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试验设计自考试题02_第1页
心理试验设计自考试题02_第2页
心理试验设计自考试题02_第3页
心理试验设计自考试题02_第4页
心理试验设计自考试题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斯蒂文斯曾让被试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的强度,用以验证幕定律,这种方法称为(D)A、差别阈限法B、感觉等距法C、数量估计法D、不同感觉道的交*匹配法2、 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A)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3、 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C)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4、 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当没有信号出现,被试回答有信号,说明出现(C)A、击中B、漏报C、虚报D、正确否定5、 与单一刺激相比,复合刺激会使反应时间(B)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6、 考察因变量的可*性的指标是(B)A、效度B、信度C、敏感度D、可控度7、 当两个总体没有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有差异,就犯了(B)A、I类错误B、II类错误C、III类错误D、W类错误8、 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B)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9、 ROC曲线的曲度越大,即离45°对角线越远,说明被试的感受性(A)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10、 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D)A、空间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时间误差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 根据观察场景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BD)A、直接观察B、自然观察C、间接观察D、实验室观察12、 随机取样的方式有(ABD)A、随机数字表B、计算机选择C、分层取样D、人工选择13、 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AC)A、随机组设计B、拉丁方设计C、匹配组设计D、完全平衡设计14、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BC)A、减半法B、有无法C评价法D、次数法15、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ABCD)A、刺激类型B、准备状态C、酒精和药物D、年龄三、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 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它们是(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17、 与经典的心理物理学不同,信号检测论可以将人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区分开来。18、 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习惯)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期望)误差。19、 w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32s(・01)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15)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20、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四、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1、定量研究22、 内部效度23、 需要特征24、ROC曲线25、阶梯法五、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27、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28、举例说明不等控制组设计。29、举例说明如何用感觉等距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30、举例说明反应时间实验中的速度-准确性的权衡现象。六、 分析题(共10分)31、请结合下图说明,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fN(x)概VZzzfSN(x)‘T、.密度x3x4x1x2123456C1C2C3C4C5评价法反应图示七、实验设计题(共10分)32、请设计实验考察中断正在完成的任务对抑郁者和非抑郁者记忆成绩的影响。2003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心理物理学纲要》的作者是A.韦伯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D.费希纳2.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A.时间迟滞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比较研究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D.指导语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A.分段法B.数量估计法C.对偶比较法D.差别阈限法霍克基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称为A.“开窗”实验B.相加因素法C.反应时相减法D.ABC反应时在信号检测论中,P(y/SN)指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A.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C.主效应检验D.交互作用检验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A.主观相等点B.相等地带C.韦伯比例D.不肯定间距随着判断标准的提高,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A.线性定律B.幕定律C.对数定律D.韦伯定律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10.用数量估计法制作的心理比例量表符合A.对数定律B.幕定律C.斯蒂文斯定律D.费希纳定律确保代表性样本的方法有A.分层取样B.成团取样C.配额取样D.雪球式取样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A.自变量B.控制变量巳反应变量C.反应变量D.额外变量下列哪些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A.不等控制组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中断时间序列设计D.混合设计为了获得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推论到以下几个方面A.其他人群B.其他研究C.其他环境D.其他时间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879年 在德国的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变量就是一些在 或 上可以改变的事物。恒定刺激法中计算绝对阈限的方法,除了直线内插法之外,还有 和 。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 法和法来制作。w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32S 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w2> 时,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外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交互作用双盲实验自变量混淆感觉等距法简单效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述心理学规律的性质。简述单被试实验设计的设计模式。举例说明如何根据ROC曲线分析被试的分辨力和判断标准。举例说明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信号检测论相对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四、2122232425五2627282930六七32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实验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请设计实验考察自我评价高低以及是否有观众在场对作业成绩的影响。04年心理实验设计试题一.单选(1*10=10)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A赫尔姆霍兹B冯特C韦伯D费希纳<论记忆>一书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著作?A冯特B费希纳C艾宾浩斯D斯蒂文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A内部效度B结构效度C外部效度D统计效度随着判断标准的降低,击中率与虚报率都会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下列哪种自变量发球被试变量?A任务难度B指导语C时间D个性特征在信号检测论中,P(Y/N)指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10.不详多选题(不详)填空(1*10=10)16、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包括变量、样本、 和 四个重要成分。