安徽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8)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皖大气办[2014]23号《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9)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皖大气办[2017]15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10)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711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统计局、省林业厅、省气象局,皖发改农经(11)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12)《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13)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8〕83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14)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18﹞120号《关于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15)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6﹞116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16)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发[2018]21号《关于全面打造水清绿岸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17)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皖大气办﹝2020﹞2号,安徽省大气办关于印发《安徽省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18)宿州市人民政府,《宿州市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2016年(19)宿州市人民政府,《宿州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暂行办法1.2.5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611-201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9)《污染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药工业》(HJ992-2018);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1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HJ883-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制药工业—原料药制造》(HJ858.1-2017);(11)《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1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3)《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14)《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5)环保部公告2017年第43号《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6)《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1.2.6其它有关依据(1)《宿州市东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16-2030)》;(3)《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1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时段及类型分析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间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按其不同建设阶段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各环境要素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而且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工程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类型及程度定性分析见表1.3-1。表1.3-1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表影响阶段影响类型影响程度可逆长期短期局部直接间接有利不利显著小中大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产生的扬尘√√√√√√施工场地生活污水√√√√√√建筑材料运输√√√√√√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材料堆积√√√√√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废渣堆积、排放√√√√√√设备噪声√√√√√√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由表1.3-1分析可知,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既有可逆的,也有不可逆的影响;既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影响。(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表1.3-2列出了该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中的数字带有半定量性质,但可以反映出诸因素的影响大小。表1.3-2建设项目对环境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影响分析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交通供水供电税收就业支农有利影响+2+1+1+1+1+1+1+1+2不利影响-1-1-1-1-1综合影响-1-1-1-1-1-1+2+1+1+1+1+1+1+1+2“+”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从表1.3-2中可以看出,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因素中。原因是项目建设以后,对区域内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声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多数表现为有利的影响,有利影响程度远大于不利影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前述的本工程排污特点及工程污染源强分析,在对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初步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筛选,确定下列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0表1.3-3评价因子筛选情况一览表评价内容现状评价影响分析总量环境空气醇、丙酮、DMF、异丙醇、溴化氢、非甲烷总烃、氨、硫化氢、硫酸雾、氯化氢丙酮、溴素、氢溴酸、醋氯化氢、三乙胺、SO2、异丙醇、硫酸雾、硫酸二甲酯、非甲烷总烃VOCs地表水pH、COD、BOD5、NH3-N、SS、总磷、硫化物、氰化物、石油类COD、BOD5、SS、氨氮、盐分、TPCOD、氨氮地下水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汞、砷、六价铬、总硬度、铅、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氰化物COD(耗氧量)、氨氮声土壤砷、镉、铬(六价)、铜、铅、镍、汞、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1-二氯乙烯、逆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芘、茚并[1,2,3-cda]芘、䓛、萘、石油烃VOCs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项目区空气环境SO2、NO2、PM10、PM2.5、O3、CO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有关规定;甲醛、甲醇、丙酮、氯化氢、硫酸、氨、硫化氢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表1.3-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ug/m³污染物浓度限值执行标准小时平均年均SO2500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2008040PM10/PM2.5/CO10mg/m³4mg/m³/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1O3O200160(8h)/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HJ)中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3000/丙酮800//氯化氢/硫酸300/氨200//硫化氢//(2)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所涉及的主要地表水体为运粮河,运粮河的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表1.3-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浓度限值执行标准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COD40BOD5氨氮2.0总磷0.4硫化物石油类氰化物0.2(3)声环境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表1.3-6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执行标准昼间夜间65dB(A)55dB(A)(4)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主要指标见下表。表表1.3-7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单位:mg/L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pH6.5~8.5六价铬≤0.05氨氮≤0.50总硬度≤450亚硝酸盐≤1.00铅≤0.01硝酸盐≤20.0镉≤0.005氟化物≤1.0铁≤0.3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3.0锰≤0.10挥发性酚类(以≤0002溶解性总固体≤1000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2苯酚计)汞≤0.001氰化物≤0.05砷≤0.01//(5)土壤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和管制值,相关标准值见表1.3-8。表1.3-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限值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GB36600-2018筛选值GB36600-2018管制值第二类用地第二类用地重金属和无机物1砷7440-38-2602镉7440-43-9653铬(六价)18540-29-95.74铜7440-50-818000360005铅7439-92-180025006汞7439-97-6827镍7440-02-09002000挥发性有机物8四氯化碳56-23-52.89氯仿67-66-30.9氯甲烷74-87-31,1-二氯乙烷75-34-391,2-二氯乙烷107-06-2511,1-二氯乙烯75-35-466200顺-1,2-二氯乙烯156-59-25962000反-1,2-二氯乙烯156-60-5二氯甲烷75-09-261620001,2-二氯丙烷78-87-55471,1,1,2-四氯乙烷630-20-61,1,2,2-四氯乙烷79-34-56.80四氯乙烯127-18-411,1,1-三氯乙烷71-55-684084021,1,2-三氯乙烷79-00-52.83三氯乙烯79-01-62.8041,2,3-三氯丙烷96-18-40.555氯乙烯75-01-40.434.36苯71-43-24407氯苯108-90-7270081,2-二氯苯95-50-156056091,4-二氯苯106-46-70200100-41-48280苯乙烯100-42-500108-88-300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08-38-3,106-42-3570570邻二甲苯95-47-6640640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3半挥发性有机物硝基苯98-95-3760苯胺62-53-32606632-氯酚95-57-822564500苯并[a]蒽56-55-3苯并[a]芘50-32-8.540苯并[b]荧蒽205-99-241苯并[k]荧蒽207-08-91500042䓛218-01-931290043二苯并[a,h]蒽53-70-3.544茚并[1,2,3-cd]芘193-39-545萘91-20-370046石油烃(C10-C40)8264500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项目大气污染物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甲醛、氯化氢、硫化氢、氨有组织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SO2、溴化氢、硫酸雾、溴乙烷、甲醇、三乙胺、DMF、丙酮、异丙醇、乙酸、 (DB31/399-2015)表1及附录A标准;甲醛、氯化氢无组织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表4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非甲烷 (DB31/399-2015)表3厂界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C.