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发顺丰到付PAGE还是个帅哥但是(二)说明文阅读第15讲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文意理解与信息提取一、(2018·衡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挂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1.(考点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2.(考点二)这篇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和放线菌的作用。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4.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①散发清香;②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③能制造味精;④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5.(考点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二、(2017·山东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DNA存数据王佳蕾编译①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②DNA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__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0.3纳米。③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G、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C、G、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④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犸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现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读取它的机器了。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⑤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⑥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室,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⑦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第2期,有删改)6.(考点一)结合全文,概括说明DNA储存的优势和不足。优势:①高效性:能将数量惊人的信息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②持久性:保存时效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不足:①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很漫长;②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7.(考点二)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示例一】作比较,将一个字节在DNA和硬盘上所占空间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DNA储存的高效。【示例二】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DNA储存的高效。8.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承上启下(过渡句),由上文对DNA储存信息高效性的说明,过渡到下文对DNA记录视频过程的说明。9.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或许”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或许”表推测,是“可能”的意思,说明了数十年后,DNA储存可能就会普及,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0.(考点三)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A.碱基是DNA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B.电影数码化是通过合成器将电影资料转化成二进制语言的。C.DNA片段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可见DNA储存都是在液体里。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1.“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什么?①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的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②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的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③有些植物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2.(考点一)简要说明第③段在文章中的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总结戴维·罗德斯等人发现的结论、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启下引出因马丁·海尔对戴维·罗德斯等已有观点的质疑而进行的实验。②内容上,在戴维·罗德斯的观点和马丁·海尔的质疑与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本段明确了下面的实验是在戴维·罗德斯等人实验基础上的深化和因果关系探索,说明两者实验目的的不同,说明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介绍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戴维·罗德斯、马丁·海尔等人的实验,都举出了具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发现的结论,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力。②列数字。如第④⑤段介绍马丁·海尔的两次实验时,使用了“三”“4”“2”“24”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的结论。③打比方。如第⑥段“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一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叶片受到侵害时,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的真相。形象贴切,生动有趣。4.(考点二)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了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马丁·海尔没有盲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探索。这是发现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质。②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马丁·海尔都是从许多现象出发进行假设,通过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这是科学探索的必由之路。③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文中科学家以发散性思维开拓思路,运用多种途径和多次实验进行研究,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让实验说话,正确严密地判断推理,发现的结论可靠可信。④由表及里,求真务实。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二、(2017·兰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榫一卯①总关情黄秀芳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注释】①榫卯(sǔn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1)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种功效。(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第④段和第⑤⑥段间存在着逻辑关系。6.(考点一)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一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7.(考点二)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示例一】可以。应该放在第④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选文第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的连接功用。【示例二】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选文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8.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历经十几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代理销售合同协议书
- 嵌入式技术发展动态试题及答案考量
- 转让合同协议书有照片
- 软件设计师考试实践能力考量试题及答案
- 合同签完怎么写协议书啊
- 广告制作安装合同协议书
- 敏捷测试中的文档管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系统安全性试题及答案
- 租厂房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烟筒安装施工合同协议书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第一部分)
- 拆模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主要内容
- 色彩心理学课件
- 【跨国并购风险问题分析文献综述2700字】
- 偏瘫科普宣教
- 酒驾延缓处罚申请书
- 2022年1月福建化学会考试卷
- 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物料提升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正文
- 工程机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