17、心理量表包括顺序量表、 和 三种类型.18、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时,要注意平衡 误差,而当二者相继呈现时,要注意平衡 误差.19、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间差异的方法有 和 .20、W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W2S 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W2> 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四.名词解释(4*5=20)实验者效应安慰剂控制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数量估计法事后检验五.简答题(6*5=30)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简述多基线设计模式简述评价相对于有无法的优点什么是”开窗”实验?请举例说明请结合实验说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六.分析题(10*1=10)下图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实验结果,请结合图示解释这一结果及其意义七.实验设计题(1*10=10)请设计实验考察对于内外倾不同个性特点的人来说,工作压力如何影响他们的业绩有什么不同?05实验设计一、单选1.下列哪位心理学家于1887年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A.冯特B.詹姆斯C.费西纳D.霍尔2.费西纳定律认为,感觉量和刺激量之间是A.线性关系B.幕函数关系C.对数关系D.非线性关系在因素设计中,一个因素仅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一个水平上的效应,称为A.主效应B.交互作用C.简单效应D.事后效应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统计效度D.结构效度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增加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时间,会使反应时间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考察因变量的有效性的指标是A.效度B.信度C.敏感度D.可控度当两个总体存在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没有差异,就犯了A.I类错误B.II类错误C.III类错误D.W类错误对于被试变量,只能采用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ROC曲线的去度越小,即离45°对角线越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当刺激强度提高时,产生一个j.n.d•所必需的绝对变化增量就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11.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容易出现的误差有A.时间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空间误差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指标的哪些特点A.有效性B.客观性C.数量化D.可靠性下列哪些时因变量不敏感的例子A.高限效应B.地板效应C.低限效应D.天花板效应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A.评价法B.恒定刺激法C.最小变化法D.有无法下列哪些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A.噪音B.时间C.个性特征D.指导语TOC\o"1-5"\h\z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 )和( )。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方法有( )和( )。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所处理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的测量,另一类是()的测量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它们是()和( )。韦伯对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有两个主要的贡献:一是用实验系统证明了()的概念,二是提出了( )定律。三、名词解释21.比较研究统计效度拉丁方设计直线内插法25.操作定义四、简答题26.举例说明多余一个自变量的实验的优越性。27.简述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28、简述评价法种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29.举例说明如何用数量估计法制作心理比例量表。30.举例说明反应时相减法。六、分析题:31.请结合下图说明阶梯法的实验过程和处理方法。七、实验设计题32.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复制法来测量,即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因此复制法又称平均差误法。例如,主试呈现一段声音,被试通过操作仪器复制相同长度的声音:按键声响,同时计时器启动;松键声停,同时计时器停。有研究发现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受刺激的久暂和感觉道的影响,请设计实验考察这一问题。2006年10月心理实验设计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实验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要求比较3个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就要采用:A.F检验B.t检验C.F检验、t检验都可以D.F检验、t检验都不行2、 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也保持不变,仅增加刺激的面积,会使反应时间: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3、 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说明该研究具有较高的: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统计效度D.结构效度4、 《论触觉》的作者是:A.费希纳B.艾宾浩斯 C.斯蒂文斯D.韦伯5、 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判断标准降低时,击中率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6、 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半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则说明心物关系符合:A.线性定律B.幕定律 C.对数定律D.韦伯定律7、 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SN和N和强度不变,SN分布N分布重叠越多,说明被试的感受性:A.越强B.越弱C.不变D.以上三种都可能8、 科学假设和非科学假设的主要区别是:A.可控性B.逻辑性C.预测性D.可测量性9、 信度和效度的差别在于,它们所涉及的误差是不同的,信度考虑的是下列哪种误差的影响?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操作误差 D.仪器误差10、 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A.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C.主效应检验D.交互作用检验二、 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有:1.ABA设计B.ABAB设计C.ABACA设计D.AB1AB2A设计。12、 根据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真实验设计可分为:A.多基线设计B.组间设计C.组内设计 D.混合设计13、 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方法有:A.数量估计法B.感觉等距法C.差别阈限法D.分段法14、 下列哪些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A.不等控制组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中断时间序列设计D.混合设计15、 ROC曲线的曲度是下列哪些因素同决定的:A.判断标准 B.信号出现的概率C.信号强度D.感受性三、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TOC\o"1-5"\h\z1、在选择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时,即要考虑反应的 ,也要考虑反应的 。2、在简单反应时间的测试中,如果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前就作出反应,这类反应被称为 ,防止的有效措施是在实验中插入 。3、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 和 。4、co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32S ?01 时,表示自变量和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w2> ?15 时,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5、 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较低;但大样本也存在着弊端,不仅费钱又费时,同时会掩盖不适当的设计 和被试变量。四、 名词解释。(第个4分,共5题,共20分)1、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2、 .随机组设计: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消除组间设计组被试差异的办法是随机分配被试。可以随机选择或随机分派被试到不同的实验组中,是因为假设每个被试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概率是相同的。通常有两种形成随机组的方法:随机选择和随机分配。随机选择是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出两个或多个样本。