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T 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1页
DB2101∕T 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2页
DB2101∕T 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3页
DB2101∕T 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4页
DB2101∕T 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03.080.01CCS10

DB2101/T DB2101/T

0002—2018

energy

efficiency

Shenyang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07-

发布 2018-08-17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DB2101/T

0002—2018目 次

..............................................

..............................................

.......................................... 3.1

........................3.2

..........................

.................................... 4.1

................................ 4.2

............................ 4.3

.............................. 4.4

................... 10

......................... 135.1

..................................... 135.2

......................................... 145.3

.....................................165.4

..................................... 175.5

....................................... 21

给排水设计

...................................... 276.1

.....................................276.2

.....................................276.3

..................................... 28

........................... 307.1

..................................... 307.2

......................................... 307.3

.........................................31

......................... 338.1

..................................... 338.2

..................................... 338.3

............................... 33DB2101/T

0002—2018

.......................................

359.1

....................................

359.2

........................................

359.3

........................................

36

....................

39

......................

41

..................

43

........................

46

......

48

............................

50......................................

55........................................

56

...........................................

57DB2101/T

0002—2018Contents

..................................

............................................

.................................

3.1

and

Principle

of

....

3.2

Calculation

of

................................

........................

4.1

and

architecture

................

4.2

....................

4.3

....................

4.4

........10

on

System

............. 135.1

............................ 135.2

....................................... 145.3

and

Dust

.......................165.4

Conditioning

................................175.5

and

........................ 21

Drainage

.......................... 276.1

............................ 276.2

Supply

............................. 276.3

System

...............................28

of

........ 307.1

............................307.2

Power..................................307.3

......................................31

and

...... 338.1

............................ 338.2

................................33DB2101/T

0002—20188.3

Utilization

.......................

33

................................

359.1

.............................

359.2

.......................................

359.3

.......................................

36

of

........................

39

of

design

of

........................

41

................................

43

Calculation

of

Heat

of

of

..........................

46

ECalculation

of

................................

48

of

........

50

of

in

This

...................

55

of

................................

56

of

.......................

57DB2101/T

0002—20181 总 则1.

.1

政策进工筑节康有发展工业的建设和营过,做约和利用资源高能源利用效1.

.2

生活政的建筑能设应参关公筑或民用筑节计标对特业和殊要厂房位的节能1.

.3

本标准针对工业建筑中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空调、给水、、能收及生能用等提出性的节能计要规定的节施,工业节能。通过改建筑结构和隔能,利用采光然通风,1.

.4

工业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DB2101/T

0002—20182 术 语2.

.1

building房组包括2.

.2

of

building消耗为保建筑产、所需内环求,为满室外大气放标产生种能量,括建水系其水处理2.

.3

施工规定功能和室环境的前,通取技施和管理2.

.4

intensity

of

工艺内空m³2.

.5

外表的比2.

.6

window

非透和,2.

.7 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industrial

满足计要DB2101/T

0002—2018算条,而的围构的热工是否节能设计2.

.8

构热为计2.

.9

2.

.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of

building

1K2.

.1

of

of

系数影响2.

.1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heat

of

2.

.1

system

of

源的冷机水泵却塔冷式机)定制与其入能量之类别环境控制及能耗方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供暖、空调供暖能耗;通过围护结构隔热和空调系统节能设计,降低夏季空调能耗通风通风能耗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强度指数

n职业描述I(轻劳动)n≤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DB2101/T

0002—20183

基本规定3.1 节能设计分类与基本原则3.

.1

3.1.1

3.1.1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分类3.

3.1.1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分类3.

.2

3.

.3

50033

3.

.4

3.2

3.

.1

3.2.1

3.2.1

工业建筑中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强度指数

n职业描述II(中等劳动)15<n≤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等);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等)III(重劳动)20<n≤凿硬木、挖掘等)IVn>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轻劳动1614重劳动1210参数计算参数取值温度28℃相对湿度≤%DB2101/T

0002—2018

3.2.1注:劳动强度指数(n) 第

3.2.1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3.

.2

3.2.2

3.2.2

3.2.2

冬季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温度3.

.3

3.2.3

3.2.3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节能设计计算参数DB2101/T

0002—20184

建筑与建筑热工4.1

4.

.1

4.

.2

而造耗增应采制建距、最佳、确定建4.

.3

4.

.4

4.

.5

区域于大热的,宜生产的外与生产辅用房距离于生房内源,取隔施,并宜4.

.6

用围构保热与、自光、通风施,降低4.

.7

4.

.8热条的厂应充虑实能量回收利用4.

.9

4.

.1

4.1.10

单栋建筑面积

A(m²)建筑体形系数A>3000≤800<A≤3000≤300<A≤800≤DB2101/T

0002—2018

4.1.10

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

4.1.10

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4.

.1

0.154.

.1

辅助生产建筑中的民用类建筑节能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公50189

4.2

4.

.1

4.

.2

4.

.3

4.

.4

4.

.5

近;到工助用工艺限制风口风口面积4.

.6

地下作为口的;对温差地层较低的地4.

.7

4.

.8

4.

.9

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

K

Km[W/(m²²K)]S≤0.100.10<S≤S>0.15屋面≤0.55≤0.50≤0.4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65≤0.60≤0.5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65≤0.60≤0.50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立面外窗(包括透明幕墙)总窗墙面积比≤0.20≤3.00≤3.00≤2.700.200.30≤3.00≤2.70≤2.70总窗墙面积比>≤2.70≤2.50≤2.50屋顶透明部分≤3.00DB2101/T

0002—2018

6090

454.

.1

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易于开关和维修的进、排风或窗不便员开需要调节、排或窗扇,4.

.1

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大跨度或大进深的厂房采4.3

4.

.1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计算时,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应

10间的结构非供调房供暖房间墙或楼板4.

