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古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野古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野古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古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野古草(ArundinellaanomalaSteud.)良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隔离、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收获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野古草良种繁育。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选地与整地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偏碱性壤土及沙质壤土地块。整地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耕翻深度15cm~25cm,整平耙细。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15t/hm2~22.5t/h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隔离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自然屏障隔离,良种繁种田周围500m以内不应种植或分布其他品种的野古草。种子选择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野生驯化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6142的规定。播种播种期当土壤5cm深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播种量1.5kg/hm2~2.0kg/hm2。播种方式人工或机械条播,行距30cm~45cm,播深2.0cm~2.5cm。播后及时镇压。田间管理灌水生长期间如遇干旱,有条件可灌溉1次~2次。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追肥种植第2年开始,每年生长期可追肥1次,施肥量按纯N量为(30~45)kg/hm2、P2O5为(60~90)kg/h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除杂草在生长期间及时除杂草1次~2次,应以人工和机械除草为主。如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应选用经过试验对野古草安全的除草剂,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拔杂去劣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去除杂劣株。分别于苗期和开花期观察生长习性、叶色、花色等,去除杂劣株。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主要病害防治方法10.2.1红叶病可采用抗蚜威可等药物防治。10.2.2麦角病可用改诱钠、石合剂、代森锌、萎锈灵等进行药物防护。主要虫害防治方法10.3.1跗线螨可采用甲氰菊酯和噻螨酮等药物防治。10.3.2蛴螬可采用氰戊菊酯等药物防治。种子收获收获时期一般在8月中旬~9月中旬,当70%以上小X变为黄色时进行收割。收获方法人工或机械收获,应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