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表1.3-9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³污染物项目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兽用药品原料药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药物研发机构工艺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颗粒物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0.5*非甲烷总烃606040*50.20氯化氢0.20硫化氢5氨00表1.3-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污染物排放限值(mg/m³)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mg/m³)SO2200/溴化氢5.00.144/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4硫酸雾5.01.10.3溴乙烷10.025/3.0三乙胺0//DMF0//丙酮80//异丙醇80//80//硫酸二甲酯5//表1.3-1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单位:mg/m³污染物项目特别排放限值(mg/m³)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非甲烷总烃6h平均浓度值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水污染物项目废水排放执行《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宿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具体标准如下:表1.3-1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单位:mg/L(pH、色度除外)序号项目GB21904-2008表2中要求限值(mg/L)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本项目执行标准1pH(无量纲)6~96~96~92COD*≤5003BOD5*5≤35054SS*≤4005氨氮556盐分≤500050007TP*5(3)厂界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要求。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3-13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营运期65施工期(4)固体废物危废贮存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一般工业固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GB01)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5(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考虑废气排放量、毒性、标准限值等,本项目选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作为本次评价的预测因子,分别为非甲烷总烃、SO2、PM10、①Pmax及D10%的确定根据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的定义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根据推荐模式分别计算各污染物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中的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②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6表1.4-1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Pmax≧10%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③估算模型参数根据导则,采用AerScreen估算模型进行计算,估算模型参数见下表。表1.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估算模型参数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40.3最低环境温度/℃-23.4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否④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下:表1.4-3Pmax和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评价标准CmaxPmaxD10%1#排气筒NH32000.009050.004/0.7541/PM104500.3170.07/丙酮80014.73/30008.930.3/HCl0.2490.5/SO25000.38/非甲烷总烃2000.5/2#排气筒PM104500.1290.03/3#排气筒NH320060.58/PM104500.1450.03/非甲烷总烃20000.3880.02/4#排气筒PM104500.4850.11/5#排气筒NH32000.4110.21/H2S0.1544/6#排气筒非甲烷总烃20004.620.23/7#排气筒0.006610.01/丙酮8000.04920.01/HCl0.03230.06/硫酸雾3000.003230.001/非甲烷总烃20000.06240.003/无1#车间非甲烷总烃20005.210.26/27PM104507.138/2#车间非甲烷总烃200014.40.36/PM104507.23.2/其中2#车间无组织排放的PM10占标率最大,Pmax=3.2%,1%≦Pmax<10%。参照HJ2.2-2018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及“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并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拟建项目废水排放的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废水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宿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运粮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要求,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B,主要进行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和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分析。(3)声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厂址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所在功能区属于GB3096-2008规定的3类标准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声级增高量约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故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4)地下水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划分,本项目属于中M医药中“90、化学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应当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属于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见表1.4-4,工程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依据见表1.4-5。表1.4-4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8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项目选址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用水由开发区供水管网供给。经过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附近村庄均已接通自来水,居民、工业不取用地下水。经调查,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表1.4-5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由上分析可知,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5)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划分判定标准见表1.4-6。表1.4-6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工作级别判定环境风险潜势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根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为Ⅳ类;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项目危险物质及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为Ⅲ类。因此,确定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6)土壤评价等级本项目属于污染影响型项目,按照导则要求,化学药品制造属于Ⅰ类项目;项目位于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200米范围内均为工业企业,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本项目占地面积36648m2,为小型占地规模。表1.4-7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敏感敏感程度模评价工作大中小敏感一级一级一级较敏感一级一级二级不敏感一级二级二级由上分析可知,本项目土壤评价等级为二级。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29根据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下表。表1.4-8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大气环境根据导则要求,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D10%小于2.5km,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边长取5km地表水环境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3000m,全长约km水域声环境项目厂界外1m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约102k㎡风险评价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5km土壤环境项目占地范围及厂界外扩0.2kml、收集、监测和调查拟建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调查和分析项日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源强,了解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总量控制要求。3、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分析以及类比调研,确定拟建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源强,评价其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清洁程度及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性分析。4、预测拟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影响程度,预测影响范围。5、根据污染物排放的强度、特征和规律,在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拟定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6、针对拟建项目的工程特点,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进行环境影啊分析,提出突发性事故防范对策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7、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实现工程实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并为环保主管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现场调查,核实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现状。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中间体及10000吨消毒抑菌剂项目302、通过工程分析,明确工艺生产流程中的污染物产生源、污染物种类及其产生量、污染防治措施、最终排放量。3、评价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重点对厂界废气、噪声的达标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注重清洁生产、产业环境准入条件、风险评价。4、论证工程中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5、对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急措施。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及特点,确定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与运营期。根据现场调查,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