.2

4.3.2-1

4.3.2-2

4.3.2-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换气次数n围护结构部位余热强度

q(W/m³)q≤20<q≤35<q≤q≤10<q≤15<q≤20<q≤25<q≤30<q≤n屋面0.600.650.900.900.90外墙0.700.702.996.306.30外窗3.003.005.006.506.50n屋面0.600.500.900.900.90外墙0.700.452.486.306.30外窗3.003.003.506.506.50围护结构部位热阻

R(m²²K)/W地面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供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DB2101/T

0002—2018

4.3.2-2

4.3.2-2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注:1

2m

以内的地面;3

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4.

.3 二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宜符合表

4.3.3-3

的规

4.3.3-3

4.3.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m²²4.

.4

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条件,应选择保温材料品种和设置相应

预制装配式围护结构应有气密性和水密性要求,对于有保温

DB2101/T

0002—20184.

.5

4.

.6

层设采用围护气密求的;恒湿环境的

1.2m³m²²)。4.

.7

4.

.8

4.

.9

30

,气等级合现家标建筑窗气水密、抗

4.

.1

以排除室内余热为目的而设置的天窗及屋面通风器应采用4.4

4.

.1

部位单位(W/(m²²K)屋面0.60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70外窗(包括透明幕墙)3.80屋顶透明部分3.80房间容积(m³)<201~1001~15001501~20002001~25002501~3000>3000换气次数(次/h)0.700.600.550.500.420.400.35DB2101/T

0002—20184.

.2

4.1.10

围护的平热系外窗热系各项分别符合

4.3.2-1

4.3.2-2

4.

.3

部分面总以及构热能指有任何一

4.1.104.1.11

4.3.2-1

4.

.4

4.4.4

4.4.4

工业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最大限值4.

4.4.4

工业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最大限值4.

.5

4.4.5

一类工业建筑参照建筑的换气次数取值

4.4.5

一类工业建筑参照建筑的换气次数取值4.

.6

4.4.24.4.3DB2101/T

0002—20184.

.7 二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可采用稳态计算方法,

4.3.3-3

4.

.8 建筑节能计应工图查单供完节能计文其中建筑专篇明设所采主要节能DB2101/T

0002—20185

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5.1 一般规定5.

.1

供暖通风空调方式应根据工艺需求、生产班制、建筑功能及模、条件源状能源、环经济求,通过5.

.2

供暖和空调施工图设计时,应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5.

.3

5.

.4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选型应根据系统计算风量、总阻力及

通风机的能效等级不宜低于

风机设计工作点应位于风机经济工作区之内,风机应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变化较大时,风机宜变频调速;

单台风机能满足系统要求时,不宜采用两台风机并联。确需5.

.5

供暖、空调系统的水泵选型应根据其系统计算水量、总阻力

水泵的额定工况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19762

水泵设计工作点应位于水泵经济工作区之内,循环水泵应与

水泵的运行调节应能满足系统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水泵的13DB2101/T

0002—2018

水泵并联时,各台水泵的扬程应接近。水泵串联时,上一级5.

.6

热水、冷冻水及空调风管供应系统的管网及设备应保温,且

规定水、水及风管及保度应现行国家

5.2 供暖5.

.1

100

m²5.

.2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供热情况和气候

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生产厂房、生产辅助用房可

利用余热或可再生能源供暖时,热媒及其参数可根据具体情5.

.3

5.

.4

5.

.5

50kPa155.

.6

热水供暖系统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

255.

.7 集中供暖系统应能源管理要求配备热量表,热量表的设DB2101/T

0002—20185.

.8

5.

.9

路宜南、分环原则布置分别室温调控5.

.1

5.

.1

5.

.1

5.

.1

--)/)/

5.2.13EHR-h

水泵对应工作点效率;流量系数,按本标准表

5.2.13

17

21——室外管网供、回水管道的总长度();——供回、水温差(℃);

时,=0.011515热负荷

Q(kW)<2000≥2000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

η直联方式0.870.89联轴器连接方式0.850.87计算系数

A0.00620.0054DB2101/T

0002—2018

4001000

时,

≥1000

=0.0069

5.2.13

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及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系数5.3

5.2.13

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及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系数5.

.1

优先自然。自风设结合设计合考虑建物外境、部构得热和室境参方面因素行设当自风不足卫生产要求应采用自5.

.2

通风空调的风口形式及参数应优先选择已有的经典气流组织算公行计定。有气织计式或气流组织5.

.3

对于有集中热源、集中污染源或操作岗位固定的工业建筑,5.

.4

集中热源上部设置局部排风罩时,其罩口高度宜在距热源表

5.

.5

700

700

5.

.6

局部排风罩的设置应靠近污染源,其形状和尺寸应与污染源5.

.7

5.

.8

热源集中在上部的高大厂房,当下部工作区有供暖需求时,DB2101/T

0002—20185.

.9

排风应经过净化,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GBZ

500195.

.1

5.

.1

风速选用的滤袋式器宜压差控制技术

1500Pa5.

.1

300kW

5.

.1

5.

.1

5.4空气调节5.

.1

5.

.2

风管及排风系统应足在过渡季时全新或加新风比

有排除余热的局部风系统时,空调系不应接从有5.

.3

17类型效率(%)制冷制热全热回收效率>>显热回收效率>>DB2101/T

0002—2018

5.

.4

5.

.5

5.

.6

5.

.7

5.

.8

5.4.8

5.4.8

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5.

5.4.8

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5.

.9

55

405.

.1

50Pa100Pa

80Pa160Pa高中效过滤器的初阻力不应大于

100Pa,终阻力不应大于200Pa亚高效过滤器的初阻力不应大于

120Pa,终阻力不应大于240Pa5.

.1

5.

.1

5.

.1

系统形式Ws[Wm

/h)]新风系统0.24定风量系统0.27变风量系统0.29全空气系统0.30通风系统0.27DB2101/T

0002—2018

5.

.1

℃;

10℃。5.

.1

建筑空间高度大于

10

100005.

.1

中、大型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不宜采用冷热抵消的处5.

.1

10000

5.4.17

/(3600³³

5.4.17电机及传动效率(

0.855电机及传动效率(

0.855Pa

风机效率()。

5.4.17

风管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

5.4.17

风管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

5.

