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技术规程,并规定了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策略、防控对象、检疫措施、农艺措施、物理措施、生防措施和化防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病虫害的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3.1稻虾共作模式themodelofcrayfishbreedinginricefield虾稻共作模式是指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以下简称小龙虾)的一种种养结合模式,一般情况下,6月至10月以种植水稻为主,11月至翌年5月以养虾为主。4防控策略以种植抗性强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坚持以农艺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重点,同时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化学防控坚持种子处理、施送嫁药和破口前综合施药,在分蘖末期和X期根据测报结果,达标防治。5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对象5.1主要病害种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5.2主要虫害种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6检疫措施6.1检疫对象检疫对象按《农业部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XX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执行。6.2检疫操作植物检疫操作按《农业部植物检疫操作规程(农业部分)》执行。7农艺措施7.1品种选择选用综合抗性好、高产、优质的水稻良种,针对性选用对重发病害抗性较强的品种。7.2肥水管理在11月至翌年5月养虾期间,稻田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沼肥,亦可施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氮磷钾(N:P2O5:K2O)三要素施用比例以1:0.3~0.5:0.4~0.6为宜,并配合施用硅肥和锌肥。氮肥按基肥占40%、返青分蘖肥占30%、X肥占30%或基肥占50%、返青分蘖肥占30%、X肥占20%的比例运筹施用;钾肥按基肥占60%、X肥占40%或基肥、X肥各占50%的比例运筹施用。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要求。7.3冬春季灌水养虾在11月至翌年5月期间灌水养小龙虾,通过虾取食害虫虫卵及部分病原残体,减少病虫害危害基数。8物理措施8.1性诱剂诱杀根据当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重要害虫的发生种类选择相应的诱芯,于发蛾期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放置诱捕器,一般情况下,每667m2放置诱捕器1个,内置诱芯1个。8.2频振灯诱杀于当地越冬代螟虫孵化初期开灯,频振式杀虫灯的挂灯高度一般以接虫口处距地面150cm~170cm为宜,单灯控制面积约2hm2~3hm2,两灯间距180m~220m,开灯时间为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主害代发生期的每日19时至24时和次日2时至5时。8.3人工摘除卵块对发现的二化螟卵块人工摘除后直接销毁。9生防措施9.1保护利用天敌在稻虾田田埂种植芝麻、波斯菊等显花植物或大豆、秋葵等经济作物。水稻移栽后前45天内不施用化学农药,营造适宜稻田蜘蛛、卷叶螟绒茧蜂、稻螟赤眼蜂及黑卵寄生蜂等天敌种群生长的环境。9.2种香根草于5月份前后在田埂上种植香根草:80cm左右种植一穴,每穴3株~5株,种植前将香根草地上部分修剪至30cm~40cm,根系修剪至5cm~15cm;注意施肥浇水,并适当剪割,使草的高度保持在150cm左右。9.3施用生物药剂在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卵孵始盛期,可喷施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在稻蓟马、稻飞虱等低龄若虫期,可喷施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防治;在纹枯病发生初期或抽X前5天~7天,可喷施井冈霉素A、井冈·多粘菌或井·蜡芽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在稻瘟病发生初期或抽X前5天左右,可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在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初期可喷施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四霉素或春雷霉素防治。10化防措施10.1化学防治原则按照“预防秧田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X期”的用药策略,坚持合理混用、一喷多防、科学轮换、减量增效,在防控病虫害的同时确保小龙虾的安全;药剂使用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严禁使用对甲壳类动物杀伤性大的药剂。10.2种子处理预防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病、恶苗病、条纹叶枯病等病虫时,宜选用同时含有苯醚甲环唑、种菌唑、精甲霜灵、咯菌腈等杀菌剂成分和噻虫嗪、呋虫胺等杀虫剂成分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如16%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使用量为3毫升/公斤稻种等。10.3喷施送嫁药以稻瘟病、二化螟、稻蓟马、稻飞虱为防治对象,在秧苗移栽前2天~3天,用三环唑或春雷霉素加氯虫苯甲酰胺加噻虫嗪,对水均匀喷雾。如每667m2用30%苯甲·丙环唑20mL+50%吡蚜酮12g+20%氯虫苯甲酰胺10mL。10.4破口前综合防控于破口前5天~7天以X颈瘟与稻曲病为重点,同时根据螟虫、飞虱、纹枯病等发生情况,可选用三环唑、丙环唑、春雷霉素、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进行一次综合施药,如每667m2用10%春雷霉素·三环唑120克或30%苯甲·丙环唑20毫升+40%氯虫•噻虫嗪10克等,视天气、病虫等情况在破口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如持续阴雨,宜选用对X腐病有兼治效果的药剂。施药前排水,仅保留稻田四周围沟中的水,促使小龙虾进入四周的围沟中,并通过开排灌口等方式,保持沟中水缓慢流动。10.5重要病虫达标防治10.5.1稻飞虱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抽X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X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药剂:使用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900ml~1200ml/hm²,虫口数量大、虫态复杂的田块,可将稻田小龙虾排放到四周围沟后选用吡蚜酮、噻虫嗪等进行防治。10.5.2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X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等生物药剂,五(3)代、六(4)代如果发生量大,可将稻田龙虾排放到四周围沟后用氯虫苯甲酰胺加上述生物药剂在卵孵高峰期施药。10.5.3二化螟防治指标:每667m2枯鞘团40个或枯鞘丛率5%。防治适期:在卵孵盛期防治,重发区域7天~10天后再补治一次。防治药剂: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10.5.4稻瘟病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可选用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或4%春雷霉素水剂防治1次~2次;防治X颈瘟,按10.4方法进行。10.5.5纹枯病防治适期:分蘖末期至拔节期,发病初期至病丛率20%以内。防治药剂:发病初期时可用井冈·多粘菌、枯草芽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