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是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种实验条件中。3、时间迟滞研究: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我们将这种实验设计称为为时间迟滞研究。4、韦伯定律:1846年韦伯发表了他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T/I=k这个等式表示。其中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k是小于1的一个常数。k也叫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或相对差别阈限。费希纳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之为韦伯定律。5、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五、 问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结合实验说明反应时相加因素法。斯腾伯格提出了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相加因素法实验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便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相加因素法的一个典型实验是斯腾伯格所做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实验方法:实验中先给被试呈现1〜6个数字作为识记项目,然后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让被试判定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否反应并记录反应时。举例说明如何用差别阈限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举例说明匹配组设计。匹配组设计: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类似的方法是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由于同卵双生子是从同一个卵细胞发展而来的。在有些研究中也经常采用前测任务来匹配被试。研究者经常选择的理想匹配方式包括:①相同任务;②类似任务;③相关任务。举例说明如何控制实验者效应。①可以采用安慰剂控制方法,在实验中是指一种看起来象药特或其他速效物质,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或非活动性的物质。安慰剂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理所当然地是由于实验组被试服用的药物造成的。②另外一种更为有效的控制需要特征和实验者效应的研究方法称为双盲实验,即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接受的实验条件。什么是75%差别阈限?它有什么优点?六、 分析题。(10分)图是速度一准确性实验的图,大家在书上找一下这个图吧。(大概是P146页)问题是:下图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请结合图示对这一研究及结果进行分析。七、 实验设计题。(10分)听觉适应过去称为听觉疲劳,是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听一个声音后,对这个声音的感受性减低的现象,它表现为响亮绝对阈限的增高。有研究者发现听觉适应的程度受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的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如何影响听觉适应。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得到的是A基线时间B刺激辨别时间C反映选择时间DA反应时2、 如果样本非常大,这时应该关心的不再是F值是否显著,而应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强度,反映这一强度的统计指标是ABBw2C&Do3、 在多因素设计中,考察某一因素各水平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需要检验A简单效应B交互效应C主效应D相关效应4、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是A冯特B费希纳C霍尔D詹姆斯5、 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就不宜使用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混合设计D准实验设计6、 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A比较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时间迟滞研究7、 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一个被试的击中率提高时,虚报率会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8、 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9、 在一条ROC曲线上,随着击中率的增加,被试的感受性会A提高B不变C降低D不确定10、 在用平均差误法测量视觉长度差别阈限时,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应各占一半,这是为了消除A习惯误差B时间误差C空间误差D动作误差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如果我们要研究拥挤程度和任务难度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所涉及的自变量类型有A被试自变量B环境自变量C任务自变量D指导语自变量12、 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其中包括A自变量B控制变量C反应变量D额外变量13、 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方法包括A对偶比较法B感觉等距法C分段法D等级排列法14、 要开展一项心理学的研究,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应该包括下列哪些成分?A变量B样本C设计D分析15、 在用数量估计法制作心理量表时,将许多被试的实验结果合并处理时要用A算术平均数B中数C众数D几何平均数三、 填空题16、完全的组内设计就是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排列出来进行实验,以抵消 和 的影响。17、 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增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 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 误差。18、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与下限之间叫做 ,或者叫做 。19、 根据对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控制程度、能否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以及能否主动操纵实验变量,可以将实验设计分为 、 和非实验设计。20、调查研究的变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试的 ;另一类是被试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访谈法22、平均差误法23、75%差别阈限24、反应时间25、匹配组设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非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类型。27、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心理比例量表。28、举例说明操作定义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29、请举例说明因变量的敏感性。30、简述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1、下表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请结合表中数据对这项研究的目的和结论加以说明。实验奖惩办法结果DynynSN+1-1SN0.310.69N-2+2N0.070.93d'=1.0, B=4.481EynynSN+1-1SN0.690.31N-1+1N0.310.69d'=1.0, B=1.000FynynSN+3-3SN0.980.02N-1+1N0.840.16d'=1.0, B=0.223七、实验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2、螺旋后效是一种运动后效,是指观看一段时间旋转的螺旋后,当螺旋停下来不转时,会看到螺旋倒转。例如,如果先看到的是螺旋向中心收缩,后效中会看到螺旋从中心向外扩散。因此螺旋后效是一种错觉现象。有研究者发现螺旋后效持续的时间受刺激时间和被试内外类型的影响。请设计实验考察这一问题。2008年实验设计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各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感官直觉学说的贡献》的作者是A、韦伯B、冯特C、斯蒂文斯D费希纳2、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结构效度D、统计效度3、 在一个三因素实验中,如果A和C为组间因素,B为组内因素,用符号可以表示为A、SABC B、BSACC、ABCSD、ACSB4、 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机体变量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D、指导语5、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当虚报率增加时,漏报率会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6、 在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安排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