.1

空调冷(热)水泵应计算耗电输冷比-

和耗电输热19G(m

/h)G≤60<G≤200G>200A0.0042250.0038580.003749系统四管制冷热管道

B

值二管制热水管道

B

值一级泵冷水28—DB2101/T

0002—2018 电输-耗电输热-应按列公-)/

5.4.18-1-)/)/

5.4.18-2--

空调系统冷负荷(kW空调系统热负荷(kW

——供回水温差(℃),沈阳地区按照冷水

℃,热水15

5.4.18-1

5.4.18-2

5.4.18-3

5.4.18-4

——

5.4.18-1

5.4.18-2

系统管道长度

ΣL

范围(m)ΣL≤400<ΣL<1000ΣL≥冷水0.0200.016+1.6/ΣL0.013+4.6/ΣL热水0.0140.0125+0.6/ΣL0.009+4.1/ΣL系统管道长度

ΣL

范围(m)≤400<ΣL<1000ΣL≥热水0.00900.0072+0.721/ΣL0.0059+2.02/ΣL冷水0.0200.016+1.6/ΣL0.009+4.1/ΣL热水2221二级泵冷水33—热水2725DB2101/T

0002—2018

5.4.18-3

DB2101/T

0002—2018

5.4.18-3

5.4.18-4

两管制冷热水管道系统的

应按实际确定接提温冷机组水供回水

计算式应与四管制冷水系统相同;当最不利用户为风机盘管时,室外管网供回水管道的总10021锅炉类型燃料种类锅炉额定工况热效率

η(%)D(t/h)Q()烟煤D<1或Q<1≤D<2或≤Q<2≤D<6或≤Q<6≤D<8或≤Q<8≤D<或≤Q≤D≥或Q≥Ⅱ类Ⅲ类炉Ⅱ类———Ⅲ类———Ⅱ类———DB2101/T

0002—20185.5

5.

.1

5.

.2

50℃。5.

.3

5.5.3

5.5.3

锅炉额定工况下热效率限值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4.10螺杆式<4.60528~5.00>11635.20离心机<11635.001163~21105.30>21105.7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2.80螺杆式≤2.70>2.90炉Ⅲ类———DB2101/T

0002—20185.

.4

DB2101/T

0002—20185.

.4

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冷水(热泵)机组,在名义工况下,其

5.5.4

5.5.4

冷水(热泵)机组额定制冷量的性能系数()限值5.

.5

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1.2+26.3 ——100%

30℃,

35℃;75%

26℃,

31.550%

23

2823类型额定制冷量(kW)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4.90螺杆式<5.00528~5.75>11635.90离心式<11635.151163~21105.40>21105.95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3.10>3.35螺杆式≤2.90>3.10DB2101/T

0002—201825%

19

24.55.

定频式水冷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5.5.6

水冷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不应低于表

5.5.6

水冷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不应低于表

5.5.6

1.15

倍。

5.5.6

5.5.6

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限值5.

.7

SCOP

5.5.7

——

5.5.7空调冷源的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限值类型 额定制冷量(kW)综合制冷性能系数水冷活塞式、涡旋式<3.30螺杆式<3.60528~4.00>11634.00离心式<11634.001163~21104.10>21104.50类型能效比(W/W)风冷式不接风管2.65接风管2.45水冷式不接风管3.25接风管3.00DB2101/T

0002—20185.

.8

7100

DB2101/T

0002—2018管式顶式机,冷名况和条件其能效比

5.5.8

5.5.8

单元式空调机及风管式、屋顶式空调机能效比(5.

5.5.8

单元式空调机及风管式、屋顶式空调机能效比(5.

.9

1.802.00

5.

.1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

5.5.10

5.5.10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性能参数限值机型

蒸汽压力名义工况性能参数

)25()冷温水进/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却水出水温度(℃)单位制冷量加热源耗量[/(kW•h蒸汽单效0.112/732(24~34)402.170.087~0.12蒸汽双效0.4381.190.35~0.450.61.110.50~0.650.81.090.65~0.85直燃—12/7出口6030351.30(W/W)————额定制冷量

(kW)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C)限值(W/W)CC≤3.8028<≤3.75CC>3.65DB2101/T

0002—20185.

DB2101/T

0002—20185.

.1

5.

.1

5.5.12

5.5.1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名义工况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限值5.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限值5.

.1

5.

.1

5.

.1

5.

.1

DB2101/T

0002—20186

给排水设计6.1 一般规定6.

.1

给水排水系统的节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50015

GB

6.

.2

计量水表应根据建筑类型、用水部门和管理要求等因素进行设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505556.

.3

6.2 给水系统6.

.1

中的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确定,可采用

40人²班~60人²班,

6.

.2

给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理控制各用水点处的水压。6.

.3

市政管网给水压力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的多层、高层建筑的各27DB2101/T

0002—2018

0.45MPa

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06.

.4

供水加压泵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选择和配置,并应保证水泵工作时高效率运行;

所选水泵在设计工况时的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

的有关规定;

应选择具有水流量增大而扬程逐渐下降特性的供水加压泵。6.

.5

节水器具、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

6.3

6.

.1

热源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尽可能利用工业余热、废热;

有条件时宜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有条件时宜采用热泵热水供应系统。6.

.2

热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内有加热站(而只个热,热源站DB2101/T

0002—2018

加热设备站(室)宜靠近最大负荷;

水用较大水点时,用集水供统,并应

6.

.3

设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加热设备应选用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节能省地的设备;

6.

.4

冷热水系统应保证压力平衡、系统冷热水压差不宜超过0.02

工业企业的淋浴间,宜采用单管热水供应系统;

差不10℃。29DB2101/T

0002—20187

电力系统与照明节能设计7.1一般规定7.

.1

电力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7.

.2

优先选择符合功能要求的节能高效电气设备,合理应用节能7.2电力7.

.1

变配电所的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7.

.2

供电电压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

7.

.3

供配电系统中在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15543

的有关规定。7.

.4

宜设专用变压器。低压电网中,配电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宜选用(117.

.5

7.

.6

用于电流较大且长期稳定的供电回路的电缆,宜按经济电流度校体截线缆设应散热免过升而增加DB2101/T

0002—20187.

.7

供配电设计应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并应降低线路感抗。7.

.8

当采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后,仍未达到电网合理运行7.

.9

7.

.1

7.3 照明7.

.1

LPD

7.

.2

当同一场所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采用分区一般明;作业度要高,用一明不的场所,7.

.3

7.

.4

25

31DB2101/T

0002—2018

0.900.857.

.5

生产场所宜按车间、工段或工序分组控制;

所控灯列宜与侧窗平行;

大型工业建筑根据使用需求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合的方式据所区的位置节变理确定开7.

.6

合理利用自然光:宜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有条件时,利用导光导光光导等)光装自然光引DB2101/T

0002—20188

能量回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8.1一般规定8.

.1

供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应通过对当地环境8.

.2

一规同步。条许时与建程同工,同时8.2能量回收8.

.1

8.

.2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应靠近负荷中心。冷(热)水机组或暖、设备择应使用及空供暖的规模,

8.3 可再生能源应用8.

.1

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时,供暖、空调、热水系统宜集成33DB2101/T

0002—20188.

.2

8.

.3

在工业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光热或光伏发电系统时,宜8.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用网电量8.

.5

用能需求稳定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在天然气供应充的地宜应布式冷联燃气调节供冷、供;具、电燃气种能,宜复合源供冷、热技具有源可时,用水源热冷、供热

70DB2101/T

0002—20189

监测与控制9.1 一般规定9.

.1

在满足功能的要求下,应制订合理的节能监测与控制方案,9.2监测9.

.1

用能设备和设施的计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

9.

.2

9.

.3

电能计量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选用现场总线传输相关监测数据。9.

.4

采用区域性冷源和热源时,在每栋工业建筑的冷源和热源入处应冷量量计置,应进水量量。采用中供调系,不用单区域别设量和热量9.

.5

人员密集的厂房,设有机械通风系统、集中或半集中式空调统时根据器的结果控制区域风、空调9.

.6

合理选择监测装置量程,进行过程控制时,测量精度应高于

35DB2101/T

0002—20189.3

9.

.1

侧窗和天窗宜采用定时控制、光感控制、温感控制和综合集9.

.2

9.

.3

多台电梯集中排列时,应具有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的9.

.4

变频调速泵组应根据用水量和用水均匀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搭9.

.5

9.

.6

在不影响配电网络及相关设备的情况下,笼型电机启动宜采9.

.7

9.

.8

9.

.9

2000kW

9.

.1

顺序和连序启连锁有故,应能报

可进行冷水机组的台数控制,并宜采用冷量优化控制方式;

可进行水泵的台数控制,并宜采用流量优化控制方式;

控制采用塔免冷时用冷供应冷水时的

工艺环境允许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进行供水温度的优化;

DB2101/T

0002—2018

群控;当群控时,冷水自带单元建立9.

.1

9.

.1

宜进行风机、风阀和水阀的启停连锁控制;

过滤器宜设置超压报警。9.

.1

车间大型风机盘管的控制功能宜符合下列规定:

经济技术合理时过渡季宜设置加大新风比的控制方式;

室内空气温度可监测与控制;

9.

.1

9.

.1

后压工作度及量。系统置调间温度的37DB2101/T

0002—20189.

.1

燃气辐射供暖系统宜根据室内温度控制辐射器的投入量或9.

.1

9.

.1

9.

.1

DB2101/T

0002—2018附录

A 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和计算A.

.1

1234567.0.1-1工业建筑年能耗(

);1

2

3

4

5

6

7)。

zgq.0.1-2

z

g

q

39DB2101/T

0002—2018单位产量工业建筑能耗指标

全年工业建筑能耗全年产出的该种产品合格品量.0.1-3全年工业建筑能耗单位建筑面积工业建筑能耗指标

.0.1-4总建筑面积工程名称工程号建筑面积

A0层数体形系数

S建筑体积

V0建筑外表面积总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

S传热系数限值

Ki2[W/(m

K)]设计建筑的平均传热2系数

Km

K)]屋顶S≤0.10.550.1<S≤0.150.50S>0.150.4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S≤0.10.650.1<S≤0.150.60S>0.150.55底层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S≤0.10.650.1<S≤0.150.60S>0.150.55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80立面外窗(包括透明幕墙)总窗墙面积比≤0.20S≤0.13.00.1<S≤0.153.0S>0.152.70.20<总窗墙面积比≤0.30S≤0.13.00.1<S≤0.152.7S>0.152.7总窗墙面积比>0.3S≤0.12.70.1<S≤0.152.5S>0.152.5屋顶透明部分——3.0判定结论设计建筑的各部位传热系数

Km≤相对应各部位的传热系数限值

Ki判定本工程为合格的节能建筑设计DB2101/T

0002—2018附录

B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判定表

-1

节能建筑设计判定表屋顶外墙屋顶

1

构造厚度材料计算导热系数热阻

W•

外墙

1

构造厚度材料计算导热系数热阻

W•

层材料名称层材料名称1122334455„n„n主断面传热阻

ΣR=R+R+„+Rn主断面传热阻

ΣR=R+R+„+Rn主断面传热系数

KR(ΣR+Ri+Re)=1/(ΣR+)主断面传热系数

KR(ΣR+Ri+Re)=1/(ΣR+)平均传热系数

Km=KR/i平均传热系数

Km=KR/i屋顶

2

构造厚度材料计算导热系数热阻

W•

外墙

2

构造厚度材料计算导热系数热阻

W•

层材料名称层材料名称1122334455„n„n传热阻

ΣR=R+R+„+Rn主断面传热阻

ΣR=R+R+„+Rn传热系数

Ki=1/(ΣR+Ri+Re)=(ΣR+)主断面传热系数

KR(ΣR+Ri+Re)=1/(ΣR+)平均传热系数

Km=KR/i„„„„„„主持人校对人审定人计算人审核人日期DB2101/T

0002—2018

-2

设计建筑传热系数计算表注: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i取值见附

D。DB2101/T

0002—2018附录

C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0

于参照建筑物的瓦度值()、传热指标()时应调整窗墙面积或围构传数,不超指标值。后的设计43DB2101/T

0002—2018

C.0.1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权衡判断表

i

i

i2

3

i

i i·

i·i

i

i

i·i

i

wwk0W/(m2

ki·

设计单位:审核:校对:计算:年月日

DB屋顶外墙外窗外门非透明透明南向东向北向西向南向东向北向西向南向东向北向西向0.990.180.890.940.960.940.210.620.800.610.780.890.940.88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值均取

1。DB2101/T

0002—2018

.0

C.0.2

.0.2W/

);F

.0.2

.0.2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0.2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实际热量了改改变传热无天射影响的有传的比就是向建围护传热的修正系

.0.2

.0

.0.4

.0.4W/45DB2101/T

0002—2018附录

D

墙体平均传热系数计算D.0

.0.1W/(mW/(m

D.0

建筑的某一面外墙(或全部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可以先

.0.1

.0.1

ψl

D.0

单元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等于其主断面的传热系数。当屋顶现明结构桥时顶平热系计算与墙体平.0.1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

Km2[W/(m

²无龙骨外保温体系有龙骨外保温体系外保温夹芯板现场发泡保温粘贴保温板龙骨之间现场发泡外保温龙骨之间粘贴保温板0.701.001.101.101.201.150.651.001.101.101.201.150.601.001.101.151.251.200.551.001.151.151.251.200.501.051.151.201.301.250.451.051.201.201.301.250.401.101.201.251.351.300.351.101.201.251.351.300.301.151.251.301.401.350.251.151.251.351.451.40DB2101/T

0002—2018D.0

对于一般工业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进.0.4

W/

W/);

.0.1

.0.1

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DB2101/T

0002—2018

E建筑围护结构窗墙比、体积与面积计算原则E.

0.

E.

0.

E.

0.

E.

0.

E.

0.

屋顶透光面积应取屋顶平天窗与斜天窗面积、采光带等屋顶E.

0.

E.

0.

E.

0.

当某朝向有外凸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朝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5

时,该凸出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朝向的外墙总面积;

1.5

当某朝向有内凹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凹入的长于或凹入的宽,该部分的全

凹入的长于凹分的时,入部两个侧面墙面计入的外面积凹入的正墙面积应

DB2101/T

0002—2018E.

0.

倍时,内天井的外墙按E.

0.

49DB2101/T

0002—2018附录

F

建筑外窗热工性能

0.

建筑外窗应优先选用具有门窗能效标识或符合节能认证要求

0.

0.

外窗的传热系数应依据《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标准要求,根据设计窗型的玻璃、窗框的传热系数计算得

K

A

K

A

K

A

ψl

g

g

f

f

Af

Ag

g

.0.3W/W/)];——W/)];W/玻璃区域的边缘长度(玻璃气体型式构造空气氩气双玻两空中空玻璃5+12A/Ar

1.91.75+15A/Ar

1.81.65+20A/Ar

1.81.6三玻两空中空玻璃5+9A/Ar+5+9+52.01.95+12A/ArAr+51.91.85+9A/Ar+5+9

高透光

1.51.25+12A/Ar+5

高透光

1.21.0真空玻璃组合5+V+51.8-5+V+5+12A+51.2-5+V+5

高透光

1.0-5+V+5+12A+5

高透光

0.8-型材传热系数塑料窗框型式四腔(

系列)1.7五腔(

系列)1.4金属隔热型材隔热条规格隔热条高度

24mm2.9隔热条高度

26mm2.8实木、铝包木(

系列)1.4玻璃钢(

系列)1.8铝木复合(

系列)2.3DB2101/T

0002—2018

0.

.0.4

.0.4

玻璃传热系数

.0.4

玻璃传热系数

注:1.5

5mm

厚透明玻璃;9A、12A、20A

9mm

厚、12

20mm2.我市地处以供暖能耗为主的严寒及寒冷地区,宜采用高透型

镀膜玻璃;3.玻璃厚度为

4

6mm

时,对传热系数影响很小,可参照本表选用。

0.

.0.5

.0.5

塑料型材窗框传热系数[)]窗框材料普通玻璃镀膜玻璃塑料窗框和木窗框、铝包木窗框0.040.06金属隔热型材窗框0.060.08DB2101/T

0002—2018

0.

.0.6

.0.6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

.0.6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

SCSC³SDSC³(1-³SD.0.7-1SCSC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玻璃的遮阳系数;窗的面积。

0.25PVC

合窗可以取

0.30;实木窗、铝塑共挤窗可以

0.35SD

SCSCSC³(1-

0.

.0.8-1

.0.8-4

玻璃类型2传热系数

K[(m

•K)]遮阳系数

SC

系列)五腔(

系列)双玻中空玻璃5+9A/Ar

-E2.3/2.22.2/2.10.545+12A/Ar

高透光

-E2.2/2.12.0/1.90.465+15A/Ar

高透光

-E2.1/2.01.9/1.80.455+20A/Ar

高透光

-E2.0/1.91.8/1.70.45三玻双腔中空玻璃5+9A/Ar+5+9A/2.2/2.12.1/2.00.585+12A/Ar+5+12A/Ar2.0/1.91.9/1.80.555+9A/Ar+5+9A/

高透光

-E1.8/1.71.8/1.60.45真空玻璃组合5+12A/Ar+5+12A/Ar

高透光-E1.6/1.51.6/1.50.425+V+5+12A+51.51.50.565+V+5+12A

-E1.21.20.46玻璃类型2传热系数

K[(m

•K)]遮阳系数

SC隔热条规格24mm26mm双玻中空玻璃5+15A/Ar

高透光

-E—/2.3—/2.30.545+20A/Ar

高透光

-E2.3/2.22.3/2.20.54三玻双腔中空玻璃5+12A/Ar+5+12A/Ar—/2.3—/2.30.655+9A/Ar+5+9A/

高透光

-E2.2/2.02.1/1.90.545+12A/Ar+5+12A/Ar

高透光-E2.0/1.81.9/1.80.50真空玻璃组合5+V+5+12A+52.12.10.685+V+5+12A

-E1.71.60.55DB2101/T

0002—2018

.0.8-1

塑料门窗热工性能注:1.

.0.8-1

塑料门窗热工性能注:1.“/”前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空气,“/”后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氩气;

.0.8-2

金属隔热型材门窗热工性能注:1.

.0.8-2

金属隔热型材门窗热工性能注:1.“/”前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空气,“/”后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氩气;53玻璃类型传热系数

K2[W/(m

•K遮阳系数

SC双玻中空玻璃5+9A/Ar

-E2.2/2.10.545+12A/Ar

高透光

-E2.0/1.90.465+15A/Ar

高透光

-E1.9/1.80.455+20A/Ar

高透光

-E1.8/1.70.45三玻双腔中空玻璃5+9A/Ar+5+9A/2.1/2.00.585+12A/Ar+5+12A/Ar1.9/1.80.555+9A/Ar+5+9A/

高透光

-E1.8/1.60.455+12A/Ar+5+12A/Ar

-E1.6/1.50.42真空玻璃组合5+V+5+12A+51.50.565+V+5+12A

-E1.20.46玻璃类型传热系数

K2[W/(m

•K遮阳系数

SC双玻中空玻璃5+9A/Ar

-E2.3/2.20.585+12A/Ar

高透光

-E2.2/2.10.555+15A/Ar

高透光

-E2.1/2.00.545+20A/Ar

高透光

-E2.0/1.90.54三玻双腔中空玻璃5+9A/Ar+5+9A/2.2/2.10.655+12A/Ar+5+12A/Ar2.0/1.90.635+9A/Ar+5+9A/

高透光

-E1.8/1.70.545+12A/Ar+5+12A/Ar

-E1.6/1.50.50真空玻璃组合5+V+5+12A+51.50.655+V+5+12A

-E1.20.55DB2101/T

0002—2018

.0.8-3

玻璃钢门窗热工性能注:1.

.0.8-3

玻璃钢门窗热工性能注:1.“/”前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空气,“/”后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氩气;

.0.8-4

实木及铝包木门窗热工性能注:1.

.0.8-4

实木及铝包木门窗热工性能注:1.“/”前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空气,“/”后数值对应填充气体为氩气;DB2101/T

0002—2018本标准用词说明

„„定”或“应按„„执行”。55DB2101/T

0002—2018引用标准名录

51245-2017

50033

50034

50243

19762

10

189.10DB2101/T

0002—2018沈阳市地方标准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01/T0002-2018条文说明DB2101/T

0002—2018DB2101/T

0002—2018目次

.........................................

61

.........................................

62

.........................................

63

...........................

63

.............................

64

...................................

66

..................................

66

..............................

68

................................

70

.......................

72

..........................

75

.......................................

75

.......................................

76

.......................................

78

.......................................

81

.......................................

89

.......................................

95

.......................................

95

.......................................

95

.......................................

96

...........................

97

.......................................

97

.......................................

98

.......................................

99

........................

102

......................................

102

......................................

102

.................................

103

......................................

105

......................................

105DB2101/T

0002—2018

.......................................105

.......................................107DB2101/T

0002—20181 总 则1.

.2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厂房、生产辅助用房的节能设计。对于特)、等的设计不按准执当有的国家、DB2101/T

0002—20182术语2.

.2

工业建筑能耗和民用建筑能耗有较大区别。生产设备的能耗计入建筑,与设备化配厂的设备能耗2.

.3

零能耗指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等措可以相关的投通过设计,缩行时间来2.

.4

生产工艺过程中有些设备产生的余热通过局部排风设施直接至室或通量回置加用,进入环境的热2.

.1

SCOP)是以消耗电的冷源系统,DB2101/T

0002—20183 基本规定3.1

3.

.1

工业建筑涉及行业较多,各行业又明显存在不同的特征,在行节计时工业分为,其有可指一栋单建筑栋单筑的部位表性里面该行业大分情于这筑,排除业个况属外一类建类型如,冶炼大多况是有强或强污染的情但并除该个别或部以供空调为主以供调能,通强污及强。代行业算机信和其他子设造业品制,烟品业器仪造业,医制造纺织。凡供暖系统的工筑,均执一类建筑要求于二业建以通耗为主,常有染源热源表性有金炼和加工业,油加炼焦燃料业,原料学制造业,机散发或液物的,要专门风系其进集或控制才能到环生的。强是指业加程中有生产工艺散发的体散热源般生产工散发的余度在

20W/m³50W/m³,如热轧厂房。此外,在烧结、锻铸、熔炼等热加工车间,

50W/m³计和的因

不同类型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和建筑能耗计算所要考虑的因素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类型

总图与

围护结

供暖

空气调

自然通

机械通

除尘净

冷热源

给水排

采光照

电力

能量回

可再生

监测与建筑构节风风化水明收能源控制★★★★☆☆☆☆☆☆☆☆☆★★★☆—★★★☆☆☆☆★☆★DB2101/T

0002—2018注:★表示重点考虑,☆表示考虑,—表示忽略。特指DB2101/T

0002—2018注:★表示重点考虑,☆表示考虑,—表示忽略。3.2

3.

.2

人体量的,确劳动等劳重劳极重劳动态下建筑计算。本定的只是设计计算所采室内,该既不筑运的实况,也不建筑热环控制。对定的建筑际的室温要受温度化、热源情况暖系运行状况影响进行设计时,工业按轻强度下,

16

14℃。3.

.3 空气调节的室内计算参数,是基于人体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对湿风速射热环境的适度,建筑节能计参对于建筑降低,并考虑工业建筑境的情况内衣况等确定着保作人员的

PMV

-1+127DB2101/T

0002—20184建筑与建筑热工4.1 总图与建筑设计4.

.1

建筑本因还需一定内的环境,避免由选址对整境产利影所涉态环素主要包日照、降、温、风风速频及下垫面情4.

.2

尘及物质如果图阶妥善建筑的相互关,不染周,而相邻的节生不利影。因要从建筑总图出发制建距、选择佳朝确定密度化构以消减少之间的不4.

.4

综合考虑工业建筑的工艺需求,挖掘自然通风和日照的节能力,用计模拟方法理好与建能之间的4.

.5

工业建筑能耗大致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工艺流程、设备局等需求是方向、组织筑体材料构造建筑造成耗性因此业建能需注重上述个方合理生产生产热源般热强污染源一般源、操作非人作区,协艺和节能4.

.6

自然通风、保温隔热与遮阳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可以减小环对建能的影响够缩通空备的时间、降设备,起能的。单赖暖空调明系统等动式控制,无根本目的筑造型设应结护结温隔计,分析、通件对节能4.

.8

工业建筑在工艺流程和设备运行中,散发出大量中低品位的热、,虽法在流程接利但是在辅助生DB2101/T

0002—2018用房暖、、生水等得到利用可考虑建4.

.9

通常道路、停车场和室外场地等多为石材、混凝土等硬质铺材料水性差,了热应。够满度和耐久要求况下用透装材使雨过铺的渗水路置水平衡温度度,提高的舒。厂区内水平、垂化、绿化季可建筑遮阴,避4.

.1

数、、形因素。沈区室温差,建筑体的变直接一类建筑能耗小。类工业建的供热量围护的传热量很大,建筑体系数,单筑面应的面面大,损失就越。因从降季供耗的出发定对地区一类与工面布光通条件。因如何地确筑形一定要考沈阳气候,冬季太射强风环围护结构造形各方因素权衡,兼同工求及使用型的造型少房外围积,形不复杂,凹4.

.1

窗的传热系数远大于墙的传热系数,一类工业建筑窗面积会导暖和能耗,因从降筑能耗的积过大,暖能加。屋顶面太射强大,透光面积大,地建空调也越因此降低能耗的角出发须对工业屋顶部分积比严格的限4.

.1

独立的服务性公共用房建筑节能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公共筑节计标及现方标行;建筑务性公共房建毗邻服务共用筑应家标公共建筑能设准》行地准执工业内包务性公共DB2101/T

0002—2018建筑算;数应筑整行计当公墙的空气相等时,

已参热,按照暖空间与空调的隔墙进设计共隔面积入(建筑共建外墙的面4.2

4.

.1

室内热源较强、空间高度较高的工业建筑,优先利用热压通空气质量被粉尘或4.

.2

对于二类工业建筑,室内热源散发大量热量,为了提高自然4.

.4

周围空气被粉尘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工业建筑,不能采用4.

.5

为保证自然通风效果,进风口面积与排风面积尽量相等,但4.

.6

良好的自然通风需要进风口面积与排风口面积尽量相等,但DB2101/T

0002—20184.

.7

夏季由于室内外形成的热压小,为保证足够的进风量,消除4.

.8

本条规定是从防止室外新鲜空气流经散热设备被加热和污染4.

.9

以风压自然通风为主的工业建筑,在确定其朝向时,考虑利

60904.

.1

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采用流量系数较大的进、排风口或换要节。不便员开需要调节、排或窗扇,之,或选机械装置于维理并止锈蚀失4.

.1

自然光是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照明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

,充分利4.3

4.

.2

对于一类工业建筑,环境控制方式为供暖和空调,采用热工4.

.3

二类工业建筑是以通风为环境控制方式,其节能设计旨在给满足室内参数需的结构性能方法,从DB2101/T

0002—2018节能不同于民筑,工业通常很大热强通风换气数,为影境控式和设计的主素,体形围护值,限值就意二类建筑结构系数考虑了冬的保求,虑了隔热热的。围护结

4.3.3-3

热系荐值墙传数推与室热强很大的关,余度越围护传热的推也越反之,推

50m³结构系数值与换气也有的关当实际通有值应工经济的围构传数,温度于要围,则需增加设备足冬内温求。热强大时,对工业一般结构系数值条,室度仍超过4.

.4

在工业建筑项目中,结合建筑工业产业化要求以及工业建筑造特合理预制式建件、,系选材和设4.

.5

门窗与墙体缝隙处,如果不做特殊处理,易形成热桥,冬季4.

业建筑外门通大,因此对建筑外门提出保温要求4.

.8

门频繁开启造成室外冷空大量进入室内,导致供暖耗增加DB2101/T

0002—20184.

.9

为加强生产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力,减少机械通风能耗,故对

为了保证生产建筑的节能效果,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气密性4.

.1

对于室内散发大量余热且无伴随污染物的情况,当冬季有保温要求时,需采用自或手动的控制方式关闭天或屋面4.4

4.

性能的权衡判断方法可以保所设计的建筑在符合节设计标要求的同时,尽量保证设方案的灵活性。权衡判断拘泥于筑各个局部围护结构的热性能,而是着眼于建筑总热工性是否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求。因此建筑围护结构的衡判断许建筑各围护结构之间热性能的互相补偿(如建筑计方案的外墙的热工性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但外窗的热性能高4.

.5

换气次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的重要指标。对于一类工建筑调期暖期的新气进内,面,有利确保的卫件,方面要消量的负荷,换次数同,直接能耗结果小。在进行权判断需要换气的设考虑的空异,对不体积的换数提不同求。空气的工业建,若为正则不空气负荷进行判断时,

4.4.4

;对季、都采气调且室无法正压的工

4.4.4

DB2101/T

0002—20184.

.7

对于二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是在中等劳动度下内节计计度,同气,根筑物通风气次室内强度况分出的业建体形系数窗墙护结热系影响,而换气和室内余强度护结热系影响大。,当通风换气数与条件较大进行结构性能权衡qVW/m³m³);W/(m

3.2.2

GB

W/(m

通过窗户传热量(W/(m

13DB2101/T

0002—2018通风换气带走的热量(空气比容热,一般取

0.28

/m³)。DB2101/T

0002—20185

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5.1

5.

.1

工业建筑的功能及规模差别很大,供暖通风空调可以有很多方式。如何选定合理的供暖通风空调方式,通过方案比较分析给出理由,或者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

.2

暖通工程设计过程中滥用单位负荷指标的现象十分普遍。估荷偏大,从而导致主机偏大、管道输送系统偏大、末端设备偏大由此带来初投资增高、运行能耗增加等问题。5.

.3

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例如以烟气、蒸汽、水、渣、产品等形式从工艺系统排出的热量,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确保工艺稳定的前提下,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余热回收,在工艺优先的策略下设计控制系统。5.

.4

通风机根据风机性能曲线、管路特性曲线选型,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风机的工作点。绘制管路特性曲线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管路特性曲线是动态的,管道上阀门开关或调节、过滤器阻力增加管路特性曲线会有变化,因此提出根据系统设计风量、总阻力以及风机性能曲线选择通风机。

在现行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

最高

最低。该标准中同时指出,通风机的节能评价值不应低于

此本标准中规定通风机的能效等级不宜低于

级。

每台风机都有一个经济工经济工作区之内。风机并不总在一个工作点工作,调节后或者系统阻力特性发生变化后工作点会偏离设计点,但设计点应在经济工作区之内。

一定要调节还是不调节而让系统实现自平衡,取决于调节能否取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对于运行时间较长且运行工况(风量、风压)有较大变化的系统,为节省系统运行费用,需考虑采用变频调速风机。

两台或多台风机并联运行15DB2101/T

0002—2018这是多台风机并联理论上存在的优点。但实际上往往由于风机选型不合理、管道配置不合理使得系统存在较大的并联损失,并且这种缺陷往往难以完全克服,因此本条提出单台风机能满足通风系统要需两台风机并联工作时,要选择同型号、同规格的风机。5.

.5

本条说明如下:

能评GB19762

中提出了泵的三种能效,能效限定值

1标能效限定值2

3

90%

水泵的运行调节应能满足系统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通过台数调节、变频运行、定频泵和变频泵联合运行等实现水泵的运行调节。水泵运行调节的基本原则除满足系统需求外,还要兼顾运行节电,这就要求每台水泵尽可能地高效运行,水泵的工作点宜位于经济工作区之内。

水泵并、串联在工程上十不到增加流量或提高扬程的作用,还会旁通流量或者增加阻力,因此这里提出水泵并联时,各台水泵的扬程应接近。水泵串联时,上一级水泵与下一级水泵的总流量应相近。5.2

5.

.1

当每名工人占用的建筑面积超过

100时,设置使整个房间都达到某一温度要求的全面供暖是不经济的,仅在固定的工作地点设置局部供暖即可满足要求。有时厂房中无固定的工作地点,设置与办公室或休息室相结合的取暖室,对改善劳动条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5.

.2

本条文说明如下:

热水和蒸汽是集中供暖系跑冒滴漏、凝结水回收率低、凝结水水质差等问题,造成了蒸汽供暖不利于节能,因此推荐采用热水作供暖热媒。 有时生产工艺是以高压蒸汽为热源,因此不宜对蒸汽供暖技术和节能的条件下,生产厂房、仓库、公用辅助建筑可采用蒸汽DB2101/T

0002—2018作热媒。从舒适、安全的角度考虑,生活、行政辅助建筑仍应采用利用余热或可再生能源供暖时,热媒及其参数受到工程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5.

.3

热源调节是供暖调节的最基本措施。供暖调节和供暖计量都量同时调节。为实现供暖的量或质调节,对锅炉、水泵、热泵机组等的台数设置有要求,对每台设备的调节性能有要求。5.

.4

当系统根据气候负荷改变循环流量时,所有末端按照设计要求分配流量,而彼此的比例基本维持不变,这个要求需要通过静态水力平衡阀来实现。5.

.5

热水供暖系统热力入口处资用压差不要过大,否则供暖各用户之间不易达到平衡。同时限制热力入口资用压差,也起到限制供暖系统规模的作用,防止供暖系统过大引起系统内水力不平衡。热

15的要求,是基于保证供暖系统的运行效果。5.

.6

提高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可减少热的输送能耗。5.

.7

热源、换热机房安装热量计量装置便于对用热量进行检测和管理,是总热量表,用户端的热量表是分表,总表、分表计量出的数据满足各成本核算单位分摊供暖费用即可。供暖系统内热量表准确度等级有统一的要求,现行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中对水流量、蒸汽流量、温度、压力的计量准确度等级均提出了要求。5.

.8

减小沿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可以减少无效热损失,这些措施包括:加大辐射热的比例,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或顶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热风供暖时加大空气循环量,降低送风温度;高于

10的空间采用热风供暖时,应采取自上向下的强制对流措施,包括调整送风角度、采用下送型暖风机、在顶板下吊装向下送风的循环风机等。5.

在供暖系统中管路宜效的平衡南、北向房间因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度差异,克服“南热北冷”的问题散热器前安装恒温控制阀,可实现供暖量的精确调节,提高供暖质量,减少供热浪费。5.

.1

散热器前安装恒温控制阀,可实现供暖量的精确调节,提高供暖质量,减少供热浪费。17DB2101/T

0002—20185.

.1

散热器供暖系统蓄热量大,室内热环境稳定性好。反之,热风供暖系统蓄热量小,室内热环境稳定性差。同时,采用热风供暖风机电耗大,不利于节能运行。5.

.1

设置门斗及热风幕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冷风侵入,减少建筑物耗热量。工业厂房的主要的物流通道处一般不便于设置门斗,门斗影响车辆通行,这时可设置热风幕阻断冷风侵入。设门斗的节能效果优于设热空气幕,不便于设置门斗时可设热空气幕。5.

.1

热比EHR-h的目的是了防止采水泵,提高输送效率。该公式同时考虑了不同管道长度、不同供回水温差因素对系统阻力的影响。5.3

5.

自然通风对改善热车间人员活动区的卫生条件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对同时散发热量和有害物质的车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